爱本无性,爱的是这个人本身而不是他/她的性别或者任何其他社会价值的附加条件。
从17岁在马路线上的相识到38岁认识爱情和自己想要的人生后的不期而遇,故事线很清晰,一贯的日式风格。
小时候的我们都很勇敢,追求自己喜欢的,越长大反而越多束缚,因为在努力尝试迎合社会,迎合社会的普遍价值观而变的畏手畏脚。
即使不开心也努力的朝同样的生活轨迹继续走下次,一直一直告诉自己这样就对了,这样就会获得普通人的幸福。
可幸福是什么却因人而异。
晃一个人在公园里坐到天亮终于下定决心要离婚的时候,我是泪目的。
或许是感受到了晃那晚的勇气,或许是那个简单的玩翘翘板而想到原来的自己,想到为什么喜欢和夕希在一起。
总之这拨云见雾的过程不知觉的让人想流几滴泪。
为了履行从小被灌输的普通人幸福价值观而放弃自己的真爱,还和喜欢自己很多年的学妹结婚,三个人的幸福就这样被草率结束。
好在最后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出柜,离婚,寻找夕希,最后在夕希一直向往的alaska相遇。
最后的故事交待的很赶,没有什么情绪的酝酿,有点不过瘾。
不过整部剧都是走直白风,四集的长度也不会有时间做任何铺垫啦。
结果是好的,那就好了。
life线上的我们是我看过最浪漫最可爱最饱满的bl作品,重看一次电影版,我不得不再次有感而发。
我太爱yuki(yuki的全名竟然叫西夕希哈哈哈哈哈我上次都没注意)和akira(对!
原来晃的日语也是akira!
亮!
)了。
虽然他们各有各自可爱的地方,但是9看完还是会觉得怪不得白线会将他们联系在一起,因为他们也有一样可爱的地方。
他们就是Yuki说过的小犬座吧,明明只是两个星星,两个看似没有任何关联的点,却被人连在一起赋予了同一个名字,这是这部作品本身的浪漫所在。
Then,可爱首先当然是Yuki很可爱, 我第一次看的时候因为有人说剧版的演员没有演出漫画版Yuki万分之一的可爱,我特地去看了漫画,发现确实,漫画版的Yuki赛高!
当然漫改也是会有很多限制, 我理解。
可是Yuki作为一个人来说,真的太美好了,他的想象力还有纯真甚至于说无厘头都很有魅力,我觉得Zippo打火机不是沙漠中的黄金,他才是。
然后就是akira,很多人都骂他很渣,这个暂且不说,但是他肯定不是他自己口中一直说的fuzi的那种人,他本质上跟Yuki一样,是充满想象力的可爱的,只是他自己不敢承认不敢表现出来,不然他也不会喜欢上Yuki。
所以两个人绝配,Yuki就是来救akira于fuzi这片水深火热中的。
真正fuzi的人走在马路上的分道线上才不会想象线外到处是鲨鱼还是冰锥然后不敢从线上掉下去嘞。
最后,可能是白洲迅的演技太好了(还好尼玛耐看好尼玛帅),我真的想为akira正名,我觉得晃这个角色绝对当之无愧是这部作品的亮点之一。
虽然很多人骂他,确实,他先逃避和退缩了,他甚至伤害了另一位无辜的女生,但是我十分能理解他想法的变化以及最终分手的选择。
可能因为他本身的性格以及家庭教育的原因,跟一个男生在一起本来超出了“fuzi”的范围,对生活的失控就会令他天然地就比Yuki缺少安全感,但是这并不是致命的;致命的是在Yuki决定辞职追求自己的梦想之后,他以为Yuki离自己越来越远了而他一直在原地,他越爱Yuki他越怕,怕Yuki有一天会离开自己,这种恐惧随着Yuki事业的上升逐渐加剧最后才击垮了他。
是,很自私,在怕自己受伤害前就先离开,但是这也是一个人保护自己的本能,尤其是他缺乏安全感。
所以他们的分开是必然,除了因为晃太爱Yuki了之外,我觉得还有一点就是Yuki太令晃羡慕和嫉妒了,这会导致不自信甚至自我怀疑,接着便会退缩,我觉得人之常情。
晃毫无疑问是幸运的,能在他醒悟了变得更成熟了之后还能等来Yuki,Yuki真的很爱晃,因为电影版结尾有比电视版多一点点的圆满,我的内心真的只有哟噶哒哟噶哒哟噶哒大写的感叹。
这点就是我觉得这部作品饱满的地方,现实中又带有一点想象中的运气。
唉,日腐,永远的神。
因为害怕哪一天醒来发现你不在身边,所以那一天我选择了盖起房子,把你从我身边推开。
选择普通的生活,选择正确的道路可是我却从来没有幸福过,就连回家都需要鼓起勇气我愚蠢,我胆小,所以把爱的人从身边推开了
17岁踩着白线幻想着不同的世界线与你相遇,为了一起活着,我牵着你的手和你擦肩旋转。
然后爱上了那个瞬间你的笑容。
冲动的亲上了你,大概是我这辈子最有勇气的选择,但是慌忙转身跑走,且次日不敢再踏上那条连接着你我的线,这是我人生中一直错选的答案。
第一次,你在我转弯的时候告诉我,你想看见我第二次,你克服了所有的惊慌和恐惧,迈过了十万伏特的边界,走过来抱住了我第三次,我把你从我身边推开了,选择了自以为正确的道路,彻底离开了你的世界阿拉斯加的极光,是我们曾经想一起去的地方。
我的胆小怯懦让我躲开了你靠过来的脑袋,谢谢你一直以来的深爱和最终没有选择彻底放弃。。。。
整部剧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两位主角的相识相爱相离与重逢。
如果是奔着甜甜的恋爱去的,说实话并不建议观看。
其实这部剧的重点还是在探讨生活的本质,甘于平凡,按着别人的想法活还是选择与传统相背,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而由于是以同性恋情为载体,于是更突出了个人选择面临的社会阻力、世俗偏见。
顺便对世俗歧视批判了一把。
整部剧前两集由于内容还是比较轻松愉快的,导致本人的观感一直处于波澜不惊的水平线附近。
当小晃说出分手的那一刻,个人认为,本片的高潮才算真正到来。
说实话如果我是小晃,我可能没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真实的内心及时回头。
说实话如果真的是现实,小晃面临的困境也不可能如此轻松地解决。
来自母亲深深的观念压制,整个社会对LGBT群体的偏见,还有穗香作为同妻却选择的放手。
然后说一下男主的颜。
一开始真的没有get到他们的颜,但一想现实也不可能像漫画像偶像剧那样的是个人就盛世美颜无可挑剔。
但是认真来说,我喜欢夕希笑时眯起来的眼睛,小晃面对夕希时万般温柔的深情。
也许那才是爱情最美好的模样,也是生活最真实的模样。
我体会到了。
最后,唯一不太喜欢的地方是结尾处的重逢略狗血。
也许导演是想祝愿这样一种不被世俗接纳的感情最终能得到圆满的结局,毕竟前面的实在过于现实与压抑。
终究是活在剧本中的结局。
还是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居然看出了人生哲学,哈哈,坚持你自己,过平凡的生活,还是去遇见那个你喜欢的人,用力去爱,会害怕失去,像怀揣着一块金子,怕别人的觊觎,怕自己配不上,我是人群中平平凡凡的一个人呀,既没有那滔天的富贵,也没有惊世的容颜,好像随时会淹没在这星辰,但看到你的时候,我的眼睛能装下这星河,送给你,你是那独一无二的人呀,这世间会与我牵挂最深,会爱我至深,也会伤我至深,我不想逃跑,我们深深的爱一场吧,这是我唯一能给你的,也许我们会分开,即使这样,也会彼此牵挂,会偶尔想起,有心痛,有甜蜜,我希望自己有满身的能量,去对抗这世间所有的法则,也希望被你伤害之后,还能活着,你能从我这得到爱,我也能我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家庭,不过我觉得,只要我有工作,可以养活自己,养活父母,善待亲人,既可以随一个人喜乐安康,也可以伴一个人惊世骇俗,去大城市吧或者随便哪儿,总有安身立命之处,也许我活不到三十五岁,也许我等不到热烈想爱的人,也许我能安享晚年,今天,我还未满23岁。
我宁愿当作到第三集已经结束了,第四集只是一个梦而已。
说分手的时候我没哭,夕希哭的时候我没哭,晃回家,打开门说「ただいま」穗香说「お帰り」的时候我眼泪啪嗒啪嗒掉。
尤其是后面镜头一转从二楼拍楼梯和一楼饭厅,想到原本属于他们两个人的房子现在有了一个女主人,那种对比带来的心痛是难以释怀的。
而到第四集晃最终勇敢面对了自己的真心,突破了原生家庭(尤其是母亲)带来的桎梏,重新寻找夕希,这里的用意能够理解,但并不支持。
我这样的观点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夕希的心疼。
他爱得太卑微了,他真的是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晃,他的喜怒哀乐皆来自于晃,他的天真可爱感染了晃,晃在他面前也表现出自己最真实最任性的一面(比如最开始的时候未经允许就亲夕希)。
但是最让人感到愤怒的就是,先动心的,擅自亲吻的,明明是晃,他夺走了夕希的心,让夕希沉溺,结果最后迫于压力甩手丢掉了夕希的,还是他。
我所希望的,是将晃就塑造成一个渣男的形象,同样这种想法还是来自于对夕希的心疼。
因为我不愿意看到,在第四集中,拼命想要放弃这段感情的,这么多年下来依然对晃心存念想而独身一人的,下定决心在极光下忘记晃的,那个爱得无比深沉却异常卑微的夕希。
但他就是这样天真纯洁的,死心塌地的夕希,才会不敢面对回来的晃,才会因为晃的「愛してる」就破了所有防守挣扎不出这段感情。
是的,按照第四集的剧情,他们的未来很美好,他们终于彼此坦诚相爱,不离不弃。
但要知道啊,这都是夕希的苦苦守候带来的,他等晃说出了心中的不安,他等晃走出了“普通”的约束,他等晃回过头找到还在原地的他,就如年少时他每日在白线上等待放学的晃,踩着白线,与他相见。
这是一部很难得的细腻的关于同性话题的电影,没在一起时的试探,在一起时的甜蜜,面对现实的逃离以及最后坦然面对自己,一切的一切都是让人动容,印象最深的是男主最终向家里人坦白,以为父母会就此恼羞成怒甚至断绝关系,但没想到男主爸爸说:昂首挺胸的走下去吧!
这一刻真的内心暖暖的,我也无法忘记在极光之处,两人最终冰释前嫌,彼此相拥,互相扶持到老。
我们总说"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其实这句话并没有限制住性别,愿你和你的他或她永远的幸福下去😁
我真的好几次,好几次想要放弃。
但是我做不到。
这是Yuki说的话。
很多人愤愤不平,Yuki怎么可以这么轻易就原谅了晃?
为什么呢?
因为是真爱啊。
因为尝试了好几次想要放弃,但自己就是做不到。
所以,本来说好一起来看极光的,我也愿意自己前来,就算遇不到你。
晃因为外在的压力以及内心的不确定,选择尝试平凡的人生。
选择中规中矩的人生,以为这样就足够了吧,以为做了这样看似“正确”的选择,就能获得幸福了吧。
但是这样真的足够吗?
这样会快乐吗?
只要平凡就够了吧。
只要平凡就够了吗?
结论是晃并不快乐。
他宁愿一个人在寒冷的夜里坐到天亮,也不愿意回去那个“平凡”的家。
妻子没有做错什么,是自己错了,错以为这样的人生会幸福,错以为察言观色,去走那条妈妈希望他走的平凡之路会获得幸福。
答案是不听从自己的心,怎么样都不会幸福。
晃是幸运的,他虽然压抑自我,经历了很多选择和与之带来的痛苦,但他是幸运的,他尝试了两种生活,从而确认了自己真正想要的。
而在最后,Yuki也原谅了他。
Yuki也是幸运的。
Yuki的幸运在于他是他,他一直做自己,一直遵从本心生活。
他幸运的是他有一个好妈妈,理解他爱他。
他幸运的是他虽然好几次想要放弃,最终还是没有做到。
于是,天上两颗孤立的星星,连成了线。
虽然从28岁到36岁,错过了这么多年,但幸好两个人重新相遇了。
错过可惜,但明知道是真爱而又纠缠对错乃至错过一辈子不是更可惜吗?
所以,就这么原谅有何不可?
我们已经错过了太久,我不想再浪费时间了啊!
(我去补漫画了。
)
夕希是阳光开朗的,而晃是成熟稳重的,但这样并不妨碍两人在一起,就像是磁铁般两个不同极的靠近会相吸。
截图
截图晃的家庭也是决定了他性格的重要原因,因为姐姐的特别,所以母亲一直希望他普通,普通的大学、普通的工作、普通的和人结婚生子。
所以他会觉得自己和男人谈恋爱是特别的,从而没有安全感。
当晃和夕希一起去旅行的时候,一觉醒来晃发现夕希不见了,他内心是没有安全感的,对他来说他们这样的同性情侣终有一天会面临醒来之后身边的人不见了的结果,因为他们不是普通的。
晃后来选择跟夕希分手,因为他太爱夕希了,他害怕有一天夕希不见了,他在这样的不安全感中无法自拔,所以在陷的更深之前,他要自己了断。
截图就像晃的姐姐说的那样,晃太害怕失败了,所以无法直视自己的内心。
截图所以到底是谁来界定特别和普通呢?
为什么同性在一起就是特别呢?
特别就不幸福吗?
真的要像大部分人一样才叫普通吗?
截图
截图喜欢一个人,无关性别、年龄、肤色,只要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就是普通的。
截图
剧版40岁和漫画68岁的牵手漫画一共是五卷,讲述两个人从17岁到他们去天堂的一生的故事;剧版一共四集,预告来看应该是讲到两人在极光下相遇,重归于好的情节,所以大致是剧版一集对应漫画一卷。
片头真的吹爆,一切都是基于“每个人都是零散世界的点,会有人和你连成线“这样设定。
第一,夕和晃的独白把剧的设定讲得浪漫又有浪漫的宿命感;第二,从婴儿牵手,到孩童两人走在白线上,再到少年两人在白线相遇,最后沙滩上脚步连成线,片头也足够让我感动。
再说片头曲,曲风和歌词故事性都很强,好像是再给我讲述一个一生的故事,会觉得缠绵浪漫又曲折。
剧版完结,我打算剧版一集,漫画一卷对比下不同。
一、第一集VS第一卷1.晃的家庭人物的增加漫画中的主要人物就是晃和夕两个人,剧版增加了双方的家长(晃的父母和姐姐,夕的妈妈)。
个人认为是对漫画的合理且出彩的补充。
首集出现了晃的整个家庭,主要是妈妈,爸爸暂时分量不大,姐姐只是出现在了妈妈的讲话中。
这两个角色很有意思,矛盾感很强,妈妈和姐姐像是世俗和内心两个极端的代表。
妈妈温柔爱笑但希望人生平凡,她会察觉到晃的喜怒哀乐,不会要求晃成为第一名,从高中就向晃表达希望他人生波澜不惊,一辈子平凡。
【这对于后来晃第一次没有勇敢跟夕在一起的选择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压力,毕竟妈妈从小并没有要求他有个闪亮的人生,对他向来都很好,所以晃后来受到了现实的压力,也不希望养育自己的人失望和遗憾,这也为后续情节埋下了种子。
】
2.剧版对夕和小孩子互动的删减夕在有一天晃没有按时(虽然他俩也并从来没有约定过)到他们相遇的交点,夕一直在等晃的到来,剧版和漫画都有这个情节。
区别在于,漫画中夕和路过的小孩子有交流,这样的情节让我感觉夕即使高中快成人了,也还是个小孩子——不管是外表还是内心。
剧版删掉了这里的小互动,也几乎删掉了前面夕和小孩子所有的互动,感觉有点可惜了。
漫画中夕和小孩子的互动真的太童真可爱了,而且小孩子也都好喜欢夕。
夕和小孩子的打闹
夕没等到晃那天和小孩子交流
夕没等到晃那天,小孩子给夕出主意3.夕每天的等待在剧中体现地不够好剧中显得两个人好像只是简单地碰到了面就喜欢了,喜欢得有些突兀。
漫画中其实有渲染出日久的味道,夕和晃每天都遇到,夕还会在晃晚来的时候一直蹲在白线上等待着,见了面之后就会给晃分享自己路上的事情。
4.白石的告白环节的增加剧版相对于漫画增加了白石同学告白的环节。
这样一方面是促进了晃在前期认识到他对夕的感情,另一方面也是为后续二人结婚做了个铺垫吧。
晃本身就是个做事会考虑很多的人,即使是要找一个女孩子结婚也不会草率,晃和白石高中时期就有交集,所以后面晃会和白石结婚也是基于他对白石本身的了解,知道白石是喜欢他,而且白石作为一个结婚对象来说是“可靠”的。
漫画中白石是工作上认识的同事,剧版还设定了一个高中同学的背景。
二、第二集VS第二卷1.关于夕和晃在他们房间里那段儿这里的情节是和漫画一样的,只是剧版感觉没有把夕拒绝的理由表述得太清楚(也可能是因为自己不会日语吧),会觉得晃抓重点作为观众的我看起来会非常爽,但是也会觉得有点儿莫名其妙了。
其实漫画里把理由讲得很清楚了,夕说晃太游刃有余了,每次把自己挑动之后就跑了,让自己一个人承受尴尬。
2.晃的妈妈的再次出现剧版中添加了妈妈的角色,晃在和妈妈对话时说,他会在家附近的大学上学,之后找个工作认真上班,还给了妈妈一个温暖又安心的微笑,这里情节的增加让晃这个角色多了世俗的现实色彩。
3.晃的姐姐全面出现(和晃两次互动)姐姐突破常规,完全按照自己心情生活,她不仅追求自己人生的绝对自由,而且鼓励晃不要局限于世俗,鼓励他要勇敢追求自己内心和人生。
姐姐更像是浪漫的理想主义者。
姐姐对于晃的意义,一是直接地帮助和鼓励自己面对自己内心;二是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晃。
矫情点儿来说,姐姐是那个会问晃“累不累”的人。
第一次互动,姐姐要离家,在房间和晃谈心,希望他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第二次晃和夕牵手分别时,姐姐在桥上看到了,告诉晃他做得好,以后要一直看清自己内心。
这幕画面我非常感动,姐姐问晃,夕是不是他的男朋友,晃点头回答了“是的”,之后姐姐欣慰微笑着紧紧抱住晃。
感动我的点在于,晃一直都很爱夕,这个时候的晃还非常勇敢;另外,姐姐欣慰地笑了,总觉得像是两个互相喜欢的人在一起之后得到了家人认可那样的温馨,而且姐姐也觉得这个时候的晃知道自己的内心并且守护自己的内心;第三就是觉得,是因为夕,才给了晃这样面对世俗的勇气。
4.增加了谈心后晃的内心独白剧版的晃给人的感觉有点过于稳重/憨,所以有时候让我觉得晃是一个没有想象力的人,但是这里的对话我觉得加的还蛮好的——晃向来也是一个有想象力的“孩子”,和夕一样,就是因为这样两个人才会在白线上相遇。
这里的独白也很明白地让我感受到,晃也是有想象力的,但是和夕不同的是,晃一旦看到现实,就会狠狠叫醒自己,以免让内心不受控制。
晃天真,但也现实和“懦弱”,尤其是不敢对抗世俗。
三、第三集VS第三卷1.“在沙漠找到黄金”的拥抱漫画里是没有这个拥抱的(如果我没漏看的话),剧版晃这个笃定的拥抱真的是在珍惜一个自己很爱的人。
2.晃的结婚对象漫画中晃和告白自己的同事结了婚,剧版改成了高中已经向晃告白过的白石。
这里的设定很有趣,白石作为一个原本漫画中可能着墨不多的人物,在剧里也显得有血有肉。
【白石在后面的剧情不抢戏又讨喜,敢爱敢恨很可爱】3.天使夕和妈妈的情节关于夕的家庭,第三集出现了妈妈这个角色。
夕在打算向妈妈坦白自己喜欢的人是男孩子的那个桌面上,只是说了自己在和喜欢的男孩子住在一起了,妈妈这时就已经开始幻想夕和这个他喜欢的男孩子的婚礼了???
可爱的妈妈这个角色增加之后,一方面让我知道了夕为什么是个中二浪漫的天使,一定是因为从小就在这么有爱的家庭成长;另一方面也能够了解夕的性格。
夕这么勇敢坚强,一辈子都这么爱晃,我感觉并不奇怪了。
对于一个人的爱,夕是一辈子只有一次的吧。
四、第四集VS第四卷第四集真的改编好多!
算是大团圆的happy ending,还有破次元的于希顾和项豪廷也算是个彩蛋。
1.离婚时间:从漫的五年到剧的一年没搞错的话,那应该:漫画:晃28岁和夕分开,31岁结婚,36岁离婚;剧版:晃28岁和夕分开,32岁结婚,33岁离婚。
对于这一点,那无非就是让晃并不那么真实地同时伤害到两个人(但还是真实地伤害到了!
而且同妻真的不能洗,晃该死!
)2.在公园静坐回忆的细化漫画是用了一段内心独白,剧版添加了玩儿跷跷板的场景,把漫画的番外放到这里了。
我个人还蛮喜欢这个改动的,因为就是两个人内心里本身都是喜欢本性的小孩子。
在白石面前的晃,只能做个世俗认可的成年人,只有和夕在一起,才会成为释放自己内心的孩子。
而且番外这个画面很暖心,融入剧情里个人还蛮被戳中心里感动的点的。
3.白石的离婚宴这里的白石敢爱敢恨,虽然可能就出现了十来秒,但真的可爱又讨喜。
两个人也算是好聚好散。
4.于希顾、项豪廷的出现极光下的两个人,就像是平行时空的于希顾和项豪廷还在一起!
突然就非常戳我!
(说到那一天,BE我可以接受,但是买盐强行的BE让剧真的显得无内涵无真情实感,被强行升华的编剧气死!
)
5.晃的家庭的爆发与和解①姐姐和家庭可争吵的矛盾前期的姐姐虽然一直是游离于现实的理想主义者,而且行为也是如此,但尚未触及到家庭“名声”,所以妈妈并没阻止,但是姐姐和外国人结婚却影响到了家庭声誉,矛盾就此爆发。
妈妈其实在前期即使有控制欲,也还是温柔的。
在这里应该被儿女击溃,这应该是大多数现在父母都会有的情绪,但是好在最终理解。
②爸爸开始说话爸爸这个角色第一集就出现了,但是没戏份,最后一集爸爸爆发,让晃勇敢做自己,总觉得爸爸也是被压抑了一辈子的人。
③晃的爆发和家庭大和解晃三十多年一直在乎世俗,一直在现实中表现的是过着平凡的人生,但是认清自己的心内,加上妈妈对一直支持自己的姐姐说三道四,晃终于爆发,为姐姐也为自己。
也是直面内心,对夕的告白。
相比于漫画,剧版对这里着墨甚多。
6.最后的大团圆漫画中是没有对每个人的未来交待清楚的,但是出于一部剧本身需要具备的要素,在最后的几秒钟镜头基本上交待了剧中所有人物的未来。
一个小小的戳人细节——剧版里的圣诞礼物那里,晃和夕分别送给对方手链儿和杯子。
非常细节的是从他们20岁互送这两件礼物,一直到他们分别前夕(28岁),两个人都一直在用这个杯子。
关于杯子,忘记哪里看到的说法了:杯子图案之所以是朝阳和夕阳,是因为他们的名字——“晃”的“日”字头就是太阳升起来的样子,“夕”就是夕阳,所以杯子是sunrise和sunset。
关于手链,夕一直到大学毕业、到开始工作了也还一直带着。
最后我想补充一个漫画里的情节,这我还是才知道的——成人之间的“收养关系”。
我当时还纳闷儿呢,明明是夕做的编剧,为什么保姆姐姐说的是“伊东先生”,后来我知道,日本同性往往会通过“收养”的方式来连接两人关系,年龄较长的可以收养年龄较小的一方作为“养子”。
所以漫画里描述两人老年去医院的时候,医生问两个人的关系,他们回答的是养子关系,和后边儿保姆姐姐对夕叫“伊东先生”,可见其实他们两人在法律上就是这样的成人之间收养关系。
这样,“养子”方是可以在另一方去世之后合法继承遗产。
来源于知乎
来源于知乎一开始我真心觉得设定太扯了,也太中二无脑了,但是现在我着实被击中了!!!
又中二好笑又异常好哭!!!
两个演员越看越喜欢,演技不用说,白在剧里的表演很有说服力,乐驱作为新人刚出道就拿到了演技相关的奖;白洲迅的颜可能很多人会首先认可,乐驱的气质在我这儿是独一份儿的存在,包括他的剧外,很清冷不屑又出世无世俗的气质。
剧对漫画大多数的情节场景都是一比一还原,非常用心了。
别人写影评都写得都好好,我只会说好看好哭!!!
这剧是我今年份的TOP5!
不得不说一句 立本人真的是很会搞这些个55667788
结局有点不科学啊
真的...太丑了...最后还有台湾那对客串
两个只走直线的中二少年一起变弯的故事。话说白洲都28岁了,怎么还能演高中生…
白洲讯还可以 另一位 my eyes
宝藏男孩白洲迅,我真的不太爱BL
竟然还有点治愈?虽然故事老套,颜值勉强……最后竟然还有“那一天”乱入
这剧情……算了吧
难看。
有点尴尬。。。我已经过了欣赏男男之爱的年纪了吗!!!
这种短剧就是,爱情来的太快就像龙卷风~🎶 在耽改剧里算完成度中上的,只是发型实在糟心,开头两分钟差点没劝退我。
要讲一生的故事,所以进展很快,目前颜值很劝退,为什么2020还有这种杀马特造型呢?优点是,不脏。还是看了个寂寞,转变都非常随意,对其中的日式说教和情感非常厌烦,而且xixixi是要到死都杀马特吗?太醉人了
这乱糟糟的鸟窝头太影响颜值,不过line的中二设定莫名好感 // 说伤害就伤害,说分开就分开,还骗婚,渣攻不值得被原谅
11年后又8年,半生的爱恨纠葛。
自作主张、又当又立的男主能不能滚,套用本山大叔的小品台词,「啥好事儿都一家的啊,地球非得围你转,你是太阳啊,说那些个臭氧层子有啥用啊」。
其实蛮吃这种过程带点现实主义的BL的,纯甜的反而没有代入感,可能是太短了吧,感觉情感铺垫不是很到位。然后弹幕真的是…道德卫士了…////////又刷了一遍,这部居然是20年的剧,不知道为什么看的时候感觉那么有年代感,不过这部剧细细看真的值得,人物很完整,西西真的可爱又真挚,一个浪漫一个现实,虽然只有四集但已经把要表达的东西说得挺清楚了,虽然是bl但更是普通人的爱情。
这剧情真是光速
又纯又虐,两人还蛮有火花。
对于一切祸害姑娘找同妻的行为不理解不接受不尊重。
刚看第一集:哇怎么才四集!!呜呜呜呜不愧是年轻人 看到第三集:???还好就四集,最后一集快进一分钟看完 真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