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有人推荐,正好电视有放就顺便看了下。
影片跟前几年的七十二家租客差不多是一个路数,从剧情上来讲并没有太出彩的地方。
片子从hk人当年的屋村入手,似乎意图引起大家的共鸣,在一切都已经变化的今天让人还能想到某些不变的东西。
虽然自己对hk的这个题材并不熟悉,但不免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在大院里生活的日子,虽然很简单但是和快乐,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片子是成功的。
但除开回忆之后却难以看到更多的东西,如果说是回忆的话也许更多的是对老港片的回忆。
因此在看过之后不禁要想,难道香港电影现在穷得就只剩下了回忆了么?
于己之同理。。。
是在选修课上看到的电影,一开始以为是生硬无聊的低级喜剧,很扫兴。
可却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首先我就很喜欢港剧的配音和TVB的一些资深演员。
)一开始就是节奏感强烈的画面转换,一步步吸引你主意这开心的一家人。
TVB老牌演员熟悉的脸一个个的轮番上阵,那些眼熟却又叫不上名的演员也亲切的出现在你眼前,电影就多了一份与情节无关的乐趣。
故事在插叙和回忆里展开,把香港十几年的生活面貌简单的摆放在你面前,虽说是喜剧,可也掺杂着香港底层生活着的普通市民艰难度日,社会现实,利益纠缠……各种在你生活中不一而足的琐碎小事也让你感受着现实生活的无奈,但总的来说它还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喜剧。
淳朴的屋村,人人都像兄弟姐妹一样的生活,即使离家十几年,回来后也没有满目物是人非,心怀苍凉,反而是物物如昨日,事事如当年——房子还是当初的格局,面包店还是原来的样子,街坊邻居之间依然像一家人一样和睦,就连茶餐厅的点心价格也没有改变……虽然不是很实际,有戏剧化的夸张,但那份浓浓的温馨,却是谁也抵挡不了的。
这就是一种虚幻的真实。
生活要看你怎么对待他,你简单、快乐、认真的享受,就算有坎坷你也总有办法解决它。
勾心斗角、艰难求存不能逃避,只有靠你努力把它转化为生活里的另一种“调味剂”。
快活的人生不是人人都能得到的,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不平凡的生活。
最后便是皆大欢喜,人人都得到了一个好结局,梦想成真,世上还是好人多,有些俗套的安排,却也是最合适的结果。
中秋节时整栋大楼在走廊扶手上点燃蜡烛,闪耀的烛光像一片冬日里的明媚阳光。
梁家辉拿着女儿带回来的灯笼像孩子一样手舞足蹈的欢喜雀跃。
老朋友的相互搀扶、茶餐厅里简单几句话透露出的浓浓人情味,都是电影里我最喜欢的有生活气息的小片段。
第一次写比较长的影评,是因为发觉简短评论我居然超字数了。
今年众多的贺岁片里面,挑了这套《我爱HK》是因为在豆瓣看到的评论--《最强喜事》传说中的港产烂片,之前很期待它的豪华巨星阵型,不过没有内容的故事片,算个鸟;《我知女人心》看过的朋友都说不错,我还特别搜了2000年的好莱坞版来看,题材很好;《喜洋洋》就算了吧;《武林外传》还可以,不过新年看到那么多人被杀害……言归正传,今天下午在那104分钟里面,笑声还是不断的。
面包姐妹花太好笑了,我想不到还真拿了hungery同卢觅雪做twins,哈哈邵氏电影里面不需要有林峰来演都会有他chock样无边界的形象,厉害。
搞笑主要都集中在客串的明星身上,主角都是用来讲大道理引导一个故事走向正轨。
吴君如的贤妻良母形象跟《岁月神偷》里面有点像,就是没有《家有喜事》那么猥琐,哈哈。
这部片很容易看出制作人对香港的情结,是算延续了《72家房客》的“中心思想”还是重复了,真的很难说。
王祖蓝与黄宗泽相对表演没有什么感觉,就是他们平时在电视那样。
我看完的时候有点懊恼为什么TVB没有找胡杏儿来演吴君如年轻的时候。
林雪绝对是另外一个亮点,sorry, so sorry绝对会红的。
《我爱HK》在香港的票房比《最强喜事》高,不知道是TVB的粉丝比豪华阵容的粉丝多,还是因为前者故事比较吸引?
最后,恭喜发财,新年快乐,希望明年继续看邵氏贺岁片。
片子打的是怀旧喜剧风格,但明显超出那部《新七十二家房客》,看不出梁家辉这把年纪还真是有搞笑的本领,吴君如就不说了,一贯风格。
正值08金融风暴,工厂破产不得不回到老家屋村(就是政府公租房,很杂乱,类似猪笼城寨),但乐观的风格始终陪伴着这群可爱的香港本地人。
现在城市发展迅猛得几乎扯着蛋,不光大陆如此,香港人一样怀念80年代傻傻的幸福生活。
一大家子在一起,虽然日子苦了,但是那种开心是钱买不到的。
各种笑料层出不穷,没有发生那种文化休克,众多大腕纷纷客串,其中《枪火》踢纸团桥段一出,忍俊不禁。
曾志伟还真是有两下子,看来岁数不演戏也能当个导演继续靠着大银幕赚钱咯。
這部戲同樣也是超水準的,編劇團隊陣容強大,演員大堆頭演出,而汲取往年《七十二家租客》的經驗之後,曾志偉似乎更能夠掌握大局,導演功力具有一定水準,不僅是流於大卡士賀歲喜劇的格局。
与其说是我爱HK,不如说是我爱屋村。
这又是屋村情节的一部电影。
之前的天水围的日与夜等,还有什么什么来着。
之所以给四星,是因为我喜欢香港电影慢慢跳脱周星驰无厘头电影的模式,有了另外一种喜剧的风格,这种风格像冬天的红围巾一样,让人莞尔的同时还有温暖。
这几年香港喜剧看下来,老在心底呼喊香港的喜剧已经死了啊。
电影比我想象的好,但是还是缺乏亮点。
其实对这部电影记忆最深的,是吴君如饰演的角色,离职多年后重回美容院,从领导变成清洁工,被新领导整,全身裹着厚厚的保鲜膜宣传,可散场之后没有人给她解开,只能自己像个僵尸一样一蹦一蹦的崩回家去。
不难受吗,被人奚落围观不伤心吗,依然要笑着面对,第二天还要去上班继续被奚落,为了生存而已。
生活总是如此,没有金手指,没有主角光环,只有自己才知道的付出与汗水。
开场到最后都是以搞笑为主,有点喜剧电影的味道,给三星了,但是这部电影和香港一般喜剧也没有什么区别,最多也只是三星了
2019-6-24梁家辉的玩具厂倒闭了带老婆和儿女回到屋村住到老爸家 屋村不允许一户住多人 检查人员来检查 一家人装鬼吓跑检察人员 梁家辉儿子是城管 一次队长带队检查抓住一老头 老头的女儿与梁家辉儿子谈恋爱 儿子发现他抓过女朋友父亲 女友父亲不同意 一日又碰到队长抓小贩 儿子义正言辞的跟队长一番说辞 女友父亲同意了梁家辉女儿想做嫩模但是身材很差 一次让她换泳衣她拒绝被一眼镜摄影师救了 二人结识 梁家辉初恋女友也回到屋村 回针灸拔罐 梁家辉去找她 她给梁家辉针灸 梁家辉老婆内衣掉到初恋女友家去敲门 梁家辉躲在窗外跳进姐们俩家 老婆说你去她俩家我放心如果你去初恋女友家我不放心 梁家辉电话在初恋女友家响起梁家辉老婆是大户人家女儿 不会买菜 换普通发型和衣服去买菜 老婆陪女儿做群众演员 导演让老婆演替身 老婆被主演打 老婆去原来的美容院上班被曾经的实习生欺负 老婆被裹上保鲜膜装在柜子里之后没人管裹着保鲜膜回家被群众拍下 梁家辉背着老婆在大街上卖玩具被老婆看到 二人被围观 电视屏幕上放映老婆裹着保鲜膜的视频 二人把二女叫来一起卖玩具 梁家辉的死党曾志伟也来了 曾志伟曾经把屋村的慈善捐款给了屋村一女孩 女孩因为家人病了去夜总会上班被曾志伟看见 曾志伟把钱给了她悄悄去了美国 众人以为他携款私逃 曾志伟成为大老板执行一项计划 把屋村想做生意的都给他们开店 一公司要轰走屋村居民被曾志伟把公司收购
教堂中黎耀祥打张可颐,吴君如当替身那个桥段,完全抄《八彩林亚珍》,只不过戏的背景变成了《义海豪情》。
当然,作为一部轻喜剧,称之为“致敬”,也勉强能说通。
因为片中还有对其它电影的戏仿,但这个桥段我感觉不像戏仿,就是直接搬桥了。
王祖蓝真可爱~
开开心心 枪火桥段很有爱 肥雪依然是亮点
这样的片子还有7点几?
港片万年都是那些梗,标准的TVB大团圆。
2010年的72家租客比较好笑。这部突出了人情味部分,可是笑点不够。几个人的故事像拼盘一样组在一起,没有看到火花。生孩子桥段抄得太离谱了。重点是本来3 idiots这个桥段已经太夸张了。竟然找那个来用~~~人物太多,你以为还有故事要讲,很多人突然就没有了结尾
好多银!!!
太乱了,没有去年的《72家租客》好。
。。。实在是不懂香港幽默。。。
看TVB长大的孩子都应该看看 好多回忆 今年看过最好的电影之一
滿好笑的,可惜真實的香港根本沒有人情味
不恶搞就挺好 因为现在恶搞越来越不搞笑了~
一群香港人在闹腾
假!明星多加一星
72家租客2
同样都是民俗宣传片儿,鸡排英雄什么的简直就是个屁
虎头蛇尾,前半段4星后半段2星!
比最强喜事强太多了。
王祖蓝好搞野~
比72家租客差远了。
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