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电影中的瀑布,你会想到《教会》的海报,《飞屋旅行记》的天使瀑布。
最经典的当然是王家卫的《春光乍泄》,一盏走马灯,引出一个与伊瓜苏大瀑布有关的人生承诺。
无论如何,与瀑布有关的电影,大多会让人联系到地理奇观,再不然也是时间的冲刷和生命的流量无可阻挡,情感厚重。
无外乎当观众看到冲田修一《去看瀑布》结尾,那小得可怜的瀑布,或许已经只能叫山涧。
不过,这并非最夸张的,黑泽清载誉戛纳的《岸边之旅》,里面的瀑布简直就是一条飞泉。
还有一个搞笑的,市川准的《托尼瀑布》,片中并没有出现瀑布。
但日本电影并不会囿于格局,它们总是能在很小的东西上,讲一些貌不起眼但又令人回味的东西。
一碗茶泡饭,一家深夜食堂,一项枯燥乏味无人问津的工作,诸如此类。
冲田修一的作品列表里,《去看瀑布》格局见小,更显平易近人。
这部喜剧小品影像平实,主打不太常见的中老年欧巴桑故事。
她们一来还七个,确实可以组团打野怪。
有的是摄影发烧友,有的痴迷养生之道,有的满腹牢骚觉得被坑了三万日元。
反正,想想一般电影里的欧巴桑,她们几乎是不太正常的人类,不然就是添堵添麻烦的反面人物,你就知道这个电影有多难搞了。
《去看瀑布》反其道而行,用手绘插画的群像手法,表现出欧巴桑的可爱与清新。
但即便对此,对于疯狂强调卡司颜值的年轻观众,《去看瀑布》依然不好从容面对。
有些观众不免还要纳闷,这样的电影,真的会有市场么。
实际上,日本人的中老年观众市场,一直强大到中国人无法想象,因为人家有电影传统。
以真名本色出演的《去看瀑布》,必然是主打女性观众和中老年市场。
“对女人而言,四十岁以上,年龄就没有了意义”。
电影这么说道。
《去看瀑布》没有许鞍华那样的生命寄语,它只是借一次充满象征意味的森林迷路,把无意义的旅程,变成了有意义的人生。
如果不去追究故事设定的常识硬伤,那么,《去看瀑布》还是成功讲解了人生的点点悲喜。
说是悲,可能也过了。
就是上了年纪的女人被社会疏忽,被子女遗忘,青春不在,生活随之寡淡。
中国大妈兴起广场舞,日本大妈开始了短途游。
在本质上,她们是一样的存在,都在枯燥乏味中,寻找人生的亮色。
《去看瀑布》设置了众多障眼法,比如迷醉于红叶,没有看见的瀑布,神隐般的怂货导游,还有那些奇怪的标志,手机没信号。
兜兜转转,最后冒出来“还想去看瀑布”,确实提升了整部电影的可回味之处,尤其是当我们看到瀑布原来只是那样的微小,以小见大就做得更加成功。
这部电影基本上是源于生活,经过大量的访问调查,从素人中提取可供玩味之处。
由于缺乏表演经验,不免会让人看出有搬弄摆拍之嫌。
看的时候趣味无穷,但想要有更强烈的情感冲击,那《去看瀑布》的制作手法,还是制约了它的更上一层楼。
七人团一直往前走,她们的人生过往就不断被翻出来讲。
这样的剧情发展,其实不存在挑战观众的悬念,甚至于在类型片中常见的恐怖或者惊悚气氛,影片也完全抛弃了,一路顺风顺水。
暖色调的画面,多姿多彩,颜色饱和艳丽。
有的惊吓,也只是一些唬人的昆虫小蛇。
至于迷路,大家都知道,绝对是个玩笑。
淡淡地浓,浓浓地淡,人情味就在里头。
人们把城市的冷漠隔阂带到了森林,又因为大自然的玩笑,被迫重新依靠在一起。
唱着歌儿跳着绳,旧时光仿佛依稀可循。
这就是《去看瀑布》所在意的。
《横道世之介》那位身居陋室的表哥,他对世之介说:什么都别管,尽情地起舞吧。
自己不管不顾,肆意地扭动起来。
略做作,又好笑。
《去看瀑布》带给我的感觉,同样如此。
当你阻挡不了时间,你也可以努力去欣赏它,就像那道瀑布。
【刊发于《中国新闻周刊》】
《去见瀑布》剧照电影剧情很简单,七个阿姨因为在旅途迷路互相帮助并一起看到瀑布,演员也很简单,都是朴素的路人面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的人生故事,感觉就像生活中的我们。
电影中的阿姨都是五六十的年纪,退了休,有的孩子工作忙没时间陪他们,给他们报了爬山看瀑布的旅行团;有的丈夫去世,晚上做梦才能见到喜欢生物的丈夫;有的没有结婚与男朋友分手会难过的抱着朋友哭;有的喜欢摄影,会定期参加摄影展……他们看似很普通,却也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乐趣,所以他们会在山上迷路后一起分享自己的食物,看着书找能吃的蘑菇,果子,用树枝编好看的头饰,围在火堆旁讲少女时代的故事,睡觉的时候没有被子就用树叶代替,早上起来,用泉水洗漱,然后排着队在山里打太极,跳绳。
《去见瀑布》剧照
《去见瀑布》剧照
《去见瀑布》剧照
《去见瀑布》剧照看着一群阿姨玩得这么洒脱还真是有点羡慕,我今年就要毕业了,马上要实习,就业,然后就是结婚,生育,一年又一年,好像很快我就会成为别人口中的“阿姨”“奶奶”。
到那时候我也可以那么洒脱吗?
可以放下所有成年人的经验和成见,和陌生人做朋友吗?
我也时常会想以后会成为有趣的老奶奶吧,褪去的是青涩面庞,褪不去的是年龄积累的人生智慧,能够坦然面对生活,有个好身体不拖累子女又方便自己游山玩水。
当然,并不是说到那时候才开始享受生活,而是到那时候也和现在一样享受生活。
三星半,总觉得选景不行没有真实感,露营的地方太过平坦空旷而且作为旅游景点也不会突然就迷路而选择露营吧?
灯光也太不自然很明显能看到光源的痕迹,妆容也感觉为了追求被迫停留在山里的邋遢而画的脏妆,其余的前期铺垫都还挺合理比如点火时需要的打火机,之后结尾导游突然从下游跑过来有点突兀,虽然剧情转变的都比较跳跃但好在前期都有详细说明不打谜语并不影响理解剧情
“40岁真是more fucking good” 想到菲比的绝经之后获得自由。
呆呆
中老年妇女的旅行团,本来应该每个人大谈特谈人生经历,教训,留下一些过来人的台词截图来,但是没有,随意的叙事着,甚至连名字都没全部介绍,就像真实的旅行一样,你不可能在旅行中知道别人的一生。
老年人们并不哀怨,沉闷,老了也怕熊,老了也吃零食,老了也茫茫,不知往何处去。
以为老年人已经活钝了,但她们却在为年轻时候的姐弟恋发出少女的欢呼,还能梦到花海让年轻的背影等等自己,故意拿蛇去吓唬其他人,看她们尖叫着跑开,偶像剧里情节老了也能这样做,老人和你不是两个物种。
老人之间好像有种天然的亲近感,相处了一天就想要“不如七个人住在一起。
好像到了一定年纪,时间变得没有分别,四十岁和六十岁并没有什么差别。
人到暮年,艰深奉献的女性终于能够从一个一个的“天职”中离开,获得“我想做什么都可以”的自由,女性之间的情感柔软而自在,像称手的拐杖,已经活了那么久了,不用去问你的苦,就可以说“我懂,因为已经活了那么久了,没有建议给你,很多苦痛坚决存在,只是如果你感到艰难,如果你微觉危险,那么你扶着我,小心。
日本人拍老人拍的真好啊,男导演拍成这样更是了不起。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我最喜欢的电影题材,因为这种电影有种真实的荒诞和可笑,悲伤和幽默都是自然生长的,没有巧合和轰轰烈烈也没有使劲儿搞笑的尴尬劲儿。
绿衣服欧巴桑去找美容店老板娘抽烟,对望着坐在树干上,等着对方先发声道歉,但都互相打探却彼此沉默,心里的弹幕可能都在说“是你的不对,给我道歉”但谁都说不出来,真是实打实的尴尬,让人嗤笑。
当然看到之前文弱的纯子忽然拿起一条蛇追着大家跑的时候,每个人都疯了似的鸟兽散的闹腾可爱,也会开心的伏在桌子上大笑。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当时看凯特温丝莱特的《杀戮》,同样是小空间里的电影,把每个人的天性都发挥到了极致。
女主角在那排山倒海地吐,屋子里的四个人都做出了不同的反应,我看到这种场景就伏在桌子上笑得直不起腰来。
看完这部电影的晚上我做了个梦,梦里七个女人一块杀人,截肢,还用缝纫机把碎尸缝起来,然后藏在卧室的地板里。
血不是流得到处都是,而是稠浓而腥甜,黏在七个女人的身上,开始她们不敢动手,可随着纯子扎下去第一刀以后,她们都跃跃欲试,逐渐变得乐在其中,妙脆角欧巴桑微笑着拿擀面杖敲打尸体,美声阿姨利索地蹬着缝纫机。
看的是日语片,梦里是韩语片。
应该是金知云的电影吧。
我想肯定是因为这七个女人的形象塑造得太鲜活成功了吧,硬是被我在梦里改编成了恐怖片可七个人都个性依旧。
电影其实就是花样姐姐或是花儿与少年(如果悲催的导游算少年的话)的模式,七个人的真人秀。
但是不同的是,真人秀有巨大的明星包袱,大家都会把自己好的一面表现出来,什么时候拍摄什么时候表演都是为了讨好观众,并且会被导演刻意放大或有意删减。
而电影就完全按剧本来,把每个人都剥离得一丝不挂地展现在彼此面前,最美好的,最丑陋的,最窘迫的,最真心的。
红色的美容师(谷美由子)看起来很干练强悍实则是背负着感情的痛苦和单身女性的孤独与隐忍;蓝色的纯子(根岸纯子)是安谧宁静的,但她像是水,是最有韧性和实力的一个人,我们不知道她的伤心事,但是温柔的人最有力量;年纪最大的登山奶奶(花泽敬子)是橙色的,活泼可爱,喜欢旅行登山有丰富的爱好和业余生活,还向大家愉快地讲述她年轻时候的禁忌之恋和并不圆满的婚姻,有行动力和感染力的橙色;黄色的妙脆角阿姨(三角道子)永远都乐呵呵的,比起找到下山的路来,撒妙脆角这件事儿更让她乐此不彼吧;青色的气功阿姨(关本百合子),在梦境里和逝去的爱人观鸟,单纯可爱,似乎最没存在感但却必不可少的粘合剂;紫色的美声阿姨(田丸久美子),一开始和团体划清界限拒绝融合,会唱美声始终优雅,绿色的拐杖阿姨(桑田三枝),现实保守似乎有点执拗,但其实是很爽快的人呢!
不知道是导演预先写好本子再找的演员,还是找到演员再依据她们的个性来发展故事,总之电影了七个人都浑然天成,没有表演痕迹,并且几乎都是七个人同框的群戏,可见导演与演员演员与演员之间的默契。
除了美丽的山涧景色和有趣的人物,电影的配乐都是轻缓的小调,更衬托了电影的清新俏皮,没有熊出没变成惊悚片,也没有直升机来营救变成灾难片,只有人与人之间的摩擦磨合互相理解,先是山重水复,后是柳暗花明,人生的兜兜转转。
这一切都显得不多不少不扬不抑刚刚好。
宛如看见了清爽险峻的瀑布沁人心脾呢!
<图片1>
能够幸运的看到这部电影要感谢Bilibili,一时兴起打开了电影放映厅第169期推荐。
第一眼就被儿童画风的电影海报吸引了,看了简介之后更是觉得这部电影好有趣,看完后果然没有失望。
七位性格不同的婆婆因为去见瀑布而结缘,而真正让她们相熟的是那位菜鸟导游。
给她们起了带有各自特点的名字,腰疼婆婆,歌剧婆婆,摄影婆婆,妙脆角婆婆,纯纯婆婆,太极婆婆,吸烟婆婆。
旅程的起点大家互不相识,在大巴上结成小团伙,聊着各自的事情,互相看不顺眼,菜鸟导游因为第一次带团连景点都不熟悉,兜兜转转找不到地方。
让七位婆婆在原地等待,自己去找路。
可是婆婆们一直没等到导游回来,害怕导演出事故,决定兵分两路,一路去找人,一路原地等待。
深山里手机没有信号,两组要怎么联络呢,摄影婆婆像哆啦A梦,口袋里掏出哨子,可是哨子只有一个,这时候歌剧婆婆大显身手,展示了自己的拿手项目歌剧,联络难题迎刃而解。
人物的性格慢慢的在情节推动中展现出来。
腰疼,歌剧,摄影,妙脆角婆婆一组去找人,其实刚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更喜欢另一组的三位婆婆。
因为当时觉得四人组里的腰疼婆婆好烦喔。
相信我们身边也一定有这种性格的人存在,话痨又小气,所以才有代入感的厌烦。
三人组里吸烟婆婆对大家承认自己是单身,太极婆婆丈夫刚刚去世,纯纯婆婆格外神秘,只是自顾的编花环。
后来腰疼婆婆的腰伤发作,大家重新聚在了一起。
哆啦A梦一样的摄影婆婆热心的去找拐杖,纯纯婆婆贴心的在拐杖上缠上了毛线。
大家合计后决定下山求救,可是却在中途因为吸烟婆婆看到的一块指路牌而走上了小路迷失在了山里。
大家因为走不出深山互相抱怨,指责,争吵,却因为看到一块不明物体尖叫着四散奔跑又重新聚在一起后冷静下来。
主心骨摄影婆婆提出露营的建议,大家同意后就各自分工开始行动,采蘑菇,捡柴火,拾树叶,砸核桃。
就连之前最剑拔弩张的腰疼婆婆和吸烟婆婆也握手言和。
纯纯婆婆更是徒手抓蛇,哈哈哈哈哈哈哈。
来自大自然晚餐深夜的露营像年少时的女生宿舍,婆婆们好像十八岁,八卦和爱情为主题,真美好。
第二天早晨醒来,吸烟婆婆对纯纯吐露心声,自己是被人甩了,在纯纯怀里大哭;看起来坚强又可爱的太极婆婆也在梦里见到了去世的丈夫并喊着“不要让我一个人”。
即使再坚强再跋扈的外表下,也有一颗柔软而有故事的心。
夜晚露营
树叶被子,七只排排睡,一起唱歌太萌了。
经典镜头,笑死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吃草婆婆们~婆婆们决定自己找路下山,就在终于找到正确的路之后纯纯婆婆却决定去看自己此行原本要去的瀑布。
大家开始好犹豫,后来却都同意了。
瀑布前大家各自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感受负离子。
这趟奇妙旅行的始作俑者倒霉导游终于出现,还挨了婆婆一脚。
故事的结尾婆婆们乘着拖拉机下山,倒霉导游步行下山。
整部电影到这里就结束了,看完了却是感觉又轻松又快乐。
七位可爱的婆婆,一个倒霉蛋,一个戏份不多的老爷爷,看完后发现每一个人都喜欢,纯纯婆婆更是神秘的最后身份都没有揭开。
九个人演完了一部戏,却又不让人觉得单调乏味。
后来了解到之后发现七位婆婆都是素人,素人却能有这么好的演出,真令人敬佩呀本来想写写最喜欢的片段,仔细回想后却发现每一个片段都很喜欢。
了解了一下导演,发现《南极料理人》也是出自其之手,虽然没有看过,但是这部电影的名字却特别熟悉,一直都在想看的名单上,应该要找个时间来看了。
是非常非常棒的导演。
看完之后脑子里想起的第一句话就是朱生豪写过的这句“不要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一定很可爱”。
觉得婆婆们特别符合这句话,也希望几十年后的自己,能够有擅长的事情,热爱生活,热爱旅行,做一个可爱又迷人的小老太太。
如果也能够跟朋友们来这样一场旅行,一定很棒。
全家福哈哈哈哈
日本电影有一种类型是裹挟着诗意的,它总是描摹日常生活,不动声色。
你无法说它精不精彩,因为它不再这个场域里。
它漫步在你身边,让你熟悉而后动容。
去见瀑布 这个名字本身就像诗里的某一句。
无论怀揣着什么想法,是不是路途颠簸,身心狼狈,还是要去见它。
好像是完成某种仪式。
寻找的过程里结果或许不是最重要,但总是要有。
老呆在家里不出门,老公也无所事事,那么出来看看世界吧,也总要看到。
无关乎什么宏大的信念,只是小人物的一点点心思。
最老的那个大妈说:”纯纯你是了不起的人吧?
“她笑笑没有回答。
因为她会做手工,会捉蛇,坐着的时候若有所思,好像很不一样。
不过到最后,也没有说明,她是怎样了不起的人。
导游一开始走丢了,最后落魄地相遇。
也没有说明,是怎样走丢的。
生活本来就是这样啊。
有的事不重要,有的事你了解的只是你了解。
而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露宿的时候大妈们把树叶盖在身上,唱歌大笑。
担心有熊出没,怕的哆嗦嗦。
无聊了就跳绳,戴面具打太极,互相被逗乐。
她们并没有一直抱怨和沮丧啊。
有时候,走丢了就去找回来,再也简单不过。
矛盾和困难都会有,但总会好的,就是这样简单。
大妈们在森林里找路和露营的段落,镜头皆是冷静旁观的。
架个大全景,把所有人囊括在内,然后一动不动。
其中找路时大家争吵的段落,来个俯视,还颇有点上帝视角的味道。
争吵,磨合,最后交心,这样的桥段,其实我们所有人都可以成为先知。
但是镜头越克制,越容易让人走近。
平日里我们旁观别人的生活也是这样。
而看不见的许多,大概只能自己去寻找。
一群老太太和倒霉蛋导游的故事😂。
七个老太太和一个导游,好像是七个小矮人和一个白雪公主的搭配,倒也不是。
题材上其实挺新颖的,国内很少有聚焦中老年的电影,即使像《爱情神话》,也是年轻化的表达,而且她们那种“潇洒”是稀有的,甚至是脱离实际的。
这部电影更贴合实际一点吧,除去文化上的差异。
我在想,我以后能不能拍一群老大爷呢😂这部电影的成本肯定不高,从头到尾就是一辆车,一座山,还有最后的小三轮。
用低成本拍出优质电影,也不是不可以的。
这趟山路就像是人生路咯,我们开始满怀期待地上路,然后失去导航,会迷路,会发现新的指标,结果又再次迷路,会没有希望,反反复复,转危为安,又转安为危...没有童话里一劳永逸的幸福结尾。
就是,面对崎岖的坦然吧。
因为,生活总会继续下去的!
不如乐观豁达一点呢!
人的差异与共存。
电影也呈现了这种转折。
七个人来自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喜好,不同的性格...两个喜欢聊痔疮的在一块儿,两个喜欢摄影的在一块儿,感觉纯子其实是相对独立的,还有理发师...开始她们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甚至各自有各自的小团体。
后面,他们又可以推心置腹地一起玩笑,谈心分享。
作者向观众呈现人物时,对大家各自的现实情况都作了模糊处理。
着重表现的是大家的性格,偏好,面对困境的态度......我们所看到的人就是她们本身,而不是种种社会身份。
可见,人与人是否能够共处,那些没那么重要。
她们都是充满善意的,所以才可以共处啊。
生命和生命,本来就是在同一平面上的,不是么?
喜欢纯子,有自己坚定的主见,善良温暖,乐观豁达,坦然淡定,很贴心。
是有人生智慧的人,好棒的人,将来也要做这样的老太太。
写的好乱。。
(图片与内容无关嘻嘻)
这不是影评,这只是介绍。
冲田修一被国内观众熟知,得力于去年的一部神作《横道世之介》。
虽然用了“神作”一词,但《横道世之介》用松散的结构和缓慢的节奏所拼贴出的,却是一个并无多少神奇之处的男主角,他松松垮垮的,却在无意间唤起了观者的记忆,去搜寻过往中被忽略的人物和瞬间。
这就是冲田修一的魔力,在他的影像中,酷炫的动作和残酷的暴力不见踪迹,唯美亦或是凄凉的爱情故事也常被摈弃,任何在传统意义上能称之为“戏”的对立与冲突都被他有意地降到了最低点,但这丝毫不妨碍观众对影片的移情。
无论是《横道世之介》,还是此前的《啄木鸟和雨》和《南极料理人》,冲田修一的电影总会让观众看完之后,感叹道他们在生活中丢弃了多少细节。
在日常中拾遗,在普通人中寻找乐趣,是冲田修一的擅长,也是他一贯的坚持,新作《去见瀑布》不仅是这条日常拾遗线上的延续,还向前多迈了一步,启用了一批非职业演员,用对她们而言的“非日常情境”来表现作者一以贯之的“日常性”。
《去见瀑布》是冲田修一回归创作原点的一次尝试,在他看来,自己与电影的亲近是从拿着摄像机与小伙伴们拍着玩这样自发而业余的形式开始的,能够以接近过往的形式再次进行创作,在电影中传达出“看,我也演过电影哦!
”这样的快感,是他一直潜藏在心中的愿望。
因此,这个在商业片领域逐渐炙手可热的导演选择了一个“作家”式的自由创作题材,并以海选的方式挑出了七名几乎没有表演经验的女演员来担纲主角,与她们一同踏上了一条“寻找“和”摸索“之旅。
影片的主角是七个参加户外旅行团、年龄各不相同的大妈,旅行团的目的地是去见一条幻想中的瀑布,中途还可以泡温泉、赏红叶。
到达当地后,七个大妈开始在一个不靠谱导游的带领下,向着瀑布所在的山进发,她们一路采摘果实、拍摄照片、谈天说地,享受着旅行带来的乐趣。
紧接着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去前面探路的不靠谱导游再也没有回来,翘首以待的大妈们被扔在了山里,没有食物也没有床,而手机又在信号圈外,大妈们突然被放置在一场求生的野外生活里。
而这场危机所引发的荒唐和幽默背后,冲田修一在散布的细节中让她们找到了日常中被遗忘的自我这七个年龄与性格各异的女主角是在影片开拍前以“年龄40岁以上,经验不限“为条件海选出来的。
她们当中既有支援妙高市政府的摄影师,也有曾在意大利学习过的退休歌剧演唱家,还有兼任老年剧团演员的日语教师,更不乏做着多年明星梦的79岁高龄家庭主妇。
她们的个性与特长被冲田修一融入剧本,在与大自然的艰苦斗争中各显神通,上演了一出充满活力的冒险喜剧。
在这场日常无法体验的冒险中,大妈们也逐渐显露出了宛如少女般可爱的一面,因此,《去见瀑布》作为一部妙趣横生的大妈青春剧被看待也未尝不可,换个角度想,大妈和少女,其实一样的人,而环顾生活,我们的周围不知不觉也已经变成了大妈的世界,只是我们一直不愿意去承认。
影片的拍摄主场景在新泻县妙高市的大山里,这里的秋天风高气爽,红叶满山,而摄影则是曾经掌机《东京奏鸣曲》和《记我的母亲》的芦泽明子。
在这部以纪实风格和手持摄影为主的电影里,芦泽明子将在景观与情绪的融合上给我们一次新鲜的视觉体验。
冒险和自救本是张力十足的戏,但冲田修一却将其调理成一首慢悠悠的曲子,没有爆笑,只有回味之后的密度适当的窃喜,《去见瀑布》将是“冲田慢世界”的一次更为彻底的演绎。
如无头苍蝇般的迷茫
夜晚的露营
快乐的秋游上面三幅图就是发生在片子里的片段,可以明显发现片子里的阿姨们的心态变化,导演在短短88分钟里就完成了华丽丽的转变而且非常自然,真是要说一声厉害。
其实在一开始看到片子只是觉得估计是一部旅游宣传片吧,看到后面,只能直呼:非也非也。
看完片子会发现果然很有日剧那种温馨治愈系的感觉,如同以前看的《海鸥食堂》,故事的发展都是淡淡的,和欧美的大片轰轰烈烈的场面截然不同,它的剧情如同春风细雨般慢慢地沁入了观众的心田,在某一个时刻各个剧情的内容便如同一根绳子上的铃铛叮叮作响,后来一瞧导演的代表作有《南极料理人》,只能说怪不得了。
片子内容其实可以一句话来说,七个日本阿姨在去看秋日红叶的山中迷路的故事。
或许看字面很枯燥,但是导演的功力就在这时体现了, 它能让我们发现这也是一次好玩而有意思的秋游,虽然一开始七个阿姨团员也有因为迷路而造成的情绪失控,但是很快日本阿姨们就立马调节好心情,以一种特别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来处理一般人绝对认为是倒霉透顶的遭遇,或许这就是上了年纪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后的女性所有的智慧吧,相信如果选7个四十几岁的大叔来拍估计就没这么好玩了。
7个团员中,有爱摄影的,有是歌唱家的,有走路久腰疼的,有爱抽烟的,有爱拿着望远镜喜欢打太极拳的,有野外知识丰富的,每个人都有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经过一段时间的互相磨合后便开始了一起讨论下一步计划,<图片4>一起捡拾野外果实享用美妙的野餐,<图片5>,一起感受秋日舒服暖和的阳光<图片6>,一起列队行走探寻走出山林的道路<图片7>,也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们终于发现了大山旁边的居民,获得了出大山的机会,<图片8> 虽然那时她们已是身形狼狈,但相信内心是特别充实快乐而幸福的。
这就是旅行的力量吧,一直相信那句话,要认识一个人就去一起旅行吧,真是绝无虚言。
最后还是要说喜欢导演的这部作品,不需要任何大牌演员,也不需要什么特技效果,更不需要多少精美的服饰外景,就只是跟着导演的视角去欣赏,你会在看完后全身暖洋洋的,而且是从心底里感受到那种晒到身上的温暖。
所以,如果你累了,伤心了,疲惫了,来看这部片子吧,或许压力就能自然而然地释放了,怎么样,试一试吧去见温泉<图片9>
一群大妈的荒野探险。想起了黄渤的一出好戏。都是想说点人性相关的内容。有一点滑稽。
冲田修一善拍平淡流年里的人生真谛,这部亦不例外;剔除戏剧化因素,此片更靠近《啄木鸟和雨》(怀念2012年SIFF的日片),人物之间不无冷幽默的互动,如涓涓细流,终见肆意奔流的瀑布,“喜欢去哪儿就去哪儿”,真好啊。
给我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7个基本都没见过的阿姨(甚至连名字都是跟着演员直接起的),莫名其妙在山里迷了一天路也是挺好笑的。稍微有点想体验一下在山里露营了
大妈去旅行
#上海电影节#6.13新衡山电影院:霓虹大妈浮世绘,日本国40岁以上妇女野外生存实录。11区人民奇志多,各种莫名喜感,笑翻全场。三星半!
SIFF2015 剧情就是类似你隔壁邻居大妈参加了个旅游团,回来跟你扯淡的那个路数。家常的要死,自然的要死。接近片尾的时候用了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五重奏第四乐章做BGM, 明亮轻快,让人觉得,即便女人过了四十岁,内心还是甜美的。五十岁,六十岁,心里的少女还藏着。观影结束大家都鼓掌啦~
真实而细腻,平凡而简单。选取的描写对象非常特别。
两星半 依然挺生活的,但也依然不喜欢
大妈的世界我不懂 就酱
不禁想到我自己老了
7位中老年妇女的情感联谊露营历,在旅途中叙述了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以及互相接纳及给予的鼓励。故事比较平,群像的也缺乏个性化的处理。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保留力气去应对。
其实是超级没有剧情的戏,不过去自己喜欢的地方就好啦,无聊又有趣地活着就行啦。这下好了,每次看冲田导演的片都会想起他在横道世之介拍摄现场迟到和笑场的事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去见瀑布吧,去过你想过的生活吧
秋天的山林,层林尽染,大妈旅行团,叽叽喳喳,一起见瀑布,得偿所愿。
其实跟小森林一样,一群大妈的片子可能更boring,可是有那么一瞬间懂我妈妈一些了
失望,我只想看生活化的大妈,而不是一言一行都为了戏剧需要而预设好的
难得冲田修一选了这么素人的演员,要是叫八千草薫,树木希林,富司纯子她们来演,非得一股舞台范儿不可,七个欧巴桑的治愈之旅贵在真实,同时可能没有那么多戏剧冲突,算是导演的不同尝试吧。
20151120 72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