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时候就知道约翰· 特拉沃塔换了个造型,如果说他在《低俗小说》中是“一身痞气”,那么在本作中他活脱脱是“一身匪气”的重罪犯人。
在这部连标题都懒得用心构思的片子里,他吃力地扭着大爷般的粗肥身躯,进行长达九十分钟的无厘头屠杀。
这是一部让骆驼相当失望的影片:人物飘忽做作,情节故弄玄虚。
枪战霸王独舞,飙车广告不断。
影片背景设定在巴黎,本以为会是一场充满法国情调的犯罪片,结果前面一半时间是阴阳怪气的华语,影片另外一半时间是五音不全的阿拉伯语……不知所谓的噱头和过于夸张的行径,让全片陷入堪比魔幻片的荒谬。
而为了弥补约翰·特拉沃塔日渐臃肿的体型,打斗场面统统被剪辑得过分“迅捷”:上个镜头众恶人扑来,下个镜头便是一地鬼哭狼嚎……话说,“剑桥夜校普通话二级”真是不堪入耳啊~=A=
看过老吕近些年商业片的朋友应该不陌生这部片子的一大套路——最信赖的人伤主角总是最深的,像08年的飓风营救也是到最后发现一直帮自己的朋友才是元凶。
而这次变成了女朋友。
老吕的心中可能留有某些阴影,从而觉得爱情,友情统统值得怀疑。
套路之二:发生地惯用巴黎,巴黎从世人眼中的浪漫之都化身为黄赌毒及恐怖犯罪的核心场所,处处乌云密布,危机四伏,险象环生。
套路之三:万能特工抢时间。
如此看来这部片子可以和飓风营救算作姐妹片,其中都有神通广大刀枪不入的特工,掐着时间执行任务。
从这点上,还是很能看出老吕虽然已经缺乏了对人情温情的信任,却还是对个人英雄存有浪漫主义的幻想,这可能是他想成为的那种人吧。
在“商业气息浓厚”的批判中一路走来的老吕,其实也算找到了自己的商业电影风格,且让这些影片成为茶余饭后不用费心就可看懂的较精彩的影片。
《巴黎谍影》。
6分。
吕克·贝松编剧,皮埃尔·莫瑞尔导演,约翰·特拉沃尔塔、乔纳森·莱斯·梅耶斯主演作品。
56岁的约翰·塔拉沃尔塔挺着肥胖之躯还能在片中上蹿下跳大显身手,这件事本身是令我震撼的,毕竟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在吴宇森导演的《变脸》中的迷人胖纸了。
这个故事其实不错,毕竟有吕克·贝松操刀,它的曲折程度还是在的。
约翰饰演的华斯和乔纳森饰演的瑞斯被临时组成搭档,去调查一宗白粉交易案。
瑞斯只是在大使馆工作,并无特工经验,而华斯则极其粗暴,从不按常理出牌。
华斯带着一脸懵逼的瑞斯一路从华人区杀到巴基斯坦区再杀到黑人区,势如破竹,干脆利落。
但没想到真正的危险其实在瑞斯的身边,他的女友才是真正的恐怖分子,而目标直指会议首脑。
这个片子整体质量没有拉上去的原因,我个人认为有几点:一是剪辑水平不高,拉不出紧张刺激的氛围;二是约翰·特拉沃尔塔确实身形已过于臃肿,激烈的动作戏已明显应付不过来,所以华斯这个人物的形象也打了折扣;三是这么爽的商业大片,竟然没有安排激情戏,实在不应该。
我个人不喜欢的原因,是片中华人形象,实在太糟糕。
《巴黎腐影》:英俊精英文员小受遇见凶猛野性大叔攻,经过一系列我救你你救我的打打杀杀之后,小受开枪做了女三号。
结局是文员受和大叔攻在离开巴黎的飞机前甜蜜地下象棋,至此,终于体现了“From the paris with love”的主题。
以上,鉴定完毕。
女主角倒在地上,凶恶的光头拿枪指着,连我都不能相信,女主角是卧底。
忽然发现玩世不恭的人活着真是潇洒。
本片前半部是普及中国话,告诉大家egg 中文发音为 dan然后是展示中国瓷器————青花瓷大花瓶接着是在一群裸体人面前开始枪战什么是拍档,就是你监视,我能去运动一下,时间还刚好合拍,然后我监视,你去让敌人练练拳脚。
后面就有趣了,爱的掩护,女人真狠,还是这男的太傻,爱真是厉害,冲昏人的头脑,让人奋不顾身人都死了,你还拿什么合影照片呢。
拿到电影,看到英文名字叫:“From Paris, with love”,觉得应该翻译成:“来自巴黎,带着爱”或者“爱在巴黎”,而电影的中文名字居然叫《巴黎谍影》,就觉得翻译比较扯,为了票房,不顾“信,达,雅。
”看完电影,非常佩服翻译,这部电影和“爱”一丁点关系木有,除非你看出点Gay的苗头,妈妈咪呀,纯粹就是谍影嘛,翻译太棒了。
然后看到导游是吕克贝松,我恍然大悟。
老吕啊,你真幸运啊,这么政治不正确的电影居然也能拍出来和观众见面。
一个美国流氓(满嘴的“mo**er f**er”不是流氓是什么)带着武器跑到巴黎杀杀杀,一天杀了不下几十人,法国警察居然没有任何动作。
巴黎在片中就是一个毒贩,流氓,妓女的栖息地,要是一个中国导游敢这么拍中国,那是会给千千万万网民拍死的,而且死的很难看。
法国人民真是有容乃大哈。
然后说说帅锅Jonathan, 那不是一般的帅,帅到把中文说的中国人听不懂,老外不明白,我也没啥想法,反而对其“中文二级”佩服的三生有幸。
电影很好看,打斗动作好看,情节设计也好看。
不经意中,帅锅的口袋里面有了窃听器,不经意中,帅锅的爱人成了恐怖分子,你感到意外,于是感到好看,完全没想到这可能性有多大。
总之,娱乐至上,电影可看性很强。
要说有啥感悟吧,那就是法国人民太伟大了,我不相信美国人会把美国拍成这样。
对于一个敢于把自己国家拿来开涮的导演,无论如何,敬礼!!!!!
2010年吕克贝松监制《巴黎谍影的口碑在众多的欧罗巴出品动作片中属于上乘,故事节奏快,情节简单,看起来不用带脑子,为了讽刺希拉里专门找了个外在形象酷似的演员。
吕克贝松属于直男,拍起商业片不玩虚的,直男喜欢的情节不要钱的往里面加,帅哥美女、黑社会、贩毒军火、飞车爆炸,啥啥都不缺。
故事讲述一心要当外勤的CIA雇员,以大使助理的身份潜伏在美驻法大使馆,平时就干干换车牌之类的简单外勤,本以为这辈子就这样过了。
没想到远道而来的中年肥男带着他进入了一心向往特工世界。
约翰特拉瓦尔塔年轻的时候以歌舞片成名,迪斯科跳得夺人眼球,后来转型动作片也是很有帅大叔范的,不过身材管理一直是他的短板,中年开始肉眼可见的发福,吴宇森让他咸鱼翻身的《断箭》《变脸》都可以看到他典着肚子的出演动作戏。
后来的《油脂》虽然唱跳俱佳,可惜胖变形了。
《巴黎谍影》依旧是胖子,不过通过快速剪辑,观众还能接受胖大叔耍个帅。
从机场相遇开始,一老一少,一胖一瘦,一个不正经一个拘束,两个特工就开始历险,勇闯华人黑帮餐馆,用花瓶接毒品,两人带着花瓶玩转巴黎铁塔,历经枪林弹雨花瓶安然无祥的一段非常搞笑,中间还穿插偶遇女友被误解。
阿拉伯恐怖分子一段很是火爆,爆炸贝来,怕也不过如此。
公路飞车一段也是很猛,火箭筒轰炸挺爽。
紧接着帅哥一枪击毙恐怖分子女友处理的很快,但感情戏就差了些,比起《生死谍变》韩石圭开枪的那一幕动人心魄差了不少。
承诺一生只拍10部电影的吕克贝松早已经把誓言忘在脑后,甩开膀子当兼职,拍了怕有二十多部,不过他的电影水准一般都不差,虽然《碧海蓝天》《这个杀手不太冷》这样的杰作许久不见了,但《第五元素》《的士时速》等热热闹闹的商业片看起来也不错。
闲暇时,看一部吕氏出品的商业片,不失为一种放松的好办法。
毕竟,人家虽早已功成名就,依旧在努力向前,全力拍出观众喜欢的电影,比起骗钱的《非诚勿扰3》导演高明了不知道多少。
PS:《狗神》还没有看,据说很棒,不过因为上映时间不巧,加之国内观众对西片热度严重下降,在国产片的围攻下,票房不咋地,难为导演老人家专程来国内宣传。
看到他在见面会上毫不客气,怼的一嘴加生法语的二鬼子哑口无言,还是很痛快的,没想到一把年纪火气不减,保持这种心态,他肯定还能拍出好电影。
看完这部电影以后我突然无意中看到了这部影片的英文名字“From Paris with love",这部影片的中文名字叫”巴黎谍影”,觉得中文和英文很不搭,一个看起来像浪漫爱情片,一个听起来明显是谍战枪战片。。。
中文名估计是大家看了影片的内容后觉得,实在是和电影内容不符,才改的吧把巴黎和爱联系在一起,用脚趾头也能联想到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
可是,这分明就是一部喜剧加动作片,我都分不清男主角到底是瑞斯还是瓦克斯如果主角是瑞斯,那明显的,瓦克斯这家伙果断的喧宾夺主了这哥们太酷了那块头,那光光的脑袋,还有那张脸,长得真像中国一明星徐锦江太像了一出场,太流氓了,满口的脏话,而且很嚣张·然后,简直帅呆了酷毙了,那一路下来,这哥们,男人!!!
太男人了!!!
还有瑞斯,这哥们也太搞了,抱着一花瓶演了半部电影,长得也挺喜剧的,尤其是那两撇八字胡,我真有种想给他剃光的冲动!
还有他和卡罗琳的爱情,恩,这小伙子是个重情义的家伙,我想,所谓from paris with love应该就是他和卡罗琳的那段爱情吧。
说实话,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她俩真是一对,卡罗琳应该是真的很爱他,他也是还有里面杀人的场景。。。
见一个杀一个,杀人就像杀蚂蚁一样,我实在是扛不住了比喝水还痛快顺便夸一下里面奥迪的司机,恩,车开得不错!
简直综合了一切烂片导演的噱头,符合了盲目崇拜的心态。
一上来,主角很忙,站在墙角按着电话键盘,随着敲门声(注意,此时不知道电话是通了还没通,人不管了),穿过办公室开门拿了一个女秘书送进来的文件。
镜头一晃,哥们原来还正在和BOSS下象棋。
my god,法国老板真是平易近人啊。
拿到女秘书文件,挨个读给老板听,周三见谁,周四G20峰会,周五见个国务卿……,我不仅想,哥们莫非是每周通知老板,你今天去见个谁谁谁,明天给我去开个会?
but,注意啦,but,老板说,没见我们有更重要的事吗?
想想也对,这么NB的下属,不得有个更NB的老板啊。
哥们回家接到老板电话,让他去装个窃听器,哥们说,小菜,但我得有东西啊。
老板说:“hold on,左口袋里呢”。
哎呀,真TMD的悬疑啊,对自己人都搞得这么魔幻,就不怕这哥们把衣服一脱,重要器件没了还是坏了,看来作风严谨是特工的必备。
“今天拯救世界了吗?” 老婆见面的第一句话。
想想中国的特工活得真孙子,干了大事还得偷偷摸摸,就怕别人知道。
但是,别说外国特工没操守,丫说了:“你知道我不能说太多”。
这种YY状态,恐怕能壮阳!
还没想完,人果然衣服一脱,go straight to dessert了。
ML归ML,工作也得干。
早上见着老板,先把日程表给出去。
“重点做了标注,其他都是普通事项。
”,老板说,“well done”。
莫非哥们今天第一天上班?
这种约定俗成的工作,还需要给老板解释?
要是每天给我同样来一段,我直接告诉him:“gun”。
来段作文模板:according to what discussed above,暂且不管口香糖的粘性太差以至要用订书机来钉窃听器不顾内部电子元件;申请A4的特工分不清血液和番茄酱;看见戒指的表情就像骂了句“你大爷”…… anyway,我关掉了它。
原谅我,如果不是这么拧巴的情节,我不会这么拼音、中英文夹杂,虽然我平日最讨厌这样。
这是我初一还是初二看的。
但是不影响我一直觉得这部片子作为谍战片来说非常的正点。
(大佬简直帅炸了好吗!!!!
)对于光头大佬和他小弟这一组合实力很羡慕,大佬真的很罩他啊~片中也有很多温情的地方,片尾很棒啊,那一幕,心疼很久嘞→_→好在最最后那里小弟来送机,很温馨。
有一种暴风雨后一切不再,但是人还活着的治愈感。
最后再说一句,"真是…………帅炸了T﹏T帅哭T﹏T……"
xzd 吕克·贝松
我知道这个电影没什么新鲜感,也没什么好情节,而且在那种状态下谈情说爱也是我最讨厌的,但是,但是,我就是喜欢这种看着屈伏塔把逼装的圆润饱满浑圆的感觉。
吕克·贝松再一次表现了对中国的不友好
谐趣喜歌剧式的枪战片,节奏不错,死了那么多人,也不显血腥。
剧本实在是老套
约翰·特拉沃尔塔比当年至少胖了100斤,不过为什么还是那么帅呢?好莱坞里长着一张嘲讽脸的特拉沃尔塔说自己第二没人敢当第一!无厘头无尿点的快节奏大片,法国人也能拍出这样的电影啊!
我觉得这个电影还不错啊,为何豆瓣评分就刚及格,6.4实在低了点吧,起码7分吧。
约翰特拉沃尔塔气场无敌啊!这个死亮蛋看海报还没看出来!剧情狗血了些,不过够拉风!
为小乔和老屈加一颗星~~小乔说中文一个字都没听明白,说德语倒都听懂了。。。
welcome to Paris baby
动作场面还行,至于剧情嘛……这部片子有剧情吗?
JohnTravolta果然是老戏骨啊。。。。JonathanRhysMeyers真让人销魂。。。。吼吼 分就加在这。。。。。
虽然大牌撑场,导演不会讲故事有能奈何。
那个胖子太猛了,男主角有些小帅。电影最后男主角打死女主角太突然了。当然,如果女主角幡然醒悟更假
挺好的 就是有点赶 不知道吕克贝松着急个神马劲 特拉叔驼着那身肉还能那么灵活~啧啧 我真耐您~
屈伏塔大叔乃是從美國來的女英雌消滅邪惡魔女拯救巴黎
7.3,在老式动作片没落的今天,本片至少能够带给人惊喜。枪战戏,追车戏处理的都不错
节奏快得都让人用不上脑子,当然这种片子也是想当然得让你不用动脑子,除了最后面对女人还要立牌坊似的感染一下。最可恶的是,光头特拉沃塔居然还用吴宇森式的射枪动作干掉了华人。
7.0/10 分。2024.05.16,重看,GER德版蓝光。以为没看过,然后发现看过了。不过忘记了剧情。。。情节紧凑,跌宕起伏。非常不错的商业娱乐片。不要追求啥逻辑完美了,爽就完事了。。。男主是《赛末点》的男主。编剧里面居然有吕克·贝松。。。
没什么剧情,匆匆忙忙稀里糊涂打打杀杀稀里哗啦就到了结局,倒也是蛮轻松的,看起来也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