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扁桃体发炎,什么都做不了,窝在家里看完了这部电影整部电影,除了最后结局的反转雷到我尬点外,记忆最深刻的就是那台让小贱贱花了三十秒介绍它的希特勒的防弹敞篷跑车。
外观漂亮,还有2厘米厚钢板,加强装甲钢板,防弹玻璃,24克拉金内饰,全球限量4台是呀,多么强的既视感,仿佛导演不是在形容这台车,好像是在形容这部电影外观漂亮:有全球当红女明星盖尔加朵坐镇,尽显妩媚2厘米厚钢板:热门盗窃题材加强装甲钢板:精彩的动作戏防弹玻璃:局中局中局24克拉金内饰:巨石强森,瑞安雷诺兹全球限量:首次让三大明星一起共事但是这部电影也诚如这台敞篷跑车它的这些防弹功能,加强钢板,在这台跑车上,毫无意义这只是强行糅合了一堆没有意义的元素在这部电影里道理很简单你再厚的装甲装到敞篷上,都不影响狙击手的子弹打穿暴露在空气中希特勒的脑袋请了三大当红炸子鸡一起拍的电影,夯实的车架子怎么就编出了这么没脑子的剧情呢一星给盖尔加朵,一星给1930年生产的梅赛德斯奔驰防弹敞篷跑车,一星给它消磨了我生病的时间
唯一吸引人的只有美丽的加朵女神,瑞安雷诺兹大概是逃不掉嘴碎的人设了,今天还在微博上看到一张图说只要有嘴贱外加被人追杀的角色他肯定会毫不犹豫地接。
动作戏想模仿成龙又模仿地不伦不类,搞笑的戏份靠小贱贱耍贱但耍得多了就很无聊,剧情反转得太多变得太狗血,你说他是动作特效爽片吧,又丝毫感觉不出来,真不敢相信我放弃写论文来看这个。
5.5分,Netflix,卖腐,碰瓷《神奇女侠》,基本上几个标签贴上去熟悉的人就已经知道这是什么一部电影了,某种意义上看大数据算的很准,巨石强森和范迪塞尔都挺适合这样的角色,雷诺兹基本就是我心中的美国沈腾,盖尔加朵从女权斗士回到了速度与激情里面女尤物以及对被物化的女性的刻板印象标签里,可以说是倒退了。
某种意义上这三个主演需要和Netflix合作来保持他们的一贯人设,雷诺兹是死侍以来一贯嘴贱,巨石强森是有头脑的大壮,盖尔加朵就是女武神加性感,可以说剧本就是比这这三个人人设来写的,可惜加朵在表现一个女反派时候的尴尬和生硬是让人出戏的,最后一段也不知道是辱华还是辱朝鲜,回看多次看不清那个亚洲士兵头上的帽子是八一军徽还是朝鲜的镰刀锤子,反正就是辱共了,幸好这片在大陆不会有太大的话题否则一定会被骂成臭狗屎。
该吐槽的吐槽了,还是有让我觉得可以拿出来说说的优点,照应题目这就是一部《父仇者联盟》,就是字面意思和自己爹有仇的联盟,三个主角除了盖尔加朵审问那个情报分析官提了一嘴有Dad issue,另外两人的Dad issue都是拿来推进剧情的,不知道导演或者编剧是不是有过同样的问题,回到剧情就是三个被父亲伤害的人走到了一起成功的完成一项任务,最后卢浮宫门口新的主教团伙形成,而进组织的投名状是都被父亲伤害过,甚至拔高了说,不管父亲是警察队长还是诈骗犯,原生家庭或者说父子关系的不幸才是他们走上犯罪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在相爱相杀的结尾,游艇上雷诺兹提出一起干一票大的,在损失了全部赃款的巨石强森本来是不打算合伙的,盖尔加朵对他说我们是还该偷点什么的,随即就成功组队,如果不是他们的事业是盗窃这样的违法犯罪行为还挺符合我们伟大中国梦的。
再看他们盗窃的对象:傲慢的博物馆管理者、残忍的军火商、纳粹余孽,试问罪犯会为了一个蛋放弃一屋子纳粹财宝嘛,况且他们也是为了用这个扳倒埃及大富豪,以上这些给了他们盗窃极大的正义性,非常符合合家欢电影的氛围,最后婚礼上还不忘嘲讽一下当下年轻人,什么古埃及财宝什么埃及艳后的宝物都没有Ed Sheeran重要,结合后面强森等人财两空可以说十分正能量,删了最后组队来中国完全可以过审,在我看来主创可能也暗示千辛万苦盗来铺垫了那么多又是埃及艳后有什么纳粹的,这些都是过时的现在年轻人不喜欢,就像这种传统老套的冒险片盗匪片一样,有那么一丝自嘲意味,或许是我个人过度解读,但是回看现在好莱坞电影传统影院和流媒体已经不是分庭抗礼而是全面落败,国内电影业逐渐宣传工具化的大环境,想想也有那么些相似吧。
看看现在好莱坞网大,虽然这部电影五毛钱特效质感很严重,但是电影还算是完成度不错,作为Netflix面向小屏幕观众的产物也够用了,完美的用海报宣传让这部电影成为订阅自家流媒体服务的一个增长点,作为一个可以周末全家坐下来一起看电影,没人流血没人死,最后还是合家欢的大结局,很好。
但是作为盗匪片高智商片还是差点,没有高科技没有大场面,对于我们每几年都能看到的人家阿汤哥的盗窃,这真不算什么,在这个后电影时代,好莱坞也就这样了不是嘛?
网飞制作的网络电影。
制作方面当然比国内的『网大』精良太多,不过核心理念是一致的——观众爱看什么,我们就给什么。
观众爱看美女,就找来盖尔·加朵一袭红裙秀美腿;观众爱看硬汉,就找来巨石强森秀肌肉;观众爱看插科打诨,就找来瑞安·雷诺兹耍嘴皮子。
三位目前最炙手可热的类型片明星,强强联手,还怕观众不买账?
除了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之外,还得把好莱坞大片的各种惯用元素都招呼上。
爆炸、枪战、肉搏,这些刺激人肾上腺素分泌的环节一个都不能少。
再有,观众不是喜欢曲折的情节吗?
那就在最后来上一个反转。
这部电影就是这样的感觉,像极了《大腕儿》的最后,李成儒代表房地产商的那段自白。
用一个词来总结,就是『堆砌』。
好的元素生拼硬凑堆在一起,并不能自动成为好的作品,即便是合格也很难。
如果堆砌就能成功,电影也就不配被叫做艺术了,它归根结底是需要创作者用心思考,并且尊重观众的。
微信公众号:小盆哟「littlebasinyo」
今天聊聊美国电影《红色通缉令》。
片名Red Notice (2021),别名红色大贱谍。
《红色通缉令》是道恩·强森(Dwayne Johnson)、瑞安·雷诺兹(Ryan Reynolds)和盖尔·加朵(Gal Gadot)联袂出演的一部娱乐爽片。
一群国际大盗瞄准稀世珍宝,策划了一系列盗宝活动。
《红色通缉令》是一部很早就立项的电影,早在2019年4月的时候就开始了主要拍摄工作。
好莱坞主要电影制片厂都参与了本片竞购,其中包括索尼影业、华纳兄弟、派拉蒙影业和环球影业。
2018年2月9日,环球影业与传奇影业正式宣布,合作成为竞购战的赢家。
道恩·强森拍摄完《勇敢者游戏2:再战巅峰》(Jumanji: The Next Level ,2019)后立刻投入本片拍摄工作。
道恩·强森的父亲在拍摄的第一天就去世了。
道恩·强森抽空参加葬礼,电影也暂停制作。
后来影片拍摄推迟到2020年年初,拍摄了大约三个月时间后,疫情爆发,拍摄停止。
一直到2020年9月才重新开始拍摄。
影片带领观众飞到全球各个地方,带领大家领略了许多异国情调,包括罗马、巴厘岛、巴伦西亚、开罗、阿根廷、撒丁岛和伦敦。
然而,影片实际上是在格鲁吉亚和美国拍摄的。
这就是蒙太奇的好处,先拍一个著名地标,再回到本地拍摄。
然后随便说是在哪都行。
本片原计划预算在1.3亿美元,因为疫情影响,院线上映注定亏本,最终由Netflix接手了本片。
疫情也导致影片制作过程中发生了几次代价高昂的延误,最终预算达到2亿美元,这也成了Netflix的最高成片制作。
这部电影原计划在将发行权出售给Netflix之前,在环球影城的影院上映。
随后本片在2021年11月5日上映一周,然后即通过Netflix平台在网上发行。
据报道,三家公司最终各赚了2000万美元,三位主要演员道恩·强森、瑞安·雷诺兹和盖尔·加朵也各自获得超过2000万美元的票房收入。
原本影片还考虑邀请汤姆·克鲁斯、尼古拉斯·凯奇和基努·里维斯出演,道恩·强森提名的是凯奇。
不过最终没能成行。
《红色通缉令》爽点爆点秘籍,几乎观众喜欢看乐意看的元素这里全有。
这要得益于Netflix平台特性。
Netflix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大数据,分析了用户爽点,并将所有爽点糅合在一起,形成这部大数据下的爽片。
看到这部影片海报,明眼人就知道这是一部不需要动脑的爽片。
这也就是常说的不要带脑子看的那种电影,爽就完事了。
剧情绝对不是影片想要表达的主体,几位主要角色甚至逐字逐句地向观众讲解剧情,生怕观众有任何疑惑。
所以我们看片也不要忘了出发点,既然是来看爽片的,爽到就行,不要爽完嫌人丑。
影片中充分吸收以往电影作品中的经典镜头。
比如一开场的脚手架追逐场景,随后俄罗斯黑狱里的打斗镜头都是致敬了《尖峰时刻2》(Rush Hour 2)。
比如废弃矿井追逐戏致敬了《夺宝奇兵》系列,瑞安·雷诺兹吹的口哨就是《夺宝奇兵》系列主题曲,三场追逐顺序中,前一个取自《夺宝奇兵4》(Indiana Jones and the Kingdom of the Crystal Skull ,2008),后两个取自《夺宝奇兵2》(Indiana Jones and the Temple of Doom ,1984)。
影片中虚构出“克利奥帕特拉宝石蛋”的传奇故事,刻在三个克利奥帕特拉宝石蛋的图案分别是鹰、狮和蛇。
其实这个故事纯属虚构,是编剧导演罗森·马歇尔·瑟伯 (Rawson Marshall Thurber)创作的虚拟情节。
但这个情节太有说服力,以致于影片中很多角色和剧组人员都认为这是个真实故事。
克利奥帕特拉宝石蛋在片中被称作“麦格芬”(MacGuffin)。
这里的“麦格芬”(MacGuffin)源自悬疑惊悚片中,代指危难对象的希区柯克式术语。
希区柯克实际上是这样解释的:一个人告诉另一个人,这是“在苏格兰猎杀狮子的一种装置”(a device to hunt lions in Scotland),当另一个人回答说苏格兰没有狮子时,第一个人说“那就没有麦格芬了”(Guess there isn't a MacGuffin, then)。
影片中有一个值得勘误的地方。
《红色通缉令》片名是《Red Notice》,影片开场白中将“Red Notice”定义为“红色通缉令”。
“红色通知”本意是指国际刑警组织为其头号通缉犯发布的正式通知,并不是通缉令。
国际刑警组织网站上对“Red Notice”的官方定义是:请求全世界执法部门查明并暂时逮捕等待引渡、移交或类似法律行动的人。
它包含两种主要信息:识别被通缉者的信息,例如他们的姓名、出生日期、国籍、头发和眼睛颜色、照片和指纹(如果有的话),以及与他们被通缉的罪行有关的信息,这些信息通常可以是谋杀、强奸、虐待儿童或武装抢劫。
国际刑警组织应成员国的要求发布红色通告,并必须遵守国际刑警组织的章程和规则。
("...a request to law enforcement worldwide to locate and provisionally arrest a person pending extradition, surrender, or similar legal action. It contains two main types of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to identify the wanted person, such as their name, date of birth, nationality, hair and eye colour, photographs and fingerprints if available [and] information related to the crime they are wanted for, which can typically be murder, rape, child abuse or armed robbery. Red Notices are published by Interpol at the request of a member country, and must comply with Interpol's constitution and rules. A Red Notice is not an international arrest warrant.")
剧中提到犯罪头目的代号是“主教”(The Bishop),这源自国际象棋里的象,因为每一方在棋盘上有两个象,所以主教也就有两个。
在英语环境里,Bishop可以很平滑地从主教过渡到象,翻译的话的确会造成一些理解不畅,也很难找到一个信达雅翻译方式。
道恩·强森、瑞安·雷诺兹和盖尔·加朵均出演过DC的超级英雄角色,分别是黑亚当、绿灯侠和神奇女侠。
瑞安·雷诺兹还演过漫威的死侍、刀锋战士。
算得上是资深超级英雄演员了。
这也不是这三位的首次合作,他们两两之间都有过多次合作。
这是道恩·强森和盖尔·加朵第四次合作,之前三次合作都是在《速度与激情》系列中。
道恩·强森和瑞安·雷诺兹是第三次合作,前两次在《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和《失控玩家》。
瑞安·雷诺兹和盖尔·加朵是第二次合作,上一次合作是《超脑48小时》。
虽说这是一部无脑爽片,其实也很用心。
下面看看一些小细节。
1. 在开场追逐戏中,当警卫从脚手架上摔下来时,大概有连续五个威廉尖叫。
“威廉尖叫”正是《好莱坞俗套大吐槽》(Attack of The Hollywood Clichés! ,2021)中吐槽到的一点。
2. 还是这场追逐戏中,瑞安·雷诺兹跌落到天篷上,然后以“超级英雄登陆”的姿态降落。
这个姿势正是他在《死侍》系列中吐槽的姿势。
3. 影片反派索托·沃斯(Sotto Voce)名字是一个意大利语,也被英语音乐艺术界借用,意思是声音很柔和。
而这个角色却是一个声音低沉的说话方式,正好形成反差,也对应角色孩提时候被父亲勒住的情节。
4. 道恩·强森参加索托·沃斯化妆舞会时,向保安出示了邀请函,邀请函上面有一个二维码。
有兴趣的观众可以找高清版本暂停扫码,你会打开一个博客,上面有影片中未出现的花絮镜头。
5. 还是在索托·沃斯的化装舞会上,盖尔·加朵嘲笑道恩·强森的面具太过简单。
这是cue《绿灯侠》,瑞安·雷诺兹救出布莱克·莱弗利后,遭到布莱克·莱弗利嘲笑,说面具太简单,明显知道绿灯侠是谁。
6. 道恩·强森、瑞安·雷诺兹在监狱牢房高低床谈心一幕是即兴创作。
两位演员的身体反应、语言都是真实自发的,并在后期保留了下来。
7. 全片中没有角色死亡,包括虾兵蟹将角色,都没有人员伤亡。
别说死亡了,片中就连个血都木有出现过,丝毫不影响分级,可以面向全年龄,可谓决策非常正确。
8. 道恩·强森和瑞安·雷诺兹在片中都喝着属于自己品牌的酒。
道恩·强森喝的是Teremana龙舌兰、瑞安·雷诺兹喝的是航空美国琴酒(Aviation American Gin)。
9. 影片中说到,纳粹收藏家在德国战败后逃窜到阿根廷,这是有事实依据的。
二战后,纳粹分子主要躲藏的地点就是阿根廷,甚至有一种阴谋论表示,希特勒也坐着潜水艇跑到阿根廷度过余生。
10. 莱恩·雷诺兹在巴厘岛开船时,船上上印有“我们会成功,玫瑰”(We're Gonna Make It, Rose)字样。
这里cue的是泰坦尼克号。
爽点密集大制作,全程无脑娱乐片。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三大巨头,合演的这部电影,不说其他的,就冲着这三位主演,就一定是很吸引人的。
但是,电影上映后,关于这部电影的吐槽还是比较多的,电影的评分也不高。
其实我个人觉得,这部电影也不是特别的不行,可能看惯了大片的观众,对这一部中规中矩的动作片,不是很感冒。
不得不说,强森参演的电影,至少在动作方面,不会让人失望,加朵在影片中,也有很多打戏,可能观众对于加朵的出色打斗不会很意外,因为大家印象中的“神奇女侠”战斗力还是很强的,瑞安·雷诺兹再一掺和,这部动作喜剧片,就浑然天成了。
实话讲,看这部片,确实有几个搞笑的情节,戳中了我的笑点(本人笑点较低,一般不容易笑的)。
来谈谈这部电影,我认为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007”的feel,从开局到强森和瑞安从监狱中逃出的那段,有点007的风格,那段两位男主演从万丈深渊的墙壁旁的加固层缓步移动逃出的镜头,确实有种被震撼吓到的感觉。
影片中,我个人认为,在导弹射向直升机,强森打开机舱门,让导弹穿门而出的这个镜头,还是很有艺术感的,不知道会不会成为经典的影视镜头。
第二部分,“碟中谍”的feel,窃取手机,取到指纹,高科技仿脸+声音,再进到密室内的打斗,这一系列很符合碟中谍的风格。
第三部分,“勇敢者游戏”的feel(怎么说呢,这段有种丛林探险的风格,类似的电影很多,在这里就用强森演过的电影命名吧),当镜头跳转到阿根廷的神秘丛林时,看到强森的第一个镜头,确实有点让我跳到“勇敢者游戏”的feel。
在这里两位男主找到了地下宝藏库,这里我是有点懵的。
影片最后部分,观众都清楚三位主演的角色,都是为了财,面对整个地下库的宝藏,却只为争夺那一颗蛋,这么聪明的神盗,这点意识都没有嘛。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一个很明显的小bug,就是在三位主演,掉入水中时,瑞安最先从水里爬上来,呼了强森好久,没有反映,瑞安放下蛋,重新下水去找强森,这时强森出现了,就站在蛋的旁边,其实后面剧情已说明,强森也是要这颗蛋的,但他没有拿这颗蛋,而是等到瑞安来重新把蛋拿在手中,再说一些对白后,再索回蛋,这剧情总感觉不合理。
如果给这部电影,再加个第四部分的话,就有种某个小品反转再反转的feel(恕我愚钝,想不起来是哪个小品了)。
总的来说,这还是一部很优质的大片了,神话传说+特工剧情+丛林探险等等好多元素,都融合在这部电影,而且不感觉到做作,还有特效+动作场面,确实很到位,观影时不会感觉到枯燥的。
还有加朵在电影中,穿着的那身红色长裙服装,真的很惊艳,为这部电影增分不少。
如果给一部电影按10分打分的话,《红色通缉令》这部电影,我给7.3分。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IFeng电影】零创新的“大数据电影”你要一直看下去吗?
设想一下,你是一家大型影视公司的决策者,手握2亿美金预算。
有人找上门来,说有这样一个电影项目,打算找“巨石”强森和“死侍”瑞安·雷诺兹担纲双男主,女主邀请“神奇女侠”盖尔·加朵。
影片讲述探险盗宝的故事,同时融合动作、悬疑、喜剧等元素。
叙事会有多重反转,还计划全世界取景拍摄,帅哥、美女、豪车、飞机、爆炸、美景应有尽有,你愿意投2亿美金吗?
正当你犹豫的时候,对方反手掏出一堆“大数据”。
他告诉你,根据对上亿用户的分析,只要满足以上这些要素的电影就能大卖。
可能你依然对这个项目存疑,不过网飞被说服了,于是就有了这部堪称用“大数据”打造的电影——《红色通缉令》。
这部电影彰显了某种事实,观众就像网飞的“罪犯”,大数据分析就像“侧写”。
大数据起家的Netflix诚如某位影迷所言,仅看《红色通缉令》的海报,谁负责卖肉、谁负责卖颜、谁负责卖笑,一目了然,整个卡司就像套用公式。
网飞作为全球流媒体巨头,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掌握了数以亿计的用户数据,可以总结出什么样的观众爱看什么样的作品,甚至可以深入到影像风格、剧情走向等更微观的创作中。
曾经火爆全球、使网飞一战成名的《纸牌屋》就是一部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作品。
那是2012年前后,迪士尼、华纳等传统影视巨头加入流媒体之战,大幅推高版权价格,网飞不得不开始布局原创作品。
但网飞没有盲目投拍,而是利用数据寻找项目。
网飞内容首席主管泰德·萨兰德斯(Ted Sarandos)是英国版《纸牌屋》的忠实观众。
他调查了平台用户的收看习惯后得出结论,大卫·芬奇和凯文·史派西的合作会吸引大量观众。
当时很多传统电视台也对这部剧有兴趣,想看过试播集再决定。
但网飞数据在手,看都没看就下订单了,而且一次性预定了前两季共26集。
这部在接下来的几年连续横扫提名、霸榜收视的《纸牌屋》,成为网飞播出的首部原创剧,带来了1000万付费用户。
凯文·史派西 艾美奖开场表演据36氪报道,《纸牌屋》所使用的数据库包含了3000万用户的收视选择、400万条评论、300万次主题搜索、评论、暂停、回放、快进等动作信息,用户评分、用户搜索数据、演员导演喜爱程度,电视节目收看行为,剧集播放设置、剧情导向选择,剧播放时间等。
其海量的用户数据积累和分析,为制作方决策提供了精准的依据。
过去几年网飞树立了“只给钱、不干涉创作”的甲方形象。
马丁·斯科塞斯、奉俊昊、《王国》编剧都提过这一点。
但他们是大艺术家赛道里的人物,稀少而独特。
网飞海量原创内容如何成片,演员和导演怎么选,在哪个时间段进行播出,大部分都由广大受众的喜好统计决定,从而实现“C to B”,即由用户需求决定生产。
《周六夜现场》曾调侃网飞的海量式生产和对用户的拿捏——一部小语种剧集获得续订,因为地球某个角落里有个老太太还在追这部剧。
大数据的成功和失败那么《红色通缉令》表现如何呢?
我们也用数据来窥探一二。
据Samba TV报道,上线前三天内,美国420万户、英国72万户、德国33万户、澳大利亚4万户家庭观看了该片。
TV Time报道,首映周末,《红色通缉令》成为美国第二大流媒体播放量的电影。
口碑方面IMDb上近7万人打出了6.4分,比较马马虎虎。
这个评分与豆瓣的6.6(2.2万人评价)非常接近,看来在这部电影上,国内外的观众似乎有相近判断。
大影评人汇集的Meta Score,《红色通缉令》评分只有可怜的37分。
烂番茄网站,新鲜度只有区区35%,不过代表普通观众口味的爆米花指数则达到了91%,显然产生了严重的审美差异,爆米花指数基本验证了网飞的判断。
那么在资深电影评论者眼里,《红色通缉令》究竟是怎样的一部电影?
参考下面的两段代表性差评也许就能理解。
《偏锋杂志》Keith Watson:持续不断的动作戏也无法掩盖这部电影是多么的陈腐、老套和无聊。
《卫报》Benjamin Lee:《红色通缉令》毫无灵魂毫无效果,看起来就像是好莱坞大片的翻拍。
它就像一个机器人在演播室看了二十年多年的电影,并吐出了一个传真复写作为实验。
(多么冷峻、形象的比喻,推荐国内影评人学习)“stale”(不新鲜的)、“Secondhand”(二手的)、“pastiche”(刻意模仿的作品)、“soulless”(没有灵魂的)这些关键词都在指责《红色通缉令》缺少创新。
整个作品像“晚会电影”,一锅乱炖。
片中道恩·强森饰演的FBI探员(实际也是盗贼)是一名“犯罪侧写师”,通过对作案手法、现场布置、犯罪特征等的分析,勾画案犯的犯罪心态,从而对其下一步行动做出预测。
这个设定似乎与网飞炮制《红色通缉令》的方式如出一辙。
观众就像网飞的“罪犯”,大数据分析就像“侧写”。
但大数据指向的是商业成功,而不是作品成功,这一点国内观众应该深有体会。
过去几年,国内影视投资者因几个爆款就轻率地得出“流量+IP”的公式,从而制造出一堆影视垃圾,直到今天还没消化完毕,余毒未清。
当然,在互联网时代,拒绝大数据是非常愚蠢的。
它确实能帮助从业者发现一些规律、做出一些决策。
如今,国内越来越多从业者习惯每天点开猫眼专业版、灯塔专业版,查看相关的电影数据,为后续的工作及决策提供参考。
可以说大数据早已经渗透进我们工作与生活的每个角落,如同电力一般不可或缺。
只是电影作为一个文化产品,创造性一定是其核心价值,倘若每一部电影参考数据、出自流水线,那得多无聊?
就像片中的“小贱贱”瑞安·雷诺兹,从《死侍》到《失控玩家》再到这部《红色通缉令》,他一如既往地扮演着插科打诨的角色。
虽然他擅长于此,也的确获得了诸多观众的青睐,但似乎也完全陷入到了这个窠臼中。
作为一个本应有创造性的演员,瑞安·雷诺兹自我“矮化”成了一块固定的拼图。
另外,影视创作属于长周期行为,在快节奏时代,按现有数据模型创作,很有可能变成刻舟求剑。
经典很难过时,快消品只能风靡一时。
过分依赖大数据,其实是偷懒,一定程度上放弃了创作者艺术化、个人化的社会观察和自我感悟。
数据分析不是必要条件,只是锦上添花。
但现在没有锦,只空放了一朵假花。
不过,《红色通缉令》的播放数据、评分走势、用户画像,甚至包括大洋彼岸的“豆瓣评分”和这篇文章,可能都将成为网飞未来的参考数据。
那么,我们就多看点好电影?
被Dwayne Johnson所吸引而选择看了这部电影,我宣布:这是我隔离两个月以来看过最棒的电影!
电影的不断转折以及动作的片段使我目不转睛的注意着情节的变化。
1.我不认为女主的sexy是我browse comments时所说的博眼球。
女主的角色设定本就是性感&聪明&勇敢的bishop,性感华丽的外表下反衬角色的力量,让我看得很带劲。
2.节目中Dwayne Johnson的英雄主义的体现其实也是culture fushion的表现。
eg.他多次救Nolan booth ;一个人单打独斗etc3.最爱的情节便是两个bishops之间的暗涌流动。
双方之间的暧昧感在影片末尾揭示前看得我疯狂上头,两个演员很棒的演绎出了相杀下的“相爱”!
跳舞那一段的眼神戏、情感戏perfect!
简单滴说,人家已经明明白白告诉你了,这是个纯娱乐的商业电影,海报设计得昭然若揭:萌贱加巨石搭配性感女武神,这明显就是“超值圣诞全家桶”!
吃快餐就要有吃快餐的心态,不要一边吃一边说“还是米其林餐厅好!
”当然,我不是说这部电影应该得高分,确实很多地方差强人意,但谁又会给麦x劳评五星餐厅呢?
以我的意见给个6.5分还是可以的,毕竟还是挺爽滑的
首先,我坦白我就是冲着Gal Gadot才看这部电影的。
褪下神奇女侠的战袍,换上现代裙装的以色列小姐确实是风情万种,秀色可餐。
红色晚礼服将她动人的身段展现得淋漓尽致,精致脸蛋下的一颦一笑又透露着她美艳中俏皮的一面,常能用不经意的小动作直击直男的小心脏,实在很难让雄性动物看着她能不犯花痴。
对比下,跟Gadot搭档的两位男士虽更像是用来丰富布景板的绿叶,但咖位却一点不小。
三个最具流量的好莱坞巨星,加上8国11地的洲际场景来回切换,共同构成了这部耗资2亿美刀,号称Netflix史上最高投资的爆米花电影。
对,你没听错,这又是一部奈飞的电影。
自从新冠大流行开始,流媒体就获得了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奈飞作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流媒体巨头,可是实现了爆炸性的扩张。
印象中,这两年看的进口影视作品,不论电影或剧集,不分日韩英语,起码有四分之一被奈飞包揽,它已然成了好莱坞六巨头以外的最强存在。
以本片为例,香车美女+搞笑话痨+肌肉猛男+风光大片+神偷夺宝+动作特技,已经把最经典的电影话题元素一网打尽,虽然电影本身并无创新,故事简单,套路传统,但仍能在平台上妥妥地引来大量购买,这不正是爆米花电影的成功标志么。
但话说回来,再成功的爆米花也终究是爆米花,加上本片如此明显的市场取向,为讨好观众设心积虑地制造话题,也自然引来了不少争议。
不可否认,本片确实是市场化的流水线产品,站在艺术的角度断然不是值得鼓励的例子。
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商家出于满足大众文化娱乐需求而精准炮制的产品,其实也并不违背影视所以存在的本质目的,就看你更想从电影中收获什么了。
奈飞威武,高级且纯粹的爆米花,不错的娱乐推荐,为Gal Gadot收藏。
上回看到这种满世界跑,角色剧情定位清晰的系列叫《澳门风云》,想到要背靠背拍摄2.3,更确信了。网飞深得国粹,巨石演的真的像一块石头,全靠瑞安雷诺兹调节气氛
爆米花电影。你能信吗,在这部电影里,三个主演中演技突破最大的是加朵……强森十年来一个演技,Ryan从死侍开始,就被死侍永久附体了,演什么都一个样。(加朵太美太美太美)
巧合+反转+反转……=玩观众
剧作散漫幼稚、直男气味溢出的算法电影。这种明显无脑讨好下沉趣味的烂片,倒是没有影评人骂它“讨好观众”+希望导演退休。
7,以为是特工片,结果是盗贼片,很标准的娱乐片剧情,很多爆米花的梗。三位演员的魅力太大了,令人愉悦。
现在非要把所有瑞恩雷诺兹的人设都设置成话唠属性吗?脱离了某些特定剧情和剧情相关设定,话唠属性并不适合所有角色。
很好玩,为啥分这么低
抱着图一乐的心态来看这部电影,我只能说,虎头蛇尾,片头讲一段主题故事,然后直接来追逐战,就像那部我已经记不清的鬼影特攻。这部电影后面一直不断在讲段子,已经听腻了,再加上特效其实看起来不够真实,三个人加上女警在全球各地乱跑,甚至有的地方就出现一个空镜和一个室内场景,弄这么多地标没起到什么作用,埃及艳后的三颗金蛋,大赚一票最后三人都空无一手。巨石强森和盖尔加朵就像是从海洋奇缘和神奇女侠穿过来的,而瑞安雷诺兹一如既往的不同角色同一种演法,花了两个亿投资的电影,都浪费在了不算很精彩的枪战和追逐战,开场的打戏还算不错,有成龙的感觉,后面就... 我就不提了。后面的反转其实很生硬,再加上提到前苏联、俄罗斯监狱,我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要特地去伦敦一趟,最后还要出续集,这比喜剧小品还要糟糕。
反转届内卷之王,看一乐呵并且乐呵。
RR是打算一辈子都一条路走到底了吗
对于动作片来说已经不错,各种打斗和追戏还是很精彩,唯独的几处反转有点太过刻意。男主去偷画,用假的来换真的后来被抓,女主趁机装成j后偷了真的换上。而女主趁机栽赃男j是同谋一起和男主关进了俄监狱,女主计划让他俩帮着偷完整的蛋来获得出狱和一部分酬劳但被拒绝,后来俩人决定联手一起越狱并发生暴动后出逃,这里拍的不错,各种枪战和上飞时被炮弹射击时飞机直接横过来从中间过去。后来俩人到第二个蛋家中偷,偷了手机和杯上指纹开锁,但被女主赶到打斗后被抓,关在角斗士下面被捆绑后,女主出现原来和他合谋但被下药后逃走,男j开锁后来2人一起逃出。想第个蛋时想到父亲的手表摔坏后是地图坐标,后来找到地址,但被女主和女j赶来,才发现他俩是一伙的,这里追车戏也不错。后来男主找到他俩,并偷走他们的钱,一起计划新的活动。
反转有点多,看得人挺累的... = =
有点烂尾,果然是通缉者美国大片,打打杀杀很刺激
王炸卡司,稀烂剧情,既无逻辑又无趣,Ryan Reynolds是从小贱贱中走不出来了。
三个主演闹了半天就为了三个蛋,还完好无损地一个都没碎......
这么大投资,这么好卡司,真的是浪费了。
流水线快消品,全靠演员撑,但演员的那一套也快腻了。
好的,这是一部合格的喜剧偷盗片了,周末晚不需要带脑子的乐呵乐呵。城市风光选的挺好!RR现在是自带贱贱属性了吧哈哈哈哈哈哈哈。就,看了一部电影仿佛看了好多部~最后,开罗,哦想念开罗。
把各种类型片全加进电影里,结果生搬硬套到烂……
食之无味,弃之也不觉得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