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

Buried,埋葬

主演:瑞安·雷诺兹,何塞·路易斯·加西亚·佩雷斯,罗伯特·帕特森,斯蒂芬·托布罗斯基,萨曼莎·玛西丝,埃里克·帕拉迪诺,凯利·罗查,克里斯·威廉·马丁,玛丽·

类型:电影地区:西班牙,英国,美国,法国语言:英语,阿拉伯语年份:2010

《活埋》剧照

活埋 剧照 NO.1活埋 剧照 NO.2活埋 剧照 NO.3活埋 剧照 NO.4活埋 剧照 NO.5活埋 剧照 NO.6活埋 剧照 NO.13活埋 剧照 NO.14活埋 剧照 NO.15活埋 剧照 NO.16活埋 剧照 NO.17活埋 剧照 NO.18活埋 剧照 NO.19活埋 剧照 NO.20

《活埋》剧情介绍

活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伊拉克的美国承包商保罗(瑞安·雷诺兹 Ryan Reynolds 饰)醒来的时候,发现周围一片黑暗什么都看不见。经过自己的不断摸索,发现手边有一个打火机,一把小刀和一部手机,而自己仿佛是被关在了一口棺材中活埋在了沙漠的某处。他记不清自己如何被关在这里,在这黑暗狭小的环境下,保罗不断尝试与外界联系,想知道自己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保罗终于知道自己发生了什么。不过,目前最危急的情况是,怎么才能逃出困境。能与外界联系的仅有一部手机,而且电也快耗尽了。如何合理利用这仅有的东西?保罗终于用手机与美军有关部门联系上了,可是自己完全不知道自己所在,怎么办?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爱情回来了鬼娘子2山丘盖比失眠症该死的歌德风铃天外有天第二季镖行天下前传之燃眉危机齐丑无艳之破镜重圆外星也难民:2024年万圣节特别篇疯狂的导演非我吉日宝刀未老超能力大战卡珊德拉之梦警局保卫战黑暗势力超越时间线第四季攀岩!来自天堂的最好朋友贾斯普瑞特·辛格:轻松无负担北上广依然相信爱情超人前传第九季仲夏的灰姑娘然后怎样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12到午夜恶魔的艺术2:邪降锁定目标蝙蝠别墅

《活埋》长篇影评

 1 ) emmm,我纠结于暴力脱出

首先手机能收到信号,后面还提到了有清真寺,至少可以说明应该不是身处无人区之类的地点,气候不可能极度干旱。

参考( 干旱半干旱区沙地灌(乔)木种水分动态关系及其应用 ),一般湿沙层在40cm就出现了;另外注意手机信号会因障碍物而衰减,参考(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MTA3OTIwMw==&mid=2652511935&idx=1&sn=1a0a995d0fb560cfee723d0377d1b251&chksm=84ddbaf3b3aa33e55d24cd5aa9d99e80b982e6624d9c60cd460197bc0c5580b26babfa7af163&mpshare=1&scene=1&srcid=0808FEW8fqlEUYBCBg0GNOUV#rd)层板/胶合板 对信号的衰减在5db但受潮后可达20db,可见介质中的水分会极大衰减信号,结合野外手机信号约-70db,棺材上方是土或湿沙也不能太厚不然手机不可能会有信号;另外从蛇回洞的镜头没有看到一丁点沙子漏出也能说明棺材被埋在了湿沙层和干沙层之间;第三头顶板破漏出沙子也证明了头顶就是干沙层;综合来看被埋得并不深,1米出头都嫌多了,所以直接头顶棺木打个洞就出去了哪这么多事;绑匪也真是的又提供荧光棒又提供手机又提供小刀,还费力挖土埋人,不觉得还是老方子好吗

 2 ) 终极剧透

美国卡车司机康罗伊为了大额保险金,不顾妻子反对前往伊拉克运送物资,遭到恐怖分子袭击,被装进棺材,活埋进了沙漠。

康罗伊醒来后,发现身边只有手机、小刀、笔和手电筒。

电话顺序: 1.911 介绍基本情况——CRT公司的签约卡车司机,在伊拉克的巴古拜被袭击,其他所有司机都已被枪杀。

2.家 妻子的留言玩笑变得残酷。

3.FBI 记下芝加哥电话,接通特工哈里斯,再次介绍情况:在伊拉克待了9个月,运送厨具,爆炸。

信号差挂断。

4.CRT公司 人事部经理留言。

5.恐怖分子来电 让他向大使馆要钱,晚9点前500万。

6.妻子闺蜜 让她查国务院电话,发泄宿怨。

7.国务院-转接 告知伊拉克人质救援小组指挥官电话。

让他不要联系媒体。

8.人质救援组 电量剩半。

9.恐怖分子来电 让他拍求救视频上传网络。

赎金减至100万。

10.人质救援组 报告了恐怖分子电话号码。

康罗伊不再信任救援组,逼问他们救出过谁;称救出过“马克•怀特”,此刻已经回家。

并称已定位恐怖分子电话方位,赶去救援。

11.恐怖分子来电 再次逼他拍视频。

12.养老院 告别老年痴呆症的妈妈。

13.恐怖分子来电 威胁他不拍视频就杀死他的女同事鲁迪。

斗蛇。

差点失火。

沙子下漏。

康罗伊拍下并上传求救视频;找到了自己的电话号码。

14.家 给妻子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

15.恐怖分子彩信 视频,鲁迪仍然被杀。

康罗伊崩溃。

16.人质援救组 责怪他拍视频。

17.CRT人事部 录音解除雇佣关系,污蔑他和鲁迪有染违背公司守则,收回保险金。

18.人质救援组 声称已经杀死恐怖分子。

康罗伊给妻儿拍遗言视频。

19.恐怖分子来电 知道他社保号码和家庭住址,要挟他拍切手指视频增加影响力。

康罗伊听命切手指。

20.人质救援组 称抓捕了一名恐怖分子,逼供出了他的所在地。

声称正在赶来救援。

21.家 妻子来电,泣不成声。

康罗伊奄奄一息。

22.人质救援组 成功救援,棺材里却是马克怀特。

 3 ) 两次活埋

首先对主角没有自行逃出来一事深表遗憾,他有把刀,还有电筒,虽然在第40分钟才找出来。

一个人能笨到什么程度才会把所有希望寄托在遥远的办公室工作人员身上而在长达近三小时中不曾一次尝试自救?

就因为有了个破(其实是好)手机所以你的身家性命就都靠着他了?

所以现代人都他妈的脑子里装了什么?

如果你有杀死比尔里面乌玛瑟曼十分之一聪明你早他妈出来了。

一个人能笨到什么程度才在一个密闭箱子里不断地点着巨耗氧的打火机并且情绪激动地撞来撞去!?

连恐怖分子都知道为了保护人质安全要给他荧光棒!

就因为他是个(没有文化的?

)美籍司机所以不具备这种小学毕业生都具有的常识?

好吧,导演的目的就是不要他得救,我忍。

虽然看到后面出现了所谓“焦虑症”的解释,但并不足够缓解我的疑虑和对剧本的鄙视。

其实他没什么好急的,因为其实没人有义务来救你,虽然这话说上去很难以置信但其实就是事实。

他们没有义务来救你,所以没必要乱要求每个人都来营救你,与其对着俄亥俄那种牛仔州的接线员求救。。。

我操。。

不过它还是有亮点的,而亮点无疑是在对话上,好吧,整个片子就是由一串对话,乱撞乱吼,哭etc组成的.……(再次对猪脚的焦躁表示无语,SHIT寝室里女生又开始连环打屁了)继续,接电话的人展现出典型的“我帮你转接”(这事不归我管)做事程序,不过比某些发展中国家好的是最终还是会出现一个管事的,虽然仍然按照官僚的程序。

毕竟,要是你接到一个从越南打来的我被毒匪抓了的电话。。。。

而用人单位,遇难学生所属学校等总是会想尽一切办法撇开关系,避免负责,不管用什么荒唐的理由,让人感到他们就真是a piece of shit最后放段对话(这不算剧透吧……)其他的譬如MARK WHITE的包袱很好啊之类的见其他评论。

快结束的时候we can still track down your signal(我们仍可以追踪你的信号)you've tried already(你已经试过了)we can try again(我们可以再试一次)其实我想说。。

what's the difference

 4 ) 活埋:一个策划出来的故事

一个大活人被人装在棺材,埋在了坟墓中,然后他拚命地自救了数小时,最后的结果,为了避免剧透,我就不说了。

这是一个天方夜谭的故事,却成为最近一部轰动一时西班牙电影的主干。

这部影片的导演以前是拍短片的,这算他的首部长片,网上对此片评价颇佳。

不过看完影片,第一个感觉就是这个故事很不真实,只是一个策划出来的无聊故事。

让我们来想像一下这部影片产生的流程吧。

导演应该是个有主意的年轻人,密室的故事让他兴奋。

然而,世界上关于各种密室的故事已是很多,难以出奇。

大概只有坟墓或者棺材这个最小的密室还没有人涉及。

这个昙花一现的想法让他激动,故事就有了个大致的基础。

但这只是个框架,还得给里面填充内容。

故事放在什么地方?

当然是伊拉克,那里天天发生绑架案,还可以涂上反战的色彩,再加上点资本主义的罪恶,那就更完美了。

只要和美军拉上关系,卖点肯定有。

故事太单调,撑不满一百分钟?

没关系,加些相关的元素,让情节变得曲折,一波三折。

于是,棺材里甚至出现了蛇,主角还有段与蛇斗智斗勇的故事。

坟墓里空间太小,无法施展开故事?

那也好办,用上手机,加入外界的声音。

最好电话还不时地出问题,要么找不到人,要么没信号,或者电池快用完了,增加故事的紧迫感。

光是电话本身就可以加很多的戏。

况且还可以加些感情戏来打动人,比如给痴呆的母亲去个电话聊聊,给总是不在家也不带手机的妻子说他爱她,等等诸如此类的事。

这样,故事倒是撑起来了,也能拖个一百分钟,但表演却是个大问题。

狭窄的坟墓里如何表演?

黑暗的棺材里如何拍摄?

呵呵,导演自有办法。

主角有ZIPPO打火机!

这可是名牌,主角衣兜里恰好就有,而且能够长用,永远不用担忧燃料不够,也不用担心它会消耗棺材里可怜的氧气,它会陪伴主人燃烧到生命之火熄灭。

有长明的打火机,自然坟墓里一片亮堂,演员想怎么表演就怎么表演,摄影机想怎么拍就怎么拍。

棺材里也如百宝箱,东西应有尽有。

打火机、手机、小刀、铅笔、手电、酒壶,等等,不一而足,只要有需要,叫声芝麻开门,这些东西就会出来。

当然,导演可以说都是由恐怖分子安排好的,目的就是让主角能够求援,以勒索钱财。

但就是这点,导演仍在摇摆,让人最后都不清楚,绑架者究竟是为政治目的还是为了钱财?

拉上美军,拉上伊拉克,拉上恐怖分子,自然是为了政治勒索;但一会五百万,一会一百万,对于钱由谁出,绑架者似乎也不关心,这样看着又像是勒索钱财。

但不管为了什么,想出将人票放入坟墓之中,还得想尽各种办法来保证他不被发现,还有足够的胆识与智慧来报警求救,只能说这些恐怖分子是脑袋锈逗了。

绑架人质的目的,是用人质去勒索,将人质藏好,利用他去给被勒索者施加压力就行了。

伊拉克地广人稀,放在什么地方不行,非得给自己如此多的麻烦?

万一人质在坟墓中没能清醒,万一手机打不通,万一火机烧尽了空气让人质窒息而死,万一蛇咬死人质,万一人质没有那么聪明找不到被勒索者,或者万一人质连电话都不接……难道绑架者还得冒着轰炸,去挖开坟墓?

绑架者不会将自己的如意算盘放在人质的表现上,将人质放在身边,根据现场的情况随时临机应变,可能是任何一个绑架者的必然选择。

本来,在导演看来这是一部很紧张的影片,且能打动人。

但由于缺乏现实的基础,却又难以抓住人,也无法打动人。

观众总在想,导演还会玩什么花招?

我们一点也不用担心打火机会耗尽氧气,手机的电池会用完,最后的时刻就快来到,等等这类小事,因为一切有导演安排,肯定会有个最终结局。

尽管演员演得很卖力,但能给他的空间太小,他除了发发脾气外,还能有多少的表演余地呢?

其实,这样的故事靠的就是机巧,如果导演心小一些,只是编个故事来做出广播剧,或者拍个短片什么的,倒也有些出人意料的效果。

但将此作为剧情片,那就有些过了。

127小时也是独角戏,但那是真实发生的事,有现实的基础。

且天广地阔,有昼夜交替,演员表演的空间很大,所以片子能打动人,也能抓住观众的心,让观众去关注人物的命运。

至于此剧,那只好让导演去表演去吧,反正摄影机永远也无法伸入坟墓之中,毕竟那是另外的世界。

 5 ) 让Ryan带走你的呼吸吧

《活埋》是一部完全超出我期待的电影,本以为不过是又一部《一线声机》或者《阻击电话亭》,但其创造的惊悚和窒息感完全震撼了我,从影片第一秒开始到最后一秒,丝毫没有放松喘息的机会。

我不知道此片剧透会给观影感受造成多大的影响,至少我是因为在不知道结局的情况下情绪才完全被导演操控,因此建议观影前尽量避免相关信息。

观影前我担心电影会采用两条平行故事线,一边是被困的Ryan,一边是营救他的人,因为一旦如此电影则很难摆脱平庸和俗套。

值得庆幸的是,导演选了更为冒险不成功便成仁的做法,至始至终都将镜头对准棺材中的主角。

而影片最成功之处是让观众身临其境,不同于同类电影中的“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而是“如果是你你会有什么感受”,要将主角的心理感受传达给荧幕前的观众是极其困难,特别当场景和主角均是单一的情况下,但导演居然非常成功的做到了。

电影的“窒息程度”大致可以由两个突发事件分为三个递增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导演主要解决的是让男主角同时也让观众了解现状,他究竟是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在这里,要怎么做才能逃出去。

这个阶段中Ryan用手机给他能想到的所有人打去了电话,911,FBI,雇佣他的公司,一直未接电话的妻子,老年痴呆的母亲,驻伊拉克人质营救队,当然还有绑架他的恐怖分子。

在所有问题得到答案后他开始等待,期间他曾听到棺木外有奇怪诡异的声音,但因为本身患有焦虑症容易呼吸急促,而棺木中的氧气在不断减少,因此后来他吃了裤包中的镇静药沉睡过去。

而那个奇怪声音造成的第一个突发事件把观众的情绪带入到另一个级别的窒息快感。

在第二个阶段中,影片开始揭露导演想要传达的主题,即个体的生死在集体利益面前是如何的微不足道,Ryan在这一段中被他工作的公司遗弃,被口口声声说要营救他的国家机器背叛,由此陷入彻底的绝望,甚至企图自杀。

这时发生的第二个突发事件则彻底把电影的紧迫气氛推向高潮,死亡倒计时也由此升级。

在最后的阶段中,导演营造了多次反高潮,每一次都在尝试把观众紧绷压抑的情绪推向制高点。

而最后那不超过120秒的震撼结局利用无法分辨画外音来源的技巧完全带走了全场所有观众的呼吸。

剧情方面就这样点到为止吧。

由始至终观众都能体验到Ryan的情绪,甚至会觉得影院的氧气正逐渐被大银幕上的Ryan抢走而因此愈发感到窒息。

《活埋》是近年来我看过最出色的悬疑类惊悚片之一,建议尽量争取进电影院感受。

它几乎完美的操控了观众的情绪,除了紧绷窒息感我甚至两度被剧情被Ryan的表演触动。

影片在狭小空间内的摄影和剪辑更是大放异彩,Ryan的独角戏让人难以忘怀,配乐也是恰到好处。

而如果要挑不足也不少,例如部分对白设计有些过于夸张脱离现实,另外我对其中一场突发事件的剧情设置颇有微词,虽然这场戏仍然很惊悚,但是置于剧情后却显得有些刻意和做作。

当然这些都是导演选择此冒险方式必须而放弃的,因此也可以说是瑕不掩瑜。

PS:电影开头的字幕部分太赞了!!!

 6 ) 活埋的假如是我

以下内容根据个人真实情况模拟:如果是我,睁开眼的一刻绝对会大叫几分钟。

然后摸了摸周围发现了个打火机?

不好意思,我不抽烟,所以我会比主角惨一点。。。

没有摸到打火机,摸到了裤兜里的手机,这时候果断打开看看。

额。。

谁把我的通信录删了。。。

从来不记号码的我,怎么可能按得出朋友的手机号,而且我国也没有查手机号的机构。

怎么办,直接110呗。

嘟...嘟...不在服务区内,这下惨了,外国报不了警。

这时候我应该快要崩溃了,赶紧打开百度搜大使馆。。。

然而没有网络,这个国家应该没中国移动覆盖,那我要这手机有何用。。。。

好吧,我崩溃了。。。

过了十几分钟平静下来,用手机照了照周围,发现了一把刀,还有电筒,烂布几条,荧光棒?

估计不会有荧光棒,还有一张纸?

还有一瓶二锅头?

咋没有辣条呢。。。

突然,手机响起,吓我一跳,十分激动地接听,他还没说我就先说了句“快救我,快救我”。

然后听到对面很生气地说“#%¥……&&¥#%¥……#%%……”(翻译:想活命,按照纸上说的拍短视频给我)不好意思,我英文没过二级呢,一点也没听到这老外说的啥。。。

还是主角好,能听懂。

这下惨了,喊又没人应,电话又打不通,网络又没有,没水没食物,这不真把我憋死在这里?

不行!

我还没结婚呢!

自创最后一搏于是我只好使出单身狗的最后倔强:把棺木挖开裂缝之后,用嘴巴咬住手电筒,然后用布包裹整个头部,形成一个小型帐篷,等下沙流进来的时候不至于立刻无法呼吸。

好了,一切准备就绪,撑破棺木,最后一搏!!!!!!!!!

模拟现场

 7 ) 想到地震中被活埋的人

有人抱怨这个电影太小成本,太折磨观众了。

不过我觉得能这么小成本到极致,并且拍得不那么沉闷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汶川地政,那些被埋在下面的人的感受。

以前我只是听说地震了,冤死了很多人,大家都很悲恸,但无法也不敢想象被活埋是一种什么感觉,这部电影给我展现了这样的景象。

不过主角被埋以后,至少还能跟外界联络,能给自己的妻子留下遗言,而地震中的难民们呢?

可能在一番喊叫求助过后就绝望了吧,然后慢慢地……如果可以选择一种死法的话,我宁愿自己直接被倒下来的墙砸死。

 8 ) 想看逃生的人就绕道吧,这里只有人生。

——Where the hell am I?——Please help me!!——Fuck you!fuck you!——Thank you!Fuck you!——Help me!Help me!——You do not even want to give me a shit,is it ?——I love you,I swear!——God save me——I am sorry,i am so sorry

 9 ) 可我觉得一切都没那么糟。【如有雷同,那敢情好】

活埋,遵循白居易大师通俗易懂的原则解释就是:活着把你给埋了。

猛地一听,不禁唏嘘:太TM残忍了,活活的给憋死啊,不如死个痛快!

真给你来个痛快的——枪决,又得有一帮人唏嘘:太TM残忍了,这么随便就结束了一条生命,还不如判TA无期!

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有人的地方就有分歧。

天朝人多嘴杂,倒也勉强算是亿家争鸣了。

那我也小声儿地鸣一嗓子。

刚刚看过了几篇豆子们热捧的"影评",这些"优秀影评"比Buried本身还让我觉得喘不过气来。

大多数豆子对此片的认识会提及"黑暗,冷漠,无助,恐怖"的中心词语,用千姿百态的语言形式,向大家揭示了生存的艰辛,机制的腐朽,政府的不利,人与人之间的漠然。

更有意思的是,各位在最后都不忘一切从实际出发,把自己比作Paul,把棺材比作生活,念念不忘“我”生活在一个怎样压抑的环境下,生存在一个CD的社会里。

看得我也着实难过了一把,像是自己得了抑郁症。

但值得庆幸的是,我还处在年少轻狂的年代,觉得一切都没那么糟。

1.Paul被劫匪关在棺材里,手边只有手机、打火机、手电筒、油笔和一把小刀。

(摘自某豆点评)“只有”一词为某豆接下来要倾倒的滔滔苦水做了很到位的铺垫。

我琢磨了一下,到底有没有那么那么惨啊!

一部配有超强续航能力的手机已经打了足够多的电话,联系了足够多的人。

要是连手机都没有呢?

打火机和手电筒的存在也不容小视,在漆黑的棺材中,Paul从火光和灯光中尽其可能地汲取了力量,而这股力量帮助Paul坚定了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

要是连打火机和手电筒都没有呢?

油笔和小刀同理,不赘述了。

人们总是不能学会知足,有了A就想B,有了B还惦记上C了!

无止境的索取,无止境的空虚,无止境的堕落!

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已经是上天的恩赐了,你还要怎样?

2.--"i love you very much"--"i love you too"--"come back with me, you promise"--"i'll. i promise."--"i love you"--"i love you very much"--"you swear"--"i swear"在影片即将结束之际,Paul终于打通了妻子的电话。

以上的对话,我反复的听了三遍,即便是嘶喊,也动听的紧!

此片段的巧妙之处在于光线的配合——刚好一束光线漏进了漆黑的棺材,就那样照亮了paul欣喜的脸庞,太温馨了!

至少,paul的妻子真的在乎他;至少,有个人对paul嘶喊着"i love you";至少,paul感受到了一缕暖阳;至少,此时此刻,paul还活着……对于<活埋>的剧情,我倒是觉得与V字仇杀队略同。

严峻的政治北背景,惊心动魄的"斗争",令人动容的纯粹爱情。

尽管两部影片的结局并完美,但我想,编剧的意图不会在于让大家沉浸在悲痛的情绪中,陷入无尽的悼念。

或许,编剧更希望我们能够意识即使生活并不尽如人意,至少我们还活着,拥有生存于世的资格,还有幸福的权利,还有光怪陆离的希望!

那我们,何不笑纳编导的这番美意,更加积极善良地直面这并不完美的世界呢?

摔倒又怎样?

没摔死就还能再爬起来哭泣又怎样?

没哭死就还能再笑出来一切都没那么糟。

ps. 俺的第一篇"影评",就是念叨念叨自己的感触罢了,如有雷同,那敢情好。

 10 ) 活埋的不仅是生命

buried,美国电影,西班牙导演 Rodrigo Cortes。

开片,一片漆黑,只有一段长时间的、沉重、急促不规律的喘息声伴随着一种粗糙的摩擦声让人感受到了喘息人的深度的惊恐和挣扎。

没有影像但是已足以使人感受到空间的封闭和情绪中几近崩溃的紧张。

从zippo打火机的火光亮起开始,整场电影, 94分钟,就是一个男人在一具棺木里的故事。

这是一个美国人,一个跨国公司的雇佣司机。

在伊拉克某地遭受劫持,被活埋在地下。

劫匪留给了他一个手电筒,一个手机,两根荧光棒和一把刀。

他自己还有一小壶酒,一瓶药和一个打火机。

劫匪要求他自己打电话联系筹措500万美金。

整个故事的背景并不是恐怖分子对于美国军人的袭击或报复行动,只是一个伊拉克人因为美国公司在伊拉克的扩张失去工作后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

在伊拉克的这个平民劫匪眼中,所有的美国人都是一样的。

他们不是什么意识形态的冲突或者任何现在政治斗争所宣传的一些所谓人权、思想的斗争。

只是最原始最基本的 要求,钱。

在这个劫匪眼里,美国人都是有钱的。

但是从整个人质自救的过程中,影片所表现的就是,作为一个普通的美国人,他们同样贫穷,生活没有保障。

在整个挣扎自救的过程中,这个叫Paul的美国人拨打了911,FBI,自己服务的公司,家人,朋友等,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冷漠、责任推诿和机构的官僚作风。

影片让人心里倍感冲击和心酸的有三个情节。

打给911要求hold on,打给FBI要求明确部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桥端。

但是他打给朋友只要求对方报出现在他拨打的这个号码,却只因为他情绪激动,语气不够礼貌而遭到了拒绝。

透过这种嘲讽式的对话过程,让人在随着主人公感到深深绝望的同时感受到了无奈和愤慨。

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又多少次扮演着这两种角色。

第二个比较受冲击的就是,他的公司居然在他拨打电话求救并知悉他被埋在沙漠的一具棺木里后,没有积极想办法营救,而是要求他接受电话录音谈话,要求Paul承认自己违反了公司约定和公司内部员工有亲密关系,并就地解决他的劳工合同的续约, 这样在Paul 死后,他们就不需要给他的家庭支付保险费用。

这样一段对话,极端地反映了现在社会的公司,已完全为资本关系控制,没有任何人情和道义。

而最后导演博人 心跳的最后一击就是FBI在沙马上快溢满整个棺木时打电话 告诉Paul,他们马上要找到他了,让他坚持住。

让本来已经决定等死的Paul重新燃起了希望。

但是他们居然搞错了对象,找到的是另一个。

真是让Paul临死还调侃他一下。

最后片尾音就是FBI一句无奈的对不起,这样的对不起充斥着整个影片。

这种对不起有作为个人的同情,有作为机构的推诿,有共情的无奈。

多少误会,多少希望在”对不起”中烟消云散。

想起了不知谁说的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我谁都对不起。

他人、家人、自己,当自我都不能被自己掌控时,你哪有承担义务和兑现责任的权力和可能性。

影片通过这个过程,要表达的主旨也许就是反映现代社会中,个体生存的孤独和无助。

和我在观看中猜测的结局不同的是,Paul拍的最后给他家庭的视频并没有传到劫匪手里,也没有因此感动他们,没有呈现“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的设想,没有留给人一丝希望就是现在世界和民族之间的各种纷争还有可能因为爱而化解。

导演所要表现的是对人类发展的彻底绝望。

个体生活在一群官僚、麻痹、丝毫没有责任感和道义之称的各种机构组织中。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经超出了自我可以掌控的范围。

从任何一个个体的处境来说他们都是值得同情的,但是他们之间形成的矛盾已经到了无法挽回也无法化解的地步。

人情冷漠已无法靠自我激励得到升温。

整部影片让人感受到的就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绝望,就像在棺木里挣扎着的Paul。

世界对你来说狭小而黑暗,你不清楚外面到底怎样。

你依靠的生存手段就是科技。

科技的发展似乎带给了你无限的生机和可能。

但是它也是机构和他人统治你的工具。

劫匪就是通过这个手机控制他的行为,要求他拍摄自残视频来威胁美国政府。

他的公司也是通过手机让他在完全没有可以还击的情况下,中断了对他的义务。

各种你以为可以依靠的机构或者一直以来它们宣称可以让你信任、让你依赖、服务于你的机构,当你处在困境的时候,通过这几通电话就已经非常明确地让你破灭了这种幻想。

所有这些 电话的对话场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是如此熟悉。

但是只有通过导演设置的这种极端的危机场景中,才能让人感受到其实我们有多么无助和孤独。

夫妻关系,子女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在这样自我控制逐渐丧失又不断想找寻自我的这样一个过程里,总是敏感、脆弱和矫情。

也只有在人最基本的生存受到威胁时,才会回归到最平和的状态。

我们都理解,但是我们都摆脱不了。

这自然也是影片需要反映的社会生活关系内涵的一个重要部分。

同类的电影还有布拉德.皮特演的一个类似题材的电影BARBEL(中文名通天塔 )中也反映过。

影片巧妙地通过一具地下的棺木将现代人生活的困境极端化、符号化。

影片结尾,镜头从棺木上方无限拉长的时候,表现出了现代人的生活空间就是一个狭小的深渊。

影片的结局,Paul在满怀希望的刹那被告知一切生机只是误会。

他失去的是身和心灵的希望。

这样的结局非常沉重。

但是还是那句话,悲剧才能发人深省。

世界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

民族之间的竞争和仇恨已经伴随着经济、资本、人口和资源的扩张不断加深。

不要相信任何所谓机构的承诺,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你需要的是自我判断的能力。

(最先发布于时光网,当然是我自己:))

《活埋》短评

企业很邪恶,国家靠不住,人命很贱。这样拍出来让人看到后面感同身受得又恐惧又愤怒

2分钟前
  • bayer04
  • 推荐

惊悚你个钱云会。

4分钟前
  • 刘小黛
  • 较差

找白眉学铁砂掌啊

9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一个人的独角戏,拍的不是故事或者演技,而是创意

11分钟前
  • 芒果
  • 较差

好压抑的片。。。我觉得我有密室恐惧症了都- =

13分钟前
  • 工號12138
  • 还行

结局太操蛋了

16分钟前
  • 阿梦
  • 较差

晃得我眼疼,看得叫个憋屈。神马牌子手机可以在剩下一格电量时候还能录制视频,反复看视频啊?

20分钟前
  • Hey Johnny
  • 还行

一个半小时,始终看一个人,有点烦~

25分钟前
  • 徐小Q™
  • 还行

我觉得我都要呼吸不畅了····

30分钟前
  • sideshowbob
  • 还行

学一招能击碎棺材的五雷摧心掌是多么滴重要

31分钟前
  • 达斯佛™
  • 还行

这电影一度让我窒息。万恶的资本主义啊,公司太没人性了。男主也是作死,既有手电筒,密闭空间还用打火机耗氧啊?7.5

35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想法好,没拍好。

39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真想拿五万块翻拍了它,哈哈。

42分钟前
  • 哈卡
  • 较差

好吧。。结局给多一颗星

46分钟前
  • zitsunari
  • 推荐

20111119 看的我差点睡着 电影成本到是蛮低的

50分钟前
  • 乖沙皮
  • 较差

空间太小,需舒展,结局稍微给点力

55分钟前
  • 长个儿
  • 还行

政府不做为导致了一场悲剧

59分钟前
  • 七十三
  • 还行

一个人的电影,想法很好,效果一般吧

1小时前
  • KID
  • 还行

拍成短片更好。

1小时前
  • 灯火男孩
  • 还行

前半段确实乏味 不过结局很nb 考虑到成本跟ryan 还是加一星

1小时前
  • 大耳牛阿Paul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