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题材的电视剧这几年真的很多,好的不多这边电视剧的确拍的不错,剧情和细节都很好,主演和配角都演的很好。
马尘代表企业家成长,农村变化夹杂其中又有交集。
官场变化也有体现。
还是比较吸引人。
名字也起的好,希望的大地,的确,人民的幸福感和精神是建立在对于未来希望的奋斗。
良心剧一部。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1.波澜壮阔反应人潮涌动的改革开放进程,恰与本人成长同步,心有戚戚嫣!
2.充分具备生死,爱情,金钱,改革等矛盾冲突,浓重戏剧!
3.充满奋发向上,朝气蓬勃的力量!
4.最关键的是我们与时代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社会总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
我们的祖国会更好!
人民会更加幸福!
5.科班出身的演员身入剧中,尤以雪健为甚!
代入时代较强,服装等稍嫌超出时代,也不是十分完美!
在一系列的事情之后,比如996,007,无视劳动法的垃圾公司,拼多多一系列事件,自由平等公正法制被无视,可以说这剧很讽刺了,,,,,,,,88994946578452484884848484884848484884848484884848484848848484848488484154444444444478814
知识、希望、执着、踏实、时代这个春节假期,能在央视循环播的剧我看到两个,一个叫《最美的青春》,一个叫《希望的大地》,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这部有血有泪的年代剧。
它以1978年到2012年改革开放这段中国飞速发展时代为背景,讲述了马尘、柳莹、吴蔚然、吴欣然、董望春、田庆丰等人在时代浪潮下的个人故事,每个人都是丰富多彩的。
咱们慢慢讲。
第一章是知识知识,还记得第一集刚开始就是77年恢复高考,马尘拿到了华阳大学录取通知书。
那个年代的大学和我们读的大学可不是一回事。
从知青大队的表现,和通知书得而复失后的表现,也能感受到这封通知书的重要性。
知识和眼界,是改变命运的钥匙,有梦想的人不会想成为盲流,而有知识的人懂得如何成就自己,而眼界决定成就的高度。
柳成为技术专家,马成为企业家,董的仕途,没人会说这是知识给他们的礼物,因为知识是脚下的阶梯,是平原上的山峰,让你攀峰望星。
歌颂完知识真厉害,也得说点实在的。
为啥我要把知识放在开头的位置——理由就是有文化的感觉真好。
“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梅花似雪,雪似梅花”“所有风花雪月的爱情,都会变成柴米油盐的梦”“ 拥彗迎门 ”、“灞桥折柳”这剧本真的是好!
看完之后还要我不自觉百度一下含义,很有意思。
第二章是希望希望,其实不需要拿出来单独做标题的。
因为知识就是希望,执着就是希望,大势所趋也是希望,责任也是希望,那其实重要的是要时钟怀有希望。
剧中和希望挂钩最多的就是脱贫致富的希望,是望春书记和田庆丰在农民致富道路上的不断尝试。
从“借地渡荒”,到“包产到户”,到“大棚蔬菜种植”,到“希望养殖厂”,最后到“小香葱加工企业”,妥妥的一出“让农民从土地里刨出希望”。
希望不是画地为牢固步自封,希望该留给那些要打破旧梦向往更好的人,是催促我们不断向着未来前进的动力。
第三章是执着执着和固执是马尘最重要的一项品质。
马尘从小餐馆被砸、大餐馆改名、电子厂广州找订单、改行民用电视生产等一连串的故事中,都表现出了他的固执,你看看吴欣然都说过马尘多少次。
在我的理解,固执执着坚定其实都是一回事。
当你放弃现有的环境想要为难下自己做点突破能力的事情,别人是怎么劝你的。
——甲:唉,你怎么这么固执啊,咱们保持现状不是挺好的吗,为什么非要冒风险去干这些事呢。
当你还是开始攻坚,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
——乙:你看你看,都说了不行,你怎么这么固执,放手把。
丙:嗨,他就是这么执着。
当你成功了,为大家带来了收益。
——丁:哎呀,都是你的坚持啊,坚定的走下来,才能够今天的成果。
这个小段挺有意思的哈。
在我们的俗话中有“听人劝吃饱饭”,也有“滴水穿石”“铁杵成针”。
这些都没有错,错的是什么时候该执着。
而能够判断什么是要坚持的应该是我这一生不停在做的课题。
第四章是踏实踏实,其实我想表达的意思是埋头苦干。
成绩是干出来的,就像田庆丰的黄瓜那是日夜的辛劳,马尘的2000台电话那是连续一个月加班加点的成绩,柳莹的8代液晶线也是七年科研的结晶。
没有什么空中楼台,没有什么一夜暴富,应该相信的还是脚踏实地。
而柳莹看清眼前形式,放弃高精尖电子研究,选择民用电子领域,也是一种踏实。
从始至终,一直坚持技术路线道路的也只有柳莹,这也是踏实,在自己的领域不断深耕,这不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品质吗。
讲到这,就得有请我们吴蔚然同志了。
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里都是不脚踏实地的代名词,最后倾尽全力帮助柳莹那两次,才是压抑了30多集后导演想告诉我们的想法,那叫“多行不义必自毙,浪子回头金不换”。
第五章是时代时代,我想说的是改革的大势所趋,是时间的大浪淘沙,是时机的稍纵即逝。
在那个改革开放浪潮里,产生了第一代靠双手和知识致富的人。
这里有田庆丰一样,在董望春帮助下,靠着勤劳的双手分田求温饱、搞经济种植求小康、搞村办企业求致富;有和马尘一样,迎着改革开放的大潮,一头扎进个体经营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生产电话,组装电视,生产电视,降价销售DVD和彩电,研发液晶,向着狂风暴雨后的彩虹奋力求索。
还有吴文渊岳父这种敢说话敢做事负责人的专家学者;还有向柳诚这样,为了国家奉献生命的军人...在时代的浪潮下,如何才能活的精彩。
正面的例子导演都表现的很到位,我就解析下吴蔚然吧。
吴蔚然也是一个妙人,导演放了很多来源于生活的反面教材在他身上。
出身一流书香门第受到良好的教育,不管是组装电脑、引进日本生产线、倒卖铝材、卖保健品,每次都能抓住一个巨大机会,不得不让人佩服,他是几个主演里最能挣钱的,是最躁的那一个。
但终在浮浮沉沉的时间浪潮中回归,新星小家电最后救了新星液晶电视。
第六章是性格性格,是一个人的特征,或者说是人格魅力。
有句话叫“性格决定命运”,我现在非常赞同这句话。
马尘是剧中不得不说的幸运儿,不管是吴岳父的点播、欣然的扶持、魏科长的认可、罗所长的支持,他闪亮的人格魅力总能帮上许多忙。
或许显示没有电视剧里讲的这么过分,但一个人的人格魅力绝对是他的闪光点。
马尘说过一句话:“我能走到现在,就是因为拉我的人比踩我的人多”,这段话或许能够看出马尘成为主角的原因,除了“固执”之外,闪亮的“不忘初心”。
写到这里,把脑子里想讲的都写了,有很多没有涉及的就留给电视剧本身了。
写在最后。
促使我码字的动力,除了看剧时候那种感动的心情,当然还有几位主演啦!
哈哈。
柳莹扮演者菅纫姿是在《猎场》女主,诠释了什么叫顾盼生姿。
李雪健老师把父亲、教授老师、朋友的角色诠释的很好,演出了学者的风骨,沙哑的声音更能体现出那个年代饱经风霜的文人形象。
马尘的表演有点像《人民的名义》的侯亮平,一个是全身的鸡血,一个是无比的正面。
董望春的演绎,让我仿佛看到了焦裕禄,扎根在一线,满身的泥土难掩眼中为人民服务的光亮。
接下来就是最喜欢的角色吴欣然了,姜妍把吴欣然演出了魔女本色,作为记者坚持底线,作为爱人默默帮助马尘一路向前,简直完美了。
这个作为弘扬正能量的主旋律剧,有点意思!
晚安!
——完成于2020年02月23日22时47分,来自“过了明天就可以去上班了!
”2020.02.24新增:竟然还要审核才能发出来,看来出现敏感词了,有意思...所以谁是敏感词呢。
前两集看着还挺好,后来剧情越来越俗套,好多事情都没有交代清楚,剧情有点赶,演员演技还是很好,尤其李雪健老师,女主也很入戏,毫无违和感,把那个年代的朴素表现出来。
只是感觉剧情越来越狗血,莫名其妙,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从去南方,女主遭遇不测,回来降低惩罚,怀孕,结婚,到减刑出狱,感觉这些事没有缘由地都发生了,很难有年代的代入感,只是觉得是编剧为了戏剧冲突强行安排。
希望后面的剧情会好一点。
《希望的大地》以知青的农村生活开篇,从乡村到城市,从看守所到大学,生动再现了1978年的中国初沐改革开放春风时的困惑与躁动以及人们心中渴望拥抱新世界的激情。
如第3集,吴文渊和马尘在狱中告别,视听语言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堪称全剧的华彩段落。
马尘用朱自清的《春》为吴文渊送行,让告别充满了新的希望和期待。
《春》的朗诵时长1分24秒,镜头数22个,包含了从特写到全景的景别,剪辑朴素,只做了一个升格和一个尾音的延宕,朗诵激情洋溢,音乐非常感人……
李雪健老师把一个耳聋的老干部演活啦,带着助听器说话口音都变啦,印小天也很好,改革开放房初期人民渴望什么心里压抑的释放恐惧挡不住的洪流,渴望自由的奔放太好啦,希望不要烂尾!
没有经历过哪个年代的人不会懂,问问你的父母就明白啦,李雪健老师真的很好很好!
开放还是保守矛盾的冲突很严重,有一次考大学的学的机会多么重要吃商品粮多么重要!
非常好的片子。
最近喜欢看年代剧,《希望的大地》没有营销,网上也没有热点,差点就错过一部好片子。
想说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细节。
李雪健老师70岁了,希望老人家好好养病,保重身体。
这个状态真的不适合演戏了,看他讲话太难受了。
不能因为他德高望重就不能提他任何缺点吧。
作为演员口齿清晰是必备条件,又不是演病人。
这部电视剧,让我有种重温小说《平凡的世界》的感觉,它覆盖的面积非常大,知青下乡、高考、个体户、商业发展、科技进步、自主知识研发、军事、农业、城乡发展都介绍了出来。
每一个节点,都让我们想起小时候得经历,每当和爸爸妈妈聊起当年得时候,都能多多少少说出些感慨来,时不时得就流泪了……最后的一集,随着中国高铁得出现,让我们真正见证了,中国速度。
最后,把它们每一个节点都记录在他们当初知青岁月的地方的时候,让人不禁的感慨了起来,我们的国家,在不断的强大。
能够把这些拍好的人,对历史都有某种层次的认知,历史是人创造出来的,生活是过出来的,艺术是对这些的一种不一样的记录,是一次升华,它让我们懂得了什么叫美,什么叫希望,什么叫真真实实的落在大地上,对,希望的大地,我们依然可以继续前进。
原本春节假期没事儿干,抱着打酱油的心态瞟了几眼,结果惊喜地发现好几个老戏骨,戏的年代感很强,除了老戏骨,新生代的演技也可圈可点!
四十年前的改革开放也好,如今的大众创业也罢,都离不开艰苦奋斗!
回望四十年的筚路蓝缕,想想今天的便利生活,这一切是多么地来之不易!
未来的发展既要求我们仍然坚持理想,又要求我们要脚踏实地!
不尊重历史表面歌颂人民 实则歌颂dang
有心无力。
看到李雪健老师我必须来打个5星!
好有希望呀,未来全是希望呢,不管过多久都是未来有希望呢
李幼斌一边鄙夷别人审美不男不女,一边演烂剧给土豆当垫脚石,果然混在战争片里的都崇尚暴力欺软怕硬,一边歧视没有自己能打的女性一边对能暴力压制自己的霸权跪舔,没文化一事无成妄想靠武力打天下,臆想只要对着上级唯唯诺诺美其名曰服从纪律就能仗势欺人,在外面都混不好还能适应勾心斗角无法跳槽的体质内?没出众的地方能找到优越感,就觉得与生俱来的性别了不起,只要多长二两肉就高女人一等,搞性别刻板印象就是为了美化男性丑化女性,一个男性有的优点也要绑定夸大成男性独有特质,一个女性有的缺点以偏概全成女性特质,女人就是取悦他们传宗接代的工具,内在再美好也抵不过好看能生,甚至有女性特质的男人都是对他们性别的侮辱,无视长相和能力根本不挂钩的事实,偷换概念借着娘炮不够暴力所以保家卫国必须弘扬阳刚之气的政治正确搞外貌歧视霸凌
陪家人看剧之一
风格有点像《大江大河》,但正剧意味风更浓 ,改革开放以来的典型事件都能从中找到缩影,如要说缺点,还是得说男主的表演弱了,至少相比大江大河,演绎的略浮夸。还喜欢剧中的那句饮冰十年 难凉热血,每每听来,总是很振奋
讨厌姓田的男的 姓马的男的 还有那个完全收割救命恩人的军人 反正就是那一代资本家伟光正牛逼
饰演马尘的男主演技真的好!个人觉得比平凡的世界里面王雷的演技强多了!此电视剧是一部好作品,最近一直追!
主旋律剧吧,还可以。
一部很不错的年代剧。
改革春风吹满地,忽然就想到这个,可以看看哦
很难欣赏主角马尘流水账式生硬的演技
印小天这么多年演技怎么一点长进都没有?!
老爸在看,剧情真的是中国式经过波折就会成功😢
尴尬死了真的…
陪家人看的,还行吧,就是很熟悉的情节,不用猜的过程
及格的,
陪老妈看的,和同款比起来算是不错的了。整体来说中规中矩吧。
片尾曲竟然是阿云嘎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