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代的故事娓娓叙来,仿佛你在一方宋词中的院落里荡秋千,悠然抬头间,繁花似雁,轻轻飘过天空。
结婚生子,几千年来对女性来讲毫无疑问的选题,到了今天纷杂一片。
女强人一批一批的涌现,女权运动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在我看来,就跟红学一样,女性的自我解放因其强烈反男性的情绪化而误入歧途,地位待遇工资可以求平等,性格情感也要照葫芦画瓢?
如果全部一样,上帝何苦还要抽亚当一根肋骨。
父母的伟大不是我可以比拟的。
就像人总是自我感觉良好,不知生命之初的柔弱。
你真的选择为一己,将这生的美好留给后人吗?
回到电影的最初,佳的外婆,惠的母亲——凛,年轻时崇尚自由,面对婚姻先是反抗又是犹豫。
站在京都的樱花之下,彷徨不已。
如果能看到那一代子女由己而出,不知凛是否能提早鼓起勇气。
你穿过繁华的街道或荒凉的旷野,推开家门,总能看到一盏灯为你点亮。
女人如花。
似梦。
常言道,女人如花。
但是却不是娇弱,也不是美艳。
而是坚强和乐观。
所以,编剧用了最简单也是最朴实的一个字来作为电影的名字,既点题,又形象。
这是一部属于女人的电影。
里面的男人几乎都长得不咋的,帅气沾不上边,还有点猥琐。
然而见到脸的都是好男人,没看见脸的都配不上做人的。
虽然女人很多,但是全片都没有过多的语言,却点滴成池的深入人心。
虽然是平淡如水的生活,却在放弃抨击生活的恶毒中,只是把看得见的幸福放在你的面前。
看到最后,虽然不知道你会不会像苍井优一般的反问自己,自己的选择是幸福吗?
但是,一定会认同到最后的最后,无论是独自一人,放弃生命,守护家人都是幸福的。
记得十多岁的时候,就看过70年代到90年代以女性为主题的电影。
无论是哪个国家,那个团体,似乎都对女性的自我崛起发出了赞同和羡慕的声音。
总是在说,女人从附属品自强不息的变成了社会主流。
然而,却忘记了女人温柔的一面。
我们也希望能在坚强的背后做一下深呼吸,找个肩膀靠一下。
我想可能很多人看了这个片子之后都能感到松了一口气,甚至会感动的落泪。
因为这里的女人都很平凡,平凡到面对死亡都能坦然。
这是一种母性的本能,爱的本能。
这份本能一直贯穿在电影里面。
虽然没有开口说什么大道理,但是却没有让您想要快进来弥补日式电影的冗长。
每个环节都在细腻的表现着一个平凡女人的坚强。
失去爱人,失去生命,失去理想,失去温柔,失去顽固,失去悲伤。
六个女人,三个时代,却都在用女性特有的豁达,开朗,自信,微笑,善良,坚韧来面对生活。
时代总是在变,但是唯一不变的是人生活的目标。
我以前一直都很惊讶老外祖母能活到104岁。
但是看着我的外婆,我觉得这并没有什么。
活着真的不需要什么大的成就,只要还能微笑,还能开心,还能不后悔活过那就够了。
一辈子的时间太短了,就和鲜花一样。
但是,即使鲜花不会说话,却能把最好的时光展现给我们。
即使开在没有人的路边,却依然美丽可爱,总有那么一个人记得你的存在。
全篇就像一本书,没有一句多余的对白,没有旁白,没有多余的回忆,甚至人物关系都没有口头交代。
但是只是看到只字片语,你都能明白那其中的含义。
可能有人会说,真无趣啊。
我却忍不住想说,真厉害啊。
我们的人生就是由这些毫无精彩可言的地方展现出来的。
点滴铺陈之间,就变成了一副美丽的图画。
只是温暖你的那一点要你自己去品味而已。
对一个女人而言,什么是幸福呢?
婚姻,孩子,还是事业?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命运,究竟什么才是决定幸福的因素?
《花》是四代人的人生缩写。
7个不同境遇的女人的人生关键片段,在精心安排的影像里娓娓道来。
第一代的母亲, 文江,是日本最传统的女性形象:温柔贤淑,对丈夫言听计从,对孩子关怀备至。
她没有疑惑,也不遗憾,是家庭的温暖怀抱。
第二代的凛,大概是第一代开始向传统挑战的女性。
她们开始有独立的意识,不甘于重复母亲的人生,但是她们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
第三代的薰,翠还有惠成长于战后,女性的人生路有了更多的选择。
翠比同龄人走得更远,她可能深受新兴的女权主义影响。
对她来讲,男女平等就意味着和男人一样。
她像男人一样穿裤子,像男人一样呵斥甚至动手。
但是,她依旧困惑。
女性的解放难道就是把自己变成一个男人么?
薰更像文江,温婉如玉,可是时事难料,天堂到地狱仅仅一瞬。
她艰辛的维持着美好的回忆,当下的痛,无法释怀。
影片表达的是具有传统意识的女性如何在新的时代面对失去家庭的困境。
惠最小,有体贴的老公和聪明的女儿。
她如此眷恋人生,因此要把美好的未来留给女儿。
她虽然有传统的家庭观念,但是已经完全有独立的思考和人生抉择。
可以说,她决定了这个家庭的命运。
第四代的奏和佳又是进一步的对比。
2009年了,越来越多的女性为了事业牺牲爱情。
奏没有翠幸运,她走得更远,失去事业的她几乎一无所有。
可能整个新世纪的女性都把反传统当作天经地义的了吧。
但是她们好像是最痛苦也最困惑的。
如果说翠在70年代去工作需要勇气,现在的女性几乎要拿出更大的勇气做家庭主妇。
什么都比奏普通的佳无论做什么都在笑,她不觉得一定要出色才快乐,活着本身就是最快乐的。
她像惠也像文江。
近一百年了,似乎只有这样的女性才能幸福。
但我并不觉得这是男性导演试图给新女性洗脑。
凛活到92 岁,从别人嘴里得知她一直很有主见和个性。
但是,这并不妨碍她做一个好母亲。
翠和薰的结局也表明了婚姻或者家庭并不一定是唯一的生活目的。
幸福是一种生活态度,为自己穿漂亮裙子,烫时髦发型,甚至仅仅是品尝冰激淋的美味。
关键是用心去感受生活给与的点点滴滴。
影片也没有对女性地位的进步有任何的否定。
片头凛的家庭里父亲的蛮横专制,惠的丈夫已经会自己泡茶并和妻子商量孩子的教育,佳的老公就连3,4岁的小孩子都搞不定了,而且佳可以对讯问自己有没有再次怀孕的长辈说“这可是性骚扰”,女性的地位毕竟是不同了。
香港翻译此片为《恋恋凡花》。
再平凡的花,都有盛放的时候,即使凋零,也有刹那芳华。
果然都是实力大明星的演出,人人演的角色、演技都没得弹~本来开头以为纯粹玩不需要理由的小温情片,但看到一半到3份2的时候在故事没有交代两个家庭其实是前后代的逻辑之前,我因为困倦而几乎睡着。
后来明白了逻辑之后,落泪的镜头、我落泪了。
还是很喜欢优酱。
非常喜欢她的那种美丽,不耀眼,但就是多看几眼越看越好看,邻家姐姐的美丽。
非常喜欢广末凉子的微笑,仿佛看到在《恋爱写真》里面,与松田隆平的演出,那时候的她非常年轻,也是这样温柔阳光灿烂得让岩石的心都融化掉了的微笑,一模一样。
恍然发现,现在她的年纪,已经可以演年轻岁月的妈妈了,哎,只要是人,都会老。
铃木京香是里面年纪最大的以为女性了吧?
哇,她第一个出现抽烟的镜头,吸进去,足足过了5秒才不急不缓地将烟一吐而尽的镜头,让我深深地迷到在女性吸烟的这个动作。
深沉,优雅。
优和我一样年轻,她演出的应该是我的困惑,到底,结婚为了的是什么?
我害怕面对。
我觉得这部片有“作为一个女性的天赋使命是什么?
”这样命题的女性角色定位教育片的嫌疑。
我曾经向妈妈表露过我不是太渴望结婚生子,但是妈妈听过几遍之后,以建议的方式,表示开导说:人就是这样繁殖的啊~不知道。
我表示我没有经历过那样的年龄阶段,表示还是彻底不能理解得到,尽管我尝试着去接受这样的逻辑。
不过,我只看出后面两代的逻辑关系,看不出优原来是第一代,就是说总共有连续的3代的关系,也是我事后看介绍才知道,但是,我还以为优本来就是一个昭和早期的故事,因为传统的结婚服饰。
虽然,在我明白后面两代的关系的时候,我也猜想优这段是不是刻画着昭和早年的女性代表呢?
总的来说,看了以后我觉得我会真实地思考,自己未来一生作为女性角色的意义在何。
而且是觉得影片给了我一个参考,一个对照,我会不停地在以后的日子间断地思考这个问题的。
我是不是需要和她们在戏里演的角色一样,实现同样的女性使命呢?
这是留给我自己的问题。
但,另一面我又惊恐,尽管昭和3代,尽管每一代的女性也在担忧、甚至说会有害怕自己担任母亲的女性角色使命,但是,电影表示,尽管担忧有各种各样的表现,但没有一代能够最终是逃离这样的使命的,也就是说,影片潜在的一种价值观是:每一个女性,都被天然地赋予了女性的天然、以及社会性的价值,需要思考繁殖。
这是我吗?
那么我的时代,我的国籍,我生长的社会背景呢?
本来没有明白原来是3代的这个逻辑以前,我想给3分而已的,但是渐渐在4,以及3.5,然后又4之间徘徊,但是,想到不管影片导演想给观众灌输什么样的价值观,就影片本身给我引出了一个需要我用余下的人生不断地思考、参考、自己决定的命题,用一生的时间去寻找答案,我觉得,影片还应该说有意义的。
当然,影片对于每一个观映者的意义都是会有千差万别。
女人奔跑时,会有特殊的脚步和气息。
那个女子穿着洁白的和式结婚礼服,踩着木屐一路奔跑,沿途,满树的樱花摇曳相伴,她虽然气喘吁吁,鬓发却没有一丝凌乱,如果有人恰好经过,大概能听到她裙裾摩擦的美妙声响。
可惜,此时只有她一个人而已,只能独自美丽。
在她此后的人生中,她一定会无数次地回忆起这样的一个片段,因为反感甚至恐惧,她在新婚之日赌气般地逃开了。
还是少女的她,安静而倔强,她的理由非常简单——她不想嫁。
这一点女性意识的觉醒,几乎是这个家族女性史的开端,电影中跳跃起伏的故事,关于她、关于她的女儿们、关于她们的外孙女们。
我试图记下她们的名字,把母女、姐妹、祖孙的关系全部一一道明,好像又没这个必要。
她们是一家人,作为女人的命运没有遗传,而美丽却青出于蓝地完好遗传下来了。
这些美丽的女人啊……美丽于她们而言是无碍的。
这么说有些奇怪,但是,美丽本身更像她们的身外之物,没有炫耀,也没有骄傲,她们只是自然而然地生活着。
所以,她们中的某人,会为了男同事充满性别优越感的奚落而和对方大打出手,完全不会顾及自己是否该忍气吞声恪守女性的淑女形象。
而某人会因为孕育了新的生命,幸福地一直甜笑,甚至敢于拿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去冒险,她说如果失去了这个孩子她就再也笑不出。
美丽于她们而言也是无助的。
美丽的女子会更幸福?
或许这只是一个传说。
某人穿着旧衣,重温蜜月之旅,一路上她都沉浸在甜蜜之中,间或会有一丝苦涩的深情,直到最后谜底揭开,斯人已逝,只有孤独的她独行。
美丽不是护身符,得到那么短暂,失去那么长久,而她掩得住自己落寞的神情,却拒绝另外的追求。
而某人,曾是早慧的钢琴女童。
已是人到中年,她步履匆忙地赶到音乐会现场。
穿着黑色礼服,走向舞台时,开成低V的后领,像一扇无声的窗,泄露她的优雅和自尊。
这样的她,付出全部青春和努力,却没有办法实现梦想,只是坐在演奏者身边,适时起身,翻动乐谱。
她在寒冷的夜,站在门外吸烟,妹妹早就看出她已孕的事实,她却没有任何情绪地回答,自己被男友甩了,因为她老了。
香烟的一点儿火光,亮了一瞬,旋即暗了——美丽过,又能怎样呢?
最初的女性,在听闻母亲的感慨后,压制自己的恐慌与抗拒,她安然地服从父母的安排,在婚姻中寻找自己的归宿。
这结果自然遭人诟病。
性别的平等、独立的精神,身为女性的自尊怎肯如此屈就?
或者,可以放远目光,看清她的时代,以及她的人生。
没有人要求现时今日的女性,认可她的牺牲和选择。
没有身在那个时代,就无法理解那时的无奈和妥协,以此而论,她的人生,与旁人无关。
甚至,与她的女儿们也无关。
她的女儿们,自然有了新的风尚和追求,这包括新的抗争,新的选择。
但是,作为女性而言,牺牲自我、珍视爱情、寻找独立,在矛盾中诡异地混合。
这些巨大的牺牲有没有价值?
当然有。
生命的延续,把所有的可能放大了。
正如没有人能保证梦想的实现,也没有人能否认,幸福可以传递。
于是,她的外孙女们似乎已经没有妥协的渠道,却有了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孕育新生命不再是一种任务,而是一种勇敢。
人们总说,爱一个人,即要爱上TA的一切。
可是,什么是一切呢?
如果,没有尊重和理解,那包容和无视,有没有区别?
当少女变成老妪,谁会记得她当年拈起一片花瓣的手势,一个伸手的瞬间,她就明了何为美丽、何为归宿。
那么,生生不息的传递中,旁人能不能听动她们微笑之后的浅语——“不要爱我的美丽,那样的爱太仓促。
爱我本身吧,长长久久。
”
日本最美好的東西,幾乎都包括在這部戲裡,美麗的衣服,美麗的顏色,美麗的女優,美麗的語言,美麗的景色。
且看上面的宣傳片,日本六大女優,配日本最美的櫻、雨、松、竹、雪。
你可以說它造作,但你不可以說它不美。
因為我喜歡日本,所以更喜歡這部電影。
三代女子,一样的绮丽。
片名虽然叫“花”,但结局是“咲”——这个在中国汉语里代表“笑”,在日本汉字里代表“盛开”的字眼,是最鼓舞人心的归宿和华丽开篇。
无论是顺从、隐忍;独立、傲放;飘零、凄楚;坚强、担当;洒脱、豁达;甜蜜、温柔的女子……只要绽放,就是美的。
就好像苏东坡说:“说似与君君不会,烂红如火雪中开。
”资生堂真是有两下子。
Flowers-2010电影的另一个名字是“恋恋凡花”,很浪漫的译名,录的时候看到了小优,广末,仲间,还有黑白的镜头,便决意要看看。
看完电影,截了许多许多美丽的图,真是美极了。
看完电影,打开豆瓣,才惊觉这是早前转过的一篇微博,关于六大女星的资生堂广告的电影!
刚看完电影,处于最感动的时候,给了五星;过了感动期,实在忍不住,减了一颗星。
凄美如樱花,坚忍如茶花,璀璨如绣球,青葱的竹子……待嫁的女儿和父亲的故事,再也不是小津镜头里的原节子和笠智众,父亲坚决要让女儿嫁给她从未见面的男人,她不想嫁;樱花落在桌面的书本上,多美;跑到寺庙中,想起小时温柔的父亲,问母亲“你庆幸嫁给爸爸吗”,母亲回答:当然了。
假如没有嫁给他,便不会有三个最棒的子女,你也会有自己的家庭和幸福。
小优一下子明白,原来女人不结婚是无法生孩子的,即便这个男人她从未见过。
这里的逻辑真是奇怪。
只能说所幸她真的嫁给了一个好男人。
竹内结子遇到了一个好男人,他们一起去泡温泉,留下美好的照片和记忆。
然而,一场车祸,她失去了他。
于是她一个人出发,重走当时的路,火车、的士、酒店、温泉,连夜晚在澡堂外还假装为男人扔进去一块肥皂。
五年后,夜晚在河边看到美丽的萤火虫,想起他或许就在如此天堂中继续生活着。
田中在出版社工作,有个傻傻的追求者,她一直在跟色情小说的老师约稿。
她曾经跟老师说希望他重新写文学作品,老师沉默不语。
她和老师一起去寺庙抄写经文,老师说:你写字的姿势有够奇怪的,然而字迹却相当工整;你写来的约稿的信,逻辑紊乱,而字却很美。
矛盾有什么不好的。
仲间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她问女儿小奏:你想要个弟弟还是妹妹?
小奏说想要姐姐。
仲间和丈夫带小奏到海边,小女孩吓坏了,这么大的海。
仲间想要生下小佳,因为“美好的世界明明近在咫尺,这个小孩子需要看到广阔的大海和蓝蓝的天”。
丈夫说:她决心要生下小佳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棒极了。
仲间说:假如我不生下她,这一辈子我再也笑不出来。
铃木在乐团中,她不是钢琴家,她只是坐在一旁帮钢琴家翻琴谱的人;她的男朋友走了;她有了BB;她的奶奶小优去世了。
广末没有见过妈妈,她小时候就常常想假如自己不出生妈妈便能活下来,于是她就是代替妈妈活着的那个人,所以她一定要快乐,看到大海会快乐,看到天空会快乐,晚餐美味会快乐,热水澡舒服会快乐,活着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她的儿子启太,做的事情无论多细微,只要是他做的,她便觉得无比伟大和骄傲。
六大女星三代的故事,七十多年的变迁。
看着六大女星的倾情演绎,禁不住想:男星都在哪里?
她们越是璀璨,便越觉男星的缺席。
然而,细心看看这剧情,每一个女人,为的竟都是男人——唯一一个小奏没有依靠男人,她最后的快乐也是来自生孩子!
小优最后欣然嫁给不认识的男人。
田中也如愿嫁给那个傻傻的男孩。
女人像花一样美丽,璀璨,却又那么容易枯萎凋谢,若要生生长流,只有跟男人结合,开花结果。
看到最后才觉得悲哀啊。
男性的社会角色明明就是无处不在。
爸爸大呼的“万岁”,院子里所有人的欢呼。
算了,只是一部资生堂的长篇广告。
不可否认,镜头真的很美;女星们真的很美,演技也不错;剧情真的很让人感动。
第一次觉得电影的镜头和书本的文字一样重要,给五分是为着这点。
就电影的呈现方式来说,唯美动人,欢喜与忧愁都在寂寂静静中娓娓道来。
凛低眉垂目中的不安,目光拂过跌落在书本扉页的樱花,一瓣瓣,淡如雪。
呵,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那样的敏感踟蹰反叛,怕是少女才有的情怀吧;而深处的迷茫和无力感,又是哪个女性在成长的关键时刻不曾体验过的?
凛的出逃缘自被逼上绝路,而逃跑本身却不能为她的困境提供一个出口,因她是那样的无力,除了结婚生子别无选择。
看着凛穿着沉重的木屐在暮春的樱花里落荒而逃,我忍不住心酸的与她一同哭泣。
这是最打动我的片段,也是电影的基调。
虽然电影从头到尾的主角都是女性,虽然女性能够有自己的事业自己的想法(譬如期刊编辑翠),也能够笑的开怀譬如佳;但在我敏感的触觉里,缺席的男性恰恰是隐匿权力的所有者。
从凛的妈妈那一代说起,父亲威严专断,一句“万岁”吆喝的气场如皇恩浩荡。
母亲俨然是“第二性”,一个彻彻底底的配合者和屈从者。
而凛,虽有过反叛,但毫无出路;虽有过质疑和迷茫,但唯一的答案就是相夫教子。
怀孕的凛与丈夫走在樱花树下的画面是极美的,但那已然是格式化了的凛,无论如何没有咬着嘴唇准备出逃的那份意气。
熏的生活只有爱情和对亡夫无尽的思念。
惠和佳的生活亦只有家庭和孩子。
翠的想法挣脱了传统的窠臼,希望靠自己的能力吃饭,成为一个“女强人”,喝酒结账时还扔给男友一张票子,爽脆的很。
奏,和男友分手的理由是嫌她年龄过大,这根本就是极端传统主义的男权主义思想。
记得有次在微博上看到一句话,如果男人对女人的认可只在于年轻漂亮,那么当年轻貌美的妻子老去,有能力的男人找个更年轻的,没能力的男人就忍着过一辈子。
这样的关系根本不是对等的,女人只是被当做审美客体,而失去了灵魂的存在,这是对女人的极大蔑视。
任何深刻的关系都必然要涉及双方的灵魂,而灵魂的深度是随着年岁渐长的。
“你年轻时很漂亮,很多人爱你的美貌,但我更爱你现在备受岁月摧残的面容”,我以为这才是情之至。
还有一点就是奏为什么要选择把孩子生下来并且在和孩子在一起时才流露出了真心的笑容,我不能理解。
我并不是反对女性回归家庭生育儿女,而是觉得,女性要成为一个独立的大写的人,应该是有多种选择的,可以选择拼搏奋斗成为“女强人”,也可以选择小桥流水相夫教子,只是不应该做没有选择的选择,只有相夫教子这一条路。
同样的,在一个开明的社会,男性也有选择的自由,国外有些男人在家里带孩子妻子在外上班也相处的很和谐。
我们社会要求男人无论能力还是工资都要比女性强的普遍价值观,是根深蒂固的传统主义。
女性的世界应该更丰富,不应该只有家庭;女性的人格应该更立体,不应该只装着爱情。
这是我觉得此电影的不足之处。
============================题外话:读书的女人危险,爱思考的女人更可怕,哈哈。
也许有的女人会觉得,回到传统社会多好,女人只要完成家庭内部的责任即可;现在既要拼死上班挣钱,回到家还要做家务。
可是我想说,首先,回家做家务这是历史遗留问题,做家务不是女人的天性;第二,工作对于女人的重要性。
经济地位决定家庭地位,我公司有一位同事很愿意花大钱给他老婆买包,我之前以为他是很爱他老婆,昨天听他无意中的一句话透露天机——“我老婆工资很高的,她用自己的钱也能买下那些包,所以我就让她买咯”。
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被人侍奉一辈子当然好,但是你有能力自立与没能力自立是两码事。
有的依赖当然好,但世事无常,自己要有能力在没得依赖的时候也能养活自己。
曾经的女人是产妇+厨娘,这没啥不好;但现在的女人能够看得更多,视野更广,这不是更好吗?
内容划分为三个世代,描述女性面对婚姻(生儿育女)时的态度。
在不同时空下,我们看到属于那时期社会特有的氛围,或多或少也勾起人们的怀旧感!
本片虽由一线女星群担纲,但不表示风格就属纯商业娱乐导向。
内敛含蓄的描述手法,让人有了沈静心思细细品味的空间;但情绪其实已悄然酝酿,直至尾段渲染力度爆发十足!
本片仅就单一观点作描述,没有太多包袱与压力,就像樱花绽放,我们只要记住她的美丽就好!
太催泪了!!!!!!女人真伟大。亲情万岁!!!TAT
最有实力,最美丽,最有魅力,最自然的展现日本女人的真实世界。
画面、配乐不错,星光更是耀眼,表达的思想就不敢茍同了。
还行啦 原来是作为广告,难怪没什么看的啦...
人美画面美,但是,这个篇幅里讲三代六人的故事,过于散了
女性主义题材了吧?三代6个女人的故事,大多数都够悲催的。原声不错,有点儿像上世纪初欧洲电影的感觉。另外,总觉得跟《时时刻刻》在哪里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冲着这演员阵容也得看
2012/7/7女演员都很美丽,呀哈里坚持不下来。2021/10/16时隔9年,我给了一模一样的分数,两分。竹节没有情感的表演,笑容中充满悲伤。仲间特别假,可能是假发戴太高的缘故。广末凉子的废表情废小动作特别多。苍井凑合、铃木倒是美,但是毫无感动。还有一位不太认识,但是好丑。txh
资生堂超长版电影广告
每一个画面都很美
真的一般,浪费了六个美女,剧情太弱了,广末那一段稍微强一点,男的在里面基本就不能看,凛的老公还稍微可以。矛盾不好么?感受到矛盾才能享受到人生的乐趣。广末安慰姐姐那场戏演得不错。
不管怎么想自立自强的女人,到最后还是逃脱不了相夫教子的命运吗?孩子真的会成为一种安慰吧。其实夫妻之间也不一定是爱情。本来是想打4星的,但是最后爸爸喊“万岁”的时候,我还是泪了。发现最后触动我的永远是父爱,那个没有多少言语的父爱,死亡笔记也是。女人们都好好看。坑爹的仲间我都没认出你
政治不正确
很以前看过,然后剧情全忘记了,虽然记得当时很喜欢的,山口百惠的儿子出镜帮忙确定没记错,记得那个时候看了一眼就觉得像三浦友和的气质,一查是儿子!吓了一跳,所以怎么也忘不了。那个时候不知道大沢さん。这次只重看了结子和大沢さん的部分,很短很短。和草莓之夜的角色一样大沢さん的角色在马路当中大雨下死在结子怀里...大沢さん的气质很适合演这种干净纯净到虚无的角色。结子怎么会就这么走了呢?依然不能相信。怕是永远不能知道真正的原因吧。
独立。恋爱。结婚。生子。女性与家庭的不变话题。日影一贯的细腻唯美。几个女优的表演可圈可点,尤其竹内结子的戏,相当赞。竹内结子不愧是实力派女优。尾声的那段女儿出嫁,一晃神看到小津的影子了。没办法,这种时代感浓的片子,至今为止抵抗无能。
主题是生生不息,重视家庭,却也没有漠视女性人生中的那些疼痛。人生虽苦,但没有来过这个世界,也就无从见到那些美丽的事物,体会那些温暖的情愫了。难以复制的华丽阵容美得不成话。一身白无垢的苍井优在落英缤纷的小路上奔跑。雨夜铃木京香着丧服站在檐下静静点一支烟。田中丽奈穿着浴衣蹲在水边看溪上流萤。红色羊角扣大衣的凉子跑过茫茫雪原。仲间由纪惠套暖暖的条纹毛衣坐在草野上眯起眼睛。竹内结子剪短了头发在路边买了一支圆筒,露出幸福的笑容。啊,结子姐,我好喜欢你…
要睡着了
在如今每况愈下的日片中 能有这样清新古典的风格真的很好 但是线索多了些 剪辑不是很顺畅 故扣一颗星
表演痕迹不那么重,不那么假,不行吗?
闷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