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原因当然是电视看到觉得是重庆拍其实家庭剧真的还是温暖的,东霓的确是姐姐,她有她顾及和要保护的,也让我看到了人的多面性,西决真的很温柔,但是其实世界有时候会反噬西决,让他觉得疲惫和无奈,可温暖和希望也真的是美好的东西啊,即使没有那么现实即使有些梦幻但就像昭昭,总要无奈离开但总好过冰冷一人。
开弹幕有时会打乱对人物和剧情的分析,一开始我是很喜欢江臆的,但后来看弹幕让我也会把她往坏处想反而逐渐无感,不论原著,南音从小到大真的是个可爱的小妹妹,长大格局在一点一点的变大,雪碧是个听话懂事的小姑娘是我的第一印象,东霓担心她过于懂事失去孩子气,后来雪碧变得任性东霓其实欣慰,但是我觉得有点维和,但也许这就是信任,剧情整体还是很不错的,西决和医生这俩人的结局再好一点就更好了三叔三婶特别好!!!!
太感动了,他们真的是在为这些孩子着想,即使不是亲生的,是亲戚的,甚至西决都不是他们家的血脉,但是特别感动的是,三叔说你们是我养大的孩子,而郑鸿只是他弟弟,这些孩子真的是和父母们相互的治愈白宇表演的特好,马伊琍我还是第一次看完一部剧但是演的真的也特别的好
1 史可老师和刘琳老师一整个丝丝入扣 人戏不分 看着她们的表演 脑海中可以浮现出很多面孔 我们内娱的中年女演员真是大把的宝藏 希望她们可以得到更能拓展自己边界的角色 而不仅仅是被困在家庭剧中2 马伊琍 我没看过原书 所以我对东霓没有提前的预想 所以我觉得马老师演得很好虽然经常能看到其他演员的提名 但是在我心里 没有比她更合适的东霓马伊俐的表演里面 最让我动容的是她自己独处的时候 褪去了白天的要强 褪去了所有的虚张声势 脸上有一种凄苦感 她的脸颊有点瘦削 都凹进去了 更加重了这种感觉 眼神里盛满了无边无尽的孤独那就是缺爱的东霓 为了抓住一丝丝的慰藉 拼命去飞蛾扑火 却每次都是把自己烧得遍体鳞伤夜深人静的时候 她可能也知道自己做了傻事 信了不该相信的人 但是她心里实在太冷太冷了 太想要得到那一丝丝表面的温存 对那些冒着甜味的毒药 甘之如饴3 白宇在龙城里面 最惊艳的是四场哭戏第四集 31分钟 跟陈嫣在仓库里对峙 第5集 在火车站劝说小叔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第32集结尾 第一次回忆妈妈殉情 35集结尾 西决被关着的时候 梦到了妈妈 西决个小哭包 动不动就哭 但是每一场哭的都不一样 还能用哭腔说台词!!!
真的绝了!!!
而且台词还说的那么清楚!!!
另外 白宇在演西决的时候 有很多很孩子气的表情 这一点抓的特别准 因为西决心里的那个被抛弃的小孩子 一直都没有长大 特别害怕自己有哪一点做的不好 就要再次被人扔下他看似无私的付出中 带着许多的恐惧 生怕一个不慎 又要目睹惨剧发生 我们可怜的西决……4 南音演的不错 虽然很多人在吐槽她但我觉得过了及格线 并且还有一些不错的表现最喜欢看她和哥哥姐姐相处的戏 很有少女的灵动和狡黠的任性 跟苏后期的表现比较甜蜜 自然印象比较深的是第八集 小叔和陈嫣一起来到家里 她发疯维护西决的那场戏 感觉很走心 情绪也很自然 小女孩感觉被全世界背叛了 那种内心秩序的坍塌 引发的震惊和愤怒 演的很好5 苏远志 感觉这个演员一直都提不起精神来 老是睡不醒的样子 对于演戏这件事情好像也没开窍 他好像不知道要演什么 只是被大家牵着走剧情而已6 王圣迪 我们雪碧妹妹真的是未来可期!
小小的年纪 眼睛里面的情感却非常丰富 笑起来也特别可爱 希望妹妹一直走花路呀!!!
7 都灵昭昭一出场我就很喜欢 那个自以为是 要挑衅老师的眼神 实在是太棒了!!!
而且小美女的素颜也很好看 表情都非常自然 不笑的时候特别冷 笑起来又很温暖 还有点害羞她面对西决的时候 有一种像小动物似的 可怜的眼神 但还要硬装自己很好 明明透着一股心虚 但还要努力安慰别人的样子 特别动人她这种清冷的长相应该也比较受欢迎 希望未来可以演到更好的角色!
8 涂松岩老师 好像是我第1次认真看他演的戏 非常惊艳 那个讨人厌的嘴脸哦 每次看到他我都想扔东西至于拉胯的是谁 大家的想法都很一致 我也懒得骂了 许愿那两位卧龙凤雏 以后不要和我喜欢的演员合作!!!
好久没有这么投入地去体验一部剧,之没有用“看”而是用“体验”,是因为我好像也在《龙城》里活了一把。
笛安写的《东霓》《西决》《南音》三部曲,初中时期就看过了,小时候哪有什么生活阅历,自然是看不懂的,凑热闹罢了。
所以刚好能在这个年岁,再次与这个故事相遇。
喜欢看马伊琍,这也是喜欢这部剧的原因之一,从《奋斗》到《我的前半生》,再到《龙城》,她总能让一个角色俗里出奇。
以前的我肯定最喜欢东霓这样风风火火、敢爱敢恨、拿得起放得下得狠角色。
成年后,才发现西决身上的利他、温暖和同理心更显珍贵。
可到最后,我又由衷敬佩陈宇呈,那个坚持只说真话,近乎到冷血的人。
只有他说出了实相,西决的善良不过是在安慰童年的自己(后悔没有在妈妈自杀的前一晚抱住她),营造出的善良也绑架了其他人。
就像陈宇呈说的“你一直在要求我满足昭昭见父亲的愿望,本质上就是在要求某种优待,这和那些跑过来跟我说:我有钱,我有地位,所以我就要比别人多活,有什么区别?
这种矫揉造作的温情,只会让昭昭看不清这个世界的本质!
”“你靠拯救别人来获得力量,你在绑架昭昭,你根本不知道你在干什么!
”“昭昭非常怕死,还要用她的父亲来作借口,她为了活着自私到了极点”如果陈宇呈说的不是真相,一向能忍的西决怎么会冲上去动手打人,阻止陈宇呈说话呢?
“好人打人和坏人打人,有区别吗?
”最后的最后,死去的昭昭又来提醒了我和陈宇呈,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承受真相。
对啊,所以西决才那么难能可贵,他包容和接受人们的逃避与退缩。
我恨小叔的唯唯诺诺,我恨寒带植被(方靖辉)的精英主义,我恨苏远智的被动人格,我爱江薏的通透勇敢。
恨来爱去,投射的皆是自己,最不能接受的,才最有可能出现在生活里,就看你能不能一一认出了。
最感动的是合一的大爱,郑家接受了把全家拖进泥潭的合伙人的女儿昭昭,一起陪伴照顾她;陈宇呈放过了西决,决定不起诉他,因为他发现,哪怕是他最讨厌的西决的善意,言语里也在提示他温暖他,“万分之一也是希望”。
这人世间,没有什么外人,也没有什么敌人,大家都是一样的啊,其实兜来转去,我们都是一家人啊。
一塌糊涂的剧,奔着马伊琍特意来看的,就是一部平淡如白开水一样的电视剧,讲家庭生活中的锁死,剧中的波澜在我看来等于没有,毫无任何波澜,无聊的要命,每次刷碗的时候看一回,断断续续看了大半年才看完,没有任何意思,没有主题思想,不知都要把人物刻画成什么样,浪费时间。
男主角不知道到底有什么精神在里面,看不懂。
当我回忆往事时,那些过往,在我脑海里就是龙城这种色调这种节奏……这部戏真的好贴心,它的烟火气和乔家儿女那种是不同的,乔家是生机勃勃的当下,真正的烟火人间;而龙城整体的讲述都带着回忆色彩,或者说带着文学的滤镜,像是谁纸上的笔记具象成画面,它的整体氛围就带着讲述者的滤镜,比如西决的滤镜、东霓的滤镜、南音的滤镜……它不是像乔家那样将真实的生活还原给你看,而是将西决东霓南音他们眼中的生活展现给你看,你看戏的时候,不仅仅是看发生过的故事,也是在看他们的内心,他们对于生活和情感的解读……乔家的儿女是现实生活真切的投影,人物鲜活饱满,真实生动,看剧的人会觉得自己是街坊们和几个人倒霉蛋一起长大;而龙城,是每个人脑海深处的生活,伴随着个人的解读和情绪,可谓景语即情语、故事即心事。
两种风格,一个充满生命力和感染力,一个润物细无声,莫名地就勾动内心的某根弦……真是太让人惊喜了,我完全是以阅读的感觉在看戏,每一帧都值得细细品味,龙城这种风格和节奏如果能维持到最后,绝对是超品的佳作。
一开始说西决圣父的时候,也同样忽略了他只对家人这样,他能原谅陈嫣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觉得陈嫣会和小叔在一起,甚至可以说是他会撮合他俩,那陈嫣就是家人的范畴了,他再怎么放不下也不会对家人余情未了。
很多人不理解西决的坚守,其实很简单,因为失去了,所以再次得到了之后,宛若珍宝。
郑西决始终是被留在原地的人,年幼被送走一次,目睹妈妈出事一次,所以啊,三叔三婶一家人给他哪怕只是给他一点爱,就够他把这辈子都就在原地,就像溺水的人抓住一块浮木,没有归宿,极尽惶恐,越往后越会生出亏欠感。
郑西决在龙城把郑家画个圈,那就是他坚守的阵地,所有人都可以出去闯,但得回家。
可到后来慢慢的这个阵地不需要他了,他就失去了方向,所有人都在推他出去,都要他去过自己的人生,可怎样才是自己的人生,谁又有明确的定义?
郑西决表面上是被困在了原地,实则是自我束缚,跟家的联系一旦断了,就成了无根的浮萍,迷茫,落不到实处。
说回郑西决的善良,怎么说呢,他透过昭昭就像是看到了当初的自己,陪着昭昭就像是在陪着当初被放弃的自己。
可惜天不遂人愿,一次次打碎再拼起来的,是一个愈发脆弱的郑西决。
西决的人生就是在一次次与自己和解中崩塌,目睹母亲的离去一直是他的心病,没经历过的人不会体会到被留在原地被扔下的痛苦,那一刻他没有家了,后来再次拥有的也不是原来的了。
他救不了昭昭,就像他救不了自己一样,没有人去管一个病入膏肓的人如何挣扎,尝试求救结果的结果也就只是“你要去过自己的人生”,可偏偏在被留下的那一刻,人生就停滞了,藏在内心深处,不与外人道。
好不容易试探的伸出一角去自救,最后发现沉疴积弊,药石无医。
感觉西决就像水,包容万物,谁都可以对他上色,但又搅不乱他的底色,他就那样温柔坚定的在那里,偶尔会因为天凉冻了他人的手。
这种角色很难演啊,赋予水特性,让他看起来不寡淡,展现出复杂的内里又不能把他染色,深入进去,又会发现西决好像没有太多可以发泄的出口,内敛的像不断充气的气球,你不知道他的容量到底多少,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彻底崩塌。
同样给西决写评语我也觉得很难,深一点怕偏离他的灵魂,浅一点又浮于表面写不出“郑西决”,有些话还是写不出来,我再怎么拿自己的经历去共情他,还是描摹不出他的人生,也就只能告诉自己,希望以后不会拥有他比我多出来的那些年。
白宇。
从沉默的真相后,一直关注白宇,乔家的儿女、风起西陇,到龙城。
还把12锋味白宇那一集给追了追。
我慢慢明白了,感觉,这种东西很奇妙。
终于把龙城,追完了,粗粗拉拉的追完了。
太喜欢白宇才开始看的,发现里面的女的,没一个喜欢的,可是,后来,追到底,觉得都还可以。
除了南音这条线,其他的都还可以。
整个剧情比小说温情了很多,小说中,西决坐牢,挺让人难受的。
没看小说。
整个故事,讲的是家跟传承,恩情跟爱。
西决充满了感恩跟爱,是因为他得到了太多的爱跟恩情,被抛弃,却被爱,每个人的一生,都要经历春夏秋冬。
西决的,东霓的,陈嫣的,还有那个医生的。
东霓的初恋。
我们会去外地,也会回家。
家永远是温情脉脉的。
经历风雨,互相陪伴的。
我在看了回响跟尘封十三载后,终于看了一个温暖的故事。
关于家。
里面的女的,东霓陈嫣还有江薏都是演技大于脸的。
而南音,实在是不喜欢,样子不讨喜,声音也难听。
2023年,追的剧,是关于家庭的思考。
回响,尘封十三载,出轨跟对家庭的破坏,造成了社会的不安定,到了龙城,依然是一个家的故事。
家庭,像一个细胞,而社会是整个身体。
2023年的功课,是对于家庭的理解,电视始终是高于生活的,3月-4月-5月,回响,尘封十三载,到龙城,我开始去看一些关于家跟社会的电视剧了。
7个月,在修行外在,而如今,在清理内在。
我昨天,有点放下了很多感受了。
8个月的零极限,清理的是我的内在。
关于家。
看完最大的感受是:当小说被改编为八点档电视剧时,为了更多迎合电视剧受众、配合电视剧这一载体的特点,编剧不得不做出大量小说情节上的删改、角色人设上的调整,甚至对小说作者原来所想表述的中心思想有所牺牲。
小说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两个点,一个是西决——作者说西决是她的理想,而在《南音》里她打破了它。
这里自然是说开车撞向陈医生的西决,也许当年读书时我没有意识到“大爱”的西决对他人的包容、爱护多少来自其童年心理阴影导致的不安全感,所以当时西决撞向陈医生那刻,他对他内心所捍卫的价值标准的坚持让我震撼不已,这种自毁式的人物走向带给我很多思考:也许在作者眼里这样的“理想”非常可贵,在现实前也非常不堪一击。
另一个印象深刻的情节是南音和陈迦楠,这段恋情的开始来自那个赎罪一样的郑南音,用她的话来说,是因为陈迦楠看到她卑微的、甚至在外人看来可笑的一面。
最后还是为苏远智披上婚纱、和陈迦楠恋情无疾而终的结局也把这份相互救赎般的浪漫击得粉碎。
然而以上的情节在电视剧里都无从体现,甚至迫于原著是三本不同主角的小说,刻画的空间更多更自然,而电视剧无法多支线地同时反映人物的成长,导致电视剧里的南音的刻画我认为非常单薄,人物从头到尾的变化很弱,没有成长性。
到最后她外派培训竟然一部分原因也是为了气苏远智,远不如小说里最后令苏家刮目相看、默默承担为哥哥照看好臻臻责任的南音那样真正的独立自强。
其他令人惋惜的改编包括但不限于和西决感情分分合合二十多集的江薏。
小说里的她最后和方靖辉好上更符合逻辑,大概是当年看小说的我对这个角色有太多的憧憬和钦佩:她是小说里难得明媚的一抹色彩,工作能力强,为郑家大事小事没少出力,社会人脉广、主意多,潇洒自如,更懂得不同情况下适时地抽身,这样圆滑世故的她和热带植物博士我认为谈不上绝配但也是意料之中。
但电视剧里她和西决却从小说里的露水情缘变成为在理想和现实间犹豫不决的一对苦鸳鸯,这样落了俗套的剧情,不知为了斩断和东霓若隐若现的情丝,还是为了西决得到圆满的下半生归宿。
可能我最爱的改编是被西决感化的陈宇呈医生,但最终也是草率而生硬地结束他性情的转变。
尽管最后作为电视剧而言,龙城故事还是被不过不失地呈现,但为了符合这一载体特点所做出的大刀阔斧的改编还是让早年原著粉失望且无奈。
也许以后对所谓的小说影视化再也不会有过多的期待和幻想了小说里的那座龙城也许是只能存在我们脑海的想象里。
如果以郑东霓为视角,这部剧就变成了:爱上了被领养回来、被自己小叔绿了、谈了个没离婚女朋友、努力想救活亲手毁掉自己事业而且还是家族敌人女儿生命的弟弟,爸爸中风酗酒家暴、突然猝死的母亲可能和别人有一腿,刚成年就生了个女儿,离婚两次,又生了个先天性残疾的儿子。
母亲胃癌、父亲工厂破产被追债、英年早婚、自做决定把父母给自己买的地段一绝房子卖出去的妹妹,偷自己儿子的出生证明。
原著粉上线一口气看完了六集,本来想着看在自己短短三四个小时的功夫差点哭了三回的份上就都算了,只要有人能拍这部剧,有那么几个瞬间是对的也就够了,毕竟现在的质量远超上线前我的期待了,但可能就是发现了还算好,才让我有更多写剧评的欲望,毕竟有的地方真的就差了那么一点点,如果真的加上这一点点也许就更好。
首先就是陈嫣的选角,我是万万没有想到这个角色给了我当头一棒的,我想过马伊琍演的东霓可能会离谱,还有许多的配角也许表现不尽人意。
但事实上和我想的不同, 整个六集看下来,唯一一个是选角带来的硬伤,并且用演技以及其它的表现都没弥补的了的就是陈嫣。
马伊琍的东霓真的异常的好,好到我都能忽视她的年纪以及那个实在夸张的齐刘海。
西决就不用说了,唯一一个选角真正合适的角色,而对比起来,陈嫣的选角和表现,完全没道理。
大概是为了在后面大部分的剧情里显得和小叔更搭配吧,演陈嫣这位女演员实在是太老了,我在百度百科上没查到她的年龄,但无论如何从妆造之后的外表上看,她和西决之间的年龄差距是完全不适合演情侣的,几乎到了如果你的大学同学是这么一个人,看起来比你老这么多你会怀疑的程度。
再加上关于西决和陈嫣校园恋爱那段剧情写的太硬,太直给,导致陈嫣所有在和西决的对手戏的表现堪称灾难。
尤其是陈嫣刚出场的那几个镜头当中,有一个是调侃西决这个“贾宝玉”是不是又被自己的姐姐妹妹缠住了,原本这台词写的是好的,陈嫣对西决身份可能的了解,还有想让西决更多的关注在自己身上这样的想法,这一句台词有太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了。
但是这位女演员无论是在嗓音条件还是在外貌条件上给了这句台词相当不合时宜的表现,坦白讲我当时听到这句词整个人都愣了一下,实在是没法让人不出戏。
也有剧评说这个是映射西决其实就是喜欢姐姐类型的,我也不完全同意,抛开我私心上对剧情的理解,是觉得陈嫣其实是个东霓和南音的结合体,单说一点, 她的外形上就是比马伊琍演的东霓都老的太多了,几乎看起来和三婶快是一个年龄段的了,这显然是不合适的吧?
后面陈嫣的表现还是相当可以的,尤其是在开始和小叔对手戏之后,无论是第一个拥抱,还是拿出自己态度,改口叫三叔三婶那句三哥三嫂,表现力相当可以。
演员是不差的,只是可能选角和妆造的时候在这个老和年轻之间没找准定位,导致和西决的对手戏时是很让人出戏的。
第二个遗憾是剧情上,也是在陈嫣身上,毕竟前六集主要就是讲陈嫣这点事情,关于她和西决那个孩子没拍出来,我是有点惊讶的。
坦白讲如果没有这个孩子,西决和小叔还有陈嫣这三个人之间的很多东西就差了那么一点。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导演和编剧在考虑的时候想补偿一下小叔和陈嫣这两个角色,毕竟对比起原著,陈嫣就是唐若琳这句话是东霓告诉西决的,这样一来比起陈嫣的坦白,小叔和陈嫣之间的这段感情就更具有坏人意味,所以也许导演是想弥补一下。
再也许是,在电视剧里,侄子和婶子之间有点简单的感情纠葛也就算了,如果甚至还曾经有个孩子就有些骇人听闻, 能否过审也是问题,这也是改掉这段剧情完全可能的原因。
不过无论原因是什么,在我的主观感受上,这段剧情的缺失对剧情走向的影响是相当明显的,某种程度上让西决,陈嫣,还有小叔这三个角色都稍稍走了型。
西决是个非常复杂的人物,正如我在上面所说,某种程度上陈嫣是东霓和南音的结合体,这和西决的性格是有关系的。
一方面西决是一个孤儿,安全感是他最需要的东西,正如东霓所说的那样,你不用一辈子活在别人的恩典里,这个所谓的活在恩典里,其实就是安全感缺失的最好表现,而东霓正是对应了他这一部分的心理需求。
东霓是个什么样的人呢,独立自主,为了自己想要的东西,需要保护的人不择手段,是好人也是坏人,是个完全不符合社会一般规则的人。
反观陈嫣,她身上也有这样的影子,从小和母亲一起长大,寄人篱下,让她知道自己一定要出头,要独立,这其实和东霓就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这部分就是陈嫣和东霓相似的地方。
而她也是个不太符合社会一般规则的人,毕竟你无法想象一个疯狂的爱上自己的高中语文老师并且最后和他结婚生子的人是我们想象的一般人。
而这种不属于社会想象中的一般人,往往内心都非常强大,能给人提供非常多的安全感。
这从原著里的一段剧情也能映射出来,剧里好像没了,大概意思是说西决和陈嫣两个人一起去献血,正好血型一样,两人说如果出了什么事,互相可以输血,大概这个意思,其实这就是安全感的体现,西决不会对随便一个什么人说出这样的话来,他的性格决定了他很少会“索取”什么,哪怕是互换,而说出这种话来其实就代表着他对陈嫣那种毫无保留的信任,不过这种信任却又是不完全的,也许西决本人都没意识到。
这就要从陈嫣像南音的那一面说起,从原著里说,在最早的南音和苏远志恋爱这一阶段,西决的反应和表现毫无疑问是超出一个一般家长的,尤其是超出一个,年龄和南音相差不远的家长的,西决的南音的感情也是相当复杂的,完全理解成兄妹之间的感情也是有失偏颇的。
这点就从西决说想成为一个和三叔一样的人也能看出一个侧面来,西决是希望自己能成为那种给人温暖和力量的人的,也可以说是内心隐隐有一种保护欲在作祟,而在不同的情况下,这种保护欲能转化成很多的东西,陈嫣的另一面就能满足西决的保护欲,一个单亲家庭出身,无依无靠的女孩,完美的契合了他人格当中的那一部分。
而这就回到最初的话题了,这段剧情的改变对西决这个人物特征的变化在哪呢?
首先是西决和陈嫣在原著中关于买房吵架的那段对话,我太喜欢这段话了,贴在这里。
首先就很简单了,就是西决到最后也没决定去买那套房子,这点剧版改的其实不太合理,毕竟西决就是这样的人,如果他作出了要三叔三婶,大伯大娘的钱的决定,那他就能一样跟着郑东霓远走高飞,把什么都放下,所以西决不可能拿这笔钱的,这种骨子里的东西是支撑着他走到现在的原因,这才是他,不可能改变的。
其次就是某种程度讲,西决对这个孩子的在意程度,是要大于陈嫣的,就如同他所说的那样,理直气壮地索取无度,这一点他在陈嫣身上永远不可能做得到,他没有一个真正的血肉至亲,只有一个孩子才是真正属于他的亲人。
你没办法想象在他刚搬进三叔三婶家的时候,每一个担心袜子滴水睡不着觉的夜里,他一定会想起自己的父母是怎么抛弃自己的,那他就会一样的想,如果我有一个孩子我该怎么对他好,不让他过自己这样的日子。
这就是他从小到大渴望的事情,用对自己孩子的好去填补自己的童年,这就和他用南音举例子一样,这也就是他对南音某些情愫的来源。
所以原著里陈嫣打掉了这个孩子,选择去跟小叔在一起,打破的不只是西决对他和陈嫣这段感情的幻想,更是他对自己那个即将出世的孩子的幻想,这种幻想的破灭,远比和陈嫣的爱情破灭带给他的打击要重得多,这也就导致了,他和剧中的反应截然不同,他明确的告诉了小叔,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那我们就回不到过去了,对西决来说这大概就是他最决绝的表达了,远比剧版当中,无限制的为小叔着想,甚至就在那么短短的时间还能领着他和陈嫣来见三叔三婶要更狠的多,可能也就来源于要更恨的多,他理解每一个人,可没有一个人真正能理解他。
他支持每一个人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可只有自己过不上想要的生活,这就是他让东霓最痛恨的那一点。
毕竟东霓是自在如风的,无论事情做错还是作对,只要她想做她就会去做,她会自己承担事情的结果。
当然了,有些时候也许会伤害到某些其实原本就应当受到伤害的人,郑东霓是不在意的,但是郑西决是在意的。
这个遗憾对我个人来说比陈嫣选角差了那么一点点要重的多,可能也因为西决这一段的表达是我个人觉得更近似于我的吧,有点私心在里面,但这段剧情对西决这个角色,对他和小叔还有陈嫣之间的关系后来的变化,其实也非常重要。
如果明白了这段剧情,大概你就也明白了西决这个人,而剧中现在的改法,其实是偏离了西决这个人的行为和思维逻辑的,反而有点陷入那种烂好人的怪圈当中了,很难想象他和江薏最后会被改成什么结局,会不会和原版一样。
毕竟一个烂好人,最后收获了一切,这才是绝大多数观众想要的,也是绝大多数编剧会写出来的剧情,谁知道呢。
最后一个比较大的不合理的地方其实就还在西决这个人的人物逻辑身上,但是这个是我猜测的,就是剧版里,西决在火车站劝说小叔和陈嫣在一起时候和他说的那句话,前面西决说的是,你不想跟陈嫣在一起,不就是因为我是你侄子,你接受不了吗?
大概这个意思,后面西决说告诉小叔一个秘密,让他保密,我要是没猜错的话,十有八九西决和小叔说的是他的身世,这其实就稍微有点离谱了,要真是这样的话,西决这个人的逻辑线就是半崩了的,真成了那种虽然好,但是好的诡异的标准国产电视剧烂好人了。
毕竟现在拍出来的西决,就算是好的有点过头,但是一切还都算是符合逻辑的,他是在三叔家长大的,三叔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待,还有东霓和南音他们一起成长的姐弟情这些,他无论好到什么程度,就算超出理解范围,但还是可以想象的,换言之这个人物是立得住的。
可如果设定上是西决最初就知道了一切呢?
他父母其实是抛弃,是不在意。
他从小到大所享受的, 其实是毫无道理,毫无理由的。
他还能理所当然的在这个家里这么多年吗?
这就不是西决了。
这不说深了,毕竟是我猜的,而且说太多剧透就太多了,原著粉一看就明白了,希望和我猜的不一样吧,否则虽然我看的时候还是能当做一切没发生过,但只要稍稍一琢磨下去,就是完全不合理的,对我这样的人来说,尤其是我深爱着龙城三部曲和他的一切,还是挺难接受的。
大体上来说,前六集看下来让我觉得显著不合理的地方可能就是这三点,还有些其它的小细节,比如人物的行动和台词可能和原著也有点对不上,但这就是个人向的东西了,人人都有不同的见解,也许有人就觉得合理,这也是难说的事情。
况且综合看下来,这部剧的整体质量还是远超我的想象的,虽然选角,虽然妆造,虽然改编,但我还是要说,在我一个原著粉心里,一定是及格线往上的水平的,尤其是马伊琍的东霓,对比起我预先的估计,还是相当惊喜的。
演技和也许是对这个人物的理解吧,弥补了太多东西了,再加上白宇这个本就不错的西决,两个人几乎就能撑住整个剧达到及格线了,再加上我自己对这个剧的光环吧,给个八分还是可以的。
写着写着又说了这么多,比预告片那个发疯的剧评不知道又长了多少,要是每个六集都要写这么长那日子就不用过了,不过想想如果是为了西决东霓,为了龙城三部曲,大概也值了。
看剧的时候我还会想,这人物这么拍不就毁了吗?
转念一想我又觉得,什么毁不毁的,又没有一个真正的郑东霓,真正的郑西决,真正的郑南音,都是假的。
可再一想,也许有吧,他们就是活在我心里的,在我还是个少年的时候,他们给了我太多太多的东西,直到今天我还会为之痛哭或是感动的东西,怎么能说他们不存在呢?
他们就是我的朋友。
最后的最后,不和之前一样发疯骂导演组的选角了。
谢谢,谢谢你们拍了这样一段故事,哪怕只给我一个感动的瞬间,对我来说也值得了。
灾难式的选角… 马伊琍演技和长相不是问题 主要是那个假发痕迹太严重了导致毫无灵巧的感觉 冷杉、江薏的选角也相当失败(尤其前者 这么普根本无法成立这个角色让东霓一见不忘、动郑成功等一系列的选择) 摄像还真挺不错的 情节方面作为一部家庭伦理剧 我一原著党其实也挑不出太大毛病 我只能说选角导演拖出去斩了吧
都2023了,拍剧选演员能不能考虑下观众的感受?想不通马伊琍这造型是怎么拍板通过的……
真的不想给这部剧打太低分,无论是对自己的青春还是对笛安的热爱....但...龙城真的不是重庆...拍出来的一切换了人间之后犹如无根之萍
这个剧剧情真的很离谱,离谱到我想看看它能究竟离谱到什么地步。
钝力狗血,不酸不爽,走不散的冤种一家人,结局是重情之下的大团圆。
集狗血于一剧,除了女主造型很难评,男主太差,女主帮小女孩那段还挺有意思的
看了三集觉得很恐怖,演马伊琍爸爸的演员比她小,演马伊琍养母(三婶)的演员比她大一岁,演马伊琍弟弟的演员比她小了20多岁,演她弟弟女朋友的演员跟她差不多大... 合着怨种是白宇
公司茶水间电视放的,看了两眼,尬疯了。。
剧情狗血,但还是看完了,前面比后面有意思,不得不说郑家三姐弟多多少少都有点疯啊!
目前看了三集,还不错,马伊琍的状态是我没想到的,扮演二十几岁毫无违和感,她的演技我一向放心,白宇依旧很稳,走的是演技路线,李婷婷演出了学生时代那种青春洋溢的感觉,不禁感叹青春真美好呀,还有老戏骨们对手戏,都挺不错的,希望继续保持下去。
前面不错,后面画风逐渐诡异。。。
谁年轻还没看过青春疼痛文学 可这也太tm狗血了 恶心
小说好歹当年也是我的白月光了 在这干什么啊三兄妹的选角 马伊琍看着都和刘琳差不多大了 又不是不让拍 选角能不能精确一点啊 笛安你不难受吗
东霓演的如此咋呼,马伊琍也不是没演技,每次都挑不适合自己的。原小说是狗血青春恋爱文,演员视觉年龄都太大了
不是说剧情很drama吗?我感觉好无聊啊
现在才觉得这个故事很膈应人
和爸妈看的 好看
家庭伦理剧,狗血洒满了,看了一集,没什么追下去的欲望
以姐弟的名义彼此相爱、彼此守护,这感情太抓马了,既温馨又有点痛心
真的很喜欢看一些东霓的吵架戏,我的嘴替,她好会说,能够替我帮西决出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