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

На млијечном путу,送奶路上,牛奶配送员的魔幻人生(台),牛奶佬魔幻恋曲(港),银河漫漫路(误译),送牛奶的路上,牛奶之路,牛奶漫漫路,爱与战争,On the

主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察,莫妮卡·贝鲁奇,斯洛博达·米恰洛维奇,谢尔盖·特里富诺维奇,米基·马诺伊洛维奇,佐兰·茨维亚诺维奇,玛丽亚·达金娜,达沃·扬吉奇

类型:电影地区:塞尔维亚,英国,美国语言:塞尔维亚语,意大利语年份:2016

《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剧照

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 剧照 NO.1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 剧照 NO.2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 剧照 NO.3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 剧照 NO.4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 剧照 NO.5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 剧照 NO.6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 剧照 NO.13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 剧照 NO.14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 剧照 NO.15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 剧照 NO.16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 剧照 NO.17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 剧照 NO.18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 剧照 NO.19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 剧照 NO.20

《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长篇影评

 1 ) 看过导演演的电影,看的第一部他自导自演的电影,感觉棒极了

刚看完这部《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不知道电影名翻译的好不好,反正让我老是想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记》,虽然《少年派》我到现在还没看过,但当年挺火的,略知一二。

但看了这部电影,我还是挺震撼的。

是通过电影公众号知道的这部电影,怎么介绍都快忘记了,但知道有莫妮卡·贝鲁奇,我就想着有朝一日一定看一下,没想到电影很精彩啊。

看完就想着来豆瓣发表一下看法,结果,还被那么多人评论这是导演的江郎才尽之作,那我只好再去看看导演的其他作品了。

这个导演和演员我很面熟的,看过他和朱丽叶·比诺什演的一部电影,他演的杀人犯,结果他们岛上从没有发生过命案,要裁决他的话,得从巴黎还是哪个大城市运绞刑架之类的,故事很长,但我看的也很入迷。

果然,此人不同凡响,还是个大导演呢。

接下来,我去看导演的其他电影去啦

 2 ) 爱情电影?战争电影?动物电影?

难怪这部作品只有这么点分数。

只能说是一个疯子演戏给了一群傻子,而疯子却被认作傻子。

就像《Joker》里面的首尾场景呼应的钟一样,会被人忽略,导致让绝大多数人忽略了故事的一切都是主角妄想的经历这种可能。

“当你亲眼看着自己的父亲被电锯锯断脖子的时候……”这一句话就已经为一些称为“奇幻”的想象提供了依据,可惜被多数人忽视这一真实和现实的桥梁……

 3 ) 《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喧闹掩盖下的无尽悲恸

(芷宁写于2017年7月10日)这些年来都忙着和无烟地带乐队做巡演的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终于又拍片了,作为拍片数量不多却能成为欧洲各电影奖项常客的他,此番执导的《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On the Milky Road)》有着其影片的显著特点,动物,狂欢,歌舞,战争,婚礼,血色,还有对爱、死亡和重生的注解,残酷又浪漫,真实而魔幻……影片开始不久,一只只呆愣的白鹅扑腾进倒满鲜红猪血的浴缸的画面,就令很多影迷难抑激动之情地呼出——那个“癫狂”的老库又回来了。

在村里或山野的动物次序出场之后,观众期待的真正的“大马戏”要开演了——骑着毛驴打着伞,穿梭于不长眼炮火中的送奶工开始了一段百味杂陈的奇幻人生,此过程不乏因感性因素而导致的情绪失控的场面,于是,哭哭笑笑,打打闹闹,甚至伤及健康或生命……而熟悉老库的影迷都知道,他其实是一个骨子里充满悲剧气息的人,他的影片虽然多给人夸张闹腾的表象,但事实上,混乱笑闹讽刺所包裹的,是一种极致的悲恸怜惜和哀伤,甚至是无处安放的乡愁。

一个导演骨头缝里的东西,和他的出处无不关系,1954 年出生于前南斯拉夫著名的萨拉热窝的库斯图里卡曾说过:“我在这样一个国家出生,希望、欢笑和生活之乐在那里比在世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更强有力——邪恶也是如此。

”所生长、生活的国度总是风云多变,分裂又内战,加之东欧人突出的性格特点和精神气质,令心中堆积着无数诉求的库斯图里卡,将电影变成了他想要抒发内心“咆哮”和头脑风暴的工具,他总将视角集中在民族的生存状态和深重苦难之上,大约因其痛苦过于深沉,过于沉重,他影片的表现手法反而有些肆意,有些诡谲,有些妄为,有些乖张到任性,同时那些看似荒唐到无语的表象又包涵着深意和寓意,颇有人文气息。

在一幕幕犹如“鸡飞狗跳”、“人仰马翻”的疯癫“闹剧”中,库斯图里卡的电影被贴上“魔幻现实主义”的标签,其中的荒诞不经、揶揄嘲讽乃至那要命的看上去生不逢时的浪漫,都被抖落得洋洋洒洒,酣畅淋漓,喜好这一口的观众往往看得大呼过瘾,继而陷入沉默或沉思。

埃米尔·库斯图里卡大约是那种善于把人生经历和深切感悟融进光影世界的导演,他说:“我的整个人生都活在自己的电影里。

这部分来自我的情感,部分来自我的思维,希望能远离一段可能是非常罪恶的历史进程,并且尽可能地浪漫,尽可能地未来主义。

”片中战火中的送奶工和落难的意大利女人之间的爱,有着异乎寻常的“浪漫”,在躲避追捕的闲暇里,竟然能给人短暂的忘记危险的可能性,给观众以他们可以躲过去的假象。

不过,平心而论,由一把年纪的埃米尔·库斯图里卡和莫妮卡·贝鲁奇饰演的这对浪漫的苦命鸳鸯,多少显得有些老,这令片中的很多设定显得更为“离奇”,或许在库斯图里卡迷和贝鲁奇迷们来看,这些设定又都是合情合理的。

影片的第三部分,永失我爱后的男主人公,带着要有人来记忆爱人、记忆他们之间的爱的使命活了下去,但他“出家为僧”。

耗费15年时间,他日复一日地背着沉重的石头一步步爬上高山,走到爱人香消玉殒的地方,用那一块块坚硬的无生命的固体,来堆砌他心中最美好最柔软最充满生机的爱。

而那决然的神情,义无反顾的行动,令人想起了尼采的话:“极度的痛苦才是精神的最后解放者,惟有此种痛苦,才强迫我们大彻大悟。

”如果有人看到影片前半部分,就认定老库只是在复制他的前作模式的话,那么在看到最后的这部分时,或许会觉得那个结论下得有点草率。

据说,影片所架构的男主人公三个生命阶段的第二段来自威廉.福克纳的小说,而背负石头的注解又有暗示民族沉痛命运的意思,将故事的启发和自己的构想看似随性实则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貌似是埃米尔·库斯图里卡的专长,他似乎偏爱用非现实主义的手法来描绘现实世界的残酷,命运的多舛,普通人生活的颠沛不易和无以为继。

老库说:“我非常享受拍电影的过程,那种从沉重的现实逃离到超现实世界的感觉。

拍电影正是构造超现实世界的工作,非常接近纯粹的精神世界。

所以我又回到了拍摄中。

”就这一点而言,导演真是个令人艳羡的工作,只是这世间也只有少数人可以获得。

片中人设为“红颜祸水”般的被追捕的意大利女人,对爱情有着自己的见解,当她执意背着腿受伤的男主人公继续逃命时,她有句台词:“这是唯一有意义的事,竭尽你的所能,去爱一个人。

”结合影片的结尾,回想这句话,一时间十分伤感。

(杂志约稿)

 4 ) 库斯图里卡和他的马戏团美学

《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又名《送奶路上》(On the Milky Road)讲述了一段发生在南斯拉夫内战时期的爱情故事。

改编自三个真实的故事,背景设置在南斯拉夫内战时期,这一部分是真实。

库斯图里卡还加入了许多梦幻的内容,比如那条顺河水飘走的白裙,突然被披着彩色羽毛的鸟叼着,送到女主角Nevesta面前。

Nevesta和Kosta被敌军追赶,藏到了一棵树上。

Kosta抓着Nevesta轻松一跃,飘向空中。

真实与梦幻相结合,构成了这部电影魔幻现实主义的风格。

一部分人觉得它晦涩难懂,另一部分人觉得它妙趣横生。

《送奶路上》鲜明地体现着库斯图里卡的个人风格和美学观念,最典型的自然是他独创的“马戏团美学”。

库斯图里卡的电影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形象,动物在电影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

或是象征、或是隐喻、或是构成情节,或是营造出一种气氛。

这些形象组成了一幅幅生机勃勃的画面,人与动物间的交往更表现出一种“万物有灵”的感觉。

最重要的是,动物的“有灵”,或者说“拟人化”,也是库斯图里卡电影里魔幻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看来,有关动物的戏份是《送奶路上》这部影片中最有意思和最吸引人的镜头。

游隼在Kosta的梦里,一只游隼撞毁了敌军的直升飞机,拯救了这里的人民。

第二天早上醒来时,果真有一只游隼飞进了家里。

之后,他无论去哪儿都带着这只游隼,对它抱有期待。

直到最后,这只游隼都没有撞向任何飞机,但它救了Kosta的命,帮他啄烂了敌人的眼睛。

鹅我对这场戏的印象尤为深刻!

农夫宰杀了一头猪,把猪血倒进一个巨大的浴缸里,放在室外无人看管。

成群结队的家鹅排着队从高处一只只跳入浴缸,雪白的鹅毛顿时浸的通红。

家鹅浴血的场景出现了两次,明显是在隐喻什么。

我觉得这个场景是一种预示,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杀戮,在这场杀戮中,人与动物都不能幸免。

蛇Kosta在送奶路上,会在某个特定的地点倒些牛奶出来,喂一条蟒蛇。

这条蟒蛇后来报了两次恩,一次缠住了Kosta,让他免于偷袭,一次缠住了Nevesta,帮她避开地雷的线。

鸡Milena家的鸡喜欢对着镜子上蹿下跳。

羊群羊群在影片的后半段起到了重要作用,Kosta和Nevesta利用羊群躲避敌军的追赶。

Kosta的腿受了伤,没有办法跑动,而且敌军已经到了附近。

他和Nevesta只能钻进羊群里隐蔽起来。

敌军知道他们躲在羊群里,开始深入羊群。

Kosta偷偷把羊往地雷区里引,瞬间就引爆了地雷,羊群受惊,四散奔逃。

不少羊朝地雷区跑去。

一瞬间,绵羊像火球一样不断地飞向空中。

落到地上时,已经被烤的焦黑,往外散发着浓浓的黑烟。

毛驴驴是Kosta送奶的重要工具,它对主人忠心耿耿,看到蛇缠住了Kosta,他没有逃跑,反而还用蹄子帮他驱赶那条大蛇。

在敌军屠城的时候,毛驴不幸中弹身亡。

熊熊出现在第三个阶段的故事里。

Kosta失去了Nevesta,他背着石头往当初炸死了爱人的地雷阵走去。

路上遇到了这只熊,他们应是见过很多次了,彼此都不觉得惊讶,像老朋友似的分享一只橘子。

人与动物在内战的枪林弹雨中勉强维持着正常的生活。

安稳的田园生活与紧张的战争局势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导演对战争的反思。

有人说库斯图里卡的电影里必有一场婚礼,《地下》、《流浪者之歌》中都至少有一次婚礼仪式,对仪式活动的展现似乎成了库斯图里卡电影中的一个定式。

婚礼在库斯图里卡的电影里有多种作用。

首先,这种仪式活动最能展现一个地区、民族的风俗文化。

其次,婚礼的狂欢场面能把影片推向一个高潮。

狂欢下的失序又是库斯图里卡很喜欢的内容,与他的“马戏团美学”不谋而合。

虽然《送奶路上》没有婚礼的场面,但依然举行了两次狂欢活动。

喧闹的音乐,开心地跳着舞、唱着歌的人群构成了狂欢的场面。

Milena冲进酒吧,含着酒杯往嘴里一杯接一杯地灌酒,她偷走酒吧里的枪,和着音乐的节拍射击。

人们穿着民族服装,围成圆圈跳舞。

这两次狂欢活动都有事情发生,第一次,Milena打伤了两个劝她别把Nevesta嫁给她哥哥的男人。

第二次,Milena发现未婚夫Kosta和Nevesta有私情,她把Nevesta带到了哥哥的单身狂欢派对上,在狂欢的人群周围,打的不可开交。

《送奶路上》本应有一场婚礼的,但最终变成了一场血色婚礼,还未开始就已结束。

婚礼现场,整栋楼房被烧毁,Milena和哥哥被烧成黑炭。

兄妹俩的牺牲意外成全了他们的另一半,蛇在半路救了Kosta,Nevesta跳进井里躲过一劫。

Kosta发现Nevesta还活着,就和她私奔了。

“我们要带着理想拍电影,我们必须相信电影,所需要的只是从主导潮流中脱身而出。

”——库斯图里卡

他便是通过这种失序的狂欢场面把他的电影从主导潮流中抽身出来,用非理性的方式来表达他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形成了独特的电影风格。

推荐给喜欢文艺剧情类电影的小可爱们

戏剧、电影、书籍分享区

 5 ) ON THE MILKY ROAD

哇 好一个魔幻现实主义 我怎么现在才知道图里卡这个神仙,和魂断蓝桥一样的反战爱情故事的外衣,一样华丽又心碎。

会咬人的匈牙利老钟,浴血的鹅,撞镜子下蛋的鸡,喝牛奶的蝰蛇,超聪明的隼,像狗一样黏人忠诚的小毛驴,独木桥比赛常胜将军的盘羊,刚出生的小绵羊和绵羊地雷,喝羊奶的小黑猫,吃橘子的熊,戏特种兵的蓝蝴蝶,飞过山洞天堂的金刚鹦鹉,长达两个小时的电影 里面出现的每一个动物都仍旧清晰明了;暴风雨中老树上的亲吻和起飞,芦苇荡边的小屋和水里漂起来的南瓜,井里的小空心枝和河里的竹管,是拉着稻草编的担架床和背着用骨头固定住的断腿,是伊甸园里救出喷火枪下的男人和地雷堆里的女人,是给两个女人举起接漏雨的盆,是举着蹦迪的打火机是晚会上的9mm口径鸣枪助兴,是缝起的耳朵是堆满的石块。

“我本该过苟且偷安的生活,却因为遇见了你,我又想做自己了。

”“害了我的是我的美丽,正如你的善良。

”——“我知道你爱我,至少有那么一点点”——“是的”“别哭”——“但是我好像爱你比你爱我多得多”——“是的”“别急 等你到来之时 我们终会相聚”

 6 ) 库斯图里卡带着动物马戏团回来了

(原载威尼斯电影节期间的腾讯娱乐报道)《地下》那场癫狂到国家分崩离析的婚礼又回来了。

也是在电影中段,也是在战火停歇之时,也一样有着手枪和乐器一道喧嚣的吉普赛乐队,也一样有背着主人暗通款曲的男女。

如若将来有心人把这两部隔了21年的库斯图里卡电影进行混剪,那么《牛奶之路》里莫妮卡.贝鲁奇饰演的意大利新娘,将与《地下》的娜塔莉较量风骚和红颜祸水的程度;库斯图里卡自己扮演的送奶工Kosta,当然比阴险狡诈的铁托战友马高老式不少;而那个朝天轰着手枪一口闷下两杯高烈Raki的疯姑娘Milena,自然是黑仔的加强版。

另外,《地下》里面马高的扮演者马诺伊洛维奇也回来了,在《牛奶之路》里作为战争英雄Zaga,在波黑内战结束那天,举办这场与意大利祸水女人的盛大婚礼。

他戴着一只战争留下的假眼,用已经不存在的南斯拉夫国旗包裹起一个全裸的妓女,下半身快活忙碌着,上半身勒令Kosta去跟他真正该娶的女人、Zaga的每每Milena跳舞。

库斯图里卡亲自敲打着马林巴,这本来就他这些年在与无烟乐队(No Smoking Orchestra)巡演路上的本职工作,最忠诚的听众——一只猎鹰——跟着节拍摇头晃脑。

动物狂欢节也回来了,这些最难以控制的演员们,比库斯图里卡的任何一部前作表现得都更加生动。

《黑猫白猫》中列队踏步前行的鹅群,这次如跳水比赛运动员,一只只接力蹦腾进被装满新鲜猪血的浴缸;《生命是个奇迹》里因失恋企图卧轨自杀的毛驴,这次背着送奶工老库在枪林弹雨中穿行;《地下》开始部分从被轰炸动物园逃逸的灰熊,这次与老库共同咀嚼着一只橘子。

爱上喝牛奶的毒蛇懂得知恩图报,翱翔天际的猎鹰享受抚琴之挑,狗儿努力上蹿下跳的追咬一片树叶,公鸡如上了发条般蹦着照镜子。

蹑手蹑脚的吉普赛乐队摸进午睡的村落,不小心打碎一面镜子,呱噪着鸡飞狗跳起来,这是库斯图里卡电影给出的过瘾巴尔干画面,也确是真实的巴尔干生活。

再没了老伙伴Goran Bogavac谱写当代圣桑的“动物狂欢节”乐曲后,老库让自己儿子、也是乐队成员的Stibor接手,虽然没能创作出《吉普赛时代》原声那样的金曲,但对于电影情绪和节奏的辅助,也已经是非常抢眼(耳)了。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些从金松岭(Zladibor)农庄及贝尔格莱德动物园驯化而来的演员们,有的竟是库斯图里卡的老朋友了。

“我很多年前就认识那只熊了,也经常去看它,观众看到我和它一起吃橘子或许会觉得这很危险,但我们就是这么相处的”,媒体场之后的发布会上,导演说到。

35年前,27岁的库斯图里卡携《你还记得多莉•贝尔吗》第一次来到水城,就荣获最佳处女作奖。

但在后来让影迷们称赞并期待的电影生涯中,他感觉从没真正为拍片而快乐过,毕竟那是一件很花心血和时间的工作。

或许是音乐、文学、建筑、足球样样精通的工作实在太分散精力,或许也如他所言导演的灵感和创作高峰期总是有限的,总之,从2008年纪录片《马拉多纳》后,他就再没拍摄过长片。

近些年忙着和无烟地带乐队巡演,真正能思考下一部电影故事的时间,竟然只剩飞机上独处的几小时。

这些年,他仅自导自演过一部短片,在2014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出现于纪念萨拉热窝事件(暨一战爆发)一百周年的合集影片里。

其实,早自2012年,此片就在他为《生命是个奇迹》取景而发展成的文化村落Drvengrad(木头村)循环放映着。

他扮演的东正教苦修士,背着两袋石头,途中遇到毒蛇、骷髅和乌鸦,最终来到山顶。

当时,向导曾为待在村子里的我解读:“在塞尔维亚迷信里,蛇是敌人、乌鸦是死亡,库斯图里卡登山过程象征这个民族深重的灾难,到了山顶见证死亡后,总算释怀,却又将石头抛下山,一切的苦难还得重来。

可见他是一个多么深刻的塞尔维亚主义者。

”《牛奶之路》中,这个短片被衍生成了影片的第三部分,石头被苦修士背到山那边的爱人遇难雷区,用了15年时间,堆出曾经爱的记忆。

据导演自述,这是来自威廉.福克纳的一部小说,书中已婚律师和一个别的女人也有着一段深情,律师曾试图自杀,又因为天主教信仰而制止了自己,“如果我死了,谁来记忆这个女人呢?

我们之间的爱也会被忘记。

”影片其余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库斯图里卡费心费力才写就的故事,“像是一次清零重来,也像书写阿拉伯文或传统中文那样,倒着开始我的职业生涯”。

电影中。

引发追杀祸水的神秘新娘,来自意大利,战争初期曾在从克罗地亚闹独立的克拉伊纳共和国生活,被北约维和部队指挥官从难民营带走并占有。

在村民的流言蜚语中,这个克夫的美女,曾导致司令官杀了自己在伦敦的老婆,她肯定还会惹来麻烦。

至于为什么要把女主角设为来自意大利,并非因为前南各国与意大利就隔着窄窄的亚得里亚海,而是因为“莫妮卡.贝鲁奇是意大利人啊!

”,库斯图里卡相信只有她这样妖娆妩媚的女性,才会让男人争风吃醋,才会形成推动追杀和逃往故事的合理驱动力。

当然,对于包括我在内的、从不觉得莫妮卡.贝鲁奇漂亮的观众,《牛奶之路》就始终缺乏了合理的情感逻辑,以至于在中后段血色婚礼过后,变成一部有些廉价和荒诞的冒险片。

不过,也是对于包括我在内的、非常享受超现实狂欢场景的观众,库斯图里卡故事上再大的瑕也掩不住场面过瘾的瑜。

或许将自己定性为费里尼式的马戏团场面大师后,他确实在故事讲述能力方面有些顾此失彼,但能把癫狂做到极致,就会让吃这一套的观众想要一遍遍重览那些鸡飞狗跳的巴尔干朋克场面。

在因《生命是个奇迹》而建起的木头小村Drvengrad不远处,就是波黑与塞尔维亚分界的德里纳河。

也是在2012年,他开始在河对岸的维什格来德新建另一座意为“石头小镇”的地球村Kamengrad。

他最喜欢的小说家安德里奇杰作《德里纳河上的桥》就是关于那儿,一个在历史中满布魔幻故事的伤痕之地。

《牛奶之路》的角色虽与这部诺贝尔小说人物无关,但为某一正确之事而执着甚至疯狂的信念却是想通的。

Drvengrad与Kamengrad,木头的乡村与石头的城市,以及那条注定将重新被铁路桥跨越的汹涌之河,都在库斯图里卡镜头激情的描摹,以及随后跟进的乌托邦式建设下,成为动物和人类共同的乐园。

至于过去的那场邻里相残的愚蠢战争和屠杀罪行,按《地下》结尾那句话,“不能遗忘,但可以原谅。

 7 ) 《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中包含了怎样的隐喻?

1- 奥匈帝国时代留下来的咬人的大钟(奥匈帝国土耳其人在塞殖民四百年)2- 辗转难民营,维和部队将军,最后希望在山谷里安度的女一,一部巴尔干半岛血泪史3- 84-87体操冠军女二(那么战争一定是八十年代及以后的事情,难道是95年结束的波斯尼亚战争)4- 炸羊场面,地雷与无辜羊。

5- 男主的符号大约是正义或自由,永远虽迟但到。

只能抛思路,并不能解答。

蹲答案。

 8 ) 魔幻现实公路片和无人怀念的爱情

第一次看老库的电影,如果用一个词形容,“一见如故”最为合适。

如果要找一个全片的文眼,我会选择这句台词。

对着鹰鹫称兄道弟,首次提起梦这个字眼,各种意义上都预示全片主题:荒唐一梦。

从战争开始,老库饰演一个幸运的配送员,他穿梭战火之中却总安全无虞,“幸运”一词,也成了男主角的人物弧光。

全片很容易就能讲完:男主被两个女子所倾心,其中就包括莫妮卡贝鲁奇饰演的新娘。

幸运的男主,就这么在她们之间周旋,可本该举办的婚礼,被战火打断,角色们一个一个死去,只剩下男主和新娘用尽办法躲避士兵的追捕,最后新娘也死于枪口,而幸运的男主,再次幸运的活下来,出家为僧。

就像做梦一样离谱。

幸运一词在男主身上尽显,可到最后,周围的人一个个地死去,才发现这或许是最大的不幸,最后渴望自杀的男主选择活下来,正是为了纪念那些“没有墓碑的爱情”。

为什么说公路片呢,因为男主走的实在太久了。

片名叫做On the milky road,而全片也紧紧契合着这个主题,男主的一生,似乎一直进行着一场路上的追逐,年轻时在硝烟中送货,为了躲避追杀,一次次的巧妙逃亡,后来出家为僧,更是进行着一场灵魂的修行。

除此之外也逃不开荒诞。

饮奶的蛇,边跳边下蛋的鸡,还有屡次出现的鹰和驴,都让我想起了少年派里动物喻人的手法,诡谲而又神秘,之所以我觉得“一见如故”,这就是其中一个原因。

而这些“神奇动物”的出现,塑造了整个电影背景的荒诞感,魔幻现实的主题也就这么被刻印了下来。

我对这电影本没兴趣,最吸引我的或许就是莫妮卡贝鲁奇,但看完后观感太过特别,细细想起颇有姜文风范,可再一想,或许说姜文有老库风范更合适8⃣️,相比姜文拍的不少艺术商业两头不讨好的片子,倒觉得这样一本正经扯淡的荒诞戏更合胃口一点。

对了,这片子配乐也很不错,节奏感很好,据说导演之前玩过几年乐队来着。

愿我们每个人都走在自己的milky road上,正如永远幸运的男主,和那场永不停息的追逐。

 9 ) Au-delà l'imagination

You have never made me down, dear Emir Kusturica! Every single scene is an unpredictable and meaningful sign, which is beyond imagination and beyond mediocrity! The highest technique mingles in the harmony of the nature, the animal,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emotion, with such an unusual aesthetic aspect. This is what should be called genius!

 10 ) 一部过分的电影

开头三十分钟不知所云,或许是该导演的魔幻现实主义太过强烈,虽听到影片名中有“奇幻”二字却没想到会是如此的一部电影。

过分的内容设计,带有一些血腥,是我未曾料想过的。

手被坏掉的时钟割破,缝上耳朵,啄掉眼球,烧焦的人,炸羊等等。

这些大胆的画面引起观众惊呼。

让我想到所谓第一部超现实主义作品“一条安达鲁狗”中最为经典的割眼球。

交代完人物关系便开始了男女主的私奔逃亡,节奏非常快夹杂着各种超现实的拯救(各种动物的帮助,反重力等等)在地雷达到最高潮。

漫山遍野的羊被炸飞,士兵终于追上了两人,蛇试图拯救女主。

本以为干掉士兵以后会有情人终成眷属,未曾想女主竟然也被炸死了。

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最后的部分。

男主默默用自己的方式日复一日的去哀悼她,替她活下去。

这份深刻的感情让我为之动容。

同时我也认为本片也有一定的爱护动物的思想存在。

以上,仅为自己记录而已。

《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短评

3.5 有好多很喜欢的魔力时刻,但串得突兀。

7分钟前
  • vivi
  • 还行

婚姻中的陌生人

12分钟前
  • 柏拉不图
  • 还行

自我意淫

14分钟前
  • oiuplhgvt
  • 较差

假如没有战争,是不是我们就能在一起。我骑着小毛驴肩上负着鹰隼每天去送牛奶,你着碎花裙子在家缝补剪裁。节庆日子里与村民舞蹈狂欢,养一只对着镜子下蛋的母鸡,还有一群我们的崽。假如没有战争,我又怕遇不见你。看不到你穿上彩鸟衔来的婚纱,与我奔逃峭壁山崖,不能用十五年垒出巨石阵来向你求爱。

16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风格明显的导演。看了开头就和之前一部很像,一查果然是同一个导演。一个男人一生重要的三段狂想曲,事业,爱情,以及对人生的感悟。

21分钟前
  • 欲圣
  • 还行

苏州资料馆/前半段是极好的,要么欢庆,要么死亡。后半段逃亡开始陷入一种滥俗的奇情情境,很没想象力。喜欢电影里的所有动物,大鹅母鸡游隼毛驴羊羔蛇,还有那头爱吃橘子的熊。动物性倒是比人类有意思多了。

24分钟前
  • 小宝
  • 还行

不喜欢,像姜文的电影。多一星给音乐

25分钟前
  • 阿嚏
  • 较差

充满直男的臆想和恶趣味,情节冗长又多余,议题和表达还停留在三十年前,难怪被福茂拒了,库爷还是息影吧。

29分钟前
  • acidpinkAnt
  • 较差

#MLL# 大概是一种高级段子电影吧……

30分钟前
  • SleepyPino
  • 还行

难看哭……with🐻

31分钟前
  • 把噗
  • 较差

银河译名完全是错的。老库游离十年回来,自编自导自演,还是熟悉配方熟悉味道:战区交火地带,一条运奶小路,动物都通灵有趣:浴血的鹅,饮奶的蛇,照镜子跳着下蛋的鸡,聪慧的鹰,忠实的驴;依旧魔幻现实主义,炮火下热情奔放的人民。不同是这次爱情吃重,老库自己演被两大绝世美女爱得死去活来的男人

35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开头的动物画面饶有兴趣,然而叙事实在是不敢恭维,太多的隐喻,镜头随意又任性,呈现的效果犹如一段难解天书,每一个字都会读会认,但合在一起就是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坚持半小时后果断闪人。或许看不懂才是逼格的最高形式吧,然而如老衲这样的俗人委实是欣赏不来,更不可能违背心意打什么高分

37分钟前
  • Tina
  • 较差

只有最天真的人,才能见证最残酷的战争。哪怕是重复自我,库斯图里卡的疯狂,也仍像迷人的烈焰般,撩拨着每个观众的视线。开头已然令我目不转睛,剪辑节奏非常凌厉和饱满,把动物世界与人类暴行做了丰富的并置,纯影像化地传达出一种矛盾的张力。而熟悉的歌舞段落之中,更有纯粹的生命力的盛放,倘若我只能用语言去撷取他所奉献的元素,我就只好放弃无力的语言。只是在送奶的第一段过后,冗长的逃亡戏码猝不及防地开始了,自恋的意味愈发明显,特效的运用也流于泛滥而缺乏精准。“美貌只能给我带来不幸”,当贝鲁奇说出这句西西里式的判词,导演的用意也就昭然若揭:一次与女神在大银幕谈情说爱的圆梦之旅。

42分钟前
  • 晚不安
  • 还行

是他们的婚礼mv吗…………

44分钟前
  • 毛绒绒
  • 还行

#HKIFF# 三星半。前半段超级精彩。癫狂、魔幻,人间如动物园,典型的库斯图里卡革命浪漫主义。可惜后半段误入歧途,变成了电视剧爱情。总之音乐都超赞!以及库斯图里卡太适合演这个角色了!

48分钟前
  • btr
  • 推荐

啥也没看懂

52分钟前
  • zoe
  • 较差

不了解相关战争背景,觉得很多隐喻,魔幻得有点荒诞,更具讽刺效果。

53分钟前
  • 寒狐居士
  • 推荐

siff,塞尔维亚和库斯图里卡,再见 地下 的感觉

54分钟前
  • 邻舍的老花猫
  • 推荐

喜欢老库的理由:人都是被动物拯救的;不管怎样都要有婚礼;人们总能飞起来,在没有翅膀的时候。

58分钟前
  • unidolphie
  • 推荐

尽现老库的自恋,如此没有魅力的男主何德何能会让两个美女争风吃醋,只因为他是导演本人。虽说有政治隐喻,但除了政治隐喻一无所有。最惊叹的还是50多岁的贝鲁奇居然还能有如此美貌,着实佩服。

1小时前
  • 电车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