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戏剧、舞台剧在这个大片层出不穷的时代依然保持着生命力?
看过这部剧,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就更加深刻了。
视觉冲击和特效对大脑皮层的轰炸只会能令人麻木,让人痴呆。
而只有演员对戏剧的表达,那种源于生命力的情感,那种内敛的却又充满着爆发性力量的张力,才能触及到人情感中的极深之处,才能真正触动到观众的内心。
我很想感谢这些了不起的演员,以及他们近乎完美的演绎。
我看到了为了摆脱宿命而遭受的种种折磨、冲突,那些情感:悲哀、愤怒、无奈、爱、牺牲精神,以及人性的黑暗和光辉。
演员的情感推动了整部剧的发展,诞生了这个结局。
这才是真正的表演,这才是戏剧。
诗歌一样的语言+凄美的场景+澎湃的视觉美学,我只是想问问看完三季了,有没有和我有同样既视感的观众?
为什么集集有掐脖子和热泪盈眶?
单手掐,双手掐,侧面盈眶,正面盈眶,谁能告诉剧中哪位猪脚没掐过别人的脖子的?
报仇掐也就算了,爱爱时也掐,友情需要掐,爱情也要掐,真服了,身为一个狼人,两集内必哭一次,看来男人也是水做的,要不就是尿憋的。
整体不错,除了掐和泪。
1 曾几何时,草地、溪流还有果树, 这大地,以及每一样平常景象, 在我眼里似乎 都披着天光, 这荣耀,梦的开始. 只是现在已非从前;—— 我环视四野, 白天黑夜, 再也见不到昔日之所见. 2 彩虹去了又来, 玫瑰依然可爱, 欢快的月亮 环视四周,天宇寥廓无蔽, 星夜的汪洋 散发着动人美丽; 初生的太阳辉煌灿烂; 但无论在哪里,我已明瞭 有一种荣耀已永离了人间. 3 如今,鸟雀们的欢唱依旧 羊羔们蹦跳依旧 像叮咚不停的手鼓, 唯独我,萌生一缕哀思: 旋即的言说可以阻挡它的郁积, 于是我再次尝试坚强: 瀑布自悬崖吹起他们的号角; 我的哀思焉能再错失这季节的流光. 我听见回声在群山间流荡, 来自沉睡原野的风朝我呼啸, 大地一派欢欣; 地和海 在沉醉中放浪了形骸, 怀着五月之心, 每一头牲畜都置身节庆:—— 你,欢乐之子, 在我身边呼喊吧,让我听你的喊声,你这幸福的牧羊少年. 4 你们有福的造物,我听见 你们彼此的呼唤;我看到 在你们的庆典上诸天也一同欢笑; 我的心融进你们的欢宴, 我的头顶自有它的花冠. 你们的幸福满盈,我有——我有全然的体验. 哦不幸的日子!倘若我愁苦 而大地正忙于装点, 这甜美的五月晨间, 孩子们正在摘选 鲜花;在四面八方, 在宽阔辽远的一千个山谷中; 阳光温暖, 婴儿欢腾在母亲的臂弯:—— 我听见,我听见,我笑着听见! ——但是,众树中却有一树, 还有我曾打量过的孤独旷野, 他们一起诉说着,某些事物的殄灭: 三色堇在脚边 重复同样的流言: 那如幻的光辉逃到哪里去了? 那荣耀和梦境,现在哪里去了? 5 我们的出生,只是沉睡和遗忘: 共我们升起的灵,生命的大星, 本已坠往另一个地方, 又自远处莅临; 不是完全的失忆, 又非绝对的白纸, 曳着荣耀之云,我们是 从上帝那边来的孩子: 天堂迤逦在我们的幼年! 而那监牢的阴影会慢慢 把少年人围拢, 但他看到那光,和它的源泉, 他见了就兴意冲冲; 青年人渐离了东方, 他必得漫游,尚能将自然颂扬. 他的旅途依然 为瑰丽的想象所陪伴. 最终,这灵光黯淡于成年人的视野, 并在寻常的日光中消灭. 6 大地满载着属于她的愉悦; 也自有其天性里诸多的渴望, 甚至某种母性的柔肠, 以及并非无谓的目标, 这家常的保姆尽其所能 要令她哺育的孩子——和她同住的人, 忘却那诞生他的华美宫阙, 以及他熟知的荣耀. 7 瞧这个孩子,置身于初生的狂喜, 可爱的六岁幼童! 看,他躺在亲手做出的物件中, 烦躁于母亲迸放的吻, 又为父亲的目光所凝视! 看,在他脚边,一些小小的图样, 人生憧憬的斑斓碎片, 他新学的技艺赋予其形状; 婚礼抑或庆典, 葬礼抑或悼念; 一一涌入他的心灵, 一一化作他的歌唱: 此后他将让舌头屈从于 有关事务、爱情乃至斗争的谈论 然而无需太久, 这些又将被抛却, 伴随新的骄傲与欢悦 这小小的演员默记起另一段台词; 他的“谐剧舞台”上轮流充斥着 生活马车载乘的所有角色, 直至衰朽的岁月; 仿佛其一生的天命 不过是无尽的模仿. 8 你,外在的形体并不能相称 你灵魂的浩瀚; 你最好的哲人,仍固守着 遗产,你盲人中的慧眼, 不听不语,却洞彻 为不朽心灵所追求的永恒之渊,—— 伟大的先知!有福的观者! 你掌握的真理, 我们曾毕生探寻, 却仍迷失在黑暗中,那墓穴的黑暗; 你的永生,犹如主之于奴, 凌驾于你的形体之上,白日一般, 一种不可弃掷的存在; 你这孩童,在你生命的高处 散播天生自由的光辉热力, 为何要付出这般热切的痛楚, 来惹岁月负上不可挣脱的桎梏, 这样与自己的幸福茫昧地抗争? 很快,你的灵将吸入尘世的重, 有分量的习俗也会压迫你的心胸, 沉似冰霜,深如生命. 9 多好啊!我们的余烬 尚残存一丝活力, 大自然还能唤醒 那些太容易消失的记忆! 我一想起我们的过去,就会生起 无尽的感激:这不是 为那些最值得赐福之物; 欢乐和自由,童年单纯的教义, 无论欢闹还是静默, 他的心里总扑腾着希望的翅羽. 我不是为了这些 才唱出感谢和赞美的歌; 而是为那些对感官和外在世界 所作的倔强究诘, 为那些来自我们身上的跌落,和湮灭; 为一个生灵茫然的惧怕 他正游荡在这不真实的凡尘, 为强烈的本能,面对它 我们的人性颤栗如丑事败露的罪人: 是为那些最初的情意, 那些模糊的往事, 如何称谓暂且不管, 那是我们一生的光源, 是我们眼中最明亮的灯; 支撑我们,疼爱我们,并有能力 使我们的喧嚣流年如同 永恒寂静中的瞬间:真理苏醒了 就不会毁灭: 任凭倦怠抑或暴烈, 也不论长幼, 所有与欢乐为敌的,都无法 完全将之消灭或摧垮! 因此在平静无风的季节里, 尽管我们远在内陆之上, 我们的灵仍看得见不朽的海洋, 它把我们送到了这里, 我们在瞬间依旧能重返那里, 去看那海岸上雁子的奔跑, 去听那奔腾不息的浩浩浪涛. 10 然后唱吧,你们这些鸟儿,唱,唱一曲欢乐的歌! 催促年轻的羊羔跳蹦 像踏着鼓声的叮咚! 我们在心里加入你们的阵营, 你们尖叫你们嬉戏, 五月的欢愉如今已 渗入你们的心里! 尽管那曾经的灿烂光辉 已永远从我眼中消退, 尽管没有什么能够重现 鲜花和青草中的荣耀流年; 我们并不为此悲伤,而是继续探寻 某种活力,在残存的往昔中; 在那原初的、一旦萌生 就不会泯灭的同情心中; 在那些源于人类苦难的 精神慰籍中; 在窥破死生的信念中, 在那些孕育哲思的岁月中. 11 哦,泉水,草地,山川,果园, 我们之间的爱恋永不会断! 我心深处感受到你们的伟力; 我只是舍弃了某一种乐事 却活在你们更为内在的支配下. 我爱那沿路奔流的小溪, 甚过当初我如它们一般轻快的时节; 每一个新生的日子依旧有 纯洁可爱的曙光; 那聚集在落日周围的云彩 在一双审视过人类必死性的眼睛里 正散发着庄重严肃的色泽; 又一段赛程结束,又一场新的胜利. 感谢我们赖以生存的人类心灵, 感谢它的温柔、欢乐与忧惧 对于我,最卑微的野花也能唤起 那泪水不及的最深处的思绪.
《低俗怪谈》第三季完结,同时也宣告了全剧终的来临。
在这部完美融合西方黑暗美学与欧洲怪谈的剧集你能窥探人性丑陋的极点,也能因发现人心尚留余温而深以为慰藉。
道林·格雷的画像,堕天使,德古拉,狼人,弗兰肯斯坦等诸多的黑暗传奇都在最恰当的时机最得体的位置推动着成为着剧情的一部分,相对独立也交织相融。
编剧并不善于直接叙述世间难得的美好,却钟爱运用人性的脆弱与丑陋反向造化与叙说,所以,看懂这部剧的人一定会觉得这部剧阴暗却不可怖。
理智与野性搏杀,欢愉与苦痛交融,沉沦与挣扎共存从而占据着人们心间的每寸土地,时不时在上演着令人叹惋的战争却又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剧情末尾温妮莎在情爱的包裹下驱散了阴霾获得了救赎,这是观众们早有预期的,或许是意犹未尽吧不过我并不认为这就足以匆匆宣判了剧终的来临。
毕竟,真的是太仓促了......
不知道有多少人是从第一季逐字逐句地看到现在。
当凡妮莎深邃的眼透过屏幕看向外面,我就陷入了这部剧里。
很多人说看不懂第一季,那是因为可能他们真的不适合这部电影般的挽歌,她的艺术性远远大于普通的电视剧,英式的台词,黑暗的背景,各式各样的人间鬼怪构成了一部逐光史诗。
一切都源自于一个女人的恐惧。
人的欲望能有多恐怖?
身边人对欲望的惩罚能有多恐怖?
当人面临未知的事物是否恐怖?
当自己发现逐渐被失去该会有多恐怖?
凡妮莎的恐惧形成了最主要的一条线,使故事显出了浓厚的神学色彩和人性深度,它们灵念合一,伦敦天空蔓延三季的霾都似乎融化在凡妮莎的眸里。
第一季像是被撕碎的高贵油画,扔在伦敦街区的下水道旁,我们看到性欲,看到贪欲,看到肮脏,看到贫穷,看到报复,看到创造,看到腐朽。
不老的英俊男子,和害女凶手住在一起的男爵,美国来的牛仔,苍白抑郁的科学家——出卖身体的妓女却有着最纯洁的笑容,各种拼图形成了破碎的开始,着实很多人被画面吸引,被演员吸引,但其实并不能看懂什么,那种神秘直到第一季最后凡妮莎在精神病院的回忆里才彻底爆发,将所有路人不懂的角色贯穿为一体。
第二季相比第一季,看的人更多了,很多人甚至跳过第一季直接看第二季。
没错,第二季有最震撼的床戏和更加戏剧性的女巫因素,也有更多恐怖元素(很直观的狼人巫术)加入,比起云里雾里的第一季来说,着实更为吸引人。
但第二季才是表现他们演员演技和剧情的震撼精华。
托尼奖获得者,最传奇的百老汇女星加入饰演了cut-woman(凡妮莎的老师),交代了女主灵力和巫术的由来,这个坚强的老妇人真的把我惊到了,她拯救凡妮莎被烧死时我眼泪都飙出来了。
女主的演技不用多说,依旧闪光,可惜因为她太美,又有高人气的老鳖美恐和一个四十几岁情怀女演员的夹击,入围了金球女演员却颗粒无收。
接着讨论一下第二季几个重大闪光。
路西法通过女巫的线直接向凡妮莎展开掠夺,男爵放下仇恨,和牛仔狼人并肩保护女主。
不老骚男的线轻轻一过,却能让人把隔夜饭都吐出来一地。
科学家创造的大兄弟和纯妓女也绽放了光彩。
具体的自己看,不过妓女心智复苏和不老骚男在一起革命…我倒是挺期待,虽然觉得不老骚男比较脏,但也都算不死族吧。
第三季终于上映了,很开心,在一口气看完前四集之后,时隔一年的凡妮莎悲伤着拿着信件,“so we walk alone ”路西法被凡妮莎摧毁后的新恶魔诞生,灵体路西法贪图她的灵魂,野兽德古拉垂涎她的肉体,同时出现的线索仿佛吹响战争号角,而且这场战争只有女主一个人。
不死人的革命,我觉得靠一个小姑娘并不靠谱,等后续情节,大兄弟是精神病院送饭的倒是大吃一惊,他的线冰冷又充满人性的光辉。
至于那头傻狼,抱歉我对美国平原线没什么兴趣,我觉得那头狼有些过于懦弱了,也许不敢面对自己?
毕竟我不知道他到底发生了什么,是否也经历过凡妮莎的adversity。
总之,这部剧不是大众化的,但对于任何一个痴迷黑暗的人来说,对任何一个有信仰的人来说,她都是满分。
生与死的恐惧,是她的精髓啊。
————这里是杀回来写剧终评论的苍苔——深刻人物解析——给看不懂的小伙伴一个方向——
看了大结局三遍后,又回顾了第二季,在这个中秋夜晚,耳旁伴着蠢直舍友吃饭声,无心背单词的我决定写完,给自己,也给这美丽的十四行诗一个结局。
事后接受采访的主创说他们一点也不后悔,其实公司提出继续预订,但他们觉得应该到了最后一行的时候,所以让我们放下突然结束的执念,好好品味品味这个一点也不低俗的低俗怪谈。
前文中我表示出对西部狼人线极度的不解,后来才得知,这段线表达的是救赎,更深层的是错过。
狼人一开始不是狼,父亲是资本家,为了财富,他屠戮过原住民,可是当看到手中淋漓的鲜血,他选择了赎罪,加入原住民,抵抗侵略者。
但是个体的人无法面对命运,原住民的老狼残忍又机智的进行了祭祀,得知下一任狼主就是这个和他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类,并且将拯救世界于黑暗。
狼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带领原住民,又伤害了自己的家人,亲兄弟母亲和哥哥的孩子。
狼人又背负了一层愧疚和罪恶,他懦弱地逃走,不敢面对一切,不敢面对自己。
第三季就是他找寻自己的过程,可笑又真实的是,他到最后也无法面对自己,只有爵士大叔帮他,老狼逼他,他在救凡妮沙时才勉强接受了自己,可是面临的却是亲手杀死自己的爱人。
凡妮沙为什么接受德古拉?
因为当信仰和圣光迟迟不给回应,当承受的太多,她也会被压垮。
她在第二季勇敢的站起来,可是所有人都离去,命运齿轮无法转回去,造成的伤害已经造成,失去的爱人已经失去。
一个人对抗整个世界内心的黑暗,要是我我马上咽砒霜,她那么累作一下是人之常情,极度失落的接受命运赋予她真正得自己后,她面临的却是和她真正渴望的违背的现实,浓浓的宿命论感,她注定得不到和狼人结婚生子的幸福,她注定死亡来换去黑暗褪去。
她顺从了她本该顺从的两方,顺从了黑暗,也顺从了光明。
其实世界整体都没变,变的只是没有了凡妮莎,也没有了我最爱的电视剧。
妈的。
大表哥最后剧终旁白如下
大表哥就是那个整体没多大变化的可是个体变化很大的一份子。
复活究竟意味着什么?
所有已经离去的东西回来了就是好的吗?
你有没有思考这个问题,这个全剧最有深度最怕触及的问题。
你失去的父母爱人宠物,当他们从墓中爬出,苍白僵硬,你还能爱他们吗?
他们还能爱你吗?
这几个问题自己想,就看懂了这条线。
莉莉和科学医生和格林。
这三对冤家,一个是痴情创造者,大男子主义的化身;一个是不老怪物,美丽富裕先进的化身。
哪个好?
一个给了爱却失去自由,一个给了自由却给不了爱,看来看去最可怜的还是女人。
也恰恰恶狠狠的表达了一个主题,爱就是不能有自由。
结局出人意料,科学家面对莉莉讲述那个时代女人的经历后,竟然妥协了,牺牲了爱,给了她自由。
这个告诉我们,没什么是沟通解决不了的,只要他爱你,那变数就很大。
男人还是喜欢鲜活的,不喜欢死寂的。
(男人想上天,尤其是直男)格林告诉我们,时间可以退化万物,包括爱人的能力。
体验过所有的感觉就是冷漠和极度的厌倦。
他觉得有兴趣的东西,碰一下捧一下,然后呢?
无聊了,拌一下。
活了那么久,骨子里还是大男子主义。
那个跟随莉莉的小女孩选择站着死,不愿跪着生。
她的光芒盖过最后的凡妮莎,我也会贯彻这个。
我他妈宁愿站着死,也不要跪着活着。
整体是首完整完美的诗,怅然若失后发现每个伏笔都已填完,一贯精致华美。
原来凡妮莎并不是女主角,这是个感时千古不变的灵鬼悲剧。
主角是无限的生死,不变的疆域。
Penny Dreadful是我看过最好看的恐怖剧。
黑暗,鬼怪,悬疑,恐惧,神学,人性,各种吸引我的主题,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上演。
上帝,恶魔,希腊神话,路西法,德古拉,吸血鬼,道林格雷,女巫与狼人,Frankenstein和他复活的monster,设定十分宏大。
英式台词,大量引用英国浪漫主义的诗歌,如雪莱,布莱克,华兹华斯等。
用大量的对话和独白来演绎内在心理,恐惧,情感,欲望,孤独,人性的黑暗与暴力,这种表演内在张力强大无比。
无需惊人的特效,如此精致,充满艺术和诗歌文学气息的英式台词,太惊艳了。
Eva演得最好的剧,没有之一,Vanessa Ives。
对于Monster,在丑陋的外表下,被世人所弃,又感觉他是魔鬼与天使的共生,大量的诗歌从他的口中说出,把全剧提到了更高的艺术层面。
前几天无意想起了Venassa Ives这个角色,画了一张她的素描,才想起来第三季去年没追完,今天补了一下最后两集。
女神,死了😂
依稀记得第一季里,好心的剧院老板帮怪物取名卡利班,并解释:这是莎士比亚《暴风雨》中半人半兽的角色,但第二季中,怪物对瓦内莎自我介绍道:my name is John Clare——名字来自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一位诗人!
我得重温一下《低俗怪谈》——不过,不管怪物叫卡利班还是John Clare,名字皆富有文学色彩,当然,他的脸更富有色彩:多少人看了卡利班的面孔想快进?
这样一个人造怪物,连给予他生命的弗兰肯斯坦都惊恐于他的丑陋而抛弃了他!
人丑就该多读书!
于是, 卡利班成为剧中最热爱读书的一位,他的常见形象是手捧书籍,吟咏诗歌——连送给心仪姑娘的礼物也是一本书!
我们要相信腹有诗书气自华,当卡利班随口吟出一花一世界的诗句时,叫人怎能不动容?
可是,他太自卑了,独自躲在阴暗角落里,自艾自怜自悲自叹造物主的不公!
因为受尽冷眼与欺凌,他极度渴望爱,但不是宽泛意义上的爱: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真情总是有的,譬如说剧院老板,譬如说瓦内莎,他们从未歧视他,就连剧院女演员待他也是友善的——究其竟,卡利班追求的,不过是男女间的欢愉之情:错将剧院女演员的善意当爱意,涂脂抹粉,一番遮丑后,前去示爱,结果可想而知——暴怒之下,他险些杀了她!
无疑,卡利班人性的另一面是自私而暴戾的,他滥杀无辜——我们大智大勇的范海辛博士一瓶酱油都没打满,便惨死他手!
他时时恐吓弗兰肯斯坦——他深知以自己的容姿,在俗世里无法觅得男欢女爱,便转向弗兰肯斯坦,要求他给自己造一个永生伴侣,并且,一定要漂亮!
原著小说里,弗兰肯斯坦唯恐再造出一个怪物遗祸人间,不顾生死威胁毁了半成品,结果招致杀戮,弟弟和未婚妻惨死,为了复仇,他追杀怪物到北极,最后命丧他乡——但是,我们知道,通常情况下,电视剧中主角的命会比较硬,弗兰肯斯坦的命扛过了三季,女主角凡内莎都死了,他仍活着!
他不仅活着,而且当真造出了一个美丽的女怪物!
我们不必理会网络上的口水,姑且以为她是美的——怎么能不美?
连她的造物主都爱上了她!
于是, 卡利班又悲催了:我是怪物,你也是怪物,但是,我们隔着一副皮囊的距离!
也许,孤独将陪伴卡利班不生不死,不老不灭,但是不,第三季里,卡利班寻着电光石火的记忆,找到了自己前世的妻儿。
英国大工业革命背景下,贫苦的一家人——卡利班并没有寻来俗世里的小团圆,儿子死于肺痨,妻子要求他带一个活的儿子回,否则永远不要回,是绝望地祈求,也是一种要挟,卡利班不想儿子成为怪物,将他葬入海底……与卡利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道林格雷,他是个富裕的贵族,锦衣华服,俊美至极,处处讨人喜欢!
此人男女通吃,来者不拒,每日的营生,是谈情跳舞,最喜那著名的肉体运动!
第一季里,道林格雷这条故事线几近于停滞,他只是一个纵情声色的纨绔子弟,连咱们的绿娃女神都跟他有一腿!
第二季,道林格雷仍是处处留情,连男人也上,只不过这个男人有着变装的癖好,他发现了他的秘密,于是,他杀了他!
至此,我们才知道道林格雷的秘密:他永葆青春,是因为他的画像承载了他的衰老——小说里的道林格雷,最初是一个害羞腼腆的美少年,霍尔华德爱上了他的美貌,为他作画像,享利勋爵诱导着他的阴暗面,他遵从内心的欲望,开始走向放纵之路,引诱剧院女演员西比尔,又抛弃了她,为此,西比尔自杀,西比尔的弟弟想报仇,追寻线索中,被贵族猎杀,道林格雷为了彻底保住秘密,决定毁掉画像,当他举刀刺向画像时,却杀死了自己,画像恢复了年轻的容颜。
但是,电视剧中,道林格雷活了很久,同样的,女主角凡内莎都死了,他仍活着——整整三季,他活出了美,也活出了蓬勃的生命力:忙碌地勾三搭四,勾完了女人勾男人,勾完了人类勾物类——女怪物莉莉,生前是特殊行业从业者,跟他有过一腿,死后,又补上了另一腿!
莉莉生前和死后的段位不在一个级别上:生前,她是一个备受欺凌的妓女,得了肺痨,最后并不是死于肺痨,弗兰肯斯坦为了寻找合宜的女怪物供体,给她看病时乘机捂死了她——反正她病得要死了!
重生后的莉莉心智与手段开了挂,将男人玩弄于股掌之间,道林格雷受她驱使,弗兰肯斯坦为她痴情,卡利班为她伤绝,她是女权运动的倡导者,组织那些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女人们闹革命,不过,终是没能完成自己的宏图大业……弗兰肯斯坦与道林格雷联手了结了她——恢复自由之身的道林格雷继续着翩翩美少年之姿,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全剧终 落寞浊骨 挣扎和梦想抵不过宿命论 不是投降 而是命中归宿 这一季很清晰 purpose是总在环绕的语句 又暖心的精神强大的amigo 最终漫溢感恩 你们是family 光明在上只是各自的悲伤 甚至是孤独黑暗的Dracula,看透而不在care此世的Dorian Gray,回忆太过苦痛却不愿丧失唯一骨肉记忆的Lily…这样的支线人物的悲伤 也令人痛彻心扉 非此世苦痛 而是要继续走下去的苦痛 人性 信仰 情爱 何以丧失?
结局的诗歌飘然而至 Wordsworth“Intimations of Immortality”他说,wither is fled the visionary gleam丨where is it now丨the glory and the dream…丧失但是我们仍在 请为我流泪 请爱我至终 于是帷幕嘎然而止 美而痛。
0306lily的演员虽然不好看,但是她真的演技好,把性感驾驭的淋漓极致。
之前演的应召女郎的秘密日记也是一样。
艾娃女神太瘦了啊,瘦的都脱了像了啊!
和德古拉xxoo之后留下了激动的泪水,我见犹怜!
但是调皮的弹幕竟然说操哭了!
笑死我了!
联想起晚上开黑,酥酥一直大喊宝贝!
疼么!
忍不住笑啊!
还有另外一个人,一本正经的说道:谁要来艹我!
笑死了。
狼没有杀他亲爸那会我以为会是印第安老爹动手,结果是爵士大叔,非常意外却又合情合理。
自始至終小博士製造活屍這件事都沒被其他主角知道,有點意外。
Brona被復活之後第一次參加Dorian的舞會,彼時Ethan被Vanessa邀請但是恰逢月圓之夜所以拒絕了,於是錯失互認機會。
Brona恢復記憶後說過有一個男子曾真心待她,是個美國人,顯然指的Ethan,而Ethan也確實在第一季對Brona表現出真愛的樣子... 兩位被復活的殭屍都認識女主,但除博士和Dorian以外所有主角都不知道博士完成的這個轟動科學史的實驗,主要是因爲Ethan之後再沒見過Brona。
劇終Brona離開Dorian,Ethan槍斃Vanessa,很想知道如果 Brona和Ethan相見了會怎樣,Brona會取代Vanessa在Ethan心中的地位嗎,舊情復燃?
倍速看 人物观念过于肤浅 浮于表面 很多情节根本没必要 白浪费我时间
所以女主的人设到底是中了什么邪
越来越棒了
怪不得SHOWTIME不再定制了
第三季新增加的角色们真棒!结局满意!
啊。。一个烂尾。。真是。。
Eva Green的演技好到不必要,好到超过这剧需要的水平,好到一些篇章可以独立出来当舞台剧。
弃
最后两集减一星
被第4集攻陷…特么第四集就是高潮了,后面越来越弱…
女神已走我心已死,14年以来最喜欢的剧,Eva从影以来最好的表演。
有些混乱的时间线与接点降低了最终季的质量。将人性的黑暗和对立不那么强行的拉回zzzq,或是既定轨道。男女对立的消解一定程度上给予女性的臣服与失败一个不那么灰暗的诠释,并再次揭示了对立的本质。死亡赋予了我们永恒的宁静,打破了困境与迷惘,让存在主义得到了更多的可能。
结局太仓促
女神被虐成Gullum, 男主要跑偏扶正女二,看来看去还是马尔科姆爵士最帅
最后的最后、终究还是敌不过死亡……
重温后依然觉得算是神剧,结尾过于仓促,但没有为了拉长故事而刻意手下留情,几年前我似乎被其中一集狠狠治愈过,几年后再看还是落泪了,诗意而残酷,但自由意志最终战胜了一切
诺斯费哈图不是埋了整整三季的线吗就这样草草结束什么鬼!故事讲得支离破碎,基本就是每个角色轮流刷存在感。新旧角色更替都突兀不明。Brona这条线更是完全状况外,可惜了道林格雷好看却过的那么尴尬。
就这么没了。。。
费了大力气折腾,各种用力过度,哎,伊娃永远这幅苦逼邪魔脸,审美疲劳了,幸亏END
那时的伦敦真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