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季第一个镜头,给了斋长赵简,然后让赵简假骑马!!!
假骑就假骑吧,假骑的多了,可你能不能拍的稍微稍微真一点啊喂!
七斋合体,决定组团开启新地图,多燃啊!
但是!
整个背景全部虚化!!!
全部!
虚化!
七斋齐头并进骑马奔跑 进片头,我勒个去,那叫一个骑的假啊,镜头切到人物背影全景,明明是真马真人(替身)真景,说明去拍了实景搞了马匹,那演员就那么金贵吗?
拍几个骑在真马上的正面摆拍都不行?
这就是最新一季的开局!!!!????
真的,搞不懂,开局啊?
这么不重视吗?
为了反转而反转,节奏信马由缰那叫一个一泻千里,每一集不给你反转上四五次不舒服斯基,一个人的身份/意图反转了太多次,观众就会彻底懵逼:他是谁,他在哪,他要干什么;演员同观众之间的信任感很难建立和上一个结合,配角团太不确定,主角团相对应地太过于确定。
人设已经成条条框框把不安定不确定的人心人性限制死了。
外部主打一个【反转】,内部就主打一个【信任】,不管遇到什么事想都不想一定要说实话来体现信任不是不行,但是没有背后任何的思量情绪变化流动,机器人一样,输入【信任危机】,输出【无条件交付】,人没有这样的,王宽这样的人设也不可能内心当真无波无澜稳定得像条死狗。
人是最复杂的生物,凡有外界刺激必定要引起一系列繁杂难以厘清的reaction:面对亲生父亲反对亲事王宽不可能一秒钟的负面情绪都没有就去安抚小媳妇;面对家人的出卖小景也不可能想也不想就给出完美答案,完了说走就走;知道自己父亲杀了赵简父亲的元中心更不可能仅仅是为难地沉默片刻和盘托出直接战队媳妇这事儿就完了。
整个14集下来他们的人设已经虚浮在人物之上了,没有流动、没有变化,也不深刻,更不出彩。
元中心就像格鲁一样洗脱了第一季的【唯利是图】等负面人设就变成个平平无奇一心正道的普通好人;赵简的【丧气】和【无力】都冲淡了第一季努力证明自己的飒爽大女主形象;王宽和小景绑定后双双沦为背景板,一个温润如玉的君子成了背背佳代言人+金句输出机,一个傻白甜天然呆变成了不被家人接纳的小可怜;衙内自不必说,演员也有一部分锅,纨绔变成了地主家的傻儿子,一个【不爱读书】的人设来回来去反复强调,其他所有【赚钱能手】【义气】【天真】【好色】统统抛弃掉了;薛映差不多,剩个【武力值天花板】,不高兴的耿直感也没了。
第一季的人物还是多面的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到了这一季全员就剩那几个人设在唱木偶戏。
甚至七斋整体也裂成散装的了。
【三精】和【三傻】画了条横线一样总是区分得太多刻意;和自己CP以外的成员互动又太少,比如王宽和赵简元中心,小景和衙内,赵简和薛映。
第一季任意拉郎无违和感,第二季却只剩自己身边的CP了,连一家三口都充满各种故意为之呼应戏外梗的做作感。
更别提这一季小分队行动真的少得可怜,基本都是CP内部发发糖,一群人坐在一起开始讨论下一步行动。
衙内薛映小景完全成了听指挥的,不会再出现陈工篇独立拿主意行动开出一大篇内容的情况了。
学院篇别说三傻了,连王宽都是除了坐着解了个谜题几乎没什么向外探索的尝试;再往前衙内薛映也是坐着等斋长服完丧来救元中心;在西夏衙内更是除了见见老同学怼怼陆南山就什么都没做,小景王宽也是被带回去了就在营帐里坐着等辛赵不宣自己带薛映逃出来。
这就更进一步暴露什么问题,三傻甚至王宽的存在感和必要性进一步减弱。
第一季里衙内出现的【经济小能手】【外交达人】等重要身份全没了,小景的【后勤保障】除了西夏篇上线了一会儿其他时候都保持沉默,【cosplay】暂且保留但是尉迟源部分本来就各种样板戏逻辑混乱所以作用也没有特别凸显。
真的很让人怀疑就算有三年历练,他们又能变成什么样子,又到底为什么要把这样人设加入七斋里面。
第一季的时候很好体现出了有教无类各有所长,而且都是学生有短板也还合理,看起来无用的小景和衙内在实战中多次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关剧情也圆得过去。
第二季要真刀真枪上战场了结果短处更暴露了,七斋内部割裂感太强了,甚至感觉很多时候只有男女主在走主线,王宽小景在谈恋爱,衙内薛映在负责搞笑。
还是过于设定化,人物太不自然。
搞笑段子太多了,有些部分为了搞笑而搞笑逻辑节奏其实都有问题。
举两个例子,【诈骗组织现场表演,辛赵不宣阎王再世】这里第一遍看确实是好笑的,但是很快观众就会知道这群诈骗集团的头头县丞是陆南山的手下,甚至一整场表演都是为了忽悠辛赵不宣去的,这就相当于变成了【骗子知道辛赵不宣知道他们在诈骗】,辛赵不宣戏耍骗子本身在骗子看来也成了一出戏,要我是骗子小头目,我就看着他俩演,还配合什么“没有必要”啊。
【北河星念信断句】这里是做了呈现形式上最大的努力了,试图把冗长的旁白信息交代整得尽量花样百出有趣一点,但问题是根本就不应该放这么长的旁白在这里。
影视作品是视听语言,最忌讳大段大段的对白旁白来交代信息,连文本写成这样都是会丢失读者兴趣有问题的,立根不正,搞得再有趣再幽默有什么用呢?
一分钟一过还是不可避免地让人觉得无聊要打哈欠。
上价值。
可能是被第一季“有幸报国,不负少年”的传唱度鼓舞到了,这一季那个疯狂上价值啊,主要还毫无来由,干巴巴地煽情,弹幕还真吃这一套。
最重点的北河星部分稍后放到剧情问题部分梳理。
14集这问题最严重,宣扬情绪的话太多太满,很多地方居然要跳进度,关键台词还写得尬得一批,夹杂着一丝丝现代语感也不够掷地有声。
第一季的“舆论战”也继续发扬光大到这一作了,开始将“天下归中华”、“破除封建迷信”,适可而止吧,倦,真的,把现代人人都知道的东西放在现代人写的古代作品里以畅想的语气说出来真的没什么能让人眼前一亮的,真的。
好,最重点的来了,剧情大大的有问题啊。
和太过关注【人设】丢失了【真实感】一样,剧情也是过于关注【输出价值】+【炫技】,把耐心都丢光了。
截止14集一共三个副本,【西夏刺杀】【解救元中心】【岳麓书院】,第一个太过草率,重心没立住,第二个反复反转格外儿戏,重点说一下昨晚刚完结了的第三个副本。
整个副本应该说的是【主角团寻找元天关及北河星,过程中了解到封建迷信的危害性,与北河星建立师徒情谊,和元天关进一步和解/对立】,目的是【由北河星及元天关揭开父辈故事的一角】。
但是实际做到了什么呢?
北河星真假莫测,到了最后一集突然自己送上门来,在此之前甚至不知道他到底干了什么是个怎么样的人;元天关倒是现身早,但是每次出来打个架就回山洞持续挂机,没有一点自主性,等着小元送上门来,等着县丞送上门来,等着北河星被七斋送上门来。
人物设定更是没有半分补充,第二季之前他就是小元的垃圾爹,到了14集演完他依然是小元的垃圾爹。
剧情更是全面垮掉。
试问贯穿始终提到封建迷信观众下意识能想到什么?
不就尉迟源和龙神?
关键这是搞笑的部分啊!
甚至是加重再加重用了无数次直到最后一集还在用做搞笑的部分啊!
一个搞笑的过度迷信角色可以轻易毁掉剧中试图阐述的封建迷信毁灭村庄的可怕后果。
何况封建迷信到底是怎么毁灭村庄的,除了开场几个渲染气氛的阴森空镜,北河星信中的寥寥数语,哪里还有呈现?
观众根本不知道村子里的人是怎么疯狂佞神献上全部家当再一个个无助死去的,观众只会觉得迷信的源很搞笑,不觉得迷信很可怕。
破除迷信的书院学子更是只存在于对白中,都住进学院里那么几集了竟然一个有胆识的书院学子都没出场过,太离谱了,明明可以给司纠加点戏份让他去抨击诈骗团伙的。
甚至这个宣扬封建的诈骗团伙就大剌剌在书院里施法骗人,而书院学子也特别配合地认为晚上出门不详而杜门不出不闻不问?
这就是传说中斩龙头宣扬科学破除封建的新生力量?
持续了整整一个副本的问题,到北河星这里直白地念信说完了,不可不谓草率。
要体现【封建害人】,就得把村子的灾难写实了,一路郁郁葱葱我看这里风水不错啊哪像是灾祸不断村子死完的样子?
要写【学子为生民立命】就要把书院npc写实了,结果一堆npc加起来没有那个诈骗团伙小头目来得印象深刻。
北河星自己更是扯之又扯,怎么就干了一辈子农民同时又是密探,传说级任务需要自己捅聋耳朵了?
后面拔高人物的部分真的笑死个人,逻辑崩得稀碎。
因为灾情多,民众佞神不诉灾,外加被政府利用迷信骗钱,所以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完蛋。
智慧的北河星前辈,您有没有觉得这场悲剧中的两个关键点是【一切的源头天灾】以及【从中渔利的官府】?
您但凡老老实实搞研究先搞明白到底有哪些天灾为什么有天灾用科学的方法防患于未然救人民于疾苦,或是干脆发挥暗探本人把掉钱眼里去的官府噶了搞点大人物来教化万民都可以,结果您兢兢业业在摧毁神像?
然后村子里人以为神发怒降下天谴死的人接着死村子里就剩个老婆婆也依旧坚持烧香,您这是革新革了个寂寞啊。
官府的逻辑也是搞不懂,你偷偷赚点钱行了,结果这么大张旗鼓看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死这么心大呢,塑像上香不要钱呢满院子的神像不耽误你们划钱进帐吗,竭泽而渔不可取啊。
而且杀北河星一个有什么用啊什么用啊!!!
整个岳麓书院的学子都在旁白里快和他统一战线了,这么多国家管理层预备役没有一个向上把这个事情捅出来吗?!!
还给北河星伟大完了,把观众感动坏了,我就纳闷,这人惨了吧唧,怎么到了七斋这里伸手就是一个商队?
这么有钱砍什么神像搞个粥棚对灾民而言都要有用得多!
14集结尾的机械降神。
是不是觉得人物确实需要成长又想不出来剧情了干脆让北河星一个老前辈借编剧之口一声令下:去成长!
然后一集时间成长归来。
好些观众还在扯北河星说的有没有道理,管他有没有道理都不该由他来说啊!!!
上下嘴皮子一碰七斋未来决定好了没有这么简单的事情,这是电视剧啊,要用事件推动人物反思成长的不是用嘴啊!!!
14集真的把人看气了,跳了好几次进度条,遭不住了什么完任务的凑数电视剧
第一个无语的地方在于,七斋怎么多人反复刺杀元昊,元昊就是心慈手软不下手,杀八斋的人却好像砍萝卜一样。
杀死楚袅,留下衙内本身就很不合理,给他好吃好喝到底是为了什么。。。
看到最后就为了把他爹给召唤来,最后绑了爹又为了引衙内来。。。
搁这套圈呢吗???
第二个就是文无期非要去送死,为的就是把楚袅给烧了。。。
不理解放把火非要以身犯险,感觉就是活够了,为了煽情而煽情。
第三就是整个刺杀元昊的核心计划就是硬上,宋夏大战仿佛是打了个寂寞。
但凡元昊不是武力超群,早就死了,那就不该有战争了,但凡有人要打仗就派一队人去杀了对方君主就行。
第四 大宋要干掉元昊情有可原,但是夏的所有人都义无反顾帮助他们也太无语了,夏无忠义,无大局观,那干脆最后把国相也干掉拉到了,反正也打不过诸位。
第五 整个造神的计划就是荒谬中的荒谬。
夏迷信却等着宋来造神,自己没一个传统神。
南山神破的莫名其妙,元昊居然破不了守羊神那个没成气候的。
第六 宁令哥这条线全废第七。。。
不想说了也不知道糊弄谁
已经听到看到太多人吐槽大宋2了,仔细复盘观察才发现片尾导演的秘密,原来这些场景镜头根本不是一个人拍的!
有些集数是周楠和王飞,而有些只有王飞,带周楠的都是狱中结婚、祭祀等情节场面,那其他那些em……懂得都懂我就说以周楠的实力不应该,当时巴比伦恋人可是惊艳了好久,看来还是可以相信周楠的审美的,心疼导演的辛苦付出,他们甚至连宣传都不带周楠,合理猜测敬业的导演都经历了什么
是大宋少年志,不是大宋爹们骗少年志。
老一辈一个比一个神经病,然后带着他们的爹味思路疯狂插手主角的人生。
在第一季主角对老一辈是敬爱但不顺从的,第二季主角却乖乖吃下pua。
举个例子,半路杀出来一个反迷信老头,他有钱不捐,有知识却不教,有人脉却不科普,刺聋了耳朵,带着一群学生只知道哐哐砸神像,老百姓雕一个他们砸一个,也不和人家讲为什么。
先别谈你那些大义,等一会煽情,你这个行为客观来说,不就是搞破坏吗?
都不用说大宋了,你就算放现在,一个人默不作声跑过来砸道观,一边砸一边说“我在救你们”是不是得报警?
逻辑圆不回去还要硬扯,什么老百姓遇到天灾都不知道申领救济,只知道拜神。。。
拜托那是古代老百姓,不是制杖谢谢。
人家虽然迷信,但是不至于饿了还不知道找吃的,集体在龙神面前饿死好吧!
这种老头一看就是有点精神疾病的,但是不知道哪里来的自信,冲上去对着主角就是一顿爹味说教。
什么你没有成长blabla最可气是老头对王宽(通过文字)说:你为大宋牺牲了什么?
大家说:王宽牺牲了自己的前途。
老头:那你委屈吗?
王宽:从未委屈。
老头:那你就是没牺牲,要不你俩分手吧。
王宽和小景还就真的分开啦,小景还说什么我以后成长了才配得上你——醒醒!你本来就很好!不要被王宽他爹pua了!这一套真的太荒谬了,完全消解了少年们热血的可贵,老一辈功利又傲慢的思路成为了主旨。
几集前王宽刚刚和爸爸热血放话,永不后悔,几集后被pua到回家当公务员,场面太尴尬了我的妈呀。
一群少年,抛头颅洒热血,放弃大好前程一路走来,结果一个只知道砸神像的老头,高高在上问人家,你们知道牺牲吗?
你们后悔吗?
不后悔就不是牺牲。
这就好比我去捐款,慈善机构说你心疼这个钱吗?
我客气客气说不心疼。
慈善机构:不心疼就等于没捐!把钱还回来,老子不捐了,呸!
《大宋少年志2》是由王飞执导,王倦编剧,张新成、周雨彤、王佑硕、苏晓彤、郑伟、付伟伦等主演的青春热血悬疑剧。
于2023年7月29日在芒果TV上线,并于8月7日在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首播 。
该剧为《大宋少年志》系列电视剧的第二部作品,延续了第一部的故事线与人物设定,讲述了庆历年间,北宋枢密院借秘阁之名培训少年暗探,聪慧敏锐的元仲辛、美貌机敏的赵简、儒雅果敢的王宽、呆萌可爱的小景、武力超群的薛映、开朗耿直的韦衙内六位少年组成秘阁第七斋,众人携手用热血与忠诚守卫和平、矢志报国的故事。
《大宋少年志1》的时候,局长追了全剧,当时我猜丁二好赖得是个王子,跟拓跋元昊有血缘关系。
本来1结局的时候我以为我失手了,没想到2里他果然是李宁令哥,元昊的亲儿子。
当然,我能记得我当时看剧是怎么猜的不是我记忆力超群,是当时我发了微博……
说实话,1跟2相隔四年,剧情都忘得七七八八了,我对这部剧也没有什么情结。
我只是喜欢韦衙内。
韦衙内天真无邪,不懂算计,前期根本没有什么出众的能力,但是他为了救朋友,不惜往自己身上插刀子下药,真的是赤子纯心。
所以我想看看在2里,失去了父亲庇佑,又被抄家的衙内要怎么才能活得没心没肺。
然后,衙内换演员了……据说是演员没有档期。
还有之前网传《大宋少年志2》结局全员be。
如果这是真的,那主创团队可真是:都是阳间人,尽干阴间事。
在我看之前,也看到一些评论说《大宋少年志2》拍得比较粗制滥造。
我自己看了十集。
认为第一集的虚化背景是真的很让人出戏。
我以为是绿幕,看弹幕居然是实景。
实景?
剧组到底做了什么??
赵简假了骑马。
假得理直气壮。
七斋合体,准备开启新地图,然后整个背景全部虚化……镜头切到人物背影全景时,看起来是真人真马。
说明是真的取了实景,也找了真马的。
可是一到演员正脸就只剩虚化了。
只有薛应这个演员是骑马的全身镜头。
咱啥也不懂,咱啥也不敢说啊。
在我以为剧组只想随便弄弄,不想好好做剧的时候,本剧的剧情又让我觉得还不错。
七斋一行人的西夏之行快得像是坐上了飞机,四集就完成了刺杀元昊,失败逃命的重要情节。
我之前还猜第二季七斋就扎根西夏了呢。
毕竟要刺杀的是元昊啊。
哪里能这么轻松。
不曾想,他们真的是随便计划了一下,非常轻松的混进了内场,然后刺杀失败,又非常轻松的逃了出来。
他们随便的计划是因为秘阁掌院死了,换了掌院的儿子继任。
这个小陆掌院很想查清楚七斋各人背后的各种势力,更想顺水推舟弄死几个。
他们轻松的混进了内场是因为元昊的儿子李宁令哥也要杀自己的爹。
既然有内应,自然轻松。
可惜他们算漏了元昊。
元昊天降猛男,以一当十。
元仲辛、赵简、薛应三人练手都不能伤他分毫。
离谱的是元昊还不杀他们。
因为元仲辛的爹投靠了西夏,然后第一集韦衙内那个忠君爱国的爹也投靠了西夏给他们放了水。
我开始以为小陆掌院只是栽赃,只是疑心病重,没想到居然都是真的。
真是:人生无常,大肠套小肠。
这部剧我看了十集,我居然喜欢上了小陆掌院。
没办法,学习宋史的时候,我跟他一样,都是主战派。
七斋里的每一个人,人设也都没变,除了衙内。
赵简主意正,元仲辛混不吝,王宽有底线又不迂腐,小景天真烂漫,薛应少言寡语,衙内没有爹了没有钱了也没有存在感了。
他们每一个的人设都很好,各种闪光点。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赵简元仲辛,给我一种貌合神离的感觉。
他们历经艰辛,他们亡命天涯,他们的天牢里定亲……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刻骨铭心的爱情,一桩桩一件件都给我一种下一秒就要水尽鹅飞,恩断义绝了。
恩爱情义都像是演的。
CP感还不如下面这张图呢。
王宽跟小景这对CP稍微好一点。
毕竟王宽的人设真的太好了。
小景在他的带领下也渐渐有了自主意识,能对贪得无厌的父母说不,会想自己要平等地站在王宽身边。
但是这对CP,好磕的不是他们俩带来的甜甜的氛围,而是这两个很不错的人设在一起,磕的人比较多。
第一部也就这氛围,第一部能磕的,现在也能磕。
周雨彤的原声平且虚,《大宋少年志1》里是用了配音吗?
还是她四年来台词退步了?
张新成跟王佑硕倒是不错,演技台词发挥都很稳定,也只有他俩最稳定。
问题是,他俩也稳定的缺少性张力。
衙内换了人。
这演员倒也演得不是很差,但确实没有第一季里那个衙内耍帅耍酷又憨又可爱的痞气。
经常显得有点怯怯的。
我的牙印CP再也没有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感觉了。
而且衙内还有了自己的BG线。
至于剧情……好像看的时候能感觉到他们是在做事,可是忙了一圈,好像又什么都没做。
这部剧,人设是凌驾于剧情之上的。
每个人都性格鲜明,特点突出,可是想一想他们做的事,更像是在一群人物里串了一个故事,而不是在一个故事里有这么一些人物。
没有看不下去,看的时候甚至还因为接二连三的包袱、段子显得很搞笑。
但这是一部古装剧情剧,不是一部情景剧。
我始终觉得这部剧的氛围怪怪的,该严肃的时候在搞笑,该走剧情的时候在讲大道理……可它又不能说是烂……只能说我get不到这种表达方式吧。
就这部剧的讨论度来说,可能跟我一样get不到的人也不少吧。
【原创声明:本文为公众号“今天娱乐调查局” 独家原创,欢迎转发,但严禁任何形式无授权转载到其他平台,发现必追责到底!
】
文:踏歌编:喵局长图:net&截图
1 人物塑造得有点失败:衙内换人倒不是不行,但是把人设都换了总不行吧。
纨绔子弟可以上进,也可以收敛,但是为啥变成了一个傻小子啊。
女主台词不管是生气、伤心还是高兴,都是一种有气无力的语调。
与其他人在一起说话时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不会配音不要硬配啊。
北河星这个人物的出现形式大过于内容,前边铺垫地还以为这人有多厉害呢,搞那么神秘,结果就那样,像是那种上学时最努力考试却不及格的苦逼学生,主角团倒是那种随便学学就满分的学霸。
虽然除魔这件事没错,但是不是避重就轻了啊,县丞带人装神弄鬼、坑蒙拐骗才是症结所在吧。
就算遇到天灾村民愿意上报,可全被上面的人拦下来了有什么用。
怪不得成功不了。
元昊太强了吧,几乎每次主角团们费尽心思设下的局都被他轻松化解,所以他如果为什么不主动动手,总是等着别人来干他?
元天关这个人物塑造好奇怪啊,又想要自己血脉传承,又自认是个自私小人,无甚可传承,“他有我这样的爹,就是命数”怎么会从他的口中说出来,从前面来看应该是个自负的人啊。
他这样的人怎么会有尉迟元对他死心塌地啊。
宁令哥不是会武功吗,咋这么菜了?
脑子也没了七斋负责发盒饭,八斋负责领盒饭。
那么多人物最可爱的竟然是尉迟源,他身上的笑点也是最自然的了。
2 强行抖机灵,太尬了。
“脏,就不能新诚吗”大概是从这个谐音梗开始,还有什么“磕到了”“越秃越强”之类的,像春晚那种尴尬至极的强行加入的笑点。
还总是在严肃的剧情中穿插强硬的笑点,节奏很怪。
3 非要搞个三年之约,为了离别而离别,主要是对于后面剧情来说并没什么必要性,更何况也没成长啥啊。
一集之后就重逢了,所以离别和重聚也就显得格外尴尬。
4 刺杀元昊这个目标太大了,明目张胆的打斗则太傻了,飞蛾扑火。
或许这一季就是想把立意往上拉,越想往大了写反而越空。
看着这几个顶着七斋名头的弱智撒糖工具人,我宁愿二志从未开始——————原帖粉丝别看嗯,标题是为了宣泄被赵简声音搞出戏的不满总的来说,二志还是很好看的,延续了第一季剧本带飞的风格,和导演拉跨的习俗;本来以为第一季导演按部就班已经够烂了,没想到第2季比第1季还惨,只会排排站卡大头,人脸还是歪的,有时候画面是歪的,看着看着它又慢慢正回来了,真服了是实习生拍的吗不过第二集祭祀拍得好,但回想起来也就那拍的好,打戏也有了大进步,不过话说回来,第一季的打戏也没有多少退步空间,但多少比雪中慢刀行好多了。
算了还是先夸夸首先就是基本延续了王倦一贯的风格,多重反转,严肃中穿插笑点,张弛有度,很享受这种智商被编剧碾压的感觉,除去主角团,配角们也很有亮点,无论是笑点担当尉迟源还是那个八斋的妹子,这种有效演出不比在各种s+里水时间要强?
我一直觉得大宋一是人设强于剧本,但看第二部有王倦的亲自操刀,两者平衡应该做得更好,剧本妥妥能拿4.5星;演员方面也还好,就是几个人站在一起感觉不如第一部熟了,还是有些生疏和别扭。
服化道,可以批评吗,我知道第一季的服化道很拉,加上那个滤镜一看就是劣质网剧,第二部要考究得多,可是那个发型和妆容我真服了,除了元仲辛其他人都在变丑,元仲辛变得美貌很大程度还是因为第一季里妆造太拉,男的发际线女的刘海都是怎么回事,反而去西夏,大家把帽子戴上颜值飙升,赵简的流水线穷鬼马尾,王宽的头套,小景的刘海看得我面露凶相,怎么现在有钱了还比不上以前狗啃的破烂妆呢?
然后就是赵简的配音,要了我亲命了卧槽。
那气虚得呀,她什么时候窜过去我都不惊讶,粉丝别说什么是因为死了爹,他爹没死的时候她也虚。
给我听得抓心挠肺,声音又平又低又沉,赵简才几岁啊,不管怎么样,她就算称不上是少女,起码是个年轻的姑娘吧,有时候音色还幻视小美好还是小别离还是小什么里的周迅,不同的是周迅的吐字还比她清晰,而且人家演的是妈妈,衙内的配音也差,但是有赵简垫底,这两个主角说话的时候居然还没有丁二好听,不过丁二是不是也换了配音不如第一部了(?
)总之除了配音妆造,还有该死的导演剪辑和似有若无撞邪一样的bgm,其他方面(重点突出剧情)都是非常棒的无论是插科打诨接连反转还是辛赵大牢定亲、宽景回家探亲都写得很六很入戏因此就算我给了这么多吐槽,但它的质量还是得拿到一个四星希望后面保持水平!
美美吃到be!!
另外说一句,李元昊真的演得好好啊
第一季中,做一天我的人,赵简提出这个要求时,元仲辛太开心了都没发现这句话是个多大的陷阱,一天而已,因为第二天我将踏上生死未卜的征程。
对元仲辛来说这是无比欢快的一天,而对赵简来说却是心如刀割的一天,她是来诀别的,后知后觉地元仲辛终于发觉了赵简貌似不是来和自己长相厮守的,但是一个航拍的吻戏打断了他终于清醒的大脑,再次一片混浊。
这里我是有点怨恨赵简的,元仲辛因为大哥苦衷的时候你愿意和他一起扛,为什么你爹的事不能让元仲辛和你一起扛。
还好编剧大大第二季圆回来了,赵简之所以不告诉元仲辛,不是因为苦衷而是因为枢密院的密令。
本来我以为第二季的主线是营救赵简,结果第二季的第一个镜头就是辛赵撒糖,好吧,我美了,就这样吧。
虽然我痛苦了四年,但是辛赵才分开了几天,你们开心就好,我不重要。
第二季单看辛赵感情线,是完全立得住的。
第一季结尾赵简陪元仲辛给元大哥扫墓,第二季的开头元仲辛逃狱,只为了给赵王爷敬一柱香。
两人的感情虽然已经得到了元大哥和赵王爷的祝福,可惜他们不在了,从此以后我们只有彼此了。
第二季里关于辛赵我最有感触的几点。
第一,关键词鲜卑血脉。
元仲辛发现自己的血统,想到大哥的死就是因为无法面对自己的血统,元仲辛是很痛苦的。
而赵简却一次又一次告诉元仲辛,华夏是一个整体,任何民族都是天下大同,这段话赵简说过三次,一次是面对元昊时,一次是元仲辛出狱后,一次是面对元天关时。
作为皇室血脉,赵简有一份包容之心,正是这份包容让元仲辛变成更好的人,让他有了元家门风自我而始这种信念。
第二,关键词抓住。
第一次是大牢中,尉迟源问元仲辛怎么进入秘阁的,元仲辛说是赵简把我抓进去的。
第二次是去潭州之前给大哥上香时,元仲辛说我从没想过我会被人抓住,我从没想过我会遇到这样一个好看又聪慧的女子对我如此信任。
啊啊啊,谁懂,这个抓住就是元仲辛最好的情话。
第三,关键词不守规矩。
大牢定亲中,元仲辛说,一直以来我以为我才是最不守规矩的那一个,没想到关键时候你比我还疯。
如果还不理解赵简为什么喜欢元仲辛喜欢到无法自拔的,这一句就是在点题啊。
赵简骨子里其实是个比元仲辛还不守规矩的人,但是碍于家世不得不束手束脚,特别羡慕像元仲辛这样恣意潇洒的人。
喜欢一个人,是因为他就是你想变成的样子。
第四,关键词信赖。
元仲辛表现出完全的信任和完全的依赖。
(1)元仲辛逃出大牢后,再也没有像第一部那样,想着怕拖累赵简,而是心安理得的接受了赵简的照顾,这真的是至亲之人啊。
(2)元仲辛得知赵简父亲的死因可能与元天关有关系时,元仲辛犹豫了就一下下还是选择了告诉赵简,元仲辛可能考虑过赵简会不会因为这件事离开自己,但是他觉得赵简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比自己拥有赵简更重要。
赵简则完全看透了元天关的狠心,所以从来没有连坐过元仲辛,甚至提出替元仲辛去和元天关比武。
第五,关键词夫纲不振。
元大哥一语成谶,元仲辛在夫纲不振的路上一路狂奔。
番外中,元仲辛和薛映聊赌博,赵简一个眼神,元仲辛不敢说了。
元仲辛出狱后七斋第一次聚会,元仲辛嘻嘻哈哈地说着一本正经的话,赵简一个眼神,元仲辛收回了他的表情。
月卢书院中,因为衙内不想读书的问题,赵简生气,元仲辛陪笑,还学会了给媳妇按摩的手艺。
南山神庙中,元仲辛说你的脸怎么都看不够,这么恭维的话都能说出来了。
三年后,与王宽重逢,小景因为尴尬非要坐在赵简旁边,小景一离开,元仲辛就像狗皮膏药一样贴过去了。
与梁格嵬谈判,赵简面无表情地说,你还真的解释啊,元仲辛立刻闭嘴。
与八斋碰面时,元仲辛又一次展示按摩手艺。
第六,关键词不能分开。
三年啊三年,三年时间里,宽景cp天各一方,衙映cp各自发展,只有你们辛赵在撒糖。
南山神庙中,元仲辛说,我们多久没见了,又说这几天你辛苦了,我擦,你们才分开几天,我还以为是几年呢,真腻歪。
番外里,衙内说,他俩会不会偷偷圆房了,嗯嗯,我觉得你的推测很合理。
还有元仲辛一身的伤能这么快恢复也离不开赵简,虽然没有正面演出来,但是元仲辛后面也说了,多亏了衙内的药材小景的治疗还有赵简的上药。
第七,关键词私心。
赵简一直一来都是大爱高于小爱的存在,18集出现了在全两季故事中唯一一次私心。
三方会谈突然急转直下,元昊突然出现,衙内和楚袅失踪,梁格嵬准备离开去调兵。
以辛赵二人的智慧,不难想到元昊的下一步动作就是阻拦梁格嵬调兵,所以必须有人保护梁格嵬替他阻拦元昊,这几乎是一个必死的任务。
赵简作为斋长,应该做出相应的部署。
保护梁格嵬的任务,薛映肯定要去,他武功最高而且对梁的军队比较熟悉。
薛映一个人肯定是不行的,毕竟是三傻之一嘛,那么还需要一个人去,赵简是斋长她还要统领大局,元仲辛的武功和变通都在王宽之上,他是最合适的人选,赵简犹豫了,她没法说出口让元仲辛去执行一个几乎必死的任务。
元仲辛怎么会不懂赵简的心思,所以他主动开口了,自己主动领下了这个任务。
临走时,元仲辛是倒退着离开的,只想再多看你一眼,因为这可能是最后一眼了。
这里明显剧情是有bug的,实在看不出元昊为什么不杀死元仲辛和薛映的理由,编剧大大强行让他俩活下来的。
赵简总结有人说第二季赵简的形象塌了,变成贤妻良母了,我真想骂回去。
女强人就不能谈恋爱不能结婚嘛,赵简还是那个赵简,还是七斋的话事人,还是明明知道刺杀元昊十死无生也义无反顾,元仲辛也一样。
元仲辛总结关于元仲辛,虽然好像从来没有点评认为他是完美角色,但是他真的是少有的那种男性,他尊重妻子的事业心,相信妻子的能力,不要求妻子为了小家舍弃大家,不以做妻子的下属为耻,真心觉得妻子聪明是个优点而不是有点碍眼,这样的男子现代也不多见。
他们不仅仅是爱人,更是亲人,他们不仅仅是亲人,更是战友,他们不仅仅是战友,还是华夏子孙。
虽然第二季的结局有争议,无论他们是生是死,他们都是活着的,华夏发展至今就是他们活着的证据,你我就是他们活着的证据。
1.最后一集,宋人当着那么多士兵贴脸刺杀元昊,就是为了保西夏主和派上位。
那请问,西夏的主和是永久的吗?
主和派韬光养晦几年之后又决定开战的话,把刺杀西夏国君的事情翻出来不就是最好的开战借口吗?
就是主打一个顾头不顾腚的设置是么?
另外,最后的刺杀成功并且全身而退靠的是天象?
这个我真的没想到,长见识了2.宁令哥在第一部有多聪明,在这一部就有多降智。
第一部里他一个人在大宋可以和七斋6个人打个平手,有那么多忠心的暗探甚至是商会的秦无涯都效忠于他。
怎么回到了西夏主战场他能用的只有一个米禽牧北呢?
全程被七斋吊着走,而且他到底想不想让他爹死?
他爹雄武无双他又不是不知道,而七斋什么水平他也应该很清楚,第一次埋伏在祭祀的时候刺杀他就应该知道不可能成功。
刺杀又不是打游戏,追求的是一击必中,七斋刺杀失败被俘虏不是宁令哥能预料的事情吗?
那为什么要让这件事情发生,徒增暴露自己的风险。
3. 元天关在这部剧的设置真的好爹啊,就是,虽然我打你骂你不管你甚至要弄死你,但是我还是你爹,元仲辛依然和这个烂爹有扯不断的血缘关系,有一丝微弱的亲情联系。
4. 延续第一部的七斋相互信任,这一部更是发扬光大。
赵简的爹的事情可能成为赵元之间的一根刺,没有任何犹豫,下一秒全部和盘托出,这样的信任好吗?
好!
但是这样的信任未免因为太过理想主义而显得有点虚假,人是动态的,会有起伏的,不是时时刻刻信任都会顶在100分。
但正是因为一次次的起伏才回让彼此的信任越来越坚固。
七斋没有这样的起伏,永远顶在100分,基于这个底线,很多反转都不用反转了。
四集弃
剧情怎么这么无趣了,很难撑下去
虽然惊喜可是……人换了音变了小鱼儿苏樱大伙儿都不欢脱了,等等看。续:颠覆敌国政权暗杀独裁者,家国天下大重若轻搞权谋plus扫除封建迷信,旧员在线,新角匹位,幼稚得不像话但依然入股不亏。番外两篇,希冀未来更多接近美剧编剧中心的范例。
这剧好奇怪,时好看时不好看,整个就很奇怪,别的不说,就说三年后集结成长线,王宽小景见面牵手,小景说自己手上有茧,像是怕王宽嫌弃自己,看到这里我真想吐槽,小景啊,你三年救了那么多人你该自豪啊!你应该骄傲的对王宽说你剖尸救人躺棺材,你不怕一个人了!你成长了!你现在可了不起了!结果你说手上有茧?!为啥面对心上人就自动降低自己?三年你成长了啥? 就是给自己找了个工作,顺便学门技术吗?好失望啊!还有,别再说拯救大宋了,我越来越感觉你们在过家家。
总感觉什么变了吧,可能是剧情变得沉重了,也可能是自己看剧的心境不负从前,近景有点多,看的会有点疲惫,担笑点的衙内新演员没撑起来,反转和笑点也没第一季多,排播也是没有追下去的欲望,5集弃
看了一下很多是看了开头就给分,实在有点低了。相较第一季立意、权谋深度、思想的对冲包括外在的打戏都精进了许多,不愧是王倦的本子,没有辜负期待。一生入世破除迷信的北河星,刚期许完未来就死在戟上的楚袅,以身殉道造神毁神的文无期,“这世间对我不好”信鬼神化忠勇的尉迟源,本应仕途无忧却残于西夏的王宽……太多角色化为历史的青烟。少年们的结局如同大宋,一早就被书写好。恨只恨史书太短,写不尽哪怕一个人的一生。何惧世上有鬼,只怕人间无魂。
七斋是打不死的小强,八斋也是这季神来之笔
真的,有多爱1就有多恨2,这是啥啊,看了七集,看不出任何人的高光。啊,为什么要在监狱亲嘴啊,好拖沓的剧情,我的天,1是不舍得倍速,2都1.5倍了还那么拖沓,甚至想跳,能不能不要天天炒cp 啊,1是细节糖嗑得我上头,2是工业糖不想嗑你按着我头磕?一共20集,7集都已经无聊透了,啊,救命
后半部分还阔以的…虽然历史早就注定元昊是被宁令哥杀的,但是演绎起来还是有意思的。
导演给编剧演员磕一个吧。
“她被我安排死,我还能把她记在心里,也算是两心相映”我可太喜欢宋二志独家定制冷笑话了。第一集就进入主线剧情,节奏感拉满。宁令哥、路南山和七斋三方势力关系波诡云谲,一整个期待住了!E20文无期和楚袅魂归大宋,群鹤悲鸣投火,王倦你没有心呜呜呜
八斋的角色作用就是煽情的,就是催泪工具人。七斋几个角色越来越扁平化。人物的成长契机没看到,就是大手一挥,你去成长吧,然后就成长了,有的还是成的没luan用的长。当做消遣看也还行,不能较真。
有可信之人,能放下心中神。有心中一念,便能勇往无前。英雄最是苦痛,牺牲总是悲怆
Are we heroes keeping peace, or are we weapons pointing out the enemies so someone else can claim the victory…——出自RWBY,突然想到了。也挺合适的。
看了好几次都是十几集弃了,可能我get不到吧
一想到他们这前仆后继之后是宋朝就觉得很荒唐。对结局很不满意,可能前面那么渲染多凶险,九死无生,结果除了王宽一条手臂居然都全身而退了,很没真实感,没代入感。
抠图滤镜大头剧,衙内换人不霸气不自恋不搞笑,小景胖了,周姐状态疲惫原声不行,只剩下元仲辛和王宽还有1里面的感觉……希望后续剧情能给力点吧
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原来的味道,王倦yyds(导演你真的得给王倦磕一个🙄)
剧有多好,导演就多烂。我头一次看到一个剧靠演员、编剧带飞的。导演的拍摄水平别说及格顶多30分…实景拍成虚景、脸都拍变形了……真的醉了。
大宋抠图志吧,假的要死,情节也乱七八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