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同比与《老男孩》时代的一部电影不同的是《玩大的》有着更强大的商业宣传 影片以妹妹的视角讲述了两个80后的成长历程。
同《老男孩》相比,《玩大的》在台词和视角上生涩不少。
难以撼动前者带来的感动。
妹妹的旁白在影片中占了很大的成分,旁白的穿插弥补了镜头和视角的不足,但过多的旁白显然影响了流畅性。。。
我们需要的是一部电影,哪怕短片,而不是柔缓的有声读物。
相比于《老男孩》,《玩大的》带给我们更多的是为了寻找共鸣而明显的煽情,仿佛每个怀旧的80后看到逝去的往昔都应带着眼泪,留着泪痕。
逝去的80后青春 但是不应该所有的怀旧电影都着感伤的成分。
如果《老男孩》带来更多的是震撼 和感动,《玩大的》带来的仅仅是回忆而已。。。。。。
确实的缺是部好片,真的很感人。
让我想起以前跟别人借“小霸王”的时候,那种激动的心情,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那时“小霸王”就是我的梦想。
可惜美中不足,就是片太短啦!
特别是童年那部分,如果童年那段能再长些就好啦!
这部电影的业余水准是无需多言的,业余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最起码要讲述一个足够吸引人的故事。
《玩大的》前面部分的确属于有趣或好看的故事范畴,你也能从影像中感受到导演和主创想要使其成为一部至少能引起怀旧感的电影的努力。
儿时的街机店、FC机加上被小混混劫、喜爱上身边的女孩儿……这些都是俗套但百试不爽的80后题材怀旧法宝。
但在这些法宝被用光用尽了之后,轮到导演自己动手动脑来做80后长大的故事时,整部电影便开始了金头烂尾的大喘气。
前面所做的铺垫到后来直接变成了软绵绵的一个屁,这个屁还连臭味儿都没有。
因为对80后现状的刻画失误,电影的结尾变得生硬、牵强、粗糙。
就算作为一部商业宣传片,《玩大的》依旧是失败的宣传片——导演驾轻就熟的搞了一场回忆,却自己都陷入回忆中无法掌控好现实。
你猜得到开头也猜得到结尾的电影,唯一存在的价值就是被作为反例来为后人参考。
电影中的“眼镜儿”长大后留着光头的样子,很像青年作家小饭。
2011年6月10日
89年,80后的尾巴90后的头发。
我就属于那一代人,有那代人的回忆。
其实想来,儿时的我还算是在好孩子之列的。
很少去游戏厅,很少跟人打架,玩红白机里的二维游戏,那也是我小升初以后了,当然,通关的游戏也是很多的,呵呵。
也是用成绩换来的,不过不是一百分而已。
墩子和眼镜,让我想起了大小一起玩泥巴打弹弓的发小们。
不同的是,我们从来没有妞儿。
小时候,我的理想是当冒险家。
现在说起,似乎很可笑,或许不知道理想为何物的时候,才最理想。
妞儿说得对,我从来没考虑过理想,因为一直以来在老师和课本里是有标准答案的。
小学和初中的好孩子定位,让自己空留了不少遗憾。
比如,因为不被允许跟发小一起下湾玩水,导致我至今不会游泳。
多么操蛋的事啊。
总的来说,单纯的日子真的好轻松,过得好快。
那时候最想长大,因为长大就能为所欲为。
对,就是为所欲为,起码在那时的我心里就是这么想的。
十年二十年转眼,转的稀里哗啦,有的转成大老板有的转成王八蛋。
时间教会了我在人来人往中掩盖自己的真容,藏起自己对超级玛丽蝙蝠侠什么的眷恋不舍的心。
都说三岁看小,墩子注定一辈子如此,因为他没有一个好爹。
其实后半段的剧情很俗套,当然节奏很好,而且结局很大胆。
毕竟,不是谁都有勇气发一把少年狂的。
活在希望和梦里,靠梦想走下去的人,永远是最勇敢的。
如今即将毕业,虽早已听说了如虎如狼的社会,扔刹不住急于工作的心。
我没有什么理想,甚至我连自己想做什么都不知道。
只想让小时候也曾拿起笤帚疙瘩打过我的老妈早点安享晚年。
两年的恋爱让我懂了wcg上的lina以及选择800块钱一双而不是2000的鞋子的妞儿她对象,四年的大学让我懂了帮别人刮卡的墩子,毕业的临近让我懂了那局未能上兑现的比赛和那盘双截龙...当然,那副断腿的眼镜,其实每个少男少女心里都有吧。
不知道还会有几年能让我懂这个世界,不知道还有多少年让我自己来寻找一个妞儿。
如果有个亲妹妹,我会倾尽所有。
虽然《玩大的》內容簡單,也沒有精彩豐富的臺詞,但劇里的一幕幕卻蘊育著童年里的一切情感。
看到墩子與眼鏡相擁的那刻,我們都知道自己已經長大了,是的,小時候的玩伴已經各奔東西,那時的天真以及無憂無慮的生活,是我們現在想要卻得不到的了,童年真的是只能用來回憶,卻再也回不去了!
現在的我們面臨著太多的無可奈何,而我們只能在這其中,不受生活壓力的影響,試著尋找童年的記憶。
朋友們,我們該好好珍惜現在所擁有的!
确实的缺是部好片,真的很感人。
让我想起以前跟别人借“小霸王”的时候,那种激动的心情,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那时“小霸王”就是我的梦想。
可惜美中不足,就是片太短啦!
特别是童年那部分,如果童年那段能再长些就好啦!
原文发表于:奥德赛豆瓣小站:http://site.douban.com/133998/奥德赛人人小站:http://zhan.renren.com/ahdyssey奥德赛新浪微博:http://weibo.com/ahdyssey奥德赛主笔:孙威作为70、80后的一代人,他们所共同经历的是曾在玩耍中度过的童年与已经长大的今天。
学习好、表现乖在这代人的成长中是衡量的一个标杆。
玩耍对于他们来说不属于被家长老师认同的行为,却是他们寄托童年的方式。
《玩大的》(以下简称《玩》)这部微电影把这代人的共鸣锁在了影片中。
正如大多数这代人自己的故事一样,影片的叙事简单而平凡。
墩子与眼镜两个小伙伴自小相识,一起经历了红白机、街机的时代。
在相约对决“拳皇97”的那天,眼镜却因为搬家不辞而别,留下了苦苦等待的墩子与眼镜暗恋的墩子的妹妹——妞儿。
时光飞逝,眼镜经历了女友的背叛与继承家业的妥协,过着富裕但并不快乐的生活。
墩子辛苦经营着电玩店,好不容易获得一次为游戏解说上镜的机会,却发现自己被骗、成了枪手,人也更加沉闷。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两人再次相聚,在迟到的那局“拳皇97”对决中,两人找回了童年的快乐。
镜头下所描写的场景真实、直白,就是人们走在路上随处可见的景色。
拥挤的小巷笼罩在路边早餐的蒸气中,阳光在冬日懒洋洋的洒下来,透过马路上扬起的灰尘。
看上去略微有些脏的画面将一代人在泥尘中玩耍的回忆唤醒。
而无论是应酬醉酒后摇晃的镜头,还是在夜幕降临下、人物心情低落时画面的渐暗,又将那代人拉回到现在的生活中。
这些镜头让原本贴近生活的故事更加鲜活真实。
那代人所经历的用分数换游戏机,用书本挡住掌机在课上玩游戏,长大后面对理想与现实的挣扎,都在《玩》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玩》这部电影所包含的,不仅仅是“玩”出来的童年,更是长“大”的今天。
成长的经历在短短40多分钟里呈现,也暗示着从少年到壮年的转换只需一个不经意的瞬间。
让人感动而遗憾的一瞬,停留在墩子与眼镜再次相逢的时刻。
那一刻,老友久别重逢的激动在紧紧的拥抱与颤抖的语气里喷薄而出。
但是这样的重逢让身处现实的人们觉得并不真实,世界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无论怎样,遗憾总是存在,错过的人可能再也无法见面。
承载回忆的,或许只剩下泛黄的照片和游戏卡带之类的物件。
能在一个城市里再次见面,这样美好的结局让人羡慕,也让人遗憾自己的经历。
《玩》中也有关于初恋的描写,但对于恋情的描述,更多是因为初恋与那段玩耍的日子共同的特点:纯粹,简单,留给他们最深刻的记忆与激动地的回味。
值得留意的是,《玩》的演职人员都是清一色的游戏公司的员工。
他们并不是专业的演员,却依靠着自己对于玩的理解以及自身的经历诠释了一代游戏人对于玩的态度。
正是童年的那些玩具和游戏,让曾经持有各种理想的少年少女们把自己的理想锁定在了游戏上。
也正是他们的演出让这代人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怀念起在玩中的成长。
无论玩什么,游戏机也好,跳皮筋、扔沙包也好,这样的玩耍让这代人成为一代“会玩”的人。
让人不禁唏嘘的是,时代的进步让人们能玩的东西越来越多,手机,平板电脑,台式机等等让现在的孩子们似乎有了更多的选择,但现在的孩子似乎不再像那代人一样“会玩”。
他们可能不知道什么是八位机,什么是赤色要塞,什么是沙丘,什么是红色警戒,什么是贴烧饼,什么是隔房子。
太多快餐式的游戏与玩具让“玩”对于他们的意义与上一代人不再相同。
希望70、80后的这代人在未来有了孩子的时候,可以教会孩子们这些爸爸妈妈曾经玩过的那些游戏,可以感受到“玩”对于那一代人所产生的影响和魅力。
最后,影片的音乐让人感到惊喜。
一首《路上》用轻松的旋律与触动人心的歌词让听者陷入回忆。
“路上”,表达着这代人的状态,慰勉着这代人的前进,记录着这代人的童年。
路上,一路玩大。
《玩大的》我喜欢墩子也喜欢眼睛,端子刮卡的时候我也想哭,摩托车被偷走妞子给买的新皮鞋在柔弱的灯光下泛着黝黑的贼光。
而生活却是满目疮痍。
小时候那个憨憨的墩子,小时候那个志愿长大后当个木匠的墩子,长大之后生活生活显得太过赤裸裸了,一点都不可爱。
故事里没有没有高潮,在最平淡处戛然而止。
我在期待下一个精彩到来时,他却结束了。
有些意犹未尽,我想眼睛应该和妞子有些什么吧,那个lina也应该给眼睛有所交代吧。
因为这是电影,我总是希望能够更美好点。
或许,影片展示的才是最接近真实的。
生活不是电影,没有那么多的高潮和波澜。
生活平淡如水,压迫入兽。
在如水的平淡中渴望找到一丝丝光亮,那光亮或许是一起玩大的……生活还在继续。
墩子和眼睛幸运的找到了光,然而更多的墩子和眼睛正在等候,等候那束光……
今天发生了一些事情,有点失落,所以又刷了一遍玩大的。
最感动的地方是好朋友偶然相遇拥抱在一起。
我很想念那时的朋友和生活。
但是归根我是怀念那时的心情。
我的经历和里面的主人公很相似,红白机,大型,PS,红警CS等,完全按照时间点,没有拉下。
记忆中离不开各种玩,获得快乐的方式也很简单。
而现在的我什么游戏也不玩了,不会玩,也提不起兴致玩。
最后的真正玩游戏是dota,最后的记忆是地仆师追着朋友满屏跑,而现在已经不会合装备了。
现在身边有很多人也在玩手机游戏,但是我认为现在很多人玩游戏就像看电子书一样,只是为了转移注意力,忘记眼前。
当然也可能是我真的老了,体验不到新时代的快乐,例如手机游戏我最后一次玩是在诺基亚的3120,当时我的室友可以用我的3120里的游戏包宿。
但是玩大了,玩伴没了,游戏没了,那时的快乐也没了。
怀念当时寻常,那时的问题有标准答案,而现在的问题常常无解。
看完这个短片,我先给了4星,评过之后我就利马点了那个“修改”。
虽然片子里很多内容都不属于我的年代,虽然你们说我不是80后,我生于91年。
虽然没玩过FC,虽然对于魂斗罗基本上也只有些许微弱的印象,虽然完全不知道双截龙为何物。
(对于KOF97,我倒是可以自诩达人,至少也和墩子一样是小区第一吧。
)但这个片子的的确确 真真切切勾起了我很多的回忆。
对啊,我们不就是这样子玩儿过来的么?
我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去网吧CS之前的自吹,我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魔兽2V2的双光环双兵营的大小G,我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0407自己的“战队”pPm“和7班挑全校的传说,还记不记得我们偷偷地在网吧下载松老师的爱情动作视频我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那段攒钱淘打口儿碟的日子,我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让B哥,舟哥,还有VIPER,红薯粉成为茶余饭后谈资笑料的日子,我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上课看手机文字NBA直播的日子,还记不记得课上看了《爱摇》上猥琐段子不敢笑出声的日子。
我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哥们儿几个追女生时的“群策群力”,我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打球时互相不服的嘴仗,我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电脑课或美术课=篮球课的定律还记不记得某些“SB”第一次抽烟被呛,喝醉发疯的囧样儿我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我因为衣服和发型被无良老师撵回家的那一回,我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你请妹子天天晚上必胜客,然后中午咱们一起猥琐吃面皮的那一周,我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周六必须的实况足球之夜,我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坐看湖人输球的喜悦····哥还记得,不知不觉就那么一直记得最后就诌个积极点的结尾吧年少不知愁滋味,而今不由泪已潸。
蹉跎光阴无须悔,锦瑟年华未解鞍。
就凭那几个游戏室镜头,97,三国志,偷钢筋,就感动的我一塌糊涂了,不给五星怎么也说不过去了
没什么意思。
主打80后的东西看多了也就麻木了。。。
挺粗糙的,但音乐OK。多少年少疯狂,此刻变成了沧桑。再牛B的时光,也抵不过傻B的岁月。点卡的那个细节被抓到了,我想此片更能引起80后的共鸣吧,所以推荐给老男孩们看,如果你也是玩大的:红白机、魂斗罗、双截龙、KOF拳皇97,曾在烟味浓蔓的游戏房沉迷过,现在正深埋在钢筋水泥的办公楼里
跟闯和帅帅一起的岁月,不觉已经十年了啊。鼻子有点酸。
这股怀旧风该停了 一辈子老男孩?
怎么又是这种靠回忆赚眼球的东西,回忆没问题,只是太矫情,不懂得感情的渗入。这都属于老男孩后现象,没什么好说的。
原来在说我的故事,除了女声旁白太生硬外,其他都还好
拍得真不怎么样,三星全是给原创歌曲的。
现在是流行打怀旧牌么?真不忍心打两颗心
这个主题其实可以拍的更好,但是看到“征途2”,我就明白拍成这样已然不易了。
游戏人生,人生游戏,残酷的生活下我们大概就是这样吧
假
拍的不怎么地。。看到红白机和KOF给个3星吧。。
对卖回忆的东西腻烦了
~~~
后老男孩时代 除了发克还能说啥!为了拍而拍 一星给4眼美女就这样了
这类片子 其实我可以拍的比导演更好
话说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以前那种97街机了
太多的符号堆积出了一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