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当红女星+一群准一线男星,演员阵容足够强大,这些人中有四五个是可以独立担纲一部片子的,却拍出这等效果,编剧毁人不倦啊!
这种年代的警匪片,足够拍出荡气回肠的电影:非信息化时代留下了更多的故事空间和人物深度,然而我们只看到了一群看不惯黑社会、只会硬碰硬的不得志警察。
电影中的这个临时团队,并没有体现出个人特色,团队首领有勇无谋,一个技术员枉死工作室,一个老侠客找到接班人后安然驾鹤西去,原本是体现智商的高富帅只会耍帅泡妞,为他而死的基友的故事都够写一部电影了,其他两个则是酱油客!
团队凑合在一起后,这些人都只会横冲蛮打,听到黑老大起疑心之后也不知道多加提防……至于枪战追车,水平的确和80年代港片有得比较。
但是港产警匪片现在越来越高智商,怎么好莱坞能用这么豪华的阵容拍出这么低的脑容量来。
简而言之,就是一群加了外挂的愣头青警察和实力相当没外挂的黑老大拼血的故事!
虽然年代不同,不过故事脉络都差不多,城市被黑帮把控,政府职能部门腐败无能,热血警察勇于反抗黑暗,虽然遇到波折,最终取得胜利。
一次勉强及格的模仿,《铁面无私》的每个人物都有鲜明的性格,肖恩康纳利被匪徒杀害之后令人动容,罗伯德尼罗的坏蛋头子极其有性格,到最后都贯穿始终,嚣张跋扈,坏到底,正面人物凯文科斯纳英气逼人,整部电影一气呵成,故事,音乐,动作场景,人物性格,每个部分都是经典。
《匪帮传奇》有一个地方有新意,面对暴力是否应该使用暴力对抗,唯一一个提出这个疑问的监听专家被杀害之后,对他来说成了永远没有答案的问题,当电影的角色包括观众的我们都沉迷在暴力的快感中的时候,也许已经有了答案。
虽然西恩潘的角色最后是以谋杀罪入罪,但是5人组执法的过程肯定是暴力的。
其它部分乏善可陈,可能只有那个年代的氛围做的比较到位,配上那个年代的服装和歌曲,还原了那个年代。
本片让人诟病的地方颇多,首先是名字:一部分明是讲述剿匪行动的电影却偏取了个“匪帮传奇”的名字,让人最印象深刻、不得其解。
其次,影片若想再塑当年的老派警匪片辉煌,就必须要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故事或如《洛城机密》一般的让人回味的叙事佳构,可惜没有作到。
第三,叙事上虽然从头至尾枪战小高潮不断,但却没有使人难忘的片断,或者说每场枪战打斗戏虽均匀地安排于全片各处,但在整片的场面情绪控制上仍显平庸,做到最后一段甚至粗制滥造了(这个可以逐个分镜头作分析)。
第四,浪费了全明星演员。
肖恩潘霸气凶残,但比起德尼罗还是少了些气场;布洛林则勇壮有余,底蕴不足;高斯林和艾玛斯通是水准出演,只是两角色速成的没点基础,单薄了点。
导演的功夫大部分使在了拍出好看的画面上:50年代优质的布景、着装和造型(黑帮,毒品,圆顶帽,夜总会,这些都是五六十年代洛杉矶的标志),打火机火光闪耀的特写镜头,打黑小队执法时的横移镜头和升格,外加明星卡司们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优质外形,视觉上的享受还是能够保证的。
好久都没看过一部如此华丽丽的中庸之作了,搭了好大的一个台子,唱了一出好平常的戏。
我是看着女主角截图比较漂亮才看这个电影,感觉还凑合.我看电影一般不先看剧情介绍、影评什么的,先看看截图和演员。
演员不用说了,大都眼熟;至于剧情,期待的高潮一直没有出现,总感觉马上要来个高潮,结果不了了之。
对于反黑小组的表现,太过平易近人,缺少激情。
至于结尾,90分钟左右的时候,女主角出现了,本来以为剧情该有转折了,应该还有至少半个小时左右的戏份,出现个意外的结局.还特意看了一下进度条,发现只有10多分钟了,这是什么情况?接着看下去,发现结局却是很意外,意外的乏味啊....剧中女主角艾玛斯通的造型真是很不错,很漂亮,于是搜了一下,原来是她啊,在蜘蛛侠、朋友也上床都见过,但是没怎么在意。
所以,这边电影最大的收获就是这个了。
《匪帮传奇》是今年继《被解救的姜戈》后第二部让人热血沸腾的片子,简单粗暴的表现手法带来酣畅淋漓的爆米花体验。
故事背景设在20世纪40年代末的美国,那个帮派盛行,法制堕落的社会时期,一群嫉恶如仇、伸张正义的警察,用以暴制暴的方式捣毁洛杉矶最有势力的黑帮;电影可谓具备了全明星阵容的演员,但老套的情节叙述在当下可能显得有些乏力,人物角色的细节表现也不够深入,即便如此,看完后依旧感觉很爽,警长有句话说得很好:坏人若想得逞,只需要好人袖手旁观就行了。
How did 6 tough cops clear the mob in the city of the angles. 虽说是6人硬汉小队,可是故事看点尽在以下四人:看百变Sean Penn从拳击冠军变身黑帮大佬,凶残、血腥、贪婪;看硬汉Josh Brolin继续塑造正义感爆棚但手段粗鄙的反黑英雄;看情圣Ryan Gosling从《恋恋笔记本》走到匪帮传奇;看石头姐Emma Stone优雅韵味演绎深陷黑帮失足少妇。
作为硬汉戏,最后大PK的枪火特效非常惊艳。
结局正义感意味十足,代表正义的Josh通过拳击击败了Sean,broke his pride. 可惜的是石头姐难逃花瓶之命运,不过这次的造型也蛮惊艳的。
看此片就难免会想起LA Confidential-洛城机密。
90年代拍摄的有关1950年代的黑帮和警察部队腐败史,相比硬汉小队的英雄主义,洛城机密更加具有现实意味。
警察与黑帮勾结盘根错节,最后如何抽丝剥茧,以牺牲一个警察换取肃清全局。
洛城机密充满了九十年代的气息,没有过多的特效,却有朴实无华的表演和情节。
LA黑帮史纪录片之二,总体四星推荐!
有帅哥,有硬汉,也有残忍的恶徒,只是少了一些令观众迷恋的故事。
故事设置的背景,有点意大利黑手党的感觉,黑帮横行,无人敢管,甚至警察遇到都要视而不见,躲得远远的,以免惹祸上身,于是黑帮头头们更是猖狂不止,所作所为让民众是敢怒不敢言。
可社会的正义绝对不能由此泯灭,不然人们将永无天日。
于是,几个不计个人生死的警察出现了,他们以超脱寻常的方式,跳出警察的框框,去面对,去打斗,去惩恶扬善。
一直以来对于黑帮片都有特殊钟爱,这部片子光看演员阵容还是挺给力的,但是没想到出来这么肤浅。
故事不算创新,但是就这种班底,把故事讲好了还是有看头的,但搞了半天,每个人物就像浮在水面的油,薄薄一层,没内涵,没深度,更关键,没个性。
先说说配角,小队里边的另外三个人物,黑鬼、老鬼、墨西哥鬼,都是清一色酱油。
就是在拉队员的时候让你知道了一点牛X的地方,而那个墨西哥男连威武在什么地方都没有交代,可怜啊。
我一开始还以为这货是卧底,因为他死主角这边被triple kill,然后剩下猪脚和美男热血复仇。
但是没想到啥也木有、、、 这坏人也是,人人都说你坏到家了,还说要杀人全家。
好不容易知道谁添乱了,连个猫都没干掉,反而另一个黑帮老大"全家福贵"了。
也活该,前一幕说前黑帮老大被暗杀,结果没死,回过头来屁都没放一个在家被人干了。
我说这黑帮咋都这么善良??
所以,只能说,这么善良、这么木有个性也能混成老大,果真是个传奇、、、
亨廷顿眼里:有一种道德的激情一直为美国政治变革的引擎提供动力。
可变革有两种方向,向好抑或相坏。
如何能保证无辜者不被喷枪的激情烈焰灼伤呢?
又如何使喷枪掌握在向好的变革者手中呢?
作为洛杉矶黑帮大头的Mickey自然也可以说是一种变革者,对达尔文主义无比尊崇。
他津津乐道于地区内其他黑帮的完全毁灭,力图在地盘里建立起自己为主导的,警方协同合作的新秩序。
同时紧跟当下经济潮流,力图在赌场,娼馆等暗黑领域也开拓出托拉斯时代。
当然他的这种畸形变革,是图谋己方小众收益,腐蚀侵害公众利益为根本的。
片尾警长John O'Mara 终究将黑头Mickey Cohen KO在地,一众镁光灯下闪耀下,多人目睹了一向注重公众形象的黑头Mickey 鼻歪嘴斜的摊软在地,嘴角蠕动似乎要说些什么。
此时我突然想起《东成西就》里欧阳锋悲催受虐于洪七公的桥段,如若记者上前问Mickey此刻忏悔吗?
还有什么要说?
Mickey定会委屈娇喘欧阳锋的台词:大哥,我好想死啊。
当然他如果多读点书,会狡黠辩解:还记得密斯迪克堡的那一夜吗?
强权的力量在我这即是上帝,我只是取走我想要的,说道忏悔吗?
那不该是我起头……密斯迪克堡是马萨诸塞州一个印第安土著部落构筑的小镇子,1637年5月26日,英国一小撮殖民者于夜黑风高的那一夜开始了对其的征伐,过程可以用屠戮来形容,由此便开始了殖民者浩浩汤汤西进运动,也即原住民苦难迁徙旅程的开始……“密斯迪克堡心结”恒古在不停佯说“追求道德至上”的一票老美清教徒心里,即自个国家的起源是“悲惨且充斥暴力”,祖宗们进行的战争不都是完全以正义言说的,战旗的树立不都是以确保善对恶的压倒优势为目的的。
理想的信奉走偏了不可怕,怕的是信奉的理想偏了。
1983年10月18日,那片土地的归属权被划归为有幸繁衍至今的该部落名下,其部落后人终于得到了国家对其先祖原罪的适当救赎,虽然密斯迪克堡那一血腥之夜已过去三百多年。
警长John O'Mara 带领的那票看起来不靠谱的警察,以为自个正在进行的打黑之战是一场“道德圣战”。
黑头Mickey Cohen苦心营造的铺天盖地的白加黑强权网,被警长一伙看似以一己之力轻松撕破,实则其是城市民众们对黑头变革不满的抗争结果。
由一众电影可以看到,老美思维里,对变革喷枪的掌控,对坏秩序的纠错,靠的是一小撮对所信奉理想模糊不清,对当下行为又言之凿凿敢于负责的乌合之众。
这一小撮人往往又为向好方向的变革提供动力引擎,乃至指引历史进程。
亨廷顿其实没必要给自个国家演变史上贴金,理想与现实生活总会有偏差,但只要鸿沟不是太大,心怀救赎,那一夜虽是枪火也是烟花。
《匪帮传奇》Gangster Squad (2013)2013-05-04 15:31:10周末的下午,有点热,懒得出去。
找了部以前下载的电影放松一下。
《匪帮传奇》Gangster Squad (2013)。
洛杉矶警察干掉黑帮老大的故事。
洛杉矶白道基本上被黑道老大mickey给摆平了。
上到法官,下到普通警察,基本上都是黑老大的人。
连开赌场、走私毒品都有警察看护。
真是威风十足啊!
没想到,有一帮警察却不吊这一套。
洛杉矶警察局长也不吊这一套,找了个正直的警探奥·马拉(O'Mala)牵头,用黑道的方式对付黑帮老大。
这奥马拉也挺二球的,一退伍兵转业的警察。
干事儿一根筋,找了五个跟他一样嫉恶如仇的警察。
这样6个人组成了一个团伙。
不能用警察的身份,只能用黑帮的手法与黑老大mickey对着干。
结果,如何呢?
第一战:头头O'Mala一群去抢黑老大mickey的赌场,蒙着面冲进去,才发现里面有一群警察在护场子。
只好撤退,omala和另一个同伙黑背警察活捉了。
窝囊不?
第二战:学聪明了。
跑到黑老大mickey的房间里装了个窃听器。
总算学聪明了。
当然不是omala聪明。
是他手下的一个搞技术活的想到的点子。
安装过程中,还被黑老大michey的女人给看到了。
好在这女人已经被Jack给上了。
所以没有检举他们。
第三战:按照窃听来的情报,把黑老大mickey的一桩毒品交易给搅黄了。
期间发生了激烈的枪战。
以至于Jack都说了,这太没技术含量了。
迟早要出人命的。
第四站:把黑老大mickey的交易所给端掉了。
也是猛冲猛闯型的。
这次把黑老大Mickey给惹毛了。
他猜出了这些人是警察,而且找到了窃听器。
于是将计就计。
设计了陷阱。
第五战:在中国城。
这6人除暴组在窃听了黑老大的情报后,跑到中国城去对付黑老大,没想到黑老大布置了陷阱,差点把头头omala给炸死。
而且在市中心,死了不少无辜百姓。
6人组中的情报技术人员因为对omala的蛮干有点怀疑,被omala安排留下来监听电话,结果给黑老大派人给干掉了。
omala的家也受到了枪击,老婆早产,所幸生了个小孩,平安无事。
omala受到打击后,直接握着枪去找黑老大拼命。
Jack怎么劝也劝不住。
好在黑老大搬家了。
家里空如一人。
后来,omala强迫大法官(已被黑老大收买)签发了对黑老大的拘捕令。
然后这5人,端着大枪强创黑老大的藏身窝点。
最后,黑老大被逮捕入狱。
完事。
整个看完,觉得这片真不怎么样。
首先,这6人组都是警察。
可是,这头头omala表现出来就是一头脑简单的蛮夫。
几次开战,都是蛮冲蛮干。
一点准备都没有。
比如第一次,蒙面去干黑老大的赌场。
那赌场是公开的,又不是地下的。
你至少可以先派人进去看看里面的情况侦查一下吧,结果一进去,碰一堆护场子的警察。
赶紧撤退,还被活捉俩人。
郁闷。
后来,在黑老大房间里弄了个窃听器,总算有了点技术含量。
没想到抢毒品的那一段,又是开车跟踪被发现,然后直接过去开战,差点弄死自己。
我在想,难怪这6个警察总是没法升职呢!
原来不光情商差,智商也一样差啊。
他们以为干警察光有一身肌肉就行了哈(当然,这点估计比Tian朝的警察强,他们往往连肌肉没有了)。
当然,这中间还是有两个不错的,一个是搞技术活的,后来居然把窃听器装到了黑老大mickey的家里。
并且通过无线电技术,定位了黑老大的金钱交易所(后来死的太冤枉了)。
另一个是他的老朋友,风流的jack,搞上了黑老大mickey的女人。
俘获了女人心,这点很重要哦。
最后黑老大被治罪,就是因为这女人作证啊。
不然,这5个大男人还是拿这黑老大没法子的。
总体而言,按照某些网友说的,这片子属于那种下载看完就删的那一类.....想到了另外一部反映洛杉矶黑帮的电影《洛城机密》。
感觉,那个才是经典。
整个叙述太过平淡
是我喜欢的调调,有《看不见的客人》的感觉,没想到是印度电影
其实这部片子是严重被低估的。有点模仿<那个男人来自地球>片子里所有的细节会提供线索最终串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前后逻辑自洽,讲述了一个荒诞的复仇故事。
omg我是有多无聊啊竟然能拖完……
电影名在youku上看是生死游戏,以为很有趣,结果文艺范太重了
纯粹靠蹩脚的英语对话撑起的印度悬疑片,80分钟都显漫长。印度的类型片水准依然飘忽不定。
套了多少层?谁在讲谁的故事?这是梦还是真实?没有半点科幻场景的伪科幻电影。悬疑味还是够的,感觉还不错。
开头一大段两人对话,让我放弃继续看下去的念头。这种慢节奏的电影,不是我的菜!我把这种电影一般都归纳到文艺电影类型中,反正是看不下去,不推荐!
实在是看不下去,只能删了
海报和名字挺吸引人,内容我很无奈。。有点失望,剧情拖对话奇怪
快看睡着了
为编剧的构思点赞,细节上其实还可以处理的更好点。分割线——你没耐心看完却有勇气去打分?打完分居然还有勇气叨逼叨?谁给你的勇气?
其实我觉得还可以,整个形式很有意思,很小成本,但是故事讲的还行。
没想到豆瓣评分这么低,但我觉得挺好看的啊。轻悬疑推理,有基于前沿科技的大脑洞猜想,也有基于科技应用而引发的道德、伦理、法制问题的探讨。另外:爱情(感情)是机械人生的一抹亮光。
很闷的电影
This will end in murder 一个无限循环 书里书外
太慢
想以对话撑起悬疑和科幻元素的片子,没有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编剧的想象力是行不通的,不然,80分钟,都显长。
第一眼被海报吸引了,虽然分很低但还是堵了一把一是存着侥幸二是觉得近年印度片子有一些还蛮有想法的。前一小段剧情真的是 进入太快叙述又太慢,只有光影和演员的表演再加上一两段人生困惑可以看看,到中部故事轮廓人物关系才大致出来…到最后结局其实老套到好猜了,但节奏和画面把握得还不错,双线叙事感觉收得还可以。整体观影感觉是越来越轻松的,前十五分钟没有放弃的话后面顺着看下去很容易~内容的话能感觉到想表达的东西但总感觉表现出来的太浅了…出来的效果有点像低预算暗光版印度楚门出走之后怎么做,只不过是以参与员工回忆录形式来记录的x
印度电影拍得这么一般真是难得,其实题材还可以,只是表达的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