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Magnifico的形象让我想起了澳剧《戴洛奇小镇》中的男杀手Ray,他们都不将邪恶直接写在脸上,而是将深埋内心的自恋和支配欲冠以利他的外表。
“讨论”,“交流”这些字眼的存在对他们来说是绝对的导火索,是戳穿其真面目的一把利刃。
Magnifico的塑造可谓本片的亮点,霸权的危害不再是赤裸裸的,而是以更复杂的虚伪面目登场。
这种有深度的表述通过童话故事的方式呈现出来,带着一以贯之的天真和纯净,让人心情复杂,最后屏幕上显示“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影片到此戛然而止时,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不知道迪士尼其他作品的结尾是否也是这么经典和简洁,但星愿的结尾确实制造了一种落差感,一句再天真不过的旁白,一本合上的童话书,下一秒就黑了的屏幕,将人瞬间拉回现实。
以至于还没怎么来得及回味女王登基后的美好,就开始沉思现实的严峻。
而这种沉思中又混合着某种力量,可能是美好童话中天真的力量,影片中众人齐歌的荒谬史诗感,总之五味杂陈。
众人齐歌打败magnifico的场景很动人,有配乐本身做的不错的原因,还有的依旧是与现实对比的感触。
淳朴的团结,在童话中太容易实现了。
看见一位朋友说,电影院全是小孩子,我才反应过来太久没有捡起过童话了,一直埋在现实的困苦中,以至于霎那间被惊异到了。
影片对Magnifico的嘲讽很有趣,当他效仿巫婆说出“魔镜魔镜,谁是世界上最帅的男人”时,不禁让人想到此举与现实的契合性和巫婆这一形象的虚构性。
动画杜比影院 3D中国巨幕3D2023-11-24上映 / 片长104分钟影片简介:华特迪士尼动画工作室在成立100年之际,特别推出全新原创动画电影《星愿》,带领观众走进魔法王国罗萨斯。
在这里,聪慧的理想主义者亚莎许下了一个特别的心愿,并得到了宇宙力量的回应——许愿星(一团小巧却拥有无限能量的光球)来到了她的身边。
亚莎和许愿星要联手对抗一位强大的敌人:罗萨斯的统治者麦尼菲科国王。
他们不仅要解救族人,还要证明当一位勇敢人类的愿望与许愿星的魔法结合时,将会有奇妙的事情发生。
《星愿》公映期间还将为中国观众惊喜加映特别纪念短片——“迪士尼动画·筑梦100年”,以此庆祝迪士尼动画百年诞辰。
这部电影是时代的颂歌,是地球的颂歌。
它的上映,是对于即将到来的光明与胜利的欢呼。
它能上映,代表着普通大众已经逐渐被允许接触真相,即使普通人一时半会可能还并不能完全接受它所真正传达的内容,但这颗种子也一定已经被播种在了大众心中,相信在未来合适的某时某刻,灿烂的花朵终将迎来绽放。
接下来我将试着带领大家解读本片所传达的真正核心。
本片的主要舞台,罗萨斯岛,在设定上是伊比利亚地区一个与世隔绝、小国寡民的孤岛。
实际上,罗萨斯王国所隐喻的正是在宇宙中看似遗世独立、除此之外再无智慧生命居住的地球。
理解了这个设定,便能扣准解读本片的题眼。
第一个发现这片新大陆的国王,代表着最先到达地球的外星文明种族。
在人类诞生初期,人类和他们这些殖民者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和片中国王的This is the thanks I get?!这首歌描绘的情境很像,他们并没有真正尊重人类文明,而是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利用了我们。
在这部分如果展开讨论将涉及一些比较负面的阴谋论内容,而本文无意将一些低频内容引入大家的脑海,因此请允许我在此一笔带过。
接着,我们要谈谈罗萨斯王国最关键的转折点——主角亚莎对着星星许下了一个愿望,从而引发了民智的觉醒和反派的溃败。
为什么亚莎仅仅是对着星星许下了一个愿望,便能如西游记中孙悟空呼唤各路救星一般,一颗威力无比的许愿星立马从天而降?
首先,这是因为外星文明(以下简称ET)出于对于自由意志的尊重:在人类个体没有进行请求之前,是绝对不会出手干涉个体选择和个体所必须经历的功课的。
这也是为什么明明当前地球外围已经密密麻麻围满了一圈ufo,但他们却迟迟都没有正式和地球人见面的原因(当然也很快会到那一步了)。
与之相对应,反派国王则是完全剥夺了民众的自由意志,不允许民众拥有许愿并让愿望实现的主动权。
在许愿星看来,既然亚莎已经明确地在This Wish这首歌中表明了自己的请求,这便是一个下凡渡劫的好契机了。
当然,仅仅是呼求其实还不够。
当前围观着罗萨斯这个王国(也就是地球)的ET朋友群体中,还是以正面ET居多,所以,只有当个体发出的是正面的请求时,这些正面ET才会出马。
那么问题来了,正面,以及与之相反的负面,应该如何定义呢?
于是就要谈到所有个体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都必须涉及的两条道路的选择了。
在这个宇宙中,所有个体和文明都会选择以下两条道路:服务自己,或服务他人。
上文所提及的“正面”,实际就是指的“服务他人”这条道路(显而易见,电影中的反派国王,则是走在了“服务自己”这条截然相反的道路上)。
我们当前的地球,整体而言还是走在服务他人这条正面的道路上的,因此,在这个地球即将迎来类似于电影中罗萨斯王国中结尾转变的关键时刻,地球周围也是有很多同样是走在服务他人道路上、但发展程度更高的ET朋友,正在默默地提供自己对于地球的帮助。
因此,现在再回到本片之中来看,亚莎所许下的愿望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帮助罗萨斯的所有被反派国王夺走了愿望、遗忘了自己本来的能力的民众们(这也是当前地球上的一批被称为星际种子的人所在做的事)。
于是,在罗萨斯王国外持续观望的许愿星当然就一拍即合般飞奔到了地球上,开始提供自己的帮助。
然而,本片中最关键、也是最直接有力地揭露真相的一首歌,其实并不是上文中所提到的亚莎角色歌This Wish,反而是紧跟其后的I'm a Star。
如果大家忘了这是哪首歌的话,我来描述一下:当亚莎遇见许愿星后,在疑惑中,许愿星赋予了森林里的动植物们说话的能力,于是这些小动物和花花草草们异口同声地告诉了亚莎这首曲子的标题中的讯息。
这首在一般观众看来欢乐闹腾、过耳即忘的热场曲目,实际隐藏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真相,那就是——We are all stars我们都是星星。
本次的中文字幕将star译作“明星”,其实模糊了这首歌所要真正传达的内涵。
从物理的角度而言,我们人类的构造其实来自于宇宙中的星尘,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们就是星星;从人类历史演化的角度而言,人类的DNA中其实含有诸多其他星球种族的成分,诸如大角星、昴宿星、仙女座、天狼星等等,因此,作为物种来看,地球上的人类其实也和其他星星上的种族一脉相承,人类还有诸多潜能未能被大家所发掘。
I'm a Star这首曲子试图通过以一种充满童趣、载歌载舞的百老汇风格,告诉我们大家:我们即是一,宇宙就在我们每个人自己之中。
从而,我们才能在本片中正邪对抗的最终高潮、也是This Wish(Reprise)中看到:仅凭亚莎作为觉醒个体那势单力薄的力量,要去对抗反派,其实还远远不够;只有当每个民众都了解自己的真正面目,从内在发掘自己的真实力量之时,浪潮的转变才能到来。
当前全球各地对这部电影的评价,都不算太高,大家看到的只是一个表面上致敬了无数迪士尼经典电影、紧密扣题When you wish upon a star这首歌的工整却又有点无聊的迪士尼王道音乐剧电影,实则却忽视了背后的创作团队所想要传达给大家的喜悦讯息,那就是:欢呼吧,民众们,胜利终将到来,我们用这部电影预演了一遍未来所可能诞生的美好,愿你们在自己内在的带领下亲手迎接这个即是结局又是开始的时刻。
(我应该也是被某个许愿星驱使着在半夜三点从床上爬起来写完了这篇文章。
如果有任何疑问,请你去找星星许愿,许愿星会想发设法变出渠道帮你答疑解惑的)
1,主题很明显,主观上就是我们不能丢失了自己的心愿和梦想,没有任何人可以替我们决定心愿是否能实现。
客观上来看电影想要传递的东西,那就不只是这一点了。
国王并不在乎他的子民到底想要什么,只需要他们臣服于他,由他来决定每个子民的心愿是否能实现。
纵观历史横看世界,全世界的统治者和领导层都要的是这个结果,稳定且听话。
对于那些类似于亚莎爷爷的启蒙他人的心愿,是万万不被允许和鼓励的。
但是国王不管多强大,他是无法真正囚禁人们的心愿的,囚禁心愿的,是恐惧,是胆怯。
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起喊出内心燃烧的火,强大的国王也会瞬间被打垮。
2,亚莎和王后携手合作也蛮有意思的,其实女王早就看国王不顺眼了,自大自私且贪婪,但是没人鼓励她背叛反抗,亚莎的出现改变了王后,最终她们打败国王之后把国王囚禁在了地下室,自己登上宝座!
这一层上看星愿可以说是女权主义在给孩子们的一点朦胧的启蒙哈哈,是我喜欢的点。
看得出来创作者讨厌被男人统治的世界。
3,电影是不会流行的,尤其是不会在东亚国家流行。
这里的大家被PUA惯了,这个简单的童话故事太温和,来得不够猛烈,激发不起大家对电影里反派象征的怒火。
另一方面,电影动辄开始唱歌,大篇幅积极的主调都在鼓励并追求心愿,对于成年人来说确实过于童话了,甚至有点残忍,因为明白了也无可奈何,很多人成年前的心愿这一生都实现不了。
东亚这边的人们还是得看小丑那样猛烈极端且疯狂的表达才能释放自己,大概这也是为什么韩国的疯批影视剧这两年这么受欢迎的原因。
4,家里有小孩鼓励带小孩去看,非常适合带小孩看。
其他情况的话就看心情了。
剧情设定,18岁时,每个人交出心愿,国王保存,交出心愿后便会忘掉这个愿望。
国王在每个月实现一个愿望,但只实现那些实际的,对国家无害的愿望。
过于宽泛,或者指向不明的愿望是难以实现的。
这也就导致有的人能够实现,有的人一辈子无法实现。
女主的心愿,其他人实现自己的愿望。
我个人立场站国王,毕竟人性嘛。。。
假设有人许愿世界灭亡呢?
于是,在剧情里,就把这些问题通过市民回答提出来。
比如,能不能换个心愿,毕竟人的想法会变。
整个故事的逻辑经不起推敲,女主想要取回家人的心愿,国王想要保护国家(至少一开始是那样的)众人的心愿是心甘情愿交出去的,国王也未承诺一定会实现愿望。
何来欺骗呢?
而在片尾,想要飞翔和想要真爱的在一起研究飞行器。
这也就证明了有的愿望是无法靠国王的魔法来实现的。
根据国王过去的经历,可以得知他只帮助一部分人实现心愿是有预见性的。
而女主还未满18周岁,她口口声声说要帮助他人实现愿望,在结局,也只是把愿望还给大家而已。
或者说,依靠他人的魔法来实现愿望,本身就不合理。
很努力的在践行100周年纪念片的大方向,不论是反派还是女主,都能看到迪士尼之前人物的影子:魔镜魔镜的《白雪公主》,和《冰雪奇缘》雪宝类似的小羊设定,《魔法满屋》的开头……借鉴,缝合之下,这个故事失去了自己的特色。
许愿星很可爱,但感觉迪士尼很用力的在用这种方式讨好观众,他自以为自己抓住了观众的兴趣点,但光有可爱没有内核也只是美丽的废物罢了,至少我已经不吃这套了。
其实最后还是很感动的,没有传统童话故事拯救大家的英雄,而是大家意识的觉醒,用自己的意志打败了反派。
但那些歌根本没有记忆点,不好听,还老是出现,给人一种写不出台词了就用歌凑的感觉😂
三编:(写给回复一条就拉黑不想听别人说话的小可爱)冰雪奇缘2我压根没看就是因为我讨厌艾莎隐退的结局。
我纳闷了,我觉得女王贡献不足能力不足不配当女王怎么就成了“女人不能有野心”了?
我真觉得女人不能当女王我就不会把女主拿出来和她对比。
别给女王戴高帽,说什么“女性也能追求权利”讲的她很有野心很脱俗一样,笑死我了,从头到尾她都没追求过这玩意儿,结尾的皇冠还是别人戴她头上的。
而我作为观众看到的就是女王的能力和贡献完全无法敌过女主的朋友们,那她为啥能当女王?
不就是因为她是国王的妻子吗?
这就是迪士尼这干瘪的角色塑造带给我的感受,迪士尼宁愿去拍男人吃鼻涕饼干,也不愿意花时间塑造这个将来的女性领导人。
二编:就这还有人夸是反抗父权?
女主失意的时候是和家人回忆那个完全没出场没铺垫没存在感的父亲,实际上这个精神图腾完全没有出现的必要,情节就扣一个为朋友国民就足够了。
结局那个拥皇后当女王是什么鬼?
皇后反抗国王的时候就干了一件事:引开假国王,还被她玩砸了。
全剧唯一展现领导力的就是安排梦想相近的年轻人一起工作,在城门口按个公告牌让国民们自己贴海报找合作者就能有同样的效果。
全剧看来女王论能力和魄力完全比不上女主,为啥她会被捧上位,不就因为她是皇后吗?
还反抗父权,见到王权又跪下去了是吧。
原本内容:咋咋呼呼的青少年主角,邪恶的反派大boss,耍宝的随身宠物(讲真看到羊刚能说话的时候用低音对镜头挑眉弄眼的时候我快被烦死了,好好的小羊羔演出了一副油腻老男人的样子)。
总体来说就是迪士尼的春晚,不求突破但求无错,然而故事够无聊的,剧情转折也够生硬。
我本来以为wish的剧情简单是因为95分钟要塞入大量歌舞所以篇幅不足,然而查了下发现冰雪奇缘也不过102分钟,那剧情不是吊打wish吗?
想靠音乐冲口碑也没问题,可是论音乐也不如魔法满屋,啥啥不行。
电影看完,回味歌词发现,其实迪士尼百年,初心未改。
尤其是电影片尾,闪耀在两侧的迪士尼动画的主人公们,他们都是自己的星星。
我以为100周年献礼,女主会是位公主,结果是位仙女教母。
最后她没有王子,拿到了属于自己魔法棒。
她有一只三个月大的会说话的可爱驴,他的愿望是有一座疯狂动物城。
她爷爷今年也100周岁,正好过生日,他的WISH是启迪他人。
以为是爷爷,其实是那100岁的还未实现的初心。
影片到高潮的时候,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星。
这里面的角色,不美不帅,代表的不是观众,而是每一个迪士尼的创作者。
他们是自己的星星。
朋友说,这场电影,是迪士尼创作者们自己的狂欢节。
剧本反而变成了不那么重要的东西,这剧情仿佛是从上个世纪的废弃剧本库抓出来改了改。
观影的朋友说,她看到主人公虽然是深色皮肤,并不觉得讨厌,反而觉得进行的很自然。
我俩在看到高潮的时候,都哭了,虽然狗血,但是那坚定的歌唱起,就感到了力量。
SO I make this wishTo have something more for us than this预告片的时候,就很喜欢这句,make this wish
在没看电影时被朋友剧透过,被建议说“不值得去电影院浪费这个钱。
”好在有一位好心的异国朋友给了我盗版英文资源,让我能一睹影片芳容。
怎么说呢,能感觉到导演很努力的给我们灌输一种精神,但又弄得太生硬,画风和剧情也有种廉价的感觉。
这要是3D,国王该多帅啊。
除了国王,我只喜欢萌哒哒的小许愿星,全片都在观察它,觉得它那些肢体语言和表情啊都很好玩。
我最喜欢它给自己织了一条一字肩红裙子穿在身上,走台步的那几下。
还有它刚见到女主时,女主有点害怕想躲它,它像恐怖片一样缓缓扭头哈哈哈。
还有它讨厌国王,总想在国王唱那首歌时冲过去教训他,它皱眉,生气的表情都那么可爱。
还有小许愿星被可怕的疯癫的国王吓到时,惊恐又不敢置信的表情。
还有最后它把许愿棒交给女主后还拍了拍她的手指……小许愿星太好玩了。
那小山羊也好玩,它在女主游泳时忽然喊了一声“鲨鱼!
”给女主吓一跳,它又说“啊我只是练习一下。
”哈哈哈哈没笑死我!
这部电影里,感觉包含不少其它电影的元素啊,女主头发飞扬时我感觉像宝嘉康蒂。
女主和她的宠物小羊有点《钟楼怪人》里艾丝美拉达的感觉。
女主的朋友里有个男性角色像《魔法满屋》里的布鲁诺(好像就是那个总打喷嚏的那个),这七个朋友也分别对应了白雪公主的七个小矮人。
小羊拿着木棍指挥鸡们唱歌的场景像《美女与野兽》卢米亚给贝尔唱歌。
国王拿着别人的愿望球摄取能量时,能看到其中一个愿望球里有人想飞翔,姿势是小飞侠在大本钟前折叠身体的经典姿势。
最后许愿星围着女主转圈,女主的姿势是灰姑娘魔法换装时的姿势。
女主最后被国王的绿色魔法控制住身体时,像《小美人鱼2》里莫吉娜抓住爱丽儿……还有应该还有一些其它的,不过暂时我就想到这么多了。
还以为能看到国王被关在地牢的场景呢,没有这个场景吗??
我一直以为有呢。
他只是最后被禁锢在镜子里了吗。
国王小时候都经历了什么?
那张被烧毁的挂毯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
国王和王后都这个年纪了为什么没有后代?
我有好多好多的疑问……女主阿莎和朋友唱歌时,王后的突然出现又是怎么回事,这是为了合唱而合唱?
还有最后,我感觉女主都要完蛋了,但她硬是用歌声调动了群众,群众也团结一心打败了国王……这也太迪士尼了吧。
都到这个地步了,国王都已经彻底疯癫了,马上就要只手遮天了,女主一首歌就反制了?
反转得是不是太快了点??
而且王后吧,她最后看到国王变成那样了,我以为她会出于这几十年的爱意和仅有的亲情,会向许愿星许愿让国王恢复最初的样子呢。
结果没有。
好吧。
女主呢,给我感觉奇奇怪怪,我可能对黑色脏辫和黑皮肤有雀斑的形象,不太感冒。
同样是黑皮肤,怎么就不能做一个《钟楼怪人》里,像艾丝美拉达那样性感的,或者《魔法满屋》里女主姐姐那样可爱迷人的呢……感觉像真人版小美人鱼的形象加上了雀斑后做成了动画。
她唱歌时飘逸的脏辫呢……还行吧,就是为何一定要把头发放在身前呢?
影片的人物建模非常奇怪,人物和背景是分离开的。
看到弹幕说这是3渲2,同样技术的宝石之国带来的违和感却没有这么重,加上整体的配色也很沉闷,感觉不到什么画面美感。
迪士尼使用的这个技术,既没有带来原画的美感,也没有去除很强的建模感,只让人感觉到了很劣质,低廉的画面质感。
在剧情上,整体的节奏非常乱。
反派过早的揭露,从最开始,他收集愿望保管愿望开始,就不理解他的逻辑。
为什么要收集愿望保管愿望呢?
而且这么多年来,真的就是纯纯保管愿望,如果不是女主,可能都不会想用黑魔法来使用别人的愿望。
而暴君的形象也来的莫名其妙,如果他的暴君是因为曾经强盗洗劫国家的过去,那么好歹也要交代一下这个过去有多么惨重才导致国王这么偏执吧?
女主许愿所有的愿望都不设限,得到了从天而降的金手指星星,但是她带着星星的第一件事,是找到自己亲人的愿望,谁不能说这是一种自私呢。
主角们的避难所,皇后一下子就找到了,而影片中,存在着很多类似的剧情杀。
最后因为国王的暴政和人民的反抗来的太过莫名其妙,以至于我开始怀疑这是不是有什么政治隐喻了。
而作为全片最基础的实现梦想这一部分,就像一个居民提出的,梦想难道只有那一个吗?
如果人的梦想改变了呢?
配角上,迪士尼什么时候才会放弃给可爱的人物配上大叔音的这种反差设计。
主角团中的小矮子也非常讨人嫌,爱泼冷水,爱占便宜,趋利避害,有这么多缺点的人物,怎么也不觉得是自愿加入主角的计划的。
音乐上,编曲、旋律都很流行,但是总体水平是那种不出错的正常偏上水平,比大多数要好听一点,但是又没有let it go的质量,甚至还不如魔法满屋的两首歌。
影片唯一的亮点,只有黄色的星星确实蛮可爱的,视效上,结尾是愿望归还,自由落下的那一幕蛮美的。
作为迪士尼一百年的献礼动画长片,这个质量是招黑的存在,人们的梦想可以关联到迪士尼什么呢?
让人坚持心中有梦吗?
类似的启发做的已经有非常优秀的心灵奇旅在前了。
故事真的不大行, 尤其是用这来给 Disney 100 献礼显得极为廉价 (虽然还是有被彩蛋戳到). 唯一好的就是歌好听了 (I'm a star 真好听啊!)
不太敢相信这是迪士尼动画
蹩脚的迪士尼百年献礼纪念电影。唱歌太多了还难听。
在影院里,儿子被坏国王气得腾的跳起来,哭着说,“他混蛋!”没人可以剥夺别人的想法和梦想,剥夺别人追求梦想的自觉。这个道理多简单啊,就连六岁孩子也懂得。另外,看到最后才知道女一配音是刘亦菲,男一是于适,不知道唱歌部分是不是。
刚结束就把特殊场排队领的海报送旁边人了,坚持看完只是因为买了票。剧本像ai写的一样好猜无趣,角色是脸谱化一眼看到透的,本来不错的立意没有被故事服务,只是做了写一场干巴巴的“英雄vs坏蛋”故事的动机,而这个动机显得完全是可替代的。原本作为迪士尼动画点缀特色的歌舞被滥用到像是给一群不会好好说话的人在疯狂水时长......作为100周年献礼挺可悲的,但是确实很配今天失去灵性灵魂的迪士尼,我的不信任是对的
献礼片就可以这么无聊吗
无数彩蛋、自我致敬,不断歌颂过去的辉煌,故事貌似是国王能选择滴实现人民的愿望,这不对,政治不正确,应该让所有人都能实现,姑娘你确定这不是欲望?你疯了么?
You are a Star💫
原来这是一部现实主义动画电影,和当下的中国好像。
情节好简单,属于看一眼知道的经典迪士尼套路。但歌好洗脑,尤其最后仿佛音乐剧的大合唱蛮震撼的~所以迪士尼是不是在吸取我们的愿望和快乐!(´・Д・)」
开头的附加短片《迪士尼动画·筑梦100年》比正片好。而正片《星愿》着实是迪士尼的平庸之作,作为迪士尼动画100周年纪念作品,更是显得平庸,动画制作和美术设计也有些粗糙,像是抢时间赶工完成的,还不如直接做成复古2D画风,这样或许更有纪念意义。单论许愿这个题材,远有迪士尼自家的《阿拉丁》,近有梦工厂的《穿靴子的猫2》,都比这部《星愿》更加精彩动人和有创意。
梦想是极其美丽、壮阔又有力量的东西。迪士尼造梦一百年,每个角色都是作者的一颗星。而在星愿里,迪士尼说,你们也都是星星。不用把你的愿望交给任何人,你有足够的力量去实现它。去探索,去攀登,去歌唱。迪士尼城堡上的每一颗璀璨的星星,是我们。
事实证明,一旦被“献礼”之类的政治性口号绑架,迪士尼也同样出不来好东西,“迪士尼,守护每一个被现实击碎的童话”像一条横幅一样甩到脸上,与天朝献礼片观感一丘之貉影射疫情下的“极权政治”从反面印证了“讲述天朝故事”的天朝主旋律电影的国际影响力😃p.s.算来100年里,最喜欢的迪士尼公主👸🏻还是云妮洛普,“I love it, I love it, I love it....”那种至真至纯的孩童性情很难不让人爱
我超旧样板戏,又旧又臭
这个片其实是迪士尼对自己的思辨,迪士尼在说自己至少有两部分:一部分是那种公主王子城堡美梦,国王建立的样子就形似迪士尼城堡,一部分的迪士尼,是游乐园一般的壳子,向世界广开门路,被人们寄托幻梦,吸收的东西太多,甚至很多世界童话典有封建残余,这次拿着《白雪公主》一边致敬一边矫正。但迪士尼还有一部分是影射在森林里的动物,出现了《小鹿斑比》等角色,各种动物们会说话,并说这没什么稀奇的,因为我们都一样,都是独立的个体,“命运共同体”。所以迪士尼就是说我们百年历史有这些部分,男巫被封印在镜子中,百年中的糟粕也要被封印在这里。迪士尼始终是人们实现幻梦的寄托,但它并不持有幻梦,因为每个来到迪士尼领域的人是自己的星星。在简单的调子中讲颠覆自己的故事,好像在做自己的答卷不管观众死活,还是勉强当得起它们的百年献礼。
真的好喜欢水彩画风的场景,可是故事也是真的好无聊。可能迪士尼这部百年纪念作是想返璞归真,但已经被大人世界污染的我总觉得有点zz隐喻(比如Z世代完全不鸟国家灌输的那一套梦想价值观云云,最后推翻国王时群众一起唱歌甚至穿越去了大悲的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虽然迪士尼公主总走不出靠唱歌拯救世界的套路,但真的每首都好好听啊!彩蛋真的几乎每一个都认识这就是迪士尼的魔力啊啊啊!
20240525结合最近的时事看电影,有种美国人民反抗暴政的美感。大学抗议示威事件,以色列,巴勒斯坦,联合国。现实比故事更魔幻。
七拼八凑愚蠢又幼稚明显的不能再明显的寓言说教,舍本求末地“进步”掉了曾经如同作弊密码一般提炼传统童话中跨越时空的人文主义内核,独独留下拳打脚踢有理,和让人犯恶心的刻意的种族和性别交叉主义,最后没想到吧,讽刺的恰恰是历史上一个又一个“伟大”⬅️⬅️们想象中的自己,和实际上的自己的斗争。加油迪士尼!
抱着看命题作文的心态去看,结果发现也太命题作文了。你看,被一个主题束缚,表达的内容已经不重要了,粉丝向的选择也是一种选择,至少,人家有那个情怀的资本啊。重点是,许愿星也太治愈了,有戳到我( ´▽` )
挺喜欢那个许愿星,其他的故事比较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