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捕1和2都是在网上看的盗版,这次第三部也去影院为陈嘉上导演贡献了点money。
这部电影平心而论还是不错的,豆瓣上4.6的评分绝对有失水准。
个人觉得至少应该在6.0到7.0之间。
豆瓣对有些电影的评分确实不准,一代宗师那么好的电影柏林电影节拿了好几个奖,可是初期豆瓣评分不到7.5,后来拿了奖才基本到达7.5。
一代宗师不上8.0根本对不起王家卫的付出。
起初看四大名捕1的时候是被电影中的台词吸引了,后来又看了2。
剧中有很多充满禅意的台词。
就拿神侯府的那幅对联说吧,”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横批:一无是处”。
还有第一部里面吴秀波死的时候对江一燕说的那句话,“缘深缘浅,路长路段,看见就好”。
非常美丽的句子。
第二部里黄秋生扮演的诸葛正我和捕神关于武功的那段对话可谓精彩绝伦,黄秋生说“不要小看心的力量,不懂放手皆为困兽”,武学奇才李小龙也说过类似的话,茶杯里的水倒出去,新的水才能源源不断的进来,一个人的心空了,才能装的下山河大地。
捕神参透了这句话回去后武功明显大增。
其实这段话为黄秋生在第三部里大彻大悟打下了伏笔。
看完第一部第二部后我就觉得这导演该不是学佛的吧,怎么这么多充满禅风的句子呢。
后来百度了一下,果然不出所料。
陈嘉上平时就非常喜欢读金刚经,而捕神的扮演者已经学佛好多年了,他们两私下经常谈论金刚经,金刚经是佛法中般若经里一部非常重要的经典。
整部经里处处都是智慧的光芒,只可惜我看不懂!
第三部里苏有朋浮夸式的表演真是大为出彩,继《铜雀台》后苏有朋又一次扮演一位无能的皇帝,虽然无能,但不乏骨气,一直在努力做一个好皇帝。
当皇帝走下神坛后,不受众人的尊重,而他又在努力挽回一点皇帝该有的颜面,那种巨大的反差确实很有看头。
而他充满喜感的表演在逗乐的同时,确实把这个角色刻画的入木三分。
苏有朋近来学习戏剧,也许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吧,他居然把皇帝那举手投足一举一动都能模仿的那么像,有几分戏剧的风格。
我记得《铜雀台》里苏有朋的表演就大受赞赏,同时也让他成功转型。
这部剧里他作为特别出演又一次抢了主角的风头。
其实可以这么说,第一部里众人是在为吴秀波作陪衬,第二部里捕神的表演很出彩,而第三部里就是苏有朋的主场了。
而几个大牌邓超、郑中基等人基本上没什么记忆点。
其实第三部可以用佛学术语做个总结,那就是吴秀波涅槃了,黄秋生开悟了。
陈嘉上导演是在影片大结局也给自己的佛学修为想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吗。
第三部里吴秀波的戏份很少,只出来了两次就挂了,吴秀波粉丝肯定很失望。
很多观众也觉得吴秀波的走很突然,有点不好接受。
自己心爱的女人就在怀里,他怎么说走就走了,就真的毫无留恋吗?
就算不同意老爹的做法也不用这么决绝吧。
他对江一燕的爱是很深的,这在第二部里柳岩的一句话就能体现出来,柳岩说“老爷子爱儿子爱疯了,儿子爱那个女人(江一燕)爱疯了”。
他之所以能放下一切毫无留恋的离开,是因为他开悟了。
临走前他是这么说的“以前一直以为外物在动是因为心动,现在看来,心动也是妄动”。
这里有一个禅宗的公案。
以前两个和尚看见风吹旗子动,一个和尚说是风动,另一个和尚说是旗子动,禅宗第六代祖师慧能大师经过听到他们的辩论,说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动,而是你们的心在动,当然这句话不好理解,能说出这句话的人绝对是开悟的大师。
慧能大师写了一本《六祖坛经》,这本书当年毛泽东主席的枕边书,出门必带的一本书,也是因为毛主席的推荐,这本书成了中国10本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
所以吴秀波说的这句话,陈嘉上导演彻彻底底的从禅宗公案搬过来的。
他能说出这句话,那绝对证明他已经开悟了。
正是因为这样,爱情对他已经不是羁绊了,整个感情生活世俗生活现在对他来说都是梦一场,而他现在已经梦醒了,所以他甚至对心爱的人一句话都没说,就选择了涅槃,也就是圆寂了,坐化了。
他之前在一二部里就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超然于物外,不受一切情景的束缚。
他跟敌人打斗结束后居然能说出请对手吃火锅的这样的话,有人认为武侠里出现这种话语影响整个电影的气氛,太俗了。
但是这其实就是陈嘉上导演匠心独运的安排,他就是为了显示吴秀波的超然于物外。
吴甚至在心爱人背叛了自己后,把刀插在了自己的胸前,他也没有一丝一毫生气,反而说出了一句“缘深缘浅路长路短,看见就好”这么诗意的话,这句话和仓央嘉措的诗一样美。
正是因为他本有的这种悟性和善根,他最后能开悟也是顺其自然,功德圆满,毫不牵强。
而诸葛正我也是开悟了,只不过他没有选择涅槃。
这在之前是有铺垫的,就是他和捕神在第二部里谈论武功的那段。
意思就是一个人把心放空了,能够放下一切,就不受一切束缚。
这证明他的悟性是很高的,只是没有适当的机缘。
当他得知娇娘已死,而自己的内力又被完全吸走后,可以说他彻彻底底的一无所有了,就在那一刹那,他的心空了,心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明心见性后,天人合一,整个山河大地就是我,我就是山河大地。
早在邓超、郑中基、邹兆龙、刘亦菲被打的稀里哗啦,狂吐血浆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仁兄肯定开悟了,最终还是得他收拾残局。
只是有一点我不明白,你老兄不早出手,等一干人被揍成那样才站出来,你是在显示自己的大师地位吗?
也许他是在等待时机吧。
不过最搞笑的是,他居然用娇娘送他的簪子把那位最终boss的手扎了个窟窿,让他的各种真气奔窜而出。
这种终结技太土了吧,这个时候完全可以整一场最华丽的大对决,把电影再一次推向高潮么。
不过我觉得导演的用意可能是在凸显智慧的重要,一个开悟的人就这么随意一扎就把一个武林高手终结了,可见四肢发达最终还是败给了头脑简单。
智慧还是最重要的。
而陈嘉上导演最喜欢读的金刚经本身就是一部充满智慧的经典。
这是导演向佛法致敬吧。
而我要向陈嘉上导演致敬。
在一部商业电影里居然植入了如此多的佛学元素。
佛学的受众面是很小的,而大部分观众根本从来没有接触过佛法。
一部商业化的电影赚钱首先是第一位的,而这么多佛法元素观众能不能接受是个问题。
尤其第三部,在我看来,不懂佛法,吴秀波自决前说的那句话根本就无法理解。
不理解那句话就觉得他走的很突然,他之前毕竟是一个坏人,为什么突然跟老爷子决裂了,这都无法解释。
这就造成了观众所认为的剧情突兀,无过度的问题。
陈嘉上导演把自己对佛法的理解加进去,这是一种勇敢的尝试,而不是一味的迎合观众,这是难能可贵的。
现在的观众都很讨厌说理,认为是说教,而第三部里黄秋生关于黑与白的那段论述确实很精彩,“所有的光混在一起就成了白光,所有的颜料混合在一起就成了黑色”,“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好人与坏人,好人有坏的成份,好人也做过坏事,坏人也有好心的时候”。
正是这句话奠定了最后江一燕的反转。
这也就是神侯府里面那幅对联的横批“一无是处”的一个注解。
我对”一无是处”的理解是这样的。
做什么事情不能给自己设置界限。
有时候界限就成了束缚。
比如说你对自己说你要做个好人,这就是设限了,好人是什么,根本就不存在个好人么,一个人尽忠职守,可是回家打老婆,他是个坏人还是个好人。
老抱着好人的观点不放是把自己捆住了,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顺眼,其实他真正看不顺眼的是他自己么。
金刚经里佛问弟子,真的有佛法吗,根本就没佛法么。
看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就像薛定谔的猫一样,你不看那只猫,那只猫就是活在叠加态,既可以说是死也是活,也可以说不死不活。
反正就是以波的形式存在么,只要有人看,那么波函数就坍塌了,只有一种情况被选择。
一个人不到特定的时刻你根本不知道他是个好人还是坏人,就像江一燕,大多人就是这样的人,哪里有什么好人呢。
往往最后背叛自己的都是平时最忠诚的人。
一无是处,永远别给自己一个“处”,永远超然物外。
不受拘束。
陈嘉上说,四大名捕圆了他的武侠梦。
不知道他认为这个梦圆得怎么样,是差强人意还是衷心满意。
他之前应该是没有涉足过武侠吧,所以功力不比徐克老怪,其实也无可厚非。
四大名捕的主线是案子吧,第一部假币案,第二部灭门案,第三部谋反案。
算来可能主谋都是安老爷吧。
总体感觉逻辑还是有点乱,在故事情节、案件探查上,没有徐克狄仁杰系列的通天帝国、神都龙王那么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武戏特效大部分较差,激光气波机械力乱入,还有易容术、隐身术、植人术,真真目不暇接、匪夷所思。
当然,三部下来,也不是全无亮点。
导演可以三次集齐原班人员,让几个主演贯穿始终,大大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
虽然几位主演的表现,似乎平平。
三部影片几百分钟下来,人物形象仍然比较单薄,不知为何,无情冷血、铁手追命,竟无一人出彩。
大反派安老爷和他那个变成真“植物人”的儿子,也显得神神叨叨的。
倒是诸葛正我,还算镇得住场子。
可能最大的亮点就是台词了,虽然偶尔让人出戏,但是大部分听上去富有哲理留有余味,像神侯府里那副对联“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像那一句“有影子的地方,就有光”,像那个黑与白的故事。
私心里我是冲着刘亦菲才去的电影院,可惜她的表现不够稳定,有些地方挺入戏,有些地方又挺出戏,期待你的进步。
第三部才加入的苏有朋,演得挺有味道的,给人惊喜。
江一燕不温不火,不够有个性。
嗯,最好的,还是黄秋生的诸葛正我。
因为短评字数限制,我只能在这里吐槽了尼玛,这拍的是个JB啊。
卧槽,还有剑气,拳气和脚气,护罩大招和各种。
最主要的是懂点历史的人都知道这就JB瞎编胡造,姑且不提这个。
还有非得等手下打完死光BOOS在给个特写,一切一切我实在无力吐槽。
还有我的心肝小宝贝柳岩的奶子还是一如既往的大,太让我兴奋了。
最后俩煞笔女的打我柳岩自己我看的都 心疼。
看了四大名捕大结局真心醉了,除了字幕还有哪里是3D,前反派第一部作死没成第三步终于把自己弄死,大boss竟然还能点名抽红果然长得像丁春秋也会吸星大法不过最后放了个烟花死了,真是拿了我的给我吐出来的典范。
导演真心亲妈,四个人一个没死连唯一的漂亮情敌也领了便当,麻花胡子喜结良缘耍的一手好贱,本来还想看冷血无情最后我先死、不我先死你快走、还是我先死的虐恋情深,果然是happy ending涨票房吗,不开心,差评。
文/梦里诗书 拍一部烂片,若可口诛笔伐为之吐槽,那么坚持把烂片拍成一个系列,并能一直糜烂下去,则自感不得不为之叹服于这神来之笔,好在《四大名捕》终还是结局了,这逆流而上横跨三年之久的精神,满是坚韧的毅力,向着结局挺近!
这个将奇幻武侠悬疑古装科幻爱情动作诸多元素一锅乱炖还不忘放点舶来品《X战警》料的神片,正如同结局反派安老爷吸进各门功力无法控制的自爆结局,做出了对个系列最好的诠释,电影至始至终浑然一体坚持了以神结尾将烂片不令尔心存一丝幻想的拍到底,神候木簪定乾坤,更可谓是书写了中国烂片史又一传奇,这个令所有观众为之大跌眼镜的大决战,着实为此神片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话。
当然该剧绝非仅仅在结局上推诚出新,突破传统底线,更秉承了前两部电影的神精髓,饭是绝不能稳稳吃的,每到众人坐定,火锅一开,必是刀光血影,厮杀一场。
爱是绝不能妥妥谈的,这年头拍个爱情片不来个三角恋编剧出门估计都不好意思跟同僚打招呼,这般谈情说爱也就罢了,有时间观念吗?
来回就那么点事,每每厮杀前后还要不停的反复,反派是绝不能好好演的,不令人不明觉厉,何以得见凸显神片之特色?
第一部里吴秀波演的反派死了尚属正常,第二部吴秀波变树了博人眼球尚能理解,第三部吴秀波变树波澜不惊的死了……星光璀璨的明星班底,一同《白发魔女之明月帝国》般决定了电影3D效果只能坚守走传统的中国特色,此特色之精髓便在于不管你带不带3D眼镜,眼镜就在那里,带一样,不带也基本一样,至于电影特效,同样秉承了我国魔幻武侠电视连续剧的一贯特色,以色彩绚丽斑斓之气。
令人得见他们真的是在战斗,真的不是在过家家。
看《四大名捕3》令人领悟了一种精神,不论电影好坏与否,做事有始有终,顶住压力,坚信明星粉丝必会为之买单,向着结局挺近,前方定是票房的光明大海。
(转载须注明:原作者梦里诗书)
下午看完之后就一直想找个机会吐槽一下,结果心神不宁做回锅肉蒜苗都没买到(这个好像无关哈),肉还炒老了,气死我了喵。
吃完饭前来怒答。
PS:思维混乱,文笔粗糙,勿吐槽。
PPS:不讨论节操问题。
看四大名捕一的时候,我虽然觉得剧情很翔,但是特效和打斗场面还是做得比较酷炫的;看完四大名二,感觉翔的已然不仅仅是剧情;看完大结局,哎,前面那两坨翔好像还是挺可爱的唉刘亦菲在知道了一堆略血腥的八点档剧情后心如死灰,以一种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的口吻要邓超离开,我以为她会就此远走天涯,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默默疗养、衰老,成为一个安静的美女子。
直到有一天有人集齐了七龙珠召唤出了诸葛神侯小花姐(以下统称小花姐)她才会回来……好吧我承认我的脑补能力有时比较鬼畜,但导演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旧时代封建女性令人汗颜的自立能力:刘同学在放完狠话后搬出神侯府……然后住到了隔壁包租婆的家(41有说到过),而且衣食还要人养着,而且整天坐楼上高冷的俯瞰前来探望的邹兆龙,而且没事还吃邓超醋,而且出门还要人一小闺女推着!
魂淡我知道你可以自己动的啊!
你坐那轮椅还是V8引擎喝柴油呢!!
京城出门单双限号你科目三过了没有啊?
你感情受挫人可正干柴烈火着呢,明朝你就想当FFF团啊!
没事别去COS x教授啊啊啊啊!
先容我梳一下头……好了,跳过冷笑话机器吴秀波,那个吐槽得人太多。
我们来说圣上苏有朋。
这个皇帝很中二很热血啊,身边那个呆萌太监很会碎碎念啊,被行刺了俩人竟然屁事没有还能绕过六扇门和安大爷的搜索区跑到皇宫门口敏捷值应该100+吧少年!
然后皇上你懂得谎称报官让人带路去神侯府,就不懂得随身物件不能给人看这一道理嘛?
况且那玩意您还是从裤裆里拿出来的鬼才会要啊!
跳到神侯府众人吃火锅那一点,首先吃个火锅都要挨枪打说明了食品安全问题在明朝也不容忽视后,小花姐大袖一挥把打向饭桌的子弹全没收以后,也不管门外一帮虎视眈眈的精壮大汉和被草的连滚带爬的两位基友继续默默吃火锅,自己马子出事了筷子一扔撒丫子就跑……我承认这点画面有点看头但写出来很无聊。
再说一下反派大BOSS安老爷于承惠一家吧,作为最终BOSS加起来台词应该还没20句这BOSS当得也够憋屈了(如有不符欢迎指正),导演干脆设定他是一哑巴不就方便多了。
武功用的是类似于吸星大法的一种几十年前就被金老爷子玩烂的武功,很强力也很low。
奸臣蔡相(抱歉忘了原名叫啥),典型小人,演技是亮点。
然后是会易容术的师姐柳岩,可惜挺好看的一张脸被化妆画得不人不鬼……亮点除了胸以外还有那个插了一把H型梳子的发型,我看见的瞬间大脑开始飞速运转:这是要获取珍稀物种要易容成长颈鹿?还是说一切都是假象她的真实身份是安府科技部最新研发的智能型移动路由器?
算了我是去看走近科学吧。
接下来是重头戏,皇宫最后的大决战。
显示娘娘腔苏有朋和面瘫于承惠演猴戏,顺道把路人甲蔡相弄死了,接着一堆前无铺垫后无说明的剧情后,正式开打。
邓超同学看家江一燕同学死后一怒之下狼毒变身……等等狼毒……41里隐隐有把这一线当做重要隐线来写的意思,42捕神也有提及,然后大家就都快把这事给忘了……话说神侯府六扇门大小也算个公务员怎么连医保都不给买啊?
小花姐别老想着吃多少页帮点忙啊!
知道有病为什么不去治啊?
什么没钱?
你没钱老子买血也把你治好!
大哥我们每天都过得跟万圣节似得很吓人的啊你知不知道!!!
接下来四人联手,摆出一个相当囧的合体大招,话说导演,你确定这个动作的灵感不是来自于恐龙战队?
这种少儿不宜的高难度体位不应该归进R级嘛?
整天打来打去关键时刻这么默契当你们四个自带御坂网络吗喂!
然后苏有朋不顾劝告拔刀就上去砍……少年你这么中二你祖宗朱元璋知道吗?
我认为应该不知道,因为他如果知道早就爬出来抽你了!
当自己打拳皇出界都不输你跑算个毛。
全文高潮来了,被废掉的小花姐“左拥右抱”的闪亮出场,我隐约记得42中小花姐说过“我的力量都是借来的,总有一天要还”,难不成如我所想,经此一劫,小花姐已达到传说中身连天地,驾驭自然之威的境……导演:( ̄ε(# ̄)☆╰╮o( ̄▽ ̄///)。
只见小花姐瞬间化身武学博士,讲解于承惠武学漏洞,然后淡然一笑“我已一无所有,还有什么好失去的?
”我来用 某个特殊职业的术语来解释这句话:反正我木有小丁丁,你有种来上我啊!
咳咳好吧,上面那句删掉……只见小花姐掏出一支木簪,面无惧色的走向于承惠,然后把于承惠那闪耀着金色光芒的右手戳穿啦!
戳穿啦!
戳穿啦!
戳穿啦!
你敢再坑爹一点吗!!
好吧,我妈刚跟我说要相信科学,我们就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个过程:于承惠可以把所有吃下肚的东西都变成能量所以吃的越多力量就越强,不巧的是他今天拉了肚子,正在他彷徨之际小花姐出现,手中拿着一支开塞露……我说不下去了结局没啥好说的,45度的忧伤没人懂第一次一口气码这么多字,好累,最后把电影中最经典的一段台词送给大家”恩师功力恢复的怎样了?
“”通过修炼恢复的差不多了“恩,肾好,肾好”
艾玛这结尾,逗死我了!
皇帝表现得半点儿社会经验都没有,突然就和一个军区司令变成过命的兄弟了!
瘸子加上脚架瞬间变成正常人!
老爷子用个簪子干掉了反派第一大boss,而之前直接被人家秒了,还差点儿领了便当,所以说一件得心应手的兵器是多么重要,瞅瞅人家孙猴子,千百年前就知道抢兵器、耍棍子,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啊……电影临了还不忘强调一下要构建法治社会……整个故事,确定不是皇帝下的套,故意出访,发生混乱后将计就计,最后联合自己老师和老师的马仔们,除掉奸相、排除执政隐患……
终于大结局了。
我能说片头字幕粗来不多时我就想离场了么。
宋徽宗其实应该比较适合搞搞诗画创作,真心不适合干皇帝的活儿。
编编,你这么帮宋徽宗编故事史学家们造么?
千万别惊讶狄先生是怎么穿越到徽宗帝身边的,温先生的武侠就喜欢搞朝代混搭。
神侯府的辣些日常:基本是吃着火锅聊着天,安老爷的人就打上来了;吃着火锅聊着天,六扇门的人就闹上来了。。。
基本上都是在彩色的烟雾中完成了各种群架和单挑的活动。
该片还为大家奉献了国产武侠片最令人惊(e)悚(xin)的吻,以及,功力尽失的神侯府老大用一根簪子插了一下大BOSS安老爷的手心,安老爷就爆了…最后冷血和无情说了一句关于影子的似乎很哲(che)理(dan)的话影片就结束了。
可是我还在想江一燕饰演的六扇门女捕头是怎么卦掉的…
至今为止,它是我最喜欢的电影,它不可能完美,剧情也不算新颖,甚至有些细节略显浮夸,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无情大师姐那样戴上脚架都能健步如飞,甚至抬腿踢人。
但它有它独一无二的特点,也说不清在哪儿,可能是一种残缺的美吧。
演员很努力,绝大部分都是演技派。
毕竟武侠片危险系数也高,吊威亚难度很大。
还有冷血安爷狼人与树精[暂且这么称吧]化妆高超简直逆天。
姬姑娘必须点赞双面演绎,死得光明磊落,了无牵挂,她的结局诠释了第二部“放下”的主题。
倒在无情怀里,望着她仰慕的冷大哥为她流泪,倒也坦然。
终究也放下了,与深爱她的安爷相伴走过黄泉路,便也值得。
毕竟,她若不死,可能还无法真正放下。
诸葛正我被安云山吸进功力沦为废人后一无所有,一无是处却凭此击败了安老爷,因为他明白一无是处便再无任何可以失去,也是最强大的。
或许有些夸张,仅凭一根簪子击败了安老爷,却也是真理。
如烟不做评价,我的好师姐诶。
全剧心疼安爷安世耿求而不得,被最爱之人杀害依旧对她温柔如初,无半点怨言。
好在最后也许如愿以偿。
同样心疼姬瑶花姬姑娘依旧可遇不可得,第一部遥望冷血、无情离开,第二部看着冷血为无情牵肠挂肚对自己却冷淡至极,那时她或许就已经懂得了,是时候放下。
道似无情,却是有情。
这世间哪有什么好人,只不过坏的程度不一样罢了。
就像冷血说的,有阴影的地方就会有光。
亦如捕神所说,有光的地方就会有阴影。
一 十二年前,八君子掌握证据,意图弹劾蔡相贪腐。
发难前夕,消息泄露,七人全家灭门,只剩盛鼎天一门安然无恙。
仅仅如此,怎能轻易认定盛鼎天是蔡相帮凶,这是第一。
第二,退一步说,就算盛鼎天真的已经投靠蔡相,对于皇帝来说,也应该是控制进而争取盛鼎天,以此反击蔡相;再退一步,就算盛鼎天冥顽不灵,也应该是明正典刑,从而公开威慑蔡相。
总而言之,暗杀盛鼎天满门都是下策,一来难以反击蔡相,二来与皇帝的身份不符,三来留下隐患,后来蔡相集团以此分化神侯府就是这个道理。
合理的解释只能是皇帝受到了逼迫,逼迫皇帝的真正幕后主谋是太后,太后通过蔡相逼迫皇帝,因为蔡相不但是太后的兄弟,而且还是太后指定的辅政大臣。
太后集团以外戚的身份在政治上逐渐坐大,压制皇权,双方剑拔弩张,于是就有八君子灭门血案。
八君子应该是得到皇帝的授意,通过弹劾蔡相,削弱太后集团。
从八君子灭门血案的血腥程度来看,当时帝后争锋极其激烈,双方都有鱼死网破的决心。
七人全家灭门,太后集团大获全胜,皇帝岌岌可危,万般无奈之下只好认输,丢卒保车,灭盛鼎天满门向太后集团妥协。
二 十二年前是帝后争锋的重要回合,结果是皇权旁落,后来神侯府公开自己是皇帝的势力的事实之后,还是屡次受到六扇门、蔡相的排挤就足以证明当时皇帝的弱势。
太后集团则继续坐大,在朝在野都达到为所欲为的程度,在朝是蔡相一人独大,主导政局,百官噤若寒蝉;在野是安氏家族猖狂走私,甚至通过制造假币公然掠夺财富,严重破坏国计民生正常秩序。
最主要的是太后集团已经控制禁卫军,严重威胁皇权,帝后再度争锋。
因为经历过惨败,皇帝更加成熟,出招谨慎却游刃有余。
第一,动用诸葛正我,建立神侯府。
神侯府的本质就是只听命于皇帝,直接向皇帝负责的安全机构。
因为朝廷是太后集团的势力范围,难以找到与蔡相没有瓜葛的人物,所以,神侯府向江湖招揽人才,不但现有人员主要来自江湖,而且建设规模庞大的江湖人物数据库,物色后备力量,崔略商加入神侯府看似仓促偶然,其实此人早在诸葛正我的计划之中。
通过神侯府,皇帝的目的是要形成一股可以抗衡太后集团的势力。
第二,拉拢司法机构六扇门。
十二年来,鉴于帝后双方的力量格局,六扇门的政治态度很暧昧。
一方面忌惮太后集团,纵容安氏家族的胡作非为,另一方面与皇帝的亲信王爷保持不错的关系。
当帝后关系缓和之际,因为暧昧的政治态度,六扇门能够逐渐崛起,甚至左右京城大局;但是,一旦双方矛盾激化,就非常为难。
正如诸葛正我所言,作为六扇门的直接领导,柳大人是被恐惧控制的可怜人,一语道破柳大人面对帝后再度争锋的现实而进退维谷的尴尬状态。
当然,六扇门不是铁板一块,有以岑冲为代表的亲蔡势力,岑冲想利用姬瑶花联系安氏家族从而取柳大人而代之,应该不是心血来潮,岑冲代表的是六扇门中相当一部分人的意志,甚至与安氏家族早就有接触;有以冷凌弃为代表的反蔡势力,所以,铜模盗窃案,六扇门反应消极,冷凌弃却私自抓捕贾三。
遵循皇帝的意志,诸葛正我对六扇门极尽拉拢之能事,不但对柳大人处处忍让,比如把辛苦到手的贾三和铜模拱手交出,而且尽力厚待冷凌弃等反蔡势力,成果显著。
第三,分化太后集团。
太后集团内部极其残酷的倾轧为皇帝的分化提供了可能,姬瑶花反水就是分化成功的例子。
反之,太后集团则因为长期的安乐而逐渐昏聩,问题显现。
第一,控制军队不力。
就后来的事实而言,太后集团拉拢军队的手段非常单一,只知道用重金收买少数高级将领,几乎没有收效。
安氏家族利用夺命兰制造私人武装说明太后集团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尽力补救。
第二,皇权理念难以统一,造成内部分裂。
皇帝下落不明,蔡相主张扶植皇子继位,继续通过架空皇帝掌控局面,安云山则主张取皇帝而代之,双方的矛盾根源正在于此。
平心而论,还是蔡相的皇权理念更加靠谱。
道理很简单,因为太后集团存在的合法性恰恰是来自皇权,皇权易姓等于是自毁根基。
而且,当时的太后集团根本就没有易姓的合法性,蔡相奸相的恶名远近皆知,毫无民意基础可言;安云山大搞慈善,虽然积攒了一些口碑,但是,这样的口碑要支撑改朝换代却是形同儿戏。
皇帝出巡,百姓反应强烈,自发朝拜,山呼万岁,可见皇帝很得民心,皇权存在的合法性并没有消失。
第三,过分迷信暴力,行动轻率鲁莽。
夺命兰证据曝光,神侯府、六扇门其实底气不足,非常犹豫,就当时的情形而言也很难说就一定能够对太后集团形成多大的威胁,但是,安世耿却沉不住气,抢先发难,于是主客易位。
安世耿就是过分相信自己的力量,终于自食其果。
安云山能够在安世耿东窗事发后不受牵连,应该是太后亲自出面干预的结果。
安氏家族遭到重创,太后集团翻出十二年前的往事,意图分化打击神侯府,这是明智之举,问题在于手段太拙劣,居然大开杀戒,几乎杀光了当事人。
这样一来,不但效果大打折扣,而且帮了诸葛正我的大忙,因为诸葛正我也不想这些人留在世上。
知情人所剩无几,真相就由诸葛正我说了算。
诬陷盛鼎天纯属诸葛正我临时捏造的借口,目的无非是为了平息因为盛鼎天灭门血案的曝光而引起的非议,维护神侯府的团结。
此外,杀柳大人、杀诸葛正我,更是执行不力,适得其反,一系列的烂招终于让太后集团走到了直接和皇帝摊牌的被动境地。
迷信暴力的实质是虚弱自卑,所以,皇帝大军一到,太后集团马上就树倒猢狲散。
三 值得注意的是,在帝后再度交锋过程中,最聪明的是冷凌弃。
十二年前,皇帝在逼迫之下灭盛鼎天满门,却留下盛崖余,目的是留下伏笔,让盛崖余以后代表盛家原谅皇帝,从而彻底为自己挽回面子。
冷凌弃显然是揣摩到了皇帝的意图,所以,当皇帝下落不明时,煞费苦心地劝盛崖余返回神侯府,一起寻找、保护皇帝。
当安云山穷途末路之际,冷凌弃将安云山留给皇帝亲自手刃,等于是让皇帝重新树立威信,从而彻底摆脱十二年来的弱势地位,所以,事后成为皇帝钦点的六扇门领导。
而且,冷凌弃已经意识到皇帝张扬皇权的意图,所以,又因势利导,当面获得皇帝的首肯,成功地扩大了六扇门的权力。
好一把RPG
“我已经一无所有,没有比这个更强的了”。一无所有,所以心无挂碍,心无挂碍,所以一切皆通,看似一无所有,实际上拥有了全部。安云山虽然武力高强,但也正因为高强,所以轻敌,所以狂妄自大,一叶障目,就像膨胀得要爆炸的气球,所以一根簪子就能干掉他|姬瑶花一直是没得选,虽然坐上了六扇门首位,但也只是安云山推出来的棋子,左右逢迎也只为了保全自己和妹妹们,最后在大战中牺牲也算最好的结局了|冷血在姬死的时候流了眼泪,虽然他明确说自己只爱无情,但是男本位作品中男主基本都这德行,所谓专情只是打出来的口号,实际上觉得天下美女都该去爱一爱,只是不会嘴上说出来而已|姬瑶花还是和安世耿最配,都是安云山的棋子,最后也都为了反抗做出无悔的选择|无情也成长了,最后学会放下仇恨,辩证看待事物。
相较前两部,这剧一开始就有点悲啊。悲到最后,全都没有死。
特效还凑合,场景,色彩等都还过得去。剧情和台词实在垃圾。2星以资鼓励。
全方位的烂片,我心中烂片的所有必备条件此片都具有,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可以说是神作。为此特加一星,两星。
《四3》的主创们:我们要怎样进行这令人愉悦的折磨呢~PS:个人认为,《四大名捕》系列,纯粹是为了给《10放》提供吐槽的素材。
有些词还可以吧。比我预期得要好。长大可能就是知道黑或白不只是一种颜色。想到下午还在和朋友说:什么好人坏人,我只知道对我好的人是好人。
挚爱武侠
看过,冲着刘亦菲去的。
诸葛正我放火的绝招竟然是李小刚的“金顶神功”,最后用一根发簪戳破“吸星大法”,必定是从东方不败的绣花针得到的灵感。柳岩你穿那么多衣服对得起观众吗!
这个剧情啊
白发老头漏电后倒成了扁平刺猬。苏有朋演技在线。山寨版漫威,差很多。
想不到我为了柳岩和秋生竟然一路看到了大结局。。。。
其实还是很喜欢。只是因为以前看过《少年包青天》换皇帝,所以没觉得太惊喜。那个柳岩真的天生适合演妖女。只是这样易容的奇术太假了,和刘亦菲的意念神功一样惹人讨厌。最后财神居然悟了,不要皇帝不要姬瑶花,只要做一根真正的木头,也是太不可理解。给四分是因为波波的戏太少了,没有了霸气,不开心
这大结局看得人真是无力吐槽~因为剧情松散,一个完全没让观众同情的皇帝,他的生死就成了剧中人和主创的自嗨,杀皇帝的老梗一点没有紧张感;人物间的关系及反应也很生硬、矫情;结局能量太多而引发自爆也没有新意,古装版“神奇四侠”最终以极为陈旧的方式收场!特效和场面终究无法弥补叙事的薄弱!
这片算还能看的 情节也算合理 一帮人都有仙术 打起来煞是好看的说~~~ piu piu的发射激光么 结尾忒扯淡 不过 可以了 忍了 (觉得现在有邓超的都是大烂片 包括跑男)
节奏能不能再烂点
不管有多少人吐槽这部电影,我觉得挺好看的,中国的x-man,虽然跟武侠跟原著无关
Bd
这部看着看着就睡着了,感情太多,笑点也有些,总体来说,还是拖沓。最后皇宫打戏,一边打的热火朝天,一边站哪看!真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