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了外滩与浦西,你就拥有了整个上海?
真的吗?
当浦东成为上海新的标志,当影片中多次出现明珠塔的时候,上海已经变了,变成一个站在高楼大厦上可以肆意俯视弄堂的城市。
红色,成为了影片的主色调,不仅仅因为丈夫死去时所留下的那件红衣成了朱美丽复仇的标志,而是所有的镜像中的红色,一种难以摆脱的内心的悲哀与内疚。
当律师与朱美丽在监狱里对话时,我们发现了诸如《东宫西宫》一般的反思,但那反思到底是什么呢?
是爱的表达?
还是一个女人如何成为罪犯的简单陈述?
于是,通过这所有的镜象,我们看到一个女人和四个男人的故事,宣传词中虽然如此,但事实上,这种噱头似的说法与影片本身并没有太多关系,也许我们最直性的思维是感情的纠缠,尤其是对一个女性感情纠缠的嗜好造成了我们对影片的曲解。
抛开所谓的感情因素,我们其实很难理解朱美丽复仇的动机的,如果没有爱,这种复仇的源渊又是什么呢?
于是,观众在入戏之时完全可以将这种感情的因素考虑进去,再加之丈夫时常如幽灵般的显身,这种感情的因素似乎变得更加强烈了,于是,这似乎令我们进入到了一个爱的主题中。
迈克尔的出现令这种感情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当朱美丽不由自由地陷入到新的感情之中时,她似乎开始摆脱那种思念,在马芳的引导下,她甚至认为正是那种对爱的执著令她去复仇,而无法去正常地接受一份新爱的到来。
在这个复仇与恋爱的叙述中,朱美丽与律师的谈话颇为考究,朱美丽竟然查觉出律师所经历的爱的背叛,于是,爱,一种极其深刻的爱在这个女犯人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甚至她似乎要用这种爱去影响着律师。
但这所有的一切只不过是一种幻觉,就如死去的丈夫多次出现一样,爱是一个理由,但爱却不是朱美丽复仇与朱美丽无法接受新爱的理由。
影片发展到迈克尔的身份被无意中揭穿的时候,一切都变了,爱的主题已经被抛弃,观众们会进入到爱的表象之下存在的主题。
朱美丽对丈夫更多的不是爱,而是内疚。
因为在她的怂恿下,丈夫在谈生意的时候被人杀害,于是,爱被淡化了,强烈的内疚之心反而强化了起来。
而朱美丽之所以去怂恿丈夫的最主要原因是她想过得更好。
这是一个城市的想法,当朱美丽第一次住进高级饭店的时候,她知道了更多穷人享受不到的东西,于是,在这个城市成为国际性都市的时候,朱美丽的追求并没有错,错的则是这个城市的变化令人感到了迷茫,于是也便随着城市而随波逐流。
朱美丽为了这种迷茫为了满足自己急功近利的心态,她失去了丈夫。
这是一件悲哀的事情,当所有人都迷失在城市中的时候,当所有人都为了满足自己现代化而努力的时候,这种悲哀便会上演着。
于是,冯老板将朱美丽的丈夫杀死,也借朱美丽内疚的心将阻碍自己的人杀死。
这同样也是一种迷失,虽然在冯老板的眼中,这是一种策略,这是一种商战中的智慧,但唯独缺失了人最根本的正义与公允。
迈克尔的爱是真诚的,但他不得不为自己所做过的事情付出代价。
这却是一种回归,因为弥漫在都市中迷雾在他的眼前已经散去,剩下的只有爱,只有为了这个爱而牺牲,为了这个爱而拯救朱美丽的生命。
爱同时也拯救了迈克尔本身。
律师正在经历着爱情的背叛,原因是他不相信爱情,虽然他爱着自己的妻子,但爱情似乎并不存在,原因在于他的母亲背叛了自己的父亲。
影片并没有真正给出这个背叛的缘由,只是强调了那百余封没有寄出的信,于是爱被禁锢在这些信里,勇气缺失了,这个父亲的问题遗传到了律师的身上,软弱,对爱不敢明白地表露出来。
爱成了一种异化的产品,尤其在这个迷茫的世界中,爱应该如何表达呢?
朱美丽对律师也对所有观影的人提出了这么一个疑问。
其实,朱美丽的内疚也是一种爱,因为她失去了对爱的尊重,将爱过份地异化了,变成了生活事业的急功近利,爱成了操纵丈夫的法宝,成为引起事端的导火线。
通过整部影片,朱美丽实际上是在否定自己的爱的表达方式,这也就不难理解她为什么能对律师提出衷告了。
当经历了这所有的事情之后,影片结尾之外,朱美丽一家四口安坐在桌子前,合家团圆,这是很简单的生活,但却十分地真实,一顿没有任何打扰的晚餐。
也许这就是爱的本身,简单而不破打扰,但窗外的夜色依旧迷茫着这个城市的建设。
律师那句话很值得玩味,他的孩子与朱美丽的孩子能不能成为一对好朋友呢?
谁知道啊?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似乎变得如此不肯定,如此难以猜测!
一名外国导演试图通过此片反映出中国人内心中对这种城市极速变化的一种反应,从剧作角度来说,影片基本成功了,而且其中所蕴含的有关爱,有关生活,有关追求的命题的确也多有体现,更难得是的,此片在影像上,在故事编排上,在悬念设置上也基本达到了一定的水准。
所以,对于一名外国人拍摄的中国人的影片,我们不能再奢求更高了。
细心地看下来,内核既然已经抓住,那么有关节奏缓慢,细节矫情造做的问题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韩兮2007-5-14于通州tom影评组出品,请勿转载!
刚看完<红美丽>,上网查一查网评,结果批的比赞的多.有点失望.有人说情节无聊,有人说葛优太搞笑。
庆幸我是一个无聊之人,也庆幸我没有看过葛优的搞笑相声,所以,我看葛优的《夜宴》与《红美丽》一直都没有笑。
庆幸我不是完美追求者,电影的某些情节、某些镜头是美丽的,我已经觉得不错了。
起码不是单纯地为商业而运作。
虽然故事情节不是很生动,不是很适合观众猎奇的心态,但我仍然认为,片子是成功的.精心的演技,低沉哀伤的中国音乐伴随着整部电影,我们不能否定电影人的努力.是什么让明星站在柏林或奥斯卡的影展上?难道<女王>中又有许多精彩的内容吗?那只是一个类似新历史小说的一部电影.一个关乎真实与改编的历史事件——戴妃之死引发的一连串政治谋略,为什么它又获得如此多奖项?我想成名的不紧是故事的情节,而且是延伸的演员的演技,拍摄的手法以及人文的思考。
瑞吉红塔酒店,大堂咖啡厅;浦东高层建筑工地;地铁2号线;火车站(片中说西站)和绿皮车厢;大红色旗袍;大墨镜;光头耳洞西装讲英文男;某高档俱乐部,还有“It's beautiful, the Bund!”"Yes, she is."“你英文那么好!
”“我爷爷教我的”监狱里大家都穿短袖,两位帅哥西装笔挺,肯定很热很热就是冲着葛优去的“冯先生!
”“说了多少次了,叫哥哥。
”
唯独觉得片子还可以的大部分应该是上海人吧,毕竟故事发生在自己的城市。
但,就故事本身而言题材没有问题,致命错误就是发生在了中国的上海,发生了不可能发生事,这正是大家觉得烂片的主要原因,就像那些韩剧故事情节发生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里,产生的效果可想而知。
在我看来故事如果以美国社会为背景,大家就不会感到不伦不类了。
看来中国人出国后,对中国的理解已经有代沟了。
不过《红美丽》有一个方面演的比较真实,那就是中国警察的办事效率和智商。
今天看过这部片子 个人认为很好看 说这是奥斯卡送给他夫人的礼物 应该说能让邬女士满意了 何必计较票房呢 中国电影观众现阶段可能还没能或没时间细细品味这种优雅的情调 如果只是看重票房 可能在影片的题材上 我相信你们也不会这样选择 希望你们的红 兰 白能够更加成功 何必在乎人们当时的看法 历史会记住优秀的作品的 [email protected]
邬君梅有个好莱坞老公,名字很牛叫奥斯卡,这片子就是他自编自导的,主角当仁不让是他老婆了,男人全是配角。
一个女人和四个男人的故事,一部好莱坞离奇情节加东方细腻感情的电影。
不知为什么公映的时候把“上海”两个字去掉了,是想让片子的地域性更广么?
那就违背了创作人员的初衷了。
导演想表现的,就是在上海的发展过程中,人们追求的变化和心理的失衡。
上海,曾经喊出过“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口号,经过几年井喷式的发展,如今已经俨然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著名大都会。
高楼林立,五光十色,这是上海的表面。
上海的内在,只有那些生活在上海,甚至和上海一起成长的人才能体会。
的确,上海到处充满了机会,到处是一夜暴富的传说,可是在这些繁华背后,谁知道有多少危险,多少代价?
纸醉金迷,醉生梦死,他们失去了自我,追求着虚无的快乐,回过头,才发现什么都没得到,反而失去了很多很多……邬君梅不知多大年纪了,保养的很好嘛。
这片子说实在的就是她一个人的戏,孙红雷不识时务的抢了点戏,葛优和好莱坞帅哥倒是很知趣,做了红花的点缀。
据说还有其他两部上海系列,上海的红白蓝,等着看吧。
上海的十里洋场,飘过大量的英文对白。
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明白,但是就不是自己那个味儿。
孙红雷挺帅,但是作为律师这么冲动和感情化似乎不再情理中,一直被犯人引导着情绪。
葛优的形象出来就好笑,似乎游离于局外,这个可能就是文化背景的原因了,外国人看也许就不会这样。
可以欣赏,但不喜欢。
拖沓,全部都是慢三拍的,说个对白也得思前想后好几十秒。
牵强,以为超一下美剧的桥段就是中国式的什么什么了,结果,什么都不是,只是一塌糊涂。
无聊,为了烧钱而拍这样一个片子,故事片没有完整的故事,风景片没有风景,爱情片除了空洞的“我爱你”就啥也没有,演员僵硬得很,监狱询问那段太假了。
虚伪、虚假、粗制滥造,完毕!
形式再花哨也掩盖不了内容的单薄囚犯变成心理学家 足可媲美汉尼拨唯一称道的可能只有演员的表演了
看完这个电影,一直不相信这是中国的电影,因为好久没有看到过中国的电影人会这样子认认真真的拍一部片子。
后来看了职员表,才知道,导演是个老外。
一点也不出所料。
一直以来对国产电影的期待很高,如你所知,自然,失望也不小。
感觉第五代导演的水平就停留在了《霸王别姬》,此后便直线下滑,当然,如果你说那是另一班套路我也不反对,只是我会很小心的说,我不是很喜欢。
当然,我喜不喜欢无关乎还会不会有这样的电影,也无关乎票房的高高在上。
所以,我才惊讶于红美丽,一个故事把它讲完了不是很难,但是能讲的让人看明白,很不容易。
PS:个人比较欣赏 邬君梅的演技,可以说是这个片子很大的一个亮点,深沉和美丽能够如此完美的融合在一起,wonderful:》
一直以为是好流逼的艺术片。。现实着实很骨感。。。
无意看了此片。低开高走,看完感觉还不错。配乐好听。邬君梅的正面特写照很多,素颜比化妆以后更好看或者说耐看。每个男人,她都有微妙的眼神交流,我一度担心律师会爱上她。结尾也意想不到,外国帅哥是真的爱上她了。
8 30 很早以前看过 忘记了~~邬君梅的声音还是性感的~~~
可惜郡梅好容颜
看过 但印象不深了
看的比较仔细的一部片子。:对你的妻子说爱你,免得以后你得写信;
2023年1月14日
故事结构还成,内容较烂。
剧情很拧巴,大牌真多。
看邬君梅多给了一颗星
什么狗屁的的的。。
真烂
扔了不可惜
自赎?自救?邬君梅的表演可圈可点.
一看就被吸引了
邬君梅漂亮得低调。剧情单薄了些
应该还有二部的 邬君梅老有气质了
葛优还有那么一面,第一次知道邬君梅
节奏很慢,但质感不错。虽然故事设置在上海,但叙事方式是西式的。
人总是被欲望左右。总是望着得不到而苦恼。莫名其妙的复仇,顶着所谓的guilt。那一身红装配个墨镜我真没看出美丽。五分是给莫小棋的初次触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