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终于把这部电影看完了之前一直期待了很久。
惊悚片不惊悚这是我最大的感受,一些地方本可以渲染地更加地恐怖的但却没有,只是配了听起来似乎恐怖的背景音乐。
网络世界的真假和人们对它的关心程度也是成正比的,如此真假不分的网络世界,他们只能付出关注却不是关心。
里面的罗晓霓像是放羊的孩子,到最后没有人相信她、关心她,就连唯一关心她的人李宝宝却是个变态。
但是影片很多地方可以更有深度,比如网友从开始的相信关注到最后的不相信的转变,罗晓霓向外界求救时却没人相信她,以为是和以往一样的作秀,她的内心世界的转变。
李宝宝得知他受骗的变态之举,都不够变态(不知是否是由于个人已经习惯冯远征的“变态”表演,以前那个《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吓得我嘞....)李宝宝找到绑架作秀的罗晓霓和警察一下就找到李宝宝似乎过于都简单了,一些细节的线索,都可以更悬疑一些的。
警察,他一直在怀疑,那为什么不自己去调查一下呢?
而是一味地等上级的命令,和看看那些视频。
警察这个人物也可以塑造地更有特点的。
最后能博得广大群众关注的应该是网络红人的一些出位表演和怪人怪语,而不是生活的点滴。
但影片中的视频大多都是罗晓霓的生活。
虽然《敏感事件》有不足之处,但它的主题仍有发人深省的地方,影片最后罗晓霓跑入了网吧,本以为她可以逃出来了,却没有人相信她,又被李宝宝绑架回去,也算是电影的高潮了,让人觉得莫名的悲哀——没有人关心你。
演员的表演是该剧的亮点,以轩有很多突破,无论是暴露的服装,还是脏话,还是歇斯底里的哭,还是最后接近发疯和无奈恐惧的眼神都诠释得很好。
她努力地塑造好罗晓霓这个角色,那颗迫切地急于得到电影界肯定的心。
一个好的演员没有适合演什么,而是演什么像什么。
就是因为她的表演,让该剧加了一颗星。
冯远征一向都是“变态”专业户这回的表演一如既往的“变态”总之,这部剧还是值得一看的
很不错的一个题材,赞!
冯应该再心理变态一些,惊悚说不上,但的确反映了目前国内网友的心理特征:很多人会关注某个事件某个人,但没有一个人真正关心当事者!!!
社会的悲哀,没有诚信的社会,你的纯真和善良只会被无耻的人利用,而那些无耻的人也很无奈,那么是谁,是哪个团体造就了这一切?
中国的惊悚片还算不错了,题材很好,本来可以拍得非常精彩,尤其是这个选材,但是有很多原因是被限制的,有点血腥的要是拍出来估计就不能上电影院了,没办法,就说一点,比如最后的结局,太没有道理了。
都不理,当观众是傻子吗?
还反绑,最后如果罗晓妮杀了李宝宝,味道很多就不一样了。
总之演员很棒,剧本被很烂。
从故事情节来看,获救是结尾,这也是本片的大方向,总算不是一个杯具。
但个人觉得,最后沙滩一幕罗小霓的回忆才是本片的结尾。
纯属个人观点,不解释。
有句话叫: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本片归为惊悚是为了吸引眼球,片名也有点跑题,但总体还是有点教育意义的。
《敏感事件》个人认为拍的很细腻,不管是剧情也还还是再时间轴上,导演确实是用苦良心。
一句“所有人都关注你,但没有人关心你”很好的诠释了网络时代的通病,微博上的互粉,各类视频的点记率,大家都是在看人家做戏,真亦假时假亦真,谁又能判断。
出任导演的吉尔·考夫曼是来自纽约的知名电影制作人,曾执导《记忆偷盗者》。
考夫曼先生表示,本片特别适合中国国情,毕竟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网民群体,影片刻画了人们虽然能够通过网络获取交流,但仍无法遮掩心灵中孤独感的社会故事。
在影片的一开始,罗小霓(安以轩饰)就开始在网吧求救,混乱的场面,罗小霓不断的喊着“求求你,救救我”似乎无人应答,大家都持有怀疑态度。
当时我也在想为什么导演的第一场景就选在了网吧,后来才发现,导演在选景上也充分的体现了该片的制作的环境,网络虚拟的时代早就来临,在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网民全体中也滋生出了很多网络社会问题。
我们不知道网络的真实度的可靠性,所以在网友面对罗小霓的求救时都误以为是在新拍网络视频.........无助的哭声和求救声只是让观众更深刻的体会到她心中的恐惧和无助。
《敏感事件》中,李宝宝是一位罗小霓的忠实粉丝,当然也是一个非常爱着虚拟罗小霓的观众,他看罗小霓的每一部视频,记下罗小霓所有的爱好和兴趣包括为事件埋下伏笔的各类在罗小霓视屏中出现的地点名字和周围环境的声音,他误以为自己了解了罗小霓的一切,就这样用他最后在绑架罗小霓是的一句话说,“当我看到你的时候,我突然就觉得自己是个大男孩,看到你我的心就会狂跳不止”般得爱上了她,而网络视频红人罗小霓,却并不知道,她只是在视频的网站疯狂营销的不能自拔,为了挽救自己日益下滑的点击率,答应了网络公司老板“直播绑架案”的计划,未料暗恋罗小霓的落魄诗人李宝宝(冯远征饰)对绑架案信以为真,孤身前往进行搭救,却误杀了罗小霓的搭档,由粉丝就此变成了绑架者,两人的身份和关系也就模糊起来。
真是所谓,真亦假时假亦真,李宝宝在知道自己误杀后,借用网络上存在的人性弱点,将罗小霓更是推向了网络视频的风尖浪口。
即使后来罗小霓在李宝宝去送自己前妻素素时在网络发的求救视频也无人问津只是被当成茶余饭后消遣的讨论素材。
真是看的让人觉得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孤寂感。
在罗小霓被李宝宝囚禁在地下室后,罗小霓深刻的感受到了,人做假戏做多了,也就没人会相信她了的孤独感,即使在影片的结尾自己被营救后在沙滩看到一位妈妈带着自己的2个可爱的天真的小孩在玩排球时,虽然自己流露出了真实的情感,但是脑子里还是会不断的出现,李宝宝在被警察带走时所说的“罗小霓,你要记住永远没有你会相信你,除了我!
”.....................谈及如今层出不穷的网络红人,我们完全可以去理解这些“作秀”行为,“毕竟网络是一种全新的自我表现方式,十分便利。
”安以轩在片中饰演极度渴求人气的女孩,也正是运用网络的这一特点,让自己的人气每日剧增。
那么这不禁让我们去思考网络是否存在真实的感情,其实在我看来,导演在安排角色上也早已为大家解决了这个问题。
那个和李宝宝一样也很关注罗小霓的警察,我们暂且不去讨论他的目的。
但是他并不是向其他的粉丝一直只是关注,他也对罗小霓很关心,包括他跑到罗小霓的制片公司,以及在别人都觉得绑架只是做戏时,他任然觉得罗小霓确实陷入了危险,到最后,他成功的营救了罗小霓,让我们还是可以去相信网络还是有真感情的。
............................总而言之个人还是比较欣赏这部电影的编写的呵呵
我只是想说,当一个人说的谎话多了之后就真的没人会相信了吗?
当看到那些放羊的孩子正遭受困难时,真的就没人愿意伸出援助之手了吗?
这个残酷的现实!!
可是,这个放羊的孩子得不到同情的时候也没人怜惜,因为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
还有一点,诗人都是疯子!
最近听闻某网络红人因为遛狗而把孕妇打成重伤,以及各种各样为了直播女神而疯狂打赏导致倾家荡产的例子,这部电影可以说是真正地阐述了当今网络时代我们娱乐至死的心态。
无论是影片中网红的假绑架还是冯远征所演角色的信以为真,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其实就是代表芸芸众生之中的我们,我们何尝不也是他们这俩个人中的其中一个,或许两个人都是。
所不同的是一个人摆脱虚拟,重新面对现实,另一个却因此而疯掉了。
然而后者口中所说:“大多数人都在关注你,他们根本就没有关心过你。
”一下子把我们从电影中拉回了现实,虽然这是出自一个疯子之口,但却给我们带来了深深的反思:真实的我们究竟是什么样子?
恐怕只有真正体验过女主经历的人才深有体会。
真真假假已经不重要,关键的能不能吸引眼球,大片可以吸引你们的眼球,所有的人都相信聪明的自己在事件外的,而不会去关心。
包括这个电影也是所有的观众没有了大片的视觉冲击觉得乏味,面对着剧情也骄傲的觉得自己已经置身事外,因为网络是娱乐 谎言 单纯的混合体有谁统计过中国网民的撒谎率 美国有个比例高的吓人......
觉得整个狼来的故事,带我的体验就是2.首先不说别的,安以轩在里面很是养眼,可是那个爱吃萝卜的,兼有阳痿臆想的诗人李宝宝,简直就是恶心。
片子我觉得很有日本的禁室培欲的风格,只是男猪脚让我很难接受,冯远征的那张几乎面瘫的脸,的确是能体现变态的形象,但是换个帅点就不行么。。。。
整个故事很好,只是觉得拍出来,就缺了点什么。。。
好像主旋律,单调乏一。
这年头,骗人还是不好的,还是低调点,网络上的人,都是窥探着别人的隐私,指指点点,可是一旦暴露在外面,惺惺作态,各个冷漠不堪。
社会造就了这个氛围,不能改变!
不知道导演是什么思路,整场电影根本没有悬疑跟恐怖。
就是男主角有些心理不健康,另外要说的事安以轩演的比较尽职。
这样的片子换谁都演不出什么花样。
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
还行
另外,在影院看的电影竟然跟豆瓣上的惊人的不符合,影片最后,罗小霓被警察救了,李宝宝被抓了。
全世界的人关注你,但没有人关心你!
安以軒一改往劇清純,愛咖網點擊頭名,而網站老闆卻是吃人不吐骨的惡魔。關注沒有關心,馮遠征飾演的落魄詩人李寶寶,爲了尋出真實,不小心弄假成真,綁架了鬱金香,小霓逃走無望,因為她已經陷入了狼來了的故事里,絕望而崩潰……
借用里面的一句台词来形容当下热门的微博:很多人关注你,但却不关心你。
网络世界阿!!!
看到冯远征就想起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暴力狂
炒作和不相信 谁还会关心最真实的你
充其量算个剧情片~ 惊悚的是我竟然看到了林月如和陆尔豪~
冯大叔演技绝了~
骗人终骗己,演戏终成真。
天国的女儿
真的无语
一星给生吃胡萝卜!
还好没有去电影院看,这电影要在影院里放非把我催眠不可。
演技像小品
我看在安以轩的份上多给一颗。。
好了好了知道导演你是韩国电影fan了,学追击者就算了,还不忘植入一下老男孩。
大陆能演成这样,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