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第一天昏睡过去大半,起来惊觉2022年只剩下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距年初的目标还剩下一大大大堆要做没做的事,急需给自己打点鸡血。
想找找有没有好看的励志的院线电影,却发现了这部改编自“救治新疆和田断臂男孩”真实事件的影片。
演员表里除了李冰冰、黄晓明、冯绍峰、张一山等高国民度明星之外,还有我最近最看好的新生代演员,大家的“娇姐”周依然。
下单买票穿衣出门一气呵成赶到电影院。
因为实在是不想看悲剧所以先确认了相关信息给自己剧透了一下,这次救助虽惊险但成功,“断臂男孩”小麦的再植手术和复健训练也都很顺利,已经在开开心心的过生日了(安心舒一口气)。
演员小麦vs真实小麦这个故事起因于六岁小朋友小麦为了捡回心爱的玩具,丝毫没有意识到危险就在眼前,将手伸向了正在运转中的收割机车底,不幸右手手臂被锋利的齿轮整个绞断。
妈妈在附近干活,闻声赶来先是傻眼转而崩溃,赶紧和小麦哥哥一起驱车把孩子和断掉的手臂往医院送。
这场必须争分夺秒战胜时间的接力赛,这一刻,就已经是它的起跑线。
然而重重难关也随踵而至。
先是哥哥情急之下违反交规被骑警拦下。
骑警望向车内,看到了急需救治的浑身鲜血淋淋的小麦和已经泣不成声的妈妈,立刻通报交通指挥中心,并一路引领小麦与救护车汇合。
为小麦争取到了第一个接力区的小小胜利。
古力娜扎饰演的骑警❤️到了地区医院之后医生迅速作出判断,小麦必须要在八小时之内被送到乌鲁木齐,才有可能在全疆最优秀的血管医生那里同时保住性命和手臂。
哥哥愕然失色,妈妈直接昏倒,观众无比揪心。
在“保性命还是保胳膊”的艰难抉择中,哥哥还是选择勇敢面对并承担起保全弟弟的责任,护送弟弟前往乌鲁木齐。
第二个接力区,是医生和哥哥共同的阶段性胜利。
救护车抵达机场,当日最后一班飞机已经满员值机完毕即将起飞,在地勤、指挥中心、机组人员的全力配合之下,小麦和哥哥终于可以登机。
安全登机仅意味着成功交接了接力棒,飞机上的几小时才是此赛段的关键。
在充斥着紧张气氛的狭小机舱内,乘务人员一边沉着冷静的协调安抚其他乘客,一边竭尽全力为小麦提供有效的帮助。
机长临时决定更改航线,为了给小麦争取哪怕多一分钟的时间,甚至空军有关部门也提供了必要的协助。
航程中小麦的情况突然严重恶化,机舱内唯一一位医生其实刚刚因为一次失败的手术引咎辞职,似乎多少有些心理阴影,所以在小麦第一次伤口渗血时并没有站出来帮忙。
但是眼看着小麦的呼吸愈发急促,脸色愈发苍白,医生在痛苦、恐惧与有义务治病救人的激烈斗争中究竟要如何战胜自己,在颠簸的气流中,在比手术室危急百倍的高压环境中,已经打算卸下“医生”这枚肩章的他,究竟如何跨过内心这道壁垒,张一山这段情绪的诠释也是入木三分了。
飞机抵达乌鲁木齐,医生与航班全体相关人员共同为小麦多争取了十几分钟的时间,第三接力区宣告胜利。
最关键的第四棒赛场,是乌鲁木齐医院的手术室。
医护人员早已全员准备就绪,小麦被推到无影灯下时,医生仅剩十几分钟时间为他接通血管。
伤情经过七个多小时的发展,比预想的情况更糟糕,手术前期处置消耗掉大半进度条。
林医生在最后的争分夺秒中还是坚定的做出了他的抉择。
第四接力区的精彩战况,大家还是尽量全身心投入到影片中,尽情的被催泪。
其实这部电影总结起来,并没有多复杂的起承转合,没有凄怆惨恻的悲欢离合,也没有商业片最爱用来炫技的多重视角和表现技巧,仅仅是以一个个普通职业、一个个普通的工作人员为根本,细致而具体的向观众描述了一次众志成城、同心断金的与时间的殊死搏斗。
导演很善于塑造人物和刻画感情,全片并无任何视觉冲击画面,但其惊心动魄的程度却不逊色于各类冒险、灾难片。
当小麦躺在病床上用左手试探着摸到右手时,相信画面外的所有人都会是一脸劫后余生的笑容。
“平凡英雄”做为一部特别的节日档大片,甚至说不好究竟谁才是“主演”,只是如实的向大家转述,无数个平凡人的无数个瞬间集结起来,成功的挽救了小麦的手臂乃至生命。
在这次创造奇迹的救助中,人人都是英雄,人人都是主角。
到这里或许可以说自己的这份感动已经回应了对这部电影的期待,特别是片尾看完真实记录片段后更是觉得已经满血复活。
连正义感都被唤醒了(笑)。
果然真实的才是最能够感召人心的,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真实事件改编的影视作品问世吧(另外小周的戏份太少啦😩)。
苦难太密集了 一味的堆积各种情感 情绪变化铺垫很少 上来就是苦大情深 电影不断的在你的泪点跳跃 仿佛立志这个点没让你哭 下个点一定让你哭 反正就是一定要收获你的眼泪仿佛是教科书的文章 一板一眼 前面做的剧情铺垫 后面一定要收回来 绝不会遗忘任何一个部分 换成论文一定是很很贴近主题的论文 仿佛每一段都要点一次题 升华一次情感
十一假期去电影院看了平凡英雄,去年就从电视上知道了这个故事,一群平凡的人,为了救助受伤男孩,8小时1400公里。
本以为这个故事很难拍,毕竟事情经过完全可以从新闻得知。
看完陈国辉拍的平凡英雄,依旧充满了感动。
很多台词印象深刻,帕尔曼的表演真的太好了,每次小孩一出镜,都很揪心。
冰姐已经很多年没演戏了,不过老演员的演技还在。
看了不少官方介绍,导演对细节太严谨了,专业的医生给冯绍峰指导。
通过镜头的表达,导演非常成熟,对剧情、观众心态掌握太到位了。
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么好的片子票房起不来。
说到英雄,脑海里能浮现出一系列的电影人物。
拥有特殊能力的超级英雄们,深入敌军腹地的孤胆战狼,血染枫林阁的“小马哥”,武侠世界的无名刺客,引爆木星的决绝军人……是的,我们已经见识过太多惊天动地的英雄故事了,《平凡英雄》这部片子则这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英雄群像。
一些毫无关联的普通人,如何接力护送断臂小朋友在黄金八小时内远赴千里之外就医。
虽然没有颠覆世界的宏大叙事,但紧张、激动和感动伴随全片。
凡人微光,星火燎原。
英雄的光芒底下也可以是一个一个的普通人。
01 善良的大多数故事的开端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
广袤的田野上,机器正在收割连片洁白的棉花。
放学后的小麦不愿回家,跟着妈妈和哥哥来到了他们工作的核桃园。
竹蜻蜓飞得高高的,又落回到地面。
小麦努力去够,小小的胳膊伸进拖拉机转动的轴承之间。
尽管早就知道这场事故是这个故事的引子,但孩子的哭喊响起来的那一瞬间,心还是被狠狠地揪住了。
他才六岁啊,几个小时之前还在幼儿园里扮演一棵蹦蹦跳跳的树,现在却断了一只手臂,满身血污地躺在地上。
自责、心痛、哭喊,妈妈和哥哥恨不能伤在自己的身上。
可这些情绪是无用的,他们要做的是与时间赛跑。
没有车,一起工作的邻居借出了自家的车。
步行街在举行活动,人潮涌动,堵住了去路。
商贩大叔愤怒地上前,预备指责开进步行街的机动车,然而下一秒视线落在了车后座,惨白的小手用布包裹着放在那里。
他立即帮忙疏散人群,给亟待救治的小麦清出了道路。
下一个接力棒是交警。
哥哥焦急之际,开车逆行被交警拦住,交警一眼心领神会,即刻联系指挥中心,一面开路,一面叫上救护车与之汇合。
好不容易到了医院,以为能松一口气,可当地的医疗条件只能进行保命,要想保住手臂,必须前往1400公里之外的乌鲁木齐医院。
妈妈急晕了,剩下涉世未深的哥哥,于是两兄弟的冒险开始了,为这趟旅程保驾护航的接力棒又交了出去。
最后一班飞机已经飞出去了,怎么办?
如何让飞机滑回廊桥,二次开舱,延迟起飞?
飞机已经满员了怎么办?
什么样的乘客会愿意终止自己的旅程,改变也许早就制定的计划,把位置让出来呢?
飞机延误,降落时间超过了乌鲁木齐机场的关停时间,怎么办?
机场运输指挥员会如何处理既定规则与生命的关系?
为了在凌晨三点半之前赶到医院,机长会采取何种措施抢出时间来?
一个多小时的航程,也不算短,没有止痛药的小朋友能坚持住吗?
还会发生什么意外吗?
更多善良的普通人出现在这些问题的答案里,我就不剧透了。
全片最温暖的一幕是,小麦在晨光中醒来,探出左手往身子的右侧摸去,摸到右手的一刹那,氧气面罩下的他笑了,屏幕前的观众一定也跟着他笑了。
这个世界像是一台严丝合缝的古老机器,每天都在缓慢地运转。
断臂的小麦是有些移位的齿轮,其他的齿轮为了调整这个误差,纷纷偏出既定的轨道。
要有多精准的配合,他们才能再次严丝合缝地对上呢?
不知道工业上如何可以做到,但人世间的他们做到了。
因为他们是善良的大多数。
02 不完美的大多数这部片子更为真诚的地方是,这些被定义为英雄的人物,并不是完全伟光正的形象。
少年人会叛逆。
染跳脱的发色,做乖戾的发型,沉迷游戏,不愿与父母好好交流。
合唱团会利己思维。
优先考虑己方的利益,因为第二天有演出不能耽误,所以无法毫不犹豫地让出自己的座位。
医生会怯懦。
初出茅庐,无法面对失败的手术,于是提出辞职。
他对自己产生了怀疑,选择逃避失败的环境。
在飞机上遇到了需要救治的病人,他的手紧紧抓着安全带,内心几番天人交战,对承认自己是医生这件事情缺乏一些勇气。
空乘会害怕。
当乘务长说袋子里的东西是小朋友的断肢时,年轻的空乘后退了。
人生中第一次碰到离开躯干的肢体,她的第一反应是害怕。
乘务长的情绪管理也会有瑕疵。
最后的落地播报,一向冷静自持的乘务长也难以进行完美的情绪管理。
她的眼里含泪,声音也颤抖了,她除了是个乘务长,也是个六岁孩子的母亲。
还有小麦的哥哥,心比天高,不管不顾一心想要逃离落后的村庄。
因为自己情绪低落,不愿听妈妈的话把弟弟送回家,成了这场事故的某个因。
飞机上护送弟弟时,也没有时时刻刻监护着弟弟,弟弟睡着,居然是乘务长发现的。
估计会有人骂他吧,怎么这么不上心。
可他才20出头,自己也称不上一个大人吧。
遇到如此棘手的情况,脑袋偶尔放空,也无可厚非。
没有人是完美的,他们因为不完美而真实,因为不完美而显得合情合理,因为不完美而更美。
03 平凡的大多数黄金八小时,横跨1400公里的生命救援成功了。
无论是步行街上遇到的帮助疏散的路人,还是飞机里自愿让出座位的乘客;无论是协调飞机退回的机场工作人员,还是护送开路的交通警察;无论是抢时间的机长,还是再多要两分钟的医生……他们或是在平凡的生活里不吝伸出援手,或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充分地尽到了自己的职责。
他们没有特殊的超能力,也没有异于常人的身份背景,但他们齐心协力,打通了救援之路,挽救了一个小朋友含苞待放的未来。
散场后,走在大街上,放眼望去都是普通人。
年轻的夫妻牵着小朋友的手,一起走进面包店。
外地的商贩倚着大卡车,手里的喇叭正在热情地吆喝:烟台红富士,不甜不要钱。
几个稚气未脱的男孩子勾肩搭背,与我擦肩而过。
不知道聊到什么,爆发出一阵大笑。
有人在享受假期,有人在认真工作。
有人不再年轻,有人正值年少。
我们都是这世上平凡的大多数,做着平凡的工作,数着平凡的收入,过着平凡的日子。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百无聊赖。
但《平凡英雄》告诉我们,平凡人做平凡事,也有它的意义,也是值得被称颂的。
世风里爱是信物,人海里善乃慈航。
凡人的善意结成温暖的航船,驶向了最光明的方向。
下午公司组织观影,我只知道电影🎬名字,但内容没了解。
中午还特意画了个妆欢欢喜喜地去看电影,结果把妆都哭花了。
当了妈妈之后泪点太低。
电影中的小男孩小麦一遍遍地喊着:妈妈,我疼,我疼……我听着太揪心了!
眼泪簌簌地往下落!
小男孩的演技很炸裂,因为意外断了胳膊,妈妈受不了晕倒了,哥哥瞬间长大带着弟弟和弟弟的胳膊从和田坐飞机去乌鲁木齐做接臂手术。
医生嘱咐弟弟路上不能睡着不能哭,哭了伤口会裂开,还不能上止疼药,孩子身体会受不住的,这一幕幕画面的简直就是长在了人的泪腺上,当时在场的观众无一不动容……故事一开始小男孩小麦还是个活泼好动的小调皮。
妈妈和哥哥一起去幼儿园接弟弟。
哥哥拿到驾照了想要去外面打拼,可妈妈不愿意哥哥离开。
哥哥因和妈妈闹情绪不愿意送弟弟回家,就把弟弟带到了工作的核桃园。
给了弟弟一个草蜻蜓让他自己玩。
之后妈妈和哥哥都忙着工作。
这个时候意外突然降临,弟弟捡草蜻蜓的时候胳膊被传送带绞断。
画面一转:地上躺着断了胳膊的小孩,和旁边一节泛白的胳膊。
虽然知道是假的,可这一幕看着太揪心了,瞬间眼睛就红了。
意外突然降临,众人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完成了1400公里8小时的生命挑战,让小麦保住了生命保住了胳膊。
每个平凡的人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从核桃园的老奶奶到街上的各个小商贩再到交警、医生、机场保安、机长、乘务长、空姐、地勤每个人都在挣分夺秒地为小麦争取时间。
虽然都是平凡的人,可每个平凡人的一个细小的举动都透露着暖暖的善意!
在哥哥开车来到闹市时,街上正在集会,小商小贩行人沾满了街道。
哥哥按喇叭没人理会,汽车过不去。
有个大叔还生气哥哥在步行街上狂按喇叭,嘴上骂骂咧咧瞪着大眼睛上去准备教训哥哥。
可当大叔看到车里断了胳膊的小麦,和副驾驶上小麦的胳膊后。
大叔迅速拿起喇叭朝大家喊,告诉大家车里的情况,然后就见行人迅速让开,小商贩也收起街上摆的东西,让哥哥的汽车顺利通过。
后来哥哥闯红灯被交警拦下,当交警知道车里的情况。
交警立马联系指挥中心联系急救中心,火速协助哥哥把弟弟送上救护车。
可当地做不了接臂手术,妈妈受不了倒下了,哥哥瞬间长大,从一个闹情绪的大男孩长成家里的顶梁柱。
弟弟命悬一线,是保命还是保胳膊,这个艰难的决定要由哥哥来做。
这个年轻没经历过事情的小伙子也慌了神,可是现实不允许他慌乱更不能退缩,必须立刻做出选择。
后来哥哥扛住了这一切,一定要保住年仅7岁的弟弟的胳膊。
当天唯一一班飞往乌鲁木齐的飞机还要1个小时就要起飞了,哥哥和一名医护人员带着弟弟去赶飞机,弟弟的胳膊必须要在8小时内通血。
不然不仅弟弟的胳膊保不住,可能还有生命危险。
可是他们紧赶慢赶还是错过了飞机,当哥哥到达机场后被告知飞机已经起飞了。
哥哥把那种绝望又不能放弃的神情演绎的淋漓尽致,机场地勤立马动容跑去请示领导。
老戏骨林永建精湛的演技让人折服,林永建说:那是一条人命,任何困难都要为生命让路!
经过一番申请后,起飞的飞机降落回去接哥哥,可是新的困难又来了,飞机已经满员了,哥哥他们要上飞机就必须有3个人要下去。
哥哥带着弟弟焦急的在登机口等待着,希望有人能下飞机让他们上去。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可我一个观众都觉得像等了一个世纪一样,见终于有人出来,瞬间松了一口气。
李冰冰演的乘务长很镇定,当她知道林永建递过来的袋子是小麦的断臂只有一秒的震惊,然后就从容不迫地接过并吩咐空姐把飞机上所有的冰块都取过来。
断臂不能放到冰箱,只能用冰块低温保存。
空姐吓傻了,不敢去放冰块,却见乘务长镇静快速地放冰块,空姐也迅速成长起来,接过后面的工作。
小麦虽然已经上了飞机,可情况并不乐观,一个断了胳膊的7岁小男孩,又没有妈妈的陪伴。
不安、恐惧、疼痛一直在侵蚀着小麦的神经。
这个时候乘务长像母亲一样安抚小麦,帮他建立信心。
这种真情流露的画面很感人。
虽然一路上波折不断,就像唐僧取经一样,一路上困难重重。
可最终小麦还是顺利完成了手术保住了胳膊。
事情虽然难,困难重重,可没有一个人抱怨,大家都在为小麦全力以赴。
机场工作人员说:飞机晚点就晚点,那是一条命,飞机再晚回来他们都会等的。
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还是一样,没有任何事情能比生命还重要!
这是去年发生在新疆的一个真实故事,撼动了无数人。
在生死时刻一切都要为生命让路,每个生命都值得全力以赴!
平凡的人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每个人都是平凡人,却也是英雄,这是一个平凡英雄的故事!
说实话是超出我预期的,毕竟此类型的影片很容易陷入煽情和伟光正的套路中。
或许是因为有原型可考显得真实,或许是小孩子的痛苦更能把人带入。
总之基本上全程都能让观众将自己的情绪带入到影片中。
李冰冰的表现的确不错,这个空姐有情感却也克制,讲专业也懂人情。
其他演员发挥空间稍显少了,但基本也是中规中矩。
哥哥的演技稍微差了一些,戏份吃重但基本没有层次,看外形和身高可能是模特出身,就不太作要求了。
说几个让我出戏的地方。
首先就是几乎所有的沟通都很顺畅,例如和田和乌市的医生第一时间沟通病情,例如机场和空管局,空管局和空军都能够及时沟通以保障用最快的时间将病人送到。
但为什么和田医院不能在决定异地就医后,马上联系机场呢?
有病人要赶救命的飞机,居然是哥哥在到达机场之后,和现场的地勤人员直接沟通,而此时飞机已经推出。
地勤人员一脸懵的拦人,在看到断臂的孩子之后才慌张的去找主管。
而如果能提前联系,飞机能在原地等待,劝乘客让座能提前进行,估计比黄晓明拼死拼活抢的这十七分钟,要来的多得多。
而说到乘客让座,其实合唱团的争执无可厚非。
观众作为上帝视角看着孩子受伤、痛苦、抢时间赶来,自然心急如焚,很不得自己是乘客一定马上站起来就走。
但这些乘客们并不知道,广播只是通知有病人急需就医,乘客不会了解前面这么多来龙去脉。
这时候有所争执其实也是合理。
而其实不合理的倒是哥哥就这么站在廊桥外面等着。
前面因为地勤人员阻拦差点打起来,这时候就因为要等人让座,就能乖乖等着了?
如果没人让呢?
你是不是非要进去,至少试试亲自求大家救救弟弟更能显出心急如焚么。
然后就是不能免俗过度表现,例如合唱团突如其来的表演;例如冯绍峰和麻醉师争取两分钟后,两人用了半分钟对视;例如摆摊大爷呼吁大家让道后,缓慢而深情的一鞠躬;例如让我看下你们的脸。
但总体来说,在此类影片中已经算是克制了,至少是在平均水平以上的。
影片名为平凡英雄,恰如其分,因为这里的所有人其实都只是在尽职尽责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医生、机长、空乘、地勤、调度以及每一个普通的人。
他们有的也只是对自己工作的责任心以及作为人的善良。
这里没有惊天动地、没有可歌可泣,但就是这每一个人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的人,一起将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变为可能,将一个鲜活的生命拉了回来。
悉德菲尔德曾说,好的剧本一定不是主人公被动跟着事件走,而是主动去探索事件。
无疑,编剧掌握了这一要点,深知写剧本的套路和模式,整个影片,由强事件推动着,一路向前,遭到各种阻碍,一一被克服,最终达成结局。
将这些事件抽离出来,单单去看这一剧作模式:主人公遇到困难,被迫做出选择,开始解决困难,在解决困难道路上又遇到一系列困难,在无数普通人的帮助下一一克服,最终解决困难。
我们会发现这几乎已经是一个作文的固定模板,将任何这种社会真实事件加以一些戏剧化改编,不论用什么手法,现实主义也好,带一些浪漫、超现实主义也好,总体的这个套路模板是不变的。
由此构成的电影自然说不上多好,但也不能说多不行,中规中矩,不出错,已经是越来越多这类主旋律电影所最基本的核心。
以这些模板事件来讲,大到弘扬家国精神,小到表现社会个人,在当下这个市场里,可谓左右逢源,无所不能。
以一连串的煽情来构建人物形象,推进情节,是否会有些刻意强调节奏,急于引起观众共情之嫌?我们不害怕电影平淡,我们害怕的是电影一直如此平庸。
平凡英雄 (2022)6.32022 / 中国大陆 / 剧情 / 陈国辉 / 李冰冰 冯绍峰
因为这个事件是真实发生的,所以我感觉真的是很震惊,而且感觉背后的资源力量真的是团结又迅速,这个小男孩从他断臂到最后成功接回手臂,时间花了可能不到五个小时就完成了,真的是很伟大,确实,人命关天,什么都不重要的,生命高于一切,或许这就是这部电影给我们带来的意义之一,希望平凡的人也可以做一个好的小英雄。
《平凡英雄》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
整体看下来还真的有感动到我了!
真的…我们每个平凡的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工作…真的也可以成为英雄!
生命至上…真的是这样!
小孩受了那么严重的伤,真的很可怜,但一路有那么多平凡的英雄相助…最后孩子转危为安…真的又温暖了所有的人!
大家都是好样的!
李冰冰的表演让我印象深刻!
虽然此片还是有一些小瑕疵,比如有些剧情略显拖沓,有些对白也过于说教和…但…总体来说,毕竟是真实事件改编的,所以,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让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生活中的…平凡英雄吧!
片尾曲很好听哦!
个人评分7分(主观影评、不喜勿喷)
关于时间的影视剧,其实我看过不少,小时候看过《非常24小时》,而在前两年,也刚追过马亲王的《长安十二时辰》,这些影视剧,都表现了与时间赛跑的紧张感,但是坦白说,真正让我感到揪心的,还是国庆档的这部《平凡英雄》。
因为表面上看,它不止是一个关于与时间赛跑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与生命赛跑的故事。
《平凡英雄》是根据发生在新疆和田的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
2021年4月30日,一个年仅7岁的小男孩被拖拉机绞断了一只手臂,随后,家人把他送往了和田医院救治,但由于和田医院的医疗条件有限,想要把他的胳膊接上,就要送到乌鲁木齐的医院。
可问题是,救治的黄金时间,却只有6到8小时,去迟了,细胞就会坏死,不仅胳膊保不住,还有生命危险。
而从和田到乌鲁木齐,需要跨越1400公里,赶在8小时内把小男孩送到医院的手术台上,基本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而这件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却被很多平凡的普通人携手完成了。
事实上,在看《平凡英雄》之前,我并没有关注到这个新闻,毕竟这个时代,信息太过繁杂。
而《平凡英雄》则详细地展现了这场生命接力的全过程。
影片的开头,展现了小男孩麦尔丹在学校上学的场景,他和小朋友们都玩得非常愉快,实际上这个场景的展现,我窃以为是为了表现厄运降临的突然性的。
麦尔丹的哥哥阿卜杜看起来年龄也不大,也许是处于青春期,和母亲就自己的职业发展问题产生了分歧,因此当母亲让他送弟弟回家时,他拒绝了。
母亲只得带麦尔丹去了工作的地方,结果麦尔丹在玩耍的时候,一只胳膊绞进了拖拉机,直接被绞断了。
其实这个片段,也让我心有余悸,出了一身冷汗。
我小时候,有一次,也差点把手绞进一个机器里。
那时候我家开了一个油坊,有很多榨油的机械,其中一个机械是研磨机,它是把芝麻、菜籽等原材料研磨成粉末的,由两个粗大的铁滚筒组成,铁滚筒是实心的,非常重,工作时高速旋转,互相挤压,中间的缝隙极小,所以才能达到研磨的效果。
我当时少不更事,手痒,在这个研磨机工作时,试图伸手去触摸滚筒中间的部位。
好在当时有大人在场,我大伯,也就是油坊的主人立马关掉了机器,一把把我提溜到了油坊外头,狠狠地骂了一顿。
我大伯一生和善,那是我见过他最凶的一次。
现在想想当然是感激我大伯的,也不禁后怕,如果我的手绞进去,那可能,我的整条胳膊,都会被绞成肉酱,那是断无接上的可能的。
也正因为有这段特殊的记忆,我也分外共情小男孩麦尔丹。
电影动人的地方,则是悲剧发生后。
麦尔丹的胳膊断了后,邻居立即拿出自己的汽车,让阿卜杜送弟弟去医院。
汽车路过步行街时,一个摆摊的老人听说车里有个小男孩断了胳膊,于是主动为阿卜杜开道。
为了赶时间,阿卜杜又闯了红灯,被骑警阿依努尔追上,阿依努尔了解情况后,立刻汇报了指挥中心,并骑车为阿卜杜开道,将红灯变成绿灯。
当麦尔丹被送到和田医院后,观众悬着的心刚松懈下来,却再起波澜,医生告诉家属,和田医院的医疗条件有限,如果想保住麦尔丹的胳膊,必须去乌鲁木齐做手术,且必须赶在8个小时黄金时间内。
于是,这立刻成为了一场生命与时间的赛跑,而能不能及时把麦尔丹送到乌鲁木齐的手术台上,则成为了一个悬念,也是紧绷的一根弦。
在这场生命赛跑中,每一次的波折,都牵动着观众的心,作为观众,仿佛也参与了这场生命的争夺战。
在麦尔丹的救助过程,发生了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即将起飞的飞机为了接他,重新回到了停机位;黄晓明饰演的谢辉阳为了节省时间,请求飞机更改航线;而路过的那条航线上的正在军演的战斗机,也都纷纷飞到了航线之外,为生命让路。
在看《平凡英雄》之前,我的概念里,好像飞机也好,火车也罢,这种大型的公共交通工具是不等人的,但是在生命面前,却总有破例。
看到这段,其实我颇为感动,因为无论飞机飞回停机位,还是改航线、战斗机让路,都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它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程序。
而这些,都代表着各个系统,每一个人,对生命的尊重。
而在上飞机以及在飞行过程中,其实也发生了很多令人动容的故事,一个叛逆的男孩主动让出了自己的位置,乘务长周燕对麦尔丹悉心的照料,旅客医生刘锐也伸出了援手,以及机上的每一个人,都在守护着这个生命。
实际上电影对群像的刻画,也都很鲜明和丰满,周燕是一个无法陪伴自己的孩子的母亲,而在飞机上,她对于麦尔丹表现出了对待自己孩子般的爱,麦尔丹在昏迷中叫妈妈,她应声说“妈妈在“,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由这个细节可见,生活中,她一定是个好妈妈。
飞机上,一个胆小的空姐,从见到断臂的害怕,到主动为这个断臂加冰保证其细胞。
医生刘锐也从一开始不敢站出来帮忙,到后来克服心魔,伸出援手。
他们在极端情况下,克服了自己的弱点,勇敢地站了出来,同时其实也收获了新的自己。
据说,小男孩被送到乌鲁木齐的医院时,只差13分钟,就要错过接胳膊的黄金时间,而在此过程中,骑警阿依努尔则为他争取了5分钟。
机长谢辉阳申请改航线,为小麦尔丹争取了17分钟。
如果没有骑警争取到的5分钟,或者机长争取到了13分钟,那么他很可能就会失去接回胳膊的机会,甚至面临生命危险。
我在想,之所以麦尔丹最终能够赶在黄金时间做手术,正是因为在他送医的过程中,遇到的每个平凡人,都在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都不吝于展现他们的善良。
更重要的是,他们并不害怕麻烦,并不是遵照自己的“本分“做事,而是为这条陌生的生命全力以赴,努力去争取,皆尽所能去做自己能做到的。
无论是骑警、乘务长、空姐、机长、医生,任何一个环节的人没有去为这个生命努力,那个这个7岁小男孩的命运,可能就是另一幅样子了。
在我观影的那个场次,不少人一边看,一边轻声啜泣。
很多人都为这部影片所感动,而更令人感动的是,影片中的那些动人的细节都是真的,包括周燕不停地想办法让麦尔丹不要睡觉,以及机长拿出自己的新年红包送给麦尔丹的家属。
这就是真实的力量,真实有时候比戏剧更加动人。
看完电影后,我查了查相关新闻,电影改动的地方不多,我所看到的改动是,新闻中陪伴小男孩的一直是父亲,而电影中是哥哥。
《平凡英雄》如实地记录了救助小男孩麦尔丹的种种细节,而如实记录,就已经足够了。
就这部电影而言,打动人的,并不是多么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也不是多么激烈的矛盾冲突,而是生命面前,普通人人性闪耀的那丝光亮。
所以在我看来,这是一部普通人的赞歌,它没有宏大叙事,只有对普通人的礼赞。
实际上,我甚至不觉得它是赞美,它只是如实呈现平凡人的人性高光时刻。
这部电影也告诉我们,平凡人,其实也是可以创造奇迹,成为英雄的,普通人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就能成就不平凡的事。
而在生活中,平凡英雄并不少见。
2022年8月,重庆山火熊熊燃烧之际,重庆人自发地骑着摩托车队运送物资,他们不分年龄,不分学历,不分贫富,在灾害面前,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山火得以快速扑灭。
这其实也是奇迹。
也许平常,他们看起来“不务正业“,但在灾害面前,他们却敢于冲在最前面,愿意超越”本分“,去做力所能及的事。
而在招募志愿者的过程中,更是一呼百应。
由于志愿者太多,上山的名额变得非常抢手,有的高喊着我是党员,有的高喊我是退伍军人,有的高喊我参加过2008年抗震救灾,他们明知道成为志愿者很苦很累,却还抢着干,后来不得不现场抽签决定。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句话,说“普通人的灵魂闪光,总能照亮这个世界“。
是啊,普通人的灵魂闪光,不仅可以改变一个男孩的命运,可以改变一场山火的走向,更可以照亮世界。
每一个善良的人,其实都是隐藏在芸芸众生中的英雄,他们也许看似平凡,实则都不平凡。
他们总是在有人需要帮助时,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总是他们,在创造奇迹,在给人以力量与感动。
。。。。。
每个镜头都很突然🚬
博纳式创作我已经看累了,从此以后不会再看博纳出品的电影了
真的不好看 不要再强行感动了 不想再进电影院了没一部能看的
太煽情了 孩子陷入昏迷 飞机上有乐队开始奏乐 乘客大合唱 然后孩子就醒了 真是把我当傻子哄了
“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立下的所有规矩,在关键的时候是可以给他让路的”
看完了 全程憋着想哭
又是真实事件改编。这句话真的很恐怖。也许因为生活中有太多的黑暗,所以看见这样的团结一致,热情似火,互相帮助的场景,就像是黑暗中的一道带着希望的温暖阳光照进了你阴霾的人生。经历过甜与苦、笑与哭、希望与失望、期盼与绝望,最后发现,生活依旧会很苦,但只有抱有希望才会找到那一点甜。人是一种需要精神寄托的物种,不管寄托于神佛或教类,哲学的角度讲人有了精神寄托,才会想着更好的生活努力前行。
所有人救人的同时在救自己!
看来是比较真实的还原了事件,特别是飞机上辞职医生的犹豫,以及乘客们大都不愿意让座的剧情,很真实地反映了人性。有种把昏昏欲睡麻木不仁混日子的人一巴掌打醒的感觉,让人体会到平凡的人面对生与死时的渺小和无助,同时也给人面对生活的勇气和希望。
又尬又烂!
5分钟短篇能讲完拍什么电影
小演员演得最好~幸好最后成功了❤️
导演是拍mv出身的吧,就这混乱的叙事,强行的煽情,简直浪费了李冰冰的演技
工整过头,该催泪的地方毫不吝啬,又有真实故事做支撑,完美的时代电影,歌颂了很多人,维系了民族关系,尤其是医护这个群体,医生的两分钟,孩子的一辈子,多么大公无私,社会的每一块砖都甘于奉献,把规则放到人的疾苦之后,幸福大道没道理不畅通无阻。
整个故事完成度很高,虽然添加了一些剧情,也可以自洽,这个事情我相信放在绝大多数国家都可以做到,对于政府来说,可以激发人民的爱国热情,对于航司来说,这就是大型宣传片,对于医院来说,这是实力的象征,大家都是赢家。如果有一天中国人民不需要为了看病发愁那样的中国应该是我梦寐以求的中国吧。
平凡人做好每一件平凡事,就是英雄
在CCTV6看了一些,新疆小男孩挺可爱的,可怜的样子演的很好。主旋律,正能量,有些刻意煽情。
这和当众那什么有什么区别啊
2.5说实话,挺失望的。以后能不能别再拍这种强行煽情的片子了。感觉电影把原本的故事过于美化了,现实生活中那有那么容易,不是每个人都是圣母玛利亚的。看正片没有感动,尴尬更多一点,看到片花里的原型小男孩出来后,看他的表情神态才觉得他的确是个勇敢的孩子,这里才是最值得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