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一个人很难。
转身,踏上一辆不知目的地的大巴,离开。
任曾经的记忆像后退的风景一样消逝。
当回到原点时,心中的那串“钥匙”已经不再需要。
以下对白为听写结果,难免有错漏,欢迎指正或添加。
转载请注明出处。
G for 女主角,B for 男主角,ACD为路人甲乙丙。
G:I need someone to talk to. Do you think he will pick up the keys?B:I don't know..I have customers leaving keys here for years. Sometimes they pick up in a few days, sometimes takes a few weeks.G:What about most of the times?B:Most of the time the keys stay in the jar.G:Why you keep them?You should just throw them out.B:No..No, I couldn't do that.G:Why not?B:If I throw this keys away, and those doors will be closed forever. that should not up to me to decide. Should it?G:I guess I just looking for a reason.B:Well..form my observations, sometimes it's better of not knowing. And other times there's no reason to be found.G:Everything has a reason.B:Just like this pies and cakes.At the end of every night,Cheese cakes and the apple pies are always completely gone. The peach pies and chocolate Mousse cakes are nearly finished. BUt, there's always a whole blue berry pie left untouched.G:So what's wrong with the blueberry pie?B:It's nothing wrong with the blueberry pie. Just people make other choices, you can't blame the bluebreey pies. Just no one wants it.How did you say goodbye to someone you can't imagine living without?I didn't say goodbye.I didn't say anything.I just walked away.At the end of that night,I decided to take the longest way to cross the street.A:How come you're working so hard? Lizzy.G:I am trying to save up for a car.A:Where are you going?G:I don't have any particular destination in mind. But I just gonna go till I ran out places to go.A:Why not pick up the phone?G:Some things are better on paper.I guess for Sulin, leaving this town was like dying. I wonder how many people would remember Arnie. When you're gone, all that left behind are memories created in other people's lives, or just couple items on the bills.I always have the feeling I can say anything to you, enclosed with the bills I created for you, in memory of our time together.I wonder how you remerber me. As a girl who like blueberry pies? or the girl with a broken heart?C:You still have the keys?B:Yea.. I aways remember what you said about never throwing them away, about never closing those doors forever.I remember.C:Sometimes even you have the keys. Those doors still can't be opened, can they?B:Even if the door is opened, the person you're looking for may not be there.A fews years ago, I had a dream. It began in the summer, and it was over by the following spring. In between there were many unhappy nights as they were happy days. Most took place in this cafe. And then one night, the door was shut and the dream was off.I have always been fascinated by card players. They risk everything on their instincts and their luck. I wonder if I would be them to make the same moves if I was in their position, or I just throw.D:Trust everyone, but always cut cards. That thing my father never taught me. You know what that means?It means never trust anybody.G:If you're so good at reading people..D:Then why I lose?G:Yes.D:'Cause you can't always win. You can beat players, but you can't beat luck. Sometimes you read them off. You read person right, but you still did the wrong thing.G:Because you trust them?D:Because you can't even trust yourself.G:Where are the keys? you don't keep them any more?B:I've always trying to give them back to their owners. Do you want yours?G:No, I don't need them any more. What about your keys?B:I got rid of them.It took me nearly a year to get here. It wasn't so hard to cross that street after all. It all depends on who's waiting for you on the other side.
Sometimes we depends other people as a mirror to define us, to tell us who we are, and as the reflection makes us to find that we like more about ourselves a little.这句英文是我在整篇电影里最喜欢的。
翻译过来大概是,有时候,我们好像照镜子总是依靠别人去定义我们是我们,去告诉我们是谁,但是在每一次的倒影里,我们发现,我们越来越爱现在的自己。
一个姑娘,说自己只剩下一颗破碎的心。
在第一次吃蓝莓派的时候,英俊的店主吻了她,她假装没有知道。
因为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再值得另外一个人去爱,也不能肯定她会不会爱上别人。
之后,她离开纽约,开始去外面的世界寻找,就好象我们很喜欢去到外地外国去寻找生命的意义。
于是,她做最辛苦的工作,宁可一天打两份工,命运也垂青她,让她看到了很多的人和事,但是不告诉她前因后果。
于是,她看到了沉闷的爱情,在最后的一刹那发出的光;她看到了不信任任何人都结果是失去心爱的人;在一轮又一轮的剧情上映中,她也看到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伤痛,她们如何去治疗;也在一趟又一趟的旅程中,她发现了她自己,知道了自己是谁,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最后,她回到了纽约。
依旧是那个蓝莓派,依旧是原来的场景。
她不再在意是否蓝莓派受人喜爱,是否有人接受,她吃光她的蓝莓派,他又一次吻了她,她开始回吻。
她知道,这次,她是能够抓得到她的幸福,因为她在别人的倒影里,发现,她越来越爱现在的自己。
喜欢她和她两个人各开一辆车,走在高速路上,然后再分开。
谁不是孤身上路,有缘分,就同走一路,没有缘分,前方还有更好的风景。
关键是,你要懂得,最好的风景是靠自己。
这是一部关于自我的救赎,关于对自我的反省,你先爱了自己找到了自己,才能成就自己,然后成就别人。
希望你能看懂。
发现写过短评。
那就多写点。
孟菲斯在这星期高频地出现。
Norah Jones的歌也是,最近重看《离婚女律师》,她的What Am I To You又响起,日推开始放Don't Know Why。
2002年,本地报纸娱乐版上她手抱5座格莱美照片历历在目,最爱的电台节目介绍整张专辑——现在几乎没有专辑的概念了。
《花样年华》之后王家卫的电影我再没重看过,《重庆森林》坐飞机时还会点播出来看看。
这部是因为访谈录勾起兴趣。
我甚至不记得有Natalie Portman,父女线很鸡汤,但她和Norah Jones在一起是有化学反应的,二人在大马路上开车各奔一方很浪漫,让我想起《浑身是胆》里李香凝和袁咏仪各自开着车讲着电话道别却在十字路口相遇。
Jude Law就像是盘下表哥午夜特快的663,他的表演可活分多了。
和阿菲的一年登机证类似,Norah Jones正好300天回到纽约。
和《重庆森林》不同,这里男女主角交流非常多,但是两个人说话正反打特写对切,看似交流又好像没有。
阿菲和663常常在同一场景各干各的,以及阿菲在663房里设置各种埋伏,反而更有“在场”的陪伴感。
Rachel Weisz和David Strathairn这对儿因为难受所以难熬。
老实说,一个腰上套着对讲机和配枪、有酗酒问题的中年美国警察更让感到恐惧而非同情。
当年不觉得,这次看Rachel Weisz确实美,十六光年外的光芒照耀到我。
访谈录里采访者说片中的“纯洁”在美国电影里几乎没有,墨镜王说是反应美国人民保守纯朴宗教意识强的一面——咳咳,趁姑娘醉酒舔人家嘴边的蓝莓派碎屑现在要骂你个英国流氓哦!
当年上映的时候(转眼十六年)应该是和朋友去影院看的,记得Rachel Weisz出来时他惊呼“这是我最喜欢的女演员”。
当时看的应该是英文版,因为完全没有印象巩俐给Rachel Weisz配音,张震配Jude Law,姜文配David Strathairn,董洁配Norah Jones,赵薇配Natalie Portman,徐静蕾配Cat Power。
iqy上根本切不了普通话版。
我喜欢这句台词。
我觉得所有的漂泊都不是追求自由的借口,而是迫不得已。
王家卫就是有让人憋着眼泪的本事。
都已经郁闷得要死了,就是得憋着,这人怎么讨厌啊!
“我走了那么远才回到这里。
” “如果我当时走进来,我就走不出原来的那个Elizabeth,我不想再做Elizabeth了。
” “你可以赢了对手,但是你赢不了运气。
” “这三天,我学习了如何不信任别人,但谢天谢地我没学会。
” “-一份牛排,加薯条还有局薯。
-这你的蓝莓批。
” “-为什么还在做卖不掉的蓝莓批? -因为,我不知道你什么时候会突然走进来。
” “-有的时候,有钥匙,也未必打得开那扇门。
-也许,就算打开了,里面的人也不在了。
” “有些话,写比说好。
” “有的时候,我们需要通过别人来看清自己,于是,我们就会多喜欢自己一点。
” “我已经六年没有碰过酒了,原来这东西这么难喝,也许喝它的人并不在乎是什么味道” “如何向一个自己不想告别的人说再见?
其实,我并没有说再见。
” “过去那条街并不难,关键是谁在对面等你。
” 我是第一次在电影院里看他的电影,有的时候总有种向按回放的冲动,有的时候刚想琢磨一下,就赶紧得集中精神看后面的了。
这是外延版《重庆森林》,王菲的《加州梦》一下做到了纽约。
一个小餐巴,一个失恋的人,一个渴望靠近对方的人,一串钥匙。
牛奶会过期,凤梨罐头会过期,连爱情也会过期,还有什么不会过期。
所以,卖不掉的那些批,明天也不可以再卖了。
都是延长每桢的时间,让我仔细的看清楚他们的脸,他们的眼睛,还有不能言说的千言万语。
不过,没了林青霞也没了眩晕的重庆大厦。
不用再被蓝色滤镜活活憋死。
也不用再歪着脖子看倾斜的金城武。
我喜欢这个红红的故事,无时无刻不洋溢着暖意。
王家卫,终于肯让人敞开心扉了。
是不是他如愿得到了想要的女人?
不然的话,之前为何每次都有情人难成眷属。
以前的风格是“要想不被拒绝,就先拒绝别人。
” 还有“人活着就是不断的自我否定和自我怀疑。
” 多可恶啊!
但是,每一个桢都是一张照片,太厉害了!
境界!
可以崇拜一下。
官方主页上写道: “爱与不爱之间,究竟距离有多远?
我能用什么度量那段距离?
一串钥匙,一块蓝莓派,还是一次旅行?
” 我第一次知道,蓝莓批还可以加雪糕这么吃。
应该很好吃吧?
有几个难忘的镜头。
Elisabeth酒醒走后,黄色灯光一下转回了红色。
我觉得里面每次用红色灯光的时候,都代表着一种密闭的自我空间。
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感情,自言自语。
当灯光变成白色或黄色的时候,音乐也马上跟着轻快起来,往往是那种特别自在特别温馨的时刻。
女赌徒第一次嚣张跋扈的花裙子,风格一转,换上了看上去就很有赌运的低调素色连衣裙。
王家卫一贯的风格。
我一贯白痴的接受和感应能力。
看他的片,永远不懂全部故事,只被一个片断、一个镜头,甚至一个无辜而哀怨的眼神所打动然后思维脱缰。
经典的对白,重庆森林;迷离的画面,2046;哀伤的提琴,花样年华。
蓝莓之夜,尽是王家卫以往的电影的影子,只是语言换成了英文。
不变的后现代,温润并犀利。
有人说,Norah Jones是王菲的翻版,其实她的身上带有着我们每个人的经历和痕迹。
当她邂逅男人的时候,当我一见倾心跟着感觉走的时候;当她写着明信片的时候,当我在凌晨写下那些不会寄出的信的时候;当她回去找他的时候,当我鼓起勇气写下字条又被搞得费尽思量而不解然后不知所措的时候;我们爱的,都是这样纯粹而坚持。
而要找的仅仅是那些味道,无数次回味的味道,蓝莓派的味道;“想念你的笑,想念你的外套,想念你白色袜子,和你身上的味道;想念你的吻,和手指淡淡烟草味道”……仅仅是怀念,因为:那些全都是,记忆中被爱的味道。
那是“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被爱的味道。
蓝莓之夜,祭奠着我那悬而未决的心情。
也许是爱情。
看了后很舒服。
尤其是他们最后申请绵长的甜吻,吻着两人坚定的心绪,之前的《色戒》和《苹果》立即相形见绌。
别看那么多的床戏,和这个一比,很明显,玩文艺的老大非王家卫莫属。
喜欢蓝莓的女子,追逐着生活和爱情。
大众的口味,切实的感受;那些有关爱的美丽和哀愁。
作为发行方安排给媒体和影院的宣传场,开包检查在所难免;作为曾经被大黑超差点拖下小资浑水的后愤青,对王家卫的过往还算熟悉,对未来也很期待;作为艺术片的铁杆粉丝,当我坐在前排,在富士胶片漂亮颗粒感的熏陶中,被诸如裘德.城武、诺拉.菲这样中西结合的新小资陶醉得昏昏欲睡时,我斗胆想到,倘若这时我在偷拍,手持的赃物必定哐嘡落地。
因为,昏沉中摄影,比杜可风要抖、比邱少云要难嘛。
所幸,我扛了过去,对照着剧情,对也曾资过的情怀冷嘲热讽一句:不就过条街嘛。
《蓝莓之夜》的故事从空间上可以简化成,诺拉.琼斯扮演的伊丽莎白要过一条街,对面住着他那偷情的男友,为此她要选一条最远的路过去,那就是跨越整个美国,时间是一年,终于(回)到了街对面,抬头一看:此房出租。
虽然伊丽莎白脸上没写着这个行为的坚毅,甚至还颇为随缘和随意,但从其上路行为和攒钱买车看来,她和王家卫以前的经典角色有着一样浪漫化的倔,如无足不落地的阿飞、非要看次伊瓜苏瀑布的黎耀辉和何宝荣、以跑步出汗代替失恋流泪的223。
幸好,伊丽莎白一路上所碰到的人,虽然也有失落的警察、歇斯底里的女人、有特殊癖好的帅男,但并不如王家卫以往的港式边缘同行那么缠绵悱恻资色十足。
特别是娜塔丽.波曼扮演的莱斯莉,更区别于大黑超前述人物,而真正像个从美国独立小制作、从圣丹斯走出来的讨好美女,她大大咧咧又颇有心机,她喜形于色却不唠叨抱怨,更没有那些“不如我们从头开始”、“如果多一张船票会不会和我一起走”的“经典对白”。
本来,王家卫大可就其嗜赌如命来段针对筹码的小资物化;本来,她大可就刚死去父亲为她留下的车说串意义深远的象征。
可她只是上路借钱、霸道占车这么简单。
可是,王家卫没让她把故事发展成《水牛城66》、《末路狂花》和《破碎之花》。
那些美国独立小制作对我来说像一场浅浅的梦,被风筝牵扯的,稍微从情绪上迷幻一点点,飞起一点点,又轻易的拉回现实公路上。
而《蓝莓之夜》并未从剧情冲突和人物关系上给予这样的迷幻空间,其实迷幻也很资啊。
刻薄点说,当代中国人遗忘新名词和新概念的速度和这个国家的变化一样快,人们从《重庆森林》从VCD里开始资起,如今,不管多装多严肃,也已早被调侃给消解干净了,至少,我是喜欢和期待调侃讽刺对小资品位的涤荡的。
过度想象点说,大黑超或许也该对自己的那些卿卿我我、幽怨自叹开始厌倦了,于是他抛弃情感细腻的苏丽珍和周慕云,奔向太平洋那边情感老粗的伊丽莎白和杰莱米,或许他也想迈过这条已经被拓展的无比之宽的小资之街。
然而暧昧无限似乎就不适合这群西方人,我们看惯了他们的直截了当,记住了他们之间曾有的交集,神枪手裘德.洛在《大敌当前》里瞄准过蕾切尔.维兹,也和娜塔丽.波曼直接面对过《偷心者》,要让他们弯弯曲曲跳探戈似乎不那么容易。
于是,大黑超心里的小资之街硬是要让几个不懂风情的家伙绕远过去,结果当然迷路转晕。
小资接受艺术电影教育伊始,尚且把大黑超的精品当作必须啃下的入门营养品,更多的人也感慨《2046》甚至《花样年华》看不懂。
那么这次的《蓝莓之夜》就简单到连姜文的女儿都真正能懂,主线就是伊丽莎白过街,过街的一年时间里,顺序的在纽约碰上裘德.洛扮演的喜欢做蓝莓、收钥匙和看监控录像的曼切斯特帅男杰莱米;在孟菲斯碰上斯特雷泽恩扮演的醉鬼警察,和给他戴绿帽子的妻子(由蕾切尔.维兹扮);在亚利桑那碰上娜塔丽.波曼扮演的莱斯莉,并和她一路开车到拉斯韦加斯。
最后,玩够了,回纽约吃蓝莓,被杰莱米从偷吻发展到激吻。
个人倾向于希望,王家卫把苏丽珍、周慕云们的故事在《2046》中就总结完成,《花样年华》那树洞装不下的秘密、《春光乍泄》里不好意思大声叫出的梦想,也就丢在《2046》这趟50年不变的列车上,丢给听不懂的人话机器人和听不懂中文的日本人。
那么离开香港这块无根之土,来到美利坚广袤大地上,角色或可来次大换血了吧。
但或许是由于过往角色留在记忆里的痕迹太深,我总还在伊丽莎白身上寻找重庆森林里的空姐,在爱做蓝莓派的店主杰莱米身上寻找爱吃凤梨罐头的编号223警员。
而“钥匙丢了,有扇门就永远关着了”、“我一直开着摄像头,作为记录生活的日记”、“找个写信的习惯让自己忘记过去”以及“我知道你不是伊丽莎白,但我还是很高兴更你说话”,这些显而易见从过去移植的台词,更让人无法把这些新角色与过往角色分开。
可美国确实没有周慕云和苏丽珍,为了过街的旅行主题,大黑超又不能把蓝莓店故事搬回香港,再让金城武和王菲上阵。
于是,架在《蓝莓之夜》里的英美演员和王式台词,并没让故事变得伤痛,让人物变得孤独。
既不港(小)资又不美(迷)幻,于是一种不着调的感觉充斥着100分钟里。
我甚至猜想,如果《花样年华》、《重庆森林》对白成为英语,甚至角色换成《蓝莓之夜》里的他们,这些对白和角色还会被我们记住吗?
文化差异是显著的,语言传统是强大的。
等等,法国人不也追捧大黑超,《春光乍泄》不获戛纳最佳导演了吗?
《东邪西毒》那传神的英文名(Ash of time)不是广被赞誉吗?
但我更相信,比起法国人记住旗袍和暧昧动作,我们更铭记下那些属于中文传统里浸人心脾的语言台词。
而《蓝莓之夜》可能面对的,是对白在中西声道中都被淡忘。
纽约甜品店的蓝色、孟菲斯酒吧的红色、亚利桑那公路的灰黄色、玻璃橱窗内外或静或跳的阴影、一人对他人哀怨时的深焦和模焦,摄影师Darius Khondji贡献着他善于渲染的才华。
从《七宗罪》里压抑的深黑,到《偷香》里湿润青春的浅绿,再从《海滩》里诱人深入的神秘湛蓝,他既渲染了场所特征又让影片调性和情绪得以抒发。
甜品店和酒吧更让其充分发挥了迷醉于处理中近景和特写等小景别的嗜好,这伊朗出生的摄影师甚至能把一场皇马90分钟的比赛,全数把镜头特写给了齐达内,而非宽阔的伯纳乌球场。
似乎这样,就能在大银幕前,把角色压出灵魂、爆出冲突。
在抽格慢拍的特写中,伊丽莎白头侧在吧台上,睡得甜蜜,没有配乐,没有声响,甚至没有喘息,这时哪个观众要是敢手机响,真该把他丢出去,可这就浪漫吗?
我不觉得。
在纽约和孟菲斯的两次酒吧冲突中,都伴随着急速剪辑进的窗外列车,以及加至最强的声响,催促伊丽莎白该上路了?
音乐上,由于爵士小天后诺拉.琼斯的主角关系,以及爵士本身所具有的小资天性,歌曲主要是由诺拉.琼斯本人和Cat power演唱,而Cat power也短暂出现在了影片里,追够了夕阳,回纽约找杰莱米丢掉钥匙。
而最适合亚利桑那和德州题材的滑棒吉他大师Ry cooder居然也有诸多配乐,可在全片放映时间里我竟全没感到,不知是我的失败还是影片的失败。
最没想到的是,影片后段居然出现了名为Pajaros的旋律,而这是因《断臂山》和《摩托日记》铸就名声的阿根廷配乐师Gustavo Santaolalla的代表之作。
记忆中,除了变形计这样的真人秀和CCTV5宣传片里爱用国外耳熟能详的电影配乐外(特别是《燃情岁月》),一部电影作品本身是甚少用别的电影的原创配乐的,莫非Gustavo的这段经典配乐已经普及到像表征时代特征的流行曲那样,拈来就用?
可看着伊丽莎白轻松驾车回纽约,这旋律只能让我联想到格瓦拉在《摩托日记》中的苦大仇深。
短片的短精在它是对一个瞬间的刹那做快速精准的表达,是灵光乍现的惊喜,非要拖拖拉拉死气白列的弄成一个大制作的电影,这就有点过了。
关于《蓝莓之夜》这个电影,我觉得完全可以简化为一段BLOG:就是“我晚上在咖啡馆吃东西,发现没人爱吃蓝莓派,其实蓝莓派没什么错,只是没人要它 ,联想到我自己就像一个不好吃没烤好的馅饼,等在那里没人爱也准备不好爱别人。
然后在BLOG里放首CAT POWER的歌,顶多在放张装在盘子里的蓝莓派配冰淇淋的小资图片就圆满了。
实在没必要为这事,拍这么大一个电影,更没必要把多年前的老家当,比如红绿配的色彩,模糊的灯光,令人发麻的台词再都拿出来晾晒一遍。
暧昧有很多种,事实上就在看这个电影的前2个小时还在MSN上跟PINNY聊天,她说自己在街上看见一个人卖不好喝的奶茶就哭了,觉得自己就像那杯奶茶。
如果王家卫老师每天看看文艺青年聊天MSN聊天记录或BLOG 上的唠叨什么的会拍出很多这样的电影的。
经典与垃圾有时候只在一转念之间,那些坚持要抒发的情绪,给的正好了就是大师,给多了就很匠气。
圣诞节,破天荒地步入久违的影院,希望在诺拉琼斯的蓝调中获得一份希望的温暖。
温暖在剧终如期而至,深刻,但没有刻骨铭心那般的疼痛,留在心中的正是蓝莓派与ICE CREAM相融时的那份甜蜜。
故事的情节与片段在脑中反复,身体开始游离,无意识的街道漫步。
蓝莓之夜,让我深陷关于爱的思考。
伊丽莎白,一个因失恋而迷失的女孩,被突如其来的背叛弄得措手不及。
面对爱人的离她而去,另拥新欢,她无所适从,佯装的憎恨与绝情试图掩饰自己悲伤欲绝的心,可是没人因此信以为真,不久自己也难以自已,迷失成了她最典型的状态,选择离开,这是逃离,也是寻找,看似漫无目的的旅程在她心中却依然存在追寻,只是她选择了最长的道路。
杰瑞米,钥匙餐厅的英国青年老板。
表面忙碌的生活,实为驻足那份失落的爱情而不能自拔的迷离状态。
爱人早已抛弃之前的梦想追寻其他,而他则痴痴挚守一份没有可能的希望。
同样是对爱的迷失,只是他选择了留在原地,期盼爱的归来。
这也是逃离,不敢勇敢面对新的生活,对于改变,他选择了最长的道路。
双方在餐厅邂逅,痴痴的忙碌与自欺欺人的憎恨在不经意间碰撞,火花意外闪现,莫名中的彼此,居然逐渐相识相熟。
这是一份失落者对于伤心的共鸣,深陷其中却毫无意识,爱的缺失,其实已然在无意识中互相吸引,强烈在内,淡淡于外,即使杰瑞米在伊丽莎白熟睡时已经不由自主地与她相吻,可一旦醒来,他的怯懦仍旧令他难以启齿。
正因如此,她还是选择离开,他仍旧驻足不前。
近在咫尺的距离,越走越远。
旅途成了伊丽莎白重新追回自我的过程。
两桩对于爱而迷失的悲剧令她顿然清醒自己的态度:人们在拥有爱时自欺欺人,将那份重要的情感置之不理,甚至在众人面前嗤之以鼻,荒诞不经。
然而,当真正面对爱的不告而别或顿然消逝时,各个却脆弱得不堪一击,心的疼痛在追忆中不能自拔。
痛哭得不由自主,倾诉中不再留有原先的那些指责与抱怨,剩下的未有对真爱的再三重复!
人是傻的,太多的眼泪皆是咎由自取,让旁观者与感悟者自己哭笑不得。
驻足不前的杰瑞米也鼓足勇气,在忙碌中疯狂地寻找伊丽莎白,此时的停滞不再是一如既往的期盼,而是守候,因为难以寻觅,所以只能被迫守候在这个与伊丽莎白惟一共识的地点,等待她的再次归来,。
如果那数百通电话与厚厚一叠的明信片真的得到回音,杰瑞米将绝不再是餐厅老板,勇气早将他释放爱的天堂。
伊丽莎白在成长后重归故土,仰望物是人非的旧情爱屋,眼中不再噙满泪水,脸上显露一份踏实的微笑。
一年前面对杰瑞米的轻吻,她没有醒来。
也许她是不敢醒来,因为旧痛还在,新爱不实。
一年后,再次面临他的嘴唇,伊丽莎白赋以真情的热吻,面对爱,他们都找到了应有的勇气,不再掩饰:在爱存在时紧紧把握,路已走得很长,即便是圆,也该回归原点。
蓝莓之夜,彼此相识,又逢蓝莓,他们则深情相吻。
同是夜晚,却相隔数百日,只因对爱的迷失与幼稚的自以为是在故意作祟。
爱的距离,其实很近,只是我们故意走得太远。
How do you say goodbye to someone you can’t imagin living without?
I didn’t say goodbyeI didn’t say anythingI just walked awayAt the end of that night,I decided to take the longest way across the street你如何对一个你从未想过失去的人说再见我没有说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离开而那夜的结局是,我决定去选择一条最遥远的路去穿过这条街道。
第一次看《蓝莓之夜》大概是在三年前。
说实话,如今翻来再看,除了几个极其惊艳的镜头,记忆里并没有剩下痕迹,但因为作品所营造的氛围感,使得当时所置身的环境和心境却历历在目。
周围很多的人总将《蓝莓之夜》看作王家卫电影的一个另类,英文的台词,欧美的演员等诸多元素确实和他的传统风格有些偏差。
但当画面的第一帧出现,当男主接着电话出现在众人面前,暖色调起场,就会发现,一切都没有变。
王家卫换了一个时空,为我们讲了一个他在熟悉不过的故事。
当你离开之后,所有记忆中留下的事情只是组成了另一个人的生活。
当我一遍又一遍的翻看他的作品,慢慢发现《阿飞正传》《重庆的森林》《堕落天使》《2046》以及这一部《蓝莓之夜》其实讲的是一个故事。
一个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关于失去的故事。
就故事而言,《蓝莓之夜》并非上乘。
与其他几部作品里那几个无比经典的情节相比,《蓝莓之夜》里面三个故事可以说是无比的平凡,甚至有些俗套。
仔细打磨的台词,也难以遮掩住剧情的单调。
酒馆里宿醉的剧情,赌场情节,说实话,我已经在无数个作品里翻阅过了。
但如何用这些落俗的元素,表现对于孤独的理解,才是王家卫被称为天才的原因。
一段故事为暗线,就故事的两个主人公分别展开,两三个故事后,再于故事的最后交汇,几乎成了他几部电影的固定模版。
但就是如此重复的展开,却能让人每一次都为他惊叹。
四部电影用了不同的基调展现,但无论置身于那种基调中,孤独和虚无之感是他永恒的话题。
但与此同时他将这种孤独的现代主义的故事时空割裂,将人物符号化的手法,又确实将作品推到了后现代化的风格。
所以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融合,同样是王家卫的特别之处。
让自己创作的自由,无拘无束,变成大众接受的美,是天赋。
一个人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 《蓝莓之夜》最惊艳的莫过于王家卫将自己对镜头艺术的理解发挥到极致。
这是一部教科书式的调色作品。
以蓝色的基调为主,空间色彩的布局,光线和阴影,加上富士胶片的特殊质感,视觉艺术上丝毫不亚于这一领域的巅峰《花样年华》。
印象最深的是两段对话的构图。
杰里米在自己的杂货店门口与自己的前任的一段交谈,以及伊丽莎白和莱斯利在餐馆里的对话。
都是近景的单人特写切换,构图的左右布局却造就了节奏上完全不同的对话风格。
并且,《蓝莓之夜》的每一帧,遮挡关系都极其明显,超广角的使用和遮挡物,营造出一种绝佳的第三者旁窥视角。
整部电影里也几乎没有稳定的平推镜头,所有的镜头都是不规则的晃动。
现在的电影里其实很难看到这样的镜头了。
各种器材的使用,让镜头无比的平稳流畅。
但其实这是镜头艺术丢失的一种表现。
试想一下,作为一个旁观者,在移动的过程中,步伐的变化,视线也是会随之变化的。
对于静镜也会使用抽帧,让相对静止的景物的动态放大。
这种运镜和处理,本身增加真实感和质感,使画面更有表现力和张力。
不得不说不管是戴瑞斯.康吉还是御用的杜可风,在和王家卫合作以后,都变成了王家卫的风格。
至于艺术指导张叔平,我真的是夸不动了,之前夸过太多了。
布景什么的,之前在《春光乍泄》里有着比较详细的分析这里不展开了。
而剪辑方面,几乎每一个作品都会有几次别出心裁的转场和转接。
在现在这样一个自媒体发达的时代里,各种运镜转场层出不穷,但真正困难的并不是如何不漏声色的转场,而是如何能让转场的节奏和作品的基调相符,如何突出电影的情节,而不是转场的炫技,如何切分画面,让转场的特点更加鲜明。
张叔平在这些方面的处理,可以说是无可挑剔的。
除此以外可以关注一下在三分五十秒左右那一段进门时的远近景的切换,对于一个剪辑者而言,足够惊艳!
足够有创意!
我抬头看看那扇窗子,我明白原来我站在错误的一侧。
看王家卫的电影越多,越是能慢慢的接受他独到的眼光和审美。
他从来不吝啬于对当红明星的选择。
几乎所有作品的选角,都不缺乏大牌的演员。
国内的张国荣,梁朝伟,黎明,张曼玉,李嘉欣,章子怡等。
在《2046》里将章子怡,董洁,巩俐三位谋女郎放到了同一个荧幕下。
从前我并不理解,他放弃新人培养的选择,而去选用别人已经培养起来的演员,后来夜渐渐明白了,他对艺术的追求不允许他拿时间去长周期的捧红一位新人,而经过他指导下的演员,几乎都完成了自己演绎生涯的蜕变。
《蓝莓之夜》里他动用了诺拉琼斯,裘德洛,娜塔丽波特曼等一批国际影坛的红星,甚至连配音团队都极其豪华。
对于艺术,他向来不会吝啬。
我们也无法想象,一个新人在电影中不成熟的表现,会对一部多领域近乎完美的电影造成多大的打击。
在王家卫的电影里,实际上只有一为巨星,那就是王家卫本人。
如果我把那些钥匙弄丢了,那些门将永远不会被打开 不断行驶的火车,升了落下的月亮,飘动的旗子,其实都是时间流逝的灰烬。
王家卫的每一个故事都有时间这一固定的话题。
他是一个写诗的人,每一首诗都在写时间的流浪。
为情所困的痴男怨女,在纸醉金迷的影像世界里,在每一个刺眼的凌晨里,孤独的数着时间。
字幕上标志着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白天的餐馆和夜间的酒吧是时间的流转,人们谈论时间和一个人的离去,男主用无数的光阴写了无数封的信,只希望有一封落到她的手中。
本身爱情就是时间的一种表现形式。
有的时候看着电影的旁白,我也会感到又些矫情。
但其实一个人为另一个人费尽心思时,旁人看来就是矫情。
因为爱是无法感同身受的。
如果看到那一句句台词自然而深情的时候,说明你真正的融入了王家卫为我们营造的这个浪漫却苦涩的氛围里。
说来也是,其实看爱情很简单,并没有高不可攀,也没有那么高尚脱俗,同样的故事同样的桥段,每天都在无数次的上演,而这一切之所以令人着迷,在于我们融入了我们为自己营造的恋爱氛围感,在这环境里这一切与你而言,是与众不同的,是独一无二的。
而很多人之所以难以寻得爱情,其实原因有二,一是视爱情太高,二是视自己太高。
所以说爱本身不高尚,爱也可以很俗套,是我们遇上的人,营造的氛围,让我们置身其中,让爱无限美好。
所以,兜兜转转,绕过几个区,伊丽莎白最终还是走到了马路的另一边,与等候着的杰里米,聊起了一年前的话题:过往的爱情,蓝莓派,录像带,玻璃门上的涂鸦……然后像过去一样熟睡。
只是最后的一吻,饱含的是双向奔赴的惊艳。
所以,并不是拥有了钥匙,就可以打开一扇门。
因为,首先要走到马路的另一边。
不值得花四十块的电影票八块钱的爆米花去电影院看。
仍然王家卫,换汤不换药,就算是叫足了国际顶级演员,这剧本和水准下降的风格描画也实在对不住他们。
现在不流行暧昧了,流行入骨的情人,观众的口味已被李安大师调教刁了。
不过出彩的仍是波特曼,造型和角色性格着实地帖合。
配音的大碗儿们,巩俐的功底的确厚实,大气;张震你很帅,以前演得都很好,还是少说话多拍电影吧,还有赵大姐,把波特曼配得很象《姨妈后现代生活》里的那个野蛮女大厨。
总的来说,就象是那天带去吃的大白兔奶糖,4块2一袋,只粘牙,却没了童年大白兔奶糖的味道。
没有以前的好
i don't know how to begin
三星半,那时候的裘德洛头发还好多
一直看不懂王家卫
看了一半,实在看不下去。那个生硬,那个做作!
太文艺 受不了
滚滚红尘,痴男怨女。
既然是电影,就多来一些柔情吧。
王家卫的这部电影国内上映过,果然很闷。诺拉·琼斯一唱歌的成了主演,会演戏的娜塔丽·波曼、蕾切尔·薇兹什么的都成了陪衬,杯具。下的视频画质太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感。当时还屁颠屁颠地找同学把原声拷过来听,结果听了两遍没hold住,还是决定删了了事,幸好没买原盘。
关于爱情与距离。走过街很容易,重要是看街对面,是谁在等你。我期待着与你相见。
“我走了那么远才回到这里。”于是我看见时间缓慢蒸发所形成的水色雾霭。
看来我也是一个做作的人,王家卫挺不不济的一部电影都有好几个地方让我很喜欢
我很吃王墨镜这一套的,哪怕恍惚的镜头和一帧一帧的慢速镜头如何堆积,哪怕主角们的性格多么似曾,哪怕还是钥匙哪怕还有地铁。我还是一如既往的来劲,只是觉得这些台词还是中文说出来有感觉。另外裘德洛有几个镜头像马尔蒂尼。另外诺拉琼斯像我的同学。另外娜塔莉的身材依然娇小得让我想占有。
好棒的电影! 最后那个吻真是特别特别美。但不知为何,看完以后我却哭了很久
依旧的王家卫风格,看不懂……boring
2008.4.12 有点闷
不知道该怎么说,虽然演员是外国人,怎么看都脱不了当年的痕迹。
我宁愿看在走的进度条,也受不了这慢节奏
是公路片,没想到
王家卫的电影都是这样的不着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