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来说剧情偏弱,故事性不够强,但突出的动作场面,年度最酷,没有之一,包括速7。
特别是翼装飞行那一段应该在历史上是第一次拍的这么好。
尾崎八项让人印象深刻,具体如下1、EMERGING FORCE 力之涌现 (皮艇激流回旋)2、BIRTH OF SKY 天之降诞 (珠穆朗玛峰伞降和摩托车高空伞降)3、AWAKENING EARTH 地之觉醒 (墨西哥丛林中燕子洞定点跳伞)4、LIFE OF WATER 水之生灵 (100尺极限冲浪)5、LIFE OF WIND 风之永动 (阿尔卑斯山翼装飞行)6、LIFE OF ICE 冰之固结 (阿尔卑斯山速降滑雪)7、MASTER OF SIX LIVES 命之主宰 (委内瑞拉天使瀑布,世界第一瀑布,3000尺徒手攀岩)8、ACE OF ULTIMATE TRUST 终极信任 (委内瑞拉天使瀑布,高空跳水)以上内容参考:”杀手本色“的新浪微博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e84ff50102wfxc.html
看片的时候总觉得不对劲,遂去看了原作《惊爆点》,恍然大悟,成也尾崎八项,败也尾崎八项。
1.简单说下剧情结构分配极:极限运动 盗:犯罪 者:人正常来说剧情占比应该是1:1:1或者稍微有所侧重,原作电影《惊爆点》在极当中选取的是冲浪(还有一部分跳伞)围绕这个背景进行了案件展开。
而这部将极扩展到了多个项目(尾崎八项),这意味着在同样一段时长里压缩了后面两个点的占比来扩充极的部分,使得这部电影在剧情和人物塑造上显得薄弱和不平衡。
2.其实关于尾崎八项,片中说的很含糊,没有难度系数和达成条件的具体标准,类似于跟着感觉走的都市传说。
而对于极度专注于某项极限运动并抱着随时准备献身觉悟的人而言,某一座山,某一个浪可能就是终其一生的绝对目标(比如惊爆点里的鲍迪),片中说一般一个人一生只能完成一项,实际上并不是这个八项太吊了无人能及,而是真正沉溺于某一项的人并不屑于这样的多而不精。
举两个例子,犹他作为前摩托运动爱好者,跟着跟着就完成了翼装飞行这样的项目。
滑雪的时候随意定的目标是一块石头,本来应该到了就算完成任务。
说明尾崎八项并不是一个严谨的高深莫测的终极挑战,而是一个较为随意的噱头。
而这个噱头的服务对象其实是:环保主义。
这个尾崎八项扯个什么日本人搞得天人合一的样子,本质就是youtobe极限运动爱好者专区红人,环保主义温和派尾崎自己拟了个八项挑战,然后自己实现来呼吁大家热爱大自然,取了八个好听的名字博人眼球提升关注度。
(犹他作为曾经同一个社区的大V自然知道这个项目)然而尾崎中途挂在捕鲸船手里了,他的小兵们觉得这不行,温和派没有未来,我们要搞激进的,然后就…但是!!!
上面那一大段幺蛾子是原作《惊爆点》里没有的,这个时候这部片子和原作《惊爆点》就已经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尾崎和他的小兵们其实是泛极限运动爱好者真环保主义斗士,《惊爆点》里的鲍迪才是纯粹的冲浪极限挑战者。
而极盗者采用了《惊爆点》的人物性格和结局,却给他们安排了另外的身份和任务。
使得整个剧情事件变得矛盾古怪。
看得时候总觉得有双线,既想说深度极限运动主义者的自我灵魂救赎,又想说激进派的大自然解放计划,实际上人物的性格和行为是割裂的。
你为什么看到最后那段被人热捧的:大海那么美。
不感到动容而是古怪,实际上你看到的是《惊爆点》里那个追浪人在说话。
年轻的FBI特工强尼·犹他(卢克·布雷西 Luke Bracey 饰),潜伏到一队喜欢寻找刺激挑战的盗匪里,该队伍由富有个人魅力的鲍迪(埃德加·拉米雷兹 Édgar Ramírez 饰)领导。
这些盗匪被怀疑是在用极不寻常的方式进行着系列犯罪。
在与鲍迪这一伙人的交往中,犹他发现自己无可自拔的与这伙人产生了伙伴情谊,犹他陷入了职业伦理与追求真我之间的矛盾,他放弃了自己的一切,加入到了对人类极限界的八项巅峰挑战的追寻中
当鲍迪在狂风暴雨中对着巨浪发出最后的怒吼的时候,眼睛不尤湿润了在伟大的自然面前,人类是多么的渺小,而这渺小的人类,却有勇气用自己的 一切包括生命去融入自然!
我不敢用“挑战”这个词,因为我觉得鲍迪他们所做的,绝对不是什么征服自然,而是用自己的生命去感受自然,如同鲍迪所说的,经过了这八个如同祭典般的仪式,让你在生死间感悟,融入自然,理解自然的伟大,让你成为比现在更优秀的人。
这的确是一场生命的祭典,鲍迪和他的伙伴们一个个消逝在他们选择路上,每个人临走的时候那句话:“我们很快就会再见的!
”我觉得他们所选择的,就是一条不容于世的道路,注定了他们悲剧的结果,鲍迪能怎么办,他们的心灵是崇高的,但是无奈地面对这个肮脏的世俗,他们要完成他们的祭典,却不得不屈从世俗的有钱人,不得不去犯罪而陷入警察的埋伏.....他们悲天悯人地想要让人类吐还从自然索取的,有一种唐吉坷德式的悲壮,今年的电影,许多许多都对人类的未来表示了悲观,比如《王牌特工:特工学校》,有钱人就计划灭了全人类来保护环境... 但是就如同俗不可耐的《私人订制》最后那悲天悯人的笑话,几个人感叹了一番,葛优最后一句话:因为我真有辆车。。
道出了人类的真相,我们忧心忡忡,我们大声呼吁,可是,回不去了!
环境的毁灭回不去了,拍电影的时候我们还能对着雾霾里头的太阳感受一番,现在PM2.5 超过1000了,我们只能看到鬼蜮一样的城市。
六十多亿人,有几个清醒的?
每个人都为自己而活着而已,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多吃一口而已,你能说是错么?
而对地球来说,无非就是一场感冒而已,只要发发烧,几十亿细菌也就都死得差不多了,地球有什么所谓?
毁灭你,与你何干?
影片的特技,我只能用登峰造极来形容,不在于假,而在于真,似乎他们真的完成了这些挑战!
似乎他们真的在生死之间差之毫厘!
看完后许多观众的反应就是“吓死我了!
”当然了,我们知道这肯定是电影人的大量汗水和勤奋换来的!
电影里,鲍迪他们的路,是多么的美丽啊,虽然这美丽是那么的危险,注定他们的路途是孤独的电影外,我们能随着镜头,感受那刺激爽快,这也是我们看电影是多么的美丽啊,建议大家还是在影院的3D下观看,体验它也不贵.... 反正我也是8.8 抢票看的 :)
说来惭愧,《惊爆点》和《极盗者》都在我豆瓣的“想看”里,我都不知道他俩有什么联系。
因为两个完全是因为不同的原因加进来的,惊爆点是因为热血警探里有提到过对天空开枪的经典一幕,极盗者是从公众号推荐上看来的(推荐理由是极限运动之类的)。
然后前一阵我把惊爆点看完了,那天找电影时看了一下极盗者的简介,这才发现原来两个是翻拍的关系……还是挺吃惊的,所以赶紧抓紧把极盗者看了。
看之初我还是报着一种看惊爆点翻拍的态度去看的,然后看着看着我就发觉不太对劲,因为确实在剧情上还是改了很多的,而且导演将风格也完全改了,把着重点从不同道的兄弟情放在了极限运动的呈现上,毕竟新世纪了,极限运动也翻新了,不再只是大浪,还有雪地和攀崖,总之把极限运动方面拍的还挺好的,看的时候我就想,难怪两个人能成为好朋友,一辈子遇上一个能陪自己这么疯的人真的不多见了🤔甚至在其他人都纷纷殒命下,男主角一路追随到最后,你说碰见一个既能陪着自己极限挑战还不会死的朋友,是不是人生幸事?
男主角两次放弃了杀他,严重怀疑最开始导演特意拍了他朋友极限运动之死是不是给了这个做铺垫来了。
不好的地方就在于导演把极限运动拍的很精彩,却拍不好两位男主的纠葛。
惊爆点虽然剧情上bug很多,却很能拉扯这两个人的交互,反而是极盗者将这方面弱化了,就有些剧情很水,纯看极限特效的感觉。
最后黑发男人选择放弃生命完成极限挑战的结局也拍的虎头蛇尾,无法让人共情,惊爆点的结尾就处理的很好,我觉得这应该是极盗者最大的败笔。
本人曾经看过一部电影,它是由凯瑟琳.毕格罗导演,基努.里维斯主演的,名字叫做《惊爆点》,又名《断点人生》。
那部电影在我的记忆里很惊艳,因为从来没有见过哪部电影,能够把那么多的商业元素都拍的很好看:冲浪、爱情、动作、美式足球、枪战、追车、跳伞……以至于后来我再看到这样的电影,第一反应都会认为:这是部《惊爆点》式的电影。
包括这部《极盗者》。
时光网 《极盗者》中文版剧场预告片1当我前不久看到它的预告片的时候,就觉得它很像那部《惊爆点》,直到我听说它就是由那部电影改编而来的……什么都别说了,买票吧。
突然见到了一部值得期待的电影,而且在知道的时候那部电影已经上映,省去了等待的时间的人,应该都能理解我的这种心情。
在看完以后,我必须得说,本片拍摄极限运动的部分超乎想象地精彩,而剧情也是超乎想象地烂。
所以我认为这是一部应该进电影院看3D(如果可能的话还应该尽量去看IMAX3D)的电影,因为如果你不这样做的话,也就失去了看这部电影的很大一部分意义。
其实这部电影本来有机会成为《暴力街区2》、《突袭》和《特种部队:眼镜蛇的崛起》那种“场面好看得能让观众忽略剧情的薄弱”的电影,但很可惜,本片里的反派总是喜欢自我陶醉地说教不休,以至于一到剧情的时候观众就想看手机。
而且那三部电影至少还能做到剧情相对完整,相比起来《极盗者》的剧情则没头没尾,有时候连事件的前后联系都缺乏逻辑,不知道的还以为在看《刺客聂隐娘》(开个玩笑)。
男主角自从见到那几个反派之后,他们就一直在那装逼,说什么我们完成八项挑战是为了拯救人类,追求最高境界,回报大自然,在把男主角打了一顿之后还说了一句You don't know shit,然后当男主角帮他们的老大点了一支烟以后,他忽然就有了加入的资格……好吧,这种不重要的细节可以忽略,于是我很期待他们会以怎样的方式来回报大自然,结果发现他们从头到尾除了炸了一个金矿以外,好像除了二氧化碳也没有回报给大自然什么。
就算连男主角加入他们之前的事情也给算上,他们做的事情最多也不过是劫富济贫而已,非要扯那么多虚无缥缈的东西,不知道你怎么想,反正我是觉得有种中学生想买PS4所以骗家长说这是学习机的感觉。
<图片3>除了怎样回报大自然以外,全片最大的悬念莫过于他们在做了那么多事情之后究竟可以得到什么。
但是看完之后,你会发现其实他们什么也没有得到,得到的仅仅是从容地走向死亡而已。
之前瞎逼逼了那么多,全都是在Kidding you!
这个谜底的坑爹程度堪比《惊天魔盗团》结尾的“我们努力了一整部电影就是为了看最后的那一道光”。
不过这样的处理至少解决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之前在看《惊爆点》的时候,我一直不理解那几个反派为什么要把男主角这个定时炸弹带在身边,最后被他害得全军覆没;在这部电影里面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这哥几个都是疯子,做这些事情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寻死!
我们很难见到这样的一部电影,从头到尾正面角色都跟不上反派(其实那几个人也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反派),最后发现其实根本就不用理他们,他们自己就把自己给弄死了。
面对着这样的剧情,我觉得就算这部电影像《古墓丽影十周年纪念版》一样,直接用原版的剧情来复刻一番都比现在的效果好。
吐槽了那么多,最后还是要夸一下本片的场面。
无论是开场的摩托车在山脊上飞速奔驰以及充满活力的冲浪,灯红酒绿的派对,唯美的水下共舞,火爆的动作场面,还是惊险刺激的跳伞、滑雪、高速滑翔、无保护攀岩等极限运动,都表现得十分出色。
总之,它依然是一部值得走进影院观赏的电影,如果你忽略剧情的话,这会是今年最激动人心的观影体验之一。
看硬汉电影曾经血脉喷张过,看昆汀电影曾经酣畅淋漓过,看狂暴之路的时候以为已经到了感官的极限,但在这部《极盗者》之后,那些都成了曾经!
看过在张家界举行的翼装飞行大赛,那时只有恐惧,在这部电影里的相同场景,我忍不住开双臂,感受迎面吹来的风,感受越来越狭窄的通道和不断调整的姿势,感受越来越近的陆地。
第一次真真实实感觉到极限运动好美,这个世界好美,美到让我不停的流泪,不停的颤抖。
当《攀登梅鲁峰》的男主、真实的探险家吉米金从珠峰上滑雪而下的时候,当“生物链顶端的男人”贝尔格里尔斯在世界任何角落求生成功的时候,当无数探险家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时候,他们以最纯粹的自己献祭,表达对这个世界最纯粹的敬畏和欣赏。
曾经我以为旅行的意义是去不同的地方,见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极盗者》之后,我明白其实我苦苦追寻的旅行的意义,就是以最纯粹的心去欣赏这个世界的一切,美好与丑陋,喜悦与悲伤,幸运与不幸,保持本真并心存感恩。
正如《I Lived》的歌词:我充分拥有世界赐予我的每一分钟……当大限将至的时候,我可以说:我活过!
《极盗者》的每一个场景都是真实拍摄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极限特技人员真实完成的,向大自然致敬!
向极限运动致敬!
向最纯粹致敬!
那些觉得这电影文戏乏味并觉得人物台词太装太作,甚至认为在山顶钻木取火作死为什么不带打火机的大概没有领会电影主题。
一,这是运动题材电影,这电影的高潮张力就是运动场景。
二、这电影不仅在赞美自然和运动,而且在科普:绿色环保组织就是一个邪教。
科技发展到今天这样的高度,拍出如此精美的3D极限运动电影,实在是科技造福人类文明发展的又一个美好例子。
人类总是在挑战自我极限,这和科技发展一点不矛盾,甚至是相辅相成的。
敬畏自然,爱护地球,挑战自我,追求精神和身体的修行,力求两者完美结合。
但是,这个世界上就是有一种神经病,自以为已经掌握宇宙真理,漠视生命,反文明,践踏他人合法权益,并纠结鼓动一批人跟随自己违法犯罪。
也许这种人极富人格魅力,但是他们是坏人。
“个人修行的目的,与其说是趋善避恶,不如说是像大神一样超越善恶。
而问题往往发生在这种逻辑上的错误,即人远未达到与神明的合一,但早已相信超道德和超善恶。
“邱永辉著印度教概论话说回来,一群健美的年轻男女傲游天地间,实在是太美好了,但是这种美好最需要的是钱。
如果说鲍迪一伙人为了满足自己进行极限运动而各种盗取,那其实更有让人原谅的因素更有魅力,但他们给自己的为非作歹装点了似是而非的涅磐、觉醒、无畏和地球回报的歪道理邪教理论就实在让人厌恶。
对于一部期待已久的电影,大清早就迫不及待的去把它看了,而看完后,却只能叹气:可怜了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对楼主本人来说,应该是归于烂片一类,但不同的是,对于数不胜数的烂片,唯独此部电影,让楼主产生了惋惜的心态。
《一代宗师》有一句台词:这几年,宫先生文戏武唱,可是唱得有板有眼,功架十足。
可惜,就差个转身。
用于《极盗者》来说,真是最恰当不过。
有一部电影,它讲述了一群人追求极限运动的一生,抱着对自然的敬畏去征服前人提出的八项极限运动,最终面临着巨浪,男主告诉旁人“这是我的路”然后毅然冲进大海狂啸中。
这会是一部很棒的拿奖无数的电影。
有一部电影,它讲述了一群玩极限运动的人犯罪的故事,前有《007》雪地追击,《碟中谍》攀爬迪拜大楼,《变形金刚》翼装飞行,而这部电影柔和了所有的极限运动,刺激惊险。
这会是一部横扫全球票房的电影。
而《极盗者》任性的要将两部电影合在一起,就让观众看到了一部毫无逻辑剧情撕裂的电影:犯罪的时候坚决不极限运动,极限运动的时候坚决不犯罪。
你也不会懂正派为何这么傻逼,反派为何这么作死。
名有候导风景画拿金马奖,利有牛朝阳兢兢业业拍鬼片。
《极盗者》本拥有100%的可能成为最HIGH电影狂卷票房,或者拿下最专业极限运动电影打动无数人的心灵拿下无数口碑,可它选择了名利双收这条最难的路。
文戏武唱,唱得有板有眼,功架十足。
可惜,就差个转身。
《极盗者》是我今年在电影院看过最好的纪录片。
哎,谁拉我衣服,哪里说错了?
好吧,纠正一下,《极盗者》应该是一部警匪动作片,讲一个FBI探员追捕一组国际盗窃团伙的故事。
故事里有技法惊天的劫富济贫,警匪之间的追踪与反追踪,卧底无间道,银行抢劫和街头枪战,等等。
不过,谁是跑来看这些的呢?
观众期待的,是片中那些疯狂之士的疯狂之举。
他们从运输机直接空降进地穴,顺便把房间大的钞票堆凌空肢解;他们身穿滑翔翼在山谷间极速飞掠,与嶙峋的峭壁擦身而过;他们从陡到近乎垂直的雪峰滑落,或者跟能把大卡车像玩具一样乱掀的山石流赛跑;他们用几根手指支撑住整个身体,把腿劈成180度往上去抓钩那微小的突出。
即便是那些警匪片必不可少的追逐打斗,也都被包裹在体育竞技的形式里,看谁跑得快,摩托骑得好,跳得远跳得准,野外求生的能力有多牛叉。
回到开头的话题,说《极盗者》是纪录片,可不是讽刺它情节稀薄,而是对其动作编排特色的一种褒赞。
不像很多人所认为的动作片等于没情节,好莱坞编剧很擅长用动作来讲故事,比如今年的《疯狂麦克斯4》,长达几十分钟的打斗里,层出不穷的变数让情节也持续着高速推进,绝不是为打而打。
但《极盗者》却反其道而行之,每一场挑战自然的玩命之举,都在纯粹展现自然风光的绮丽诡谲与人类意志与体能的高度,不掺情节起伏变数,没有添油加醋的人工惊险。
常常是长达几分钟的动作片段,一气呵成,讲故事这个任务被推到了一边。
这样一来,我们即便知道有替身出演,即便清楚画面有后期加工,在目睹的那一瞬间,仍愿意相信这是完全实拍的“纪录片画面”,真实地就像架在你鼻梁上的3D镜片。
这部套着警匪片壳子的极限运动纪录片里,人与人的较量,压根不算事儿,主角在兄弟之情与法理正义之间的抉择,也就靠吼了一嗓子有所强调,至于人与自然的交锋,则完全被当做谬论拨乱反正了。
根据反派的理念,他们攀山跳海的意义,不在于征服自然,而是对自然的一种致敬。
他们都是虔诚的自然之子。
(剧透警告)当匪首最终融入无边的浪花,很让人想起吕克•贝松经典《碧海蓝天》那个饱受争议的结局。
两片主角在性格上十分相近,他们都不是符合世俗道德规范的正派之士,但灵魂中藏着某种光芒闪烁而令凡夫俗子神往之意,这也是影片的核心魅力所在。
归根到底,片中最大的冲突是极限斗士们与自己的恐惧所做的争锋,也点明了片名point break的意思,即恐惧占据上风的那个临界点。
这部片翻拍自1991年的《惊爆点》,那时候的基努•里维斯就像今天的卢克•布雷西一样年轻。
看《惊爆点》的时候我还很年轻,已经不太记得情节了,但一些标志性元素仍然令我印象深刻,比如帕特里克•斯维茨扮演的劫匪首领喋喋不休的生存法则。
《极盗者》的埃德加•拉米雷兹所饰的同一角色被缀上了一个环保主义的标签之后,这一属性有过之而无不及。
重要的是,我们仍然会被那些充满理想主义的说辞所感染,觉得还挺酷的,为之献出生命挺可敬的。
还记得吗,另一套打着动作片幌子的体育竞技片《速度与激情》,也同样有个伟岸肌肉+哲学头脑的唐老大。
没错,我很早就认为《速度与激情》从《惊爆点》偷过灵感,而《极盗者》进一步拉近了双方的血缘关系,诸如与匪首的妹妹相爱,餐前祷告等设定。
话说回来,考证谁来自谁已经无所谓,反正我都一样爱它们,爱那些将自由的定义拓展到海阔天空的瞬间。
(文/方聿南)
看完回家发现拍摄过程有三位staff不幸罹难,顿时肃然起敬。虽然剧情硬伤,但是镜头确实好看,最爱翼装飞行和冲浪部分,作为深海恐惧症和恐高症患者表示很过瘾。
这三分完全是给配乐的,最近车上只放本专辑,太适合飙车了。极限风光不错,狗血冲头也有了,但编剧是美工转行吗?步步可预测,没有一点悬念。加上唯一一段床戏还被cut的那样粗糙……
就连某些AV里的剧情设置也要比本剧的剧本走心。如果把FBI的段落都删掉的话还可以酌情加一星。运动放太多了,每个只有十分钟,真的很不过瘾!侠盗们请专心一点专业一点玩极限好吗?
剧情烂到想骂人,主角丑到提前走,风景不错,但是我在看3D极限运动纪录片吗???这叫电影???
尾崎八项太猛了,极限挑战都是拿命搏,比的是运气。最近有点想多做做户外运动,大自然好美。电影里的极限运动令人叹为观止,剧情实在是太一般了。
不去追究故事逻辑,单看几趴极限运动都很过瘾…吓死宝宝了
极限运动宣传片
和预料的一样不好看,真正的极限运动爱好者应该不会喜欢,对极限运动不感兴趣的观众更不会喜欢。
极限运动大杂烩
这部影片的剧情操蛋至极,因为它根本就不是犯罪片甚至“动作”片,漏洞百出而且烂头烂尾,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部影片的存在就尴尬得很。但它之所以还能接近7分的水平不外乎两个字:刺激。编导为了弘扬极限运动的意义设计了多场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桥段,所以你如果好这口,那你就赚咯。
要承认剧本不够严谨,但是……so what?激进环保分子,生态恐怖主义,在极限运动的行为方式中,燃爆了大自然的美和力量,也足以挑起思考了。重点是,真好看!
把侠义活生生扼杀在电影里
恨不起来的“反派”。剧情很弱。加分全都在极限运动。
装备上去了果然玩得更high 够极限
极限运动集锦的大牛片。由此可见无论艺术也好运动也罢,任何人把任何门类玩到超越常人的顶尖高度,也往往成了超越世俗和法律的大神。都说剧情弱,其实在表现博迪对犹他的吸(you)引(huo)这方面还是很细腻的,最终博迪完成全部项目而涅槃,游走在超越与世俗边缘的犹他却止步。所以博迪是真正的主角。
我下错了。。T_T不是91年那版。。IMDB上的人真损啊,&#34;the characters are so flat and annoying that you almost wish they would get killed off.&#34; &#34; if you want brain cancer, then &#34;Point Break&#34; is just the film for you!&#34;
想不到2015年末会有这样一部爽快的动作电影,运动竞技与犯罪动作相互结合,故事不如原版, 但燃爆的场面,骨子里面那种豪放、追求自由和极限挑战的精神,以及几乎完全专业实拍的场面,在一群性感男演员的演绎下,还是令人振奋,卧底警察与罪犯之间的情义特写有点像港片,速激1的故事应该是源于老版
热血青年单方主观臆测脑残片
极限。
塞进破案的剧情线确实很毁这部片子!不如单纯的拍成极限运动片。Max Thieriot的酱油打的真彻底!出镜不到20秒,D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