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消失的她》之后,又一部东南亚犯罪题材犯罪题材小成本电影爆了。
下面简单讨论一下影片中的几个细节:1,崇先生,幕后大佬一直都没有伏法。
影片最后陆炳坤对背叛他的阿才说,“我放了你,你也帮我一次,你去删监控”,对潘生说“我也想戴罪立功”,凭他所犯的罪,再怎样也难逃一死,他并不是想向警察立功,而是想要销毁证据,不带出幕后老板崇先生,让崇先生放过他的家人。
他让潘生保护好他的女儿,说“我不相信警察,我只相信你”,是因为他知道这里面水有多深,女儿落到警察手里必死无疑,阿才最后突然冲出来打爆手机也是出于同样的理由。
事实上,最后的行动仅仅只抓到了前台打工的陆经理,背后的大老板依旧是在放在烟花庆祝诈骗收入再创新高,那些最苦的在诈骗集团底层的狗推依旧被买来买去,那些被骗的人依旧无法拿回他们被骗的钱。
2,馒头,外卖店店员在准备外卖是,每天都会准备二十多份外卖,其中一份外卖中只有三个馒头,店员还吐槽了一个“这个家伙怎么这么可怜,每天只能吃三个馒头”,结合前面安娜提供的信息,警方基本可以断定这个可怜的家伙就是潘生。
而且即使不是潘生,也一定是一个被诈骗团伙折磨的人,一定会配合警方。
据说有真实案例3,马桶,马桶突然停水是因为潘生前一秒把水阀关了4,美钞,后面反复出现的那张带着求救信号的美钞,是在钓到大鱼之后诈骗集团玩用筷子夹美钞的游戏时潘生夹起的那一张,还受到了身边的人的讥笑,说明了他至始至终都没有被同化,而同伴却都迷失在诈骗集团的洗脑宣传中。
5,互联网,在线下一个赌桌上最多只有十多个人,而在互联网时代,却可以无限放大,而且可以跨国操作。
互联网带来了时代的进步,也滋养了诈骗的天堂。
最令人绝望的是jc明明在那里,看着诈骗团伙放着烟花庆祝诈骗大丰收却无能为力。
以及最后看似大团圆结局,但仔细想想,好像什么都没有改变,大boss还在,诈骗还在,受害者还在,被骗过去的最底层的狗推还在。
关于过去,无法改变,能够做的最有意义的其实就是反诈宣传,这也许就是这部电影的意义,如果真的有人能看完电影迷途知返,不失为一件功德
我真的很绝望这个片子和诈骗有啥区别啊单纯吃题材的红利导演和编剧不亏心吗只有王传君有点演技给打5星的粉丝们我真的希望你们能用理智和大脑认真的观看电影如果这种垃圾都能搬上大荧幕真的是电影圈的绝望希望导演和编剧挣了这次黑心钱之后能够好好用手,用脑子去拍接下来的电影真别再拍出垃圾了!
粉丝也别杠了,这电影你说题材好,有意义,我不反驳,但是搬上大荧幕,卖票了,你要和我说当反诈宣传片看,我只能说你是诈骗犯了。
但你要说你家哥哥演技好,剧情紧凑是个好电影,我真抱歉,你肯定是个脑残粉,百分之一百。
这评论区,被水军、反教育党和恨国党充斥了。
同时存在骂不够暴力凶残不真实的,和骂太暴力凶残以此为噱头的,矛不矛盾啊。
一部分网友不知道生活中经历了什么,开始反对一切受教导、受教育,主打一个叛逆,反诈教育的存在是有其原因和意义的,王大陆的角色在现实中并不是孤例,受教育没什么不对的,我们常说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步,这部分叛逆的网友却只想把巨人踢死。。。。
至于恨国党。。。
不多做评价了,本片相关官方部分拍的明明已经很真实了,这有什么好喷的?
这两年反诈宣传的力度都没见到么?
跨国办案的阻力也拍出来了,又没有开无双。
现实中也确实有着跨国办案的事例,甚至还有民间公益组织跨国营救的案例,也不知这群恨国党,是傻还是坏?
抑或是那群经典的“我是大陆的”群体。
在中国人所听到的新闻里,我们所熟悉的电信诈骗和高额博彩行业大多来自缅北犯罪团伙,但他们并不仅仅只是团伙那么简单。
就像电影《孤注一掷》所暗示的那样,这些大型集团背后有盘根错节的利益链条和当地势力的保护伞,并不仅仅是普普通通的经济犯罪而已。
它背后涉及更根深蒂固的缅甸民族矛盾。
现代缅甸是一个联邦制国家,但它有着悠久又饱含苦难的国族史。
从蒲甘王朝、东吁王朝和雍籍牙王朝以来,缅甸就一直是个以缅族为尊、各族林立的松散共同体,各族间的联系若即若离。
在英国殖民者实行刻意“分而治之”策略之后,缅甸的民族矛盾越来越严重。
英国人不仅引入了印度劳动力作为新的买办阶层,还通过挑拨离间,在山地彪悍的少数民族上层培植亲英势力,招募民族雇佣军去镇压缅族人或其它反抗英人统治的民族。
那时的缅族人从未亲眼见过远在万里外英国议会如何构想歹毒的对立阴谋,却常常目睹自己的同胞——山地的克伦人、克钦人和掸族人凶残屠杀自己的族人。
各族之间因此不共戴天。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昂山将军为首的人民同盟主张灵活的民族和解,并通过积极与英国殖民者与各族领袖谈判,最终率领人们实现国家独立,并制定和通过了体现民族平等和民族自决的、保障自由平等的缅甸联邦宪法。
这些努力的确某种程度上缓和了紧张的民族关系,但不久后昂山就被暗杀。
此后中央与地方尤其是缅北边境民族武装的对峙便死灰复燃。
特别是奈温将军为代表的军人集团,一直主张偏激的缅族至上的同化政策,其任期下盲目的闭关锁国也加剧了缅北少数民族的边境走私和毒品泛滥。
如今昂山将军的女儿昂山素季则继承着父亲的意志,试图破除民族隔离,加强民族的团结。
但是昂山家族代表的是温和仁慈的民主派,如果昂山素季继续作为国务资政并发挥影响力,那么她对缅北武装一定会采取安抚的政策,这客观程度而言不利于打击跨国犯罪,也不利于某东方大国发挥地缘政治影响力。
缅北确切的说是“缅甸东北”,主要是果敢、佤邦、小孟拉,大其力,人称“东北F4”。
大其力就是金山角。
由于缅北少数民族地方武装与缅甸中央政府一直是明争暗斗的关系,不仅得不到产业扶持和人才资金援助,还常常发生暴力冲突,只能靠高利润的罂粟种植、毒品贸易和边境走私维持财政缺口。
虽然矿产开采、森林砍伐等合法产业也能带来高利润,缅甸翡翠就是一个典例,但缅北山地民族缺乏高端人才、生产技术落后、没有管理策略,又长期由于政治矛盾得不到财政扶助,且这种对自然资源的贪婪利用毕竟是不可持续、坐吃山空的,所以缅北人最终还是选择了种植毒品作为谋生手段。
湄公河惨案之后,某东方强国和金三角国家加强协商,东方强国通过利益诱导唆使缅甸政府同意与西南省份合作加大执法力度。
出于民族关系和社会秩序的考虑,缅甸政府一向对缅北毒品产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消极管辖,如今当地贩毒集团从种植到加工每一个环节都倍受打击,农民便将仇恨转移到军方甚至那个东方强国,他们认为这些高层的背信弃义是他们贫穷和苦难的真正原因。
为了南部边境稳定和打击违法犯罪,某个你懂的神秘力量一直不愿意看到以昂山素季为代表的缅甸全国联盟采取温和怀柔的处理态度,希望强力镇压缅北地方武装,故暗地支持缅甸军方的威权政府,试图通过加大基建投资换取新主政的势力采取更强硬果决的手段。
无奈的缅北势力本就处于事实半独立的“闹脾气”状态,为了供养武装力量只能寻找新的产业填补财政真空,而博彩行业和发源于海峡某岛的电信诈骗对于他们来说正是一场完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契机,且缅北在地理上易于收纳中国南部受打击逃亡的拥有资深电诈经验的犯罪分子,还有大量土地造园区,协助实现产业转移。
最后,缅北武装力量强大,常年难以镇压,处于仰光政府的治理真空,正好可以给电诈集团提供保护和庇佑,还能从中获取每天数百万美元的巨额税款。
来自这个著名的“无政府高地”的当地村民,根本无法阻拦这一场利益的狂欢。
这是一场天时地利人和万事俱备的超级合谋。
除了这些优势以外,缅北还有一大人口优势,就是华人人口较多,学校也教中文,当地主要口语是普通话和云南方言。
但是电影里在缅北横行霸道的华人讲的都是蹩脚粤语,这是一个大bug。
缅甸确实存在很多华人,有说法甚至称缅甸华人实际占比达全国人口的8.6%,而且这些华人都很会搞钱,但缅北分布的是滇华,应该讲的是云南方言,来自广东和福建的华人华侨大多都在缅甸中南部做生意了,而且一般都成为了把持缅甸经济血脉的中上层,不会去亲自碰脏活儿。
当然缅北华人中还有少数自称明朝遗民和抗战远征军后代的人,不过也不可能都讲粤语。
粤语是电影主创一个很严重的事实错误,此外影片里一些选角和生硬的粤语台词也让我一个广东人听得非常尴尬出戏。
《孤注一掷》中用一句台词形容电诈产业的“低风险高收益”,“风险比贩毒小,利润比贩毒大”,一点没错。
以前制毒产业好歹算一种实体经济啊,从农业到制造业上下游再到运输、销售和层级运营,是有切实产品和产业体系支撑的;现在搞诈骗完全靠技术,场地门槛低得多了,物力成本低得多了。
对于失去经济支柱的缅北少数武装来说,简直是天赐的生财良机。
我两个月前手机在学校澡堂失窃,最后在一周后的云端定位发现线索,我丢失的手机可能被转卖到武汉一个电诈团伙林立的零件市场。
而窃取设备——敲诈拐卖失业无业大陆人过来干话务员——电信诈骗索取巨款——巨款发展博彩业和器官贩卖这样一个庞大而诱人的利益链条,中缅警方能一直不知道吗?
不可能,也正如电影所揭示的那样,不是不想管,是出于海外执法权等制约因素,管不了。
但现实中我国对电信犯罪的打压或许没有电影结局那般顺利,我们得不到那么多运气、线索和配合,长期以来只能处于被动,反诈工作也只能以宣传为主。
未来缅北电诈犯罪依然是个考验中缅关系和安全合作的任重道远的治理难题,我方需要与东南亚警方加强跨国合作与信息分享,研发更高端的数据分析手段,并通过外交层面施策来帮助邻国加强执法力量与资源投入,还应帮助改善缅北基础设施建设,这样才能真正“治标又治本”,与此同时也不能忘记提高本国公众的警惕意识和教育水平,扩大宣传普及力度。
很多人把《孤注一掷》称为是继《我不是药神》之后的另外一部现实主义佳作,但在我看来,这既是过高估计了《孤》的艺术水平,也是对《药神》自身价值的错判。
诚然,《孤》可算是沿袭《药神》现实主义血脉的衍生作品,都出自于宁浩的坏猴子影业,都聚焦于一个足以引起全民共鸣的社会问题,都采用了一种商业类型片的剧作模式。
尽管有着高度的形似,但几年之间创作者心态与所处位置的微妙变化,决定了《孤》从创作之初所对标的对象并非是《药神》,而更应该是《奇迹笨小孩》那样的甲方命题作文(巧合的是,《奇迹》的出品方仍然是坏猴子)。
《药神》的不可复制性在于,在它上映的时间节点上,相对作者化的个人表达,相对严肃的现实主义社会批判仍然是留存有部分空间的。
《药神》为宁浩的团队提供了一套成熟的可以批量复制的类型片叙事模式,只需要找到合适的社会问题,就可以源源不断打造出引发全民热议的爆款作品,但现时的社会环境,又使得宁浩他们必须要将这种叙事模式服务于讲好中国故事,纳入主旋律范畴以内。
我相信,如果宁浩不被许多现实的东西所羁绊,仍保存有当年拍《疯狂的石头》时的锐气,如果他仍愿意和欺骗、人性的贪婪、人为财死的主题死磕到底,《孤》是有潜力成为另一部《无人区》的(当然,客观事实是,从《无人区》以后,宁浩作品里的黑色成分就越来越少,这是商业的需要,也是环境的逼迫)。
尽管人们可以从《孤》的只言片语中设想这个剧本如果不受制于反电诈这个主题,如果不把警察作为解决问题的唯一答案,可能呈现出的模样会如何黑暗如何残酷,但是,现实无法假设。
作为影迷,你可以说警方过早过多的介入故事消灭了影片向更深刻主题方向努力的可能,让电影充满了近年来院线片熟悉的主旋律宣教味,但需知,《孤》从立项开始就是一部交作业的任务片,不存在审查制度的阻挠干涉,有的只是各种甘心情愿。
换而言之,如果警察不以较大篇幅出现在影片里,这部作品一开始就会遭遇胎死腹中的命运。
在这里不妨脑洞大开一下,以一种更加黑深残的方式改编(还原)一下故事:影片的主要人物设置分为由上至下的三个层次,分别是骗子、帮凶与赌徒,用更加形象的比喻是,人,鱼竿和鱼。
骗子是王传君和孙阳,他们招募各种急于赚钱改变命运的人铤而走险,虽然对这些招募来的劳力不乏虐待剥削,但客观事实是,骗子的确帮助一些人过上了他们在国内根本过不上的生活。
帮凶是张艺兴和金晨,他们在国内都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物质匮乏,梦想一夜暴富,咸鱼翻身,来到了境外参与电信诈骗后,他们一方面赚到了在国内想象不到的财富,但同时也受着良心的拷问,困惑于自己要继续这样赚黑心钱还是回头上岸。
赌徒是王大陆和周也,他们是国内家境优渥,涉世未深的年轻人,从大学毕业后本来有着光明前途,却因为意外不慎沾染上了赌博恶习,从此在骗子和帮凶的操纵下越陷越深,最后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三者关系应该是这样的:骗子洗脑失败的赌徒使其成为甘心为自己卖命的帮凶,帮凶为骗子去吸血赌徒,被吸干的赌徒走投无路后投靠骗子,形成一个闭环。
如果按照这种关系去写剧本,似乎也可以这样安排情节:张艺兴和金晨被骗到国外后一开始不情愿,但随着时间慢慢推移,他们在诈骗中赚到了金钱,找到了人生价值,实现了某种程度的阶级跃迁,这时候张艺兴和金晨的想法出现了分歧,金晨想的是就这样留下来赚钱也挺好,但张艺兴心中的正义感始终没有泯灭。
另一边,被钓鱼的王大陆和周也在赌局中越陷越深,最后王大陆在悔恨中跳楼身亡,周也被贩卖至东南亚,他俩与张艺兴金晨完成了阶级上的身份转换。
周也在诈骗工厂里遇到了张艺兴和金晨,讲述了王大陆被骗的经过。
王大陆的悲惨遭遇深深触动了张艺兴和金晨,他们良心发现,准备逃离诈骗工厂,向世人揭露真相。
但是计划败露,金晨被王传君丢海里喂鱼,周也也遭遇了非人虐待(以此片在暴力血腥方面毫无顾忌的表现尺度来看,如果不受审查和社会舆论所限,可以猜想编导会有极大可能把拍摄裸贷照片、拐卖年轻女性、施加于女性的性与暴力这些内容赤裸裸展示出来的)。
王大陆、金晨、周也等人的遭遇让张艺兴进一步坚定了反抗的信念,尽管中间了遭遇了诸如东南亚黑警察、东南亚原住暴民等种种困难,但他还是凭借一己之力最终成功逃离诈骗工厂,解救了奄奄一息的周也。
为了增加深度,可以在影片中暗示存在一种悖论和困局,那就是被诈骗者通过电诈这种非法勾当反而过上了国内辛勤劳作过不上的生活,他们从一开始拒绝参与诈骗,到后来逐渐成为骗子的忠实拥趸。
同时,成熟的电诈产业让原本贫困的东南亚原住民有了新的生活来源,相较于贩毒等等其他不法勾当,骗子的做法又一定完全是错误的吗?
这一切,最后还是只能以《药神》中的那句经典台词来解释——“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
”所有的欺骗、杀戮、犯罪,说到底都是源于物质上的困顿与人内心深处不甘而生出的贪婪。
当然,我们都知道,以上这些假设都是不可能于现实中存在的。
这部电影里是不可能没有中国警察的,如果没有把中国警察作为最后问题的解决力量,如果没有扣到打击跨国电信诈骗这个主题上,这部电影从一开始就不会存在。
作为一部领任务交作业的片子,警方的存在且成为解决问题的最重要力量是它能够公映的前提,但警方一旦过早过多的介入故事,也意味着编导原本想要构建的骗子帮凶赌徒三重结构被彻底摧毁,这部电影的最后一幕也就变成了《奇迹》那样的例行公事。
宁浩团队多年来始终关注于欺骗行为与人性的贪婪,但这一主题随着审查尺度的愈加收紧使得其在他们影片中的呈现变得越来越难。
本片与《奇迹》的轨迹惊人相似,在好好拍了前两幕后,最后一幕以各种不讲现实逻辑的降神行为和降智表现彻底放飞自我。
相比于此前的《无人区》,以及与宁浩团队有着密切渊源的《雪暴》,若非要在这部电影里寻觅黑色和残酷,那也仅仅体现在各种大尺度的暴力场面上罢了。
但是,我仍然要说的是,这不是一部被所谓审查毁掉的电影,恰恰相反,这是一部从宣传效果和商业表现来说,都可以称为质量优良的作品。
首先说说本片的阵容,至少这次真的没让我感到反感,张艺兴我其实并不是很熟,就是以前看综艺《极限挑战》认识的,当时他貌似是韩国那边培训的演艺生回国被孙红雷、黄磊几个老戏骨给调教的不错,懂得做人、演戏的态度,但对他印象还不错,至少比那些国内小鲜肉强多了。
今天看完电影,感觉他从头被打到尾,揪耳朵、把打腿骨折、拳打脚踢、棍棒伺候,而且在网上还看过幕后花絮,他亲自要求都是真打,这点真的很让我感动,至少作为一个演员态度是真的很好。
虽然演技对比其他的老戏骨还是略显稚嫩,但是至少惨象演的还是很好的,继续加油。
王传君正常发挥,演活了犯罪集团的暴君。
这个人物其实很立体,并不仅仅是笑里藏刀、威逼利诱,从“是他们贪,不是我们坏”这句话中,我貌似想起了当年《门徒》中的刘德华扮演的坤哥那句“是他们想吸的,根本就是他们想吸,关我们什么事,我们什么都没有做错!
”,另外加上他也有一个女儿,结局对阿力的反转,可能导演也是为了凸显每个毒枭温柔的一面。
金晨这演员我就彻底不熟悉了,标准网红明星脸,全程盯着有点假的双眼皮,大半段在演花瓶,但总体也还不错,后半段的崩溃哭戏演的还是挺好的。
虽然电影最后抓捕是命中注定,流于形式主义。
但最后还是留了点悬念,这片在宁浩监制的电影里算好的,至少能看。
虽然槽点太多了,比如王大陆那段就值得批评,他的演技实在是太浮夸,跟张艺兴比起来都觉得有点稚嫩和幼稚,虽然是王大陆那个角色的需要,但确实看着很糟心。
还有就是王大陆挂掉那段还来个音乐穿插,这段实在是太尬了,跟消失的她一样。
为啥现在国产片总喜欢穿插歌曲呢…另外,影片有一些删减,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下官方的花絮,有一段是王传君扮演的老板在教员工打诈骗电话,还有张艺兴饰演的潘生背数学口诀(很长一段的数学口诀,当时看花絮都惊到了,因为导演都没要求他背,他为了让效果更真实,真的要求自己背下来了),不知道是何原因导致了删减,真的很可惜。
总体来说,槽点很多,但至少能看,瑕不掩瑜吧,我给6分,及格水平。
剧本就给他妈Ai生成都一样垃圾,人物故事突兀的看半场都想走了,一堆工具人设定,和无故的煽情,一点不符合现实情况,现实可比这个更复杂的多,编剧其实对东南亚以及缅甸北部那边的大大小小的灰色产业集团运作一点不了解。
特别是男主角和大学白莲花妹子这两人物,都他妈什么狗屎啊,不是沙比又给沙比完全没两样。
整个故事下来,我还以为有个什么可以深度接示一下东南亚那边的集团运作的精彩故事,结果就这样子,该点到为止没有点到为止,该重点刻画的没有重点刻画,一锅乱炖毫无营养。
男主角和女主角,人物剧本的模板基础都套错了,一个计算机技术员一个博彩美女荷官,都是相对比较有用的工作人员,逃跑受害这类剧情模板不应该设置在他们两身上,而是应该套在最底层的销售身上。
老实话,还没去年我去桌游馆,玩类似剧本杀那剧本写到好,也没17年桂纶镁主演的类似讲述东南亚诈骗集团的《巨额来电》故事完整性高。
没看的伙伴,就不要去浪费电影钱了,真的。
该片不应该称作电影(下面以“视频”代替),的确如它的主题一样,整个视频宣发到上映的过程都是资本精心策划的骗局,一场涉及上亿人触目惊心的诈骗。
不得不回忆起不久前好莱坞一场声势浩大的罢工运动,新闻把这场运动描述成电影编剧们对人工智能的抗议,似乎ChatGPT成为所有矛盾的源头。
事实上这场运动的矛头更多指向的是大数据时代下一个个精确筛选的热点社会话题混入影视项目对人类自由创作的冲击,是出于一种反抗,这种大数据取点的创作模式对人类文化事业的未来有着致命的威胁。
诸如奈飞这样的流媒体平台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含有热门社会话题的剧本作为主要的投资项目。
关于这种创作方式潜在的危害,本人深以为然。
无独有偶,在今年几部流量大作如法炮制,成功地把这种大数据影视技术应用注入到中国的电影市场,暑期档前期制造了《消失的她》这样的爆点,如今孤注一掷这个高点击率的小视频似乎也将复制同样的热度。
但一切又绝非偶然。
细心的观众不难察觉二者的相似性。
同样的预热方式,同样的社会热点同步。
两部视频在上映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预热,充分发掘互联网下沉的市场潜力。
顺应时代潮流本无可厚非,吊诡的地方在于两部视频的剧本精确踩中了当下的社会热点话题。
很明显这是大数据统计技术的应用。
但问题就在于社会热点都具有即时性,大数据技术可以实时捕捉到高点击量的热点话题,可以用一切量化手段将其纳入分析,然而将这些热点加入剧本创作到电影产出上映中间必然存在时间差。
解决这里面的时滞性是大数据电影制作的关键——热点的炒作,资本操纵大数据技术的另一重境界。
所以必须感叹,资本借助互联网下沉究竟可以显示怎样的威力,借用网络梗图的一句名言,“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今天的电影市场资本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十几二十年前我们还津津乐道布热津斯基的奶头乐理论,讨论资本主义社会政府制造娱乐垃圾对民众的精神控制,今天,这样的社会现实如此深刻如此露骨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当互联网下沉的短视频时代到来时,这样的社会现实便势不可挡地遍及人们的文化和精神生活。
短视频平台给大数据技术应用以沃土。
流量时代下,更多人在一个个极具感官刺激的短视频里醉生梦死,过去那些年我们批判的娱乐至死的时代终于有了苗头,学者的预言终于照进了现实。
技术服务于资本,资本借助技术和互联网下沉的市场肆意操纵社会话题的热度,控制热点信息的传播,这是大数据电影诞生的关键,也是它的原罪。
《消失的她》上映之前关于闺蜜两性犯罪的话题被一波又一波的炒热,伴随影片的预热,成就了一个大数据技术支配下的爆点。
你没猜错,同样的腌臜手段,在该视频上映前,缅北诈骗话题也被资本有意炒热,形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孤注一掷”应运而生。
我不惮以最坏恶意地揣测该视频背后无良的资本,它们肆无忌惮如此,给千万国民精心编制了一场骗局。
这种处心积虑有诸多体现,绝非巧合,我很愿意称“孤注一掷”是一个加长版的抖音短视频。
该视频的制造模式和高点击量短视频如出一辙,它们都深谙流量之道,精通成瘾机制。
当然除了前期对社会话题的精确炒作,该视频的宣发更是无耻之极:“多一人观看,少一人被骗”这个标语赫然出现在视频预告片中,成为视频上映核心的宣发主题,这是以公益之名,行攫取公众利益之实,这是欺诈。
这样的宣传可谓极其下作,贪天之功,它完全消解了中国公安反诈系统基层人员多年的辛苦付出和牺牲,给不明所以的消费者一个极具误导性的认知:买了电影票就能学习反诈知识免于被骗。
这是赤裸裸的诈骗。
这还不够,视频点映变典映,毫无底线可言的吃相难看,更是重创了本已伤痕累累的中国电影行业,这种无良资本主导下的不正当竞争再次刷新了本人的认知,把2023.8.6变成了中国电影耻辱日。
怙恶不悛,如此而已,“孤注一掷”可以说彻底颠覆了我对资本之恶的所有想象。
每个人都应该看到这场资本狂欢背后给中国文化事业发展所带来的严重危害,应该站起来揭露这场赤裸裸的诈骗。
它玩弄人民群众的感情,消费社会大众的情绪,消解政府基层工作人员的职能,破坏电影行业的生态,然后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大银幕上,继续编造谎言骗取人民群众的信任。
它把资本的肆意妄为展现的淋漓尽致。
它的欺世盗名应该被揭露,只是熙熙攘攘之间,鲜有人在意这场病毒式营销炒作和传播背后的罪恶,越来越多无辜民众似乎将不可避免地落入它们精心布置的陷阱。
这一切让人感到深深的绝望,嗟呼,哀民生之多艰。
有一段几秒的高尔夫球场那段戏,是陆秉坤(王传君)的老板带他认识大佬的画面,说明了他也只是一个马仔,像他这样的团伙当地还有很多。
在中国警方到当地的时候陆的团伙就已经撤离了,只剩小学里的部分管理成员、一堆骗来的大冤种以及几条枪,说明“老板”是早就得到消息的,所以避风头及时止损了。
陆只是大佬给反诈行动和华商的一个面子,一个牺牲品。
毕竟隔壁邻居搞反诈行动到你的地盘上,退一步让你有点成果,谁的面子上都过得去。
支队长被暴徒袭击那段,华商会长救场时说是因为他们坏了“村民”的利益,但是“村民”怎么会知道中国警方的行动路线,并且会长和当地警察救场的也很及时,所以答案就很明了,“大佬”想赶中国警方走,又不想闹出人命把问题搞大,又要给华商(贸易往来)面子,就想让中国警方知难而退。
但是最后支队长确凿的调查到了陆的老窝,再不让他们抓到就过于明显了,所以就牺牲了陆秉坤和几个马仔。
陆秉坤最后要销毁服务器“立功”,是给他的“老板”立功,因为他的老婆孩子还在当地,他把女儿带在身边也是为了保护女儿,因为他的竞争对手、仇人、老板都在盯着他,所以他走投无路宁可让潘生(张艺兴)帮他送女儿,也不让警察帮他送,因为他也知道自己是牺牲品。
看到评论区有人说看着不解气,为什么不直接打过去?
片子里也表达了遇到的阻碍,明面上我配合你们警方工作,你调查我帮你出动人力物力;暗地里我施加压力找人赶你们走,你调查行动之前就撤离资产和证据,只留下几个马仔给你们抓。
所以虽然我们治安不好,但是你们让我们帮忙我们都帮了,我们警局贪污有问题是我们自己内部的事情,我们也给你们面子让你们有了收获,如果以这种理由对我们欧美的加工厂和经济殖民地发动战争,可是一种成本巨高,却没有任何收益的行为。
你们以为对赌的是庄家,其实真正的对手是狄利克雷、伯努利、高斯、纳什、凯利这些数学大师。
正、提、反、脱、风、火、除、谣。
“搞诈骗?
”“不要说这么难听,这边都叫现金网。
”想成功,先发疯,不顾一切向钱冲!
搏一次,富三代,拼命才能不失败!
今天睡地板,明天当老板!
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你是镶金的还是镶钻的?
女人最重要是什么?
是独立!
倍投法则:无论输了多少,下一把下双倍。
两块输了,下四块。
再输,下八块……只要赢一把,就能上岸!
连输十把的概率只有千分之一,不会这么衰的。
我们铺天盖地地做反诈宣传,提示都印到鸡蛋上了,可还是有那么多人上当受骗。
人有两颗心,一颗是贪心,一颗是不甘心。
他们不怕你赢,就怕你不玩。
我们赚那些傻子的钱,养活这些兄弟,养活他们背后一个个家庭。
是那帮人贪,不是我们坏。
今天睡地板,明天睡老板!
手机让我们越来越方便,也让诈骗越来越容易。
你们才认识两三个月,而我认识他四年了,从没想过他会更相信你。
风险比贩毒小,利润比贩毒高。
每年电信网络诈骗涉及金额高达几万亿,危害几百万人。
不要相信境外高薪工作。
正如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指出的那样,妇女卖淫是社会普遍卖淫的一个特殊表现形式一样,电信诈骗也是当代社会普遍建立在诈骗基础之上这样一个矛盾的最极端和尖锐的表现形式。王传君开工前那几句成功学口号放在其他任何一个场所都是适当的;诈骗犯头子也讲兄弟感情、也有家人要养活,这不正是所有人的一般处境?借用列宁同志的书名作结:诈骗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或,诈骗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新生产方式。
比较可惜,题材极具吸引力又紧贴当下,但成片前部分像走马观花的案例展示,后部分像理所当然的破案实录,当电影被赋予了太多的宣传和警示作用,那它就不像一部电影了。
创作思路就是通过大量的暴力戏来吓观众起到警示作用,毫无艺术价值,第一次觉得陈思成被碰瓷了
期待了挺久的一部,节奏紧凑无尿点,细节特别多,前后呼应,整体还是精彩的。非要鸡蛋里挑骨头的话,看预告以为潘生要变成一只耳,但后面似乎连个疤都没有留,阿天演技略尴尬,安娜逃生略突兀,结尾略仓促。
纯法制宣传节目,只具有社会意义,而不能算好的电影。借用了点点电影的语言毫无生气的讲述了一个刻板教育意义的故事。对人物的刻画最为明显,无论是反派还是张艺兴、金晨、咏梅、王大陆都奉献了极其脸谱化的演出,毫无人物的内心刻画,浮于纸面的功能性人物。因此本片的一切出发点都不是为了电影和故事而是为了目的性极其强烈的社会意义,这种非电影就很难评,创作者在执行这个项目时太着重完成宣传任务了,以此为主线加上的人物和故事则显得十分附加。
金晨的演技不行,周也的更完蛋。但是这部电影总体还是太宣传片了,潘生的故事也没有很牢靠,其他人更是于表面。我太理解他为反诈服务的作用了,但是作为电影我就不是很满意。
感觉看过这部电影并给出好评的人才是最容易被诈骗的群体,小心点吧你们!
1.6 最恶劣的那种电影之一,简单粗暴非常“剥削”,在大旗下一步一步一段一段逼人接受请君入瓮,仿佛《新秩序》式的那种缺点:在看似复杂的行动中对观众的操纵性过强,不留一点空间。
是我没脑子 不明白为什么孙阳会对金晨心软 很突兀地打完她和她道歉 更突兀地惩罚完她后直接放走她 让她有机会找警察来把大家一锅端 周也的存在更是迷惑 除了大吼“你知道你爸爸妈妈有多着急吗” 剩下的意义就是带领大家一起把“拒绝黄 拒绝赌 拒绝黄赌毒”打在公屏上???? 【更新】我懂啦!我懂啦!孙阳之所以对金晨心软 是因为他俩在《了不起的女孩》里是好朋友 这前世今生的剧情 我狠狠磕了
整个电影都在告诉你,不是诈骗犯聪明,是因为蠢人真蠢,拜托,从内核上就是本末倒置的文本,粗鄙的拍摄技巧,脸谱化的人物关系,没有动机,没有起伏,没有感情,难看至极。
题材很当红,故事也很完整,甚至群像都立起来了,这么低的分是…诈骗集团组织刷的?
满足了 普罗大众对这种社会题材奇观的好奇,我比较想知道,最后为什么能精准给莲送上外卖。
【3】奇观喜剧片,纯诈骗电影。电影里网络诈骗,电影外诈骗观众。货不对板,没有逻辑,极其生硬,没有缓冲的两段式。一段集合电信诈骗的刻板印象描绘成电影的形状,给足情绪,给足暴力。另一段不顾剧情逻辑,人设,环境,法律与否,煽情,紊乱直接逆天抛开bug。最哭笑不得是这个电影最后的收尾,居然是受害者现身说法的科普栏目。煽情说教猝不及防令人发讪,以至于逻辑动机智商都无关紧要。孙阳动心放走金晨满盘皆输就绷不住了,更离谱的是王传君大难临头直言我要活路。电影里王传君说:“是他们太贪,不是我们坏。”同样适合这个电影,不是我们观众贪心,是电影太坏了。当喜剧片看看得了,不晓得按照电影里的东西,现实到底能诈骗的到谁。电影成全王传君,孙阳的表演和说教意味,但他们并没有成全,尊重过观众。幽默死了。
济南CGV,点映,与她的第三连。发人深省的反诈宣传片,很有现实意义。
确实有其价值,以至于有点动摇自己的评价体系并且开始思考:一部电影如果不是一部好电影就不是一部好的电影了吗? (以及终于理解为什么最近那么多人开始念叨起孙阳… )
这坨玩意儿也能是电影,这就是把短视频和电视剧碎片剪到了一起,就这质量连B级片都算不上,通过根植到单体的社交网络平台,把电影宣传营销成现象,所谓的话题度拉满,把爱赶时髦爱凑热闹的人哄进电影院就行,这些人是来看热闹看广告看短视频看社会新闻看电视剧的,就是不是来看电影的。现在都是这种鬼东西,情节桥段老套逻辑崩坏,先把病毒营销的短视频拍好,再来点电视剧桥段水一下,剪到一起加个电影滤镜,看起来像那么回事就成了,也就哄哄这些不看电影的人,都是符合他们视听习惯的东西,以后这种看起来像回事的影音坷垃会越来越多。
最虐的居然是猫(?
导演申奥时隔四年(包括疫情三年),拿出了这部出色的社会问题剧,比第一部电影《受益人》在导演掌控场面、节奏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值得4颗星夸赞!影片最大的优点是在上万件真实的案例基础上,精彩、丰富、真实地表现了网络诈骗的黑暗与残酷和反诈骗斗争的艰难,是一部极具现实意义的影片,理应受到观众的关注与拥趸。 不足还是在剧作上,写事多于写人,人物过多,写主角的笔触不够,致使作品缺少人物精神和人性的力量。 直面现实不易,经验要慢慢积累。继续努力,拿出更好的第三部来!
阿才绝对是一个时间管理大师的纯爱战士。又是国内拐人,又是绑架,又是打手,还是包工头,忙得起飞
1.其他所有人都在打工挣钱,真正孤注一掷的只有人傻钱多的冤大头王大陆;2.不知道是不是刻意改编,制作组对缅北产业链的具体分工了解程度甚至不如常刷短视频的网友,怎么可能阿才一个打手承包了所有重要环节;3.金晨一个荷官最多录一下她发牌工作场所和宿舍的指纹吧,哪能把园区大门,小弟牢房的指纹都给她录了;4.华侨商会会长应该是当地一个土皇帝军阀的皇亲国戚吧,帮忙打掉一个窝点也是为了给中央出兵有个交代不会无功而返,回去该干嘛干嘛;5.咏梅那条线拍得跟狂飙26集以后似的,天降神兵,替天行道,毕竟反诈宣传任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