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时间和人物放弃了海盗三陪姐姐看绑架出来后姐姐说或许对港片本身的期待不大才觉得还蛮好看对港片我倒没什么想法说好的可以吸引你看下去一些场面很触动不好的开头那两人就那么死了林晓阳被车撞(我家姐姐说那车里没司机哈我没注意)最后,那个机器小子怎么就响了有点牵强我不知道林晓阳说不开空调开窗是什么意思给了中评,可以看下
幸福的一家人抱在一起,镜头拉远,画面淡出,我盯着黑黑的屏幕感动得泪流满面。
哦,其实我没哭,因为我正纳闷这场景看着怎么就这么眼熟呢。
我真的不是不喜欢大团圆结局,不过也不能不管前面怎么铺垫,逻辑合不合理,最后全来这一套吧,何况连场景手法都搞得完全一样……OMG,我的港式家庭大团圆。
其实有时候该死人就得死人。
你瞧瞧人家张兆辉为了剧情死得多么义无反顾,多么大义凛然。
最后连死不瞑目的脸都没露一下。
片名有点忽悠人的嫌疑。
一说《连环XXX》总会让人们想到高智商犯罪。
可是其实片子里没有精妙的计中计和将计就计,而实际上是意外+意外+意外+意外——绑架林嘉欣弟弟的绑匪的死是意外,林嘉欣绑错人是意外,智叔的死是意外,最后林嘉欣死还是意外。
或许“连环意外”更贴切。
ps:看到听到过很多人不喜欢林嘉欣的国语。
其实我自己还是挺喜欢的。
至少我觉得《男人四十》里的胡彩蓝就应该用这种懒懒的语气说话。
唉,她也30了,老了老了。
blog原文链接:http://sakinijino.com/archives/738
应该算是一部比较典型的香港警匪片。
剧情,感觉只能算是一般,感觉又是一部标准量化的产品,品质可以保证,但要想从中得到什么惊喜,也是不容易的。
在我看来,这部片子最大的卖点,也是最吸引我去观看原因,就是片中两个女人之间的较量。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这里虽然少了一个女人,但是两个女人之间针尖对麦芒式的针锋相对,再加上一帮男人陪衬,戏还是有些看头的。
两位女主角都是我十分喜欢的,这也是我观看此片最重要的原因。
刘若英在电影中扮演高级督察何宛真,是一个面对绑架案冷静沉稳的女警,而当自己的儿子被绑架时却变得崩溃而疯狂。
林嘉欣扮演舞蹈教师林晓阳,是上一场绑架案的受害者,又是这一场绑架案的施害者,而且又是一位为了筹钱给自己丈夫治病而奋不顾身的妻子。
这是两个女人为爱疯狂。
两个复杂的角色给了这两位演技派的女演员以很大发挥空间。
可谓春兰秋菊,各擅胜场。
这也是我觉得本片不多的看点之一。
警匪片向来以男性为主角,而像这种不但让女性担当主角,而且正反两面都由女性主打,确实不多见,这可以算是本片特色,男女性视角不同,表现出的感觉自然有所不同。
本片处理得也还算可以。
只可惜这样也许可以大有作为的特色,却被整体比较平庸的剧情给拉低分数,实在是这种类型的影片拍得太多了,想拍出特色真的很难了。
刘若英、林嘉欣影片中表现可以打高分。
在我看来一个演员在一部戏中可以表现得如何,有很大程度是要看对手的表现,所谓水涨船高,对手之间互相促进,才可能达到更高的水平,比如《无间道》中的刘德华、梁朝伟,就是很成功的例子。
本片的两位女主演也很不错。
片中其他配角印象不深,只觉得那个智叔和张智霖扮演的刘若英的丈夫给我留下的印象还挺深,也给本片增色了!
影片导演罗志良曾执导过的电影《枪王》我十分喜欢,尤其里面紧张激烈的枪战,还有那清脆激越的枪声,至今回忆起来,还让人感觉到痛快淋漓。
可是本片没有任何枪战场面,着力点都在对峙双方的斗智斗勇之上,可能这样比较真实,毕竟火光四溅的枪战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经常上演的。
不过对于我这样比较热衷于枪战片的观众来说,这不得不算是一个遗憾。
还算可以的电影,虽然情节经不起推敲和回味,但是两位女主角的表演还是很值得称道的。
说实话,我觉得奶茶在警局里,在作为警察办案的时侯,真的不是很有感觉,她的气质还是比较女性化,黑白分明的眼睛里女人的感性实在多过警察角色所需要的钢性,她还是表演情感戏比较出色 :)林嘉欣演的“罪犯”还是蛮到位的。
这是一部心理戏,在犯罪的框架中,在连环相套的困境中,分别生发自对丈夫和儿子的爱,让两个女人的心理挣扎与博弈,充满了矛盾的张力,刘若英和林嘉欣算是真正演出了女人的爱和恨。
好象有点可以类比当年的无间道呢。
故事的主题貌似关于绑架,但我觉得这背后,最本质和最重要的推动力就是爱。
绑架,求钱的背后就是索爱。
考验人质和家属之间的爱,考验绑匪和营救者之间的心理,当一场绑架“阴差阳错”地发生在两个女人中间的时侯,导演就是要我们看到一种女人之间的异样的较量。
林是发起者,因为她曾经是人质家属,她知道那种不顾一切的救人欲望可以让人做出什么,可就是因为她“意外”地失去了弟弟,承受过的痛苦让她无论如何也要抓住“唯一的亲人”,而这样的努力实际上也只是一种绝望中求生的“困兽犹斗”。
刘独立而干练,职业理性与情感冲动的拉锯战中,她所有的挣扎都是一个母亲必然的行为,林的话一针见血:“不是看她有没有钱,而是看她有多爱她的儿子”,这是因为她知道绝望中的人会做怎样的抗争,而女人的爱有多么大的力量。
同样的,当接近崩溃的刘知道真正的罪犯是谁,而且还是以另一个“可靠的男人”的生命为代价的时侯,她一下子明白了所面对的和自己能做的。
她铐上老公、自己去解决,其逻辑和林的一模一样,让什么道德和规则见鬼去吧,她要的是自己的儿子,而最有力的武器和砝码就是对手的爱。
当两种“爱”以你死我活的状态尖锐对立的时侯,该怎么处理可能导演也甚为头疼(所以最后才会有一辆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肇事”汽车),在社会规范下,罪犯是一定要死的,但真正的悲剧就在于“坏人”并不是真正的“坏”,她到最后也没有杀死那个孩子。
她曾害怕真的伤害人质,她只是想最后带着钱和丈夫离开,被智叔发现的时侯,她哭倒在他胸前,剧中给她的安排是打死了凶手而从此无法回头,这是犯罪道路的一种必然,却不是情感发展的必然。
因为她的犯罪逻辑在另一个女人身上再次印证,(刘也曾经想去绑架富商的儿子)只不过她以受害人质家属的体验实践了绑架的威胁,而后者却以从警的经历做到了警察才会使用的招狠下心,只抓罪犯!
于是两个女人最后赤裸裸短兵相接的时侯,林输了,因为刘已经当儿子死了,是“寻找尸体”了,那份“我一分钱也不会给她”的决绝,那种虐待对手爱人的报复与仇恨,作为发起者的林,始终都存有道德感的林,是绝对拚不过的。
两种同样的绝望激烈碰撞、彻底发泄的时侯,歇斯底里的尖叫中,林冲了过去,她的死亡终结了这场PK,但深知较量真谛的她最后以一句“是你逼死了自己的儿子”,把所有的恨全部压给了对手--她竟然能够放弃,她竟然能够如此狠心。
然而这样的重量任何女人都承受不起,刘举起手枪的时侯,只有儿子的讯息能够挽回她的生命,只有那份爱能够让她生存下去,这就是电影最后展示给我们的团圆,“正义”的爱最后“活”了下来。
至于剧中的男人,倒是点出了一个永恒的话题,女人是应该去依靠“可靠的男人”的,或者,这样一种被需要感是男女双方都渴望的吧。
可惜了智叔这个好人。
通常好的故事都会充满这样的生活张力与人生洞悟,尤其是人性和爱。
但是描述人性与爱的故事却不一定都是好的。
所以,情节逻辑还嫌欠缺的本剧,至少在情感逻辑上给了我们一些启示,这已经很好了。
:)
看得出林嘉欣和刘若英在卖力的表演,尤其是后者,把什么劲都使出来了,感觉有点像郭富城在《三岔口》里的表演,不过比他演的还要过。
可惜的是《三岔口》还有拍了多年动作片的陈木胜驾驭,而《连环局》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我始终不太愿意相信这是能拍出《异度空间》的罗志良的作品。
作为一部环环相扣的悬疑动作片,它甚至缺乏起码的流畅感,断断续续让人看着实在不舒服。
剪辑更是让人感到一种新手的生涩。
整部影片好像都不在他的掌控范围之内。
其实故事建构的基础就很牵强,到后来导演很难自圆其说,简单的仇恨引发的血案这种剧情实在是太多了。
中间绕了几个弯最终没有逃过俗套的宿命。
林嘉欣死的方式让我不禁想起了《碟中碟三》里第一反派突然就那么死去的荒诞了。
虎头蛇尾实在让人不敢苟同。
这里比较遗憾的是林嘉欣,看得出林妹妹的一番苦心,又是剪头发又是染头发,冷峻的表情始终笼罩在脸上。
可她越改变,我却越怀念《男人四十》里的她,《六楼后座》里的她,《恋之风景》里的她了。
那时候她是本色的,那时候她也是最迷人的。
其实有时候真得不太需要刻意的去挑战一些和自己格格不入的东西,能把自己擅长的先发挥到极致,反而会好的多。
用一句话来总结,这是一部开头有些吸引人,但后来有些失控的电影。
此话怎讲呢?
一个绑架的受害者,因为某种原因成为绑架者,这个情节还是挺抓人的。
但是到了影片后半段,绑架者动摇了,于是情节难以继续,只能安排一次横死来作为结束,这实在有点儿糊弄人的感觉。
至于演员的表演,林嘉欣的表演可圈可点,她现在似乎很乐于演反面人物。
刘若英的警察就不太像那么回事了,她实在不适合扮演此类角色,当作为受害者,她表现出的那种悲伤和无助是令人信服的,但是作为警察,她的气质和举止就没那么有说服力了。
可见,即便是好演员也不是什么角色都能胜任的。
其他演员,只能说尽了本分。
当然,张兆辉的警察还是挺厉害的。
还有,影片的情节有一些硬伤,不过这是一部影片很难避免的。
但是一些细节问题不注意,就显得创作者有些漫不经心了。
就说刘若英脸上的擦伤,每场戏都不一样,可见化妆实在是太不敬业,导演也实在太粗心了。
故事情节经不起细细推敲,比如林晓阳,突然之间被车撞死还真是够“意外”,像个蓄谋已久的谋杀。
而何婉真她儿子也够蹊跷,那机器人玩具早不动晚不动偏偏就在何婉真绝望到要自杀的关键时刻动起来。
不过,两大女主演的表演也足以弥补剧情上的不足了。
林嘉欣的身份由初始的受害人转变为之后的绑架者,我本以为她的绑架是出于对警察的报复,结果却只是怀着单纯的目的为给老公筹钱治病。
那她弟弟先前被绑架的那件事,也许就是提醒了她如何筹到钱的唯一方式。
一头银发代表艺术家的气质,当然也暗示这女子内心的非同一般。
只是在身为绑架者的过程中,内心竟仍保持着女子温婉的善良。
只要钱,不许伤到人。
智叔被“请君入瓮”到绑架窝点,被尼泊尔人杀害,她竟会那样的痛哭流涕甚至冲动的反过来杀死尼泊尔人。
她眼中的那一点绝望,已经应了电影里的话:回不去了。
其实她早就回不去了。
当她在冷静理智充满智慧的着手准备绑架时,那种眼神表情,已经预示了这个结果。
林嘉欣潜在的爆发力早有所见,之前的《救命》、《怪物》等等电影里她所塑造起来的角色,都足够令人惊叹。
看她的笑容甜美得如花似玉般灿烂,人物角色却个个有着很不一般的心理性格,赋予她一句话:“天使笑容,魔鬼心肠”应不为过了。
我一直都很欣赏林嘉欣的表演,倒不是她饰演的那些外表和内心反差极大的女人令人觉得畅快淋漓,而是在和众多同样出色的女演员,如李心洁、舒淇、刘若英飙戏的过程中,她显得一点都不逊色,甚至是大放异彩。
她总会给人带来不一样的神采,不一样的惊喜。
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正适合她。
奶茶的表演,也一向可圈可点。
之前她文艺片演的多,饰演的角色大多是内心敏感细腻才华横溢的女子,这次扮演了一个果敢独立的警察,倒也算是突破。
最后的二十分钟,奶茶让我惊讶。
一个几乎已经失去儿子的母亲,会发生怎样巨大的转变,爆发出怎样巨大的能量,看刘若英,一应皆晓。
如果说之前何婉真他老公说她如何独立不需要男人依靠我还没有深刻感悟,那这最后二十分钟的戏我可以看到她是多么淋漓尽致的诠释了一个母亲的坚强、果断、独立、绝望和希望。
只是,这些充满褒义的词语,在这部电影里,何婉真的行动中,毫无办法的被蒙上了略显灰暗的色彩。
孩子被绑架,正常的司法程序对此无可奈何,只有靠自己不顾一切甚至不择手段的采取行动。
母亲对孩子的舐犊情深,在刘若英的表演中散发出极大的光辉。
她可以歇斯底里的近乎发狂,可以完全不在意自己做的事极端到会有怎样的结果,她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回孩子,无论用怎样的方法。
人都是自私的,尤其在面对自己的所爱时。
其实,最后如果何婉真真的开枪自杀,而同时孩子救了出来的话,充满悲剧的结局应会显得更为震撼,也会使电影升华的高度更高一些。
如现在这般的happu ending,在有点免不了的生搬硬造之嫌外,也有些委屈了死的有点莫明其妙的林晓阳和她将病死的老公。
林嘉欣演的太好了,如果说这是一部两个女人飙戏的电影,那刘若英输的不止是一星半点。
不仅仅是刘一点都不像个能打倒壮汉保镖的督察,最重要的是刘演的太卖力,以至于有些刻意,很多地方表演痕迹过重。
比如她拿起电话就掉眼泪一段,不知为何,我很自然的就想起多年前林嘉欣在《救命》里经典的坐地嚎啕,同样是需要功夫的哭戏,林的那段却让人觉得震撼,你能由衷的感觉到她是真的绝望,即使知道是演戏,也能感觉她在为一段我们不知道的、也许与戏无关的真实经历而伤心。
而刘则只是让你赞叹她真牛,能拿起电话就掉泪,“演”的功夫很棒。
——对,回到林嘉欣。
《救命》那个时候的林也存在这个问题。
如果只拿林嘉欣自己比自己,林在这部里比《救命》也要好太多。
《救命》那时的她已经让我觉得有种微微的毛骨悚然,但与这一部的刘一样,那时的林有些浮躁,除了个别镜头让你叹服之外,整体表演没有流畅性。
这一部就不一样,自始至终沉稳至极,除了舞蹈老师稍有不像之外,其他一切都很好。
你百分之百的相信她会成为一个绑匪,而且会成为一个“好”绑匪。
洗衣房清障碍数人数那段尤为精彩,既有作为一个绑匪的机敏、迅速与冷静,又有初为绑匪当计策成功时的得意。
同时精明的应对随之而来的危险也让人觉得有种拍掌称妙的冲动。
所以,这使得我在看这部电影时,抱着一种不良心态,一直期冀着绑架的成功,我想如果这样看这种类型的电影,导演就达到目的了。
纵是这样,林嘉欣一头阴狠的短发仍然不能掩饰她“林氏招牌”特有的妩媚,这一点上真不知道应该算作角色多面性的成功还是角色完整性的小小瑕疵。
没有什么标题能更好地概括这部电影的内容,除了“为了爱,不惜一切代价”。
导演罗嘉良最擅长拍惊悚悬疑片,这次的《连环局》看似转型,其实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诡异。
《异度空间》《救命》可谓惊悚悬疑片的代表作,可是《连环局》依旧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罗导的风格。
首先给人以冲击的是林嘉欣(几乎要成为罗嘉良的御用演员,是罗导的两部代表作《异度空间》《救命》的女主角。
)的一头白发。
而影片开头的那段轮椅舞更是充满了诡异的色彩。
而之后的情节更是扣人心弦。
很少有以女性为主角的犯罪片,而且是几乎没有男性只有女性的动作片。
两位女主角的斗法并不那些男演员差。
舞蹈老师林嘉欣为了给丈夫治病,铤而走险绑架富商郭涛的儿子。
为了摆脱警察的追踪,她命令督察刘若英和富商郭涛在交赎金之前,当着众人面,在洗衣房中,脱光衣服。
正当富商郭涛准备交赎金之前,督察刘若英却意外发现被绑架的不是郭涛的儿子,而是自己的骨肉。
在悲痛过后,她开始寻子之旅。
为了爱,不惜一切代价。
她忘记了自己是一名警察。
她为了凑赎金,摆脱警局的监控,甚至试过去偷,甚至想去绑架其他小孩,也试过跪下来求别人借。
为了孩子,母亲的角色占据了警察的位置。
当林嘉欣的绑架和刘若英的解救都陷入僵局时,一位警探大胆猜测老友林嘉欣正是这起绑架案的元凶。
当刘若英得知林嘉欣正是绑匪,救子心切的她绑架了林嘉欣的丈夫。
为了刺激林嘉欣,她违背了警察的职业道德,摧残林嘉欣的丈夫。
最终林嘉欣意外死亡,她的丈夫也已死去。
林嘉欣临终前说是刘若英逼死了自己的儿子。
刘若英误以为儿子已死,准备在广场上饮弹自杀,却意外发现儿子还活着。
一家三口在影片最后得以团聚。
很欣赏两位女主角在片中的突破。
林嘉欣在《怪物》中,已经让人赞叹,在这部影片中更是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而刘若英一贯以温柔知性形象示人,这次的动作都很是干练,男人婆的形象新鲜而且自然。
片尾的歌曲很应时应景,可惜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还望各位帮帮忙。
其实知不知道名字并不重要,合乎影片就好。
回顾这部影片,林嘉欣为了对丈夫的爱,去绑架别人。
刘若英为了对儿子的爱,去偷公家财产,去跪下借钱,去绑架别人。
在爱的面前,一切都是无力的,一切也都是无理的。
两个女人为了爱,与其说是不惜一切代价,倒不如说是疯了。
片中有点令人倒胃口的就是商业片中永远不可避免的“电影广告”。
索尼爱立信的手机总是频频露脸。
不过导演处理得还好,不至于让观众厌倦,否则就会落得《命运呼叫转移》的下场。
用一个母亲的角度来看这部片子,就会觉得奶茶的表演很出色。
用一个母亲的心态来看这部片子,就会觉得这样的片子会让我们更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我们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上演告别戏,但把握这一刻更为重要。
前面都还不错,罗志良一向还是很喜欢拍些人被生活逼迫下走入极端的片子的。结尾的无厘头,其实很怀疑是为了能在内地上映做的修改,林嘉欣被撞的那一幕明显是后期做的,不让她被刘若英打死就是为了让刘手不沾血,不然即使她找到儿子,也没法正常生活。而之所以一定要让刘活着与儿子重逢自然是和谐的需要
两个女主角都有突破
赞赞 剧情链接得非常好 林嘉欣出演的很不错 亲情戏把握得很好
额,林的造型,无语。。
看之前对刘若英的督察形象很好奇,不错的尝试,刘嘉欣演太多这种似敌非友的暧昧角色。
两个女人一出戏
一个曾遭受过绑架之害的女人伙同几个外国人(忘了哪个国家。。)准备绑架有钱人的儿子,谁知错绑了女警察的儿子。但收不了手了,女警察为了儿子,再绑架了女匪的丈夫...一环套一环,蛮有意思的。
林嘉欣的发型满好看的
超级弱智的剧情...白痴都看的出下一步的剧情走向...N多漏洞N多BUG...然后还要故做高智商电影态...编剧好去死了...白白浪费了两人的演技...
我还说为什么要让刘若英演警察呢,原来是有心理戏。剧本有意思,拍的有点瘪。
结局坏了一锅粥
爱
林嘉欣太想有所突破了...可惜总是接到不合适的角色...
刘若英惊艳的表演...最后有几个情节莫名其妙,谁撞死林晓阳,谁按了玩具的按钮?
烂片!不明白导演为什么拍,有何意义?
剧情挺丰满的,刘若英真的演的很好!
刘若英演神经质不输郑秀文的。
我是来膜拜奶茶创造凭借一部电影连提三金大满贯影后记录的扎实演技的。再看这部片子,故事还是那么扣人心弦。尤其是看到奶茶和林嘉欣再度合作,并且上演正反两派同场飙戏,简直是一个视觉上的巨大享受!非常好看的一部演技派电影!
凑合
林嘉欣演技爆表,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