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给自己规定只对自己认为好的电影发表自己的看法的,但实在是忍不住了,我不禁要问:导演,你侮辱了我们的选择,却亵渎了自己的水准
看完了《气喘吁吁》,知道葛优的名字不是好电影的保障了;看完了《倔强的萝卜》,知道黄渤的名字也不是好电影的保障了;今年冯导还有贺岁片吗?
我想知道冯小刚的名字还是不是好电影的保障。
补记@2010,12,27我那时太天真了。。。
没有自己的套路和创意,你想抄疯狂系列吧, 你至少把故事交代清楚了。
做导演最基本的是要做一个很好的story teller, 田导演连剧情都交代不清楚,想放很多料,每块料都烹酸了。
另外故事情节多线展开,大部分时候很牵强。
黄奕被车撞那么高,背到医院立马能醒过来笑的那么灿烂??!!!
脑子坏掉了吧!!
想搞笑的地方没搞出来,想悲情的地方不够悲。
我只想说,该导演基本功太差,学生毕业晚会的小品也比这个带劲些。
该导演还很牛B,本身那么差,还拉来了一帮名演员,推广声势也浩浩荡荡,冲着印黄渤脸的广告牌让我差点进了电影院。
还好没上当。
最后想说,该导演太笨,想抄袭,大家心里已经拿疯狂系列作为参照系了,没理由你抄袭了,蹩脚了,大家还给你叫好吧?
疯狂系列其实水准挺高的,请还打算抄袭的编剧们,导演们努努力,抄的精彩些,别给自己抹黑。
这种电影,要我是公司老板,都不好意思拿出来放,根本是砸牌子吗
不论怎样前期说明后期解释,《倔强的萝卜》是无法摆脱跟风之作的大帽子了。
宁浩的疯狂系列快速闪回的MV风格,神神叨叨的人物设置,平行发展的故事结构,甚至偏正结构的片名,机械风格的字幕出现方式,《倔强的萝卜》无一不“纯属巧合”地雷同了一下。
在看片子的过程中我甚至不太厚道地想起了《气喘吁吁》,那种被生生加进电影镜头中的笑料和人物,让人目不暇给的同时,禁不住心生倦怠。
小成本电影的求胜法宝无非是有趣的故事和生动的人物,黄渤之所以备受此类导演青睐正是拜次所赐。
黄渤那张天不怨人不怒的脸,再加上他扮演的那些屡屡霉运当头的角色,很容易让人涌起认同感和优越感,这满足一部喜剧电影最基本的欣赏惯性。
在《倔强的萝卜》中,黄渤所扮演的老罗,在好友老赵的忽悠下率领亲朋好友投资炒房,以至于血本无归,遭受所有连累到的人的唾弃,甚至不得已要靠离妻散子来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实在是倒霉到了家。
靠着黄渤的精彩演绎,这个失败的中年男人被赋予了一种悲壮的情感内核。
在老罗对儿子小萝卜使出那招空手接白刃的时候,我想每一个和亲人有过间隙的人都能体会那种哑巴吃黄连的痛苦。
人有时候仅仅是为了一个简单的目的活着,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努力奋斗就会产生自我存在的认定,从这一点来看,老罗挺像《疯狂的赛车》中耿浩的中年宅男版,耿浩通过为教练筹办葬礼的诸多波折释怀了失败的遗憾,老罗则通过精心策划的盗窃成就了人生中最落力的一场追求。
两者虽然相似,却别具神采。
特别是黄渤搭配上那些五花八门的发明创造,颇有几分蒂姆·伯顿的玄幻,让人会心一笑。
遗憾的是,黄渤的出色发挥并不能使这颗萝卜旱涝保收。
虽然故事中有两个总想靠着不正当手段发家致富的笨贼搅局,一个渴望和小女友好事成床的衰男添乱,以及小萝卜和他的野蛮女友上蹿下跳的韩式爱情,以及欠钱不还的老赵被阴差阳错的恶搞,《倔强的萝卜》却没能将这些笑料凝聚出一股酣畅淋漓的精神劲儿,这让最后老罗义无反顾踏上盗窃之路的激昂有点雷声大雨点小。
毕竟,其中各色人等虽然有些蝇营狗苟,却都未到为富不仁恶贯满盈的地步,老罗的盗窃行为又多多少少有那么点底气不足(这点底气最后还因为老赵的还钱消失殆尽),所以房事未果的衰男棒击老赵,就让人感到一种格外的暴力,而社会讽刺性却大打折扣。
这与宁浩在疯狂系列中精心蕴藏的蝼蚁小民的悲凉和善恶有报的讽喻相比就有些故事不足热闹凑的嫌疑了。
其实各成定局时的绚烂烟火暴露了萝卜温情脉脉的内核,所谓倔强,在老赵还钱且纳了小萝卜做乘龙快婿的大结局中欣然败退。
因此,在我看来《倔强的萝卜》很难称得上是一部黑色幽默的电影。
原来很多问题导演都给解决好了,老罗啊,你真是白忙活了一场!
没想到豆瓣评分如此之低,如果你以现在的观影需求来看,无疑对得起这个评分,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部09年的片子,而且这也是我上学熬夜通宵看的第一部电影。
不仅因为电影本身吧,为了那段美好的回忆也要给他一个超值的评价。
电影剧情并不复杂,老赵和老罗曾是一起当过兵的老战友,老赵投资房地产,向老罗及其亲戚、邻居举债,结果房子成了烂尾楼。
为了追回属于自己的四十万,老罗离群索居,准备盗取回四十万而发生的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
电影整体呈现黑色风,正暗示了本部电影为无厘头的黑色幽默,当然,电影中还是不乏令人捧腹的桥段。
但是这里,我就不仔细道来了。
电影大体一看,给人一种《疯狂》系列的山寨版,其实不然。
我更觉得这是一部超越疯狂电影的一部巧合类电影。
各种情节线索看似杂乱无章的排列叙述,其实在电影中形成的种种巧合都被观众深深吸引,所以这也是我接触到的第一部喜剧悬疑片,包括我认为十分经典的—《一个勺子》,都是这个类型的影片。
但后者无论在叙事还是情节处理上,都是更加烧脑。
言归正传,书说下文。
时隔将近9年,在看这部电影,发现他黑色幽默的背后,是更多的现实意义。
把社会很多真实的层面展现或者夸张地表现出来,看到唏嘘之处竟会觉得有点心酸地想要流泪,人生好像真的就是如此,有无奈,有颓废,有人情世故,有纠结和欲望。
电影又好像是一个老者在和你讲述一个很久以前的故事,而故事的主人公,正是我们自己。
不管你多么光鲜亮丽,亦或是多么卑微渺小。
我们都有自己的倔强的生活方式,我们每个人都在很倔强的以自己的方式生活着,整个人生是喜是悲、或成功或失败都全凭自己演技,你周围的圈子如果是一群有喜感的人,整个人生都是搞笑的,如果是一群悲观的人,整个人生就是黑色幽默的。
倔强的不是萝卜,而是生活,搞笑的不是黄渤,而是人生!
总的来说吧,我认为这部电影,无论从故事内容,到现实意义,再到电影本身的价值,都是一部值得推荐的好片子。
这部影片,感觉有些许的地方还是不错的,至少在许多方面还是能逗乐人的,不过开头和结尾处理得不太好,所以这部电影只能看局部,不能看整体,就好人物之间的联系,十分突然,似乎一下子全都有了直接的关系了,演技方面,黄奕显得还是不好。
某晚十点五十,在金逸影城观看了《倔强萝卜》,因为是第一天,还是有半场观众,看来大家对喜剧片还是有期待滴。
个人认为北京生活压力比较大,大家还是想去放松放松,看看刺激的大片,幽默的小片,都是很好的放松方式。
而让人思考的沉闷的或不沉闷的文艺片还是算了吧。
闲话少说,说说观后:首先看到的是画面,据说导演是以前是拍MV和广告的,但是在画面营造上没有什么亮点,凌乱而比较脏,明显看出对镜头机位角度的选择不当,而且有很多莫名其妙的镜头方式和角度,明显看出为了构图而拍的。
可能跟第一次拍故事片没什么经验,不太懂得讲故事的角度有关。
灯光还不错。
其次说故事,由疯狂的石头编剧张承和导演本人打造的故事其实及其荒谬,明显经不起推敲,而且所谓的爱情线和夺宝线豪无关联,根本不搭着。
北京爱情线完全可以去掉,豪无意义。
可以看出还是不成熟,总有点小情趣小聪明在里面。
这点就不如疯狂石头,据说疯狂原剧本中也有放大郭涛和她售票员女朋友爱情戏的很多场面,但是最后还是去掉了,还去掉了郭涛和他的师傅的情感线。
这样看到的石头在故事上干净利落,淋漓尽致,让人一笑到底。
但是萝卜这个剧本很明显是在这方面太不成熟。
最后就变成依靠桥段和笑点支撑的电影,有情节无故事,有人物无深度。
其实如果去掉爱情线,重点放大罗卜是个什么样的人,因为倔强而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在加上本身的笑点和安置的现有桥段和情节,应该是一个很不错故事。
只可惜,编剧和导演想面面俱到,结果做的虎头蛇尾,浅尝辄止,令人惋惜。
不过某些桥段的搞笑手法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床上戏和楼顶变态狂的安排,合理而令人开心。
再说人物,总体来说按照喜剧论纲中的人物结构,基本上都能完成,只是可惜了黄渤的喜剧天分,变成了正面人物,只能中规中距的完成任务。
反倒是其他人,很能抢戏,特别是黄小蕾,还挺性感。
最失败的是黄奕的角色,这部戏把她的戏份全部剪掉,会更好看。
可惜啊。
剧本有伤。
音乐上简直令人难以忍受,全片的音乐毫无系统而言,简直是随手一抓就可以用,全是断点和俗套,根本不是电影的路数。
完全是MV的音乐集合,在这点上,我认为导演的选择太差了,还是业余水准。
看来是没有学过电影音乐的。
前几天看到黄渤说此剧不像疯狂的石头,导演也说多线索不是宁浩的专利,其实这种说法都是给自己吹嘘,老老实实承认就完了吧,模仿宁浩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只要你模仿的到位,大家开心就行了吧。
何必要标榜自己有才华的,才华不是说出来了,而是在片中体现的。
看看人家管虎和杨庆是怎么模仿的。
模仿也是需要才华的。
我们需要真诚!
最后说模仿的地方:环境模仿都是最不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演员的模仿。
剧中贼头宫保的表演方式简直就是刘桦的道哥的翻版。
被夹在窗户上的情绪完全是。
音乐选择上,剪辑和转场风格上,包括双胞胎的设置等等,甚至镜头运用上,竟然也切了一个关公怒目而视的镜头和黄渤看关公的视线镜头。
简直是一模一样。
这就不是模仿了,这是赤裸裸的抄袭。
因为此镜头的戏剧功用和疯石是一样的。
所以抄的很拙劣。
其实导演只要稍微懂得点镜头和被摄对象间的距离代表什么视点什么心里距离会产生什么样的戏剧功用就完全可以避免了,可惜啊! 话已至此,综合评价 《倔强萝卜》还算勉强是一部黑色幽默电影,但是剧本不合格,导演没经验,制作很粗糙,演员算出色,桥段还不错,笑点也可以的片子。
只可惜把这么好的片名给糟蹋了。。。
看来这个导演的路还很长。
不是跟天才是哥们就也能成为天才。
短短的周末晚上,原先是给球赛留下的,可睡眠不足让自己有些犯困,于是找部喜剧提提神,尤其还是大红人黄渤演的。
一部《疯狂的石头》捧红了黄渤,让这位长相近似猥琐的男人红遍大江南北,随之而来的就是片约不断。
据说他2年里拍了11部戏,乘着当红,也疯狂了一把。
其实之所以会留这部片子,是因为编剧张承,参与过这么优秀的剧本,水平不会差。
虽说本片大海报上的领衔主演写了三个人,其实看明白片子仍然是黄渤一个人的戏,黄奕、杜海涛更像是客串,戏份甚至不如马书良多。
为了一笔集资款,老萝卜卧“底”多时,发生了一系列爆笑的故事。
这样的剧情,拉了几条线,按照《疯狂的石头》思维方式,精密的捏合在一起,环环相扣,然后成品。
在得到乐子的同时,也不会觉得片子有什么漏洞,这也相当程度地提升了影片的质量。
挺喜欢这样的风格,国外也有一些类似的例子,只不过更多是剧情片,而咱都用在喜剧上。
其实说它模仿《疯狂的石头》也没什么不好,起码认可了片子的质量,否则学都学不像,又要挨骂了。
能把各个片段联系在一起,紧密而自然不做作,让人看了不想走开,那就是好片。
当然片子也有不足,黄奕、杜海涛那条线看上去有些多余,和主线联系度不够,本想敲诈老板,结果反而被匪徒敲诈,可这条线后面就没了,紧接着就是打给爸爸说自己相通了等等,成为影片最弱的部分。
给这部电影三星的评价不是因为它有多么好看,只是因为它自身带有的一股子小气场。
这股子小气场正如央视的“第十放映室”里所提到过的,中国的喜剧电影正在走向一个狭窄但是类型化的区域(大意)。
这样的区域没有什么不好,只是大家走来走去走多了,这区域的新奇之处便几乎被大家看遍了。
黄渤演技没得说,杜海涛和黄奕这两个碎催完全不会演戏,尤其是杜海涛。
他在医院哭泣那场戏我看着都想拿刀扎他蛋。
电影结尾莫名其妙,而萝卜这个电影道具的穿插也是极其的幼稚和粗俗。
黄小蕾在这电影里很窈窕,她真的很像个按摩女。
这部电影无法不被看作是在模仿宁浩,模仿无罪,抄袭也是有理的,但这部电影却做不到颠覆,甚至连模仿也是做的不及皮毛。
从电影名称和剧情的毫无关系就可以看出来,导演完全是不细心、不认真和不努力。
2010年12月6日
我几次把屁股抬了起来,后来还是放下作势换了一个姿势。
这是一部考验我耐心和拳头的电影。
是谁让黄奕进演艺圈的。。。。。。。。。
我以前只是讨厌她而已,我请她不要再假笑了,可以回家带孩子了,好吗。
我终于找到了我在世界上最不喜欢的一个人,早早确定下来也是好事情。
片子有种死皮赖脸的气质。
模仿《疯狂的石头》啊,才让他能拿两星ps:被中国喜剧弄的我品味下降,凑合就有星
比较混乱
杯具啊!
N/A
稍逊疯狂系列,不过已经得其神韵。
越到后面越需要伟哥
又是黑色幽默,又是笨贼一箩筐,又是形形色色的底层怪人,又是新导演,又是学宁浩,又是只学的皮毛。
如果为了图个笑。看看呗= =
忘了啥时候看的了。。。有个印象。。。
真的不好看
黄渤现在演这类荒诞剧很有心得
其实应该算是一部很无厘头很落俗套的电影
一场悲剧
垃圾
花絮都比正片好看,要不是看在黄渤的份上,两星都得甩出来
傻儿子,原来你爸是特工啊~
前面还行。。。后面,我就看得有点烦了。。。
with jingjing
3.5吧,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