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是一个感性的人,感性的人看电影不会那么在意所谓的艺术手法,追求多精美的剧情结构,这一类的人想要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是能够激起心中涟漪的那些“小石子”,而不是大投资大宣传大阵容的“巨石”,当然,这样的小石子的电影太多而不免落入俗套,但往往是那样的小石头才能更加反映真实得生活从而直达人心。
说起看这部剧的初衷,当然也是因为gakki,第一个喜欢的日本女星,喜欢她笑起来温暖的样子,莫名的给人幸福感,这个被称为治愈系第一人的她,居然一改往日形象而出演了一个高冷的教师,愈发让人期待。
剧中的gakki依然美越发成熟,只是从当年的学生变成了教师,看自己,时间带给我们的一切总是期待满满,却又常常让人惊慌失措。
虽然这是一部在大家看来剧情俗套的青春片,由于痛苦的过去而难以释怀渐渐变的冷面不愿面对生活的老师,为帮助自闭症哥哥而勇敢生活着的小小少年,还有那个失去父爱但仍满怀爱与信心的倔强少女,这样的三个人交织在一起的温暖故事。
但是我想说这才是青春片该有的样子,我们大多数人并不像当代热火的青春片男女主角,那些年,致青春,同桌的你,无一例外的都逃不开堕胎,打架,醉酒,而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头上并没有那一顶主角的光环,我们的青春也不是那些数不清的叛逆,我们的青春只是栽在书堆里心里默念加油是的坚定,和喜欢的人说上话时的不安羞涩,和朋友争吵后的懊恼与悔恨,我想我们很多人的青春就是这样是安静的默默的成长着。
看了很多短评,大家都被阿哲这个少年感动了,这样的15岁的他,照顾着自闭症的哥哥,即使分不清爱还是责任,也用他瘦弱的肩膀担起了这份重担。
说起,写这份影评,最大的原因则是七砂这个角色,和阿哲一样因为家庭原因承受更多的压力,但还好是个坚强的孩子,被父亲抛弃好几次,即使每次愤怒的挂掉父亲的话,见到他仍然期待着父女该有的生活,当父亲承诺她一起去教堂时,小小的脸上充满着喜悦,又再一次燃起希望,他会回来吧,他会好好的和我一起生活吧,然而第二天的父亲还是偷了钱跑了,奶奶只是木木的看着钱盒,七砂顾不上换衣服着急的骑单车到了教堂,她还是相信的,昨天的承诺,他还是不在,而她,再一次的被抛弃。
之所以这么在意七砂,我想也是因为有着相似的经历,那时也是这个年龄,15岁的我家里发生了很多糟糕的事,如今也只想这样轻描淡写的说了,我爸说,会好起来的,家人总是这样,愿意一次次无条件的相信他,但是还是无数次失望,现在的我21岁,无论何时终究还是爸爸,不过,这些糟糕的事也让自己慢慢成长了吧。
最后在比赛的大厅,七砂看到了父亲,满脸疑惑,但是那个时候心里该是闪过了一丝喜悦吧,他是不是来看我比赛的呢,但是编剧在这里终究是现实了一把,父亲早已组建了新的家庭,他时来看另一个女儿比赛的,失落难过,但是突然一下多了一分释怀,七砂轻轻的按了一下琴键,“船的汽笛声就是哆,前进,前进”听大合唱的时候,鸡皮疙瘩突然起来了,听着听着也哭的不像话,总觉得听歌听哭的自己有点羞耻,15岁的我有着同样的烦恼与不安,15岁的我有点着急着长大,现在的我成长为自己满意的样子了吗?
已经很晚了,请收下我这碗浓浓的鸡汤歌词很美好:你好 现在看着这封信的你啊在什么地方,又在做什么呢十五岁的我啊,有着无法对他人说出的烦恼但是如写成信给未来的自己或许就能诚实的说出吧现在,感觉会失败,就要哭出来,没有存在感的我啊要相信谁的话去做才好呢?
只能在无数次心碎中痛苦的继续生活活在当下你好啊 十分感谢,我有些事情要对十五岁的你说啊自己要走向何处,这样的问题只要走下去就会知道答案无所适从的青春就像是从海上乘风破浪要乘着梦想之船向着明天的彼岸进发现在,到了要认输、哭泣、消失的时候只要相信自己的声音一直向前就可以了即使是长大的我也会因为心碎彻夜无眠苦尽甘来的活在当下人生肯定有自己的意义,要小心的呵护你的梦想Keep on believing感觉会失败,就要哭出来,没有存在感的我啊要相信谁的话去做才好呢?
呐,现在到了要认输、哭泣、消失的时候只要相信自己的声音一直向前就可以了无论到了何时,悲伤都是无法绕过的微笑吧,面对目前的生活活在当下你好 希望看到这封信的你啊能够得到幸福
gakki作品补全之旅,也说几点1.我巨嘎毕竟美如画。
2.虽说剧情是老套啦好多发展都能猜到,但片子的叙事结构还是相当不错,几条线的矛盾和几个人的故事融汇到歌里爆发,虽然没有实质性地解决问题(这一点倒是缺憾且真实的,唱首歌问题就解决了反而很假),但大家都收获值得珍藏的经历和直面问题的精神力量。
几处小伏笔也埋得不错,比如草丛里的男生和台阶上的女生,呼应成趣。
3.蓝天碧海礁石,老式建筑和弯曲陡峭的坡道,营造出孤岛上自顾自落后于时代的悠闲感和疏离感,gakki的破卡车是点睛之笔。
柏木老师回到岛上是为了逃避与疗伤,伤结疤了不再逃避了,就到了离开的时候。
4.和悠闲与疏离相匹配的,是片子的节奏,弹幕里说看了几天都睡着的大概也不是假话2333,没有大的矛盾冲突,给人的感动也是淡淡的,淡而有回味,也算是不错的观影体验。
5.为我嘎而来,见到了和卖萌白发侦探以及晨间剧女律师不一样的gakki,外冷内热演出来了,演技来讲不过不失吧,但似乎没有作为主角撑起全片的张力,个人理解,如果能够把一开始的落寞还有压抑里的一点小狂野(没车窗的破卡车在小岛上开得飞起啊你想,但是小狂野这一点我似乎没从gakki的表演里看出来)以及最后对学生们的感情更加凸显的话,柏木这一人物形象大概会更加丰满立体些(也许是我期望太高)。
6.作为我噶新晋脑残粉,看我噶挑战不同类型的角色固所愿也,所谓无法包容最差的一面就不配拥有最好的一面,抱着怎样的她都喜欢这样的觉悟,见证她一直走下去的道路吧,补全之旅下一站黎明的沙耶。
以上
长崎小岛的中学,谈一群15岁的学生的青春。
没有明目的狗血,只有暗自流淌的感动。
柏木百合一个有着痛苦记忆的老师,才华横溢的女钢琴家,一夕之间再也不愿弹起钢琴。
没有人会想听我弹钢琴,想着想着,便无法按下琴键。
gakki太美,夕阳,小岛,绿草下的gakki都是板着面孔,没有神情,人物的定位让gakki吝啬地给出笑容,整部影片,除了结尾明朗的笑和对桑原悟重回合唱团的嘴角轻轻一扬,便只有在车里对着春子的一道弧线,难以看清的笑。
当仲村哭着让她弹钢琴给她听,她好像找回了原来的柏木百合,三年二班柏木百合,我的愿望是用钢琴给世上所有人带来幸福,将来我会给谁弹琴呢?
这一次,柏木触及15岁少女最深的痛处,想要给她带来幸福。
故事的最后,柏木也给自己带来了幸福,留言删除,她找回了15岁的自己。
仲村七砂一开始我是拒绝这样的女生的,性格暴躁,野蛮任性。
嘴巴一说话就撅得高高,难以接受。
随着影片的推移,我们看到仲村的柔弱在一点一点展现出来。
父亲是她的软肋,母亲是她的铠甲。
一个男生提及她那混蛋的父亲,她竟难以反驳,父亲再一次背叛离家,她只是对着天空大哭一场。
最后铠甲战胜了软肋,想起汽船鸣笛的do声,想起,菜奈津,不要哭,前进前进,她就这样忘记了不远处父亲给她带来的伤痛。
桑原悟一个瘦小、害羞的男生,让我无法想象什么样的青春故事会在他身上展开。
一条柔顺的黑发,一场澄澈的双眼,总是不说话,不与别人交往,他太像一只独自穿梭于梅花林的小鹿了。
合唱团是他人生的转折点,因为热爱合唱,他一度想与自己的使命反抗。
照顾哥哥是他一生的使命,也是他生下来的原因,这样的重负没有让他埋怨,反而更加乐观地感恩哥哥。
桑原的无私让我极其地想寻找另一个人的自私,我却找不到。
长崎小岛,夕阳落日,粼粼波光,好像一切的人都没有过错。
影片的主题曲讲得是15岁的自己同30岁的自己的碰撞。
每个人都要求写一封致未来的信。
现在的我,也会经常幻想将来的我会身处何方,做着怎样的事。
“我希望30岁之前的我会死去,重新活一个不一样的我。
”“我也希望30岁的我会给我爱的人带来幸福。
”莫失莫忘,唇上留歌,心存太阳。
最精彩的部分,就是最后大合唱的两部分,尤其是《信》那首歌,听得我起鸡皮了。
之前不是没有看过这部分的剪辑,顶多觉得好听而已,但是看电影看到这部分的时候,真的听到有点想哭。
所有人的演技的话,木村文乃是最让我不感到违和并且入戏的,其他的真的有点尬。
对了,还有那个高音部小男孩桑原悟的选角,很赞,腼腆,眼睛澄澈。
我后面想了想,其实这个剧本不算顶好,但是我会觉得如果演员的表现能更出色点的话,会比现在好很多。
很多地方如果让我自己想象的话,会真的很有感觉,也许是因为想象有美化的原因在?
不是大团圆结局,让我很开心。
因为人生就是这样,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是要抹杀努力的结果。
仔细想想,你自己在努力难道别人就没有努力吗?
电影里这群孩子因为努力,从一般变成了不一般,但是,拿金奖的那个团队也许就是因为努力,从优秀变得更优秀呢?
人生也是一样。
然而这是在说明我们一般人就不要努力了,因为再努力也比不过那些本来就优秀的人吗?
不是。
人存在,并不是为了跟别人比较,而是跟自己比。
因为努力而比曾经的自己更优秀,现在的自己才能去到一个更广阔的天空,看到更多东西,感受到更多情感,也收获更多……喜欢gakki最后说的那段话。
我本来想快点看完电影把占的空间腾出来,但是因为想截下来那段话,现在打算截完再删。
不知道这部电影有没有小说版,有机会找找看。
尽管是青春片,更多的是透过十五岁的故事,看到生活中许多情感细腻处的描写。
先来说说几处感动吧。
第一处是桑原的妈妈。
知道自己来到这世界的使命,对于一个十五岁的少年来说,是如此清晰且残酷。
因为有一个自闭症的哥哥,父母为了能够生一个弟弟或妹妹,在自己离开人世的时候,能够有人照顾他。
所以桑原来到了这个世界上。
自己说,偶尔,偶尔会讨厌哥哥。
但是深知自己的使命,一出生就生命就被赋予了意义。
因为参加合唱团而让哥哥走失一次,遭到责备的桑原不得不忍痛放弃。
把这一切看在眼里的妈妈,承接下了每天下午去接哥哥的任务。
桑原因此有有了参加合唱队的机会。
当他说出抱歉的时候,妈妈微笑着回答:这个时候应该说“谢谢”不是吗?
家人的支持在这时候变得如此有力。
我们总是对容易对自己最亲近的、最爱自己的人,过分宣泄自己的情绪。
这些话语上的“暴力”总是无意地伤害着他们。
我们太容易说抱歉,但为什么不把这些说抱歉的机会换成说谢谢的时刻呢。
桑原感谢哥哥,感谢因为他的缺陷,自己才能够来到这个世界上。
谢谢你,爱我的人,让我能够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一直感到坚实的力量。
谢谢你们对我的宽容,给我不断犯错的机会。
第二处是圭佑对荠菜隐藏的情窦初开。
一个男孩对于女孩的喜爱,在这个时期显得如此单纯而有直接。
男生们为了看美女老师加入合唱队,圭佑似乎也是其中一份子。
随着剧情的推进,发现他因为同伴说了荠菜的不好,冲动地打了对方。
把散乱的男孩子们纠集起来认真练习唱歌,并且一直坚持到比赛。
最美好的画面,还是在那段沿海的公路上,女孩背着手在前面走着,男孩推着自行车在后门跟着,夕阳下,没有人说一句话。
有时候,不需要语言的情感表达,更令人感动和满足。
青春的荷尔蒙跃然纸上。
深切感受到被爱,也是因为恋爱之后,似乎开启了第三根弦,发现原来被全盘接受的感觉是这样的。
虽然荠菜因为父亲的原因而对男同学异常粗暴,但是在圭佑的眼里都不是问题。
甚至女孩一些细微的变化都被看在眼里,连菜的好朋友都没有发觉她的异常,而男孩的眼睛却洞悉了一切。
被温柔注视着的感觉是如此不同一般,也是如此幸福温暖。
就不谈gakki在影片中的表演啦,全程面无表情。
虽然是冲着她进来的,感谢,也因此发现了一部很棒的青春片。
给十五岁的自己,之前是在奶茶的歌里面听到中文版的,没有想到是日版的原曲,歌词也写到心里去了。
活在当下这个词,被讲到烂透了。
但还是在「不失勇气 唇上有歌 心中有光」在结尾处收到了来自编剧和导演传递的感动。
最近自己也当了老师,有了第一批学生。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自己能够有一桶水,才能给他们一杯水。
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努力,真诚希望通过于此,让他们在考试中都能做到自己最满意的答题。
很享受自己在讲台上把自己的感悟分享给他们。
gakki在里面也是一位老师,从刚开始的讨厌,到最后的喜欢。
没有煽情的留下,萍水相逢的情感碰撞。
我们总是他人生命的过客,但是在世界相交的时刻,就都好好付出真心对待彼此吧!
谢谢今晚,遇到了这群十五岁的孩子,遇到了一个写满感悟的夜晚。
对爱我的人,我爱的人说,你在也真是太好了啊!
keep on believing(坚持信仰)其实这部电影教会我们很多东西,简单易懂,歌词台词就体现出来了,后半段快要演奏的时候gakki由于收到朋友晴子分娩不顺利的事情的电话,弹奏钢琴时出现了失误,被学生追问下去,结果部长由于痛苦想逃避,结衣说了句:“不要逃避,你们现在该干的事,就是唱歌,你们的晴子老师也在战斗(生娃),而你们的战场就在这里,一旦逃避了就谁都拯救不了,也没有人会来拯救你,教会我的不就是你嘛?
我不会逃避了,我也要战斗,你不是一个人,我们都在”。
活在当下 要面带微笑,宛如唇上有歌,每个人都有无法说出的烦恼,痛苦的继续前行,可以试着写一封信给未来的自己呢,自己该走向何处,这样的问题只要迈出步伐便会知道答案,只要相信自己的信念前进即可,即使是长大的自己也会因为心碎而彻夜无眠,但要古尽甘来的活在当下,人生的一切都有自己的意义,追求自己的梦想吧
也许有一天,习惯了城市的灯光与摩天轮的你,会忘了自己也曾赤脚站在沙滩与草原上迎风歌唱;麻痹于工作压力、生活苦担的你,会忘了自己也曾为自己青春期的许多阵痛而烦恼;饱尝人情的冷淡、疲惫维系于一段段脆弱社交关系的你,会忘了这个世界也曾闪闪发亮,而你面带微笑、毫不害羞,宛若唇上有歌地向陌生人传递爱的信息。
那一天,你会忘了15岁的自己是怎样地全力以赴,一边迷茫着一边磕磕绊绊地成长,但现在,正15岁的你,拥有一整个天空的蔚蓝与满心的纯真的你,请不要那么快地对这个世界筑起戒备,不要那么快地驱散自己眼里的光与热泪,不要那么快地放弃向远方呐喊、对旁人与世界任性的权利,好好地挥洒你的青春,只有这样,你才有足够的回忆供未来的自己翻阅,你才有足够的力气供未来的自己稳住颤抖的手臂,轻轻地按下人生琴键的两个“哆”,默默对自己说“前进、前进……”
很早之前我听过王俊凯翻唱的《致十五岁的自己》,但是一直不知道这首歌原来是日文歌,旋律和歌词都十分动人,会让听到的人忍不住眼含热泪。
看完《唇上之歌》,我觉得这是一部有关青春、梦想与救赎的作品,故事中的桑原感恩因为哥哥是自闭症患者所以自己才能来到这个世上,而荠菜却因为自己的到来导致妈妈嫁给了不负责任的爸爸度过了不幸福的一生而后悔自己的到来,柏木老师也因为男友的意外离世而放弃了弹钢琴,就是这样一群内心破碎的人却因为音乐而聚集在了一起,彼此温暖,彼此照亮,慢慢走出了心底的阴霾,重获微笑和快乐。
本来以为他们在台上合唱的时候就是最打动人的情节,没想到接下来,桑原的自闭症哥哥学着小时候在教堂里听到的荠菜妈妈安慰荠菜的话,“荠菜,不要哭,前进,前进!
”我觉得心里好温暖,可能不是每个人都能从原生家庭里获得幸福,但只要努力战斗,做好自己,一定会有其他形式的爱会来到身边❤
为了一首歌而看一部电影。
其实最初是为了看新垣结衣,在b站上下载的,还没下载完结果b站日剧全部下架,也就没有看。
最近在b站上看到了 手纸 ~拝启 十五の君へ~的视频,是《唇上之歌》结尾部分的合唱,很触动。
整部电影并没把重点放在gakki身上,反而对仲村和桑原比较关注。
剧情发展结构是几个人物克服困难,最后成功参加全国合唱比赛。
影片中一个情节是桑原给十五岁的自己写信,信中,桑原找到了他存在的意义-照顾残障哥哥,虽然有些对他感到惋惜,但是善良的桑原情愿去做,到了三十岁的时候他也会这么想吧。
对于这首歌的歌词,分为15岁的自己写给未来的自己和未来的自己的回信。
很浪漫啊,如果我给三十岁的自己写封信,把自己现在的迷茫倾诉,那时的自己会是怎么想呢,到那时看完这封信,会给这时的自己回什么话呢?
这算不算是一种仪式感呢?
哈哈
很多男人喜爱新垣结衣喜欢的要命,作为同性别怎么也喜欢不起来,美则美矣,没觉得多特别的美。
这部电影颇有中国现在很多爱情文艺片的风范,老套到能猜得到的剧情,插播一些美丽自然风景片,再加上女主不能过度的表情演技几乎靠眼睛。
但是最后的片尾曲响起来,让人感动。
故事故作复杂的讲了三个人的故事,凑齐了130多分钟。
很多情节安排的刻意又没有意义,有网友在微博说看到这部电影很感动很好看。
但到我这里,三星的评分两分是给剧情很枯燥表演很用力的小演员们,一星给片尾曲,比剧中的合唱版好听好多倍。
再一次确定,深知套路和模式的日本青春片里,精品少,好看的挺多,无趣的拼凑版也很多啊。
小清新励志之歌,大爱结衣,只要颜值就够啦~
不要被新垣结衣迷惑了··拿起好电影的标准吧··
十五岁的你,有太多烦闷,也许是父亲的抛弃,也许是对于哥哥的承诺,十五年后的自己,一样怀疑,当初许下的愿,如今是否成行,用琴声带给全世界人幸福,用歌声唱出活在当下的内心,坎坷面前,坚持信仰,相信一切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勇敢向前,发光发亮。
太过煽情。青春当然有难以说明的苦痛和秘密,但这样撕心裂肺真的好么。我见过最好的送别是《机器人竞赛》里荒川良良那群糟糕到极致的精英在海边大骂畜生啊郁闷啊欢送你们!日本青春片的极致就是《五个扑水少年》,难以逾越。PS:我是冲着桐谷健太去的,你说一美男怎么就沦落到这地步了!!重启啊!!!
歌 不错,还有弯弯这“再会吧 ! 青春小鸟”笑死了Hhhhh
在我看来,很多的情绪转变,心路历程来得都很莫名其妙,硬生生的抒情让我疲惫且尴尬不已。最起码在这部电影里,我丝毫感觉不到新垣结衣的演技或是好看。那首贯穿整部电影的合唱曲子是挺好听的。整部电影最打动我的是,人物的居住环境,小岛,环海,远处的汽笛声,我要是能住这儿就好了。
视听节奏颇抓住了一种悲凉的岛风感
意外去世的恋人,无可救药的父亲,患自闭症的哥哥,初为人母的好友,我们总因为别人的快乐而快乐,悲伤而悲伤,这种自然而美好的感情十五岁就已经存在且将持续我们的一生。音乐可以救赎别人,爱可以救赎自己。莫失勇气,唇上留歌,心存太阳。
新垣结衣摆了130分钟的臭脸
我坚持不了了!!!
咖喱较少的不笑的电影 怪我 看了一半没看下去
看到开头就可以猜中所有过程和结尾的电影,实在不是我的菜。一小时32分左右的画面很美。
面瘫+中二+矫情+俗套、科科
色調很好看但是毫無邏輯⋯⋯gakki不適合這種當老師的角色。
什么叫长大,长大就是不再相信以前所相信的。
节奏剧情演技 看得我尴尬症发作
不讨论剧情,只说小结:在恋空以后,她几乎告别了安静,可是这一部让人静的生畏。一个好端端大大咧咧唇红齿白的姑娘就要像小黛一样不疯不成仙。想念我的恋空被班里传阅的时候,想念朝六晚十的时候
不服老不行啊,明明最后大家合唱的场景那么矫情那么假,但就是控制不住眼泪往下流。另外,这首原声《写给十五岁自己的信》真好听。前不久去了舟山的东极岛,那估计是我此生去过最美的地方(没有那么多游客就很棒)。第一次近距离见到那么蓝的海,第一次踏上一座小岛,第一次真实听到远处海岸边上客船时不时传来的汽笛声,就和这部电影里看到的一模一样,呜呜呜……呜呜呜……我贼觉得稀罕!
同样的很平凡的合唱题材,《放牛班的春天》却讲得动人多了,这部电影没有化平凡为精彩,所有的所有都太随处可见了-_-……一星给合唱效果,一星给原作曲……顺便重温了一下我最爱的贝多芬的悲怆第二乐章_(:з」∠)_
日系小清新,剧情简单,节奏轻快,演技不那么用力,新垣结衣真是美到女生都会爱!跟李狗嗨里的气质完全不同。台版翻译笑死我了:再会吧!青春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