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来想写个长评的,但是点太散,实在懒得串起来,所以就分点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了。
其实看的过程全程脑中开弹幕的,相信你们到时看也会是这样。
【剧透剧透剧透剧透】1、瑞秋老师依然在“时间旅行者”专用妻子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远,依然非常迷人,而且我保证戏份绝对超过五分钟。
2、关于与相爱之人争吵时的哲学。
千万不要说气话。
“你的生命中还可以有其他部分……”“哪些部分,比如说你?
”这样的对话实在是要不得。
漫威BG线里,这条算处理得比较好的了。
表背面的文字,欲言又止的邮件,当被戳中穿越时空也要找到爱人的心情,这些都处理得很不错了。
3、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看的英文又没字幕所以全程是做听力的感觉,觉得节奏特别快。
“开天眼”万花筒部分确实略鬼畜,其实我内心中是有点想拒绝的。
(不知道五十年后的人们看这段镜头的时候会是什么感想)但是蒂尔达·斯文顿的部分又处理地那么气定神闲。
4、该如何评价“古一法师”这个角色?
这样的“主角的师长”的角色我一向都是喜欢的,也很容易让我串戏到其他片场,领主角入门,黑白参半,既有过去与黑魔法的纠葛,但是因为挺过来了没有入魔道,于是变成参透了生死的智者,但却注定先于主角离去。
正如古一法师的台词所说:“我没有战胜我的心魔,我只是凌驾于它活着。
”5、“嗨,我来跟你谈个判”部分,反派大boss的造型和声线让人想到多年前阿拉丁动画里的山洞怪,然而此时的博士,又何尝不是普罗米修斯、西西弗斯式的人物,这让这个人物的命脉一下子呈现出来了:他是医生,他要救人,为此他不惜牺牲小我,周而复始。
古一法师不停地说,你还没有放弃那个自我。
但是博士可能永远都无法放弃这个自我,他目前的战斗大都是被逼到绝境时的爆发。
我表示期待博士未来在这方面的成长和博弈。
6、“DR STRANGE”名字梗玩不坏。
7、本尼帅出新高度了,这是不同于卷福的帅气。
棱角分明的脸,绝对有型单手甩披风动作,与法师告别的那场戏里,眼里粲然有星光。
8、前段时间刚刚看了《佩小姐的奇幻城堡》,也是时间循环,也是分散在世界各种的中转站,也是眼睛变异的反派角色、渐次出现的中国元素和华彩的战斗片段。
真是近段时间的主旋律——也许因为人类已然战胜很多东西,但还没有战胜时间。
而古一法师说,生命的有限赋予生命意义。
9、我第一次看见蒂尔达老师是在《纳尼亚传奇》。
《纳尼亚传奇2》里白女巫有一段“差点儿复活”戏,有一个镜头是白女巫的手从冰里伸出来,也是钻石状的透明物体,有点像这里的镜面。
蒂尔达老师演反派的时候就很魅惑,而演正派人物的时候,就无比地坦诚。
10、法师问“哎呀,那你过去是怎么成为一个出色的医生的呢?
”博士回答“study and practice”,别无他法,只有勤勉学习和练习,即使天才也是如此。
与你共勉。
肾上腺素飚到现在都没有停下来。
这个句型是这样用的吗?
↑那个一只手固定一只手画小风火轮的动作真的好魔性,感觉未来几天应该会一直盘旋在脑海里。
以上。
开车别玩手机,当然如果不是开兰博基尼那样速度超快的车可能问题也不大...额还是要谨慎按照规范使用交通工具吧(认真脸)其实片子整体真的没有豆瓣评分那么好,但冲着卷福也足够值回票价了,英国男人的魅力真的是无法拒绝。
特效满分,演员演技满分,卡司阵容都比较强大了。
槽点主要在于剧情,背景和设定比较唐突和无逻辑。
对于一个电影的剧情我们当然要仔细推敲,起码逻辑上让人信服吧,当然如果接受了原剧情的设定也就那样吧,世上哪有完美的东西呢
从2008年钢铁侠开启漫威电影宇宙征途至今,奇异博士已经是这个宇宙军团的第14部漫改电影了,在每部漫威电影底下都不乏这样的评论:漫威已经陷入沉闷的模式化啦,距离观众审美疲劳还能撑多久?
在漫长的电影发展史中,漫改电影和超英电影终将衰落,这是必然的。
然而这个问题显然不构成目前漫威的危机,因为在其他漫改电影还在上下求索或江郎才尽的时候,漫威依然能端出第14只不同以往的新鲜番茄。
虽然烂番茄网的指数并不能代表影片的全部,但多少反映了一些口碑,为了点题,我还是把这8年来漫威出的所有超级英雄电影在烂番茄的新鲜度指数做个简略的排序一览(排序的是小番茄指数,括号里是爆米花指数):钢铁侠1: 94%(91%)复仇者联盟1:92%(91%)银河护卫队:91%(92%)奇异博士:90%(92%)美国队长3: 90%(90%)美国队长2:89%(92%)蚁人: 81%(86%)美国队长1:80%(74%)钢铁侠3: 79%(79%)雷神1: 77%(76%)复仇者联盟2:75%(84%)钢铁侠2: 72%(72%)无敌浩克:67%(71%)雷神2: 66%(77%)简单感受一下,钢1作为翻盘之作地位不说,经过开头3年反响平平的摸索试错,2012年复联1开始,之后的美队2、美队3、蚁人、银护新鲜度都非常高,显然漫威已经找到了自己烹饪番茄的配方。
【影评非专业,很多属于个人理解,篇幅较长,有评及其他电影。
如果有小天使戳进来,感谢阅读,欢迎讨论:)======================以下内容涉及剧透!
========================【配方1:想象力】《奇异博士》给人最大的观感是什么,屌炸天的特效。
特效背后是什么,强大的电影科技。
在数字电影技术席卷全球电影工业的今天,电影科技上的不断突破让电影无限逼近它的本质价值——造梦(这不,隔壁李安也说:他挑战120帧新技术就是为了让这个梦更清晰)。
所谓漫威拍戏,全靠演技,动作捕捉加上精细的CG制作已经以假乱真到观众眼睛“看不出来”的地步,幕后拍摄几乎全是绿幕,有的英雄甚至不穿制服,穿着浑身贴满捕捉点的动捕服就拍了(说的就是你,小蜘蛛)
但梦光有技术是造不起来的,梦的根本是想象力。
《奇异博士》口碑刚开放的几天,我频频看到“万花筒”这个词出现在各种短评中,脑补了一下完全不明所以。
然而等到观影,才发现真特么的是万花筒!
视效创意可谓在《哈利波特》《盗梦空间》《2001世界漫游》的巨人肩膀上更跃一步,空间不仅能折叠,还能不断分裂,扭曲,解构,重组。
想象力的无限延伸,不断拓展的视觉纵深,目不暇接令人兴奋的观感就是这颗番茄最新鲜的成分所在。
因为笔者平时还做一点渣后期,深深明白每一分钟的视频特效做起来是多么不易,所以每次观看诸如《星际穿越》《奇异博士》此类电影时,都会在电影院内长跪不起啊,对着片尾那一堆完全不认识的制作组职员表临表涕零啊!
为什么别人这么牛逼我这么辣鸡啊!
当然后面这句完全是自取其辱。
电影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每一个脑洞和细节的贯彻,都是背后技术在支持。
因此我不能苟同一些对该片“除了特效,啥都没有”的影评,仿佛特效是不需要动脑和精力就自动生成的,建议去观看一下幕后拍摄过程,感受一下真正“除了特效”剩下的是啥。
杨德昌的《一一》里有句台词:电影发明以后,人的生命延长了三倍。
看完《奇异博士》,再次想感谢特效,让人所存在的空间也扩大了三倍。
电影,真乃时间和空间之奇迹。
【配方2:可能性】当科学唯物的奇异博士第一次来到卡玛泰姬,质疑古一法师口中的玄学时,古一法师宛如一拳超人般(雾)一掌轰了他个灵肉分离说道:愚蠢的人类啊Open your eyes,无限的宇宙存在无限的可能性。
这句话正是漫威活力的来源,漫威从不说不可能,从不限制故事的发展空间。
在漫威的电影世界,当你看完复联觉得已经没有更新鲜的斗殴了,蚁人带你开拓了微观世界,你得知被冲进下水道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当你看完雷神觉得再大也不过是毁灭地球了,银河护卫队带你走向宇宙空间,在无边黑夜之中欣赏一次花开;当你觉得我们的征途就是这片浩淼宇宙了,奇异博士又轻易地击碎了宇宙唯一论,开启多元宇宙的可能性,告诉你除了这个世界,还有无数AU,除了超级战士,还有魔系法师。
漫威一路步步为营,在各种时间空间内攻城略地,汲取新的可能性作为土壤,生长出一部部口味不尽相同的作品。
当然电影呈现的可能性只是漫画的冰山一角,漫画才是那个脑洞大到丧心病狂的大魔王,美国队长可以突然Hail Hydra,雷神可以突然举不起锤子,浩克可以变成混世恶棍,可见根本没有什么不可能。
漫画是没有太多原则和“骨气”的,只有出人意料的一个又一个卖点。
当很多人觉得某个角色已经ooc了,某个宇宙天要塌了,漫威药丸了,然后漫威呢,看这个宇宙玩得差不多了干脆炸掉重启,去开辟其他的可能,仿佛一个顽童,永远没有节操和顾忌,只有疯狂的尝试。
它敢玩,因为它玩得起,也必须玩。
在竞争激烈又喜新厌旧的市场,不创新根本活不过两集,而它已经活了75岁。
【配方3:宇宙观】可以说没有比漫威对自己的未来规划更清晰,部署更精准的了,简直就像大学里那些把自己何时出国何时读博到哪家公司实习在哪个行业奋斗三年一个进击五年一个跳跃都规划得一清二楚的执行力max型学霸,难怪奇异博士入学第二天就去找灵体分离的书,夜里灵魂还要爬起来继续读书,这种沉迷学习无法自拔,身体和心灵必须有一个在路上的学霸精神,看得我热泪盈眶自愧不如,我甚至连自己明天吃什么都无法规划,咸鱼.jpg。
漫威宇宙观的构建是个循序渐进且迅速干脆的过程,从钢铁侠依靠高科技从恐怖分子手中拯救美国的都市英雄故事,到美国队长从纳粹手中拯救人类的战争英雄传说,复仇者一役引出了女巫快银这类异能系,雷神又将地球卷入地外神界的血雨腥风,银河护卫队则将拯救的范畴推至整个银河系,奇异博士,从其复仇者联盟和雷神的彩蛋看出,将作为漫威联结起地球、神界、体能系和魔法系英雄的跳板,通过英雄故事间相互渗透相互递进的方式继续拓宽自己的宇宙版图。
然而这么多英雄电影,即使设定各异,其本质还是类型片,是类型片就有审美疲劳的危险,而漫威尽力减少这种危险的方法除了不断求新,就是绝不恋战,相似背景的系列不会开两个,同一量级的电影不会超三部,每部电影都有自己打开新格局建立新联系的任务,打通整个漫威宇宙前不在某一环节做过多停留和投入。
这也是我虽然很想看冬兵系列电影,但亦不太强求的原因,尽管冬兵这个角色可挖掘的故事有很多,但他的时代和背景,在广度和可发挥余地上都已很难满足漫威今后阶段的野心。
【配方4:反英雄】“Hero”一词源于古希腊神话,意为“神人、半神的勇士”。
而英雄电影走到最后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反英雄,这是道德规则演变和市场需求的结果,《死侍》这部典型反英雄作品的叫好叫座已经证明了这点。
虽然漫威并未开发这类典型角色,但反英雄的影子已经在近两年的电影里开始凸显,英雄不再是自我牺牲时刻把集体放在第一位浑身散发着救世主的光辉完美到零缺点的刻板形象,最明显的,银河护卫队,英雄可以是一群逗比。
英雄身上最反英雄的是什么,是私心。
将私心挖掘得最赤裸的,是《美队3》。
这里要心疼一下美队,说起私心,这群英雄随便挑一个都能比他有更多的私心,因为他们都有家人,亲人永远构成最大的私心。
只有看起来无牵无挂的队长最接近于人们心中毫无缺点的英雄形象,而在这样一个形象身上挖掘他唯一的私心,就好比在一颗圆满的鸡蛋上敲出一条裂缝,其震慑力要比那些徇私也情有可原的英雄大得多。
因此有人觉得美队3的美队ooc了,就是因为他违反了他们心目中关于英雄的定义,身为一个英雄你怎么可以站在群体的对立面,怎么可以偏袒一个通缉犯就因为他是你朋友?
Who cares啊又不是我朋友。
这就是漫威最狡猾的地方。
队3最有张力的是最后在西伯利亚基地的那场戏,最言如撞钟的是黑豹的一句台词:“仇恨是可以吞噬人心的”(大意)。
这一幕将英雄、反派、灰色地带的冬兵拉回到同一地平上,每个人身上都带着不同的仇恨和情感,没有谁能独善其身,但他们都选择了不同的方式面对仇恨,成为了不同的人。
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反派洗白起来很容易,因为观众善于慷慨地赠予那些可怜之人一点同理心,但是往往英雄屹立得太久,人们便忘了他们生而为人,给他们提出近乎神般洁癖的行为标准。
反英雄则在于重新提醒你,每个英雄都来自普通人,两者无法割裂,英雄之所以无坚不摧,不是因为他们无情,恰恰因为他们有情。
这也呼应了美队1厄斯金博士的信念:任何人都能借助外物变得强大,而成为英雄或恶魔,源于人心。
至此,美队三部曲在史蒂夫·罗杰斯的角色塑造上画了完满的一个圆,请允许我点赞三分钟,也感谢漫威这波凶残的反英雄,还给我一个有血有肉的队长,而不是英雄主义上的一枚标签。
【此处太认真了,其实漫威就是觉得这样更有话题性嘛。
《奇异博士》在反英雄这个问题上,处理得要轻巧许多,博士倾家荡产拜师学艺,只是为了治疗双手,对当英雄没什么兴趣,如果法师没摔死,他搞不好还不会接班,这给他的英雄之路带来了一些偶然性。
(后面会讲到)而最难得的是,这个被迪士尼收购后以健康向上作为审核标准的电影系列,终于开始不是一味地要消灭黑暗了,它开始承认“黑暗是消灭不掉的,你只能学会与之共处。
”当古一法师带着活了几百年的泰然气度悠悠吐出这句话,我就拜倒在她的光头之下了果然跟外面的妖艳好人不一样啊,这比美队3又更进了一步。
世界本就不是非黑即白,电影里也很难再找一个纯粹的好人和纯粹的坏人,简单的二元对立论已经被抛进文艺创作的历史长河。
古一法师的角色本身,就是一个既非英雄亦非反派的存在,她只是选择一种妥协,达到一种自认为更优的结果,所谓“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因此在博士两次质疑她沾染了黑暗时她都不做丝毫辩解,因为她早已接受了体内同时存在的光和暗,颇有些东方玄学中黑白相融此消彼长的气质。
以及博士最后也没治好双手,只是像她所言学会了接受,顺势而为,就这么抖着。
我个人很喜欢古一这种道德界线带着模糊的角色,这让他们更有讨论的空间,能讨论的角色才会更有趣和丰满。
如果说《队3》在英雄身上揭示的是私心,《奇异博士》所揭示的就是矛盾。
黑白的矛盾,自我的矛盾。
比如最后的大boss多玛姆,就是卷福自己演的,导演甚至盖章说:“多玛姆就是奇异博士的黑暗面。
”那么博士和多玛姆的谈判寓意简直就是小朋友也能看懂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做过类似挣扎,有时候你感觉自己陷入死局,困步不前,毫无长进,就是内心的黑白站在大细胞上做着鬼畜且无休止的拉锯战,只有一方获胜,你才得以迈步,迈向光明,或迈向堕落。
So easy!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不会扯淡!
话虽如此。
那这部电影就没有套路吗?
非常套路。
这部电影就没有缺点吗?
很多缺点。
最大的套路和缺点,就是剧情,这是漫威的习惯性弱点。
《奇异博士》剧情简化了就是遭遇变故/不如意的生活→试图改变→获得契机→遇到灾难→克服灾难→成为英雄。
这个模式基本囊括了50%的英雄起源电影,你甚至可以套入《美国队长1》或者《功夫熊猫》身上也并无违和。
但这是正常的,电影发展至今有许多业已形成并被观众广泛接受的叙事结构,优秀的叙事结构多数是菱形的,由一个点出发,扩散至高潮,最终回落到一个点,而剧情就是在这个框架内填充自己的起承转合,在起承转合间寻求自己的亮点。
那奇异博士在剧情上的亮点是什么?
很遗憾,非常少。
不仅反派角色没有太大记忆点,且该片的高潮非常诡异,仿佛没有高潮,博士换了一百种死法终于打通关了,甚至一个通关画面也不给,博士就这么徐徐降下来说“我们成功了”,伙伴们一脸暴风过境地附议“我们成功了”,完全没get到什么成功的喜悦,共鸣太低。
当然你可以说这是反高潮,但我有限的眼力并没看出什么反高潮的意图,没准就是剪辑或者导演的锅吧。
但有一点我想肯定的是,这位英雄成为英雄的必然性减少了。
作为英雄起源电影,不管遭遇什么,主人公最终都会成为英雄,海报上都特么大特写挂着呢对吧,因此我们看《队1》时,不会觉得Steve个子小有什么问题,总之他都是要当队长的,我们看《钢1》时,不会担心Tony在山洞里造不出机器,总之他都是会逃出去的,这种已知的必然性给观影带来一定的乏味,而在《奇异博士》中,这种必然性被悄悄地藏了起来,你依然能从海报上深刻地明白Strange是会成为奇异博士的,但在剧情中他却没有过早地暴露这种必然:影片开篇的博士傲慢自大,除了智商高也看不出什么英雄特有的高贵品质,学艺路上仿佛开挂的软妹币玩家,听了大师兄忧国忧民的黑暗势力科普后内心毫无波动,甚至表示在下只是路过不想参与贵圈撕逼,直到古一法师死了他才发现学医救不了地球人,吟了两句诗(不),而到最后,他穿着披风步上圣殿阶梯的背影也没有昂扬激越,甚至有些不情愿的无奈,脸上亦未洋溢着我要保护地球的中二意志,只是在窗前看着颤抖的双手,默默戴上破碎的手表,仿佛就这么一个简单仪式挥别了过去,等待所谓被他破坏的时间将报以自己怎样的惩戒。
这给Strange的角色披上了一层宿命论色彩,成为奇异博士甚至不是他的自主选择,只是命运选中了他,你甚至不能斩钉截铁地判断成为英雄对他个人而言是个喜剧还是悲剧。
所以,《奇异博士》作为一部英雄起源电影,在特效和想象力上绝对赢得了观众,而综合上剧情就并不算一部十分优秀的电影,但它作为漫威宇宙征途中的一枚旗子,算是插稳了,漫威可以继续开疆辟土,显然它并不追求每一部电影都名垂影史,它要的是MCU军团在好莱坞电影格局中打出自己的品牌和位置,在漫改电影的红利期内稳拿可观的票仓,这就是漫威的套路,在一堆安全牌里打出新花样,在别人的自乱阵脚中稳中求胜。
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谈谈奇异博士这部电影的优点第二部分:谈谈奇异博士延伸出的漫威电影劣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部分:谈谈奇异博士这部电影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论演员还是角色本身,在其领域范围内都有相当的人气,两者的重叠不难看出漫威希望在唐尼年龄逐渐增长,合约越来越难获取的前提下,将整个系列的重点男主角逐渐转向更年轻的卷福身上,并且为未来MCU新的三巨头做出铺垫。
可以说这部电影和奇异博士这个角色,承载着MCU更加意味深长的未来。
然而是否成功了呢?
我会说,作为一款拓展漫威世界观的电影,它完成了应该完成的任务首先,它拓展了世界观,让魔法这个领域填补了美漫改编失败翻车的成功的一笔!
1.Doctor Stranger所塑造的角色也是成功的,卷福很好的将他的自嘲幽默诙谐的风格收放自如的呈现在银幕之上,比起图灵游戏里的图灵也更灵活。
他完美的将奇异博士这个在漫画里颇有分量的角色还原出来,表现出一种可以担当整个漫威一线男主的气势,如果未来三巨头退役,那么卷福可以完全意义替代铁人和美国队长位置。
2. 古一Tilda的表演真的很出色,虽然戏份很少,但表演让人印象深刻,在经历纳尼亚传奇电影的反派后,她更加的成熟和老练,这个英国女演员非常的喜欢,很多时候Tilda的戏她都很少笑,确实展示出作为一个大师的不确定和难言之隐。
3. 莫度的表演很用力,跟切瓦特平日里的表演风格差距很大,除了表现莫度这个角色近乎于洁癖与病态的正义观以及暴躁愤怒的一面,可能也与剪辑缺失没足够多的铺垫让他一点点变化有关。
女主是花瓶,老王的存在感碾压她,我一直很担心老王被杀,还好制作组没有这个打算。
4. 拔叔的表演合格,但他的戏份并没有多少出格的表演,但也有一段对博士的自叙能看到他眼睛里的泪水,我想导演编剧时绝对有意暗示他对家人的死有益州莫名的执念而堕入黑暗。
5. 完成了MCU拓展世界观的任务,并且衔接了雷神系列,片尾彩蛋1:雷神不喝茶,要喝啤酒,喝了两杯,说是来找他老爹,医生怕他们不给钱还赖着不走,那就答应帮忙找吧 。
彩蛋2:莫度法师,就是那个带领医生入门的最后说不干了的黑人法师。
杀了早期被法力治愈的那个人,说是世界上法师太多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谈谈奇异博士延伸出的MCU电影劣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人觉得作为一部电影Doctor Stranger本身,的第一部电影可以说是失败的。
1.反派看似牛逼,实则成了纸老虎,不如一个菜鸟新上任的奇异博士莫度的黑化感觉是情理之外意料之中的事,但其实还是不怎么理解他最后会那么极端,只能认为是他的信仰被粉碎了吧,还有他把那根棍子称为生命法庭的时候吓了我一跳。
也不理解最后的boss战,既然boss是超越时间的存在为什么还会被时间倒流回去,虽然说很强大,但是看样子也比不过时间宝石的力量....感觉好一般。
总之,这个反派只是为了推动剧情而存在的一个角色。
片子为了和谐,强行降低了boss的智商:绝大部分人都知道半死不活比痛快死难受多了,只按照电影情节里给出的信息看,loop中boss几乎每次都是给卷福一个痛快。
2.电影的剪辑和剧情,完全的套路化,你看不出这部电影和诺兰蝙蝠侠有任何区别,这才是美漫改编的瓶颈,似乎每个导演都想复制这个模式电影有很多方面,例如摄影、光照、艺术设计、剪辑,而归纳到一起如何配好好的时候,我们可以称之为导演的能力。
即便奇异博士拥有让人惊讶的艺术设计与灯光效果,但在剪辑与剧情进度上,可以说是彻底的失败。
电影内容的前半段可以说非常的套路化,让人满意的生活(或不满意的生活)→表现出对身边人的不屑(或愧疚)→遇到危机→失去一切→得到机遇成为超级英雄→练习与成长→对抗危机。
以上就是奇异博士前半段被许多人称之为套路化的东西,实际上这样的套路化我认为并不是问题。
正相反,这样的剧情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容易接受与消化,导演在掌控进度时也能很好的表现出想表达的东西。
也因此,当导演没有脱离套路化时,电影的前半段可以说是非常典型,但又比普通漫威起源电影要优秀得多的创作,你大概很大程度上会联想到托尼斯塔克成为铁人前的一段经历。
3.奇异博士很自大,然后呢?
他的自大和傲慢对剧情未来有什么发展的帮助吗?
奇异博士是个自大的人,片头是是如此,乃至到片尾也保持了这种性格,前半段的完美铺垫将他自大的因素与自大的基础都告诉了观众,并且在他失去双手后粉碎了他的自尊。
而奇异博士骨子里仍然将这种自大埋藏于心底,成为一个引发剧情新因素甚至反转的原因,比起托尼斯塔克那样自大与自发拯救世界的心态,卷福的表扬更让人感觉是在回避责任,在成为法师后,他也只想要回自己的双手。
电影通过一个人如何步行讲述了人获得能力时的责任,大部分时间卷福都在抗拒这种责任,宁愿渡过光鲜的生活,即便到最后他也并不是欣然接受,而是更近似于觉醒了某种对生活的态度,才愿意负起保护世界的责任,与过去的生活彻底说再见。
好在卷福是主角,并且他的很多性格都在前半段还好的时候做了铺垫与阐述,但是当后半段开始后,整部电影就跟被抽走关键积木的模型一样,彻底的崩塌下来,无论是剧情逻辑还是应该这样做,都让人感到不舒适。
4.我个人觉得,导演没有给奇异博士这个角色赋予一定的战斗力成长过程,而是直接让他学了一点魔法以后就急不可耐的开挂人生,这一点令人非常不舒服,因为这样的过程不符合普通人的成长过程这个分界点应该是从反派拔叔开始袭击伦敦圣所和纽约圣所时开始,从这里出现了一段莫名其妙的剪辑,剧情描述是这样的,当王、莫度与博士在负责讲述剧情后,负责保护世界的三大圣所,香港、纽约、伦敦,其中两个遭到了袭击。
而后他们所处的传送站突然爆炸了,毫无征兆也没有任何前片接洽,就好像突然告诉你战斗要开始了,做好分泌肾上腺素的准备一样。
博士莫名其妙从手无缚鸡之力变成了可以一打三的高手,而对方才刚刚解决了一个守护圣所的大师(即便我们大概只清楚卷福是被炸到纽约圣所的,但在此之前他找了几次都没有找到任何人,那么大师又是如何出现的呢?
)即便电影里有传送门这么方便的东西,但在观影体验上来讲,卷福打败了BOSS将其囚禁后,显然又返回了纽约圣所,剧情里在后半段大部分时间都在反反复复的展示这个完全没有什么实质性作用的场景,让人感到无法理解,起码从观感上来说很无聊。
5.配乐还是整体不如汉斯季默的电影,建议MCU以后可以请一个辨识度高的配乐师配乐方面我想还是有些新意,大概有十几秒让人能记得住的独特旋律,可能选取了一些比较轻巧的乐器,但整体上谈不到多出色,还有一段后期配乐我怀疑是为了配合剧情进行倒放,也有可能是故意创作近似于倒放的音乐,不过就效果而言,那简直是灾难。
整体评价:65分,好的MCU拓展世界观的电影,普通的商业电影,人物塑造,尤其是反派塑造非常平庸,女主沦为了历史最惨花瓶女主。
文章摘自公众号文章:从《奇异博士》看时空幻象、生死意义 从《奇异博士》看时空幻象、生死意义作为年度期待的漫威大作《奇异博士》又让科幻迷们过了一把烧脑的瘾。
有人为‘卷福’而来,有人为3D大片的视听盛宴而来,有人跟随着奇异博士体验了‘穿越无限维度,颠覆时空界限’,但于我,更重要的是进一步体悟了时空的幻象,生死的意义。
影片就不剧透了,这里我只想分享三点印象深刻的体悟。
1魔法与奇迹奇异博士斯特兰奇医生,在 一次车祸中失去使用双手的能力,傲慢、自负的科学家开始怎么也无法相信有灵魂和信仰,好吧,古一法师给他上的第一堂课就是星体投射,一种灵魂出体的体验。
当他瞬间穿越多维度宇宙次元空间,亲自体验灵魂出窍时,他终于选择了‘臣服surrender’。
在喜马拉雅山上,古一法师对斯特兰奇说,你只有2分钟的时间运用所学的魔法幻化出时空之门回来 ,不然就会被冻死。
奇异博士因为他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一直无法使出法力,他在和自己的小我做斗争,在控制。
古一法师对他的弟子说,‘他还没有surrender臣服’(影片中翻译的是觉醒,是意译)这里有更深层的意义,‘臣服意味着觉醒!
无法臣服的人是不可能觉醒的,一个觉醒的人一定是臣服的’。
很多心灵成长的书籍都讲到臣服的力量,臣服就是放下小我的控制,臣服就是放下执着,相信宇宙意识(真我、上帝、老天爷、造物主),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切都是宇宙的美意。
当你选择臣服、决议放下的时刻,就是觉醒、回归真我的时刻。
当然,我们的奇异博士不负所望,还是在2分钟之内穿越时空回来了,从此也相信了真我的力量。
其实,我们不必迷信于魔法,尽管在量子物理,能量的层面上,我们每个人的确都是魔法师,我们的每一个念头都是一个正弦波,这不过在我们有限的维度层面上,感知觉的频谱太狭窄,看不到而已。
当我们集中意念的同时,就是在小范围内改变周边的能量场,奇迹就已经产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正念能吸引好的、正向的事情发生到我们身边,同样负面的念头也会吸引不好的事情,所谓祸不单行。
这就是宇宙的吸引力法则。
2光明与黑暗之战所有上师的教义(与宗教无关)是没有二元对立的,比如如佛、基督耶稣,他们都是合一的,没有黑暗与光明之分,不会去区分好坏、善恶、高低,只要有区分就有了界限,就有了分别心、分裂感。
大道同宗,正如《道德经》所言‘万物负阴而抱阳’,阴阳本是相互依存与转换的。
哈萨丫老师说的话很受益,“在二元的世界,我们有时候想要去消灭不好的,留下好的!
但就像有光才有影子一样!
只要有存在,就会在身后留下影子!
当真正消灭影子时,光便不存在!
放下对光的追求,黑暗便不再是问题!
”更高的宇宙次元里是没有分别之心,但在二元的世界里,光明与黑暗本来就是共存共生,我们只要学会如太极般转化于无形,不执著于光明与黑暗的分别。
正如阴影的背后一定是阳光,我们需要的就是转身。
放下执着与分别,就会了悟,一切的发生都是来祝福我的。
尤其不好的、黑暗的人与事,更能帮助我们成长,看到其背后的礼物。
恶魔多玛姆,很像小我的幻象,开始声色厉人地威胁奇异博士,‘我会杀了你!
’,到‘你会死的很惨’,然而面对已经脱离时空限制的幻象,毫无恐惧的奇异博士,多玛姆越来越无力地说,‘你到底要怎样?
’,最后被奇异博士的无限循环弄的快崩溃了,就像一个被扎破的气球一样。
这让我想起了《大话西游》中的月光宝盒,看到这里突然有种星爷的那种无厘头感。
恐惧的幻象一扎则破,原来就是一场幻觉的游戏。
制造分裂是小我(假我)最擅长的伎俩,它会不断地增加戏码,逼着你撞墙,逼着你崩溃,但若你看出一切皆是幻象时,就没有了滋养小我的土壤,一切就是那么轻而易举地不攻而破。
3死亡赋予生命意义古一法师,The Anicent One(让我想起《地球之书》里提到的亘古存在者),她临死前说的这句话很震撼“死亡赋予生命意义Death gives your life meaning!
”。
多玛姆的跟随者执着于永生,陷入了‘我执’的幻象中,从而堕入二元对立的黑暗中。
活在无限的时间真正有意义吗?
如果你有这个穿越时空的法力,可以不断地回到过去,修改脚本,或者猎奇地跑到未来,看看未来的自己是否实现了梦想,你会乐此不疲地去做吗?
小我会的,本来它就是爱创造人生剧本嘛。
然而,当你执着于更改过去与未来中,则失去对宝贵的当下的体验。
因为过去的已然过去,虽然我们也会后悔遗憾,但没有过去的‘磨难’与挫折,就不会成长,不会成就今日的自己。
所有的发生都是必然,是宇宙赐给你学习成长、体悟的体验而已。
而未来是由每个当下的选择决定,正如彼尚-安裘密老师的宇宙扫把图,每个当下的选择会衍生出不同的未来,即便你穿越到未来,看到的只是一个分支,一个可能性而已。
而你当下的每一个选择都会改变未来。
所以未来也是一种幻象,何必执着呢?
死亡真的可怕吗? 庄子妻亡,庄子鼓盆而庆。
《大话西游》里菩提老祖说,‘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生死循环本来就是自然宇宙法则,死亡的时刻将脱离肉体、三维局限空间的限制,回归本源合一之中,那真是值得欢庆的时刻!
【凤凰语】这是一部值得思索、体悟的影片,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与感受, 在这个二元的娑婆世界里,我们可以有着自己不同的选择,去创造属于自我的世界,都是一个体验的游戏场而已。
当你意识不断扩张,活在当下,连接真我时,你便跳出了世俗的、物质的、牛顿的、局限的、理性的‘虚幻世界’,来到脱俗的、精神的、量子的、无限的、感性的 ‘真实世界’,你就是你人生的魔法师,你可以跨域时空的幻象,体悟生死的意义!
更多心灵成长文章,请关注公众号凤凰涅槃身心灵之家Phoenix_Nirvana2010
《奇异博士》是由美国漫威影业制作,迪士尼影业公司出品的奇幻动作电影,由斯科特·德瑞克森执导,,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切瓦特·埃加福特、瑞秋·麦克亚当斯、蒂尔达·斯文顿联合主演。
该片讲述了神经外科医生史蒂芬·斯特兰奇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双手的能力,最后在神秘的至尊魔法师的帮助下让他成为了拥有超凡魔力的奇异博士。
该片于2016年11月4日以3D、IMAX 3D、中国巨幕3D版本在中国、美国同步上映。
影片的视觉风格很统一,从头至尾,对非物质的存在有着很好的呈现,更重要的是,视觉并没有脱离故事而存在,也是这部电影值得手动点赞的地方。
视觉的呈现方式,建筑物的扭曲、转动、宇宙的奇观,像一只万花筒,色彩喷薄而出,视觉风格构筑了一个架空的世界,导演为观众描绘了一个迷幻的奇境。
卡里奥斯特罗之书影片中多次出现的卡里奥斯特罗之书(The Book of Cagliostro)是一本集控制时间和打开黑暗次元等高端法术的鸿篇巨著,毫无疑问出自一个叫Cagliostro的人之手笔。
在漫画中,Cagliostro是一个意大利人,生于1743年,精通各种黑魔法,通过学习黑暗魔典(The Book of Sins,在《神盾局特工》中也叫Darkhold),Cagliostro得到了永生的能力,反正是一个很牛的人物。
克里斯汀·帕尔默电影中的女主角可以算是两个漫威角色的结合体。
在漫画中确实有一个角色名叫克里斯汀·帕尔默(Christine Palmer),是护士团队“夜班护士”(Night Nurse)之一,专门为超级英雄提供医护服务,不过她和Strange之间并没有任何联系。
夜班护士和奇异博士倒是在漫画中有过交集,不过参与剧情的是实习护士琳达·卡特(Linda Carter),电影中Strange灵魂出窍指导女主为自己进行手术的场景几乎完美复刻自漫画《奇异博士:誓言》(The Oath)的经典情节。
漫画中还有一位夜班护士, 克莱尔·坦普尔(Claire Temple),在Netflix的多部漫威剧集(《夜魔侠》《卢克·凯奇》《铁拳侠》)中连续亮相。
尼克·韦斯特医生Nick West在电影中被Strange奚落得够惨的,还表现出小偷小摸的陋习。
但实际上,在漫画中他的戏份还不少。
漫画里的Nicodemus West同样负责为Strange进行手部手术,但由于手术失败,被负罪感折磨的Nicodemus追随Strange去到了卡玛·泰姬(Kamar-Taj),在古一的教导下学习医疗系法术,然后提前离开回到了纽约,然后不负众望地黑化了,然而好像也没什么卵用……
复仇者大楼没有玩手机的观众应该不会漏掉这个细节,在俯视纽约高楼大厦的画面中,复仇者大楼明显耸立在城市中央。
星际超速(Interstellar Overdrive)Strange出车祸前车上放的音乐是英国摇滚乐队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的《Interstellar Overdrive》(1967)。
Pink Floyd是《奇异博士》漫画的忠实粉丝,他们在第二张专辑《A Saucerful of Secrets》(1968)中就引用了《奇异博士》第158期的内页作封面。
断背军官Strange出车祸前,接到护士的电话,对方提到一个35岁的军官在测试装甲时损伤了脊椎。
这个人物的伤情虽然吻合在《美国队长3:内战》中受伤的詹姆斯·罗迪(战争机器)。
但导演已经澄清了这个人绝对不是罗迪,也不是任何MCU里的主要角色。
况且电影中的罗迪肯定不止35岁了……
哈米尔法师当Strange第一次进入至圣之所时,他误以为眼前那个古道风骨的老者就是古一法师,而real古一只是个斟茶倒水的仆人。
有趣的是,老者的名字叫哈米尔(Hamir),是古一最忠心的仆人,甚至一度接替古一成为Kamar-Taj的守护者。
电影中Hamir大师断了一只手,看来第三阶段也会继承上一季度的断手梗。
另外Hamir在漫画中还有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身份:Wong的父亲(但电影中并不是)。
WIFI密码这个在预告片中就被“剧透”的笑点,毫无意外地在影片中出现了。
Strange在Kamar-Taj被安排到一个卧室,师兄Mordo贴心地递上一张纸条,上面是房间的WIFI密码:shamballa(我怎么想到了巴拉拉小魔仙)。
致敬了奇异博士漫画《Into Shamballa》,故事讲述Strange面临抉择:可以帮助世界进入黄金时代,但必须牺牲大部分人类。
另外香巴拉是藏传佛教中所说的理想圣土,呼应了漫画里的宗教文化来源。
蒂娜·稔在Kamar-Taj受古一训练的弟子中,出现蒂娜·稔(Tina Minoru)。
虽然在电影中只是短暂出现,但她在漫画《离家同盟》(Runaways)里可是一个重要角色。
她的女儿Nico Minoru属于“离家同盟”的一员,与队里的其他孩子一样,她的父母都是邪恶组织“荣耀会”(The Pride)的一员。
流行文化Strange和Wong初遇时,前者问老王是否像英国流行歌手阿黛尔(Adele)一样,名字只有一个单词,然后陆续提到了哲学家Aristotle(亚里士多德)、U2主唱Bono(波诺)、加拿大歌手Drake(德雷克)和说唱歌手埃米纳姆(Eminem)。
后来还直接称Wong作碧昂斯(Beyonce),老王也开始听起了Beyonce的歌……
生命法庭的权杖Mordo在训练Strange时,提到了各种封印了法术的神器,其中就包括“生命法庭的权杖”(Staff of the Living Tribunal),表面上是一支铁棒,其实是一支会发光的铁棒。
在漫画中实际上没有出现过这个武器,但确实存在一个叫做“生命法庭”的角色,在漫威多元宇宙中负责监管所有次元的平衡,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多元宇宙本身,是一个抽象意义上的存在,但也会以实体化的形象现身,奇异博士便是第一个与它接触的人类角色。
它的外形接近人类,拥有三张脸,穿着风格与DC的曼哈顿博士非常相似。
佛多之靴另一个Mordo提及的神器是风火轮(误),是他脚上穿着的佛多之靴(Vaulting Boots of Valtorr),后来在打斗中还用它展现了瞬移的能力(与Strange在城市满天飞时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感谢豆友 弘达 指正)。
漫画迷肯定不会对Valtorr这个名字陌生,它是神明级的神秘存在,能为法师召唤出各种气体物质。
丹尼尔‧德鲁姆当反派们攻至纽约至圣所后,守护者丹尼尔‧德鲁姆(Daniel Drumm)一言不合就领了便当。
在漫画里Daniel同样被反派所杀,他的灵魂融合到双胞胎兄弟Jericho的体内,成为了与奇异博士亦敌亦友的英雄 巫毒兄弟(Brother Voodoo),后来更继承了奇异博士的至尊法师的名号,名字也改成了巫毒博士(Doctor Voodoo)。
斧头当Strange跑向墙上的斧头时,忠犬斗篷马上拉住他往反方向走,因为另一头的才是阻止Kaecilius最有效的法器。
在漫画中,每当Strange失去法力时,他总会拿斧头去打近战,可以说斧头已经成为了奇异博士标志性的物理武器。
客串狂魔在漫威电影中客串上瘾的斯坦·李(Stan Lee)这次出现在纽约市的巴士中,饶有兴致地看着手上的读物,Aldous Huxley的《Doors of Perception》,那是作者在1954年写的论文,记录他服用毒品后产生的幻觉,与窗外空间扭曲的景象遥相呼应。
这本书是Steve Ditko一开始创作《奇异博士》漫画时的参考来源。
这一幕与《超凡蜘蛛侠》中老爷子的客串有异曲同工之妙。
瓦图姆魔杖Wong在香港大战之前,不免俗地向守卫圣所的法师们作了一番动员讲话,随后拿起了一件武器——瓦图姆魔杖(Wand of Watoomb)。
这件神器在漫画中多次出现,具有多种法术用途,主要用来抵挡法术攻击,也能释放巨大的能量。
在《蜘蛛侠》动画系列中,Mordo曾偷走这件神器,并用来开启了释放Dormammu的传送门,这也促成了蜘蛛侠和奇异博士的第一次相遇。
卷福的双重身份最终大战中,Strange孤身一人面对黑暗大魔王Dormammu,理论上此时与演员Benedict Cumberbatch对戏的是他本人,因为Dormammu是他通过脸部动态捕捉演的!
这是Benedict自己向导演要求的,导演表示反正你脸长你爱就演吧(误
无限宝石影片中Wong揭露了阿戈摩托之眼(Eye of Agamotto)是一颗无限宝石,根据它的属性不难猜出它的学名——时间宝石。
至此在漫威电影宇宙已经出现了五颗无限宝石,但我们更关心的是,宝石控灭霸什么会与奇异博士会面?
雷神客串影片结束后第一个彩蛋,雷神惊喜现身,与Strange的谈话中提到他和弟弟Loki都在纽约寻找父亲奥丁。
看过《雷神2》的结局都知道,Loki冒充奥丁登上了皇位,而真实的奥丁却不知所踪,究竟雷神为什么会来到纽约?
是不是意味着Strange会在雷神续集中出现呢?
这只能留待《雷神3:诸神黄昏》揭晓了。
莫多黑化第二个彩蛋,莫多来到一个男人的住所,这人正是Strange之前求助过的篮球boy——Pangborn,原来他用法术治好了自己瘫痪的身体。
于是固执的莫多认为这是自私的行为,大自然的规律是不可避免的,法师圈应当由我来整顿,所以就把Pangborn打回原形了。
在漫画中莫多一直是奇异博士的劲敌,所以他在电影中黑化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期待这个角色在《奇异博士2》中有更亮眼的表现。
以上彩蛋来自外文和本人观影搜集,如需转载请豆邮联系另外分享几个小发现:影片中个别镜头有浓浓的恐怖/惊悚片既视感,查了一下,导演Scott Derrickson果然是拍恐怖片出身的。
主旋律听着像《星际迷航》的配乐,看片尾字幕发现果然是Michael Giacchino的作品。
古一的黄衣造型像极了一拳超人(什么鬼)。
(截图来源在左上角)滚动字幕最后有一行字贴心地告诉大家开车不要分心hhhhhh 喜欢这篇文章的豆友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 电影彩蛋堂(ID: movierush),专注收集电影彩蛋
好莱坞现在拍片走心的越来越少了,只追求画面的绚丽,震耳欲聋的音效,故事实在咋咋呼呼经不起推敲。
《奇异博士》是来忽悠谁的?
就是一个灵界版的《2012》,而且拍的挺乱的,再融合《美国队长》《星际穿越》《超能陆战队》《盗梦空间》《哈利波特》等元素,连个主题曲都不舍得花钱,只能说人傻钱多。
虽然换了个宗教包装,其实还是借鉴《圣经》里的概念,魔鬼撒旦换了个名字叫多朗姆,主人公扮演了救世主。
😂😣😣这一套在我看来,煞有介事!
可真的弱爆了!
看电影的时候,我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忽悠,你接着忽悠!!
😂主人公莫名其妙就拥有潜质,莫名其妙就为人类受苦受难并且拯救了世界。
电影有个黑暗之神,却不塑造光明之神,一个人类就能征服一个邪恶的魔鬼?他咋不直接当神?
好歹如果塑造一个光明之神拣选了他,赋予了他能力,这还可以让人信服。
一句话,请问这部片子抛开特效,还剩个屁。
上周这时候看完电影已经被雷的外焦里嫩的我回来之后毫不犹豫的打开豆瓣和IMDB打了3星(6星),如今反观水涨船高的分数,我不禁怀疑我的审美和观影理念出现了问题……一部卖座的电影自然有它的独到之处。
特效如何如何精彩本文不再赘述。
两场医院救人的戏都精彩。
第一场博士在纽约遭遇卡西利亚斯重伤后通过戒指跳到医院,向Palmer求救。
博士灵魂出窍一边斗追兵一边协助Palmer,紧张的节奏配合在凡人眼中疑似闹鬼的情节,笑料十足。
另一场古一大师在于卡西利亚斯打斗中被重伤,博士和莫度带大师前往医院强求,大师在濒死之际灵魂出窍向博士解释了黑暗维度,以及自己为何如此长寿,并表示不愿再苟且偷生请博士继承重任,守护现实世界和魔法世界的平衡。
阳台看雨的情节十分的唯美,也能够展现出大师的超脱。
这两场戏是个人认为本片一路套路中的清流。
此外,奇异博士更大的作用应该在于解锁了漫威宇宙的魔法世界副本。
不同于以往影视作品塑造的魔法世界,奇异博士的世界存在感更强,电影中似乎也透出了一种魔法是可以后天习得的,区别在于功力。
听古一和莫度指点博士的时候,仿佛看到了仙侠的影子……(取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潜心修炼,机遇巧合之下获得上古法宝,从此领导正派铲奸除恶)最惊喜的就是,悬浮斗篷好萌啊,看完了我都不想养宠物想养斗篷了……接下来即将开始吐槽模式,不喜勿喷……首先,卷福作为本片的噱头之一,的确撑起了半边票房。
但是你要跟我说卷福演得博士跟他演的福尔摩斯除了服装不一样和话少了点儿之外有什么不同,我是看不出来的……个人认为卷福的商业片演技巅峰还是在星际迷航里……其次,反派真的是不走心啊……卡西利亚斯被欲望驱使走火入魔我还能理解,但是片尾彩蛋莫度跳反的理由也真的是很苍白了……虽然电影中也有体现莫度听到古一的忏悔后世界观受到了冲击,但是到三观尽毁也太突然,怪不得是彩蛋……从美队3开始,漫威就有了种反派就是要坏的指导思想,至于为什么反并不重要,你们观众只要看他们在银幕上比比划划给你们视觉冲击就好,而观众似乎和很买账,我们只是去看颜值和特效的。
这种感觉就像我好不容易吃了顿大餐,却没想到除了咸味什么都没有。
曾几何时,我们的反派也是有亮点的,也是能独立撑起一片天的……(麦叔你跟造型师什么仇??
)再者,奇异博士剧情苍白的呀……这电影真的只要一小时就行,我们不需要铺垫,光看造型就知道正邪善恶,然后就看着他们打来打去就可以了,对虎头蛇尾的BOSS我也真是什么都说不出来。
吹嘘了半部片的黑暗维度被博士的苦肉计烦死了……那还练什么魔法啊,直接人手一个月光宝盒放飞自我就好了啊……还有自认笑点较高的我看的真的是满满的尴尬啊。
纵观全场,可能德国人普遍高冷,除了医院闹鬼的那段之后BOSS最后被烦崩了的时候旁边的德国小哥拿着可乐尴尬的笑了笑,摇了摇头……总体感觉下来,奇异博士带给我的失望并不比自杀小队少。
说句题外话,说漫威没有引导舆论打压DC我真的是不信的……难道真的是贴上漫威标签自加一分??
《奇异博士》的精彩充分说明:漫威对超级英雄起源电影已经驾轻就熟。
影片仿佛在脑洞大开,玄之又玄,但落到细节处却又生动殷实,合情合理,从而令人欣然接受。
融合了显微镜下的标本形象和宇宙星云的姿态,打造了银幕上别开生面的异世界;失去与成长并行的双线叙事,成功地将一个不为大众熟悉的漫画人物引入了票房大卖的电影行列。
视效绚烂,对白有趣,这是却不仅仅是《奇异博士》讨人喜欢的原因。
原作漫画不怎么出名,这在十年前对漫威而言还是个大劣势。
但从这几年的势头看来,漫威将其完全转变成了优势。
因为原作死忠粉少,所以从改编到选角遇到的阻力几乎没有,试想下大本宣布出演蝙蝠侠时遭受到的强烈抗议吧;因为原作看过的人少,所以普通观众更有新鲜感,影片创新也更容易受到鼓励和肯定。
《奇异博士》作为漫威超级英雄谱系上的新坐标,再度迈出了稳健的一步。
据说《奇异博士》原本的学习地在西藏,电影中则变成了加德满都。
这点无伤大雅的改动和争取全球第二大票仓的好感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
影片中,全球抵御大魔王袭击的三个根据地分别是伦敦,香港,纽约,如此设定看起来也很有道理。
美国城市代表,中国城市代表,再来一个主演卷福老家城市代表。
简直不能更完美,更平衡了。
看完全片的观众可能会感到,与其说《奇异博士》真正的主角是魔法,不如说是时间。
影片一开始,高手医生斯特兰奇在取出患者体内的子弹时对助手说,你的手表走动声音太吵了;随后,高富帅斯特兰奇拉开抽屉,数十只金光闪闪的崭新名贵手表出现在观众眼前;接着,斯特兰奇来到加德满都遇到混混要打劫他的手表,莫度出手相救并把他引荐给古一;拜师后斯特兰奇将破裂的手表轻轻放在窗台上,结尾,他又将手表戴上。
可见,手表所象征的时间,是影片不可忽视的重要细节。
基于此,影片提供了三种状况:让时间倒流,让时间暂停以及杀死时间。
拿时间做文章的影视作品已有太多。
最常见的便是时间旅行,或者说直白点儿,穿越。
由于《奇异博士》已经营造了盗梦空间般光怪陆离的镜面世界,以及变化无穷、令人搞不清前后上下的复杂环境,所以在时间的改变上进行尽可能的简化,从苹果的腐烂到废墟的恢复,呈现了一个渐变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可以重来。
当斯特兰奇得知这段咒语后,他通过操纵时间获得了第二次机会。
叛变的卡西利亚斯相信,是时间“杀死”了人,因此,只要不存在时间,就能令世界更美好。
而他忽略的是,时间也让人出生、长大。
尽管斯特兰奇能用咒语操纵时间,但他依然在时间之中,正如即便他脱下了手表,忘记了时间的存在,却仍然被时间改变着,于是,他从菜鸟变成了初级法师,从只想治好双手变成了守护结界的使者。
时间具备最大的魔法。
当斯特兰奇意识到这一点时,他郑重地把破手表戴上。
从今往后,他不只是要守护自己的时间,还要守护所有人的时间。
时间存在,所有可能的美好才存在。
斯特兰奇第一次遇到古一法师时的满腹狐疑,体现了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事实上,如何像说服他那样说服观众,是《奇异博士》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灵魂,唯心;身体,唯物。
两者真的是那么水火不相容吗?
或许未必。
我们之所以相信基于实验结果产生的现代科学,是因为它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能够更合理地解释这个世界。
但我们同样应当明白,这种理解方式不论如何都会有误差。
莫度告诫斯特兰奇:“忘掉你以为你明白的东西。
”对未知的世界要保持敬畏。
但也要相信,它们和我们已知的世界之间存在交集,这体现在莫度递给斯特兰奇的让他误以为是咒语实际上是WIFI密码的纸条上。
遗憾的是,斯特兰奇与莫度最终分道扬镳,后者坚定地认为自然法则是不能打破的,但我认为这并不是莫度选择离开的真正原因。
他心中无法释怀的是原以为德高望重,没有污点的古一法师对自己的欺骗和隐瞒。
他只看到了规则被打破,却无法理解打破规则是为了更好的守护规则。
于是他想要纠正,进而变成报复那一个个他心目中的破例者。
彩蛋中的莫度抽掉了给指点斯特兰奇的人的法力,俨然要一路黑化做续集反派的节奏。
漫威电影之所以好看,很大程度上因为它是精心调制出来的。
正如《奇异博士》中,古一法师负责深沉,卡西利亚斯负责阴暗,还有角色要负责搞笑卖萌,就像《银河护卫队》里的树人,《蚁人》中的话唠男,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一次这个角色甚至不是人,而是一件红披风。
对博士一见钟情的它不仅有实用战斗协助技能缠绕,同时还有战斗指导技能发现并锁定关键道具,更有全自动穿脱的炫酷效果,最有意思的是,它还花心。
一个一句台词都没有的物品能刷出如此高的存在感,装备拟人化的手法功不可没。
红披风提供了许多笑点之外,更关键的是,在远离女友,导师,同伴,它暗示男主同时也暗示观众——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这一点十分关键,在空间随时都会弯曲,变形,折叠的危险中,个人很难不被那种孤独与隔离感吞没。
更何况,这个世界的危机注定不会被包括最亲近的人在内的绝大多数普通人所理解。
男主更需要明白,他的拼命是有意义的。
就像片中斯特兰奇对着镜子中自己表面战斗决心时,红披风体贴地帮他擦眼泪,表面上,男主因为意识到他脆弱的一面被披风发现而故作生气地对它说“别闹”,实际上,男主要说的是“谢谢你陪着我”。
《奇异博士》的剧情是在古一法师死后才被推向高潮的,激烈的斗争意味着牺牲。
显然,悲伤不是漫威想要的情感效果,于是影片就让博士在大魔王面前一次又一次狼狈地被杀死,来让死亡呈现出一种反复的荒诞喜剧效果,和《明日边缘》似曾相识,只不过后者要去破坏设置者,前者则以小强精神去和大反派谈判。
被困在这个时间里出不去是平局,但对大魔王来说,只不过是少吞噬一个世界罢了,得不偿失,斯特兰奇深谙这个道理。
若干年前,超级英雄电影中的反派是无法彻底消灭的,总会在被打败后卷土重来;到了《奇异博士》,反派已经不需要打败了,而是用来调戏。
这是漫威对传统超级英雄电影的又一次解构,上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实在《银河护卫队》中用无厘头的跳舞来转移反派注意力,它们同样都颠覆观众对终极大战的既有预期,也同样自圆其说娱了观众也娱乐自己。
看到此,或许有人要拍案了:“这样拍也可以?!
”可是,谁又规定了电影非要那样拍呢?
近年的漫威电影越来越流露出鲜明的后现代喜剧精神,反常规,反中心,反高潮。
某种程度上,对阅片过多已审美疲劳的观众来说,这是一剂难得的解药和兴奋剂。
从《雷神》展现天神世界,到《蚁人》展现微观世界,不竭余力地在对这个世界的各种可能性进行探索的漫威,又在《奇异博士》中展现了魔法世界。
它们在漫威的图谱中不断延伸,作为对既有现实世界的补充,亦是一个灿烂瑰丽的侧面,只要观众愿意相信其合理性,便能收获精彩的观影体验,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漫威当然知道观众们厌倦了套路化的枪战和肉搏,所以,就让男主和反派灵魂出窍继续打,有何不可?
可见,真正的魔法是想象力。
(作者知乎ID:赵未青,影评已发微信公众号传媒志)
木鱼微剧场,为了法术特效看了遍剧情,漫威经典浓谢特,不知所云
一群西方人组了个东方邪教。东西方奇幻揉的四不像,内核稀碎,西方人根本拍不了境界啊心魔啊之类的东西。阐述三千世界那部分就是把蚁人无限跌落原子世界的段落重拍了一次吧?所谓的视觉奇观,诺兰的空间反转是有逻辑的,这戏里面大部分的空间扭曲毫无逻辑就是纯粹服务视觉而已。全是套路。
零敲碎打,薄得让人尴尬.连经复杂计算后投进3D视觉环境的空间结构扭转,也不过是绝少与人物互动的背景布.一纸强行书尽的关要剧情如何当做窗外骤雨骇浪奔雷,当做将逝的永恒来看待?而照死过百万次他还是他的逻辑,更无怪角色所有痛楚只缀成鸿毛搔过.今天又有中意的演员被漫威收割,今天仍旧融不进漫威的狂欢.
这里的最终BOSS是,是,是,是,是TMD被活活烦死的……
比我想象中好看很多(因为预告片就跟大杂烩似的),卡司应该是漫威“最有逼格”的了吧?。难得看BC这么顺眼,竟然还能卖肉:) Tilda女王对阵Mads男神,都好气势。期待下部!(那么贵的积家表碎的时候好心疼)[超粒方形容视觉效果的感受太生动了:像磕了药搭上彩虹做成的云霄飞车穿过一个万花筒。]
在测试环境里怎么乱搞都行,但不要随便上线。最后是令恶意代码陷入死循环自己跑挂了?
7分。视效太棒!IMAX全画幅占比很高,真天旋地转了!开场之战,古一法师带奇异博士初尝浩渺宇宙,纽约大战等,打破空间,自由扭转,无限延展,再配上3D,真绝了!3D功不可没。也得益于各角色的特性,让视效有了巨大发挥空间。不过单纯从故事上看还是有点平,槽点还是存在,高潮缺乏力道,大boss太弱。
主角成长太快,反派boss太弱,嘴炮也并不有趣,唯一值得称赞的是特效和视觉奇观。老实说不如钢铁侠1好看。
第一部一般都是炫技用的😂期待卷福+雷神,omg
……真不好意思承认,但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部Marvel出品。一个自大狂超越自我和生命樊篱,蜕变成推石头的西西弗斯,“我是来谈条件的”一遍一遍看得眼眶湿湿。该片的特效与内核不是表里关系,宏大与渺小的对比本身就是主题。Tilda Swinton无疑贡献了漫威宇宙中最为沉重的一场死亡。
神棍片+迷信组织普及大法……除了特效,一无是处。
已经没落很多年的港产黑帮片,竟然在漫威得到了复活。高潮搬到香港,入乡随俗拍了一段原汁原味的港产帮派戏:叛变的小弟杀了原来的老大,新入门的小弟上位成新老大,两个堂口当街劈友,然后双方老大见面讲数,划分新地盘,腥风血雨暂告一段落。古惑仔会魔法,复联也要敬他们三分。
阵容很不错,故事也很精彩,有新意,情节的衔接转承很流畅,魔幻世界非常炫,去电影院看3d效果肯定很棒!
漫威终于开启了魔法世界,电影还是不错的,只是本尼演的夏洛克太深入人心了,所以看着他对着空气画圈圈就有点跳戏。
莫名地质疑尊者所为 又莫名醒悟拯救世界的大任 强行思考人生 强行自我反省 强行制造的矛盾和笑点 大小反派智商都有硬伤 那被智硬反派逼死的伟光正们智商……故事线杂乱无章 感情线也是欲言又止 整体都是一种还没开始就结束了的感觉
對於時間以及一些靈體有很深刻的體驗,算是奇妙的個人體驗所以跟其他人說的時候他們都不會信,不過撇開這些不講,古一能控制黑暗部份進而吸取她是因為心智成熟,知道黑暗力量本身的可怕性,但不老實告訴學生們這個真理也是缺陷之一,有些創意,整體還是偏向漫威式發展的劇情跟結局....
So boring
三星半。视觉部分非常突出,比如时间倒流、镜像世界、扭曲的空间等设定,都非常过瘾,是视觉的想象力,他构成影片最亮眼的一环。然后,就没有了。
还行,挺逗的,就是看得眼睛有点累。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很难把你们的BC君和marvels联系在一起,导致里面提到Avengers的时候,我还以为又是一个搞笑用的culture reference,还傻乐呢...
漫威的谁拍的都会去看,空间想象能力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