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
燃烧。
岁月小的时候看的了,现在还是不断回顾,隔几年就会看一遍。
每次看还都很投入,一会儿大哭,一会儿大笑。
估计这部戏会陪我走一生,在我人生每个阶段都会获得不同的感悟。
小的时候最喜欢看电视剧了,几乎每部戏都能插上几句嘴,现在却几乎和电视剧脱节了。
假期里想看看最火的新剧,没看几集,就看不下去了,唉,只能说现在的电视剧都太不用心,粗制滥造的,不能看啊。
这样一对比,这部剧简直就和诗一样的美啊,对康导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里面的台词几乎都能说下来几句,这才叫经典。
看到石晶在火车上对胡达凯说的话,我突然想写这篇影评,评价一下这部我童年出现的美好的电视剧。
单单从剧的表现和艺术手段来说,当然也该是9分以上,有的人对本剧的三观进行驳斥,那我就为他辩护一下。
石光荣是一个100年前出生的人,要求他按照现在的逻辑和标准去做事,我觉得是很不公平的,他在那个年代,做到了一个军人应该做的,整体是值得肯定的。
他在家庭中的表现确实有很多被诟病的地方,大男子主义无法原谅,但是考虑到时代的局限,当然是应该理解的。
更何况导演本人对这些情况已经做出了严肃的批判,他与妻子孩子之间的矛盾、争吵和冷战,都已经明确了导演和编剧的态度。
至于石光荣和妻子之间有没有爱情,我想肯定是有的,爱情是多种多样的,一见钟情是爱情,相濡以沫是爱情,相敬如宾是爱情,相忍为党也是爱情,爱情是主观的不是客观的,当事人觉得有爱情就好了,我们都无权代替别人说这不是爱情。
最后一个问题,石光荣和褚琴的结合是不是抢亲的结果。
负责的说,是的,但是考虑到时代,也不是不可原谅的。
历史事实就是这样,从微观上来说,这是悲剧,但是从宏观上来说,这是规律。
还是那句话,100年前出生的人,在70年前做出的事情,我们要用现在的标准去评价,是不公平的。
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本剧的原著《父亲进城》,《父亲进城》其实就是按照现在的价值观去对石光荣的行为进行批判和反思,我觉得写的很好。
但是《激情燃烧的岁月》的岁月是对父辈(对很多90后来说是爷爷辈)的历史进行一个同情与理解的回顾,立意完全不同,但是都拍得很好。
其实说来说去就一个建议:不要用现在的价值观去评价前人,这不公平。
石光荣是个贫穷人家的孩子无爹妈,当兵了才有口饭吃,在部队好好打仗为解放做出了非凡的贡献!!
他和褚琴的婚姻生活,要是在现在,会被骂死的,根本不会让播出来,因为现在很多人他没办法想象那个时代的婚恋观,他们认为人生而自由,他们不知道他们所谓的自由是石光荣他们那一辈人用生命用鲜血用牺牲换来的!!
这个电视剧是给我很多力量。
激励我奋勇前行,不惧不畏,不悔不尤。
刚开始我是觉得各种剧情片段很艰苦,我在外面打工的时候,有的时候吃馒头,没有菜,吃咸菜,喝粥没有滋味的时候,我就看这部电视剧。
我觉得他们吃白菜粉条就馒头都很有滋味,对比中我觉得我吃的应该更有滋味。
在对比中感受幸福。
现在我再来看激情燃烧的岁月,更多是被他们的精神感染,人可以不向任何地方寻求力量,力量来源于自己的心,勇敢的心,跨越山川,趟过河流。
烈火青春,灿烂燃烧,不痴不怨,永结诚心。
我总觉得石光荣才是军人应该有的样子,大度,直接,暴躁,简单!
遵守规则,漠视细节!
对政治漠不关心。
用粗暴简单的方式爱着他所有爱的人。
他打了半辈子仗,叱咤风云的!
可时常想起来的却总是那场损失了他一大帮战友的青石岭!
一喝多了,就哭哭啼啼的挨个磨叨他们的名字!
他爱着褚琴,用半辈子时间成功的把她从文艺女青年变成像和平女士一样没心没肺满嘴段子的大妈!
他深爱他的儿女,可三个孩子不是烦他就是十多年不搭理他!
他觉得石林不会是个知识分子但会是个好兵,就专断的绝了他考大学的念头,把他送进山旮旯里去喂猪,于是他儿子变得又坏又葛,天天打猪挤兑战友,还差点让山火给烧死成了烈士!
他坐在两个战友坟墓中间替他们喝了一瓶酒后呼呼大睡的样子,是我见过的最不矫情的怀念!
他当了一辈子兵,摘下领章后抽了半宿烟,和闺女一块儿干了一瓶儿高粱酒后嚎了两声也就过去了!
早上一起来就把自个转型成了个农民。
忙忙活活的掏粪种菜!
从他身上根本没看出来从位高权重跌入谷底的失落,除了空余时间太多闲的慌你感觉不出他有多难受!
他也吹牛,但他不会像李云龙那样告诉别人他打过多少仗!
更不像高大山那样无时无刻不把革命挂在嘴边。
他和人吹的是他怎么会用枪,怎么换弹夹子!
他实在闲的没事就用在战场上练出来的搏杀技术教闺女打架!
整部电视剧的战争场面只有寥寥数笔,但却绝不敷衍,朝鲜战场上他带着司令部的参谋人员在最后时刻投入战斗时,他只说了句:走吧…… 那种在冲天杀气中的平静确实让人胆寒!
大致看了一下那些打1星差评的,无外乎都是说看不下去,看不下去的原因因为抢夺爱情,因为女权主义,因为zheng智正确,因为特殊权利特殊待遇,因为抢占女人并驯服爱情。
我要怼的第一点,这些人经过过那个年代或者了解过那个年代吗?
从战争结束后老一辈军人都大致是什么样的?
显然他们不知道,只知道这一切不符合他们的价值观,但是不符合自己价值观的就是不好的吗?
我的姥爷也是解放战争时的军人,退伍后惦念家选择退伍没有留在部队,脾气也和石光荣一样的倔脾气,那个年代的老人都有属于那个年代脾气,不是他们自己要那样,而且时代需要他们那样的脾气,如果没有那种脾气,你以为战争是小孩过家家?
不打赢这场战斗就是死!
在说结婚,那个时代的婚姻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别说那个时代,你现在有钱有地位想要一个女人,有多少人会为你给那女人做工作?
如果你不信,只能说明在这个时代你也没活明白,没看清人和人之间的等级差距。
用自己有限的阅历去揣摩真实的历史。
这片表现军人脾气,军人做派,很有历史感和真实感,难不成是因为偶像剧看多了已经不能接受几十年前的真实了?
你可以批评种种做法,但不能否定历史轨迹,因为不入你意就讽刺挖苦,只能说你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永远不能成长。
怼的第二点。
爱情。
你们以为爱情是什么样的?
就非得是你们心里那种白月光一样的爱情?
就因为强扭的瓜肯定不甜?
爱情是属于自己的,没人能去评价别人的是不是爱情,就冲一点,就说明你们就不懂爱情。
又说抢爱情这作风不对,那我想说,对不对是那个时代的事情,用现在的逻辑去推理本来就不对,任何事情脱离当时背景都是无稽之谈,用和平70年的观念去评价战乱时代的婚姻,不仅说明书读的少,还说明心里对一切不顺从自己意念的事都抱有敌对思想,这种人要是活在70年代动乱时期可真不是一般人了。
这片子所表现出的没有褒贬,只有真实呈现当时的现象,贵在真实,如果说真实都能他们如此破防,那他们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到底怎么样做到活在童话中?
怼第三点。
特权。
拜托,剧里表现的叫特权?
这不比你们看那些总裁戏美女中差远了?
反正我没看出什么特权,一切权利都没有过分,都很真实,在现实生活中这点权利叫特权?
再一次暴露自己对真实社会的无知。
还有说这片表现刻画的上面组织不好,开国后三年灾死了几千万人,但还给石光荣这些人这种权利。
我看这种就是该被调查的,语言充斥不良言论,这只是电视剧,人家本来也没有要去表达任何看法,只是呈现那个时代的生活,看这些就能联想到反D,只能说明他脑子里早就是这么想的,抓住一切事物都要往上套,都要最终说到反D。
在且不说那个年代谁对谁错,但对电视剧都要挑错并上升到如此高度,只能说明你历史书看的少而且看的很片面,书读的少还瞎BB,这种最可怕。
最后说本剧好的地方,真实,真实还是他妈的真实。
那个年代待遇如此,爱情如此,夫妻关系也是如此,家庭氛围亦是如此,那些小屁孩有几个经历过过年过节,一大家人子女们把厨房挤的水泄不通去跟着忙乎?
家庭之间无数鸡毛蒜皮的争吵中能继续生活不离婚?
你要是穿越到秦朝,你说他们思想落后,他们还说你是神经病呢,哪里来的疯子!
用自己意淫中最美好的想法去看待自己没经历和不曾理解的年代,这种人本来就是神经的!
本剧实际上开创了很多范例和人物关系。
1、某长看上了姑娘,尤其是这个姑娘还有意中人,怎么以攻山头的精神去追求的故事。
这在后来的《亮剑》和《人间正道是沧桑》里面都有演绎。
2、吐槽战争题材作品不专业。
“仗怎么能是这么打的呢?
”我记得朱可夫的家人似乎提过他不爱看战争电影,认为那都是骗人的。
这里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3、对战友的怀念。
这是本剧的最大亮点。
尤其是石光荣的一句话:“我现在连每天怀念他们都做不到了”。
犹记得长辈看到这里时,流泪的场面。
最近重温了一遍经典的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
这是一部讲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军人艰苦创业的故事。
在这部剧中,石光荣、褚琴等人鲜活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人们的坚韧和智慧。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这部剧的原著作者——都梁。
他的作品总是充满了力量感和历史厚重感。
《激情燃烧的岁月》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那个时代的风貌。
而剧中的演员们也将角色塑造得深入人心。
尤其是饰演石光荣的李幼斌老师,他那充满粗犷气息的表演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
除了出色的演员阵容外,《激情燃烧的岁月》的制作也十分精良。
无论是布景还是服装道具都能看出制作团队的用心良苦。
此外,剧中的重要元素——部队生活和战争场面也得到了很好的呈现。
这种真实的再现让观众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人文情怀。
最后来说说自己的观后感吧。
《激情燃烧的岁月》让我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军人的崇高精神和责任担当意识。
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忠诚和爱过!
同时我也被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所震撼到落泪不已。
这部经典之作无疑是值得我们去永远铭记和学习借鉴的优秀作品!
激情燃烧的岁月,激情,怎样才算是激情呢?
故事里的主人公表演了一场真实平淡,但是有感觉充满了激情的爱情故事。
当然,那个时代的爱情观,与我们现在年轻人是完全不一样的,没有物质金钱作为基础,因为那个时代的人都是那样过来的,我们完全感受到的就是真真实实的爱情,虽然有争吵,有冷战,有激情。
那个时候的思想很是进步,处处都是从大局出发,从国家利益出发,很值得我们年轻人去学习。
孙海英饰演的是个军人,有些固执,也有点大男人主义,但他是个实实在在,为了国家可以献出一切的人,孙海英把这个角色演得很好。
好看,看了好几遍,我们现在身处的时代,有些人天天发一下比较丧的舆论,再过几十年,回头看看我们这个时代也是激情澎湃的岁月。
人不管什么时候都要保持激情。
我特别喜欢激情燃烧的岁月,有些人,拿现在的道德标准出来,去评判过去的岁月,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印记,这部电视剧能够表达出来那个时代所能表达的意思,他就是成功的。
一星给主演的
这是两位主演应得的。
没想到2001都是21年前了,只能说那个还看电视剧的年代选择性不多,那时候看的津津有味,现在回看只有情怀
当初看的津津有味,觉得挺新奇的风格,挺接地气的。差距博大的男女主俩人吵吵闹闹一辈子,但也相濡以沫分不开来,以至于戏外还成就了姻缘(^.^)
人到中年万事休。
无怨无悔的石光荣
父母亲都很喜欢的一部电视剧
因为反同事件后就不太喜欢这对夫妻了..
人物塑造非常成功
虽然我不完全认同石光荣的处事方式——但是那个时代的演员演戏真用心啊,剧本写得也真不错,哪像今天……
旧时光
当年耶稣还木有感召他们╮(﹁_﹂)╭
总觉得有爷爷的影子
豆瓣用得这个剧情简介实在是很恶心
无聊的垃圾片
觉得过了。。
时代变了,这剧三观不正
看过一点
爷爷基本上播一遍看一遍
演技大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