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尔冬升执导《三少爷的剑》,徐克作为监制时还有点小激动。
会不会弄出一部佳作呢?
在尔冬升上一部影片《我是路人甲》中,还是感受到了诚意的。
徐老怪对于武侠电影的加持,就无需多言了。
但结果,烂片,果真是烂片。
改编古龙的小说风险性是很大的。
有人说古龙把武侠写成了诗,诗是很难成为电影的,电影需要连贯性、故事性。
在长达90多分钟到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内,没有连贯性与故事性,会让人感到烦闷、冗长、茫然等不适。
在改编这部电影时,编剧们为了故事性与连贯性,强行的将争夺焦点转移到了称霸武林上。
我的老天爷这都什么年代了,这种故事根本没人信的好伐!
对于谢晓峰假死,这件推动整个故事发展的事情,阐述原因过于单薄,谢晓峰之前的名气、实力等描写以及后来的转变的着墨太少了。
古龙在书中对谢晓峰的处理是其:长时间的作为神剑山庄的三少爷,对世间、武林的争夺的一种退出。
是其对人生目标的转变,谢晓峰不想再为神剑山庄而活了。
而不是良心上的谴责。
追求自我的内核比良心谴责,作为一个巅峰的武林高手,前者更容易让人信服。
在挑选演员上,林更新实在是稚嫩,难以表现出谢晓峰这种走在人世巅峰,却又放下一切的心境。
在古装扮相上实在不敢多看。
江一燕比起俞飞鸿的慕容秋荻,被爆成了渣。
这是选角导演的过失。
布景中,大量低廉的特效很让人出戏。
打斗的风格很撑问题,既不是老牌的硬桥硬马,也不是徐老怪的写意,浪漫。
在桥上的对决中,几个慢镜头的使用,让我很不适。
武侠电影主题也是很重要的,不是纯粹的打斗,不然大家都去看漫威的超级英雄算了。
武侠让人念念不忘的,应该是那种自由的、奔放的充满快意的生活。
打打杀杀争夺武林盟主宝座,只是故事的开展方式而已。
但是滥用这种桥段,实在是让人想吐。
难道每一个搞阴谋的武林人士都想做武林盟主?
动机不要这么统一好不好。
人类有那么多的情感,你说你是一时冲动我都信。
希望能看到更多的武侠片,重点是武侠佳作的出现。
毕竟作为天朝子民,对于武侠的向往,就如同对那星辰大海的渴望啊!
这个片我是看得4D版本,影院中的嘘声不断笑场连连,后排有个姑娘终于忍不住开启了弹幕模式,我很久没有在影院和大家一起这么欢乐了。
但可惜啊,这不是一部搞笑片,而是尔冬升的新片《三少爷的剑》。
尔冬升——小宝——作为编剧、导演,这么多年来拍出了不少好作品。
最近又翻拍了自己1977年主演的同名影片《三少爷的剑》,真是神作啊!
他的处女作《癫佬正传》我就特别喜欢。
但我认为在电影方面影响他最深的,还要说是早年在邵氏拍片的经历,有以下几条为证。
1、尔冬升的《残缺》 张彻在1978年拍了一部《残缺》,由陈观泰、郭追等主演,主要讲了一些被迫害致残的武林人士学武复仇的事情。
以残疾功夫打斗作为卖点,设计了断双臂的、瘸双腿的、聋哑的、盲的和傻的几类角色,以及相应的武功套路及打斗方式,很有意思。
小宝虽然和张彻合作很少,但《三》中肯定也偷了《残缺》的师,他大胆的将三少爷设计成了“脸残”,更选择林更新本色出演,可谓量身打造。
整场电影下来,表情非常到位,导演不让他表现内心活动,不让他做出细微的反应,他就真的一点儿都没有做。
情节都被音乐烘托上天了,他还能坚持没表情,真是难为他了。
而且,他不单是脸残,身体还僵硬,作为一代剑神,肩膀和腰部僵硬,有一场划船的戏甚至还脑残了,摇橹的方式都不对。
相比之下,同样作为脸残的顾曹斌就弱了一些,脸残的能力相对差点。
他应该是新演员吧,很多时候明显不知道怎么演,经常控制不住喊出一些不知所谓的囧话,也造成面部扭曲。
同样是新演员,曾经在《我是路人甲》中有不错表演的曾经的“横漂”万国鹏,在《三》中依然群演感十足,保持了稳定的发挥。
2、尔冬升的《三少爷的剑》 提到影响,不得不提楚原1977年导演,尔冬升主演的《三》。
在这里提到,主要是想说一说布景等美术方面的事情。
我们从下边两张截图中可以很容易看出二者的一脉相承。
其特点就是——假。
《三十年细说从头》李翰祥 这是当年邵氏电影的重大特色,演员们在精美的布景中表演,背景不管是山川河流还是夕阳余晖,都是画在几米外的一块布上,当年多少经典的影片就是这样拍的。
万万没想到,到了2016年,在徐克做监制的片子里又进行了这样的复古。
我们可以从下边两个截图中感受到浓浓的舞台感,用数码特效完成了几十年前的美术师们一样的工作。
说实话,看预告片的时候,这是吸引我走进影院的重要一点。
这个可以说和近期其他古装武侠片都不太一样,和徐克前两年的《龙门飞甲》也不一样。
其光线的通透感,近景远景的层次感还是不错的,有独特的审美风格。
只是假了点。
3、尔冬升的《无极》 说完了邵氏的影响,我还考据出尔冬升还受另一位大师级导演的影响,那就是陈凯歌。
想当年《无极》上映,一炮而响,甚至在网络视频中、在段子中产生了无数的回响。
其特点是脑残、不说人话。
我的馒头分你一半 电影经过这么多年无数导演苦心研究,在小宝这里终于要超越《无极》了。
我猜想,为了做到这一步,他一定付出了很多心血。
首先肯定是把编剧集合起来一起去门口,把门打开,把头贴在门框上,把门使劲关上。
如果夹一次不够,那就再多夹几次,“哐哐哐”,这一步完成后,他一定是发现了影片情节虽然很囧很生硬很无厘头,但喜剧感不够,现在年底了,大家喜欢看喜剧片。
所以,第二个办法是改台词,凡是人话,都矫情化、弱智化,以此创造出喜剧效果。
这一点我可以保证,主创们做得非常成功,影院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第三个办法是要加感情戏,而热烈的爱情不能直白无聊,所以,他开创性的把三少爷设计成一个渣男,又为慕容秋荻设计了一个娘娘腔的暗恋者竹叶青。
三个人的感情戏让人大开眼界,直呼狗血……不对!
直呼过瘾!
4、尔冬升的古龙 至于古龙小说的风格,在我的观影经验中,还没有看到真正好的还原古龙原著文字风格的电影,所以我们不能苛求尔冬升做到。
尔冬升可以说有独特的理解,并在影像化的过程中进行了“天才”的重新诠释。
比如,首先把原著的人物精神全抛弃不用,最明显的是燕十三,尔冬升把他改成一个逗比肤浅的粗豪剑客,脑子都没想清楚自己该干什么的人。
我觉得还没等何润东吐血,看过原著的人先吐了血。
谢晓峰也是这样,一受刺激就大吼。
古龙小说的酷劲去哪里了?
古龙小说更强调的是想象力,是通过文字调动读者脑中产生形象。
古龙小说里的对决,讲究的是境界、精神,重意不重形。
而尔冬升把两位绝世高手的对决,变成了双方套路演练和口诀背诵。
就这俩高手的水平,能成为全镇第一剑都难啊。
但电影里面最后一战就这么以三少爷获胜而结束,浪费了原著最精彩的结局。
我觉得古龙为了避免一场简单而俗套的分胜负之战,绞尽脑汁才想出来的。
你知道夺命十三剑的第十五种变化吗?
摘录谢晓峰和燕十三最后一战中的一小段作为结束吧。
谢晓峰脸上忽然露出种恐惧之极的表情。
他忽然发现自己的剑虽然还在手里,却已经变成了死的。
当对方手里这柄剑开始有了生命时,他的剑就已死了,已无法再有任何变化,因为所有的变化都已在对方这一剑控制中。
所有的生命和力量,都已被这一剑夺去。
现在这一剑已随时都可以刺穿他的胸膛和咽喉,世上绝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止。
因为这一剑就是:"死"。
作为原著党,我是分分钟肺都要气炸了。
小说中谢三少因为背负着神剑山庄的荣耀和世人所给天下下第一的名声压的喘不过气。
他不能输因为他是天下第一剑因为他身后是神剑山庄,然而他从他是天下第一剑的时候开始他就必然是天下所有习剑者的挑战对象,但是不想输不能输就必须每一战都全力已付,刀剑的比斗又不是表演过家家,既然是比斗就会有人死,所以想要不败就会杀人就得杀人,即使是他不愿意杀人。
所以只要不败的谢晓峰接下的生命历程就是不断的杀人。
但是人都是生命,怎么会有人会愿意自己的一生都是为了虚名而杀人呢。
怎么愿意自己的人生就是活在名声和家族责任的操控下去杀人。
你杀人就会有人想杀你,你既然是天下第一剑就会不断的有人来挑战你。
不想输就得杀,因为不杀他死的就是你,败的就是你。
而谢晓峰是不能败的,因为别人败了就只是失败而已。
而谢晓峰是天下第一剑,天下第一剑败了还能叫做天下第一剑么,那他以前所做的一切不就是一个笑话,败了的话就等于失去一切,所以他只要活着就是不能输,除非是死了。
这就是人活着的一个死循环。
是以他迷茫了,他对未来的迷惘,他对于之后的人生看不到希望,像他这样的人本就比一般人要累很多,要难很多很多。
是以他只有逃避,他不想做谢晓峰了,他变成没用的阿吉,变成阿吉后其实过的很惨,但却让他的内心能得到平静,对于他来说这些惨也比他不用在背负那些东西舒服,不用继续杀人舒服。
这也是一些人不能理解的人眼中所谓放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不过,非要来下层吃苦。
因为他们只知道我还要为了生存温饱问题吃苦拼死拼活,而你明明已经不用担心这样的问题却还要下红尘糟蹋自己,认为他是犯贱,是装逼。
很多东西解释了也没用,因为这就是人性。
人活着本就不可能让人时时刻刻理解你,人也不是为了让人理解你而活着。
最后他终于败了,现实终于给了他答案告诉他谢晓峰也是可以败的,这才是他的蜕变。
这里有点禅意,放下的意思。
可是他忘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也是后面即使他自断了双手手指后,铁开诚所说的“只要你一旦做了谢晓峰,就永远是谢晓峰。
” 他微笑,慢慢的接着道:“就算你已不再握剑,也还是谢晓峰。
”因为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电影里燕十三所做的事你确定不是该是谢晓峰去做的,因为只有他那样经历的人,才会去想做这样的事。
再来说说燕十三,他是个为剑奉献一生的人,也是个杀手。
是以他是不容自己有半点感情的,杀人是什么,就是要扼杀生命,可是自己也是生命啊。
这是最后他的十五剑不杀谢晓峰的原因,你会忍心下手杀一个被自己刚救活的生命,何况还是你一生最崇敬的对手,最想超越的人。
这也是古龙小说中所谓的剑出无情,有了感情你就会犹豫,生死决斗你犹豫死的就会是你。
这样的人连感情都不能也不敢要了,竟然会为了一句话去证明自己不是自私自利的人而做好事!!!
被人一句话就轻易影响的人还能剑出无情???
被人一句话就乱了心的人还能做杀手?
不过这种性格,倒是和电影最后被三少爷所杀倒是挺像配额。
因为知道三少爷知道他所有的招式心境就不稳了,我想在他应该早就该死了吧。
只是我想为导演这样的性格是一个绝世剑客该有的么,一个绝世的剑客不能在逆境中突破。
他还是那个让我们推崇的剑客么,只不过是个平凡人吧,他至今连这个弱点也不能弥补,我想说的燕十三活到狗身上去了么,他凭什么走到今天这个地步?
和你有多大仇要这么黑他??
果然人老了创造力也不行了,即使是徐克也一样。
最后加一句让一个只会杀人的无情剑客变侠客。
导演你是不是在拯救失足少年?
燕十三说“你可以击伤他们,但是不用杀死他们啊”一个武功有成的人根本不会说这样的话,也不会有这样的问题。
这是给那些不懂世间疾苦的人说的。
我已经确定这是果然是来教育少年,给新一代看的。。
好吧导演我理解你,就好像一个一知半解的小朋友非要你给一个答案,可惜你老了无论身体还是心力都不行,即不能亲身做引导,一时也想不出合适的答案,只能这样告诉他们,希望他们自己理解,杀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暴力是可以控制的,即便你想不出更好的办法的解决也不用杀人。
三少爷的剑就如燕十三的第十四剑本来很可怕,但现在看来却真的很可笑。
只是人心和时代不同了,这在十几年前很可怕的剑法放到现在在他们心中只会是很可笑。
就如一句手中无剑,心中有剑本是对自己十多年功夫的总结,但给人看到也只会让人笑场会自动的把它过滤成手中无贱,心中有贱。。。。
就如谢晓峰的自己的儿子谢小狄,谢晓峰是不希望儿子走自己的老路,这条路有多苦多难即便是到了巅峰也不是你所想的那么回事,可是谢小狄最终还是追着他的影子走上了追逐名利的老路。
《三少爷的剑》电影上映至今,毁誉参半。
夸它好,也许因为徐克、尔冬升等超强制作班底带来的动作、画面等架构,让人认为是香港武侠电影的还魂之作。
贬它坏,也许因为它过度诗化的台词和神经质的主人公逻辑等,会让人觉得是现代症候群的喧宾夺主,丢掉了武侠精神。
评价这部电影,首先我们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三少爷的剑》在武侠小说里不出名?
那我们喜欢看什么故事呢?
比如傻小子郭靖,从打不过杨康一步步成为华山五绝、侠之大者,襄阳城下伉俪情深为国而战;比如病弱孤儿张无忌,从不容于正邪两道,一步步捡宝、艳遇、习得绝世武功,被动周旋于几个美人之间,最后画眉归隐,逍遥自在;比如无赖小儿韦小宝,脚踢吴三桂,拳打鳌少保,黑白通吃,尽享齐人之福。
——因为我们都是普通人,凡人修仙、屌丝逆袭的成长故事更有共鸣。
而古龙的男主角一出场已然是绝世英雄,捡宝练武不是他的日常,克服人性深处的弱点、战胜自我才是。
如果你简单粗暴地直接告诉我,《三少爷》讲的是,一个天下第一高富帅剑客逃婚、离家出走,去妓院做龟奴、挑粪工,只为了体验“寻常”二字,最后连累死了众多前女友、现女友、小兄弟,终于认清“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宿命,回到原位——我内心肯定是拒绝的,no zuo no die。
古龙想通过《三少爷的剑》告诉我们,英雄是凡人,有凡人的恐惧和压力,而我们更喜欢看“凡人能成为英雄”,如此而已。
正是因为缺少共鸣,所以《三少爷的剑》不火,也很难影视化。
然而古龙真的写了一个很无聊的故事吗?
我觉得《三少爷》也许不阳光,但古龙尊重“个人的生存状态”的切入点,很引人入胜。
剑客们杀人前会吃一碗阳春面、喝二两小酒,和小贩聊聊天;落魄的剑客和贪财的妓女在月下谈心,陌生人之间的同病相怜之感;老苗婆收留了谢晓峰,每次敲儿子的头,也会一起敲谢晓峰的头,那种家人的温馨。
古龙的江湖,古龙的人生,古龙的侠客,就是有这种“沉浸感”。
金庸的大侠故事让我高山仰止、击节长叹,而古龙则给读者一种“我也在江湖啊”的YY快感。
复杂深刻的人性内省、快意恩仇的男性友谊、永远性格扭曲的女人。
很遗憾,也许嫌原著太难表达了,导演将所有复杂的因缘、内心戏都丢给了最直接的东西来解释——狗血多角恋。
诸如,他为什么这么做?
因为他爱她但在一起不开心。
她为什么这么做?
因为她太爱他。
那他为什么要杀她?
因为他要拯救她……卧槽,武侠小说的性情中人不是心理变态好吗?
武侠精神的内核原本就与现代的世俗价值观有所不同,这种精神在呈现在大银幕时,更加需要巧妙转化,而非媚俗地用那些狗血恋情,为赋新诗强说愁。
古龙是写孤独的圣手。
金庸写孤独,大多在于对荣誉和异性的求而不得,那是一个少年人的灵魂。
而古龙写孤独,常着笔于那些身处巅峰的侠客,天下无敌,却忍受着常人难以理解的孤独。
翠云峰,绿水湖,神剑山庄的大厅中有一块很大的横匾。
上面只有五个字,金字:“天下第一剑”。
这并不是他们自己吹嘘,这是多年前江湖中所有闻名的剑客在华山绝顶论剑后,每个人都拿出了一两黄金,铸成了这五个金字,送给谢天的。
谢天就是神剑山庄的第一代主人。
这已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匾上的金字虽然依旧光华夺目,“天下第一剑”的名声却不再存在。
近百年来,江湖中名剑辈出,已没有人能被公认为天下第一剑。
神剑山庄的光芒也渐渐由绚烂而归于平淡,直到这一代——因为神剑山庄这一代又出了位了不起的人,绝艳惊才,天下侧目。
这个人就是绿水湖神剑山庄的三少爷。
这个人就是谢晓峰。
天下无双的谢晓峰。
——《三少爷的剑》日复一日,不断有人上门求战。
高通说得一针见血:“因为你太有名,只要杀了你,就可以立刻成名,”冷笑着又道:“要在江湖中成名并不容易,只有这法子比较容易。
”于是三少爷的日常就是接战帖,单挑、群架,发抚恤金。
其实他本来并不一定要胜的,只可惜他是谢晓峰,只要他活著一天,就只许胜,不许败!
因为他绝不能让神剑山庄的声名,毁在他手上。
谢晓峰的父亲告诉燕十三:“谢晓峰从不轻视任同人,所以他对敌时必尽全力。
”一个人对敌时若是必尽全力,剑下就一定会伤人。
所以三少爷的剑下是从来没有活口的。
一生的名气为他带来无尽的杀戮,还招惹了太多女人。
他厌倦,他逃避,他想平凡,他要做最卑微的工作,做个没用的阿吉。
但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慢慢地他发现底层的生活更加残酷,有一天,这个贫寒中带给他温暖的小家庭遭遇灭顶之灾。
那个有儿子一口肉汤,就绝对会分他一半的老苗婆横遭不幸的时候,三少爷的剑只能出鞘!
武侠小说是英雄主义,用武功的方式赋予人以一当百的力量,让人们有能力,也有勇气去面对不公和压迫,除暴安良,扬眉吐气。
所以绝少武侠小说去正面描写底层小人物面对比自己强大得多的力量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无力和悲哀。
盛世的蝼蚁,把躯壳纺入盛世繁华的织锦,命若游丝,任人欺凌。
杨过不是,郭靖不是,韦小宝也不是。
阿吉是。
直到阿吉再次成为谢晓峰。
背负侠义和孤独的三少爷。
所以在最后,铁开诚才会说:“只要你一旦做了谢晓峰,就永远是谢晓峰,就算你已不再握剑,也还是谢晓峰。
”这是古龙的厉害之处,有市井的温情,有兄弟的友谊,有酒,浴火重生的英雄还是那个负剑独行的浪子。
残阳如血,也许远远地会有路人飘来一句“那个拿剑的人好像只狗耶。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最后用一首歌来解答:三少爷作为一个完美高富帅,非要贱贱地去做没用的阿吉,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我曾经毁了我的一切只想永远地离开我曾经堕入无边黑暗想挣扎无法自拔我曾经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绝望着 也渴望着 也哭也笑平凡着——朴树【享受爱好的快乐,做一个会讲故事的人】欢迎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年华有情状”
这剧是要把古龙气活过来吗?
谢晓峰的武力值差到居然就任由一群人轻易灭了娃娃一家,还得靠燕十三救才得以逃脱。
那个见了娃娃一家的死还无动于衷没有丝毫愤怒的懦弱,还有需要燕十三指点的被动,简直看不下去了。
我是很久以前翻过一点原著,很多情节都记不太清了,但是有几个精彩的点我还隐约记得,一个燕十三第一次去神剑山庄刻舟沉剑,一个是最后谢晓峰自己把大拇指削了以后不再握剑,这些电影里全都没有。
唯一觉得还可以的是谢晓峰和燕十三的对手戏有不同于原著的新意,只是谢晓峰不像是谢晓峰了。
可话说回来燕十三的人设啊……那个奇怪的面相就不说了,什么叫背后杀人的燕十三?
我的天啊~绝望 最奇葩的是结局,慕容秋荻居然跟谢晓峰最后在一起了……两个道不同的人硬生生组了cp
我觉得大家都好苛刻啊~其实这个还不差,以下纯属个人感觉,憋了很久短评字数超了,所以在这儿嘚啵嘚啵:大家对中国喜剧电影(泰囧、夏洛特烦恼啥的)和新武侠电影(即非港产黄金时代的武侠,千年后尝试CG合成技术的那种)都太苛刻了,反而一些美国恶心矫情的文艺超级大烂片(例如 爱在XXXXX系列)都快9分了!
弄啥咧???
是不是这种商业片传播广、门槛低阿猫阿狗都看得到,想着不把分打低就衬托不出自己的高大上?
体现不出自己是个有文化的原著党?
宝宝们都这么任性,我的良心拿出来提你们痛一痛。
先说优点:3D布景色彩和部分特技动作还是体现了江湖二字。
接下来说说不足:1,武侠片,或者说功夫片,这种类型的电影为什么会存在, 有什么特色,主要适合表达什么, 观众为什么要看这种类型的电影,请导演好好做做工作,了解清楚了之后,再去拍片子。
不要用西部片来表达悬疑,不要用爱情片表达恐怖, 不要用科幻片表达爱情。
也不要用武侠片表达和侠义无关的东西2,太多的妓女,太多的非主流, 太多的人生思考, 太少的武侠和江湖3,人物的妆容不要向西方魔幻看齐,东方的魔门也有自己的风格和尊严。
电影里面天尊那一派的装束那叫什么东西待续
《三少爷的剑》,讲的是天才剑客三少爷不愿再杀生,一心想远离江湖归隐田园,在妓院当打杂,在农夫家挑粪,只是为了赎罪,他觉得自己杀人,破坏别人的生活是犯罪。
从少爷变成平民甚至“没用的阿吉”,他不在意别人的看法,甚至享受其中,燕十三以为他是普通人要教他练剑防身,他不愿意,燕十三骂他懦夫。
合情合理。
燕十三这个角色最有意思,也是一个天才,他找三少爷比剑,就像练琴需要知音,听说三少爷已死,他扔掉了自己的剑,这人时日无多,在死前为村民除掉恶霸,却无心结识了平民身份的三少爷,和盘托出生平武艺,两人居然真的成了朋友和知音。
这地方很讽刺,江湖中人为什么一定要以剑会友呢?
这部电影讨论的名利生死观也是比较有意思的,树根大佛出现过四次,都与生死有关
第一次出现大佛:三少爷跪在佛前寻死,挑粪人路过问你为什么想死?
他说,我不知道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关于生死问题,燕十三也说过,当你做任何事都知道结果,人生也就没有意义了。
燕十三去杀任何人都会赢,只有去挑战三少爷是不知道结果的,这就是他认为有意义的事情。
得知三少爷已死,燕十三也觉得活的没有意义。
坐在坟堆里的燕十三,知道已无法在江湖留名,于是拿起剑为民除害,虽是将死之人,却又像重获新生。
挑粪人对三少爷说,当你吃馒头觉得有味道了,生活就有意义了。
江湖为名,都是求死之人,而普通贱民,求生而已,挑粪人问三少爷,你连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
紧接着是挑粪这段,挑粪人称屎尿为“人中黄”,“金汤”,“木樨香”,人中黄和金汤在中医中都是解毒养生的中药,寓意三少爷由挑粪这贱业中又重新学到了生活的意义,这粪水乃是救命之良药啊!
第二次出现大佛:燕十三教“没用的阿吉”生平武艺,让他防身为村民做好事,不为名利全盘脱出,燕十三一边教一边将平生江湖怨气讲述,他怨三少爷死得太早,而自己没有知音就如同住在棺材里等死一般,大佛中出现了“假想敌”的幻影,燕十三大声咒骂三少爷:愿你在阴间,冥顽不灵!
在教完所有剑法之后,他似乎也放下了名利的负担。
第三次出现大佛:村子被烧,三少爷想要的隐居生活被毁,他负伤倒在树根大佛下,燕十三舀了佛前的水喂他,救活他,并告诉他为什么一定要杀人?
你也可以只败人而不杀人。
(与第一次大佛前有一个将死之人在旁边,三少爷见死不救,却一心求死形成对比)
第四次出现大佛:三少爷打败了天师救了宗族,带上毁容的小丽继续行走江湖,小丽问他:还杀人吗?
他说,不杀人,救人!
大佛前的枯枝败掉,生出新芽。
结尾处三少爷与燕十三的比剑最动人心魄,三少爷决定重归武林,只败人而不杀人,大隐隐于江湖,为了知音与尊重,他用自己的剑真正比武一场,送患绝症的燕十三上路,知音刀下死做鬼也无愁啊,动人至极!
最后三少爷用自己的剑换了燕十三的剑,为他在江湖留名,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啊!
慕容与三少爷爱情不和,在于他们的人生观不同,三少爷是天才,天才可以超越物质去看待人生,把物质看得很淡,而慕容秋荻是权力物质女人,她身上的纠结在于她想把三少爷变成武林至尊,而不明白武林至尊于三少爷何加焉?
(万钟于我何加焉?
)高高在上的太阳,为什么要把它拉进淤泥里?
她不懂三少爷要的生活是双脚插在淤泥里的真实。
这整部电影就是徐浩峰的“刀背藏身”,刀背只败人而不杀人,三少爷真正出剑之时,是为了友人之爱而不是恨,所以他让慕容不要恨他,刀里有恨才会伤人。
刀与剑,恩与怨,恩一头怨一头,出剑可生怨,也可生恩。
筹备了十九年,被刷成这样的低分,我想尔冬升导演心里也一定感受到了孤独
这部片子看的非常欢乐,因为主要角色都很努力地用各有槽点却浮夸统一的人设,表达自己绝不是武林上平平无奇的小角色。
燕十三,一个凭吼声可以炸裂冰层的非主流眼妆达人,一会表现的像个狂躁凶煞的焦虑症患者,一会却能为村民扫荡黑恶势力,只为证明自己是个不自私自利的好侠客……慕容秋荻,一个三番五次被玩弄感情于是眼神凄迷的女子,一会咬牙切齿买凶杀人,一会痛苦懊悔找人陪葬,只为证明她的野心不过是傻傻爱一场……竹叶青,一个用力过猛表情比感情还折磨的痴心男子,一会是配不上小姐就拿丫头泄愤的叛逆奴仆,一会是审美下线虚张声势的恶毒天尊,只为证明爱上不该爱的人,人生就满是伤痕……谢晓峰,一个独步武林不如下乡挑粪的隐居少爷,一会甩人无数遍还要再次重新来过,一会杀人至亲还大吼够了别逼我,只为证明渣男不是错,都怪人间不值得……总之,这是一部尬到好笑的电影,看不见原著的侠气与思想,只能感受到群魔乱舞,疯子遍地的江湖真的非常险恶。
1.这个题目是好几个月前就想到的,那时候我正在写《导演张国荣》,查资料的时候看到一则旧闻,说哥哥为了筹拍自己的电影,推掉了尔冬升的新片。
那部新片,就是《三少爷的剑》。
《三少爷的剑》是导演尔冬升的成名之作,那时他还是一个演员,最当红的小生。
大概是对这个故事很有点情结,又或许是因为当时太年轻,觉得有很多不完满的地方 ,反正做了导演的尔冬升一直想重拍这部电影。
2000年左右,宣布重拍,据说定下的阵容是哥哥张国荣和日本演员竹野内丰,分别饰演燕十三和三少爷,后来还接洽过金城武、梁朝伟、宋承宪 。
女主角尔冬升属意章子怡,也有报道说接洽过金喜善、李英爱,考虑过林嘉欣、张柏芝。
因为哥哥当时专注于自己的新电影,也有说法那时他身体已经不太好,再加上电影公司方面的缘故,这片子一拖再拖。
而后哥哥故去,重拍《三少爷的剑》一事无限期搁置。
有传闻尔冬升说过,哥哥是他心中唯一燕十三人选,又说,既然哥哥不能拍,他此生再不拍《三少爷的剑》。
高山流水,难觅知音,就如惊闻三少爷逝去,一生以决战三少爷为目标的燕十三刻舟弃剑。
电影内外,奇异映照,殊是感人,如果这个故事没有后续的话,也算是一段传奇。
众所周知,2013年,新版《三少爷的剑》正式立项。
而后人选在传闻中几经更迭,最后定下林更新饰演三少爷,而燕十三,是何润东。
至今已无法得知哥哥的燕十三是怎样的光彩,是卓一航那样离经叛道的潇洒,还是欧阳锋那般满怀心事的落魄。
但任何一种模样,都绝不是那黥面一如希斯莱杰小丑,狂吼乱叫一如若干年前的步惊云,大喊“从今我燕十三再不做个自私自利的人,我要用余生做好事”的那个人。
“哥哥是我心目中唯一适合燕十三的人!
”“他是个聪明的人。
他一看剧本便知道燕十三才是灵魂人物,真正引领着整套戏。
只有像张国荣这样有经验的演员才能演到这种历练沧桑角色。
” 科科,自看到阵容确定,然后定妆照曝光,到如今坐在影院里看着大屏幕上的莫名其妙,忍不住嘲弄一句,“这是我见过哥哥被黑得最厉害的一次”。
2.说回电影。
尔冬升不懂古龙。
这是全片看完最令我难过的部分。
即使他演过三少爷谢晓峰,也演过卓东来、丁鹏、原随云、阿飞,还曾与古龙有过关于三少爷的对谈,但他不懂古龙。
要不然他不会把无爱无恨、骄傲不俗的燕十三,变成一个动辄嘶吼的中二青年。
要不然他不会把叙事主线放在慕容秋荻和三少爷的爱恨纠葛上,还把三线配角竹叶青提拔为备胎男二,又把这个阴险狡诈很有戏的小boss变成一个为爱痴狂的神经病。
要不然他不会把结局交给妓女小丽,让三少爷带着她仗剑走江湖、主持正义。
他更不会把燕十三的结局改为身怀绝症、求与三少爷一战,又因技不如人死于三少爷的剑下。
至此,所有人设崩塌,主旨也淹没在烂俗的男女情事和武林正义之中。
“当时我们一起聊天,他给我讲了一个跟小说、跟楚原拍的版本都完全不一样的《三少爷的剑》,对当时的我冲击很大,所以这一次我想试着拍出他心中的江湖。
”至今已无法考证,古龙到底给尔冬升重新讲了一个什么样的三少爷的故事。
但从成片来看,这也许是尔冬升导演心中的江湖,但绝不是古龙心中的江湖。
3.尔冬升导演曾在采访中,不无骄傲地提到,电影跟小说、跟楚原版都不一样,首先就在于三少爷的命运,“在以前的版本里,谢晓峰是自行放弃三少爷的身份成为阿吉,但是这次不一样,我和徐克打算让他‘无路可走’。
”很多人看原书的时候不太理解,为什么人生得意得不得了神剑山庄继承人,会突然放弃显赫身份和锦衣玉食,跑去市井里做一个低贱的龟公、挑粪的工人?
电影好像给这件事情补充了足够的理由。
因为厌倦了仇杀。
他明明向往田园生活,却被迫背负神剑山庄和天下第一剑的重担,还被老爹逼迫滥杀无辜,“我只想做个好人”;青梅竹马的情人野心比老爹还大,联姻是为了掌握权力,追逐自己恐怕是为了身份地位。
不跑的话,早晚被这两个人架到自己不想到的高位上去,变成一个坏人。
可是,真相是这样吗?
看起来不错,毕竟在书上谢老爹也提过,晓峰平生最大的错误,就是杀戮太重,慕容秋荻野心也确实大过三少爷。
事实上,谢晓峰逃避加自甘堕落,却是因着一个特别形而上的理由:找寻生命的意义。
看起来很可笑。
但这一点,在《三少爷的剑》序言里,古龙交代得特别清楚。
他希望描述那些看上去很得意的世家子弟痛苦的一面,“假如你要什么就有什么,这人生中还有什么是值得你去追求的?
这种空虚有谁知道?
”而通过这种描写,他希望人们能够找到生命和快乐的意义,“我想让他们来做一面镜子,让大家都可以从这面镜子中看出自己应该怎么做。
”也就是说,这从来不是一个家国天下的故事。
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三少爷成为贱民阿吉,才发现原来要活下去、要吃饱这么困难,才发现原来人生有这么多种活法,也终于发现自己已经与剑无法分开。
还了解到只要他一天是谢晓峰终生就是谢晓峰,还知道江湖代代相传,自有人去传承,自己只不过是这个传承中中的一环。
他在这条路上主动寻求的思考,才是这个故事最有价值的部分。
这个“主动”和“被动”的修改,改错了。
4.谢晓峰是个渣男,不多说。
女人们愿意为他而死,他有时候也愿意为了女人去死,但在他的世界里,女人无非是饰物,是身体的需要。
他抛弃慕容秋荻,也不是为了家国大义,就是一个普通男人不愿意负责任。
连燕十三都知道:“他要你等他七年的时候,就已经是在欺骗你,他以为你一定不会等得这么久的,以为你七年后一定早已忘记了他。
”浪子谢晓峰,不会属于任何女人。
所以,当导演试图把叙事主线之一放在谢晓峰和慕容秋荻的爱恨纠葛里,就错了;把结局改成谢晓峰带娃娃远走高飞,又错了。
从始到终,这都是三少爷和燕十三,或者三少爷与自我和解的故事。
除非完全打碎重写,导演又没有这样的魄力。
因此你看到电影里的三少爷,对慕容秋荻态度暧昧。
一会儿不发一语弃婚,一会儿跑来耍酷抢亲,“你是我的”,抢完就落跑,最后又拉着姑娘说“我们可以一起好好过日子吗?
”前后变化莫名其妙,搁谁身上,谁不发疯啊!
5.当然,这并不妨碍三少爷在剑的世界里封神。
前面说了,《三少爷的剑》实际上是关于这个不世出的天才、剑神,如何与自我和解的故事。
这里面有两个关键点。
一个是燕十三。
尔冬升没说错,哥哥也没看错:如果三少爷是这个故事的主线,那燕十三就是这个故事的魂。
与电影里非常不同的是,燕十三17岁成名,江湖中少有人不知道他的名不认识他的剑,故事开场,已经是个中年人了,到决战之日,他已经是个老人了。
而他从始至终,为剑而生,为剑而死。
也许他也有不为人知的痛苦,但绝不是谢晓峰那种富家子弟的感春伤秋和自我价值的挣扎。
因为剑,就是他的价值和命运所在。
因此他绝不会纠结于别人把他误认为三少爷,又困于善恶之争,更不会故作风流地对慕容秋荻说,“你的眼中,有江南的烟雨,看起来很凄迷……你的人生也是这样吗?
”也因此电影结局的改变,是大多数人最不能接受的改编。
燕十三自戕于第十五剑,是对生命和剑道的尊重。
他救谢晓峰是为了与他论剑,为“武”;他死于自己剑下,是因为这剑招无法控制,还有那一点对生命的怜悯,是“侠”。
剑客的骄傲是死于对手剑下而不是病榻,在武侠世界绝对政治正确,但尔冬升导演如此改编,还是小看了燕十三。
第二个关键点是小弟,也就是三少爷和慕容秋荻的儿子谢小荻。
看过电影的人一定会问,我怎么没看到这个角色?
还记得谢晓峰逃婚那天,慕容老爹在喜堂上,当着所有宾客飞踹女儿肚子说“这个孽种不能留”吗?不好意思,后半本的重要角色谢小荻已经在那天胎死腹中。
不过你们是世家诶,不是最重视名声吗?!
又是一个难以理解的脑回路。
那么小弟的故事我们简单略过,只说为什么这两个人是解开三少爷内心困境的两把钥匙?
因为一个人代表命运的归属,一个人代表传承。
当谢晓峰濒死时刻脑海里闪过的不是家人情人、名利财富,而是燕十三的第十四剑;当小弟依靠个人力量踏足江湖,开始争名夺利的征程,命运的转轮以另一种方式重新开启。
谢晓峰看到了江湖的迭代和命运的归属,这是远比在阿吉生涯里领悟生活艰苦更深刻的思考。
6.说小一点,这是一个男人与自我的和解,说大一点,是人生终极命题的拷问。
也就是说,与电影最大的不同是:在这个故事里,古龙从不关心,天尊是否一统江湖,是正义战胜邪恶还是邪恶战胜正义,他关心的只是个人命运的延展,从哪里来,到那里去,人活于世,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这才是我说尔冬升导演不懂古龙最重要的理由。
阿吉毅然放弃最高贵的身份和最富庶的生活,并不是勇敢;谢晓峰承袭燕十三的遗志,避免第十五剑流传于世、自断拇指不再用剑,才是;三少爷重回神剑山庄继续自己的职责和宿命,才是。
也许田园生活和匡扶正义,是尔冬升导演心之所向。
但能做流星,不做蜡烛,才是古龙的价值观。
而世上之事,求仁得仁,才是古龙的人生观。
私以为,这才是古龙心中的江湖,非大义,非私情,在乎人心。
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曾经也以为指的是情仇难却、恩怨无尽的名利生活,如今想来,江湖也有可能是命运的代名词。
被无数人打了预防针,不带希望的看,竟然觉得还可以。真的好中二,好幼稚,但是很可爱呀。特效五毛,打斗挺好。何润东和蒋梦婕好看!林狗演技还是不行啊,落魄的样子是好看的,其余时候造型好吃藕,头套是什么鬼,尔小宝你自己说说你在邵氏戴过这么吃藕的头套吗!
有徐克的指导,动作设计和视觉画面上还是不错的,颇有侠风。可是故事就差一点了,古龙的小说,想改编精彩真是不容易。
还行,蒋梦婕妹子皮肤真的好白好白好白啊,何润东在里面虽然脸画的很花,但是抵挡不住的帅气,演的也很好!就是林狗该钻研下演技了,资源这么好别浪费了啊!
时代阶级斗争中的知识分子站队问题。
一星古龙的高手对决。1.剧情推进零散,很多心理和人物细节展不开;2.人物逻辑有问题,三少爷轴死,女反派爱情癌;3.演员演技真是....电影院里经常在悲剧场景时传来笑声;4.该激情戏的地方毛都没有,不该打的地方一言不合就乱打。
爾東升演出的舊版看過. 7/10
林更新与何润东最后的那场斗武,酷似一次总结性的尴尬的舞蹈收场,简称———尬舞。
有点失望。场景极美,拍摄考究,足见团队的用心。但林更新的谢晓峰有点缺乏气场和魅力,反而不看好的何润东演的燕十三有些古龙的神气,慕容秋迪气质可圈可点,无奈台词实在有些雷人。另外就是那个竹叶青,从演技到气质到声音完全失败,败笔中的败笔,不知道导演看中了他哪一点。武侠电影,请继续努力!
倒不觉得多尴尬,古龙本来就是这个尿性啊,反而是觉得太保守了,虽然是卖情怀翻拍,但是本来也期待有些亮眼的点在的。
换批演员阵容的话,就完全是两回事了。其实还是有意思的。
严重不理解这部电影的评分只有5点几分,原来以为喷子都在网易和微博的,原来豆瓣也这么多。这部片子就算不是同期最佳,也肯定达到了质量良好的水准线。
还是相当好看,讨厌特技的我也能看下去。
林更新担不起。
- 何润东:你是受过伤还是怕死?- 林更新:都是。- 何润东:懦夫!- 林更新:我是。何润东也是接不下去……
古龙的小说里那些不说人话的短句和只有意境的决斗决不好拍,但开头那一幕真的震撼到我了这情境不就是我们想象中的武侠世界么,我没看过原著所以对三主角没有违和感,不过也确然不喜欢三少爷(非阿吉),剧情虽然套路,但冲着这画面和配乐,你要非说和青冥宝剑一个档次我是如何都不能忍的
邵氏二流武侠片用特效和3D借尸还魂,显然,一无是处。这个故事蓝本完全可以拍华语乐坛版本的,造型都不用换,这就是《蒙面歌王》VS《我是歌手》啊!真的,除了《微微一笑很倾城》我不能忍受任何古装电影用特效布景。
何润东毁过我的西门吹雪,又毁了燕十三,这是造型。影片其实不错,尤其是市井生活,细腻温情。爱情线弱不是导演的锅。古龙笔下的女人都像男人。
这个爱恨交杂的故事好喜欢!慕容秋荻的改编很出彩(因为没有先入为主,该疯魔的时候一秒疯魔,很让人动容,燕十三好可爱何润东真的是个被低估的演员。不足也很明显,竹叶青那个角色奇奇怪怪的,三少爷整个人物没完全立起来,前期的表现我都当他失忆了,结果只是临近结婚开始怀疑人生……
有点桑心。。。剧本改得好失败。。。画面美,武打美,音乐美,除了书僮演得都没毛病,连蒋梦婕都不错,但是剧本。。。不过林更新长得真TM帅,整整齐齐不帅,越破破烂烂越帅,挑着大粪的时候简直帅得不要不要的……这个世界上最古龙的电影还是《豪侠》,我去把豪侠再看一遍吧。
太可怕了……全面糟烂。到底徐克最后看过成片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