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了一个娱乐女记者之后》是2025年台湾地区推出的一部犯罪悬疑题材剧集,通过一起娱乐女记者的离奇死亡事件,揭露娱乐圈的黑暗内幕与权力结构。
菜鸟娱乐记者林姵亭(王渝萱 饰)在参加某夜店派对时坠楼身亡,警方初步调查称其因服用致幻药物导致意外,但同事刘知君(林予晞 饰)怀疑真相远非如此。
资深记者刘知君与狗仔庄大海(薛仕凌 饰)联手追查,发现林姵亭生前卷入娱乐圈性丑闻、毒品交易及政商勾结的黑幕,甚至牵涉影视公司高层以性侵女演员为筹码的权色交易。
剧组耗时一个月搭建“台版N号房”——虚构的顶级招待所R酒店,通过暗门、隐秘包厢等细节强化权色交易的视觉冲击。
刘知君重新走过林佩婷的调查之路,项链里暗藏摄像头,拍下了R酒店里恶心肮脏的交易,官商勾结,蛇鼠一窝,纸醉金迷,在雪茄的烟雾和毒品的意乱情迷中展现着变态耸人的一面。
影视作品还是有真情在的,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
剧里马姐供出了梁辰汉推林佩亭下楼的证据,可能是发现梁辰汉强奸女性的屋子里安摄像头的可耻行为,发出了身为女性群体的愤怒。
主角刘知君心存正义,即使追查真相危及生命,也要找出答案还林佩亭一个公道,还公众一个真相,揭开娱乐圈的蒙尘布。
剧里往往都存有善良正直或动了恻隐之心的人,这让结局有了光明的结局。
而天下熙熙,皆为利往。
真实的世界里,扳倒这些势力就像移开巨石般困难。
娱乐记者也是记者,记者的核心信念到底是什么?
报道事实追求真理?
还是利益最大化?
从整个社会发展来看,民众们应该听到真话,只有爆出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我想到《1984》中历史是被撰写的,民众们的信仰是被制订好的。
如果记者不是承担着把真实情况反映出来的责任,那我们的生活就是被人操控的弦乐,我们需要听到弦外之音!
但我也理解危及生命时个人的选择往往是迫不得已的,只是希望是存在正直的记者的。
就比如2023年上半年,为揭露缅甸非法偷渡和电信诈骗等行为,河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调查记者团队利用4个月时间,卧底缅甸电信诈骗招工黑色产业链。
记者兵分三路,周旋于高薪骗局的招聘者、专门组织偷渡的“蛇头”以及靠引诱他人获利的中介之间。
他们以招工者和务工者的身份,深入虎穴,获取了大量一手资料。
娱乐圈里性剥削并不少见。
从吴签,李易峰到如今的金秀贤金赛纶时间,都反映了娱乐圈内部的混乱和积垢。
当你看到一只老鼠,说明已经有一窝老鼠了。
能被我们所见的只是冰山一角。
那些我们无法想象的恶臭的早已经成为娱乐圈深谙其心的规则,指挥着娱乐圈的秩序。
当某一个角漏出,他们便丢卒保车,继续海底的交易。
总之,《死了一个娱乐女记者之后》以悬疑叙事包裹社会批判,试图撕开娱乐圈光鲜表象下的权力与欲望真相。
尽管存在剧情套路化等问题,但其对媒体责任、性别压迫的反思仍具现实意义,成为2025年台剧“暗黑系”作品的代表之一。
三月是女性之月,这个月雨水温润,气温回升,花草生长,枝头开始热闹并绚烂起来。
女性就是如此,那么美丽、亲切,有生命力。
刚看完一部名字很长的台湾电视剧——《死了一个娱乐女记者之后》。
题目中特意将这个“女”字呈现出来,看完后,我思考了很久,这到底是在说女性的力量,还是单单在说这个女性个人的力量?
我倾向于后者,我觉得这个女记者是一颗种子,由她激发出了一群人的勇敢抗争,这群人里有男人,也有女人。
我们这个时代不那么美好,它泯灭很多原本顽强的灵魂,所以那一颗种子特别重要,也特别不容易。
这个记者是一个很年轻的女性,初入职场,充满热爱。
由于是莱鸟,她会犯错,可她愈挫愈勇,常常带着奶茶拜访前辈同事,处处求教。
当做好一件事后,她会开心地跳起来,发自内心的自豪与兴奋就像一个小太阳。
看到她,我会不由自主地感叹,这才是青春的力量,不知疲累,勇往直前。
(最近的职场上很少看到这样的年轻人了,大多都苦哈哈或者怕兮兮。
这才是令人羡慕的年轻的光芒!
)这个女孩坠楼而亡,死于夜店旁,死时衣着性感,死前服用过毒品。
于是,对于女性的黄谣接踵而至,人人唾弃她。
她生前明明是一个很努力的记者,死后却成了不洁身自好的荡妇。
还好,她这颗种子让其他的花朵发芽,要不然,她的奋不顾身就会成为一场虚空,但也许,她一直坚信,她的死亡一定能够撬动那些同她一样的勇敢灵魂,毕竟她一直都是个聪明又勇于相信的女孩。
l 她唤醒迷茫的人。
同一个公司的前辈记者正走在人生的岔路口上。
曾经,她也是一个像她一样的记者,认真努力,一住无前。
为了寻求一个真相,她不怕辛苦,也不怕报复。
直到有一次,那个爆料给她的当事人遭到迫害而死亡,她被死者家属劈头盖脸地指责。
她突然犹豫了。
为什么不走一条更易走的路呢?
她从社会新闻组转到娱乐新闻组。
追追明星,报报八卦多轻松,抓到大明星的丑面也可以升职。
那些所谓的“社会责任感”不仅会让人疲倦,也会让人心痛。
在职场里摸爬滚打得久了的人,有没有共感?
很多时候,周遭的一切,正在一寸一寸浇灭你心中的火。
我们斗不过的,只能自保。
可这次,面对这个一路跟着自己跑新闻的“菜鸟”之死,她无法袖手旁观,别人不了解,她还不了解吗?
这个女孩一定是为了查明某一个真相而失去生命,而这次,她要完成她未竟的目标。
一个因死亡而犹豫挣扎的灵魂再次因死亡而坚定了起来。
l 她唤起失败的人。
有一群人整天跟踪明星,让其不厌其烦,他们妄图不道德地窥探明星的隐私来获取报酬。
这种人被称为“狗仔”,名字里面全是蔑视。
他是一个“狗仔”,每天的工作内容没什么意义。
妻子看不起他,和他离了婚。
他每天待在车上盯人,车上乱七八糟,就和他的生活一样,没有未来。
他很少有时间陪女儿,女儿也觉得他很糟糕。
这样工作家庭双失意的人,就接近我们所说的loser吧。
够失败的,活得平凡到渺小。
可是,他也不认为死去的女孩是个荡妇,因为她经常很虚心地向他讨教追新闻的技术,将他当成厉害的老师,并不会看不起他们狗仔。
为了给她讨一个公道,他作卧底向证人套料,他和恶势力以命相搏。
其实他也可以是一个很有勇气的人,也可以做很有正义感的事。
l 她唤回沉郁的人。
顶流明星正在迎接事业上的挑战,在人前,他努力争取一个电影主演的角色,遂愿后,满心欢喜地准备接受再以飞升。
可人后,他非常忧伤与消沉,他被爱人之死苦苦折磨,经常通过酗酒与毒品来麻痹自己。
往日的二人那般美好,共同向着演员的梦想奔跑。
他用吉他轻轻弹着自己写的歌,他的爱人就是他的缪斯,可有一天,缪斯患病逃离,改做普通的服务员工作,在人前情绪失控,最后自杀。
他仿佛隐隐知道原因,可他又不敢去追寻。
他怕真相是他无法承受的,他怕自己会被真相拖累,可是他又放不开这个真相。
他真的,好难过呀。
直到,这个女记者的死。
她和他的爱人实在太相像了,她们的死也许拥在重叠的真相。
那么,他应该勇敢一回,因为他与真相其实很近。
l 她拯救很多受到伤害的人。
事件的真相很惨烈,女性在很多时候被物化,被迫害,被折磨,被威胁。
而她们只得默默吞下这份痛苦,因为人言可畏,因为不堪回首。
是她的奋不顾身,让越来越多收到侵犯的女性敢于站出来,直指恶魔。
因为她是春风呀,吹过荒芜的冬夜。
这个娱乐女记者是我近期看到的最勇敢的灵魂,她,太令人震撼。
为了哪怕一点点的可能性,她都敢于付出生命作为代价。
她明明可以走一条更好走的路:她又不是受害者,她的朋友是受害者,可朋友已死,朋友的家人、爱人都没有为真相拼命,她凭什么?
她有大好的前途:做好娱乐新闻,还清父亲的债,好好孝顺妈妈她美丽又年轻,聪明又努力。
她完全可以热爱她的工作,再好好谈个恋爱。
可是,她就是那么有勇气。
我一只直敬奉哈柏李的那句话,他说,真正的勇敢是:当你还未开始就知道会输,可却依然去做,而且无论如何都要坚持到底。
你很少能赢,但有时也会。
那天,她坐上高楼阳台的栏杆,风从她的背面吹来,吹起她长长的头发。
她从容地望向她眼前的那个恶魔,坚定地说:“谁说没有一条新闻能从你这里传出去!
”话落即跃,她用生命为这个固若金汤的罪恶之堡撕开一道口,而她坚信,一定在人如她一般为受害的女性执著奔走,哪怕,是死。
电视剧的最后一集里有一个蒙太奇叠加镜头,“顶流明星”救起一个被害女性,抱起她逃跑;另一边,那个“狗仔”也抱起被打晕的女记者逃跑。
这就是“拯救”的传承。
不仅仅是男性拯救女性,而是一群人在拯牧另一群人。
希望,这不是一个童话故事。
看完《死了一个娱乐女记者之后》,回想了《初步举证》,两个不同的故事、两种不同的表演形式,指向了相同的主题——女人被强奸后怎么办。
姵亭是普通女生做酒店招待又做了娱记,Tessa从利物浦工人阶级家庭进了剑桥做了刑辩律师,新环境新秩序,一切之于她们的来处是陌生的,想要立足不容易,所以姵亭铆足力气要写独家新闻,Tessa则开心于法庭的连胜记录。
当性侵发生后,姵亭给自己定下了揭发真相的使命,Tessa则开始怀疑自己的职业理想,法律的真相是坚不可摧的吗?
她们都选择站出来、伸张正义——不仅仅为了自己。
这就进入了metoo的议题。
Tessa做辩护律师时,原告/证人说“我站出来是为了其他女生不再受伤害”。
而后,Tessa走上了证人席,她想到了当初那场庭审,metoo的信念得以传递。
记者剧里一开始就有女生爆料,知君问姵亭,你有证据吗你就相信她?
当知君想要完成姵亭未完成的使命,危急时刻她没有放弃待宰羔羊般的女孩。
知君和她的上司有怀疑过自己的新闻理想吗?
新闻登出后,更多知情者主动发声,这是metoo精神。
讽刺的是,对性犯罪默许纵容的影视剧女大亨一面为了公关而鼓励受害女性站出来,一面受邀去市长夫人的私人宴会,system这一层有多大改变,要打个问号。
性是权力的表达,就像记者剧里说的,能进小包厢的只有有钱人(权力上位者)和女人(权力下位者)。
权力上位者不在乎“性同意”,因此家世显赫的男律师大胆地压住喝醉的女律师,男性权贵肆意迷奸女艺人。
当面对质问,男律师把这当成职场竞争的戏码,有钱人则反问对方要多少钱。
性侵者脱口而出:“女人最擅长的就是装受害者。
”这是父权的世界,女人对性没有自主权,被性侵后难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要以前途和生命为代价为自己讨一个说法,却大概率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初步举证》舞台上的计时从Day1到Day782,我在电影院的座位上无法动弹,只能用力呼吸,某种程度上,我觉得我的尊严也被践踏了。
我喜欢两部剧中平凡女性之间的惺惺相惜,法庭女警轻轻捏Tessa的手臂,知君对姵亭和其他女孩的保护,都是残酷世界中的温情碎片。
还有母女之间的情感,Tessa妈妈和姵亭妈妈的坚定,以及姵亭妈妈对知君的关心。
《初步举证》的剧本和表演太精彩,堪称伟大。
而记者剧将大量施暴镜头对准受害者,“受害者本身也有污点”和“英雄救美”的设置,我不喜欢。
或许环境限制了我们的表达,但表达胜过沉默,有些事情必须改变。
『梦里不见天堂 人们又该往哪里躲藏, 最冷酷的原罪 是永远无法割舍希望。
』女记者完结,体量不算很大的电视剧我也跟着每周一起追完了。
死了一个娱乐女记者之后 (2025)7.52025 / 中国台湾 / 剧情 悬疑 / 梁秀红 吴旻炫 / 林予晞 薛仕凌初衷是被林予晞的人设和服化道吸引(是的我确实是颜控sorry)其次是题材和故事有一定兴趣。
总体上讲,是一部不错的剧集。
前半部分节奏舒适,6、7两集略快了一些,观众大体能猜到结局,但佑霖的闯入、慈方辞职获得的u盘揭示珮婷的自发坠楼又让人眼前一亮:)姚姐的演绎我高强度赞美(!
)将那份隐忍、克制、坚韧刻画立体,全片的最后一个镜头姚姐抹眼泪又给这位铁一般的女人注入了柔情,使本以为的“反派人物”形象不再扁平。
全剧最后一镜头——于甄抹眼泪予晞的演绎虽说不及老戏骨,倒也不至于是网友口中的“面瘫演技”。
此剧中的刘知君可谓冷静理性正义的化身,她的心理、情感本就鲜少外化于形。
对此角的演绎恰似C本人星座,冷酷外在却包含炽热内核。
“你就是一个娱乐记者,你以为你能改变世界啊?
”“你要相信你可以,至少珮婷是这样觉得的。
”可能这世界需要更多知君和珮婷
娱乐卖场的灯红酒绿之下,俊男靓女们正在纸醉金迷。
突然,一位穿着性感的女性从天而降,坠楼身亡。
直到鲜血流到了脚边,那些喝得醉醺醺的男女们才反应过来。
更离谱的是,坠楼的竟然是一位娱乐女记者。
她被发现嗑药身亡,但从她母亲的口中得知,她生前最讨厌父亲嗑药,所以肯定不会碰毒品。
那么是自杀?
还是他杀?
是否是因为她“放蛇”调查被人发现遇害?
开局前5分钟就将观众拉入了一个迷局,究竟坠楼女记者林姵亭是人是鬼?
01娱乐圈的“照妖镜”“娱乐记者”是知道明星八卦最多的职业,台剧《死了一个娱乐女记者之后》从周刊娱记的视角展开,去看娱乐圈乱象。
仅有8集,在台北公共电视每周六21:00更新一集,这个更新速度真的太让人着急了。
好在节奏够快,每一集都有反转,虽目前更新了四集,但是信息量已经足够巨大。
第四集结尾的时候节奏稍微有些拖沓,因为需要铺垫掌控娱乐圈背后的资本,横插出来的支线反而影响了节奏的紧凑性。
但总之瑕不掩瑜,整部剧还是写得非常大胆的,堪称娱乐圈的“照妖镜”。
菜鸟女记者林姵亭在夜店的极乐派对上离奇坠楼身亡,这一幕,仿佛是娱乐圈黑暗面的盖子被猛地掀开,露出了里面腐臭的真相。
林姵亭的上司和师傅刘知君一心想要升职主任,但因为林姵亭的丑闻,此事被暂时搁置。
不管是出于对仕途的考虑,还是念及这份师徒情谊,刘知君都想要探查出真相。
然而,在调查的过程中,真相却愈发扑朔迷离。
随着调查的深入,刘知君发现林姵亭死前参加的那场嗑药趴上出现了知名男艺人高佑霖,也有性感网红主播米娜。
然而,高佑霖在参加采访的时候却矢口否认认识死者林姵亭,但在米娜的影像里,林姵亭与高佑霖在包厢里举止亲密。
那么林姵亭的死亡与高佑霖有直接关系吗?
而另一方面,米娜的身上也隐藏着秘密,她表面上女主播,但实际上背地里私下接客,而且下手的都是那种混血富商。
物欲横流的娱乐圈里,女明星下海接客,男明星花天酒地,还有已经嫁去香港的女艺人时常回台北见情夫。
表面上看,该剧只是一部调查女记者死亡真相的悬疑剧,但这背后隐藏的,是娱乐圈的潜规则、权力斗争、性丑闻……目前来看,娱乐圈的权力网环环相扣,林姵亭的死亡绝不是简单的嗑药过度,而有可能是动了谁的蛋糕被灭口。
02悬疑的“高光时刻”台剧的尺度从未让人失望。
第一集刘知君带着林姵亭偷拍就是一个劲爆新闻,已婚隐退的女星深夜幽会情夫,情夫还是一位整形医生。
后来在调查后才得知,女星被长期家暴,但在发稿前夕,女星却突然反悔,拒绝公开验伤报告。
是被威胁?
还是有其他的顾虑?
然而,这条线却因林姵亭的死亡而戛然而止,关于女星的事情没有再继续调查。
但实际上,这条线是一个引子,揭露了娱乐圈背后实际上是资本的力量才操控,尤其是这位女星嫁给了富商,实际上是资本裹挟的玩物。
林姵亭的死也牵扯出了娱乐圈的很多丑闻,比如米娜接客。
为了打破这个突破口,刘知君携手娱乐摄像大海前往调查。
大海伪装成中菲混血的富商,成为了米娜的客户。
他们只是想要拍下米娜接客的证据,然后威胁她说出真相,却没想到米娜来到酒店后并没有要钱,而是欲求不满地想要和大海行房。
大海几次三番拿出金钱让她先收下,米娜却视而不见。
如果她是因为缺钱才接客,那么她拒绝收大海的钱是因为什么?
想要当婊子立牌坊?
还是她背后有更大的目的?
看到后来发现,米娜可能是嗑药过度,真的欲求不满了,所以那个节骨眼金钱的诱惑远没有生殖器的魅力大。
而米娜口吐白沫后,大海虽然慌张,却立刻反应了过来,找来自己的花臂好兄弟。
那个人十分娴熟地给米娜打针,救了她一命。
由此可见,娱乐圈此事常有,吸毒过度也很常见,大海对此早就习以为常。
米娜的事情过后,这条线索又没有继续进展,反而又牵扯到了男星高佑霖,他和林姵亭亲密互动,是因为林姵亭的身上有和他前女友一样的翅膀纹身。
那个纹身并不常见,拥有同样的纹身、同样的位置实在太巧合了。
何况,林姵亭在成为记者之前是夜店线人,自己本身就是在夜店工作的,身边的朋友圈很杂,她联系米娜是因为自己想要下海还债。
那么林姵亭身上的秘密到底是什么呢?
四集看下来,满头的问号没有得到解决,但总觉得这些线看似分散,实际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等待后面的剧情进行解答。
03娱乐至死的狂欢剧情进展到第四集,刘知君猜测林姵亭去夜店下海是为了“放蛇”。
所谓的“放蛇”就是放出诱饵,林姵亭就是把自己当成诱饵,想要调查娱乐圈里的性侵丑闻。
她的调查对象就是高佑霖,所以林姵亭与高佑霖的亲密互动,实际上是她故意为之。
那个与高佑霖前女友一模一样的纹身,可能也是林姵亭为了接近高佑霖故意这么做的。
然而,林姵亭私自调查,却没有告知刘知君,这件事情也十分奇怪,何况,她得罪的是一个巨大的资本,如果单枪匹马,下场只有死。
高佑霖的经纪人林美惠也是一位杀伐决断的人,她可以捧红一个人,也可以摧毁一个人。
她表面上是娱乐圈的“大管家”,实际上却是资本的傀儡。
比如当她怀疑林姵亭试图曝光当红男星高佑霖的性侵丑闻之后,她联合公司高层和资本方打压,甚至不惜动用权力让她“消失”,所以林姵亭的死亡很可能是她一手策划的。
她甚至可以冰冷地说出:“娱乐圈就是这么现实,没有真相,只有利益”。
这就是娱乐圈的真相,为了保全利益,可以牺牲任何人。
该剧也刷新了大家对于娱乐记者的看法,之前很多人说起狗仔的时候,都是拍摄明星的八卦获取利益。
但刘知君在成为娱记的过程中也在转变,她的前史里就交代了她曾经曝光一个新闻后导致当事人自杀,而她调查吴凯莉的时候却并没有盲目曝光她出轨的新闻,而是了解她是被家暴后,希望能够帮她“洗白”。
刘知君的成长以及林姵亭的牺牲,其实让观众不由思考:记者们在追求真相的过程中,究竟应该付出多少代价?
真相的意义又是什么?
是单纯的曝光,还是为了推动社会的进步?
娱乐至死的背后,我们更应该回归理性,去思考光怪陆离之下的人性善恶。
正如剧名所示,剧情围绕 “娱乐圈”,“女记者之死”,“后续” 这几个关键词展开。
娱乐记者刘知君和狗仔庄大海,因为同一目标,寻找林姵亭意外身亡的真相,而成为了“队友”。
随着调查工作的深入,他们发现林姵亭的死和深藏在娱乐圈内的性交易丑闻有关。
悬念从林姵亭坠楼当晚的毒品派对开始追溯,组局联络人Mina,在party现场萍水相逢的大明星高佑霖,大明星的经纪人姚于甄,Mina背后的主使人马姐,在这些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背后,碎片慢慢被拼凑,逐渐都交叉指向同一个人,电视台总裁梁辰汉。
从社会调查组转到娱乐组的刘知君,有着自己的做事原则。
她坚定“有多少证据写多少字”,不会为了流量去编造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
对于她而言,基于证据的实事求是是职业道德的操守。
看似坚不可摧的刘知君,其实也有着自己多年难以跨越的心结。
经历了婚姻失败的庄大海,为修补父女关系而努力着。
看似不太靠谱的性格,对刘知君颇有微词的初印象,但却是个重情重义的人,为了追查林姵亭的死而赴汤蹈火关于林姵亭人物的设定,根据制片人陈昱俐吐露,她身上那股追求正义的执着,同时映照了刘知君和庄大海。
正是因为刘知君和庄大海在林姵亭的身上领会、看到了部分自己的影子,使三人的连接变得紧密。
而后有了他们为追查林姵亭的死,而奋不顾身。
看似事业有成的姚于甄,心中自有自己的算盘。
在外地位高不可攀的她,在夫妻关系中却长期受到丈夫梁辰汉的暴力压制。
姚于甄的冷静、隐忍和智慧,给人一种在做一个大局的感觉。
因为有庄大海的加入,故事不完全是全体女性团结起来,抵抗男性霸权的的故事,虽然女性角色之间的互帮互助在情节上的推动不容小觑。
每一个角色都值得细细品味,期待第二季。
好看!
第一集会有点慢,有一点摸不到重点,一开始我还以为吴凯莉的事情会有后话呢,没想到根本不是重点。
其实整部剧主题应该还是女孩帮助女孩,女孩在很多情况下还是占据着弱势,那些有心之人用“梦想”引诱,将这样罪恶的行径包装成“她们是自愿的”。
女孩们孤立无援,所以选择了缄默,从而让这群罪恶之徒越发猖狂。
其实我觉得梁辰汉和姚于甄这一对还蛮神奇的,梁辰汉以为自己站在权利的顶端,但是没想到到最后的下场是树倒猢狲散,姚于甄早就把他的老底摸了个透,在他一心拉拢政商名流,浸淫在欲望当中的时候姚于甄已经布好大局,等他跳进去了。
我觉得即使夜店性爱派对是没有被爆出来,姚于甄也一定会想办法和梁辰汉划清界限,培养自己的势力,不再依附于梁辰汉,梁辰汉这次被爆对她来说是个正好的机会。
还有马姐也是临走前加了一把火。
当然姚于甄自己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她或许是受到梁辰汉压迫的受害者,但同时她也是加害者。
对于梁辰汉的很多行为她其实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那并不会损害她的利益,相反或许对她还会有助力。
从本质上说他俩是一路人,或许她以后也会和梁辰汉一样彻彻底底走上犯罪道路。
还有小安的死,她也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说到这个其实她跟高佑霖的关系也有点特别,我觉得不是单纯的上下属关系,高佑霖是她一路带出来的,这一带就是七年,我觉得她内心高佑霖对于她而言是存在某种羁绊的,所以在高佑霖杀了梁辰汉被关进去的时候她才给他请最好的律师,还跑去探监,看到高佑霖对她冷漠,转身就走她还流泪了。
不过这也是鳄鱼的眼泪,她可能“爱”高佑霖,但是她更爱自己。
爬得更高,把产业做得更大,拥有更多权力,登上更高的阶级,这些才是她一直在追求的。
因为林予晞去看了这部剧,昨天下午坐在图书馆看完了整部剧。
cc一如既往的旺盛、具有生命力、令人赞叹,但是故事情节可能不够深刻,在结尾部分甚至略显草率,总觉得不该是这样的结尾。
女主的人物刻画也不够丰满,说到刘知君曾经所谓的“职业污点”,有很好地被安置、对待吗?
经历了这些,她又是如何看待这个事件,对记者应处的角色又作何思考呢?
检察官前男友的作用在于?
看完整部剧,我的疑惑都未能得到解答。
到刘知君以身入局,亲自到R Hotel拍摄录像,全程都让人感到胆战心惊,难道知君是徒有一颗勇敢的心而毫无谋略吗?
她们的成功看起来是如此轻易、巧合,一切是那么的恰到好处水到渠成,让人不免想到如果不是有各种幸运因素的结合,刘知君将会是下一个林姵婷,在这场调查中,刘知君的角色似乎不那么重要了,她的作用显得黯淡。
总之,有太多太多刻画不到位的地方、逻辑未完成闭环、草率描画几笔的地方。
此外,这部剧有一处让我感到颇为不适,“市长夫人”,作为玫瑰妇女基金会的主席,带头争取性别平权,竟然被一而再,再而三地称呼为“市长夫人”,我连她的名字都没有记住,真是讽刺。
最后,我还是会支持林予晞的剧,希望她越来越好。
评分: 5.8 分,不及格。
也是我 2025 年开年第一部很失望的台剧。
第一集看完后我的期望是 7 分。
主要问题:主线混乱,演员演技不及格「演技像生锈的齿轮,卡在悬疑剧的精密零件里吱呀作响。
」这是我看完《死了一个娱乐女记者之后》最直观的感受。
这部号称「台剧史上最大尺度」的作品,用娱乐圈性侵、权贵选妃、记者殉道等爆款元素堆砌出一座危楼,却在人物塑造和叙事逻辑上轰然坍塌。
林予晞饰演的女主刘知君,本该是揭开黑幕的利刃,却硬生生演成了AI机器人——她永远紧锁眉头、压低嗓音,连掀开酒店暗门时都像在念PPT台词。
当她冷眼旁观包厢内被性侵的女孩,只为「等待最佳拍摄时机」时,我甚至怀疑导演在拍《法治进行时》而非一部有血有肉的影视剧。
女二线:被权贵吞噬的叙事残渣更令人困惑的是反派老婆这条暗线。
作为掌控娱乐圈资本的大佬妻子,她的每次出场都像在玩「角色扮演游戏」:前一秒还在慈善晚宴上优雅举杯,下一秒突然化身暴戾打手威胁记者。
编剧试图用她来隐喻「女性共谋者的堕落」,却连基本动机都懒得交代。
当她举着红酒瓶砸向女主时,我甚至期待能听到一句「代表月亮消灭你」——毕竟这条支线的荒诞程度,早已超越悬疑剧应有的逻辑底线。
最后她的公开声明,缺乏动机,莫名其妙。
主线:一场失控的拼图游戏从女记者坠楼到权贵性侵链,本该环环相扣的线索,却被剪辑成支离破碎的短视频合集。
第三集花20分钟追踪网红Mina的直播动态,只为得到一张模糊的包厢照片;第五集女主乔装潜入淫窟,竟靠「临时背出台词」就骗过专业保镖——这些「神操作」让悬疑感沦为儿戏。
当最终Boss梁辰汉被揭露时,他的犯罪动机竟被草草归结为「失去初心」,这比八点档狗血剧的「为坏而坏」更令人窒息。
光鲜皮囊下的创作傲慢该剧最致命的问题,在于用「敢拍」掩饰叙事无能。
当镜头反复扫过会所里半裸的女体、放大受害者被凌辱的细节时,这种「剥削式拍摄」与其批判的娱乐圈黑幕形成微妙互文——都在消费女性的苦难。
而女主总能在千钧一发之际化险为夷的设定,更是暴露创作者的傲慢:他们既想塑造「孤胆女侠」,又不愿让角色真正沾染现实世界的污泥。
给出5.8分不是因为它不够「炸裂」,而是痛心主创把社会议题炖成一锅夹生饭。
当刘知君在结局迎着海风露出「胜利微笑」时,那个本该沉重的娱乐圈黑幕揭秘,已然沦为一场自嗨的行为艺术。
或许正如剧中那句被用烂的台词:「真相需要代价」——而这部剧付出的代价,就是让「现实主义」变成空洞的营销标签。
林姵亭舍命燃灯型角色。
不管看过多少这种角色,最终都还是会被打动。
她一开始是为了朋友小安,之后发现受害者不止小安,甚至以后会有数不清的潜在受害者。
信念推动着她一步步走下去,带着自己的信任以身破局。
她在跳下去的一瞬间相信有人会以自己的死介入这个案子,是刘知君还是警察?
为了戏剧冲突,全篇把视角放在记者上,以至于警察和检方像是废物。
片中提到很多女性现如今的困境,女性不论身处高位或普通人,被造黄谣就像男性随地大小便一样常见,更不用说剧中像个笑话一样的妇女联合会。
刘知君的刻画还是略显单薄,前期有点难以相信她会为了林姵亭,或者说为了真相而追查到底。
即使是曾经受过伤,前期对于林姵婷追查吴凯丽家暴案的态度也略显平淡。
后期进入招待所查案真的降智。
她的计划中完全没有大海,但最终如果大海不在,刘知君就是下一个林姵婷,与前期的智慧、能力强的人设冲突。
大海是经典理想主义好父亲,光是好父亲的一面在现实中就难以找到,更别说对与姵亭的死怀揣着只是想给自己欣赏的后辈一个清白的想法,很理想化的人物。
结尾没有着重刻画性侵案的结果,以高佑霖忍无可忍杀死梁辰汉结束,把林姵亭舍命破局的高光拉下了不少。
之前总是刷到台湾剧以选题大胆但内核守旧为特点,这下是确定了。
片中揭示了诸多女性面临的困境,以刘知君这样一位女性作为主角,但在真正解决事件时,最后如果没有大海和高佑霖这两个计划外的男性,刘知君也就死了,案件还是爆不出来。
在拍性侵相关的剧情是,镜头一如既往对准受害者,是拍到受害者害怕、惊恐的表情会让观众也害怕吗,还是说爽了谁?
这种强行降智真的让人发笑。
后面两集有点降智,林予晞台词有点怪怪的,不过还是很漂亮啦。
揭露娱乐圈不为人知的性丑闻……不是,还用揭露吗?这个圈子尽人皆知都是性丑闻吧
这么好的题材拍得如此又臭又长,除了主线,其它台词是用脚写的吗?每个英雌背后非得搞个男的救,看看娱乐圈的小鲜肉出轨嫖娼吸毒现在还有涉及杀人的,还好意思塑造这种纯情男啊??为什么女主从造型到神态都那么贾静雯...好难受,剧里面其它女演员也是一直嘟着嘴,一度分不清谁是谁了,台湾女演员可以有点自己的特色吗?都可以拍这种题材了为什么还那么娇妻啊啊啊啊,好烦ヽ(‘´メ)ノ
切入点很好 但拍的是个啥呀 失望!
善恶终有报!
最后两集很弱,前几集还不错,内涵很丰富。薛仕凌蛮不错,很难想到是大嘴巴出来的
还行。7分
大结局坏人落网得也太容易了,为了加持主角给坏人强行降智,现实中怎么可能呢,坏人之所以变得这么坏就是因为自始至终他们的坏都顺利得逞啊。佩婷小天使,从第一集就为她揪着心一直到剧终。林予曦越来越像贾静雯了,我们与恶的距离俩人演亲姐妹的时候还没有这么像呢。
看完覺得有點浪費時間,再好看的臉配上永遠不變的神情都會膩。
挺不错的,我蛮喜欢这样短而美的剧。最后于甄这个角色塑造得很不错,很有自己的处事态度。
好像港台电视剧基本都是这个套路
逻辑上有点瑕疵,3.5。林予晞真的好美!!!!另外,结尾有点太“俗”,反而姚姐这个反派到最后立体起来了。
最狠的人才能活到最后,姚姐最后一滴鳄鱼的眼泪实在精彩👏另外女主真的好像贾静雯啊!!!
最后两集解决得太仓促,主角光环、伸张正义,后面的回忆有点太多了,像在凑时长。大陆能不能不要总是恋爱恋爱恋爱了,什么时候再来点这种剧。蛮想找到小说来看看。
還剩兩集看完,受不了女生zs情節。
林予晞这么帅,怎么高光还要给男配等他来救,ghg的题材本子写得还是有点老土,拍法对谁受害者更是
知名女星不需要加前缀,就像刘晓庆前面不需要称呼为知名女星刘晓庆。另外,这剧的意义在哪里?
韩国和台湾在现实主义题材下真的吊打内地,我们还在看小鲜肉演十秒一个慢镜头的时候人家早都已经上价值了,道阻且长。
娱乐圈和黑社会没差啦,不然怎么有“黑涩会”一说。
虽然远远比不上与恶,但和镜子森林第一季可以相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