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叶问大师业已被从少拍到老,《武侠》义无反顾地投奔走进科学体之后,那种催人从座椅上跳起来的华语功夫片一度奇缺。
从这个层面上讲,《金刚王》给了硬派功夫片迷一个重新找HIGH的机会。
“金刚王”不是“金刚狼”,两者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有超级肌肉人统领全局;但不同的是,后者是一个雄性动物兀自奋战,而前者则是一群糙爷杀出黎明。
如果说《画皮》是一部把女人关系做绝的电影,那么此片幕后团队再度打造的《金刚王》,则是把男性关系的纠结程度推向新境界:“战友”情、兄弟情、师徒情、长幼情、甚至敌我的惺惺相惜,都被恰到好处地释放。
当然,从剧作上讲,这部沿着“递进式”叙事传统出牌的功夫电影,最根本的卖点还是让人血脉膨胀的“拳色”——就像人们当初难以抗拒《画皮》瑰奇的视听风暴一样,《金刚王》依旧在感官效果上制造亮点。
全片充满力量感的画面比比皆是,而以打击乐为底色的霸气配乐,也夯实了粗犷与细腻高度融合的质感。
动作设计上,《金刚王》试图呈现出“第四代功夫片”的全新风貌。
若把李小龙归为第一代功夫之王,成龙和李连杰算作第二代掌门,甄子丹称为第三代超级打星,那么本片中的释延能,则可被视为“第四代”。
这种划分,未必仅取决于他们所处的时代,每位功夫巨星在传承的基础上,其实都构筑了强烈的个人风格。
李小龙注重招数与形迹的精准,成龙善用道具和幽默为动作加分,李连杰将无懈可击的功底转化为惊为天人的巧劲,甄子丹在闪转腾挪间则发散出一种难得的雅气。
《金刚王》中的释延能,肌肉质量几乎超越几位大神,但大块头并未用简单粗暴的蛮劲行走江湖,在与狱霸金刚“铁幕雷”和结尾冥神金刚“苍生大介”对决时,你可以清晰看出他对敌手个别部位(脊梁、腰部、心脏等)的攻击战术;在与魔尸金刚“疯猿”的对打高潮戏中,两者对建筑实体道具的运用可谓登峰造极,钻、跳、爬、闪等连贯性动作的剪辑一气呵成,且毫无“维亚感”,这在特效泛滥的功夫片领域实属难得。
就释延能的个人动作风格来讲,诸如在“17秒”内解决问题、拳力和腿力的高度配合、“情”与“气”的传递关系等等,都彰显出一种妙趣横生、畅快淋漓的游戏感。
《金刚王》本质上是一部在暴力指数上直指“R”级的电影,个别场面的恐怖程度为华语功夫片所罕有。
这部粗砺却并不粗糙的电影,将与《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同时征战内地影市的国庆档,足见《画皮》团队对它的信心(《画皮》亦是在国庆档掀动票房)。
事实上,这是两部方向并不相同的“大场面”电影,《狄仁杰》引发的是一场头脑风暴,而《金刚王》带来的却是肌肉和动作的饕餮,对功夫片迷来说,这理应是不可错过的一部。
《金刚王》,这部电影怎么说呢,影院观影的过程还算刺激,三段武打设计都很精美,尤其是第二段对决疯猿更是让人热血沸腾,但是到了结尾终极BOSS时怎么看怎么像斯巴达勇士,尤其是最后一起喊出的“金刚王,自由”时,如果换成“斯巴达,freedom”也毫无维和感。
看得出主角释延能的功夫底子非常不错,但是文戏表演痕迹着实重了些。。
3星推荐有些勉强了。。。
对于娘泡久了的华语功夫影坛来说,《金刚王》以第四代功夫片的旗号出现,目的单纯、行为简单,以阳刚的、复古的功夫片形式,重新提起了人们对于硬派功夫片的兴趣。
可以说,从《英雄》等片开始,中国的功夫片或曰武侠片就变得越来越视觉化,以一种更为外在的表现形式去征得观众的喜爱。
但是,过多强调表现力却忽略了功夫本身的意义,所以多年后《叶问》中甄子丹以一套凌厉的咏春拳才能博得喝彩。
所以尽管如《太极》等片探索了功夫片的多种表现形式,但如《金刚王》这样真正以功夫为本体表现的硬派影片,在市场中应当占据一定的位置。
《金刚王》通篇观下,会发现剧情直白、无过多的叙事技巧,通关式的情节设置让影片结局似乎也不再成为悬疑。
在这一点上,影片会被一些观众诟病,毕竟抛去华丽的武打,影片留给观众可以回味的似乎不多。
但显而易见的是,《金刚王》是一次精准的市场投放行为,对创作方来说,故事讲圆满就是合格,真正体现影片本质和核心内容的,是影片在视觉上极具冲击力的“真功夫”。
影片的功夫,基本从头到尾贯穿而下,丝毫没有泄气之感,拳拳到肉的痛感想必也是可以为很多观众所能够感受到的,尤其在大荧幕的刺激之下,血肉横飞的刺激,就不是如《太极》这样的影片可以比拟得了。
主角金刚王的饰演者释延能,经历过一番配角的磨练,终于得以在影片中担当重任。
但实际上,他的本事、或者说武打本事,早就值得这样一个角色。
好功夫加上具有表现力的形象,影片中金刚王的形象充满了男性荷尔蒙,而与刘承俊的终极对决,就更是让人看得血脉喷张,真正诠释了力量和功夫之美,所以说《金刚王》是一部男人戏,挑起的是男性作为男性的本真,是一部用肌肉写就的功夫盛宴。
功夫片最怕纯粹为功夫而功夫,那就成了一场武术比赛。
《金刚王》讨巧的是,将南少林与抗倭等历史事迹进行了有效的关联,继而将整个故事放置在了抗日的大环境下,给英雄的所有行为都披上了爱国主义的外衣,显得正义又家国大业,同时给其在影片中的暂时性挫败披上了悲情的色彩,征得观众的认同感。
这样的技巧并不新鲜,在功夫片如黄飞鸿系列、叶问系列中经常被运用,也证明了这种情节设置的有效性。
《金刚王》讨巧的引入这样的历史背景,则最大程度的避免了功夫的空洞感。
从视觉效果来说,看得出制作方用心雕琢了场景,用心的体现就是影片中各种武打场景的冲击力上,从对决的中景到恢弘的全景,也许算不上十全十美的精致,但看上去很美。
《金刚王》拉开的是国庆档的国产片竞争序幕,影片本身存在着瑕疵,但对于一部回归传统功夫片的制作来说,有漂亮的打斗,就够了。
刚刚在院线公映的港片《金刚王:死亡救赎》颇有些国际范儿,中日韩的演员悉数到场外,欧美国家的演员也相继登台。
尽管不是多么厉害的一线红星,却也足够吸引睛。
尤其是释延能、刘承俊、南贤俊、姜宝成几位演员塑造的角色非常出众。
《金刚王》所讲的是英雄尽展功夫,抗击日本反华邪教组织的爱国故事。
在主流背景的基础上混入好莱坞B级片的格斗套路,使影片整体表现相当另类。
当然,这部有点儿“崇洋媚外”的影片骨子里,还是有很强的中国情结,如少林禅宗思想始终是贯穿全片的核心。
功夫模范生如此与众不同的影片,抢在国庆档期上映,必须得说是一种野心。
《金刚王》最突出的特点是就是“真功夫”,为了展现中国武术的全部魅力,片方特别邀请了各家功夫的国际精英,在影片大小打斗好几场。
泰式散打、美国自由搏击、日本跆拳道……各路武打汇集其中,赤手空拳相搏,拳拳到肉,干架场面甚是疯狂。
最精彩的部分是释延能扮演的金刚之王对阵暴坛坛主狱霸金刚铁幕雷、伤坛坛主魔尸金刚疯猿、绝坛坛主冥神金刚苍生大介三场大戏。
导演、武指很有心的让三场对决的戏份从拍摄到剪辑运用不同的手法凸显各家武打路数的特点。
铁幕雷动作的刚强、霸道,疯猿的阴柔、鬼魅,苍生大介的苍劲、硬朗。
在本片中,主角释延能扮演的南少林弟子,除了一身健硕的肌肉外,还有着悲天悯人的侠骨柔肠。
与铁幕雷的对战中,“金刚王”先将败下阵来的同门抱离战场,旁白“滥杀无辜的恶魔,深陷苦海,害人害己,应当头棒喝,仍不失为大慈大悲。
”之后,又以“赎罪”一词及流畅的拳脚功夫来表达为不战而战的思想深意。
从表情到动作,释延能都精准的把握了角色应有的态度和行为,其自身了得的少林功夫和禅宗修为是他成功解读角色的基础。
在这部片中,他流畅的武打动作、有力的拳脚和漂亮的动作线条都展现了其在武学上的造诣;文戏方面,淡泊、坚韧的态度,从容不迫但意志坚定的对白使他诠释的角色的思想深度得到提升。
近几年,香港影坛的动作明星呈现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
从李小龙到成龙、李连杰,再到甄子丹,港片中的功夫片一直有着专属的美感。
但是甄子丹之后少有继承者,虽然吴京、樊少皇做过这方面的努力,但过分直白、单一的动作表达没能得到观众的期待。
释延能却在各方面都展现出了继任一线功夫明星的素质,成为业界和影迷们的期待。
精良制作团功夫动作好看,也要和影片的整体气氛和画面相贴合。
《画皮》的幕后团队精准的影片定位、成熟的后期特效技术、创新的制作理念为此片建树不少。
为了营造出鬼魅、阴森的氛围,片方投资2000万建造孤立于世的土楼;在光影的运用方面,也以浓重的灰色调为主,使整部电影带着冷酷、肃杀的气氛;画面上,片方从服饰到建筑,再到人物的线条都以硬朗的直线条来展现影片的阳刚之气。
在功夫动作的设计方面,请来混迹好莱坞多年的武指张鹏设计出许多颇有新意的武打动作,如疯猿形同鬼魅如舞如武的动作阴柔与力量结合得堪称完美;苍生大介的动作利落、果决又职来职往,与释延能的刚柔并济形成鲜明的对比。
尤其雨中对战一场颇为精彩,雨的竖线条与两人手脚在搏斗中展现出的横线条错落出力道相当的动作质感。
冷灰的色调在此基础上,对周围环境的气氛进行了很好的烘托。
土楼虽然在平时充满民族风情,却因“刑场”的设置渗透出强烈的杀戮之气。
这支强大的制片团队如此倾注心血拍摄《金刚王:死亡救赎》,可想而知其在功夫片接力中的野心。
显而易见“第四代功夫电影”是他们的目标,也是他们信心十足夺去的囊中之物。
但是能不能成为名符其实的新功夫电影代表还得观众说了算。
火热国庆档今年国庆期间,上映的影片数量不少。
以武侠为题材的还有另一部影片,徐克执导、刘德华出演的《狄仁杰神都龙王》。
同样是武侠类的影片,同样的阴深诡异,不同的是徐克在这片中走的是曲折离奇的悬疑路线,剧情相对复杂。
而徐老怪的招牌风格相当讨喜,与《金刚王》有得一拼。
而《金刚王》在剧情的内涵方面也不甘落后,甚至巧妙。
台词中玄机颇多。
如对暴力的解读:金刚之怒、菩萨心肠才是金刚的境界;武器可以消灭人,但只有信仰能征服敌人……等对白,似乎都在努力向观众表达一种战与不战,善与暴力之间的禅悟。
影片中唯一的女性,哈迪斯神社的专门记者枝子从信封哈迪斯精神到质疑其真实的面目,再到在保护被俘孩子而牺牲,从一个侧面诠释了暴力之残酷;一直掩面黑帽下的拖尸人,又在影片的高潮时揭露了真实身份,让金刚王成功实现了“调动真情,方可触动真气,迸发金刚之怒”的十七秒绝杀,展现出暴力之温情。
恰恰相悖的两个现象,正式禅宗对暴力的睿智思辨。
当实战金刚王遇上睿智神都龙王,很难说观众更喜欢哪一风格的影片,但是这个国庆档注定火热异常。
这片子纯粹就是动作片,剧情弱爆了,掏钱到电影院,也就是看中了那些武打场面。
三段武戏各具特色。
个人最偏爱的是第一段。
对胖子,这段其实是最漂亮的武戏,而且几乎大半的动作,都是经过精心设计,极其真实的。
举个例子:有一个动作是金刚王用头去顶胖子打来的拳头。
这个其实是来源于空手道中的招数。
因为人的头盖骨是人体中最厚的骨骼,所以用头盖骨去接不戴头套的拳头,对对手的拳头其实是一种毁灭性的的打击,就好比你拿个铁块去挡别人的拳头一样。
第二段对猴子,略微有点假,全程都在跑动,猴子的运动能力有点超越人体正常极限范畴了,而且猴子的杀伤应该是指甲,但是事实上他这样使用的话,指甲应该是非常容易折断的,如果是套了铁指甲之类的护具,那就比较合理了。
但是使用武器又和老大心中不使用武器战斗的哈迪斯精神是冲突,这和老大如此推崇疯猿是矛盾的。
最后一段对老大打斗的不错,不过这突然之间就变强了太不可思议,我到最后都没整明白17秒必杀是怎么回事,这段打斗有点显得太快了,感觉刚来两下,还没高潮,就X了。
总体来说,就武打动作来看,这片子在近几年的国产动作片中属于出类拔萃的,释行宇的基本功非常扎实,如果能有一些包装,再有几部好的片子,应该会成为一个不错的动作明星
中国功夫毫无疑问是享誉世界的传统文化,而关于功夫的电影更是比比皆是,自从李小龙将中国功夫巨大的魅力在好莱坞发扬光大以后,中国功夫影片便似乎成为西方人士对中国文化迷恋的桥梁。
充满禅学意味的中国功夫,并不是简单的一招一式,它俨然已经浓缩了中国禅学文化的点点滴滴。
神秘或许是吸引西方观众的真正诱因,当然各种学派的功夫本身同样充满力量之美感。
《金刚王:死亡救赎》的硬功夫美学再现,让人似乎重新唤起对诸多经典功夫影片的记忆。
而在好莱坞,中国功夫明星从李小龙、成龙和李连杰再到甄子丹,历经三代,现如今释延能的出现,昭示着第四代硬功夫明星的华丽诞生。
释延能作为河南嵩山少林寺第32代弟子,参演过《功夫》、《新少林寺》等不少影片,而此次担纲《金刚王》主演,其凌厉变化多端的身手充满令人叹为观止的美感,当然作为功夫明星,释延能同样具备完美的身材和真材实料的功夫,正义感极强的外型预示着释延能的功夫明星梦渐行渐远。
影片的制作团队来自经典影片《画皮》和《画皮2》,他们借鉴福建古迹客家土楼花费2000万元搭建了魔狱孤岛,逼真的再建让人误以为是在客家土楼拍摄,其实这是全新的再造。
影片在表现释延能主演的哈迪斯第一代编号为K-29金刚王总共有三场较为风格显著的功夫秀,影片拍摄都非常的近距离,没有神奇功夫片的遮掩和美化,而是拳拳到肉,让人有身临其境的痛感。
影片首先安排K-29金刚王大战铁幕雷,铁幕雷像个巨大的怪兽,但却一样狡黠和凶悍。
释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以灵动多变的招式很快制服了铁幕雷,而对于这样的庞然大物没有真功夫是无法招架的,而电影采取近距离的拍摄,逼真的再现铁幕雷是如何被金刚王打得遍体凌伤,每一次的拳击攻击铁幕雷都象是特写。
让人感觉到无比的畅快和心悦诚服。
当然K-29金刚王对付疯猿时,似乎更彰显其各种翻身和轻功特技,疯猿其实比较擅长爪子功夫,当然其变化多端的身手令人目不暇接,而金刚王对付他采用的是以静制动,抓住其弱势,攻其不备,很快没几个回合,就将疯猿在池中击毙。
而释延能依然显示了其灵活的身手和快速的拳击功夫,让苍生大介不寒而栗。
最后K-29金刚王和苍生大介的雨中打斗应该算是影片最能表现力量肌肉和功夫动作结合的美感,虽然这样的桥段也曾出现在《一代宗师》里,但两者并没有实质的可比性,后者多是群战,而前者却是两个超级能打的男人巅峰对决。
传说中的17秒必杀技完美呈现,金刚王瓦解了苍生大介光复哈迪斯神社的美梦。
雨中打斗其实对于拍摄来说是极为困难的,但优良的摄影团队依然将其展现得完美无缺,刘承俊演绎的苍生大介一身强健的肌肉和金刚王同样结实完美的体型为观众奉献了硬功夫的力度美感,秒杀众多功夫迷。
影片依然离不开民族的精气神,K-29金刚王就是代表更多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勇士,通过一身完美的功夫表现,铮铮铁骨是不那么容易倒下的。
当然影片也不仅仅表现中国功夫,还有散打、摔跤、巴西柔术、印度武术、日本跆拳道、美国自由搏击、泰拳、欧洲顶级跑酷动作、超级舞蹈动作等世界各国十大动作体系融入其中,这对于功夫迷的朋友来说不啻为功夫影片的饕餮盛宴。
《金刚王·死亡救赎》:http://bbs.baofeng.com/yilan-thread-989646-1-1.html
废话不多说了,从“武”与“禅”这两个方面,谈谈个人对于这部电影的体会。
武这部电影的核心在于三场挑战,这三场挑战各具特色,别开生面,与动作类游戏不乏相通之处。
第一场,对阵狱霸金刚。
狱霸金刚有点类似动作游戏中的巨型boss,压迫感十足,但灵活性、机动性有所欠缺。
主人公利用台阶、墙壁等地形来伤害对手,颇有新意。
狱霸金刚相当于游戏中的近战战士型角色、力士型职业。
好比仁王里面的东国无双吧。
第二场,对阵疯猿。
第二场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些动作游戏中的解谜环节,比如鬼泣3里面的影子BOOS,要在特定条件下才能有效攻击敌人。
敌人出手狠辣,行踪诡秘,类似游戏中的暗杀者职业。
双方打斗时也利用了地形因素,主角利用墙壁废了疯猿的手指,让他手上功夫大打折扣。
最后又在水里击杀疯猿。
第三场,苍生大介。
这个属于比较均衡的boss,压迫感不及巨型boss,也没有暗杀者神出鬼没的诡秘。
剥离了外在附加的特性设定(巨大体型、诡异行踪),而将重点放在武功招式本身上,在打斗上更有所强化,为观众呈现出一场不逊于叶问系列的终极决斗。
除了三场核心打戏外,另外有几场次要打戏我觉得也相当不错。
金刚王在少林暗处独自练习17秒必杀技。
镜头不时晃过金刚塑像的面部,塑像的威严神情与人物的面部交错叠加,使金刚王的动作更显威势,增添动作美感。
在师傅圆寂前,金刚王在寺院打下师傅教给他的第一套拳,神态安详,有一种沉静之美。
苍生大介独自面对木人桩练习,忽然,在明暗交错间,木人幻化为一个个蒙面武者,与他对打。
原来他是在和假想中的对手交手。
这种虚实转换的镜头切换,让这场打斗显得亦真亦幻,富有神秘感、玄虚感。
类似的还有金刚王在苍生大介面前演练17秒必杀技时的情景。
金刚王以木人桩为对象,跟假想的对手交战。
苍生大介在一旁看着,同时也在假想中与金刚王对战,拆解金刚王的招式。
这种“假想战斗”当真是又一种新奇有趣的视觉体验。
警告:本片观影无聊至极,笔者神魂颠倒,百无聊赖之际,只好写这篇辞不达意,前言不搭后语的文章,自我娱乐一番。
笔者是微博中了票才去看的。
一般来说什么样的电影会在微博进行送票活动呢,就是像这部电影一样,有自知之明的,才会在上映之前大量送出票票。
之前也有两部这样的电影笔者去看过。
一部叫早见晚爱,另一部叫青春派。
早见晚爱勉强凑活,青春派则有很多惊喜。
于是,笔者运用神奇的演绎法推理,这部叫做金刚王的电影,会不会也有什么看点呢。
说实在话,笔者之前看到这部电影的名字,第一反应竟然是——金刚狼终于定档了!
没错!
我竟然可耻的把这电影的片名看成了金刚狼!
当时笔者实在是等金刚狼的消息等的心焦火燎的,等的花都开好了,等的花又开好了,于是笔者就可耻的看错了!
为毛要叫金刚王这名字!
明显是想借金刚狼的名头来搞视觉误差啊。
就像之前功夫侠占了太极侠的便宜啊。
但是这一次便宜可占得大了。
都有金刚两个字,而且真的是非常容易看错啊!
如果你看错了的话,那就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了啊!
神啊,救救我吧!
把我浪费的那两个小时还给我!
为了寻求自我安慰,笔者查看了影片的相关介绍。
嗯嗯,空手道。
嗯嗯,泰拳,嗯嗯,日本截拳道?
我艹,韩国舞王!
这尼玛明明是抗日神剧,怎么会有截拳道!
还是日本的!
难道李小龙不仅穿越早生了几十年还叛逃到日本去啦!
更夸张的是,竟然有棒子的舞王!
你确定是舞王不是武王!
从电影中可以看到,那个饰演疯猿的应该就是韩国舞王。
啊,他确实是在跳舞而不是在比武啊。
你他妈竟然在跳舞!!!!!!!!
气死我了啊。
我他妈是来看打架的,不是臭棒子在那里跳舞!!!!!
笔者一直以为这电影是真功夫,但看完以后才发现,除了几个主演,其它的全是真功夫啊!!!!!
什么主演的少林拳,什么铁幕雷的柔道和空手道,什么疯猿的指甲舞蹈,什么苍生大介的棒子跆拳道式的空手道,都他妈的花拳绣腿啊。
不堪实战。
最后一场大战,主角K29刚要运气开打,天空突然下雨!
尼玛,吓屎我了。
这不是孙悟空吗,难道他要变超级赛亚人三号,竟然能够影响天地的气。
这一段打斗,有刻意模仿一代宗师的嫌疑啊,雨中作战,各种特写镜头,就看见两坨肌肉,飘来飘去。
然后,K29开启计时器,发动大招——17秒必杀技!
这尼玛不就是爆发小宇宙吗,早不发晚不发,偏偏在被打残了的时候发,你这不就是星矢小强附体吗。
而且,K28苍生大介以掌代拳,完全的紫龙嘛。
最后K28被K29击中心脏,完全的星矢紫龙第一次大战啊。
然后,打完收工,没错,天气竟然可耻的突然放晴,除了地上的几摊水,完全看不出下雨的痕迹,明明刚才雨那么大啊,怎么会说停就停,停了地上的水说干就干呢!
这电影在成都拍的吧!
最让笔者蛋疼的,就是电影的文戏了。
你说你打就打吧,为毛说那么多废话呢。
打一拳要说十句废话。
什么哈迪斯精神,什么佛家哲学。
就是在相互洗脑罢了。
笔者看了半天电影,就是没看见电影中把那个神马哈迪斯精神讲清楚,恐怕编剧自己都不清楚吧。
不过有一点倒是很明确,就是电影中哈迪斯神社的人自己都被这哈迪斯精神搞糊涂了,分成了两拨.你们看苍生大介最后看见自己手下违反自己信奉的哈迪斯精神时那死不瞑目的表情,太可爱了!
笔者可以在这里不负责任的告诉大家,这破电影谁看谁傻逼!
我已经傻逼一回了,不能再让更多的人变成傻逼啊!
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头是百年人。
#金刚王之死亡救赎#个人简评:中为洋用,中洋融合恰当的新一代硬派功夫电影!
拳拳到肉,步步偶尔小惊心!
抱着看B级动作片的心态去看这部电影或许你会有意外的小惊喜吧,然而或许是剧本本身的硬伤,试图用一个远得我们太遥远的故事(虽然并不是难懂),或者说是其他民族的故事,实难让人产生共鸣,再加只有一群二三线演员班底和不得力的宣发!
注定了本片最终只能在电影产量太大和女性观众为主的情况下沦为炮灰的命运!
不过做为开创新一代硬派功夫电影,此片运镜及动作方面已尽到了其破旧立新、开山拓荒的使命!
精神可嘉!
顺便说一句,本片肌肉男成堆,有兴趣的MM,不妨一窥哦!
其实这个故事是很简单的。
说,金刚王小时候被掳到日本,接受一个叫哈迪斯组织的洗脑和训练。
这个哈迪斯,大概相当于《火影忍者》里面的一个比较邪恶的忍村,需要不停的争斗甚至杀害同伴来证明自己的强大。
听起来是不是很拉轰?
其实一点都不拉轰。
影片只是给了几个金刚王回忆的镜头来交待这一背景,并没有强化这种环境下生存的残酷。
换言之,有多残酷请你自个儿脑补啦可是我都脑补了我进电影院看什么啊?
你先不要急。
金刚王长大后被组织派往中国传播哈迪斯思想,不料金刚王在中国遇到了大乘佛学,哈迪斯思想与之相比实在是幼稚的不能直视,粗糙到不值一驳。
小混混遇上了大宗师,结果哈迪斯洗脑不彻底又被大乘佛学洗了回去,金刚王从此皈依佛教成了一个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咦,技能树是不是点歪了?)哈迪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来到金刚王所在的南少林的隔壁建了一座哈迪斯神社。
这意图,摆明就是砸场子嘛接着哈迪斯广发英雄帖,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就是:王,来战。
金刚王应声出战。
总的来说金刚王一共经历了三场战斗。
第一场,金刚王vs某MMA选手,只见这位选手身长八尺,身宽也是八尺。
面像恶鬼,双拳似鼓,体壮如牛,力大无比……然后金刚王用了五分钟KO了他。。
第二场,金刚王VS男版贞子。
男版贞子是一个跑酷爱好者,在城楼上和金刚王玩了一会儿跑酷以后,由于常年幽居暗室,视力受损,被突如其来的亮光刺激致眼疾发作不慎跌倒。
金刚王见有机可乘,才不想跟你玩君子相让这一套,摁住贞子一顿猛K,地上K完又扔进水里K。
好一个贞子,足足抗了两分钟打才领了便当。
第三场,金刚王VS昔日基友。
基友先是和金刚王共同缅怀了一遍早年的革命友谊,然后幽幽地说:真的希望以后都能够跟你在一起把哈迪斯思想传播出去所以说真的要远离邪教啊。。。
然后金刚王和基友又互相向对方秀了一遍肌肉,电影此时的尿性已迅速向腐而生。
好在接下来打戏拳拳到肉,用激情灭掉了基情。
激战正酣时镜头又给到了被绑在一边做人质酷似孔庆东的收尸男,此时只见孔庆东激动地说:王,我是你哥。
尼玛好在孔庆东没说王我喜欢你。
金刚王听了以后万般心事涌上心头,又似打了鸡血一般,决定对基友运用17秒必杀技。
基友中招后一阵恍惚,一不小心从楼顶摔下倒地身亡,死于一起高空失足事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打架时不要爬太高。
总的来说,以下是电影评分:武戏:★★★★☆文戏:★☆☆☆☆配乐:★★★★☆故事:★☆☆☆☆总分:★★★☆☆
拳拳到肉,剧情就那么回事,但是动作演员是真敬业
烂到爆
硬桥硬马的肌肉男互殴太过瘾了!第二段南贤俊和释行宇的战斗实在太美!剧情吗……小学一年级生都写得比这个好!简直扯淡!!动作戏给四星!剧情减一星!
除了打戏 其他的都是打酱油 刘承俊 池内博之 真心帅
《金刚王》:一看标题像《金刚狼》,一看阵容《杀破狼》,一看道服像《精武陈真》,一看搏斗又像《霍元甲》,不文不武,不伦不类,我不知道“四不像”《金刚王》到底在向哪部电影致敬,中国文化参杂西洋元素,少林禅道融合日本忍术,全是槽点,这是要一泡尿尿死我?两分送给星爷御用演员释延能,不谢…
剧情可以直接忽略 肌肉男打起来还是看得过的 但这种山寨名儿一看就让人性冷淡
虽然剧情很脑残,但是看得很过瘾
智商瞬间清零......
打斗动作很好,反派刘承俊演的很好。但是就是感觉不会成为票房很高的大片。如果把主演换成甄子丹,剧情稍微改造一下,说不定会很好。
穿个牛仔裤瞎比划把师父吓死了,大量的大飞脚跟乱轮胳膊彻底经不起推敲,配乐跟镜头俗得不成样子,情节上更不用说了,根本没有,唉
挺好看的啊,拳拳到肉,这种片谁看剧情啊……
更像武侠片多一点,打斗的剪辑非常糟糕
#金刚王之死亡救赎#个人简评:中为洋用,中洋融合恰当的新一代硬派功夫电影!拳拳到肉,步步偶尔小惊心!抱着看B级动作片的心态去看这部电影或许你会有意外的小惊喜吧,然而或许是剧本本身的硬伤,试图用一个远得我们太遥远的故事(虽然并不是难懂),或者说是其他民族的故事,实难让人产生共鸣,再加
给肌肉多打两分!
狗血剧
损智商
情节像破抹布一样无法掀起细看,2星给动作部分。男二号的脸像猪屁股一样板整,点缀着两个死鱼眼。看起来应该是个健美教练来客串的。
动作还不错,设定就算了。
在2013年,中国影艺圈还能拍出来这种等级的脑残片子,真不是耻辱两个字能足以形容的。内容狗血,题材老套,故事情节反逻辑,女性角色软弱+鸡肋。看完后让人哭笑不得。。。 导演,编剧,制片,还有那个演疯猴子的人,你们都搬去火星吧。为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拜托你们了。
多大仇?什么都要扯到抗日?对于我们这种生活在温室里没经历过大事叛逆没良心的90后,教科书里,记录片里,贴吧里恨恨小日本就是了。结果还不是要追日本动漫,要坐日本车,玩日本家用机,看日本诶威。请几个韩棒子来演一部抗日是要拍成喜剧片吗?看了我们除了反胃会更恨小日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