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徒
The Believer,狂热份子
导演:亨利·宾
主演:瑞恩·高斯林,Peter Meadows,加瑞特·迪拉胡特,克里斯·埃弗斯,乔尔·加兰,比利·赞恩,泰莉莎·拉塞尔,莎莫·菲尼克斯,Jack Drummond,西格·利博威茨,James McCaffrey,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希伯来语年份:2001
简介:居住在纽约的犹太青年丹尼•贝林特(Ryan Gosling 雷恩•高斯林 饰)曾是希伯来语学校的高材生,但在学习过程中他不断对《旧约》以及本民族的信仰产生质疑。他的疑问令校方不知所措,最终将其开除了之。 丹尼自此对犹太同胞由爱生恨,他开始有意识地接触新纳粹团体,并最终成为3K党中的一员…… 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详细 >
劇本寫的不錯,主題略顯非主流。But I adore it! 現如今高司令練得一副性感男模身材,若許多年后的某一天他因為精湛的演技捧起主流獎盃,我會無比懷念當初的believer, half-nelson和lars里那個高司令!
从主观角度解构一个宗教狂热份子的思想及作为,比较有代入感
事实上为一种信仰而死比终生弘扬它要容易多了。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人类说看上帝多仁慈,他看到亚伯拉罕没有保留的爱,于是留下了以撒的生命。其实上帝在发笑:你们人类多可悲,我爱让你们干什么就干什么,牺牲儿子还要找价值来佐证我的高尚。但更可悲的,是我们从小在这种价值观的浸淫中长大,以为自己丢弃了,却发现它根植在你的生命里。
高司令这个角色和美国x档案的诺顿有一点点相似,主角到后面有良心的回归。一个人想彻底背叛从小耳熏目染的信念和种族是有一定难度的,片中丹多次从内心排斥违背他族教的行为。但似乎改编和现实中的DAN Burro有很大区别,因为现实中似乎是没有对本族宗教的回归的。片中有一些精彩片段,丹尼去融资时商人说现在不流行玩这个,只有市场不在乎你是谁!丹尼疑惑的说人们依然需要价值和信仰。商人说聪明人不需要。丹尼无奈的说你是拜金的犹太人。商人说无所谓,也许我们现在都是犹太人了,有什么分别。看看现在的我朝不正是这样?信仰?价值观?==money!all about money!
犹太教人的思想和反思,有没有咱们中国人在自己反思自己中国人的电影。
如果你对犹太人一无所知,又怎么仇恨他们?清醒的异端分子,结局往往是自我毁灭。大家都认为宗教给人救赎,但是西方历史上引发战争的往往是宗教,那宗教究竟是什么?
勉强及格。犹太纳粹青年基于虔信的狂热与自毁。这么个题材但尺度不大,到了斗殴戏或者床戏就切画面(当然本片是有裸两点),不过剧情还挺有意思,用回忆、幻想辅助呈现作为叙事核心的男主精神世界,前半段主要展示他的智性与纳粹行为,少年时质疑以撒故事的内涵——其实我一直也感觉上帝的行为方式跟黑社会大哥差不多,在那个生产力水平的时代,用黑社会的手法掌控团结人群倒也合理,但世上这么多位神,作为个体是有选择大哥的权利。后半段从男主修缮托拉卷轴开始,逐步揭晓他虔诚的底色(他作为纳粹屠杀双方当事人的幻像可理解为良知),直到最后作为寻求终极答案的殉道者死于自己和团伙安排的定时炸弹。前后两部分的过渡略显生硬,他在后半段的一些行为动机也不明朗。独立电影气质,近景为主的画面常有微微抖动的帕索里尼式呼吸,21岁的高斯林能接住戏
Ryan Gosling有臉有演技...愛之深責之切,信仰亦如是
一口气看完,看的时候会想到诺顿的X,相比起来,故事发展,矛盾,都不如X来的震撼,高司令还是有点嫩。
鮮明的形象,犀利的演出,從一開始的桀驁不馴偏激到最後的矛盾掙扎悔悟,非常震撼。
I hate and I love. 三星半
pain as you pain
10——9分
信仰和憎恨撕扯时,眼角动人心魄的一滴泪。结尾意蕴极美,自我毁灭的Danny在童年学校无尽的阶梯执着上行,“Don't you know?There's nothing up there.”
该隐啊,你何罪之有?
对本民族信仰迷失导致的疯狂。年轻时的Gosling没有现在有魅力,但演技已经很棒。
自我对抗最为痛苦
深陷自我认知的圈套中无法自拔的人和他人想看也看不清的世界。
男主内心坚不可摧的信仰令人动容!当他头戴Kipa,身着教袍,用希伯来语唱着自己再熟悉不过的圣歌,即便听不懂歌词但我听到了犹太人那股极强的民族凝聚力。年轻的Ryan Gosling表演极具感染力,将男主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和外在的愤怒与偏激演绎得恰到好处。看完电影很想了解更多有关Dan的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