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还以为你是个台湾正妹,通灵者。
后面法师教你,作法时候不要回头,你特么的偏要回头?
你进阴间叫你爸妈,他们都没理你,你要走了喊你一句,你就回头了?
特么的你真是拉胯。
你要害死所有人这是!
就只能看到鬼,你只会喊“阿姨,不要去那边了,我们赶快回家好不好”会不会说点别的?
没一点用,只会哭着拖后腿。
演技也没你阿姨好,你也就会哭了……
这部片子有很多槽点,尤其是开头模仿泰国的桥段,感觉和后来的桥段有点结合的不伦不类。
但是后面的送肉粽的桥段,还是让人想到些什么,这个片子后来呈现的恐怖需要年代的带入感,尤其是小时候在农村生活过的观众,看着看着还是会潜意识里感觉到脊背发凉的。
想想小时候,农村里面所谓的精神病说着以前死掉的人的话语,同时看人的那种恐怖眼神;邻村跳大神的老太太手舞足蹈时的诡异气氛;小孩生病时,隔壁老头摸着小孩头部时的叫魂;本家兄弟晚上描述晚上走夜路时遇到的鬼打墙。
现在想想,还是一阵阵的脊背发凉。
第一部的主要元素是台湾的本地风俗,但是这一部就变成了中国本地保护神怒怼泰国邪神第一部主创还是希望好好介绍一下肉粽啊,送煞啊,这些台湾本地的灵异特色,到这一部,开始扯一些有的没的感情纠葛了所以说,这一部给我的感觉,不仅仅是画风突变,还有点混乱不堪可能主创知道,单纯一个泰国邪神与钟馗老爷的对决,撑不起来整部的影片。
所以他在影片当中,加入了很多的元素:有技艺的传承,有自我救赎,有情感的羁绊,有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有单亲家庭孩子的不利处境,有不敬鬼神胡作非为的无知年轻人,还有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罪恶人员...但是这些线索加上来,实际上冲淡了对于恐怖气氛的呈现,也使得影片的剧情有点混乱不堪,更重要的是,很多这些线索有头无尾,给人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例如一开始伟光正的警察,我还以为他会一直站在文明与神秘对抗的前线呢,结果出场了一下就没影了;例如一开始罪恶人员以及他们的罪行,貌似最后跟神秘事件也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就是一个大背景;而全片活跃的黄毛博主小子,废话那么多,却仅仅贡献了一个彩蛋的素材挺没劲的正邪的对抗少了前作当中的那种紧张的气氛,开始变得更加形式化和流程化,没有斗法,仪式也流于形式。
主要通过女演员狰狞得表演,以及神秘模型目露红光来展现恐怖...然而,这个做法完全不恐怖。
女主阿姨得狰狞表现,看到最后,还让人有点生理不适。。。
前作当中表现实属一般得叔侄两人,在本作当中得表现,依旧非常平庸,可能就是个工具人,如果能够顺便讲讲前作当中借尸还魂得女鬼,我觉得还算有点惊喜,但是影片也没有表现影片名为粽邪,但是跟上吊绳子其实没啥关系,就是一个中外神秘力量大对决得故事。
在我看来这种对决完全没有悬念,一方是中国人供了一千多年得钟馗老爷,一方以蕞尔小国最多百年修为得邪神,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嘛,这种以大欺小得斗法,有什么好看得呢?
導演到底是台灣哪裡人啊?檢察官強阻儀式?!地方行政1.2天後強除風水樹!?無語..."地方"檢察官會不知道之後要送肉粽?如果明知要送肉粽會在警方到場後就跟道士詢問了,如果不知(那這地方檢也太...)或之後才發現有需要這證據,村里長又不是樣板職,說一聲村長就會去跟廟方商量化解方法,就算是送到一半也能商量化解辦法。
可能送完之後說已解煞讓檢仔去撈回都有可能,台灣宗教就是這麼彈性的好嗎(不知道的就擲筊問啊!)就算檢察官不信這套也會尊重地方文化(反正只要拿到證據就好,人家要辦儀式就讓他辦啊)。
台灣人大多隨和,通常想法是,不是信不信的問題而是尊重別人、尊重文化(電影裡那種又不是抓罪犯就氣焰囂張的阻攔儀式進行的設定簡直抹黑檢察官形象)。
像之前疫情時大甲媽遶境不就大家商量好後擲筊問媽祖可不可以延期,媽祖同意後就延期了嗎?這導演去請教過地方風情了沒有啊?再來說說風水樹,假設帶頭的人是村長好了,那塊地是誰的?公家的?那問過是哪公家單位嗎?問過可以挖了嗎?有問的話這沒有個2.3天怎麼可能有答覆,公文來往不用時間啊?你家開的?打通電話就行?私人的?那地主同意你挖了?同意了?一天內叫到重型吊車?人家公司沒排行程的?你插隊?而且村長最不可能不跟宮廟商量就擅自挖風水樹的,下一屆不想選了?村民支持?村民一堆就是宮廟人員與志工好嗎?不先請乩童起個乩問一下可能嗎?廟裡的法師、乩童不就是主角群嗎?他們竟然不知道風水樹要被挖了!?(翻白眼)在中南部,宮廟的地方地位有多重,你看近年來自"祖國的善意"拉攏宮廟,台灣政客四年一次宮廟巡迴大拜拜就知道。
導演,台灣就這麼一滴點大拍前做做功課好嗎?謝謝
挺恐怖的鬼片,由台湾民俗烘托出的气氛,配着很像潮汕话的台语,还是挺有感觉,最后的守护和传承,你是选择害怕一辈子还是勇敢地面对,有钟馗爷爷撑腰,老娘选择打鬼!!
就是听着天命男说话语气,很想抽他嘴巴几下让他讲快点,看着阿姨歇斯底里的样子感觉不舒服。
然后查了下钟馗, “臣终南山进士钟馗也”,传说唐朝帮皇帝打过鬼,专业打鬼的,好像有些地方也拿来当门神,牛逼,
送肉粽,就是台湾特色,人吊死就像肉粽吊着一样(丢好好的粽子变成这样),吊死鬼煞气很重,要送煞,就是送肉粽,把上吊的绳子扔到海里。
椅仔姑,传说是被嫂嫂虐待死的三岁女童,死时坐在竹椅上,和燕巢阿秀姑娘,台南陈姑娘一样都很惨,都化身为保护养女的守护灵。
鬼师父,原名 皮啵,所谓泰国最凶恶鬼,是毒品贩子等败类专供的邪神,由骨灰、坟土等组成,最后被中国钟馗劈成两半还没死,也是牛逼。
最后这女主播身材是真不错,我要是鬼师父一开始就选她了。
《粽邪2》——台湾电影的名字从来不哗众取宠,甚至说会起得太平常以至于不看剧情会让人提不起观看兴趣,就像之前的《大佛普拉斯》,要不是一位对电影极为挑剔的朋友的推荐,单看剧名会认为就是一部带喜感的闹剧,从而我发现戴立忍抛开气质大叔后,在塑造蓬垢造型上也可以飞天(可惜了这家伙的政治立场限制了他在内地更大程度上的发挥)……近几年,台湾电影的制作水准日益增高,演员表演手法更趋于生活化,以至于看一些咖段比较高的演员在演戏时候,会觉得真就是真实社会的某个邻居街坊……《粽邪2》就是这样一部电影,名字普通到觉得应该是一部很烂的恐怖片吧,但看完,我认为在近两年看完《红衣小女孩》《尸忆》之后,此影片再一次打破我对台湾恐怖片的认知。
全程高能无槽点,包括最后没有烂尾。
建议在黑暗空间独自观影,会真的被声效配合的画面惊到,结合民俗文化元素,使得电影本身不流于恐怖画面表面,细思极恐的内心加码让观众对情节发展有更多的期待。
剧情不想过得多赘述,说两点吧,一是几位演员表现力可圈可点,台湾的大叔级男演员在对自己表演定位上较内地男演员更能准确地审视自己,不靠与自己有年龄鸿差的女演员的感情戏博粉丝眼球,从而才有了他们一次次角色上的突破,就像从青涩小生成长起来的外形酷似段奕宏的李康生,这部戏他没有大段台词和较多的长镜头,但正因为简单的台词反倒让语音出来后掷地有声。
二是最后我想说电影配乐绝对是本片亮点,不论是唢呐独奏还是交响乐烘托的内心世界,真的让我想到宋玉《登徒子好色赋》》里那句“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总之音乐感染上可以说配合剧情是真的恰如其分了。
如果你是一部恐怖迷,或者想从最近繁忙的事务中抽身出来小憩片刻,不要听我说,去看看喽,也许我说的言过其实,但是因为内地GD总局对于题材电影的限制问题(内地恐怖片的结尾最终会回归到心理问题上),这部台湾恐怖电影真的是值得一看的,我想接下来我就再看看《粽邪1》好了。
拖累死周围人的女主只会喊不要不可以,没想到一招ko的大反派,一开始还是比较吸引人,民俗,钟馗,降头这些概念,最后是表达传承了吧,还有就是这邪神也是够与时俱进,电子产品都能当媒介。
看来彩蛋预示着,第三部要接第一部的主线了,不知道品质如何,但是不能否认,这已经是近几年比较不错的恐怖片了,期待第三部。
查了一下送肉粽,原来是台湾那边的说法,吊死的人就像粽子一样挂着,而且煞气重,所以必须得送走。
钟馗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知道。
天命男最后成为了钟馗还救了女主,女主也代替了天命男,去帮助他人驱邪。
好多人吐槽女主只会阿姨阿姨的叫,不过女主一开始本来就害怕这些东西,而且阿姨是她唯一的亲人也帮了她很多。
她的确会把阿姨放在第一位,再加上经历不足又害怕,招魂失败拖后腿能理解。
不过看得的确让人有点火大生气,剧里面天命男台词说得太慢了,台湾腔有点出戏。
陈博正戏少了点,从终极系列喜欢他到现在,好想多看他出场。
全场最佳就是椅仔姑了,演技最好的就是阿姨了,如果大陆恐怖片的演员能有阿姨这样,也不至于看起来那么烂了。
把地方民俗融合进去的恐怖片,的确会加分很多。
电影里bug也挺多的,不过整体来说,还是最近整体不错的恐怖片了,就是那个鬼大师也太强了,被钟馗都那样砍了还不死,牛逼
比起大陆的“建国后不许成精”的限制,台湾这几年还是拍了不少有自己特色的恐怖片,都是取材于本土民间传说或者乡村民俗,让人有种恐怖就在身边的感觉。
《红衣小女孩》三部曲就是很成功的一个系列,还有一部讲冥婚的《尸忆》也把我吓得不轻,而今天要推荐的这部《魁降:粽邪2》也是这样一部作品。
☠️其实这部电影的故事并不复杂,是基本的驱邪题材模式,跟《驱魔人》一样,讲的是邪恶力量重生作祟,并逐渐强大,最后与驱邪一方展开终极较量。
它的亮点,在于地域特色和传统民俗元素的运用。
☠️一开头,就是师徒三人在施展送肉粽的民俗仪式。
什么叫送肉粽呢?
就是上吊的人,怨气重,带凶煞,会寻找活人做替死鬼,以求超度转世。
接二连三吊死的人,就会像用草绳悬挂在梁上一串串的肉粽。
这时候就需要法师来实施仪式,驱散邪魔。
☠️镜头一转,电影来到五年之后,用的是新时代恐怖片很爱用的直播招魂仪式,招的是台湾民间传说里的椅仔姑。
椅仔姑有点类似于笔仙碟仙,不过身世比较凄惨,是个被姑姑绑在椅子上活活打死的三岁小女孩。
所以稍有不慎,惹怒了她,后果可是不堪设想。
☠️影片最重要的一个元素,是送肉粽仪式中最关键的一环,跳钟馗,法师做法与钟馗通灵,并且扮成钟馗的样子,以震慑煞气。
最后的正邪大战,法师为了保护同样拥有天眼的少女牺牲自己,在她身后化成钟馗,击败了邪魔,又引出了“钟馗嫁妹”的民俗传说。
可以说这样一个结尾,既呼应整个民俗氛围,又出人意料。
看完我就想立刻去补第一集了。
叫粽邪2,也只是题材和前一部类似,故事完全石另起炉灶的。
开场师徒三人勇斗泰国邪灵鬼师傅,结果把鬼师傅太厉害,险些把师徒三人都挂粽了,法师虽然封印了恶灵但自己也死了,法师徒弟继承了衣钵但从此意志消沉。
但过了几年鬼师傅又重现江湖,女主佳敏的姨父毒贩和直播男和毒贩小头目相继中招挂粽,佳敏姨妈也被附身危在旦夕。
佳敏试图去救被附身的姨妈,也被附体。
危急时刻,法师舍己救人把邪灵引到自己身上然后自杀,佳敏也有了钟馗护体劈了邪灵。
佳敏继承了法师的事业成了新一代的法师。
然而鬼师傅并没有完全挂掉,又悄悄潜伏在新生的婴儿身上准备东山再起,直播男的辣身材女友也处境不妙。。。
(应该为拍3做准备吧)影片中除了有点和闽南风俗相近的台岛宫庙文化,挂粽邪,送邪祟仪式,做法请钟馗,并没有太多涉及台岛风土人情,就连佳敏和姨父姨母在彰化的住所及周遭环境也尽显破败,看着甚至还不如大部分泉州民居。
要不是夹杂着台普的闽南话,有点像是取材于东南亚老旧华人社区的感觉。
吊车拔树那段有点扯,跟现实中台岛地方行政效率完全不符,为究竟能不能拔还有怎么拔拔了以后怎办么办这几个议题,吵上几个月能出结果就算是烧高香了。
当天就能拔树简直就是笑话了。
很赞同另一位台岛豆友的观点。
台岛太小,没多少人也产不出多少鬼,而且岛人普遍脾气比较温和,想找个类似韩式或者泰式的本土怨鬼确实不易,所以搞个泰国进口岛内包装再加工的造鬼模式也能理解。
还有就是影片的调色过于单调,黄蓝色为基色的低对比度场景时可以凸显一些恐怖的氛围,但是几乎绝大部分场景无论明暗都采用这样的调色很容易产生视觉疲劳。
虽然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在岛上,至少还可以有现代鬼怪题材的影片,岛民们也可以去影院边吃爆米花边自己吓唬自己,相比起对岸的观众来说,已经是非常幸运了。
华语恐怖片的匮乏,能基本及格,还是值得一看的。
钟馗大战泰国邪神/女主人设不讨喜又强行降智,李康生演得很有自己的味道。全片的节奏不错,剧情也没太大问题。
以民俗为背景,还不错
在树下木盒被挖出来后,医院惊现第一部的书仪和家维,书仪,哦,不,是被李妍附身的书仪阴恻恻地坐在椅子上笑,她还怀孕了!我立即来看看编剧是哪位大佬!太厉害了!
台湾民俗恐怖有一套的。打分这么低有点不理解。
这破电影能得五点几分算是刷新我的三观了。我甚至都有点疑惑它到底是什么类型的电影~
最后变成了科幻片
题材多加一星吧,桥段很有风格,典型的台湾电影,女主演技太差,估计一点都没琢磨剧本,赶不上阿姨女演员的十分之一。
五星鼓励,继僵尸后看过最好的亚洲驱鬼民俗电影,这种题材也只能指望港台了,大陆的网剧简直没法看。各方面可以在打磨一下,看下来还是有点粗糙感,还有些地方莫名其妙,编剧和导演可以再自信一点,不用加近年欧美那种套路,回头补第一部去
延续上一部的民俗描写,将天命、责任和民俗记录、除魔卫道融和一体,故事节奏在某一区间变化不大,中途看困。上身的姑姑歇斯底里耗费体力,演绎得真到位,邪灵像瘟病传播一般处处媒介难以祛除并留下悬念,可能还会有第三部。感触是真没啥:1、老天造人,各有其命,天命司职,定数。2、不要随便乱捡东西啦,谁知道那之前是干啥的。3、民俗还是应该多多存留,不然生活就越来越没味了。
结尾不行啊
果然不出我所料和第一部一样烂。
比第一部更猎奇,更全面,刺激更强
比1好点,但有限。
“泰国鬼”就很莫名其妙,那为啥不直接去泰国。其实我不懂为什么现在的鬼都丧尸化,丧尸都人化了,唉没劲。小康好可爱。
好蠢...
大陆有这种片吗
明显比第一部好多了,是网飞的钞能力吗
仍有进步空间。。。
剧情还是太散乱,人物也没立起来,没比第一部强多少。虽然民俗内容有所增多,但模仿痕迹更重,更生硬了。最后的解决方法倒是够中式,我称之为搞笑幼稚。
冥界寻人,废弃大楼,卧室驱魔这几场幽闭空间的戏导演学得太好了,一招一式都这么标准,可惜恐怖片最忌讳的就是标准,按公式拍恐怖片实在没意思。民俗表现得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