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是奔着演员阵容去看的。
但是看完之后有以下几点感受:1.不要抱有太高预期;2.这种片没什么可分析的,台词、剧情有点低智,但图一乐放松一下去看看还是可以的;3.和黄渤、范伟老师等关系不大,不明白黄渤老师为什么会接这种片,可能是国内电影市场确实惨淡,无戏可拍;4.女主这个小孩的部分更拉低了整部片,本身的出现对于剧情推动没有太大作用,像是导演硬塞进去的,但是念在年龄不大,剧情拉胯,也情有可原;5.这部片要是能爆,那国内民众审美水平还有待提高,爆不了也实属意料之中,陈导圈钱的意图太明显,或者说他只会拍这种片,说他有才华对不起我实在没看出来;6.看完其实你不太清楚导演真正想表达什么,家庭教育?
亲子关系?
夫妻关系?
抱歉,每一项都浮于表面,看不到任何有深度的内容;7.可能对于从小学乐器的小孩来说或许有些许共鸣,我也是从小学乐器,而且特别不喜欢,父母也是逼着我学,但是现在25岁的我却特别感谢父母当初的做法,这部片从头到尾就是批判父亲这种做法令我厌恶,导演编剧可能真的从小没有这种经历,然后意淫出来的剧情;8.特效不错,带小孩去看看感受这个世界的“真善美”也是挺好的一种引导。
补充一下:由于此片实在难看,本人在放映1个小时的时候写完了这篇回答,在还剩半个多小时的时候离开了影院,以上内容我写的很收敛,纯粹是因为黄渤和范伟两位我尊敬的老师。
疫情之下,各演员也是饥不择食,黄渤姚晨范伟梅婷也是不挑食,给钱就上,完全不在乎什么剧本。
陈思诚是怎么把一部电影拍的让人昏昏欲睡还贴上喜剧标签的,百思不得其姐。
节奏太慢,几个小屁孩演技太浮夸,看一半委实看不下去离场先走了,唯一记住的是身边坐一个小姐姐蛮漂亮的,没戴口罩,喝着奶茶,不时低头看手机和旁边闺蜜低语窃笑,坐标合肥庐江方圆荟大地影院,下午五点十分六号厅七排。
我陪着初中生在电影院…笑点满满,被槽点逗笑了。
1.从演技上讲真的不过关啊,有几幕能看出编剧努力,想制造开心麻花式笑点,可是演技撑不住啊,也不知道是导演还是演员问题,比如耗子看到小丑熊活的那一刻,马原后来考99那一刻,我出门跟别人解释他们都勉强知道这是笑点。
总之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会搞喜剧所以笑点都搞砸了。
2.做喜剧不成功,讲故事也不成功,故事这么简单,就一个视角,爹和儿子,怎么讲起来这么费力,爹:我为你好,儿子:我不想弹;爹:给你做红烧肉,儿子:摔门属于我知道你要讲什么但你没讲出来,那小学生就更不知道你要说什么了。
3.故事推动非常生硬,最明显的是三个人爬上高塔,突然姑娘就展开心扉了?
wdnmd,你想一想几个人在一起,一个人突然惆怅讲述故事,那个人还是一个刚认识两周的冷艳美女,哪怕你问一句:你问什么想到这里看?
这句话很难么4.我去之前不知道陈思诚演的,看到他那一刻我就知道这部片子来恶心人了。
黄渤跟前妻摆阔也是恶臭,你简单一点真诚一点你老婆会跟你离婚?
你不跟你媳妇商量一下就把所有积蓄买钢琴你老婆会离婚?
哪怕生活中多一点商量多一点尊重故事不会这样吧?
结果前妻变成了拜金傍富的恶人角色。
哦,我忘了,陈思诚的前妻已经成为拜金傍富恶人角色了。
4.那个初中生的声音咋回事啊,变声器我理解,怎么嘴里像含着东西咬不清字,说句子唔哝唔哝的字都混在一起了,我真的听起来很绝望。
5.统一叫做把观看者的智商踩在地上碾压了。
弦理论解释的如此清新脱俗,他们世界的艺术是能量搁地球就能克服重力了?
八十年就可以从不知道外星文明的存在–发现外星文明–接触外星文明–学会他们语言–共建一个星球重建一个星球的难度是另一个层级了,两个星球之间共建一个星球啊,还得达到外星人和地球人都能生存的程度,建模都得炸掉。
还有,北京三环限飞,咱也不知道咋飞的。
小仙女两个星期转北京户口,两个星期转广州户口…我也不知道咋操作,我等小镇做题家不懂…姚晨当年呼吁给女性演员机会不多,不知现在接到这个角色满意么
陈思诚从来就不会拍戏,不太明白为啥总能拉到投资,而且总有观众买账,唐探那破玩意居然能拍到3,还能卖那么多钱,服了,华语片真的要玩完了么?
一个特别自负的人能拍出好作品?
而且黄渤和王宝强为啥总能被他拉过去,白瞎两位好演员了。
求求那些投资大佬了,别在给他投资了,给那些能拍出好电影的导演吧
国产片现在根本就是已敛钱为主了,一点意义都没有了!
被韩国印度赶超了,往昔的港片由于审核问题也多不能播出了,中国电影的未来将何去何从!
国产片现在根本就是已敛钱为主了,一点意义都没有了!
被韩国印度赶超了,往昔的港片由于审核问题也多不能播出了,中国电影的未来将何去何从!
国产片现在根本就是已敛钱为主了,一点意义都没有了!
被韩国印度赶超了,往昔的港片由于审核问题也多不能播出了,中国电影的未来将何去何从!
首先说体验,全程没笑也没啥可笑的,看了一半憋了一肚子尬一肚子骂,本来是汇成一句“高于十岁别看”的骂人话,但是同场次的几个小朋友看一半都看不进去到处乱窜,乐。
客观评价就是一子供向商业片。
讲了一小孩抗争逼他学音乐的爸爸,最后借着一个外星人的帮助最后说服他爹放弃了音乐去追求他的星空梦的故事。
在不了解这个片子之前,我以为这个片子的看点大致有以下几点:1.外太空的莫扎特,见名之意,科幻和音乐片?
2.在《隐秘的角落里》贡献惊悚体验的荣梓杉3.应该是笑点和演技担当的黄渤和范伟看完后的感受如下:1.没啥科幻也没啥音乐,都是些元素的生硬拼凑罢了。
完了一小星星都谈不明白也不肯练琴的男主硬是靠着外星人的机械降神进入音乐比赛决赛,又凭着所有日漫主角般的“听从内心的声音”拿下决赛冠军。
剧情之无脑之俗套不忍赘述。
2.荣梓杉的演技在本片中实在是塑料。
更严重的在于剧本的台词,明明把握不住情绪但是却绞尽脑汁用力过猛的念出那些叛逆的台词,但凡涉及叛逆情绪表达的台词的都分分钟让人出戏。
3.黄渤演技在线但是很无趣,范伟就是纯纯的工具人也没啥戏份。
4.夸张的脱离实际的初中校园生活。
人山人海的社团,疯狂的偶像崇拜。
浮夸无度,令人反胃。
剧本生硬,俗套,无聊,冗长。
能写出这么多字来描述影片之差真是难为我了,就好像看见路边一坨狗屎还要大肆批评一般。
就这还要继续拍第二部,乐
首先,看文章之前别给我说什么“爆米花电影就图个开心,要求那么高干嘛“这种鬼话,你对电影质量没要求,你乐意看这种没有任何营养含量的东西是你的事,但是在我看来中国电影市场着实不需要这种东西。
我发誓我本来就对陈导没有很大信心,但是这电影海报风格做的都实在太让我喜欢了,于是我还是花了80块钱来看。
但是吧,陈导,能退钱吗?
我想到了这个片烂,但我没想到它可以烂的这么彻底。
到电影中间部分的时候,我基本已经被尬得抠出了三层地下室了,正好可以用那三个词,“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然后就在不停的跟朋友发微信吐槽。
同时一不小心点开豆瓣,又看到了,《外太空的肖邦》,《外太空的莫奈》。
陈导,求您了,放过中国电影吧好吗?
演员来说黄渤真的真的很好,范伟老师也很好,别的老师们也都好,甚至客串的郎朗老师虽然被迫自黑一波,但也起码本色出演了。
反观各位小演员,陈导,你要是不会指导,就别耽误人家小孩儿了行吗?
演的一个比一个尬,演自己年龄段的东西生生看不出任何小孩儿的天真活泼。
还有,是不是每一部被打上陈思诚导演作品必须要有一次男扮丑女装的低级“笑料”,唐探几乎每一部都有,现在这一部按理来说是给孩子们看的电影也有,抖音有那么多好看的正能量的Cos,为什么要用这种梗污人眼球呢?
同时,作为学习电影的人,如果我对一部好电影理解没有错误,在很多主题的取舍上,一部好电影可以做好一到两个主题,比如《肖申克的救赎》,追求自由,比如《辛德勒的名单》,救人水火的英雄大义(我知道这个片跟他们没有可比性,只是个例子)。
但在《外太空的莫扎特》里,父子情,母子情,友情,模糊的爱情,外星人,音乐,喜剧,狗血煽情,正儿八经说四川话的看起来贼聪明实际上二了吧唧的搞传销和诈骗的反派设定(仅吐槽角色设定,无关演员),再加上尬死人的特效和一只二傻子一样的熊猫。
整个故事线,又乱,又没逻辑,又尬,把人都特效抠掉以后,当2008年奥运会《北京欢迎你》的MV都可以。
为什么要这样呢?
好好的讲好一个故事,不好吗?
还有我今年在电影院看过的最尬的梗,“你们是哪个星系的?
”“物理系,化学系,表演系,没关系。
”好家伙,电影院空调已经很冷了,听完这几句话我更冷了。
最后故事要结束了,要么非得安排一段初二小孩儿和成人打斗的动作戏。。。
不能跑吗!!!
不能躲吗!!!
不着急救熊猫吗!!!
要么就是必定出现的狗血和解,熊猫不救了,同伴不见了,当着反派的面来一段父子情深煽情一波。
不由给编剧点个赞,也为导演能拍出来这么把观众当二傻子一样的故事点个赞。
最后的最后,熊猫玩具扔进火里没烧着,着实像个浴火重生的熊猫。
给下一部铺垫还要融入一些恐怖片元素,陈导着实是将各种风格玩的融会贯通啊。
希望后面两部可以被扼杀在摇篮里,谢谢。
本来想去看海青的隐入尘埃,无奈排片太少了,刚刚看到黄渤的新片,想着黄渤也算保障,我就去了,开场三分钟我就觉得画风不动,越看我心越凉,我想冲出去叫人家退我票,上一次有这种冲动还是看的富春山居图,我明明可以选择吃饭,我偏偏要去选择一坨屎,他明明可以去抢,他还要送你一张电影票,两个小时我如坐针毡,我听到旁边小朋友的笑声,我就觉得我像个智障,出来以后我一直骂,男朋友说还好不是我选的,不然现在你骂的该是我了,哈哈哈哈哈哈哈,把爷气笑了!
男朋友;我觉得这片子要摧毁很多情侣我:为啥男朋友:你想,演了半个小时女生忍不住了,想走,又怕男生觉得自己作,算了,忍忍吧,男生想,这什么玩意儿,好想走啊,她会不会觉得我不陪她啊,算了忍忍吧,然后电影结束了,女生想,我靠这么难看的电影他都能看完,这什么品味啊,算了吧,男生想,这么扯蛋的她都能看完啊,感觉和我不是一个精神层面的啊,然后,哦豁,分手了。
我:哈哈哈哈哈哈哈,你特么的是个人才。
男朋友:还是我们俩好,都觉得难看,哈哈哈哈哈哈
年度十大烂片之一!
剧本烂,表演烂,配音烂,特效烂,剪辑烂!
最大的问题是导演,摆烂!
小演员表演生硬,说好听叫“幼稚”,说难听叫“弱智”!
“莫扎特”造型配音之恶心,令人叹为观止!
导演对“萌”有什么误会吧!
其他演员也不及格,黄渤之油腻,姚晨之做作,对观众是一场降智打击!
为什么呢?
不明白!
看彩蛋还要拍“太空三部曲”,投资四个亿,就这?
以后谁再说《图兰朵》《堡垒》是烂片,罚他去看《莫扎特》!
陈思诚过去几年建立了一个行业身份——IP操盘手。
所以咱别从剧本、创作出发聊《外太空的莫扎特》,陈思成的项目聊不到那个,不是那么回事。
就从资源配置、商业元素、类型需求和宣传策略来看。
你想赚谁的钱?
为什么没赚着?
1. 年龄不对,所以角色不对、故事不对。
这个电影想给什么年龄的观众看?
想要全年龄段受众,不是错。
错的是以为角色全年龄了,就能吸引全年龄观众。
范伟爷爷辈,黄渤爸爸辈,孩子辈分青少年和儿童。
其中,核心主角任小天设定为初中生,是一大败笔。
一方面拉高了观众对故事成熟度的期待,一方面暴露了剧本短板。
选荣梓杉,是错上加错(不是荣梓杉的错)。
2020年开机,荣梓杉14岁,但已经长到了一米八多,比黄渤高一头,当时恰巧还在变声期。
不说电影,荣梓杉作为演员本身就进入了尴尬期。
太高,但脸青涩、岁数小,大人孩子都有点演不了。
陈思诚逼着他往夸张方向演,只会让观众更出戏。
实际上,有关家庭、教育的作品,且想用“奇幻喜剧”做包装的话,用儿童演员,会极大拓宽受众,而且孩子能天然地使许多剧情合理化。
徐娇演《长江7号》时只有9岁,且又黑又瘦又矮,显得更小。
如果她是初中生,故事就不成立。
陈思诚选荣梓杉,不如选韩昊霖(《我和我的祖国》里扶电视天线的小孩),个子小小、脸圆圆,跟黄渤应该更有父子感,或者直接让片中同父异母的小学生弟弟那个年龄的做主角,一些戏会突然间变合理。
比如小天课堂上看着云彩傻笑,第一次见到莫扎特后的尖叫,到密云拯救胖同学,坐乐高船去长城,哭着唱歌救莫扎特……你可以想想婴儿肥的小男孩去做这些事会多么可爱、勇敢、充满冒险精神和浪漫气息。
一米八大高个干这些事,只剩下傻。
年龄不对,影响方方面面。
比如片中有众女生犯花痴尖叫追逐男生的情节,可笑油腻低级,也不符合后期“献给童心”的宣传策略。
小天撺掇莫扎特摘掉学长的假发等等,也暴露恶俗。
如果小天是儿童,这些情节大概率不会出现,即便有“爱情”和“情敌”,也会相对可爱。
徐峥不好,徐峥给韩昊霖拍的“爱情戏”让普通观众觉得纯真,这就是小孩子天然的好处。
陈思诚写了个10岁小孩的剧本,非得让发育过于成熟的年轻男性来演,这是重大决策失误,进而破坏电影、误导观众、耽误宣传。
什么都不改,只改年龄,让小天从14岁变成10岁,演员从一米八变成一米四,电影都会比现在更成功。
《莫扎特》可以是“献给童心”,可以是儿童片。
但现在,似乎是拿“儿童片”当遮羞布,仅从宣传层面扭转观影预期,太晚了,而且儿童片≠幼稚。
2. 阶层不对,所以矛盾不对、情感不对。
这个电影想给什么阶层的观众看?
先看任大望是什么阶层。
他自称住回迁房,但看着像学区房,房子宽敞明亮、装修精致、离学校近。
家里买得起钢琴,请得起名师,吃饭有小龙虾,旅游的时候住带大客厅的房。
他自称只是个卖保险的,但实际生活优渥,工作困境没被展现。
儿子上的学校,小学、初中和高中都包含,社团遍地,每年都举办招新,弟弟在的小学部有手工义卖活动,黄觉饰演的富豪也把女儿送到这个学校。
任大望就算不是中产,也是小康。
失败男人在前妻面前冒充富豪是中国男导演历史悠久的独特爱好,但市井穷人冒充,还是小康白领冒充,这俩可有区别。
而被反复提及的《长江7号》,动人的一点在于,一个贫困线以下的民工,希望他的孩子接受最好最昂贵的教育,他认为读书改变命运。
打零工的民工,送儿子上贵族学校,谁信啊?
我们都信了,还共情了。
这是残忍童话,主角阶层的硬设定,使它的受众是普罗大众。
而《莫扎特》中的钢琴、天文,像中产家长的矫情。
父子矛盾是,到底要选哪个昂贵的爱好。
此事与“我”无关,与普通大众无关。
中国有千万小镇做题家,宇宙尽头是编制,不是莫扎特。
中国孩子普遍承担的压力,是父母无限制的给予,比如掏空六个钱包买一套学区房。
对于孩子来说,带来的是窒息与压力。
假如任大望是市井穷人,俩父子挤十几平的房间住,可能因为小天的一次好奇,或者一次信誓旦旦的表决心,曾经放弃音乐的任大望倾家荡产买了钢琴,家里最大的空间让给了钢琴。
小天背负着枷锁和期望,可能会假装热爱钢琴,连句“不喜欢”都不敢说。
当他一旦流露不满,任大望可能会说是你自己想学的,我为了让你学钢琴怎么怎么样。
而实际上,他是在让小天为自己失败的音乐梦想买单,因为心智和地位的不对等,家长的行为常常隐含着对孩子的强迫,对自我的欺骗。
孩子反感父母给自己安排的路,同时也畏惧,这条路上父母投入了那么多自己难以承受的资源。
而阶层改变,会导致钱不是问题,资源投入不是问题,梦想与生存也不再剑拔弩张。
电影选的钢琴、天文,也都不明确指向“钱”,普通人怎么会有共鸣?
可能陈思诚已经不知道普通人是怎么生活了。
3. 还有时长不对。
136分钟,跟《唐探3》时长一致。
两小时十六分钟,你说献给孩子?
孩子三节课加起来都没这么长。
这个时长也影响排映。
宣传滞后。
陈思诚在市场上有字头,所以《莫扎特》第一次亮相备受关注。
第一张海报是星球和星系组成的音符,释放了明确的“科幻”“音乐”信号,后续阵容曝光,立刻在观众心中追加了“喜剧”标签。
电影品质、风格摆在那,不配叫科幻,也很难让人笑出来,宣传唯一能发挥的就是“奇幻”,目标观众应该是家长和孩子。
可惜初始印象难以更改,映前宣传热度不行,标签不明确。
可能也担心“儿童片”影响受众,那就只能承受期待落空带来的反噬。
暑期档又是个长线档期,前面有俩强口碑对手,你走不了长线。
市场整体热度又一般,不可能在首周末大赚三天。
如果映前做大规模免费亲子场,“子”的年龄卡在10岁及以下,重点突出奇幻和童心,弱化外星、太空等科幻元素,不搞什么代际关系的严肃探讨和引导,可能会好些,毕竟暑期档家长孩子有观影需求。
而且后面两周无同类重磅新片,市场空间是很足的,烂牌也能打两把。
我不觉得陈思诚是好导演,一直把他当商人看,会码盘子,懂市场和类型,明目张胆借鉴前辈的经典。
但《外太空的莫扎特》,连盘子都码不好了,那中国电影市场要你何用?
4. 我喜欢的点科学不会是解决人类终极困惑的答案。
艺术是能量来源。
小天靠音乐得到一切,但依然选择星空。
“你别担心,妈在那边过得挺好的。
”(马元这孩子要是10岁以下儿童,这段都能成哭点。
)
我看过的第1424部电影,《外太空的莫扎特》我给7.5分。 导演陈思诚的外太空三部曲,首部《外太空的莫扎特》终于上映!首先说《外太空的莫扎特》一定要看IMAX!影片中有很多美轮美奂的镜头,包括乐高船悬在空中夜游北京城,世界九大奇迹。这些镜头只有在IMAX影厅才能得到完美的展现! 黄渤扮演的任大望和荣梓杉扮演的任小天,两位演员把父与子,从隔阂到互相理解的过程演绎的很真实。姚晨的表演很有突破性!范伟,贾冰,许君聪,于洋,梅婷每个角色都很出彩!郎朗很上镜! 《外太空的莫扎特》致敬了几部经典的香港电影《英雄本色》《少林足球》《功夫》,能看出导演陈思诚对香港电影的热爱! 黑白配色莫扎特的正是片中主演道具钢琴键的颜色。 期待陈思诚导演的外太空三部曲后两部能尽快上映!
任大望和任小天就是两代冤种儿子,都被老爸安排得妥妥的,被认为是“不误正业”的大望被中年现实打败,任小天在莫扎特的帮助下让父亲同意他的梦想,要是任大望当时坚持了自己的摇滚梦,说不定现在也可能是也摇滚明星(吧)
对于小学生来说有点幼稚,但是对于成年人真是弱智 看到生理心理都难受的电影
在儿童的世界里,是可以充满美好希望和幻想的。
玩尬的是吧?就说这剧本扔给一个网络电影公司,都不会有人愿意拍。未成年演员表演上几乎没有一场是合格的。
為了達成老套的“和解”敘事,影片製造矛盾和解決矛盾的分量嚴重失衡,主人公同“情敵”、對其進行校園霸淩的胖虎和對其施以家庭暴力的父親之間的尖銳矛盾被中和得過於輕易,使得此前漫長的矛盾營建過程快速失去意義。影片在性別立場上是保守的,男性中心色彩突出,四名孩童的家庭皆為單親,且四個母親中三者缺位,余下一名則為陳腐的“惡母”形象,主人公的母親也被設置為拋夫棄子、另尋他歡的勢利眼角色。少年演員的臺詞功力驚人地低下,而所有演員的表演大都持春晚小品裡大呼小叫的風格,無顧分寸意識,毫無生活氣息。此外,友鄰評分(主要是多名高粉影評人的評分)比片子開分高出甚多,這裡不得不勸某些恰飯的友鄰善良,畢竟我的票錢也是錢。IMAX 2D版,2022年7月15日17:00於飛揚樂峰3號廳。
除了莫扎特有点路痴以外没啥毛病,你跟着916快走也不至于跑到国贸去啊
在电影院里深深体会到什么叫如坐针毡。小演员的演技尬得我用脚趾扣出三室一厅,黄渤和姚晨是欠了陈思成的钱么?怎么会接这么烂的剧本,我不理解
No.2593 渤哥这次的剧本没怎么选好呀。荣梓杉是在变声期吧,每次大声说话时的嗓音好难听。
这真的是初中生吗?校园布置的和大学似的,而学生的智商又和小学生似的,种种行为又偏幼稚……黄渤饰演的父亲虽然也是望子成龙,但他为何非得执意让自己的孩子弹钢琴,要是说想让孩子好好学习,能有个好成绩还能让人理解
这可能是我的个人观感与豆瓣评分最割裂的一次评分了。外星人开口说话前感觉就是五星佳作,听到那做作的配音好感度有点下降。完成度很高的一部商业片,故事完整顺畅,感觉比独行月球更自然(至少尴尬的片段少很多)。部分台词用力过猛。看的时候下意识地和BBC每年圣诞拍的儿童片电视电影比较,故事方面毫不逊色。没有什么明显的扣分项,4.5星。会期待第二部。
🧐为什么这样~
陈思诚是有一些拍恶搞B级片的潜质在的,但他总觉得自己是拍大片的人才,即使在人畜无害的儿童片里,他也抑制不住要装一些恶心的东西,比如让男人穿女装然后当做笑料这样低级的性别梗(他真的好爱这个桥段),所以不管多高级的演员,到了陈思诚手里都变得油腻无比,简直是荣梓杉演艺生涯最大黑历史,弟弟快逃吧!!!
哆啦A梦呀泪点低了,这都能打动荣梓杉长成这样,也不需要什么演技啦黄渤不错,没有多余的后排4个小小朋友家长不在,独自出来观影,看得一直笑激动的地方他们还鼓掌了听听超弦理论,看看魔笛夜后,黄渤谈谈人生大道理,吹一波上天文馆硬广偶尔还走神联想到 刘亚仁 在“密会”里也小星星变奏滚滚~
尴尬是可以致死的。
不够深,散。但有亮点,思想蛮深刻的
2022新型烂片
荣梓杉的台词和演技让人很难熬过开头...黄渤演技还是好的
艺术就是从你心底流淌出来的情感!——
除了莫扎特这个形象是真的丑以外,别的感觉还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