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警2010这部片子蛮好看的 不过每次不知道放完了出来唱片尾曲的那男人都吓死人了 太丑了 - - 阿门
不喜欢和谐的结局。
香港十大奇案,似乎都在里面跑马观花似的提及。
为何最后不让mad杀掉stone,然后伪装成自杀。
然后,mad开始了解到stone的想法,开始理解这个社会为何需要地下判官。
于是,接棒做起地下判官。
中国的现实,需要地下判官吗?
先耐着性子看完义海豪情,之后在线看完了刑警。
一开始并不看好,觉得以TVB这两年的水平,肯定不会怎么样,但是不抱希望的结果往往会给人一些出乎意料的惊喜。
刑警绝对是一部很好的片子,在今年的警匪片中也算是数一数二的。
和很多探案剧一样,本剧也是采用单元剧方式,两三集一个案件,情节紧凑,案件很多也有现实意义,一定程度上发人深省,通过解决不同的案件同进主线剧情发展,而所有剧情也都配合主线,把主角stone的心灵扭曲过程解释的比较合理。
两位主角更是不用说了,靖哥哥和杨康83年辉煌后中年携手,两位都是老戏骨级别,演技当然不用说了,stone那种一板一眼的性格,从一个正义的警察变成一个偏执的地下判官,眼神,面部表情都还蛮到位的;mad sir也一改以前形象,饰演起一个神经兮兮的神勇干探,比较不满意的是我认为这部剧集完全可以是一部不添加任何超自然元素的传统探案剧,有没有必要让他脑子里长个脑瘤然后成了千里眼顺风耳啊?
其实完全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去发现那些细节的,估计是编剧实在编不下去了。
虽然两位男主都是已经中年发福满脸鱼尾纹抬头纹,虽然还是很man但是难免影响视觉美感,不过我们看的是演技,这年头港剧里能看到这么有实力的两大男演员飙戏,还有陈秀珠,宣萱,二妹姐这些配角,可看性还是胜过其他剧集多多的。
本剧比较出彩的地方是主题,两个刑警对于所谓“正义”、“公义”不同的理解,配合每个时期的个案,使作为观众的我在观看期间也不由得思考到底替天行道到底对不对。
其实如果放在个案,相信很多都会支持把那些没法绳之以法的坏蛋执行私刑,但是看了mad对正义的解释以及看到stone最后的行径,我也认同了确实不能做地下判官,因为内心的欲望是无尽的,一旦有了掌控权,就会要求更多。
stone在执行私刑的过程中渐渐地将自己不光彩的手段用在了抢回自己老婆上面,这和正义应该没关系了吧,杀死carson就更加不应该了(这里我也不满意,非要挂一两个重要角色,哎),这点柯南看的很透彻,“你杀人为了逃避法律,从那一刻起你就已经是一个杀人魔了”最后比较一下义海豪情,其实不管义海怎样受到万千宠爱,我始终认为刑警更胜一筹。
看义海的时候,一直觉得很累,晴晴写日记就不要去说了,我不是反对这种每集一个小高潮的剧集,毕竟比较吸引观众,但是我认为演戏不用很用力,这个观点同样用到巾帼枭雄上,每次看到柴九刘醒九姑娘瞪着个眼睛声嘶力竭咬牙切齿,我就觉得老兄你累不累啊。
义海里每一个人感觉都像是患了“给力”综合症,好像只有很用力很用力就是演技,但是其实有时候轻轻地说一句,一个眼神一个表情就可以解释的很好的东西,不用搞得自己满头大汗的。
刑警比起来就甚至显得“平淡”了,但是这样才显得有张有弛,平时讲话正常点,在stone被冤枉、carson被杀等特别需要激烈情感的桥段的“给力”才会特别渲染气氛。
每分钟都很给力的片子,反而就不会有高潮,其实演戏不用很给力了。
最后惋惜一下,这么好的片子,台庆的时候谁都没去参加也半个奖都没拿到,这个充分说明台庆这个东西真的很假,可以不用很去关注。
黎耀祥邓萃雯演技是很好,但是TVB把义海豪情捧上天这种厚此薄彼,也难怪黄日华气得半死……
做个正义的人很纠结,做个正义的警察更纠结。
手握执法权,却看到犯法的人法律无法做出正确制裁,你会怎么办?
制度不可能百分之百公平,法律亦是。
坐了十五年冤狱,夫妻只是在道义上维持着,女儿看自己的眼神形同陌路,片中还没把stone与社会隔离十五年后与社会的隔阂表现出来。
这一切的一切更加重了他对陷害他坐牢的人的憎恨和对法律不公的对立情绪。
在追查真凶过程中,却发现已无证据,真凶就在对面,中间却隔着一张形同法律的电网,法律是制裁犯人,现在却是阻止他抓真凶的防护栏,复仇的情绪和冲动的性格使他开了枪,自己钻了法律的空子,谎称有人偷袭了自己。
法律真的有空可钻,而Mad为了赎当年的罪也替stone圆谎。
这一次的私下行刑成功并没给stone带来复仇的愉悦,妻女已离自己而去,和吉吉生活很好,真凶已死,伸张正义的本性使他觉得保护市民的安全光靠法律是不行的,他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在法律之外尽自己的力量去打击犯罪分子。
以后的几宗案子,stone一直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用自己的手法惩罚了法律无法做出正确裁决的犯人,同时stone同mad之间执法尺度的不同看法产生了严重分歧,为他俩以后的敌对埋下了伏笔。
mad执法重证据而很少情绪化,与stone执法过程中的冲动不同。
影片开始的一个案子,受害人在自己眼前跳楼身亡,事后stone去了律师处想发泄下情绪,当时应该是没有杀人的想法的,而mad却是去了女友处,从这里应该可以看出俩人间性格及对案件的看法有极大的差异。
mad的想法是警察只管凭证据抓人,有没有罪是法庭的事,如果有罪的人法庭判没罪,警察只能找证据,却不能行使执法权,stone却认为警察应当以惩恶扬善为已任。
真正让stone走上魔道的是阿俊杀人,却让老婆来顶罪,强烈的愤怒使他私下对阿俊行使了死刑,我记得当时他的眼神中没有犹豫,只有行刑时正义的快感,这同后面枪杀勒索他的人时的眼神是不同的。
Carson的出现更让他有被出卖的感觉和同事不认同的愤怒,意外中Carson的死更令他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三十集,每天一集看着stone走上了一条犯罪的道路,之间的心理过渡让人产生同情却又无奈,社会的不公,每人有每人的处理方式,消极逃避,乐观面对,但不能否认,社会是由最小单位的个人组成,每人性格,信仰不同,法律就起到了制约个人过分自由的作用。
法律不可能做到对每人都公平,但最起码在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应当以公平对待每个人,但人的欲望却又使这最起码的标准都无法执行。
完善法律和做好社会工作,把犯罪的动机降到最低,这是走向文明社会的要求,我记得有一集中stone对阿君说,我的目标就是把犯罪动机消灭在萌芽状态,惩罚那些法律无法制裁的人(大意如此),我为他积极的社会责任感而感动,无奈,社会制度的不完善无法使他达成心愿,善被恶欺,弱肉强食,法律有时只起到了惩罚弱者的作用,律师对法律的完善起到了很大作用,但现实中却是个别人利用法律的漏洞使真正有罪的人逃避法律的制裁。
我同情但并不认同stone的做法,法律需要完善,但并不代表在不公面前,个人的意愿可陵驾于法律之上,警察使用手中权力惩罚那些自认为应该受罚的人,那么同那些帮有罪人脱罪的律师有何区别?
stone没炸死kim,mad开枪只为发泄没杀死stone使stone自觉带上手铐等待法律的制裁 ,结尾很和谐,缺少锐利,但过程应该使人深思,只看不思的还不如去看肥皂剧。
看完最后一集有很多想说的,但表达不行,有些无法用文字清楚地叙述自己的想法,每天一集,时间也比较长,有些地方记不太清了,希望一起讨论,谢绝脏话。
谢谢!
我一向喜欢看侦探类的影视剧,但此剧对我的诱惑无疑更在于那些演员,很久未见的黄日华、宣萱加上苗侨伟一帮实力派老将很有看头,很少见到的王君馨、王浩信加上胡定欣一帮时尚派新生代也很有活力和新鲜感,除此之外竟然还有二妹姐朱咪咪,如此卡司怎能错过?
当然,还要归功于微博,常常在好友的微博上看到剧照和评论,以及TVB金牌编剧对演员演技毫不吝啬的赞美之词,心不痒也难啊。
于是,老人们日渐沧桑的面容就忽略不计了,宣萱、苗侨伟和胡定欣的丑陋发型忍着忍着也就习惯了,可看完之后依然难掩失望。
首先,作为侦探剧,悬疑元素太少,破案过程太没技术含量,观众太容易猜到凶手是谁了,最多也就方法和动机还存有疑问。
但事实上仍有一些不合情理的bug一眼就看的出来,几个案子中真正属于高智商作案的还不到一半吧,而仅有的高智商作案所用的方法可能还是抄袭的。
再说动机,我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凶手纯粹心理变态或精神病,而且变态总是有童年阴影的,精神病总是多重人格的,一点新意也没有。
其实如果此剧着重从心理、精神或人性角度分析凶手犯案的潜在诱因,倒也是个有趣的方向,当然这样就背离主线了,这是不允许也不实际的。
总之,编剧越来越没追求,把观众当白痴,TVB侦探剧集大放光彩的鼎盛时代不再,可悲可叹。
所以,此剧终究还是看人的。
Stone无疑是分量最重的男主角。
印象中港剧里并没有类似从热血警察变成地下判官的角色,就算有也至少不是主角,但跳出港剧,就很自然的想到了《死亡笔记》的夜神月。
世上本没有绝对的公平,再怎么不满司法制度,也不能打着除恶惩奸、替天行道的旗号以暴制暴、血债血偿,不能忘了警察的职责首先是维护法纪其次才是除暴安良,事实上Stone早就失去了理智和判断力,反对并抛弃了身为警察的原则,是不是警察身份对他已经不重要了,唯一的区别就是他不能利用职务之便滥用权力,去做自己认为正确却是犯法的事情。
当个人喜好和私自判决凌驾于法律之上,心里就再无制度和秩序,当一个人自认可以拯救世界,他就会毁掉这个世界,所谓“魔鬼的路可能由善意铺成”就是这个意思。
幸好最后当他面对Mad这个曾经坚守同一立场并肩作战的好兄弟同时也是处处与他作对妨碍他执行正义的眼中钉,尚未完全丧失善良本质,还自己拷上了手铐,若他选择狠心对Mad痛下黑手,恐怕此生都不可能回头是岸了。
Mad Sir无疑是最讨人欢心的男主角。
看他对着阿Kim说“我不会放弃,总有一天你会被我感动的”的时候莫名激动,看他追回梳妆台、一声不吭的装修房间、抵押加拿大的房子帮她还钱、买她喜欢的车,愈发喜欢这个男人。
他太了解自己的感情,太了解要什么,怎么要,有的放矢的同时又不失分寸。
其实从始至终我都没觉得Mad Sir到底哪里mad,他本色、随性、果敢、正直、聪明、博学,关键是他还专一、执着、敢爱敢恨、敢作敢当,多完美啊,这样的人如果对我mad,那我也定会心甘情愿跟着mad。
所以Kim之前老是讨厌他、躲着他、拒绝他,我真是为他不值呢,我会对Kim说:“你就从了他吧,要不然拱手给我也好,因为是他,我才不介意年龄差距大的。
”然而,每一个Mad Sir的身边都有一个甚至不止一个Kim,却不是每一个Kim的身边都有一个Mad Sir,这恐怕就是我必须认清的现实。
于是看完此剧我也就不再花痴了。
阿Kim是让人爱不起来的女主角。
对这个女人我已经几近无语状态,我能理解30+的她恨嫁的心情,但她竟会像个白痴似的因为感情做些傻里傻气的举动,这种穿越年龄的天真还真是世间罕有。
这个女人吃醋的时候很惹讨厌,但是要讨她欢心、哄回她也很容易,态度转变之快令人咋舌,还动不动就dream room、dream car的,因而她接受Mad也的确有贪财之嫌。
我想男人骨子里还是喜欢年轻女人的,无论身体还是心理,因而阿Kim所表现出来的简单、可爱与知足也是打动Mad的一个重要因素吧。
阿诗和Carson作为仅次于三角的第二对情侣,在一起也是众望所归,他们无论身高、外形、个性、理想还是价值观都很相配。
但可惜,编剧在这个时候动用了虐人的权力,一声枪响后,小俩口开始不久的幸福尚未经历更多同富贵、共患难的感情考验就戛然而止了。
我只能说他俩的缘分是上天注定的,Carson爱上阿诗、几次舍命救阿诗就是为报前世的救命之恩,圆满完成报恩任务后也就到了该走的时候。
要说到演技,首推黄日华。
无论对罪犯的恨之入骨、对手足的虚与委蛇还是对老婆的眷眷深情,无论暴烈眼神中喷出的火、眼角洋溢的欺瞒的笑还是红色眼眶中噙着的泪,无不令人动容。
其神经一直处于紧绷状态,鱼尾纹和又大又黑的眼袋几乎不用化妆就能达到这种效果,只是连老爸都感叹“到底老了啊”,又恰逢电视台重播《义不容情》,怎能不感叹时间如飞刀呐。
苗侨伟和宣萱都比较一般。
Mad Sir这个角色本身的魅力比苗侨伟的表演更令人信服,这可能还是跟年龄有关。
我对宣萱则既失望又惋惜,这个角色对她来说太没有挑战性了,江河日下啊,恐怕还是由于今时不同往日,在TVB的地位决定了角色的好坏吧。
越来越喜欢胡定欣,看得出她是属于自身爆发力很强也很勤奋努力的那种演员,虽然论长相,她不如无脑美人王君馨,就算是现在沦为布景的某女(叫不出名字,人家好歹也演过女二号的)跟她比较也是有点底气的。
此剧中的她令我眼前一亮,为了演好阿诗这个角色不惜“牺牲色相”,放蛇一次又一次(编剧太没创意了,一个招数反复用),而她的表现也如阿诗一样极具潜质、张力十足,要妩媚有妩媚,要性感有性感,要冷艳有冷艳,要帅气有帅气,我甚至觉得她就是在演她自己,由此也可看出她是一个很有可塑性的演员。
按此剧中的出色表现,在《巾帼枭雄》和《义海豪情》又有所提升,虽然此届TVB颁奖礼上飞跃进步女艺人和最佳女配角都旁落他人,但我相信很快她就会上位的。
另外,她太瘦了!
身无二两肉的阿诗居然是拳击高手,还几次打败Carson,这也太没说服力了吧。
至于王浩信,从他出场开始我就一直在想,怎么这么眼熟。
结果没想到后来想起来的并不是《我的野蛮婆婆2》,而是发觉他长得像谁——明明就是郑宇成和吴克群的结合体嘛,无论笑起来的样子还是严肃的时候,都像极了此二人。
再一想,郑宇成和吴克群也的确有点神似呢,吴克群未来如果歌坛发展不顺倒不妨到影视界闯荡一番。
话说回来,王浩信的身板不错,再壮点更好,但演技一般,人家邓健泓虽然也就出来没几集,突破性的精彩表现却为此剧增色不少,这就是差距。
所以说,TVB别再给他花花公子、富二代之类的角色了,老是耍帅耍酷怎么进步啊,既然有这么大的提升空间,不多加磨练怎么行呢。
btw,此剧尚有一大亮点,就是重案组的办公室,乍一看还以为是什么大企业呢,不知真实的警察局是否也是如此好看,也不知女警的打扮是否也是如此新潮靓丽呢。
再btw,角色的名字耍了个小trick,Stone+他女儿Sharon正好是Sharon Stone,而Stone+Mad正好是“疯狂的石头”,呵呵,还挺冷幽默的嘛。
初次见面kim被调戏你偷笑过吗?
mad手铐扣得啪啪想你爱腹黑吗?
mad帮kim整治小人你觉得解气吗?
乱认未婚妻时你乐见其成吗?
雪柜车里的亲密接触你心动吗?
催租掀被拧耳朵你觉得甜蜜吗?
打劫泡面的泡面到mad家发疯你觉得亲近吗?
失暗恋的mad惨遭抛弃你有多想安慰他?
dream room萌晕你几分钟?
闭眼的提醒及黑灯让你露出了几颗小白牙?
钱太出现时你心里咯噔的声音有多大?
dream room dream car都不及眼前人珍贵的kim有没有让你想到一起走过的幸福?
带着难言之隐看着kim离去的mad有没有让你又童心又埋怨?
是不是今天又想说那句分手好残忍?
但你应该记得望穿项链的伤痛和倚门自伤的孤独……如果你有着这些感受,欢迎你,走进了米安定和许文谦的爱情世界。
一对男女,偶然相遇,频频交锋,渐渐熟悉,被吸引是不由自主,在一起是天时地利,甜蜜和心酸都是爱情不可缺少的插曲,误会和分歧是给你磨合巩固的契机。
无缘的,分向东西。
注定的,牵手一世。
这,就是恋爱,你我都熟悉的恋爱。
爱啊,怨啊,恋啊,嗔啊,未必清醒却很汹涌的感受。
从素不相识到开花结果,百转千回,抓心挠肝。
给点时间,跟着mad和kim谈一场完整的恋爱……可以怨责,可以不满,但是记得,且看下集……
其实我从没看过那部著名的古装电视剧,但从小知道黄日华这个演员。
其实我从来都不知道苗侨伟和黄日华以前是五虎之二,也是那部古装电视剧一起的搭档。
当我知道后,对于这部戏更认真的去加入思想。
更加细心的去看这对十几年后重新合作的排挡对手戏中演技的较量。
这就是这部戏给予我们看点。
虽然戏中的案件并没有演艺得很好,编剧也没在案件情节中多些加重笔墨或者内涵度,但整部片的两位男主角在最后把戏的中心升华了。
老土的讲,戏不在于内容,而在于给予我们所表达的东西。
看了那么多影评,知道这部戏是黄日华的收山之作,看完之后突然很想看回他们年轻时合作的戏,突然也会觉得失落。
实力派演员真的是实力派演员。
岁月如梭他们让我想起了,即是我七八十岁了,也会想让自己的子女,子孙去回味欣赏这些曾经属于这些实力派演员优秀的作品。
刑警没有在年末颁奖典礼上获奖,黄日华也没有出现这也许是他演艺生涯中最无声也是最沉默的结局。
如此感慨万分,只为了经典排挡,实力演员,时光一过,便成为过去,成为历史,成为我们这代人有幸欣赏和看到的一道风景。
《刑警2010》的最后一个镜头,落在了片中主人公Stone手中的书签上,一排字煞是醒目:魔鬼之路,很多时候是由善意铺成的。
一句话,交代清楚了这部“TVB近5年来最出色的电视剧”的主旨思想和大概脉络。
人到中年的前警察Stone又一次身陷囹圄——上一次他坐监15年后沉冤昭雪,出狱后复职的他发觉时代已变。
失去的15年时光断无可能重新来过,他的性情越发偏执,对法律制度的不完美深恶痛绝,认为有罪之人往往能钻漏洞以脱罪,无辜者却要付出代价。
他最终决意成为“地下判官”,伸张自己眼中的“正义”,用一把枪来快意恩仇,但铤而走险的后果就是再次被判终身监禁。
编剧想讲的道理很简单: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个人无法与制度对抗。
严格说来,这算不上多么新奇巧妙的故事,“与敌同行”或者“双重身份”的把戏,好莱坞和日本都已玩得烂熟。
今年夏天的日剧档就有一部题材类似的《不被原谅的检察官》,而美国亦有热播到第五季的《嗜血法医》。
如果仅仅是纠结于刑警身份与杀人判官的心理变化与矛盾,或是同侪如何慢慢觉悟最终将其绳之于法,那《刑警2010》大概只配归于东施效颦的范畴。
成就这部电视剧的,恰恰是编剧的“闲笔”——世上没有天生的魔鬼。
魔鬼,到底是怎样炼成的?
Stone一开始也只是一个热血而天真的警察,事实上,当他被无罪释放后,只是单纯地想要回家和老婆孩子好好过日子,再在复职后把自己的案情查清。
但15年的大牢生活让他已跟不上时代的变换,他不会用全自动洗衣机;不知道父亲已经身患老年痴呆;和上中学的女儿从未谋面,后者甚至不知道自己有个父亲,向朋友介绍他时嗫嚅许久也只能蹦出“朋友”二字;深爱的妻子也有了别的爱人,他点的菜送的花全部都触到了对方的霉头;工作中也时时面对他人的非难和质疑。
他不是没有努力过——让女儿帮忙注册电邮地址,努力参加警察考试体能测试,在家里抢着做家务。
作为一个错失了15年却努力找回过去的中年男人,他的木讷、脱节和笨拙都被观众看在眼里。
但总而言之,他还是那个他,时代、家庭和他所在乎的一切却已经无情地被时间洪流裹挟着离他而去。
当Stone发现自己所在乎的一切,在某种程度上都因为15年的冤狱而背离自己时,他只能用惟一拥有的东西——暴力,来证明自己和满足自己。
当电视剧演至末尾,妻子又回头找他,邀请他带着女儿一起移民,“全家人重新在一起”时,他立刻决定收手,勇敢地拥抱新生活。
然而很遗憾,这一次,Stone没能钻成他眼中的“法律漏洞”。
在我看来,与其说《刑警2010》旨在探究黑与白的间隙,倒不如视其为一曲中年人的挽歌。
Stone是许许多多不够成功的中年男人的缩影,扮演他的黄日华为这个角色的成立增添了不少可信度,那种特属于中年的颓唐、绝望与孤注一掷,被他演得活灵活现。
作为曾经的无线五虎将之一,成功地塑造过郭靖和乔峰,黄日华一直被认为是电视剧“大侠”实至名归的代名词,却一样逃不过岁月侵蚀。
《刑警2010》中闪回的15年前的戏份,都让人不胜唏嘘——刻意化了年轻妆容的黄日华和苗侨伟,已经掩饰不住那份沧桑,更别提现在进行时镜头里的他们,肚腩、鱼尾纹和眼袋,伴着渐行渐高的发际线和苍老的声线,宣告着英雄迟暮。
30年时间,TVB将“大侠”历练成了“魔鬼”,时势造英雄,同样,中年的挫折、失落与不被重视的恐惧、无从发泄的痛苦,也可以造就一个魔鬼。
又回到了那个古老的问题:如果郭靖和杨康互换生长环境,那么谁会是英雄?
谁又会是魔鬼?
突然发现一个人老了,还是可以这么有型。
看到苗侨伟和萱萱,就好像个成熟男人那么宠爱,有爱啊。
剧情也是不错,如果是我被冤枉入狱这么多年,不变态才怪啊!!!
TVB又一部不容错过的佳作,虽然有一些无关紧要的感情戏(TVB一贯的尿性),但并不影响整个故事讲得很好,而且人物的塑造更是将其立意推到了极致。
我认为本剧最出彩之处的就是两个男主角都将自己的价值观做到了极致,石头坚持正义不计手段,但绝对不会伤害无辜的人,这点在结局他没有杀死女主角可以看到,按他的说法,他只要真的炸死了女主角,他就会完全无罪,没人奈何得了他,但他并没有这么做,甚至最后都想向MAD证明自己是对的。
而MAD最后在极限状态下,也没有选择石头的那套,始终坚守住自己的价值观,认为程序正义是绝对的。
很多人喜欢拿死亡笔记来抖机灵这部剧,我只想说在立意上这部剧比死亡笔记做的好太多了,结果主义和程序主义在这部剧里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讨论。
先说石头和夜神月的区别,石头从头到尾都在坚守自己的正义,事实上他制裁的都是有罪之人,并且无论如何都不会主观去杀害无罪之人,这点在最后结局他没有杀死女主角来脱罪这点表达的尤为明显,至于小鲜肉警察的死,那是个意外(我声明,他不是无罪,我只是从他的价值观上面去说),他并没有主观想杀死小鲜肉警察,这也是事实。
而夜神月就不一样了,杀伐果断,为了逃避追捕杀了多少无辜的人,光是一开始那帮FBI探员被屠戮,这个人坚守的早就已经不是正义了(这也让很多人一开始就没有了立场站在夜神月这边)。
再说MAD和L,这两个人都是坚持走的程序主义道路,但程序主义最容易被人诟病的点就是: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而这一点,L在故事里完全没有提及,他只作为一个程序主义的符号出现,甚至连他是什么人,都得不到了解,但是MAD就不一样,他在结局经历到了最极限的困境,眼前的人是谋杀多人的杀人犯,甚至杀了自己的下属和心爱的妻子,但是却没有任何证据入他罪,最有可能面对的就是他会逍遥法外,在这种情况下,他竟然还坚守住了自己的价值观,没有开枪打死石头,这才是一个令人无比敬佩的程序主义者的体现。
最后我想表达下个人的看法(或许很多人会不认同),我认为,成年人的世界有很多东西都不能用简单的对错来表达。
石头走的是一条崎岖的道路,为世间所不能容,但他始终没有背弃正义,他主观去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正义,尽管他毋庸置疑犯了法;MAD走的是一条简单的路,只要按部就班的做不出错,就一定不会错,至少没有人能质疑他错,但这种正义很多时候出发点并不是正义,然而结局他的坚守让人明白,这是他的正义,他的出发点就是名副其实的正义。
我觉得两个男主角都很好的坚守了自己的正义之道,坚守了自己的价值观,两个人我都非常佩服。
结尾,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看法,不认可也无妨,希望更多的是尊重,如果你看完了想喷我,能不能轻点︿( ̄︶ ̄)︿
94喜欢黄日华和宣萱~;郭靖和杨康都老了,哎,时光啊,祭奠下;港片的亲情总是让人很感动,觉得很温情!感情线太复杂了吧?!三哥,哇咔咔!每个人心中都有个魔:魔鬼之路,可以是由善意铺成的!
电视上偶然看到,港剧表演模式一点也没变还是那么做作。开头那些人拿枪排排往前走给人80年代5流电视剧的感觉!不知抄的哪个美剧苗侨伟审讯疑犯时肉麻得可以,后来在现场闭眼重现案情很象跳大神的小茶杯!黄日华的角色暂时看不出什么只看到老了不少。配角们矫揉造作尤其那几个小警察都是新人在练演技吧
本以为最后是要向七宗罪致敬,到底还是走了港剧路线。苗侨伟老了还是这么有感觉。王浩信的carson太抢戏了,carson和文诗的感情戏完胜了主角= =
神结局~
看的时候,写了些微博,就不重述了,总体还是有惊喜的~
魔鬼之路,是可以由善意铺成的。苗僑偉和黃日華演技自不必說,案件也不錯,算是一部中規中矩的劇情片。
任何一种情感都不宜过分强烈,哪怕是正义感。过分强烈的情感会湮灭理性,走向迷失。所谓物极必反,任何一种事物走向极端必将自我否定。正义这种东西,适可而止吧,这个世界不是你一个人的。
额 不知道说什么 没什么强烈感觉
苗侨伟演得挺好的。剧情一般。
三哥是真的帅,黄日华怎么看怎么变态。
现在的TVB警匪片越来越重口味。胡定欣惊艳。剑走偏锋比中规中矩更吸引我。
即使是老牌演员什么“封笔剧”,什么“回归剧”的,我也熬不住了。。。
这部剧剧情还算紧凑,但是案件都挺一般的,不过里面的感情线还是很不错的,也不会喧宾夺主。我最喜欢那里面carson了。太帅了我的妈啊。而且这部剧的主旨不知道要比现在所谓的国产剧高出不止一个level
mad sir很好
三哥太帅了····都52了···
汗!!我能说点什么呢?TVB的一贯作风!!亮爆就是出来打酱油的!没看出她的作用,她怎么会演警察,我很是纳闷儿!
魔鬼的路,也是可以由善意铺成的。里面的案件据说是由真实事件改编,但是案情设置和破案过程感觉还是比不上巅峰时期的刑侦剧,开头神似与敌同行,结尾部分有七宗罪的痕迹。总的来说,算是TVB近年来拍的不错的片子。
黄日华你也太不会保养了吧,全程2个大眼袋的
扯淡
去年住hassells 时候看的 很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