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借助几位演员之口,讨论了三个很有深度的话题——爱、时间、死亡。
可惜,这是三个人类永远在讨论,却永远也讨论不明白的话题。
电影的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在这里也是想借评论之口,讨论一下自己对于三个话题的看法。
一、爱 电影中,“爱是一切的起源”这句话真的很棒。
人最初拥有的情感之一,也包括爱。
当我们还未睁开眼睛,大脑当中一片懵懂,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恐惧的时候,一个乳头被塞进了嘴里。
甘甜的乳汁、暖暖的温度,唤醒了我们基因里面、本能里面,最原初的爱意,那是对生的渴望,对母亲的依恋。
爱,无处不在。
它存在于生之希望,更存在于死之痛苦之中。
至亲的离去,带给了我们死之痛苦,但对她的爱却并未一同死去。
如果我们用生命的终结来论证爱的终结,那将是对爱的最大的谬误。
同样,用一段关系的终结来论证我对你的爱的终结,那也将是对我对你的深沉的爱意的最大曲解。
爱,始终都在。
她在时间之河里流淌,也在死亡湖畔徜徉,她始终都在。
二、时间 时间,它曾停滞过吗?
为了谁?
如果把时间比作是一个人,他可能是最无情的那一个。
他用他那一如既往地、坚定不移的、不快不慢的口吻,无声地回绝着你的哀求、你的愤怒、你的挽留抑或是不挽留。
时间会变慢吗?
是的,他会为你变慢。
在你深情凝望着情人的眼睛的时候,在你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的时候,在你在夜晚数着星星的时候,在你紧紧地握住父母的手的时候,是的,他会变慢。
那个时候,是时间能给予你的难得的温柔。
但,时间也会变得很快。
他不会经过你的同意后,才将你的青丝换成白发;也不会在你能意识到的情况下,吹皱你的面颊。
时间走得很快,一天二十四小时、一千四百四十分钟、八万六千四百秒。
是的,在你看这些文字的时候,他又溜走了一些。
三、死亡 死亡是沉重的吗?
是痛苦的吗?
是哀伤的吗?
是让人恐惧的吗?
死亡,是什么?
从生下来的第一声啼哭开始,死亡之声便常伴着我们。
在青春期,死亡是刀子划过手腕血管时的兴奋与恐惧;中年后,死亡是坐在车里却不知终点在哪里的焦虑;到了晚年,死亡用满头的白发和佝偻的身躯时刻提醒着你——你离它不远了。
我们渴望了解死亡,却又无比惧怕死亡,因为我们永远没有机会真正得到死亡。
我们都知道人终有一死,也看尽了花开花落,却永远无法预知死亡降临之后的世界。
小结 弗洛伊德曾经说过,人一切动力的来源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生本能、死本能。
我们曾用生之本能化作利刃捍卫自己,也曾用死之本能酵成烈酒麻醉自己,但无论在何时,不要忘了,你还有一双超越了生与死的、可以发现美丽的眼睛。
它或许能帮你找寻这些问题的答案。
“I tryna fix my mind”“You will never fix it”有一些失去不得不承认,无法疗愈,也无法从记忆抹去。
有失去和死亡的概念,拥有和生命才能有限而美好。
时隔一年多再看一遍这部电影,让我觉得我也许做得还不错,并没有让悲伤把身边的色彩都一并带走。
最近得知一位以前的朋友从20几楼的高层上打开了去往另一个世界的门。
我想说的只有,如果你的朋友偶然提起TA很难过,TA觉得生活太难了过不下去了,请你千万不要把TA说的当作无病呻吟的事情,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就有不知道该怎么走下去的难关。
可能有的人足够坚强或者足够聪明可以自己想开。
有的人呢,有朋友在适当的时候用适当的方式来抓住了TA的手。
但有的人可能就没这么幸运,在试图求解于信仰,亲友,科学,想要找到爱与时间背叛TA的原因,大声控诉着痛苦为何不公的降临在自己身上,最后一无所获而选择拥抱仅有的名为死亡的解脱。
我有时也会想,如果我没有在中途和TA失去联络,如果我可能回到过去,在适当的时候打电话和TA聊聊天,讲讲笑话,说说朋友或自己遇到的糗事,或许就能阻止事情发生。
我想说的是,因为难过而结束生命其实也许是一种在某种感受下正常的选择。
也许有的人只是把你当作情绪垃圾桶,把负面的情绪一股脑的甩给你,但这其实不是重点,重点是TA很难过,很伤心,作为TA的朋友,为TA当一会垃圾桶,伪装成树洞一下下,关心TA几分钟也无妨。
嗯,Collateral Beauty这个词还挺美的。
看到6.6分我能觉得很意外,我真想把豆瓣6.6分的获奖片都找出来加入想看。
鸡汤喝多了还能不忘初心,品其初味的人是难得。
或许每一个阶段都会有对影片的内容有升华的理解。
当你愿意拿十万出来拯救你的爱的时候,你是否理解爱本身无价,爱就在那里等你去挽回,只是你丢失了。
当时间被你幻想流失不可挽回,其实你把时间局限性单一的存在和消失,你并没有尝试去逃脱囹悟。
当生命即将迎来结束。
你依然成为老祖宗,再见了,你这活了一辈子的年轻人!
影片最后桥上的镜头安排的非常完美。
隐形潜台词能够让电影完美谢幕!
打个分: 8.9附属美丽
今天卧病在床,原本丧气无比的周末被这部电影打破了——附属美丽(Collateral Beauty)。
在电影中不断出现的三个元素:爱,时间,死亡。
这是三个可以让世界上每一个人产生共鸣的话题。
没有人可以在生活中脱离它们。
人的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有些事情是你无法“准备好”去接受的,比如亲人的离去,孤老的余生,被自己搞砸的家庭…它发生的那一刻,永远与想象中不同,不论你自以为自己多么强大。
于是也许有那么一刻,我们开始怨恨,怨恨着所谓的“宇宙规则”从你手中夺走的一切。
我们不停的问“为什么”,为什么是我?
为什么非要如此?
这一切为什么要发生?
我们怨恨“死亡”来得太早,怨恨“爱”让我们的失去如此疼痛难捱,怨恨“时间”没在美好的那刻多停留一些,却留下一片漫长的荒芜。
怨恨让我们变的偏执,再也找不回生活原有的节奏,我们总是执着于追寻一个永远不会有的答案,而忘了环顾四周还有什么留下来了。
我们忽略了那些,附属的美丽。
是的是的,我们都曾被击碎,我们都有那个“怀疑人生再也不会好起来”的时刻。
那么亲爱的,就给自己一些时间吧,让爱重新慢慢苏醒,“死亡”说:“当你换个角度看,没有什么真正的死去。
”别忘了留意,那些附属的美丽。
电影的结局真的震撼了我,我真实的听到了自己的心跳声。
也许在时间线上,一切无法重来,无法转圜,可是,时间是什么呢?
是线性存在还是幻象,是谁来给它定义呢?
我知道有些苦痛无法湮灭,无论多久,它就在那里,永远无法变得OK,而我们能做的,只是学习面对它,承认它。
“If only we could be strangers again.”唯愿我们能回到陌生,以新的自己,重新相识。
嗨,你好,我是yoyo,你呢?
P.S.I love Will Smith!
从头哭到尾长大的过程,逐渐离开爱;长大的时候,一定会问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人,训练自己去达成设定的每一个小目标,考学,工作,创业,探险.... 这个过程有说有笑,有苦有甜,也有收获——用尽量客观的方式去摸索规律,理性的训练自己掌握规律,利用规律,获得每一份小成功。
同时,心和感情,慢慢的,也开始有公式,每一份爱都有原因,都能解释,成人世界,没有无缘由的对你好,或对你坏。
爱,心离得越远,伤害越小,越能出入自由敢爱,敢把心交出来,全身心投入的爱,就无法自我保护了;可以控制对身边事物的情感投入,无所谓便是无敌;但控制不了对孩子的情感,那样透彻的连接,能浸入到自我生命价值;这样的爱,是命啊,敢给予多少次?
可能我看这部电影的时机刚刚好,经历了悲伤的永别,并且和主人公一样在思考什么是死亡、时间和爱。
它击中了我的迷茫,令我泪流满面。
所以这部电影被我认为是最近一两年最让人感动和值得反复看的电影。
里面的各位影后影帝的飙戏,也让角色非常立体而丰满。
也许烂番茄、豆瓣上的大多数低分都来自没有对死亡有深切感受的人吧。
相信这部电影在生命的某个阶段,会刚刚好真是你的那杯茶,而且可以细细品尝。
这好的点子,这么流水的剧情...讲道理应该把剧情的重点放在主人公与爱,时间和死亡的对峙上,并且利用朋友顾演员骗主人公来增加戏剧冲突,然而导演太在意“三人请来爱、时间、死亡来拯救主人公最后没想到救了自己”这个小聪明,而使得整部电影主次混乱,而且三个支线也是平铺直述,个人觉得最后到一起抖包袱效果会更好,这是第一步让我觉得让我来拍会更好的电影(笑哭)
价值观疯狂输出男主因病失去了6岁的女儿 2年都无法走出阴霾 自己的公司也走入绝境 三个合伙人偶然发现男主写信给时间 死亡和爱 决定找三个演员装做它们与男主沟通 他们治愈男主的同时也治愈着三个合伙人电影很反转的是男主去互助会认识了发起人 电影给了大量男主和发起人的单独戏份 本来以为只是为了体现帮助男主走出悲痛 最后揭示发起人是男主的妻子另一个反转是 三个合伙人找到三个演员扮演时间死亡和爱 但事实上三个演员真的是超自然现象本身
吐槽下片名中文翻译烂到连主题中心都没法表达出来,看了半天都不懂哪里是附属美丽。
然后看了别人的解释:附属美丽,指的是不要只盯着你focus的事,多notice一下它周围的事情,它附带的东西也很美。
她对haword说,you lost child ,it'll never be fixed.所以,那个选择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成为一个永远不会消失的心结。
午夜梦回的时候我也会留下眼泪,每年固定时间会去山上替她点上一盏长明灯,无论什么原因我不要她了,都是我的错,连一个名字都没来得及给她,唯有不灭的灯延续我对她的思念。
不知道别人看这部电影的感受,但是自己最明白内心深处不愿意被揭开的伤口,我愿意伤口腐烂,我只focus在自己的痛苦之中,我已经看不到周围那些附带的美丽了。
面对痛苦的时候,却连痛感都失去了,唯有每年失去她的日子独自待在房间重复想着医生说的那句,都有心跳了呢。
就像电影中,平安夜,haword敲开前妻家的门,前妻无数次的问他,haword,告诉我你的女儿叫什么名字。
那个逝去的生命就如同梦魇困住了不想要前进的人,haword给了前妻一张卡片,上面写着,if only we could be strangers again.如果可以,那就不要相遇,如果可以,那就回到原处。
是一直出现的love,time和death让他终是选择进入徘徊过的那个窗口,选择扮演着不认识的陌生人,重新和她相遇,重新开始。
我没办写悼文给她,我不敢在有人场合提起她,甚至都不会有人知道她曾经存在过。
也许借着电影能把我内心真实的感受传递给她,无惧死亡,消磨时间,无法感受爱意,这就是我不要她给自己留下的惩罚吧。
顺便说下,死亡出现穿的蓝色衣服真的不是隐喻吗?
我觉得片子给差评的人很幸福,证明那些人无需面对这种痛苦,无需体会这种被悲伤困住的无力感,这是好事。
也觉得那些同有感触的人不一定会得到治愈,但伤口的脓暂时被清除干净了,尽管之后还会任其发展,不想伤口愈合,自我惩罚如是。
不要忘记注意附属的美丽。
我觉得这是一种解脱的方式,安慰自己的方式,简单的解说是,失去的同时也在得到,绝望的同时也在重生。
时间不是因为时间在走,所以人才变老,而是人在变老,所以感受到时间在走。
时间本身不被定义,从何时起,到何时停,是自然的选择,是人类的观点。
死亡如果有人说活到九十岁,像个萎缩的葡萄干有什么意义。
但我还是想活到九十岁。
有史密斯,一切皆可
就是治愈的故事,讲得很一般,剧本也平庸,大牌们演技都在线,可惜整体感觉不对味。
爱情、时间和死亡,这三个抽象的概念能够联系世上所有的人。
It's so inorganic that it feels like...in the end, just another intellectual bullshit. I can't pinpoint where the problem is: the editing or the plot development?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stories and characters could have been more subtle but now it seems unelaborated.
主要看人
大牌造就鸡汤
Howard百脸懵逼的表情真是笑死个人。
我们无法选择爱谁或者被谁爱。道理我都懂,但那些都是文采优美的瞎扯,因为,你并没有在这里握住我的手。如果无法再分享你对世界的观点,听你说话,我会多难过。一次次地告别过了,没有用。
来看失踪人口诺顿叔叔
演员的加成实在太多(老奶奶和小萝莉都太萌!) 前期剧情非常的标准但从签合同那里开始崩坏以至于最后的那一段也就不回来了
寫劇本還是適合做舞台劇啊
这个组合… 看得如此累人… 浪费了
多米诺坍塌时会伴随着一种附属的美丽。
2020.2.28 21:53
故事编的太精巧了
三星半。爱,时间,死亡。细细品味,满满的感动
很俗气,并没有很爱的角色和桥段
一大锅馊鸡汤实在难以下咽,主角连同配角形象均符号化,剧本也是一样,干瘪无趣还强行勾引观者的同理心,事实证明恰恰相反,故事低幼到可怕,爱,时间和死亡的三大解构式心灵诗篇太过笼统,以三个抽象的概念通过角色具象呈现,把各大角色串联,包括演员的表演产生的化学效应,还稍微有那么一丢丢的意思
几位大牌合作的最差组合作品。想熬成鸡汤,但火力太猛。编剧该拿金酸梅。
最尾個翻轉無說服力, 三大天使聯手都恨錯難返....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