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不是疼痛文学,是真真切切地体验。
别人在看你的故事,也许会说“搞不懂他们在想什么”,但作为当事人的你才明白故事的缘由。
时间把什么故事都带走了,只留在某些人的记忆里面。
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直截了当地走到喜欢的人面前说我爱你,所以青春故事有了各种各样的模样。
青春的故事里因为有你,一切都变得不一样。
那些在大雨中的奔跑,迎着风骑着自行车向你而去,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你,在窗前认真学习听讲的你……都刻在我脑海里了
When I was small and Christmas trees were tallWe used to love while others used to playDon't ask me why but time has passed us bySome one else moved in from far away Now we are tall and Christmas trees are smallAnd you don't ask the time of day But you and I our love will never die But guess we'll crye first of MayThe apple tree that grew for you and me I watched the apples falling one by one And I recall the moment of them all The day I kissed your cheek and that time you were mine
《十七岁》拍得太好了,这是仍停留在锻造台词金句的大陆绝对拍不出的,根本不在同一个审美平台上。
我愿给四又四分之三颗星。
这部电影除了让我初识导演周格泰,还意外地让我记住了摄影师的名字:施书铭。
但该片的豆瓣评分只有6.7,可见不能一味怪罪大陆电影人,大陆观众的观影水平摆在那里(67分),太高的东西也着实够不着。
【巧妙的软广】https://site.douban.com/215175/ (我的小站)
这部电影的观后感昨天下午在图书馆写了一千来字,当时写的真是很不在状态的感觉。
后来因为上网时间已满,电脑自动关机。
之前那一千多字便消失无迹。
说实话当时心里并不觉得十分可惜,因为写的东西自己看着都觉得无趣,一直以来对自家创作的唯一要求基本就是要有趣,要好玩,要有意思。
最好是读了让人忍俊不禁那种效果才是最好的。
看这部电影纯粹是为了在金宝汇领的电影票兑换券不作废,所以进门前瞥见主演是任贤齐这事已经无法刺激俺,毕竟选座位时只有三个观众的座位单已经对此部电影的水平进行了无声的宣判。
个人唯一的遗憾是没带薯片,不过想想只有四个人的影院,睡个觉肯定足够空间。
于是,抱着对此电影不抱任何希望的心情,开始观影。
事实证明,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同理,反向操作亦复如是。
所以电影虽然无趣,但个人抱着“那怕就当是看个台湾人民生活状态的纪录片罢了”的心情,权当是为了心中一直YY的台湾之行做点备课功。
虽然,虽然之前看《落跑吧爱情》时,就觉得台湾有的地方看起来,咳咳,好像我们这边的城乡结合部喔。
看了这部电影之后呢,这种印象更进一步加深了有木有。
一直YY去台湾旅游的铜子内心各种内牛,俺想去的是台湾,不是中国大陆的地级县呐啊喂。
不是身在帝都高要求,而是怎么看怎么觉得电影里面的台湾相比我们这边真的是有些惨淡,你看怪不得台湾人民一直把“拼经济”挂在嘴边,怪不得电影里女猪前老公,那个台商,都跑去上海发展、另立家庭了,还劝女儿也随他到上海去。
好吧,不谈经济,我们说爱情,打从《那些年》开始,这些年新出的各种青春电影谈的都是爱情,当然有时也买大送小的讲讲人生、青春、中国梦,啊不,是梦想。
(宣宣,我们的梦想不就是中国梦。
来啊,拉下去掌嘴)这部电影,这部电影讲的就是两个学霸早恋失败的故事好吧。
因为得了英文演讲的第一名和第二名而彼此关注,然后发生感情,然后因为某些原因没能在一起,然后就是20年后了,女猪遭遇车祸入院昏迷不醒,忠诚执行戈多定律,也许马上醒,也许永远不醒,具体操作看剧情需要和导演心情。
这期间女猪的女儿在女猪电脑里看到她写给男猪的邮件,便将信发了出去,这其中给明基家赞助的电脑打了多少广告此处不计。
总之是男猪找来,大俗的处理方法当然是再续前缘,可是个人眼巴巴将电影看完,到最后也没等来彩蛋,贾静雯饰演的女猪从头晕到尾,全程卧床不醒。
做为青春电影,唯美当然是主旋律,要被放在第一。
所以影片中的情节全程都在一种柔光场景中进行。
很怀旧,很美图,当下的现实与过往的青春岁月交错演绎,情节穿插进行。
在这种光晕中各种少男少女嘻笑打闹的场景看着如幻如梦。
当然个人认为情节也是,做为一个批判现实主义兼浪漫理想主义者,请注意,头衔是以批判二字为主打嘀。
个人松仁大的脑仁对于影片中十七岁那年的男生女生每日以谈恋爱为生活唯一主题,偶尔穿插一些演讲、考试之类看似上学的事儿非常理解无力。
鉴于两岸教育形式不同,我等不能用大陆的高考制度理解台湾校园情景。
下面这段引用自台湾作家刘墉的描述:我也常想起,自己高中时,一直到大学联考的前三个月,还在写文章嘲笑联考的制度和同学们k书的可怜相,但是就在考前一个半月,我竟然也发了疯似地用功起来。
由于日夜颠倒、用脑过度,我那一阵子甚至非得服安眼药才能睡觉,而且由起先服用四分之一颗,到后来的两三颗。
我常在清晨六点多上床,八九点还没能阖眼,只觉得头与身体都分开了,稍稍一转头,就轰地一阵晕眩。
窗外的树变得特别绿,绿得透明而刺眼,只是我仍然无法入睡。
那时你的祖母开始担心了,担心她这个独子会出毛病,常说些“何必念这么多书?
还不是一辈子!
做什么不是都过了?
大不了不考大学;又怎么样?
不要念了!
”这一类的话。
好啦,引用完毕,如果有人对台湾联考感兴趣,还可以参看柏杨老先生的作品去,柏先生的书里骂联考的文章真是多了去。
那么,问题来了,电影中的主人公们是生活在火星吗?
好吧好吧,俺知道艺术是高于生活哒。
不过高的太厉害就令人高处不胜寒,只能将电影当玄幻看。
别的不谈,起码俺敢说你要是在大陆的高中也来场想谈就谈的恋爱神马的,那肯定会考的很惨,然后会被家里骂的很惨,将来还会过的很惨,*&^%¥。
像电影里任贤齐那样有一番事业神马的应该是少数族群哈。
当然,电影里必须给导演点赞的是演员的甄选,主人公的青年时期另选了青年演员来演。
说实话,如果让俺要看着任大叔那张老脸冒充高中青年神马的,俺是一定一定会撑不住的了。
典型湾湾风格的爱情片,母女两段时空的爱情完全没有任何新意,更没有任何可以感动甚至值得记住的地方,小家子气的叽叽歪歪强行煽情。
唯一亮点是头一次意识到任贤齐居然也有演技!
女儿的演技算是灵动,至少演偶像剧没问题。
我喜欢你,你喜欢他,你们最后也没有在一起。
这就是校园爱情的大多数结局吧。
莫名的喜欢一个人,却又很现实的分开。
任贤齐算是为数不多的两地都有出片的台湾艺人,尽管成就不算大,但很勤奋。
可能我的十七岁的学校里没有暗恋的男生的原因吧,对男女主之间的暗恋时感情互动多少没有什么共鸣,(可能人已经麻了)。
但是林蕾也就是女主妈妈的青春暗恋这件事,把妈妈那一代人的感情拿出仔仔细细地剖析在大众眼前,反而让我明白原来妈妈也有青春的不舍和遗憾和美好的一段感情之后才嫁给爸爸,嫁给婚姻,做了母亲。
可能我妈不善于表达情感,给我的感觉有时是多少有点不近人情的,但是想到她居然也会有这么细腻的美好感情,顿时这让“妈妈”这样一个为家庭付出、忠于老公一人、教育孩子读书的角色变得亲近了起来,也让两代人的情感隔阂稍微闭起来了一点。
这部片子里对比也很强烈,上一代人的沟通方式,以书信为主,现代这边用手机,电脑电子产品沟通多一点。
这里就把手机的优势凸显出来了,以前那些年等了十几年都没等到的回信,如今小小一个屏幕,便可联系千万里戏外的一个人,然后距离变为相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的距离更近了。
但是电影中,白白的父亲给白白的手机,却让父女的距离变得遥远——一通未能及时接到的电话,就能让两个人生分。
小小一个屏幕,让有着血缘关系的亲密变为了两个分开的家庭的疏离。
我们得知的信息越多了,反而间隔越大了。
双面对比,让人感慨到底是命运的荒谬还是机缘如此。
闺蜜情谊的对比,上一代闺蜜情似乎更深,更愿意互相付出,这一代的闺蜜却背叛了白白。
没看懂为什么喜欢白白的那个男生当时被迫摸她闺蜜🐻部的时候不赶快挣脱,反而愣在那里了。
或许是青春萌发的欲望,或许是淡淡的没有责任感可言的青春感情特点。
成年人的世界终归是不同的。
就像林克铭终究成为不了白白的父亲。
因为青春嘛,没长大的冲动男孩嘛,微微动心却年色渐衰的女生嘛,都是肆无忌惮的去喜欢的,没有考虑结果没有考虑过时间的洗礼也没有考虑过责任的捆绑。
都年轻过,但终究走向像青春一样也并不完美的婚姻。
有机会也想了解了解自己妈妈的青春故事,这样更亲近了也更生动了跟妈妈连接也更加紧密了。
十七岁就是十七岁。
1983年夏日,17岁的林克铭和王蕾因为一场英文演讲比赛结识,懵懂的情感就此发芽。
然而一次年少轻狂的意外,硬生生地将两人分离,也浇灭了初恋热血的悸动,甚至没有来得及告别,就已经结束。
20多年后,45岁的王蕾(贾静雯 饰)的女儿,同样17岁的白白(程予希 饰)令他们的人生再度交错,45岁的林克铭(任贤齐 饰)收到网上传来的一封信,一封似是迟来的、王蕾的信,让他再度忆起,那份纯情的年少时光、那段属于十七岁的狂妄,还有那份寂寞的遗憾。
似乎冥冥之中注定了这个特殊的年纪将会有特殊的意义,17岁的白白,也陷入了一场情感的困惑,面对心仪的男生和最好的姐妹,她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在那个最懵懂而又美好的时期,我们心里总有一个默默喜欢的TA。
那时的情感是如此单纯,不受任何凡尘杂念的玷污。
因TA而喜,因TA而悲。
淡淡的情,纯纯的爱,让人心醉。
但初恋总因各种意想不到的意外而被终结,而令人刻骨铭心,难以忘却。
遗憾也许也是一种美,让人怀念逝去的美好。
关于爱情,在每个人心中,似乎都有一个不可替代的位置,留给令你刻骨铭心的那一个人。
影片讲述了妈妈王蕾(贾静雯饰)与女儿沈(程予希饰)各自的情感波折。
影片一开场,王蕾带着女儿参加一场音乐会,在一首《First of May》中泪流满面。
音乐谢幕,王蕾认出自己的初恋、成年后的林克铭(任贤齐饰),带着女友一同离场,由此回溯到十七岁那一年。
林克铭(石知田饰少年)和王蕾(程予希饰)在一场英文演讲比赛中分获冠亚军。
不服气的林克铭由此喜欢上了安静内敛的王蕾。
十七岁的感情克制而又充满悸动,美好的初恋才刚刚萌芽,却因林克铭的年少意气之举戛然而止,而后便是二十几年的错过与思念。
嫁了他人的王蕾生下女儿白白,却没能拥有幸福的婚姻。
与丈夫离异后,她独自带着女儿与外婆生活,平日收了一些学生教导钢琴课。
林克铭年少捅伤老师后离校,至四十多岁事业有成,却始终没有结婚。
女友催婚不成,选择离开。
林克铭重新回到自己的孤独寂寥时光。
十七岁的沈亦白,在学校也有心仪的追求者叶中树。
她尝试着接纳叶中树的靠近,不想却因闺蜜张怀雯的介入,造成无法解释的误会,由此陷入爱情和友情的尴尬境地。
这是母女两代人横跨二十几年的两段感情,原本没有交集,却因王蕾遭遇车祸、变成植物人后,有了新的变数。
十七岁的白白发现妈妈给初恋写好却未寄出的信,将邮件发给林克铭。
沈亦白的爸爸找到女儿,想带走她。
对女儿并不了解的爸爸,已经组建了新的家庭,白白在发现自己失去了可信任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后,悲伤痛哭。
影片的最后,沈亦白约见了林克铭,将他带回初恋的身边。
王蕾还躺在医院里沉睡,但林克铭和白白相信,她一定会醒过来。
四十多岁的林克铭,在翻找旧物时终于发现了一个搁浅二十几年的秘密。
十七岁时,他以为自己送给心上人的《FirstofMay》黑胶唱片被退回,殊不知,那是得到了同样奖品的王蕾,回赠给自己的《五月一号》。
这就是讲述纯情初恋的《十七岁》,故事虽然不复杂,但影片中所演绎的细腻情感、捕捉的唯美画面,还是值得一看。
17岁 这个特殊的年龄。
我的你的17岁,记忆犹新。
影片拍的很唯美,两代人的故事交织,最后白白和林克铭的对话,似是而非的一对穿越时空的恋人,是17岁的恋爱,亦是经过28年后的再次相恋,让白白从自己的恋情中似乎得到释放,再一次相信这样美好的爱情,也让林克铭回到17岁的美好记忆。
白白和男孩在宾馆那一幕突然扔掉衣服,白白对父亲和男该的失望而痛哭的场景,以及一群男孩扔唱片的散落场景,女神被侵犯的冲动,都是这场青春的印记,令人印象深刻。
在林克铭和白白的青春中,爱情的美好,都是不可侵犯的。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裏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裏吗?
」--张爱玲相较于台湾2015拍的另一部青春片《我的少女时代》,我个人更喜爱《17岁》,这部影片更靠近我年少时的情怀, 许是导演真诚而浪漫的叙事方式吧,突然,我好想念17岁的自己--自由奔放、疯狂又勇敢、天马行空、倔强随性、也开始成熟处事,充满无限可能性、有些激烈冲撞、友情和爱情都十分纯粹美好的年龄。
人到中年会用什麽样的心情回忆过去是怀念?
是遗憾?
是温暖?
是不捨?
还是微微一笑 嗨!
give me five !
记得十七岁的自己吗?
遇到谁 爱过谁 做过什麽样的梦?
唱过哪些动人的歌?
那个让你流泪的故事还记得吗?
那些相知相重的朋友是否还常联络?
想那些日子有些模煳迷煳的青春喜欢一个人 是甚麽感觉一起欢笑、流汗 是怎样的痛快别人还在嬉戏的时候,我们就懂得爱。
那现在呢?
17的我喜欢现在的我吗?
原来时光真是如飞而逝 人生只能奋不顾身地向前好像愈来愈平凡普通的我疯狂的心却永远不死明天 还有很多想去的地方要走的路 人迹罕至 风景独好无畏风雨飘摇 期待风和日丽
事情是这样的,我因为看了台湾台转播的nba,中间广告有个女主看起来很不错,百度搜了一下叫邵雨薇,那天在做家务就随便搜了个邵雨薇的电影,就是这个。看了之后发现女主的长相我更喜欢。做了两天家务把它看完了。今天煮了很好吃的煲仔饭,煲仔饭的灵魂不是煲也不是饭,是腊肠。这电影看起来好无聊,是个追忆青春的东西?每个人都很爱追忆自己,但有的人真的很无聊。
淡淡的爱情,永远的美好。
2024.3.12,目前6.9分。1:51:55,优酷。贾静雯床戏太久了,到最后片尾都没有苏醒过来,这点没有狗血挺好。男主递唱片时的一笑很帅。别人的学生时代都很精彩啊,羡慕。
两代人的十七岁恋情,虽然都没有结果,但那就是真实的青春。
作为mv是真感人,作为电影这节奏我睡着三次
台湾版“小”《情书》,少了点感动,多了些历史。
非常平庸的爱情小品,前半段镜头剪得支离破碎,后半段看清人物关系了感觉也就那样
我打五星,并非电影已够五星的级别,而是电影深深触动了我的心弦。怀旧,对青春逝去的感叹,正是我这个年龄下情感的组成部分。周格泰细腻的情结与怀旧的画面,契合了我难以名状的内心。
导演拍MV出身,整部电影就像一部加长版的MV,故事有些俗套,无非就是“初恋不会有结果”,那首《First of may》都被青春片用烂了。画面倒是可圈可点,选角也不错(不是说任贤齐),女主角很青春,一点都看不出是80后,发型和气质很有能年玲奈的感觉。
我想看这部电影 2016-03-14
石知田笑的真好看 小姑娘们也好看 剧情就很勉强了
想想自己十几岁的时候也和白白一样,又凶又喜欢哭。
不好意思还是给了两星。其实并不太好看!应采灵剧中演贾静雯的妈妈。庹宗华年轻时演“坏学生”,此剧演“坏教导主任”。剧中歌曲BEE GEES的《FIRST OF MAY》
台湾人好像特别喜欢拍这种无病呻吟的小情绪~年轻时候的男主真是帅的要命啊!
睡过头了于是付了两张电影票的钱。还有华航上的40分钟。看了那么多年周格泰的MV,听着贾静雯预告中戳中的旁白。于是,看了这首First of May的超长篇剧情版MV。还是觉得叫“五月一号”会更贴切。周格泰加油哦。
十七岁,好美好的年龄
和《我的少女时代》同档且题材相同,所以难免拿来比较。相比《少女》偏戏剧化的剧情,本片更平淡也更接近生活,这也注定会让部分观众觉得沉闷。个人倒是很喜欢这种更接近我们普通人生活的故事。演员方面,年青一代的演员颜值不如《少女》,老演员方面贾静雯还是一如既往的美丽,任贤齐也越看越顺眼了。
小哥长得不错比王大陆好看多了,以及又是青春片。。。
我最喜欢的文艺片之一 没搞懂这个评分...(我去年看更低才5分多🙄🙄🙄)画面很美啊八刷了
世路多崎,人海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