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周迅演戏总有一种过关的感觉。
别误会,不是对她的怀疑,而是对她太不怀疑了。
这种深信不疑甚至常常把自己都搅和进去。
用她的导演肯定都在偷乐,目的达到了。
这片子的确像严肃版的《疯狂的石头》。
李米也的确像是《苏州河》里的马达转世,要真是那样的话,自己找自己岂不是很痛苦……我看她哭觉得怨我,看她笑觉得冲我,看她扯着脖子吆喝感觉脸红心跳,我从来都没为她着迷过,我只是信了她拿着捏着甩着夸张着的一切表演。
这一点在看马景涛叔叔的大戏时我从来都做不到,因为同样是脖子上的筋,有的能让人肝肠寸断,有的却让人肝啊脑啊的吐一地……周迅啊,你让我怎么说。
快十年了,你让我觉得一出没什么意思的戏也是有指望的,你让我觉得女人就该抽烟,就该瘦瘦小小,就该有一双水汪汪的美人鱼眼。
我喜欢你。
这片子拍得文艺气十足,又不乏几分小幽默。
导演在观众猜得心有点累的时候通过李米的独白揭开了谜底,但他的目的并不在这里。
最后的DV浓墨重彩的抖了一个包袱,抖得非常到位,我得承认我被梗住了,像压了一块石头,郁郁不结。
我认为李米的猜想最大的成功在于选了一个精确的演员,完全是因为周迅的演技,才彻底的撑起了这段纠结而粗糙的感情。
是的,我厌恶这个故事,若我不是看客,定要用锅底先敲醒李米,然后再敲破方文的脑壳。
这是什么破烂的自以为是的爱情。
李米第一次跟叶倾城发火,她歇斯底里的吼:“我男朋友不见了,我找了他四年!
你是不是还想知道这四年我都和几个男人上过床?
”过了许久,她自言自语了一句,“一个也没有”。
而在这个火冒三丈有点小高潮的时刻,旁边长的很man的警察忽然用小狗一样的表情傻乎乎的冒出了一句,“我最近正在闹离婚。
”我一下子就喷了,随即笑了半天。
这一刻我忽然希望李米和这个男人在一起,他让我觉得放松并且贴心。
事实是,这个细节的铺陈没有任何后文,导演只是在李米对数字的疯狂上做了一个枝丫蔓延,而叶倾城的回话,则完全是为了安慰李米的一个鼓励奖,他的意思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你看,我和爱人在一起,却还不是面临着分离。
所以,你这样痴情,我觉得值得尊敬,但亦没什么了不起。
李米和方文最后的正面相遇,她不顾廉耻的跟在方文后面背那些如诉如泣的句子,若不是李米真的收到这些信,我甚至以为这是方文的自言自语。
他为什么要给她承诺这么多虚渺的幻想呢,他构建了一张密密麻麻暗喻着你要等我的丝路,他情真意切到了自己都信仰的地步,他甚至说,李米,我能看见我们未来的样子。
可是,一千个美好的未来比不上一个温暖的现在。
他以为这就是爱,为李米完成最大的梦想,为她开一个超市。
可是他不明白,如果这个超市不能和他一起开,还有什么期待的意义。
那是他们少年时的呓语,他们还在一起,她便信手拈来的梦想,他却始终没有抓住重点,是和你在一起做这些事。
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对方着想,却偏偏用自己的方式把对方牵绊。
所以,在DV里看到方文用摇晃的镜头拍出李米沉默的晒衣服抽烟,换轮胎失败的瞬间对生活的无能为力,跟对手斗狠时的战战兢兢,我像被打了一个闷棍,恨不能把那个心脏已经抖得像个筛子的隐忍男子蹬出去。
要爱得多软弱,才能在这样一步的距离里,不靠近,却又不放弃。
要爱得多迷茫,才能如此的想念,却又不相见。
方文在死前抱了菲菲一下,他在他耳边说,如果先没有她,我会爱上你。
我却想,你们不早就在一起了么,求求你们就在一起吧,让李米也好好生活,她也许还能和类似警察那样有趣的人在一起,你们可以和其他的人在一起,各自的幸福甜蜜。
如果软弱到在身边给不起,不如索性放手到底。
如果坚强到念念不忘,倒不如省下力气彻底不记。
我们也在中学的时候认识。。。
我们学习都很好,喜欢我的人很多,喜欢他的人也很多,但我们却彼此喜欢。。。
那个时候,我们的生活,除了考大学,就是在一起。。。
他说,这辈子最开心的事情,便是年少时那段美好的回忆,它让我们更珍惜后来的感情,更用力的去美好生活。
看当时的月亮,曾经代表谁的心结果都一样。
李米和方文中学时开始恋爱,两人都没考上大学,开上出租,前途渺茫。
方文承诺赚一笔钱给李米开个超市。
李米的父母不赞成两人交往,方文为了成为李米父母认可的那种人,决定出去闯荡,四年间一去不返,只是时不时给李米寄来一封信。
四年间李米疯狂地寻找方文,她把方文的照片带在车上给每一个客人看,只到遇到两名携带毒品的绑匪上了她的车,她终于找到了方文,等待她的却是比男友失踪更可怕的现实。
影片最后,毒犯方文自知来日无多,给李米留下一箱子钱和一个DV。
DV中他给李米留下了遗言,说“我做到了,你去开个超市吧,如果我再也回不来了,你想我的时候,就看看我写给你的信,一共54封……”这时我的眼泪再次和周迅一起流下来,一发不可收……遗言后面,是方文四年来在李米身后偷拍的片段——李米晾衣服、李米出车内急找厕所、李米和客人吵架……这些让李米又哭又笑的镜头,是方文四年来的注视,牵挂,和渴望。
这一片段也是编剧的神来之笔,周迅的表演让其锦上添花。。
字幕打出来的时候,周迅略带沙哑的歌声也轻轻缓缓地响起,全场在歌声中沉默,在黑暗中沉默。
这个以绑架、毒品、悬疑、警匪这些元素串起来的爱情故事,冰冷残酷中透出的那一丝温暖,击中了每个人。
在如今这个浮躁的充满欲望和诱惑的年代,有多少像李米和方文这样面对现实力不从心的小人物,面对一份无望的爱情,有人会彷徨,有人会怀疑,有人会轻视,有人会抛弃,有人会背叛,有多少人能像李米和方文那样,在无望中等待,在等待中坚守,在坚守中忍受煎熬。
什么样的电影算好电影?
泛泛来说,故事性强算好电影,叙事技巧高超算好电影,视效震撼算好电影,想像力奇崛算好电影……但归根结底,好电影的终极标准其实是打动人心。
像《李米的猜想》、《万箭穿心》这样的华语片,不是高成本的制作,没有恢弘的场面,却关注现实生活,刻画身边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主人公以过硬的演技感染观众,其直击人心的情感力量构成的观影体验,比哈哈一乐的喜剧片、只有感观震撼没有心理震撼的商业大片,更让人觉得过瘾。
在这里不能不说说周迅,在片中表现出的演技,比《如果•爱》中更抓人,更出色。
从演员角度说,这是她一个人的电影,她没有把故事浓缩为爱情就万事大吉,她表现出来的内容更多,比爱情要多,那些内容如果再一次用概念来概括,将会很无聊。
好的表演,说到底是用来欣赏而不是归档的。
有些遗憾的是,李米之后至今,周公子好像还没有出现比李米更为出色的作品。
都说这是一个老套的故事,老套又无聊,但是总让我们会想起当年那几个调皮的同学,那些消失了的隔壁班的小混混。
犯罪的故事讲的蛮精彩的,自杀的诗、携毒农民工,抽烟的女人、从天而降的车祸死亡,一切那么偶然又契合。
各种细节,从镜头里流出,看出了导演的用心,和影片的精细。
周迅的表演,让李米这个角色,变得真实,可触碰的感觉。
迅哥儿的表演,真的是打到人的心里。
这部电影里,王宝强、邓超、张涵予的表演,都秉承了自己一贯的风格,让这个电影看起来很精致,很有味道。
听说这部电影,从制作,到上映,做了太多的妥协和让步,为制作人和导演、演员,心疼。
谁都不喜欢自己的作品被裁剪的乱七八糟,那种心疼是因为那么认真的付出。
这是一部值得看,值得欣赏的电影。
之所以精彩,是因为他们在为我们讲述。
暗合的命运,摩挲了太长的时间。
等待能有多久,裘水天和马文,李米和小香,其实生活和爱情,都一样,都一样。
对好看的电影,最好的描写无非是一句,真好看。
李米是一个脸上有小雀斑的女孩,是一个司机,是一个男友无故失踪的女人……每天默念着一串串奇怪的数字,询问着乘客是否认识照片上的男人,紧绷着神经,只要再脆弱一点,一点点,就能对着镜头大哭起来……被歹徒挟持,害怕的嘴唇乱抖连话都说不顺的我们的李米,瞬间却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冲着五大三粗的汉子又打又吼,因为他弄丢了她的杂志,一厚本夹满失踪男友照片的杂志。
欺骗是善行,被欺骗的李米,头发凌乱,衣衫不整 ,瘦骨嶙峋,神情恍惚。
我喜欢看她夹着烟的样子,但不忍心看烟雾缭绕中那个不快乐的灵魂。
“你和她在一起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呀,你什么意思!
”你什么意思!!
你想甩了她就大大方方和她分手,你没钱就明明白白问问她愿不愿意和你过苦日子,你即使是人渣,也可以彻彻底底的坦白给她,看她是愿意和你一起堕落还是与你形同陌路,一刀两断,可是你什么也没说……留下了一个满世界寻找你下落的疯子,而且就在你眼皮子底下。
如果你早点回来,如果你们一起赚钱,如果你亲口说你爱她,没有不要她,如果你没有仅仅把笑容留在了影像里,如果你健健康康,而不是无比突兀的一头栽到在她面前死掉……李米找了马文四年,四年有多久,你找过没有。
原本以为自己在影院里就会哭出来,结果只是眼眶湿润,流了几行眼泪而已。
在空旷的公车上,内心酸涩到了极点,只觉五脏六腑都在翻江倒海,居然还是没有哭出来。
牵一发而动全身,果然是真理呢。
瘦小的周迅,对着她想念得刻骨铭心的爱人歇斯底里地大喊的镜头一遍遍浮现,瘦弱女果然更具爆发力,她那小怪兽般的呼喊,撕心裂肺,却让我瞬间爱上了她。
其实,这是一个特别纯情的爱情故事。
两个早恋的不肯好好学习终于没有考上大学的孩子,男孩开出租车,女孩的家长嫌弃男孩没钱,男孩为了娶心爱的女孩,沦为毒贩,消失在女孩的世界里。
为了寻找男孩,女孩也开出租车,用了四年的时间寻找男孩,她在车里挂着男孩的照片,她把男孩的照片放在厚厚的杂志里,是若珍宝,她问每一个乘客是否见过男孩。
待见到她的爱人时,却是物是人非。
他已经不是方文,他手里挽着别的女人,他对着她面无表情,他说自己是马冰。
他对着当街痛哭的她冷笑。
呵呵,要有怎样的忍耐力,才可以在这般爱着的人面前装得这般冷酷?
在爱人面前听话体贴周道备至直到犯贱都很正常,明明爱得要死却能在外表波澜不惊,才是本事。
我突然觉得不止戏精周迅,其实邓超同学的演技也蛮好。
至少我这么眼拙,没有看出破绽。
电影里发生的一切都是机缘巧合。
比如自杀的诗人刚好掉在了方文的车上,比如进城的携毒农民工拿走的杂志就掉在了方文手里,比如最后自杀的方文掉在了李米的车上,比如李米和方文在街上擦身而过。
好吧,会认识的人总是会认识的,会相遇的人总是会相遇的。
这样的老生常谈,用来解释这些,天衣无缝。
其实我也希望真的可以这样呢,人生苦短啊,能认识注定要认识的人,能遇到注定要相遇的人,多么美好。
就像用圆规画圆,最后总能功德圆满,那也就少了许多遗憾吧?
待到警局里看录像带时,已经心酸到不行了。
呵呵,这个编剧还真能憋,一直到最后的最后,才揭晓了谜题。
待看到偷拍的周迅的镜头时,她倾泻着长发,坐在沙发上;高速公路上,她对着车胎,手足无措;她和一个胖男人吵架,摔了那个男人耳光;拉肚子的她一次次往公厕狂奔......终于和屏幕里的周迅,一起掉泪了。
原本因为王宝强的出场而笑声不断的电影院,那时刻安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
一定很多人都被感动了吧?
一定很多人都想起了自己曾经有过的,渴望拥有的,不曾有过的,只是幻想中存在的,刻骨铭心的爱情吧?
这辈子,这么短,能有一个忘不掉的人,就是地久天长了呢。
这辈子,这么苦,能有这样的一段爱情,就是没有白活了呢。
只要我还爱着你,每时每刻都是永远。
PS:我就是一枚习惯性大剧透呢,已经尽量减少关于剧情和具体故事的描述了,啊,原谅我吧。
记得之前的媒体宣传时说,这是一部适合情侣观看的影片,我却觉得,还是一个人看,才看得出味道,因为李米就是一个人,一个人等了四年。
如果你的身旁还有一个人分享你随时的感觉,那么你体会到的不会是李米的感觉。
我也从未想到,我会哭着看完这场电影,以致到了公车上,还是平复不过来。
李米:我以为,爱上他,就是爱上他的一切,包括他不在了,就做起他的职业。
我开着出租车,将他的照片放在一本时尚杂志里,希望来到这个城市的千千万万的人中能有一个人见过他,并上了我的车,然后告诉我,他在哪。
我以为,爱上他,就是爱上他的一切,包括他写回来的每一封信的每一个字,我都可以逐一背出,54封信的每一个字。
我以为,爱上他,就是爱上他的一切,即使他不在身边的日子里,我也能等他回来,爱上每一个等待他的日子。
可是,如果他的出现,代表他将最终死在我的眼前,那我宁愿他不要回来。
即使他说他不是方文他是马冰,即使他说我认错了人,即使他的身边有了另一个女人。
可是你回来了,或者说你从来没走过。
你为了成为我父母希望的人,去贩毒。
你为了我们的超市,去贩毒。
你为了给我一个未来,去贩毒。
你又走了,寄了最后一封信,却再也没有你的只言片语。
一把钥匙,一张银行卡,以及银行里以保险箱的人民币。
这些我都可以不要,我没想到的,还有你的DV。
你还是那样,用手摸自己的光头,我知道,那代表你在想我。
你对着我憨憨的笑,说着爱我。
你对我的话很少,后面的内容是我这4年生活的点点滴滴。
原来,你都看在眼里:我在高速路上换车胎,冲进路边的公厕,和高我一个头的男人吵架,边想你边收衣服……你为什么从不告诉我,你就住在我的对面。
你说,遇见我是你生命里最高兴的事,从中学到现在。
你不知道,我,也是。
马冰:其实,我叫方文,我是李米的方文。
我最高兴的事是看武侠和和李米恋爱。
李米是平凡的女人,我也是平凡的男人。
她的父母希望我给得起李米一个未来,可我高考却没有考上任何学校。
我在夕阳下坐在泳池里一个下午,第一次哭了。
我不知道,高考失利,我还怎么给李米一个未来。
我做了出租车司机,可我知道,这轮子走在路上却走不出我们的未来。
于是,我走了,离开了李米,我要去给李米赚一个超市,我参与了贩毒。
身边有了一个女人,她叫菲菲。
表面上我们开一家服装店,表面上她是我的女朋友,可她应该知道吧,她从未走进我心里。
我一点一点的攒出一个超市,我一点一点的看到我和李米的未来。
直到那天,我看到李米为了找我做的杂志。
用菲菲的话说,我装不了了。
那个车祸,一下子把我摆在了警察面前,我离开李米4年后,从新出现在她面前。
可是我现在是马冰,我不认识一个叫李米的女人。
她不信。
她拿出我的54封信让我做笔迹鉴定。
警察开始察马冰这个人,发现这个人不存在。
于是我知道,我不能回到李米身边了。
我把超市和这4年来拍的李米的点点滴滴都给了李米,如果我不能再陪她,那么这些也够了吧。
菲菲曾问我,这么伤害她,我心疼不。
怎么能不呢?
那是我用生命爱的女人啊。
当她哭得一塌糊涂的在我身后不停地背着我的信的时候,我的心崩溃了。
可我又把她逼走了。
警察终于来了,李米,我爱你,可我永远不能再爱你了,我跃下了立交桥。
就这样,李米找了4年的男人,从桥上摔在了她的面前。
眼睛不能再看她,不能再对她笑,也不能再说他爱她。
可是,原来你一直都在的,不管是中学,还是现在,还是这4年,还是以后,你的爱,我的爱,一直一直都在的。
我虽行过死亡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 诗篇23一份爱,若没有人呼应,该是多么孤独,一段寻找,若是没有一个尽头,又将是多么无谓。
李米是幸运的,到了最后的最后,当结局终于来临,她看到她的爱人在很久以前就已经为她准备好的礼物。
表江说,这样不好,还不如啥也没有,彻底让这小丫头死了心呢。
我不这么想,所有流淌过去的时间,需要一个终点,所有的付出和等待,也需要一个交代。
不然,永远也是意难平。
《一个女人的来信》里面说,爱,是我一个人的事情,与你无关。
这话说的漂亮而决绝,斩钉截铁,曾经是让我向往的境界。
但是如今,我不这么想了。
这样的爱情根本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意淫,只存活在一个人的世界里,对方无足轻重,也无需交流,分享,彼此承担。
爱如果没有对象没有承诺没有付出没有结果,如果你和我遥远得像两个星球,那还是爱吗?
所以我好喜欢那个结尾,看到在爱人的注视下,每日发呆奔波忙碌的李米。
他是爱她的,不是因为他留下了多少钱,而是因为他那长久的守望,还有那煞费苦心的五十多封信。
这结局让她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如果对你的爱,不过我的一个猜想,如果你不过是我臆想出来的完美偶像,那么,所有的等待,呼求,寻找,盼望,不会成为一个传奇,反而会沦为一个笑话,或者一段让人唏嘘的悲剧。
如果这爱是空的,若这信仰没有实底,我便不会成为那备受宠爱的主角,反而是这世上最可怜最无知的人,在无谓的等待中浪费了一生。
但是我知道我们不是在虚空中等待,我们所盼望的,也不是一个想像出来的精神寄托。
他在很久很久以前,就预备下礼物在路的终点等着我。
他知道我会彷徨,忧伤,被苦难打倒,被诱惑拐骗。
他知道有一天我会失去信心,于是留下了一封很长很长的情书,怕我孤单,也怕我糊涂。
在我每日发呆奔波忙碌的时候,也有一双充满爱的眼睛,在默默的守望。
有一天,当最后的结局来临,当他来到我的面前,我也会看到我的一生在倒带回放,才知道原来这一路,是他与我并肩而行,而在那些最痛苦最艰难的地方,是他在怀抱着我走过的。
在无数的黑夜里,我用星星画出你, 你的恩典如晨星让我真实的见到你。
旁观的人如何说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始终知道,你活着,并且深爱着我。
曾经我问,你的爱是真的还是假的?
如果是真可以真多久……如今我说,求你将我放在你的心上如印记,将我带在你手臂上如戳记。
你的爱情坚强胜过死亡,众水不能熄灭不能淹没。
李米,从遭遇到猜想,可以想象,走了一条多难的路。
据说原剧本好得要命,三组人物关系,代表了三组感情类型,张涵予扮演的警察和妻子,邓超和那个老板娘,王宝强和小香,都有相当充实的描写。
原电影三个小时,因为一些显而易见的原因(时间长度)和一些不言自明的原因(审查),和所有中国电影一样,在无数妥协和无数坚持之后,最终删改,缩减到现在这个样子:前半部分充满张力,后半部分有些凌乱,部分细节人物感情因为铺垫不够而显得唐突,总的来说,感情是饱满的,感情也是可信的,是一口气顶上去的。
所以我当时哭了。
电影或者有缺憾,但是周迅的表演毫无瑕疵,近乎完美。
记得去年上短片课,曹保平是我们的老师,(两次把我骂哭的就是他)给我们放了一个片儿,是吉姆贾木许的《地球之夜》,老师当时很喜欢薇诺娜 赖德扮演的女主租车司机:身穿肥大衬衫,白T,身上挂着一堆丁零当啷的钥匙和小玩意儿,走起来风风火火,身上有一股来自底层的糙劲儿,混不吝,但是细看,不是那么回事:有一颗极敏感和聪明的心。
访问周迅,她说曹老师也给她看了这个片儿:我窃以为,周迅演得比赖德还要好。
那种长年累月越顶越紧的焦灼,那种一触即发的张力,那种极端状态里,人的崩溃和绝望。
周迅身上有一种江湖气,破掉了她外形的精致,这种生命力特别好,同时,她身上还有一种令人心疼,永远不改的纯真。
她对爱的相信,让我们所有人相信。
最后一幕,她笑着哭,最最后一幕,她忍住不哭——陈可辛说,他只知道有两个女演员,当她哭的时候,观众一定会流泪,那是张曼玉,和周迅。
说一个小段子。
我曾让周迅形容一下李米到底是怎么个遭遇?
她说:“就是一个航班取消了,告诉你一定会飞,但是永远不告诉你什么时候飞!
“她抽着烟,蹲在高高的凳子上,笑着这么说。
83天,我打算回去了,李米;221天,我就要回去了,李米;430天,我和以前不一样了,李米……我最喜欢这段。周迅的演技日臻完美,和贾木许《地球一夜》中的薇若娜赖德有一拼,窦唯的配乐也不错,要是没有那句“如果没有她,我会爱上你”,我会觉得一切更美好。告诉你,我一直相信。
【北电标放】
好棒的片子,难得在0剧透的情况下看一部电影,片中围绕着奇怪的悬疑感和宿命感,蛮精彩。周迅和宝强很惊艳。“我们学习都不好,都没考上大学。我们很不起眼,没人在意我们。” 这句台词最打动我。
周迅真的好美啊 时至今日我才明白
周迅用她堪成完美的表演告诉所有拧巴的文艺青年们,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你可以为爱疯狂,做多少事做到什么程度都行,前提是爱,千万别再把你们丰富的情感纠结在爱不爱之间了,爱上了,你们才有那么许多事要做。
高考结束那天,我们都很沮丧,那天我们也没见面,他从考场出来,花了五块钱,买了一张游泳票,在游泳池里呆了一个下午。明晃晃的太阳下,他第一次哭了。后来他就开始了计程车司机的生活。后来,他跟我说,遇上我,是他那么大最开心的一件事儿。★★★☆
奇怪的犯罪融合。
再一次看见你就知道我为什么要当摄影师
这个剧情看得我火大
开篇的混乱和各种细节为后来的真相大明做好铺垫。周迅追在邓超身后说着自己熟稔的来信,哭得情不自禁。邓超说我是方文,我现在跟别人好了,不想要你了。从找到男友的解脱喜悦到一落千丈的悲伤,以至于后来在看邓超的录音和独白时的无法忘怀铭记在心,她真是演出了最好的李米。
刚开始周迅骂你他妈那儿不错
三星半
爱一个人,你愿意等多久?周迅演技大爆发 第18届金鸡奖影后
悲伤猜想
本来觉得剧情跟法制日报上的案件差不多没啥眼前一亮的地方但最后李米的VCR自白还是感动了我,周迅连声音都这么有戏!
胶片质量不好
录像带那里剧终多好,为什么还要安排李米出来说一段男默女泪的知音体独白……
真受不了这样的爱
像那种当代、小说月报上的故事,平凡的,悲哀的,没头没尾,歇斯底里,茫然却残忍。
周迅同学演得不错。。不过这故事就忒牵强点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