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说韩国的电影投资比天朝的多多少,就以特效来讲,天朝来讲,天朝落后了。
本片的特效做的的确不错,虽然和好莱坞的有差距,但在他们的投资面前,性价比无疑很高了。
我们天朝电影经常宣扬什么好莱坞特效团队等等,但是效果难以恭维。
整部片的轻松欢快节奏不错。
不过韩国拍什么电影都透出一股子小家子气,拿本片来说,历史上李氏朝鲜就属于大明属国,万历三大征中朝鲜战役就是为了帮助朝鲜击退侵朝日军。
但本片非要拿大明赐予朝鲜国玺那些事儿来增强韩国人民族自尊心,真是典型的小国加受害者心态。
而且在国书上竟然还有公元纪年,牛X啊。
我对韩国的观感,一向不佳,最主要的原因,不是网络炮制的那些“宣称某某是韩国的”之类的谣言,而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是谁。
片子取材于李成桂于威化岛回军之后,发动兵变,独揽王氏高丽的大权,随后,向朱元璋称臣,乞封国号和国玺的事件。
看得出来,导演他们,对于这样一个历史事件,是深感遗憾的,因为,这样一来,他们的王就成了别人封的,连他们国家的名字,都是别人给的了。
可事实上,在美军入驻,或日本吞并朝鲜,抑或是崇祯上吊之前,朝鲜人并不会觉得,有“我们的王”和“他们的皇帝”的说法。
事实上,朱元璋看不起李成桂的为人,所以,赐了国号,也没立他为王,搞得李成桂上表朝廷,只好自称“权知朝鲜国事”。
直到朝鲜太宗李芳远(也就是片子后面,说拿到国玺的那位),才被朱允炆册立为朝鲜国王,也就是朝鲜王朝第一任国王。
片子里,皇帝召见朝鲜使臣,不但普通话这么差,还居然在露天场所,完了还在圣旨上用“洪武1392年”这种,汉字圈里一眼就看得出是笑话的东西,也真是够了。
当然,这是喜剧,引人发笑就是目的,也无可厚非。
可你一艘破船,去招惹鲸鱼干嘛?
还是用火箭去射,坑爹呢吧?
然后,就真坑了,完了还给那鲸鱼上面插一面旗,“朝鲜”(其实是想插太极旗来的吧?
),真是喜感。
脑洞开完之后,故事就算正式开始了。
一边是落草为寇,抢劫商队碰上官兵的男山贼,另一边是驱逐了大团长,自己领导海盗船的女海盗。
这之间的联系,又来自于逗比刘海镇。
这家伙是个演技派,本身就拥有足够的笑料,尤其是在向山贼描述鲸鱼的那一段,真是把我笑惨了。
当然,真正联系起所有人的还是捕鲸。
我一开始,还满怀期待,想看古代是怎么捕猎这种庞然大物的,但当我看到那样精准的弩箭与那种威力的火器之后,我终于恍然大悟,电影就是电影。
当然,作为喜剧片,这部片子里设置了很多有趣的桥段,诸如小幺刘海镇领会错意思,导致男主掉着绳在官军面前晃荡;成为“大滚轮”的水车;山贼骂着海盗把船开到两艘海盗船之间;男女主角站在海里“游泳”之类的,都是十足正经的笑料。
可是,问题来了,说好的海洋冒险题材呢?
占比重略少,再看一眼片名,原来是叫“奔向大海的山贼”,怪不得,始终对于陆地,念念不忘呢。
可是,这听说是韩国第一部海洋冒险题材,即使对于海盗的描述不够,并且模仿痕迹很多,选取的题材也偏向于国家政治,但终究算是坚实的一步。
而我们的电影人,对于这样的题材,似乎感兴趣的还不多,好像我们在陆地上已经有了足够的故事,而海洋离我们实在太远了。
但我不觉得韩国人对海洋更感兴趣,而这部片子的票房,除了海盗的新意之外,都讨巧于李成桂和反抗他的武将的素材。
就像是我这篇不是单纯谈论这部片子的文章一样,这部片子并不是单纯的展现拥抱海洋的胸怀,而是在讨好他们自己罢了。
当半个朝鲜变成了韩国,他们的靠山变成了美国,而中国却积贫积弱之后,无论是汉字还是历史观,哪怕是“朝鲜”与汉城”这种名字,都让他们感觉到了某种负面情绪,进而抛弃了。
于是,原本用来辅助学习汉字的谚文(韩文),成了民族独立的必要。
他们的有识之士,也要跑去对李成桂说,能保护百姓的人,才是他们的王,而起因是,朱元璋问朝鲜要五百宫女两百宦官……莫说朝贡之中,是否真有用来“上贡”的宫人,在古代,国王也并没有尊重人权的可能。
朝鲜其实没有海盗,何必穿凿附会,将历史改得面目全非呢?
就像那颗所谓的国玺一样,既然没有册立国王,又怎么给国玺呢?
再退一步说,即使国玺真的丢了,要么在乞赐一颗,要么干脆自己伪造一颗,何必纠结?
又不是传国玉玺。
你看朱元璋,想传国玉玺想了一辈子,照样稳坐皇帝位子。
所以,用来赚取眼球的,所谓取材自历史,反而让这部电影变得不够单纯,也没法推敲,只是给韩国人宣泄了一下不满,又搅浑了一些民族主义。
曾经自视为小中华的朝鲜人的后代,终于国富民强,用拼音文字“创造”了自己的文明。
在主权与民族成为生死攸关的概念之后,曾经的历史,都成了黑历史,一切的恩惠与苦难都成了“别人的压迫”。
不错,在新的游戏规则之中,失败者都在同一起跑线。
可只有能认清自己的人,才不会丢掉后劲。
谁是敌人?
“民族”到底是后起的概念,还有很多空间。
以前,华夏族演变成了汉族,现在,中华民族不只是汉族而已。
越是想斩断关系,越是想分家产,越是说明血脉相连。
你即使视我为仇寇,也到底是手足。
当韩国人瞄向海洋,做出了这样的片子,我想,我们为什么要“用古装去阐述我们的抱负”?
冲着女神孙艺珍看了这电影,其实早就知道了,因为百度看到那评分才2.5分,就简单的以为这是部弱智电影才一直没敢看。
稀里糊涂的点了播放,然后轻松愉悦的看完了这电影,所以就要赞不绝口的夸夸其谈啦。
个人认为这评分实在太低,至少得上个7分吧。
(捉妖记都7.1分,即使特效有点神奇)电影的背景是李成桂在征讨辽东的途中反杀回高丽王朝造反及建国的历史。
融入了海盗与山贼,大海与鲸鱼的元素。
有动作打斗,有惊奇冒险,又有些逗逼的搞笑镜头。
主人公是一男一女,金南佶是山贼,女神是海盗。
男主人公虽然呆头呆脑但却忠诚正义,女主人公虽为海盗但却善良纯真,就像龙的女儿。
金与其同伙不想随叛军叛乱,冒犯了上司金泰佑。
上司杀了同伙,金则伤了上司的左眼。
而后逃出沦为山贼。
本想打家劫舍,坐山为王,结果逗逼的他结识了一群逗逼的山贼。
靠打猎野味过活。
女神也是不满老大李璟荣出卖兄弟(有个逗逼无意听到出逃了结果当了“媒婆”),干了造反结果是晋升为女船长,(而李璟荣命不该绝)。
就在李氏王朝建立,受到大明皇帝册封,大使船队带着国旗玉玺从海路回归的途中偶遇鲸鱼,奇妙的是鲸鱼在反击中砸了大使船,吞了玉玺,扛着朝鲜国旗在大海中遨游。
还了得,这如此一来李氏王朝岂不是言不顺名不正。
大使嫁祸海贼,重新任用金泰佑出海找回玉玺。
金泰佑的策略是怂恿海贼捕鲸(先后策动了女神与李璟荣,后来与李璟荣狼狈为奸)自己霸占功劳。
在山里混不下去的山贼也打听到了玉玺的下落准备出海,他们的水手就是那个逃亡的家伙。
然后就是各种奇妙的故事。
最后李成桂“硬气”的重新受到册封,建立了一个国安民富的王朝。
(这不能改啊)总之看的挺舒服轻松的是不还可以推荐的电影。
2023年才看的韩国电影《海盗》,本片2004年上映,李皙勋导演,千成日编剧,孙艺珍、金南佶、璟荣、刘海镇等主演,是韩国首部海洋冒险题材电影。
该电影讲述了古代朝鲜王朝时期,因为一头鲸鱼吞掉了朝鲜的玉玺,海盗、山贼、官兵之间为了追捕鲸鱼,夺回玉玺,而发生的一系列搞笑故事。
该片取材于李成桂于威化岛回军之后,发动兵变,独揽王氏高丽的大权。
随后,向朱元璋称臣,乞封国号和国玺的事件。
对于这样一个历史事件,看得出导演是深感遗憾的,因为,这样一来,他们的王就成了别人封的,连国家名字,都是别人给的。
可事实上,在美军入驻或日本吞并朝鲜,抑或是崇祯上吊之前,朝鲜人并不会觉得,有“我们的王”和“他们的皇帝”的说法。
事实上,朱元璋看不起李成桂的为人,所以,赐了国号,也没立他为王,搞得李成桂上表朝廷,只好自称“权知朝鲜国事”。
直到朝鲜太宗李芳远,才被朱允炆册立为朝鲜国王,也就是朝鲜王朝第一任国王。
复杂的人物关系电影里面,主要涉及到三方势力,分别是官兵,海盗,山贼。
而在每股势力里面,都存在互相转化的关系。
比如官兵,主要是突出张司正和毛兴甲这两个人物,张司正本是毛兴甲的手下,因为毛兴甲杀了自己的兄弟,而与毛兴甲闹翻,开始变为山贼。
毛兴甲后来作为官兵代表,前往海上追捕鲸鱼,他们再次相遇。
比如海盗,主要是突出如月和大马,本来如月是大马的手下,因为大马为了靠拢官府而出卖手下,引起如月不满,她与大马闹翻,成为女船长。
他们两个都参与了追捕鲸鱼,最终上演海上决斗。
比如山贼,主要是突出张司正和哲奉,尤其是哲奉,他贡献了电影中的很多搞笑担当,他原来是一名海盗,后来来到陆地成为山贼,开始辅佐张司正。
从以上关系可以看出,他们这三股势力互有交叉,彼此渗透,尤其是张司正这个人物形象,他串起了官兵,山贼,海盗这三个角色,里面都有他的身影。
而孙艺珍饰演的如月这个角色,她则是串起了鲸鱼和海盗这两个形象,她因为从小救过鲸鱼的命,于是鲸鱼一直感恩于她,也救了她一命,在最后关头,她也救下了鲸鱼。
她作为女海盗,也是一个关键角色,一方面跟随大家一起追捕鲸鱼,一方面又感恩于鲸鱼,富有人情味。
震撼的视听效果该片另一个特色,就是视听效果特别震撼。
主要有三个地方,令人印象深刻。
一是海上追捕鲸鱼的戏份,尤其精彩。
无论是鲸鱼在大海里面尽情跳跃,大船在后面拼命追捕,还是鲸鱼在前面纵横驰骋,后面的小船被鲸鱼拉着到处乱串,都拍得惊心动魄,视听效果超级震撼。
二是陆地上大水车的场景,同样精彩。
陆地上有个场景,当时山贼们抢走了海盗的枪炮弹药,于是,如月率领着海盗在后面追赶前面推着弹药车拼命奔跑的山贼张司正一干人,就在追赶过程中,如月掉到了水车里面。
只见她一面顺着水车里面水流的方向,在里面滑来滑去,同时大水车也在被撞击后,开始向前翻滚,在两股力量的冲击下,很多人物特写镜头与水车中场景镜头,大场景镜头来回交叉,场面震撼。
三是海上船舶之间对战的场景,惊心动魄。
在茫茫大海上,两艘船舶相遇,两方人员开始对峙,一方面人借助绳索,顺着帆布飞来飞去,一方面火炮齐发,此起彼伏,超级震撼。
此外,人们在船舱中,甲板上的打斗场面,你来我往,一招一式,描写的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在电影中,人们的语言幽默风趣,表情夸张,收放自如,笑点一个接着一个,令人捧腹大笑,忍俊不禁。
尤其是刘海镇饰演的哲奉这个角色,贡献了电影的大部分笑点,一方面他作为海盗,还有点晕船,有着自己的小心思,一方面他作为山贼,又有着嫌弃自己排名低,不愿意出力的小想法。
在头领的鼓励下,他开始发挥出自己作为海盗的本领,慢慢培训山贼成为海盗,共同参与追捕鲸鱼的任务。
张司正这个人物也演的很出色,始终在几个角色之中游走,一会很正面,充满正义感,一会很滑稽,充满幽默感,一会又很严肃,充满庄重感。
在这些角色之间,他的幽默细胞发挥得淋漓尽致,给观众带来了很多笑点。
同时,电影里面张司正和如月之间的感情,尤其是那种欲语还休,也是用非常幽默风趣的方式来表现的,这也是影片的一大看点。
此外,电影里对于鲸鱼和幼鲸的母子情,也刻画得非常美,鲸鱼不会放弃自己的孩子,这点也让人感动。
而最后,张司正见到国王后,说的那段话,鲸鱼不会放弃孩子,知道善待自己的孩子,你也要学会善待自己的子民,这个比喻也运用得非常自然,深刻,引人深思。
这部韩国电影有冒险,喜剧元素,打斗,男女主角颜值,还是非常值得一看。
开头的军营打斗场面用了人物特写,不知道这样叫是否专业,看起来还是蛮刺激霸气的。
女主角当上海盗团长,霸气灭掉残暴的老海盗头子,英姿煞爽。
男主张思正当上山大王,和一群傻兄弟闹出了一系列笑话。
后面国玺被鲸鱼吞走,只能说这群官兵自作自受去攻击鲸鱼。
后面的情节也略带搞笑,大闹古城,海盗火拼,山贼误入,流落海岛,故意调戏等。
最后男主放皇帝一码,皇帝幡然醒悟,感觉这皇帝闹着玩的吧,早干嘛去了。
2014年,韩国三大影视公司分别推出一部古装大制作,CJ的《鸣梁海战》,ShowBox的《群盗》,以及乐天的《海盗》。
其中,《鸣梁海战》以历史为蓝本,进行了非常“韩国式”的艺术夸张,大获成功,不仅引爆韩国市场,创下观影人数纪录,也被引入内地(不过一如其它韩国引进电影票房平平);《群盗》则几乎完全架空历史,实验性地以西部片风格讲述了一个“水浒”式的群戏故事,票房与评论都差强人意,倒是成全了姜东元的逆天美颜;三部之中,或许数《海盗》最像标准的“高概念大制作”,它借助了真实历史的背景(李成桂威化岛回军建朝鲜),却又完全跳脱历史逻辑,剧情天马行空,以戏谑夸张的表演方式展开,密集的特效,大场面厮杀,性格鲜明的角色设置以及丰富的笑料,都不难看出《海盗》是一部经过了精密计算的商业大制作。
看过《海盗》的观众,自然会将其与迪士尼经典“加勒比海盗”系列联系比较,相似的主题,怪异的路数,甚至是主角的某种癫狂特质,都让《海盗》很难避开“加勒比”的光环。
不过客观而言,即便是汲取了好莱坞的影响,韩国电影在借鉴和描摹上也像模像样,十分工整,本土化的改编丝毫没有伪和感,而“山贼VS海盗”的元素更是新鲜有趣(不知是否有受到漫画《海贼王》的启发)。
既然风格贴近“加勒比”,《海盗》在类型上便不是一部“很硬”的电影,整个故事中,戏谑的篇幅远远多过于热血的段落,反而倒是让片头男一号与反派的一场生死搏杀显得格格不入。
演员上,孙艺珍的烟熏妆与脏辫儿实在是没能给女神加分,外刚内柔的高冷海盗也与其一贯的形象气质不符,倒是在动作戏上异常卖力。
至于一干配角,承担各种搞笑,都是惯有的设置,说不上好坏。
虽然是2014年的新作,但是比较十年前的“加勒比”,依然可以看到与好莱坞的差距,而韩国已然是亚洲电影制作工业中不可忽略的强大存在,中国诸多大制作的特效,都需要依仗韩国团队(如徐克的狄仁杰系列;冯小刚的集结号,大地震;张艺谋的十三钗等)。
如是再比较我们自身的制作水平,便不会再洋洋自得于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这样的头衔了。
说到认识,由于朝鲜历史必然千丝万缕地牵扯到天朝,本片中,韩国的电影人又再次非常酸涩地表达了他们脆弱的民族自尊心,并顺道丑化了一把我明太祖朱元璋,难免让中国观众看得心里不爽。
不过,我也认为,韩国一再地去中国化,也有所谓价值观认同及实际影响力的问题,这是非常自然的选择。
尊重历史是任何人都可以挂在嘴边的政治正确,但是在现实中,优胜劣汰,依附强者才是更真实的逻辑。
电影制作水平已经与世界差距不小,在题材开放、内容创新等层面,则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更加难望项背。
我们的眼前,已然有韩国电影等待超越,更莫说之后,那高不见顶的美国好莱坞。
而在国与国的对比中,电影还只是微末的一角,谈及历史,千头万绪,千言万语,在我们看见了别人的狭隘、敏感与偏激的时候,我们不要忘记我们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的制作粗糙,观念残暴,视历史如马桶的一部部振奋人心的神剧?
是否会想到也许我们所看到所鄙夷的,或许就是另一个自己?
一部无厘头喜剧电影,内容夹杂着政治倾向,当做爆米花对待就好,至于深度立意,不值得考究,因为保持偏见乃是人类的本性……影片聪明的地方在于设定,既然是欢乐片,就不用讲什么逻辑,例如朝鲜王朝、追捕鲸鱼、水车上的激流勇进等等,当做笑料对待就好,毕竟人家也不打算严肃。
唯一让我有所启发的是那句话:“饶他一命就会产生缘分,缘分就会变成忧患”。
韩国虽然模仿美国的(加勒比海盗),总体上来讲故事主线和剧情没有差异,所以说这是韩国于美国制作水平的对比。
韩国电影有倆段精彩的地方, 在水车上拼打到谋略下一步,从自卫杀人退出义军到做上山賊打劫为生,故事做出些变更,却同样精彩。
体现的问题有在人物造型和boss塑造上缺少功底,,制作成本低廉。
但是填补韩国在冒险题材电影的空缺,这将是韩国冒险科幻电影的开始?
标准的韩国喜剧:夸张的面部表情加肢体动作。
牵强的人物剧情。
可能是文化原因我确实找不到笑点和看点。
这次韩国导演想学加勒比海盗,加勒比的人物造型,人物设置,最后连海盗船都模仿了,一帮韩国人开着西班牙的船。
中间再加了点亲情(鲸鱼),最后在来点爱国情怀。
非常混乱的大杂烩。
是一部浪费时间的电影
《海盗》这是一部南佶欧巴负责二到合不拢嘴,孙仙负责帅到合不拢腿的电影。
这句话太低俗了,但是个人觉得总结的言简意赅。
女主人设高冷女王全程耍帅,配上艺珍欧尼那张360度无死角的脸简直了。
就是可惜太高冷了看不到仙女最美最美的笑眼了。
不过作为商业片也就是看看男女主了,剧情简直达不到韩影普遍水准,都快比上好莱坞某些视觉垃圾们了ーー主题不明,详略不 当,强行升华,奇葩人设。
当然最奇葩的人设就是小马团长,名字配上脸首先就很奇特,一个形象完全没有立体可言的连身份肖景都没交代的用来推进剧情的纯反派后来居然强行洗白???
我有点跟不上编刷导演的节奏了…另一位纯反派还总是爱突然大吼.眼这一比王上被男主嘴炮两句立马从昏君变成仁慈爱民的三好大王简直算是正常操作了。
槽点太多不知从哪吐起,安安心心舔颜我们才能是好朋友。
在海里嘘嘘那点儿笑死我了噗噗噗~这种片子那么较真干嘛~乐了就行了~
还不错,很成熟的娱乐电影。
最近韩国几部古代武侠片都够无聊的,美女帅哥一个没有不说还都脏兮兮的。情节完全没法和大叔、盗贼联盟媲美啊。
看了第二部就知道第一部有多好,故事动作搞笑都在线,有好几个无厘头的笑点确实很不错
就还挺低幼简陋的韩版加勒比+丁丁+高卢英雄啥啥的……韩国人对自己国家的历史、实力,甚至地理位置都充满着误解啊……
要不是冲着金南佶,这种电影怎么可能看得下去。。。
这么猛的一条鲸鱼被手榴弹就这么扔死了?
阅后即瞎
海盗负责剧情,山贼负责搞笑,哈哈哈哈
没尿点,场面恢弘,情节紧凑又有适时的搞笑桥段。人物安插得很好,最大的感想是,人在江湖,学一招人猿泰山的荡绳子真的很管用啊。
有一两个桥段OK好笑,然后就是男女主特别是孙艺珍的眼线妆实在令人出戏...
塑料
韩国人借鉴了《加勒比海盗》系列的成功元素,打造了一部可圈可点的娱乐大片。导演在一部毫无玄幻元素的古装电影中展现了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动作戏出彩,节奏出色,特效水品出人意料,再加上逗比的人物和好玩的笑料,是不可多得的商业佳作。PS: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可以无视本片。
这鸡巴玩意儿也能今年韩国票房第二真是太瞎了 每隔10分钟就要睡着一次 特效烂成狗!古剑奇谭级别!总之就是太难看了!
好片,四星电影,一星孙艺珍。
不推荐
最近工作堆积,自己又处在拖延症状态,精神状态很差,能看到这么一部让人轻松愉快的作品,真是感觉很好。深夜欣赏,开头武打眼前一亮,两人在大海中嘘嘘的场景也是喜感,水车轮一幕也精彩,有点似曾相似,加勒比海盗?如果以加勒比的内容和评分做参考的话,这一部海盗,也足以评价四星到五星。
心花怒放都上7分了,棒子这海盗分这么低,要脸不。知道棒子类型片甩你多少条街道吗!
剧情中规中矩,有高潮有笑点。一些镜头挺美的特别是鲸鱼那段,还以为纪录片呢。人性探讨几乎没有,女主角与鲸鱼的感情戏也草草收场。街头那段戏不错,挺欢喜的。孙艺珍根本看不出来呀。
对比起来第一部真的比第二部好多了 至少故事讲明白 演员们也比较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