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我最后没购到票,因为很快就有盗版看了。
可能片方也有点不好意思,票房连亿都破不了,还不如干脆共享出来。
正文前先怼一把那些喜欢单列港产片说事的影评。
除了在这个概念上大做文章,你们是写不出其他内容了么?
总的来说,硬伤不少,因为没看过原著,也说不清是不是电影自己的问题,故也不以此上纲上线;以观感论,整部看下来还是舒服的,节奏不拖甚至有点过快,因为信息量还是很大的,2个半小时有点塞不进去。
剧情环环相扣,没尿点,新意也有。
伏笔多,结尾多重反转还是精彩的。
韩sir杀害钟广是个插曲,但这个插曲却造就极其精彩的结局,Darker的借刀杀人算得上精妙,比袁志邦偷梁换柱的诡计好上太多。
下面列一下看了两次后找到的 bugs 。
1.爆炸用冒牌货这个诡计挺水。
虽然冒牌货没有dna记录,但是袁志邦这个警察有啊?
难道不查警察这边确认身份么?
2.最后刀疤七和袁志邦的互换身份,显得假,也有点多余。
一开始互换的理由,说是担心别人经常来盘问,抽不开身,这个理由本身已经非常牵强。
而且也完全不需要做什么互换,因为最关键的人是黄志平,所以只要刀疤七足够顶替袁志邦就够了,袁志邦根本不需要去假扮刀疤七。
3.韩sir错手杀人那段,死者是从楼梯下来的,而犯人两个都在楼梯下和韩sir同一平地,韩sir为什么会射向楼梯?
这个行为完全莫名其妙。
最后忏悔的时候又说自己不是故意的。
而且杀彭广福的理由也根本不充分。
为什么?
因为当时现场活下来的只有韩警官和彭广福两人,光彭一个人的证词根本不足以指证,甚至彭自己也不一定搞得清楚自己到底有没有杀到人。
目前豆瓣上此片才5.9分,但我觉得后面再涨的概率很高。
目前的影评都戴着一层滤镜去看待,然而在我看来本片诚意还是很足的。
感觉暗杀风暴会属于又一部被低估的港片,多年后将会被重新挖掘,有点类似同样由古天乐主演的山村老尸。
片外花絮是,最近张智霖本人也被真的被请去喝茶了。
很多说烂片,风格雷同,邱礼涛快餐拍摄的原形毕露等等,也有看过原著的说拍不出原著的内涵,但我看完全片后,感受到的却不是这些。
我没看过原著,名字是不是这个我也懒得追究,只是在看电影前,觉得应该是某些大人物被一个个神秘杀死,然后和警方周旋,最后发现一个组织通过卧底在警局的警官,串联起了这连环暗杀案,而这起案件,是因为背后的一个惊天大阴谋………当看到豆瓣评分不合格时,我就觉得不妙,完成度邱礼涛是没问题的,他也不喜欢光是平铺直叙,警匪片对于他来说,反转再反转是拿手戏,这回是没新鲜感了?
结果看完后,我才发现幕后黑手竟然还没抓到,这种快餐电影如果结局是延续性的,那铺垫是需要各种细节来烘托和交错的。
但看了一个小时,这个局既没有暗杀,也没有大反派。
因为Dakker是一个有点绿林好汉风格的高智商罪犯,他成功地利用被害者某些被社会嫌弃的弱点,制造了这场风暴。
好吧,这就是个复仇电影,用极端的杀人手法来惩罚这些犯过错的人……但是,人家根本没这意思,表面的复仇,只是一个被网文喷到停职的警察,如何通过杀人泄愤。
男主罗飞的老婆,保护村落不被收地重建污染的环保人士,甚至离职后转投地产界的警察,都是无辜人士,如果片子说复仇,这显然不是一回事;结局罗飞又猜想袁志邦其实是帮一个地产商铲除对手。
但他是怎么把一个警方通缉多年的罪犯抓住的?
原著是不是写背后还有一个更庞大的跨国犯罪组织协助袁志邦?
他又怎么肯定吴镇宇一定会私下将通缉犯处死?
这通缉犯当时在逃命搏斗,都没来得及看一下同伴生死就跳海逃走了,吴镇宇怕他干嘛?
还怕他详细的描述那天发生的事?
袁志邦弄这么多幺蛾子,花了十年时间忍辱负重,最后究竟是想用极致手段做法官,还是丧失底线帮财团做黑手,我估计没什么观众能看出来,因为电影拍的是每样都沾边,但又没一样能完全套入剧情。
原著肯定应该是有结局的,结局是什么已经不重要,因为电影应该没结局了,把一个有延伸性的故事拍得四不像,是快餐电影的特点。
邱礼涛是有实力,但如果追求效率,质量是绝对无法保证的,聪明的王晶就是如此,他的快餐电影注重的都是些屎尿屁和烂俗的笑话,虽然没啥内涵,但就是看完哈哈一笑就过去了。
如果题材是沉重又有原著背景的故事,交给邱礼涛来处理是不明智的,香港不少导演都比他胜任,因为他没时间去把控细节,而偏偏《暗杀风暴》这类故事又需要沉淀,既要表现民众对私刑法官的内心支持,又要唤醒凶手随意杀人是违法行为。
最后提一下,有不少人说因为古天乐演乞丐,所以这个反转已经早料到了。
我估计主创团队当然会想到这点,更说明了古天乐演的换脸袁志邦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因为他们不怕这个演员暴露身份被大家猜到,可惜的是,电影结局的反派,应该也只能是古天乐一个人了。
港片“衰落”的当下,能看到一部纯正的港片,已经相当满足。
这部电影,实在有太多的大咖客串,这集星星的模式,真的让人眼前一亮。
故事感觉还是相当可以的,但在人物挖掘上,感觉还是缺乏了一些空间,导致最后结尾草草收场,有点遗憾。
开场胡杏儿的出场,还是有点意思,也算是个“响当当”的腕儿啊,撒了狗粮就挂了。
不过,胡杏儿至少在后来还有点戏份。
佘诗曼是更惨,出场感觉也还是个“人物”,但也迅速下线。
姜皓文甚至在故事里头,都是迷迷糊糊的画面,就妥妥的领了便当。
老婆被炸死了,还是自己的选择,张智霖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当中,从此摆烂。
一转眼,许多年过去了。
李子雄很快以“挂掉”的方式,提醒张智霖,再这么摆烂下去,你整个人就废了。
这大概是传说中的“死谏”。
吴镇宇霸气出场,出了人命,和牌照科能有什么关系?
和张智霖的见面,相当的凑合。
而此时的张智霖,已经开挂,把时间和现场算得死死的,简直是亲眼目睹。
周秀娜的出场,除了“重口味”之外,基本没什么表现。
说起来,故事里头的女性角色,基本都没什么表现的空间。
然而,周秀娜是故事中的关键人物,如此安排,感觉还是草率了。
任达华穿白衬衫是驾轻就熟了。
他的出场,主要是介绍两位“天才”,张智霖是其中之一,还有一位已经殉职。
这话是当着吴镇宇说的,为了缓解尴尬,任达华说了个第三……这大型社死现场,是故事为数不多的笑点。
现在办案,几乎标配以为IT高手。
不知道这货是怎么混入队伍的,这点故事有特别交待的,这货为了进队伍,先黑了一把。
然而,这样一个高手,面对darker的挑衅,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说“几乎”,是因为到了后来,这货忽然爆发了,为张智霖扳回一局提供了得力帮助。
但是,这俩人的第一次见面,也不算是很愉快。
张智霖作为“绝世好男人”,没给这电子加持的家伙一点发挥的空间。
关于这一点,甚至连身为女友的胡杏儿,都有点不敢相信。
老戏骨罗兰也有出场,在路口磨蹭,就是为了让张智霖下车替她扛煤气罐。
但是,这个画面给的,主要目的还是在于“保护环境”。
古仔的出场,“几乎”没认出来。
故事其实讲了半天,几乎都没古仔什么事儿。
这张脸,“毁容”是毁得扎实,称得上是“毁容式”表演。
吴毅将真的很少“行走江湖”了,此次,几乎没有露脸的机会。
但吴毅将也是关键人物。
故事在“应该”重点的地方,几乎都选择了一笔带过,以至于到最后反转时,让人有点突兀,不知道是不是导演故意为之。
吕良伟和黄德斌属于客串,但感觉还是相当抢眼的。
黄德斌是一位好演员,但时运不济,实在太遗憾。
最后机场古仔和张智霖的对手戏感觉还是有点敷衍。
这场斗智,被表面的斗勇给淡化了,人物的张力几乎看不出来。
一个好故事,一帮好演员,实在是有点遗憾。
然而,当下,能看到这样的港片,已经是难得。
邱快手年内第三部电影《暗杀风暴》上流媒体了,没有去电影院捧场是被《扫毒3》伤的太狠,好好地热血兄弟情题材动作片,搞成了四不像,看得人无比尴尬,那就用脚投票,至少不家里看可以快进。
周浩晖是网络作家,最出名的是新闻史告别人抄袭,作品很多,没有看过,不好批价,不过能改变成电影证明是有一定读者群的,有机会找本书来读读。
邱快手用张智霖做主角,一众老戏骨做配角,随便出场的人物都是港片迷叫得出字号的老人手,表演方面没什么问题,推理设定就有点简单了,主角光环太盛,线索或明或暗,剧情推进都靠男主分析,走的是金田一的路线。
配角走马灯一样来来往往,主角我自岿然不动,最后还留一个彩蛋,暗示还有续集。
要是性急的观众走得早,也没啥遗憾,不用牵肠挂肚Darker是否落网。
按照最后字幕的用法,内地和香港版本可能有不同,有机会再看看港版结局怎么拍。
《暗杀风暴》讲的是一个以正义为名杀人的凶徒接连犯案,罗警官的女友牵涉在内被炸身亡,十年间凶手销声匿迹,罗警官颓废成了宅男。
某天,凶手再次出现,接连预告杀人,罗警官加入专案组侦查破案的故事。
情节设定方面没有太大新意,除了最后吕良伟被诱杀的桥段有创意外,其余的部分以往惊悚片中都有展现。
枪战、跑酷场面一如既往的香港风,有点小家子气,特别是枪战,穿防弹衣中枪就会冒白烟吗(希望有达人解惑)?
只有从前港片式微那几年,未压缩成本拍枪战片的时候,弹爆点才会做这么敷衍。
追车戏不多,倒是拍的很干脆,毕竟邱快手资历阅历在那里摆着,差不到哪里去。
古天乐真是打了酱油,基本没有发挥空间,这次的反派演的不成功,冷血不如《杀破狼2》,变态不如《危城》动作不如《扫毒》,不亏平平无奇的外号。
吴镇宇充满邪气的眼神导演没有浪费,在主角的想象中给了一个镜头,短短一瞬就能感受出影帝的实力。
吕良伟、李子雄、吴毅将、姜皓文、罗兰等都做了绿叶,毕竟很多人赶完工还要去大陆踢足球的。
片子不温不火导演应该背锅,拍悬疑动作片,剧情要够黑暗,动作要够火爆。
从前拍《埃博拉病毒》以为要大结局,邱快手还要拍一段老黄大闹香港街头,这才够cult。
Darker吹得五迷三道,炸弹看起来五颜六色,地标建筑都没炸一个,怎么像是邱快手的作品。
PS:全片最令人动容的情节是罗警官女友发现遭友人暗害,命在顷刻之间,冷静判断局势,为救男友直接引爆炸弹,差一点就和凶手同归于尽。
如此杀伐决断,搁古代就是武曌那样的人物。
胡杏儿来演挺合适,脑子里全是她《灭门》冷血的样子。
我本人因为死亡通知单电影版在香港开拍,所以买了一本原著小说看了。
电影开头就是爆炸仓库一段故事开始的,和小说写的很贴切,一开始就有代入了(这点代入观感和看拆弹专家2一样)电影悬疑风格很重,要一丝不留神盯着电影一时一刻。
darker反派压迫感真的很强,又是IT高手又是有钱人收买别人给一万港币。
古天乐和吕良伟表现很有幽默感又出色。
特别是古天乐最辛苦了,要饰演一人四个角色,拍戏前还要化几个小时的烂脸妆容,演乞讨者演的特别像这点给古天乐点赞👍🏻张智霖和吴镇宇饰演的也有小说人物贴切感。
值得一看,看一遍是不够的,要看两三遍。
从 《死亡通知单》改成《暗杀风暴》,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认为片名带“风暴”两字,看起来会觉得特别厉害。
19年就拿到的龙标,直到今年才上映,除了一些档期问题,我总在想是不是在内容上也做了一些修改。
三四年前的作品,放到现在上映,也会让观众对影片打上折扣。
另外不知道是不是观影影城设备问题,画面总感觉有噪点,且有拖影,上次在另一家看《扫毒3》也有同样的情况,让我有种呼吁出修复版的想法。
还行,故事挺有悬念的。
最大的BUG就是古天乐饰演的拾荒人,这么大牌的演员怎么可能演一个无名角色呢,所以观众很容易猜出答案,悬念大大削弱。
如果找一个不知名的演员演这个角色就好了。
女主好丑啊,一笑起来脸上都是褶子,好恐怖!!
。。。。。。。。。。。。。。。。。。。。。。。。。。。。。。
(图片来自豆瓣,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片是邱导的历史存货作品,光从演员阵容去看,可能对电影多少有些期待。
毕竟电影有吴镇宇、张智霖、古天乐,这几个去撑场子,哪一个不是演技派。
可是话又说回来,他们这几位,在最近5-8年内,有哪部电影是你印象深刻的?
好像没有。
本片是一部小说改编的电影,我没有看过小说,看完电影后也不会想着去看小说,因为电影实在是没有吸引我。
照理说一部悬疑犯罪电影,如果事故情节在线,至少还是看的下去的。
但本片的节凑就跟看电视剧一样,这点尤其是在张智霖的戏份上更明显。
(吐槽下,张智霖主演的电影很多都有这种感受)。
古天乐在本片算是有一点牺牲,饰演了一个被毁容的人,但你总会以为这个角色会有更多推动剧情的戏份,然而并没有。
吴镇宇全程西装笔挺,头发都没有乱过,也是跟古天乐一样,近些年演了太多同质化角色。
除了几个主演,剩下的配角都是香港黄金配角,所以本片最大的益处就是帮助香港演员解决就业问题—《暗杀风暴》首发于“看世界电影”公众号,欢迎喜欢电影的朋友关注
『暗杀风暴』改编自周浩晖小说《死亡通知单:暗黑者》,作为一部悬疑小说改编的悬疑片,最大的败笔就是让古天乐这种大咖位去演一个小角色,使得不用剧透大家也能知道怎么回事了,主体采用的还是港式警匪片的流水化模式,整体爽片的节奏看一看还是挺放松,但最后十多分钟的反转多少有点“赶场子”,略显草率。
【6分】
拍了一辈子的垃圾,却依旧有投资人给他钱,然后继续拍烂片。
每部电影他都能增加一些新的抄袭的故事抄袭的特效抄袭的点,然后驴唇不对马嘴的接起来,和钱雁秋一样。
都是基础知识很差的导演。
他们如果暑期报个班学学摄影,寒假报个班学学色彩,也不会这么烂这么多年。。。。
唉。
想和缝裤子一样是没戏了,看看能不能变成王宝强吧,基础很差但是愿意学
还可以,中规中矩的悬疑片,反转也挺多,虽然觉得人物和故事挺传奇的,但逻辑上也说得通。能猜到凶手但重要的还是犯罪过程。我还挺喜欢吴镇宇的角色的,他还演出了菜鸟和老炮时期的区别,可惜他……感觉电影能让人看到不少《神探》的影子。对了,雨戏怎么看上去都是CG做的啊🤣
演员不行吗?演员演技都在线的,导演不行吗?邱礼涛也不用坏的,为什么这么烂的叙事这么烂的逻辑推理?那就得问问编剧了,这都什么啊,推进靠乱猜,蜜汁操作的解释靠后补,想怎么补怎么补
不得不说,一些城市追击、公路爆破的场景,香港电影永远是做的最好的,在我的评分表里,比好莱坞和韩国电影界都要略胜一筹。这部电影的爆破戏份,美就美在道场做法,小而复杂。越是短暂的爽感场面,越需要精细的准备和设计,而暗杀无疑再次证明,香港电影是这个题材的有冕之王。导演的功力可见一斑。
感觉不如剧版拍的好,细节、铺垫和节奏都不太行。貌似还有第二部?
明显为了吃饭拍的流水线电影,没有必要去喷导演。经历了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因为老港片都太好看了,有珠玉在前,所以现在的香港电影是很超越过去的。片名都起的太潦草了,既然是暗杀,为什么要下通知单还告诉记者媒体?这杀人为什么非得搞炸弹呢?又不好弄,又不好搬,搞不好自己都容易炸死。为什么不去查炸药的来源呢?让古天乐演乞丐没问题,但说他不是主角,谁信呢?
这片子的宣发是摆烂了吗?明明很精彩,干嘛海报和预告片都做成烂片的样子?回想香港电影黄金时代,也不是部部都完美无缺。但电影工业到位,让你看爽起码可以保证。故事没毛病,演员平均年龄虽然偏高,但都给出了完美的表演。
说垃圾吧也不至于,就是乏味,无聊,没有诚意的应付。
把你们绕晕了就可以打高分了~
哒哥你低配版小丑?思想主题上怎么现在2023年了还用私刑正义那套糊弄观众啊(拍得还没有古早七宗罪的一半好)……情节上为了反转而反转还真是抛弃了所有逻辑啊…(比如说我就问一堆堆警察老是去找假冒流浪汉的凶手问话又不是十年后才问凶手还没练习好呢真的不会露馅吗)…人物上真是受够了女性花瓶的和男性配角起到一个造型作用的设置了我就想问罗非鱼咁犀利他怎么想了十年想不出来原因然后他是说服韩警官手下反水帮他的各种证据信手拈来啊??……啊还有那个什么警官到底有没有和黑社会地产商勾结啊?又是怎么把白姓女子推下水的???
两半。对于邱礼涛电影来说算是拍得用心了,但看分数这么低就知道肯定是桥太老和人物扁平,静静等揭穿谜底大崩盘。古天乐出场即使是假发都还烫过发质好过我。天台跑酷不假思索,立刻感知是视效,便不刺激,费晒钱。张智霖在现场叨叨观察到的细节是二流侦探小说耍帅的通病,放在电影里加个情景再现的闪回是“走近科学”的拍法。当然最致命的还是人物毫无血肉,观众受训多年早已看到爆炸知道换身份,培训帮手通晓专业知识手眼通天违和,无人机普通人也很熟悉了。吴镇宇斧头杀人后身上没血渍,其实是情景再现戳穿了小说的纰漏,可以说电影被故事拖累。最后杀吕良伟类似《暗花》,暗花也是漏洞百出,但胜在气氛组和人物性格。胡杏儿倒是有进步,我也二十年没看过她的戏了,比佘诗曼好太多
剧情非常一般,全看演员阵容了
被港片经典元素深深吸引了!枪战、追逐,还有那种扣人心弦的情感线,让我恍若置身于那个经典的香港电影世界,不禁为之激动。剧情十分紧凑不看到最后猜不到谁是大boss!
没看过小说,冲着香港男神们无脑入场,演员的演技依旧实力在线,故事情节有点悬疑,有几反转是真的没有猜到的,比如说韩sir杀了邓烨,Darker到了结尾还在逍遥法外...打算去看小说了。
莫名其妙多出来个古天乐这么一个从头到底的饰演打酱油的角色,这能没问题?
港片和国推八字挺合的,很多电影套路都能猜得到,吴镇宇真的演了好多类似角色,吕良伟越来越有范儿了,张智霖风衣look帅极了给造型师加鸡腿,又是一个类似哥谭的设定,以暴制暴真的很爽,可是个人正义凌驾于法律之上以后,反噬就是迟早的事
依旧为了情怀去看的,不过已经没什么能让人心潮澎湃的东西了,为了叙事效率略有改编,将矛盾似乎是指向了资本,毕竟郑警官都成了房地产商,其实和原著人内心的正义天平与法律秩序之间的博弈还是有点不太契合,而且这个效率对个人来说确实有点快,像是情节点赶情节点,一点都不休息,又平又急,就这样吧。
比电视剧水准高,但也最多是个餐后甜点。
悬疑过程没有细节,结果一番的古天乐中途出场,这和剧透有啥区别?
有点故弄玄虚了哈,还玩换脸梗,邱礼涛也怕观众看不懂么,一个劲反复解释啊,有铺垫的基本都能猜出来,没有铺垫的推理全靠硬塞,那肯定不行,随便看看还算看得进去,但你结尾又给我搞这出请看下集就太不靠谱了吧,哪怕你再来半小时好好收个尾啊
13/8/2023 @ Festival Grand。難得睇返(5年前)拍中型製作既herman,劇本比起掃毒3正常得多 // chilam演技依然萬年如一日,明明咁大個神探角色比佢做都係好唔突出,鎮宇都係一如預期既見票即收式演技,古生本色演出既冷面笑匠式狂爆粗真係忍唔住笑,然後一大堆星真係純粹過黎客串一兩場完全唔重要既過場戲 // 胡囧既幻像到底有咩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