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声尖笑》系列的第一部,在我的观影史中,是第一次看到如此恶搞惊悚片的电影。
它以《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为主线,恶搞了多部恐怖片,桥段新奇而好笑。
这样轻松的打着恐怖招牌的喜剧片,很快便成为了一种流行套路,之后该片也拍摄了多部的续集。
这部最搞得地方就是情节的颠覆,我甚至觉得它的情节要比《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还要好,尤其是结尾的设置。
《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结尾是几个人撞到的人并没有死而回来复仇,而《惊声尖笑》中,结尾揭示了杀手的真实面目:表面看起来是白痴其实是大帅哥的阿呆。
这种荒诞的恶搞与戏谑,让片子里一些色情擦边球都成为了介于恶心和幽默之间的重要元素——它们甚至会慢慢成为这类恶搞喜剧的核心。
我是久听盛名之后才去看这个电影的。
看以一会儿觉得除了女主人公挺漂亮之外其他是一塌糊涂,根本什么也不是!
毫无逻辑性,故事性也很差,觉得是非常低劣的恶搞片。
但是继续看下去慢慢门道就出来了:原来是我看的恐怖片太少的缘故!
里面对各种恐怖电影的手法、经典桥段和模式都进行了恶搞,无一处遗漏。
(当然只是我看出来的部分。
我“资历”还欠)回想正统的恐怖片,再一对照,就忍不住哈哈大笑了!
我对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最有感触想起了死神来了
电影里有大量的有关性的笑点,比较典型的美国喜剧,有点像之前的美国派,不过美国派更暴露,这比美国派要稍微含蓄一点,可惜的是,没有戳中我的笑点,所以只给了三分,这个应该不怪电影,只是文化差异。
开头的杀人剧情,我觉得是全剧最搞笑的部分,女的在一堆东西中选择了香蕉,却没有选择枪或者刀,然后又选择了死路,最后最搞笑的是杀手刺向她的胸部的时候,居然是假的胸。
《惊声尖笑》是一部披着恐怖色彩外皮,实质搞笑幽默恶搞其他恐怖电影桥段名人的系列电影。
《惊声尖笑1》讲述的是六个高中生不慎整死了一名路人,他们决定毁尸灭迹,然而,当他们回去上学后,一封声称知道他们犯行的匿名恐吓信出现了。
每个人使出浑身解数以防自己被蒙面黑衣男杀死,但还是一个接一个以离奇可笑的方式遭到谋杀。
《惊声尖笑2》电影里穿插着各种真正的恐怖电影如《午夜凶铃》《咒怨》等,电影里,贞子、伽椰子都被主角团欺负惨了,真的让人又害怕又好笑。
永远的经典!
我的恐怖喜剧类型片启蒙之作,隔段时间就会来重温一次。
不是说拍的手法有多精妙,或者视觉效果有多好,只是这种无下限的无厘头恶搞令人着迷。
这个系列可以说难登大雅之堂,属于一级烂片,即使是在cult片这种小众类型片逐渐走向主流,成为被主流群体以猎奇眼光去看的烂片、或者被亚比用来彰显审美情趣标志的现代社交媒体上,惊声尖笑仍然两头不讨好,既不符合主流,也不符合一些小众前卫先锋影片的定义。
它就是一商业爆米花电影,只是拍得惊世骇俗的烂,但不妨碍我爱看。
里面对于流行文化符号的恶搞、对一些现象的夸张讽刺、对经典的戏仿和“致敬”着实吸引人,如果对于美国流行文化比较了解,看这部能很快get到很多梗,观影体验会更好。
最后的最后,即使它的摄影剪辑配色剧情主题都没什么水平,但仍然值得一看。
谁说cult片不能是商业爆米花烂片!
爆爆爱
早就听朋友说过,这是个恶搞版的电影合辑,如果没一定的看电影基础,还真说不出某个场景的出处。
线路大体还是按照惊声尖叫演的,在尖叫声和笑声中影片结束。
明明被撞得人还活着,人家都站起来喊着我没事了,结果谁也没注意,咋就那寸,又被扔过来的东西打晕了,最后愣把活人扔下水了。
在过半年,我估计如果有人让我讲讲这片,我就想不起来了。
大年初一,看点无厘头的吧…来自于2000年的问候,这个系列,没有什么理由,只是笑一笑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对吧。
故事用当时很火的几部恐怖电影作为架构,惊声尖叫,怪物弗莱迪,这些让人想起来就害怕甚至都快要有心灵阴影的恐惧片,都被拆解开来…出乎意料的故事走向,让我们可以看出来自哪里的恐怖故事,却又没想到这样被调侃…离不开屎尿屁的各种夸张,有些人可能会觉得生理不适,所以适当的有一点心理准备…故事前后逻辑连不上,但是分开每一小段可以让人笑的停不下来…演员们信念感很强,让整个故事看起来一本正经却又无厘头十足…总得来说,看不了恐怖片,看不得恐怖片的,可以看这样的,祛魅了恐怖片的恐怖氛围,让恐怖片营造的氛围变得不再恐怖,没有了杀伤力,当初那几部恐怖片一定会觉得很无奈吧,可是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作品可以出现,也一定会有原因,其中某些梗更是对于二十多年后的如今,是不可以触碰的,当然啦,时代的进步与时代的不同,也算是一种值得感慨和思考的,个人评分8.0分,推荐指数四星。
里面有对很多电影的致敬,讲恶搞发挥到极致,它跟《惊声尖叫》就像《五十度黑》跟《五十度灰》的关系一样。
剧情几乎一毛一样,表达形式上用很夸张的手法逗你笑,与其说这是一部电影,倒不如说是一部恶搞电影的集合。
每天吃肉也有腻的时候,看到最后都是为了笑而笑,这个系列还有好几部,但我觉得看一部就足矣,如果很喜欢恶搞,这个系列你可以一路追下去。
百度上看来的。
这位哥们真心NB,恶搞片被他当悬疑片看的1【阿呆是真傻,当阿呆进了女记者的车去互相了解时其实是和杀手帅哥了解阿呆来模仿他。
留意女记者的一句话,阿呆留着口水说自己忘记咽下去了,女记者说“我记住了”】2【辛迪第一次被**叫进办公室时,假阿呆说自己将大便拉在裤子上。
**要阿呆离开并去换条内裤。
借此假阿呆有了去浴室给那个JJ小的男人警告。
】3【在警察局2个警察耍阿呆的时候,说当你变成男人时你就懂了,然后阿呆便反整2个警察。
此举就证明此时的阿呆有智商是假阿呆】4【更重要的是当帕妃来到警局叫阿呆回家时,阿呆说我“正在扮演警察”,但阿呆第一次遇见记者的时候说自己是个特别警探。
假阿呆用常人的用语说漏了。
】5【辛迪从警察局出来,打了记者一拳,假阿呆很专业的出来用衣服盖住了辛迪的头并拉开了辛迪,又是正常人的表现。
】6【辛迪来到帕妃家,阿呆穿着警服给辛迪送冰袋,并提到那个杀人的事情。
之后一分钟不到,辛迪接到杀人狂的电话,妈妈去叫阿呆,阿呆却是穿着居家服,拖拉着吸尘器并内裤坚挺的出来。
表示此时家里有2个阿呆,一真一假。
】7【结尾部分阿呆拿着面包边吃便给警察资料,走前向辛迪道别,辛迪有一种特殊的感觉。
感觉阿呆的发音与之前的不同。
这就是为什么阿呆要吃着东西进来,就是因为吃着东西说话可以掩盖发音。
假阿呆关上门的眼神那个犀利啊。
】8【帕妃和格瑞是芭比和小雷杀的。
如果阿呆杀人狂,但毕竟血浓于水,所以不会去杀自己的姐姐。
其次为什么不会是假阿呆杀的呢?
答:在芭比与辛迪激情后,芭比说“你以为是我杀了帕妃和格瑞?
”此时辛迪以及警方都还不知道这两个人已经死的事情。
由此可以说明假阿呆没有杀帕妃和格瑞。
而芭比和小雷这两个SB杀人是毫无动机的。
正如他们说的他们没有真正的杀过人,因为格瑞是被电影院观众弄死的,帕妃是自己投入演技自残死的。
】总结:整部影片的凶手就是那个帅哥和记者。
目的就是辛迪等一行人抛尸大海的报复。
而辛迪最后的车祸,则要告诉观众一个道理:人在做,天在看。
其实还有更多剧情可以证明我所说的真假阿呆的观点,我就不一一细说了。
大家现再可以抱着我给大家的思路再去看一遍,就会发现更多的真相。
故事发生在美国的一所高中里。
六个高中生在暑假一个狂欢夜中,意外撞死了一名路人。
为了不让这件事影响他们的大好前程,他们决定毁尸灭迹,假装无事发生。
然而当他们回去上学后,一封声称知道他们所作所为的匿名恐吓信突然出现。
紧接着参与那次事件的女孩珠儿也在自家附近遭到谋杀,引来众多媒体与警察。
其他人也从此身陷被杀的恐惧阴影中。
虽然他们每个人皆使出浑身解数以防自己被杀,但还是一个接一个以离奇可笑的方式死于非命…… 结局是那个弱智警察和女记者串通了这个闹剧..人都是弱智警察杀的..故事里有很多反转,既恐怖又搞笑,是根据恐怖电影改变的,整个剧情紧凑,效果强烈。
。。。没耐性
时间过去太久,我已经不记得所有画面和情节了,除了Shannon Elizabeth穿着小吊带进校园那幕
目前看过的最优秀的恶搞电影。以惊声尖叫为故事架构,融合当时多部热门影片的桥段,有致敬也有所吐槽,笑声之余听到影片对当时电影市场的评价也是不乏意义。
美国青年欢乐多啊欢乐多!我只是想不明白,如果这部是中国恶搞电影,一定让人观影观的很难堪,为毛人家恶搞就很欢乐?是我们的恶搞技术没与世界接轨,还是能让我们恶搞的——我们自己的电影基础太垃圾。
有笑点,有惊喜,部分典故不是很清楚啊╮( ̄▽ ̄")╭ ,冷
需要各种强大的欧美惊悚片作为积淀才能看懂的恶搞片- -
好像这个系列也就看过第一部,虽然很早以前看的,但是几个镜头真心印象深刻,就不打分了
哈哈!我喜欢的恶搞电影系列
对恐怖片本身的恶搞不够多,其他的所谓笑点我也无法get,没有边界,感觉为了搞笑什么都无所谓。丝毫没有逻辑的话,那么恶搞的意义是什么呢。
惊声尖笑最“忠实”还原某部影片的起始之作:当然,所仿的是惊声尖叫1,并且还更改了结局,选择了一种也有可能的结局(可能是导演剪辑)。但这部笑点并不太多,虽然还是同一个女主及差不多主配,但演起来就是没有之后的精彩
还是中意含蓄点儿的
相对来说做的最好的一部吧。。
作为一部娱乐恶搞 商业价值是发挥到了一定程度了
补个爪爪印~第一次看的时候还是超级搞笑的…
完全的恶搞《惊声尖叫》,各方面的boring
算不上一部好的恶搞电影
大一,一帮人一起看的,很搞很欢乐
看完惊声尖叫再看惊声尖笑真是觉得喜感倍增啊,看完惊声尖笑再看惊声尖叫那真不叫恐怖片啊……
简直太能恶搞了,我原以为看的是部恐怖悬疑片,结果看到一部荒诞恶搞片,不过我竟然看完了,神不神奇,意不意外!
要知道和妈妈坐一起看还是很尴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