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1944
Tali-Ihantala 1944,塔里-伊汉塔拉1944,1944: The Final Defence
导演:Åke Lindman
主演:Rauno Ahonen,Mikkomarkus Ahtiainen
类型:电影地区:芬兰语言:芬兰语,瑞典语,德语年份:2007
简介:First of all, I have to say that I had huge expectations about the movie. I went to theater to see some mind-blowing action. I was hoping that Åke Lindman ha..详细 >
我是冲着M32去的,情节真的一塌糊涂,快进看完。
不喜欢看战争片的就别看了,喜欢看有感情戏的就别看了,喜欢看有伟大胜利的也别看了。就一纯战争片,没有女人,纪录片式的战争片。全程打仗。里面发射铁拳的把自己给射穿了感觉挺震撼的。
这部电影是从一个弱国的视角去看待二战。爱沙尼亚这个国家同波兰类似,都是夹在两个强国之间的小国,一会儿是苏联吞并,再过一会儿就是德国占领。大国的频繁交替撕裂着爱沙尼亚,爱沙尼亚人不仅主权处在夹缝之中难以自拔,思想也处于动荡之中,他们一方面对德国和苏联都有很高程度的敌视,明明不想为宗主国卖命,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摄于大国在本国的代理人的权威,听从命令,不敢反抗,这个矛盾的状态酿成了太多悲剧,最明显的就是明明是在自己的国土上,同胞们却能因为自己身上穿的是德国军服,还是苏联军服打的不可开交,打的头破血流。在这场手足之争中,电影也完成了前后两位主角的交接,两个主角立场不同,但内心的迷茫却完全相同,前者如愿以偿地死在战场上,这是他梦想的归宿,后者被自己的上司杀鸡儆猴,即使是主角,死的也是轻如鸿毛,毫无价值。
纪实风格,对于不了解芬兰与老毛子和法西斯那点历史的人来说,很多点get不到
还以为50年代的电影,感觉红军太菜了,难道学天朝死不了
老毛子是野蛮、贪婪的代名词,谁和牠作邻居谁倒霉。芬兰人民还是有板眼的。阻挡了苏俄赤化,不然,那有后来的诺基亚。电影拍得一般,但属于全景式,可以帮助了解那一段历史。给4星。
@2021-05-18 00:35:59
质朴写实
想看
道具似乎做得不错,纯男人战争戏,但就是觉得缺乏高潮……
勉强两分。讲的是1944年的塔里-伊汉塔拉战役,电影基本用了类似战役纪录片的全景视角——有明确的时间点字幕,有动画的战场态势,有历史影像资料,有高层的战略规划和前线的战斗情状,当然本片还是以前线官兵的视角为主。芬兰的几部战争片,总的来说根本达不到战争片这种高精类型片的工业要求,本片有诸多极业余的表现,比如打着发现坦克没燃料了,莫名其妙就剪入了一个坦克乘员事不关己一脸平静的镜头——你是从大街上随便拉个人套上戏服就来表演了吗?芬兰人拿铁拳轰坦克,坦克表面没有破损,入口处就喷火了,剧组是真爱惜道具啊,更不用提全片比比皆是那种芬兰人射击但根本没有表现他们目标是啥这种纯业余的手法。作为主线的前线部分乱七八糟,不知谁是谁,也没有任何抓俘虏、攻坚之类的事件,就是平庸且持续表现森林里的乱轰乱射。群演数量还行
三星全部献给三号突击炮……
纯战争片,叙事模式。反映红军战场情节比较粗糙~
流水账,怎么评价这么高。同名爱沙尼亚电影也一样,这还不如那个。
看的云里雾里,弹幕撕得很开心。往好讲,节奏不错,朴实,精确,还原,不加渲染。而另一面是,切换不清晰,层次几乎平面。可以说,这是一部军迷专属电影。7
看1944的时候度娘跳出来这部芬兰战争片的搜索词,看豆瓣倒也有蛮高的评分。实际看完的感觉,不是很成熟的电影。主线模糊,人物刻画模糊,战争场面的表现也比较业余。属于有想法,有史实但芬兰电影水平就这点的感觉。
挺深刻的,如果你的敌人是就是你的兄弟,我们的目标都是保家卫国,只是立场不同而已
可歌可泣
苏米从头到尾
为什么两部叫《1944》的影片都是打苏联,苏联是有多么的招人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