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还叫《末路》,知道的人不多,但看过都说好。
20年后重看,没敢有期待,没想到依旧惊艳!
话说为嘛改这么个名字,更像纪录片了呢。
构图讲究,情节铺陈抓人,导演有艺术追求的!
按着拍电影的路数在这儿拍电视剧呢。
演员更是各个棒!
男主.女主.关天明,演技之好,当年一度当纪录片看的,然后纠结怎么做到全程跟拍的or怎么这人没枪毙还能拍戏?
台词也讲究,比如白宝山老妈用词极生活化,特别真实,老太太演的也好。
我说 姘头,被朋友鄙视半天,确实是姘头嘛。
但感觉这俩人是有爱的,被抓后越是撇清关系越是保护她。
她的不知情不过是看破不说破,知道拦不住他,不如早做早了,懂他啊~(甚至觉得她 随口 聊到新疆宾馆是有意为之)。
但这俩人若有机会长久下去,早晚她得死在他手里。
老妈眼光好,谢玉敏帮他不少,能力佳.心理素质好.也不是一般人。
亲自挑的跟班儿则是给自己下绊子了,有他之后事儿就没顺过!
只说盗窃,拒绝承认是抢劫,更没提他因为想偷一袋喂鸟的包谷给人家开瓢儿了。
最可怕的是,我不觉得他有意隐瞒了什么,反社会人格者心里,那可能真的就不重要呢...百般温柔.被打甚至要被杀都不离不弃的谢玉敏,吼起老公来...,哈哈哈那幕好妙。
比起家里的倒插门儿,就喜欢这种man的!
但讲真这姐们儿我是理解不了...
先后看过三遍,仍然惊心动魄。
陈国军的大作。
中国最精彩最好看的刑侦电视剧,没有之一。
最大的亮点是真实,太真实了!
从故事情节、演员表演、犯罪场面等都高度写实,完全看不出拍摄的痕迹,简直就像是身临其境。
特别是演员表演,不矫情不做作,真实可信,以至到了分不清是专业演员还是群众演员的地步。
相比丁勇岱,余小雪更出彩,把一个稀里糊涂的四川女人演得惟妙惟肖,让人哭笑不得。
另一亮点是尺度很大,多次出现枪击解放军的镜头,北京和新疆的两次抢劫全程展示枪杀场面,毫无隐晦,还暴露了公安内部的很多问题和漏洞,展示了警察的无能,20年前真神奇,导演好幸福,搁现在是再也无法拍出来了。
可惜结尾收的太匆忙,白宝山家中的抓捕大戏草草收场。
ps:那个不给白宝山上户口的警察太可恨,应该开除。
9.0
电视剧还是老的好看!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哪里是电视剧,分明是纪录片!
现在再也拍不出这样的大尺度写实的剧了!
短短26集,把白宝山,谢玉敏,关天明刻画的生动而又淋漓尽致,回顾了白宝山刚出狱,如何得到枪,在新疆服刑是的经历,得到枪后的犯罪过程,更重要的是对警察断案过程的表达,这才叫真实,哪有那么多的神探,真实的调查就是这么一点点的走访,抓细节,一个疑点一个疑点的去扣,多条线索并行,不断的绕弯路,走冤枉路,再回到正路,一点点梳理被忽视的线索,这方面我觉得新疆警方做的要比北京好太多了,北京只是在抱怨自己多累,加班,但是新疆警方真的是在一点一点的摸索,前进,整部剧拍摄很有时代特点,配乐也很符合那个时代。
另外说一句,其实谢玉敏有无数个机会可以逃离,但是都没有走,我想有一个原因是因为白宝山知道了他的家在哪里,怕被灭口吧。
整部剧在最后几集的拍摄手法其实并不算高明,但是仍然非常惊心动魄,如果可以将警方和白宝山两条线交叉的拍就好了,不然感觉有点脱节,但是这都不是最重要的,因为这个真实故事本身,就已经足够精彩了,不论什么手法,只要能吧故事讲清楚,就不会差了!
在看现在的刑侦剧,个个都是神探,不痛不痒,看《征服》推荐的这部剧,本来还想简单看看解说算了,还好没有,完全是碾压《征服》。
另外就是里面陆厅在烽火台的一段话,正常来说感觉很假,可是看着人家判案的过程,真的感觉这段话说出来的好自然,最后就是说说演员,出了丁勇岱,其他演员都没见过,但是演的都很自然,有时候说话也会有一些磕绊,可是正常人说话不就是这样嘛,而且里面也有很多有趣的细节,比如带着摄像机,但是没开盖,车走路上忘记加油等,总之都跟真实。
这部剧第一次看是随着爸爸一起看的,当时大家都在讨论这部剧,社会上热度很高。
1 白宝山的演员不像是演得,这一点很吓人, 丁勇岱老师不会是有前科吧,平静的杀手冷漠的杀手。
2.谢玉敏认识了这样的人,也让自己走上了万劫不复的地步;石天明跟着这样的人,也就注定了自己的结局。
这告诉我们,选择身边人很重要,不可轻易将自己的一片心都掏给别人,因为你并不了解他。
3.第二次看这部剧,依旧有着很强的代入感,这就是这部剧的魅力所在。
明明这么多的警察与群众,看见白宝山使用的是81式,差别这么明显,导演视而不见😹56式和81式式,完全不同的造型。
一个是汉阳造,一个是AK47。
1.北京抢烟店的时候就满大街的围观群众,难道不问询一下。
还弹壳分析搞了几集🤖2.乌鲁木齐案的现场民警和保安这么多,群众这么多,在逃跑时还一堆民警追着看,难道分不出AK47和汉阳造的巨大差别吗?
被刘老师安利的一部剧,加上刚看完《跨过鸭绿江》,特别喜欢彭总。
一口气看完,一个字——真实该片改编自白宝山大案,主演虽然是反派,但详细的讲述了那个没有天眼、没有DNA、甚至没有电子档案的年代,人民警察是如何进行刑侦破案的。
从户籍调查到片警居委会挨家走访座谈,从现场留下的任何蛛丝马迹都要展开查一遍,撬棍是谁打造的、枪袋用什么线缝制的,挨个鞋匠和铁匠走访。
一路上遇到风沙暴雨、警车一次一次抛锚、推车甚至扔在路上。
还有吃鸡(大盘鸡)时候食物中毒,小医院又没有洗胃设备,纯靠喝凉水抠嗓子眼。
还有各种家庭矛盾,死工资、不顾家、有的离婚,有的甚至把孩子锁在家里去上班,意外失火两个孩子都死了。
所有这些困难都被拍了出来,但又没有哭天喊地的求大家可怜,只是一笔带过,继续投入案件侦破工作,越是这样越让人敬佩。
再说说反派白宝山,彭总把一个反侦察能力极强又丧心病狂的悍匪演的淋漓尽致,麦克阿瑟来了都害怕。
结论:墙裂推荐
白宝山要杀妻的片段,原来爬山梗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剧好看。
弹幕恶臭。
看弹幕简直火大,关了眼不见为净!
印象深刻的有几幕——1⃣️不给白宝山办户口的片警那里,好多说都是因为这个片警才导致白凶性大发,他最该死。
我:嗯?
这个片警确实工作态度差行为失当,但是顶多是白杀人抢劫的导火索之一,根本原因还是白本身就是一个反社会人格凸显的人渣,他之前在劳动改造时就杀了两个人,回北京特意带了一百多颗子弹,这难道也要怪到片警身上吗?
2⃣️一个饭店里,小娃娃转到了在吃饭的白宝山身边,白用勺子舀了一勺汤泼到了娃娃脸上娃娃大哭。
这一幕真是惊到我了,汤泼过去我的第一感受就是愤怒,那个小孩儿才两三岁的样子,只不过是觉得好玩儿才转到陌生人旁边,一没有哭闹二没有抢东西,结果弹幕好多是“让你不看好孩子活该”,真是太可怕了。
3⃣️白拿棍子打谢,将她绑在椅子上过了一夜。
那弹幕铺天盖地的“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我都不想说什么了,总之对国男没几个好东西的基本盘又添加了一层刻板印象吧。
基本每一集都会有喊“宝哥真帅”的言论,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想过,他们自己就是可能会被打被枪击的人群,对着一个罪犯说欣赏,脑子都被驴踢了。
国产最好的涉案剧,没有之一,已刷N遍,写实手法拍的太牛掰,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有灵魂,白宝山有人性善的一面同时又有残忍的一面、、此剧播出后引起巨大反响,之后、涉案剧被严格禁止拍摄多年现在允让拍摄了,但各电视台黄金时间还是禁止播出,再无后者可超越、、、、、、、、、、、、、、、、、、、、、、、、、、、、、、、、、、、、、、、、、、、、、、、、、、、、、、、、、、、、、、、、、、、、、、、、、、、、、、、、、、、、、、、、、、、、、、、、、、、、、、、、、、、、、、、、、、、、、、、、、、、、、、、、、、、、、、、、、
白宝山,1958年生,北京石景山区人,号称中国十大悍匪之首。
心思细腻,胆识过人,心理素质极强,又特别能吃苦,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下,少年缺乏教育和管束,成年后极端漠视法律和道德,人生观价值观极度扭曲,仇视公权力机关,企图以暴力手段改变命运,服刑结束后在北京、河北和新疆连续作案,公然袭击哨兵,枪杀民警,杀害人民群众,在边贸市集抢劫造成极大社会危害。
同时,在1997年,刑侦手段落后,大量的镜头留给了北京和新疆的警方。
没有视频监控,没有DNA技术,没有大数据分析,依靠弹道、足迹鉴定,人员走访等传统的刑侦手段,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白宝山的罪行渐渐浮出水面。
自以为犯罪行为毫无破绽的白宝山最终走上了穷途末路。
这部电视剧《中国刑侦1号案》以非常写实的方式,演绎了白宝山的罪恶之路,也刻画了一个复杂而多面的白宝山。
真是国产良心剧,强烈推荐[强]
这部剧太给人惊喜了,完全是宝藏剧。
首先,非常写实地描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粗糙且真实。
然后,描述了警方的决策和分析过程。
接着,这么严肃的片子,还有很多搞笑桥段,导演很超前呀。
技巧也很足,前半部分以白宝山视角为主线,我当时觉得挺不好,这不是教育大家如何做局吗,但后半部分以警方视角为主线,周密严格的盘查推理,又让人明白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打消部分人的侥幸心理。
当然,我觉得白在处理关天明有重大失误,按照他老人家的习惯,应该埋掉而不是烧掉,而且完全没必要在天池下手,完全不可控,不像他深思熟虑的作风。
演员也都表现出神佛一般的演技,我都怀疑是不是让案件真人来演的。
尤其那个女主角,太超前了,放在现在来看也是耀眼的一颗星。
高分神剧,拍摄手法还是太老了,看不下去了
很好很强大。正反双线、巨细靡遗,全景式地纪录和展现,可谓国产纪实刑侦剧的扛鼎之作。PS:剧中有很多妙趣横生的小细节,比如有场戏几名刑警骑摩托去追捕罪犯,开出去没几步发现车没油了,在街头刚堵截扑倒罪犯斜刺里却蹦出一个不开眼的毛贼欲偷包,扛着摄影机随行拍摄的民警发现忘了打开镜头盖……4星半。
经典!
流弊
特别震撼的电视剧,更重要的是丁勇岱长得和我爹太像了
刑侦第一案,这是抓住的吗?这不是被害人留得口信么。
二刷了,过瘾!
还行
白宝山传,流传后世
这部剧难得的地方在于:虽然把白宝山刻画得神勇、果敢、机敏、孝顺,甚至对谢玉敏和关天明经常流露一丝温情,但同样没有忘记描摹受害者和侦查员作为活生生的人的日常生活与喜怒哀乐,这就抵消了一般犯罪剧观众渐渐对罪犯产生的共情心理,达到了某种真实的平衡。逐渐接近真相的侦查过程一丝不苟,层层推进,比《沉默的证人》好看、高级太多。
狠人白宝山,缺点是不磨弹底标识,谢玉敏人不错,原来耙耳朵也分人
片子是好片子,就是白宝山绝配不上一个侠字,英雄就更是鬼扯,就冲他那句杀不动成人就去杀孩子,就定性了他不过是一个残忍且有智慧行动力的人而已,战争年代如果站对了队,也许会名留青史,但本人格局不大,人格中下等,各种冤屈压迫都不是借口,狗咬你,你回头再去咬更弱小的,你也不过是狗而已,这种人值得可怜与反思,但奉成英雄敬佩就滑之大稽了。
唯一亮点是对白宝山的塑造。警察线完全不及格
我在新大的同学带着我走了一遍白宝山当年走过的路线,还说新大附中墙上还留有弹孔。
绝逼神剧,把我们人民警察的破案过程拍的真实程度真实到以为是在黑人民警察。
特别震撼的电视剧,他演完白宝山以后就开始演警察了
周炳坤爸爸去哪了?
真是一部神剧啊,全程看不到拍摄的痕迹,看这部剧就仿佛是自己亲眼目睹了整件事的经过,里面的物件,服装,化妆,还有歌曲太有时代感了,最可贵的是里面人物的口语,jjjjjjjjjjjj四川话,新疆话,北京话,各种地方的口语,有说话卡壳的,有说话流利的,太真实了,演员的演技竟然一点都看不出表演的痕迹,演技很给力,哪怕是个打酱油的,有的人说把警方拍的太笨了点,其实这很真实好吧,可能是大家神剧看多了,警察也是人又不是神,我们这里九几年也发生了一起杀人案,两三年才把案子破,那个时代又没有实行实名制,也没有摄像头,破案难度本来就大,9几年那个时候好多罪犯,记得白银有个魔王,十几年才抓住,
我跟此片唯一的线下牵连,就是当年白宝山作案后将使用过的摩托车扔到了河里,后来这个摩托车被我爷爷捡到了,送到了公安局。
这个真不错。。。初中时候收视率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