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的伟大在于来时天崩地裂,去时死去活来,一激动就生死不顾,种群不同就成了不足挂齿的小事。
电影的名字叫《我配不上她》。
听名字就觉得这个年轻人缺点勇气,的确,电影还有一个译名《辣妹爱宅男》。
长的漂亮,身材饱满,能力出众,家境富裕的辣妹莫莉,喜欢了一个长相一般,身材瘦弱,工作普通,家里一堆奇葩的衰仔柯克。
有点类似《西厢记》的角色设定,富家千金和落魄安检员的故事。
比张生差着点地方在于,张生家里没有超级奇特的家人,比较纯粹。
比如前女友住在自己家里还要和自己的父母去旅游,(该前女友已有现任男朋友);比如在餐桌上讨论穿没穿内衣裤的哥哥,和浓妆艳抹的前女友。
太奇葩!
至于柯克差到什么地步呢?
在咱们大多数人看来已经不错了,但是在他的国家,绝对是平均水平以下的。
差劲是相对比较出来的,他的几个外号,“Ladydown larry”;“House ball”;“海盗仔”。
被甩之后一直走不出情伤的男主角柯克幻想和前女友珍妮重修旧好,不过我想问一句,当着他男朋友的面就谈论“正事”,这样你考虑过旁观者的心理阴影面积吗?再(旁观者可不是我,想歪了也不怪我。
不解释)还有前女友的描述:“I love you like I like TV;I love you as I like Pizza.”莫莉是一个风情万种的女人,妖娆魅惑,有胸有颜有才有财。
柯克就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人,但是他并不差,相反,他有吸引女孩独特的气质,因为他人好啊!所以两个差距极大的人相遇了,激荡出火花来,虽然这样戏剧的故事,脑子抽了也不信啊!
没人看好才是正常人的反应嘛!
一个五分的男人追求一个十分的女人,你成了我说老天闭眼睡着了,或者天上掉大馅饼;你不成我说天意不可违,一切都是门当户对自有因果。
江湖骗子都有两套说辞,各位看官请见谅!
有句台词说,“如果有人喜欢你,你就是十分。
”不过老话说的好“事在人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试试怎么知道结果呢!
遗憾比失败更可怕,在一点点的努力过后,怀着忐忑的幸福,总比顺其自然听天由命空留遗憾好得多!
于是嘛,命运的手掌里跑出来一只漏网之鱼,一只名副其实的屌丝逆袭了白、富、美的辣妹。
有情人终成眷属,一段美好幽默得偿所愿的爱情故事,博你一笑。
曾经你卑微如尘,不过在喜欢你的人眼中,除了可爱,你就是完美。
哪怕是和服务生撞衫,也是萌萌哒!
为什么女神辣妹不找你?我细细一总结,答案就一个,你既不是恰到好处的出现,也不是辣妹灵机一动稀罕的款。
所以,好好找个与你真心相爱的女朋友,洗洗睡吧!
這部電影情節很俗套,典型的好萊塢愛情喜劇片,可是我偏偏看得很有愛,因為它給了我心底的觸動。
我一直都是一個很自卑的人。
其實我想大多數人都會和我這樣,覺得自己沒有好的外貌和身材,沒有讀重點高校,知識面不夠寬廣不夠幽默,沒有特長,也不是富二代或官二代……簡單來說,我們就是一個放在人堆裡就找不出的人。
所以,在面對感情的時候,我總是會變成『低』的那個。
曾經有個男生跟我說『你在我心裡是很聰明很優秀的人』,但我怎麼都不相信,我覺得這只不過是對方的一些客套恭維話,自己根本沒有那麼好。
而且他的能力、外貌、人際等等的突出,也讓我更覺得自己是一個『配不上他』的人。
於是後來我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完全失去了當初能夠吸引對方的聰明、幽默和直爽,於是變得和曾經我最看不起的女生一樣。
當然結果也可想而知。
其實現在想想,為什麼我總是要把自己放在『低一等』的位置,其實我並沒有那麼差。
我到底是配不上他,還是我配不上我自己?
或許我真的不夠突出,但我也不至於是差勁,我也有我自己的長處,可是在面對感情時,為什麼我總是不能戰勝自己的內心?
@隱 在這部電影的評論裡說『感情的匹配不是外人说,you two make a cute couple,或者是you don't deserve her.而是,你们觉得你们两人在一起很适合,只有互相喜欢和彼此适合才能成为最好的伴侣。
』是的,自己要給自己信心,正確看待自己,才能讓魅力散發出來。
我們不是總是說『自信的女人才是美的』麼,連自己都把自己看低的話,別人還怎麼會看得起你,怎麼會看上你。
給自己自信,正視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將最真實的自己呈現出來。
其實我想,我也是一個TEN。
抬頭挺胸的往前走,不做任何一段感情的追求者,也不再做任何一段關係的屈就者。
然後從現在起,我要跟自己說:我自己本身就是美好的,我配得上任何人。
看时候我一直在思考着和我纠缠了五年的某位同学。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的分割线=============== 开始的时候认为这个人很好,长得一般,学历不高,工作一般,在一起非常安全,不会被伤害,但是贱贱的大家都会发现傻瓜青年总是会因为自己的善良和坦诚变得越来越闪耀!
哦!
这就是我爱你的地方,即使你一眼看上去就是个路人甲,但是,我还是爱上了你!
你在你爱的人眼里就是个TEN!!!!kirk最终都能醒悟,发现自己原来真的尼玛是个货真价实的TEN,对着自己老爸,兄弟,兄弟老婆,前女友,前女友前男友说,去你妈的,FUCK U ALL!!!!然后追回自己心爱姑娘!
尼玛你为什么不可以?
只要对方觉得此人美好,善良,坦诚,即使不被家人支持,总是被朋友调戏,有小小自卑,没读大学,没去过欧洲,身材不能看,开辆破车,那又怎么样?
我看见的都是你的闪光点,但是你却将自己的defect无限放大,是你自己配不上你自己,甚至你还企图找到我身上的defect来平衡自己!
这才是尼玛莫大的可悲之处啊!
电影终究是电影,ONE TO TEN生活才会给你一记响亮的耳光,谁配得上谁,不是男的看看女的身材样貌就医记录,女的看看男的家庭工作银行账户,那直接就是TEN OR ZERO啊亲爱的!
什么励志,什么配不配得上,都是一坨屎好么!
我喜欢的小伙子对我说如果我不主动了,那我们的关系就歇逼了,听见没有!!!
回想到这里,我真的觉得哪怕只有THREE,也请给我一个kirk好么!
他起码能勇敢的承认自己射在裤子里最后还是会对molly说,我配得上你!
《我配不上她》(She's Out of My League):温情励志的宅男春梦 (文:火神纪)假如爱上一个人,是否真的会不顾地位、财富、外貌、职业以及与之相关的所有一切。
这部电影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只能依存于对遐思的意淫;当然,我们无所事事,所以偶有遐思、偶有意淫,这是很积极并且毫无损害于我们伟大人格的。
冠以爱情之名,我们总会如痴如醉地去相信那些无比荒诞却多少有些温情的故事。
因为生活乏味,所以我们需要想像来支撑我们狂妄的意淫与遐想。
——火神纪•《笑侃无力承受的轻薄爱情》。
中国人总说:男追女隔层山,女追男隔层纱。
其实,这是有道理的;不管把这样的一个状况放在任何一种文化背景下,几乎都是可以成立的。
何况,这位奋起直追的女子还是如爱丽丝•伊芙(Alice Eve)那般的俊俏;而那位自卑如杰伊•巴鲁切尔(Jay Baruchel)的男子又是如此这般的落魄。
当然,我这里所说的俊俏,其实是因为有了对象所带来的反差,以及导演用了大量的篇幅用侧面描写来不停衬托出来的;爱丽丝在这部电影里所饰演的莫莉(Molly)也许勉强算是惊为天人,而爱丽丝自己其实远没有电影所要求达到的那种惊艳的效果。
换言之,杰伊也同样没有电影所刻意抵毁的那般不堪;也许,他所饰演的柯克(Kirk)勉强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我觉得,柯克得到莫莉带给我的效果,也许远没有胖哥奈特•托伦斯(Nate Torrence)所饰演的德文(Devon)得到克里斯滕•蕊特(Krysten Ritter)所饰演的帕蒂(Patty)可能带给我的震撼。
电影里的德文没有得到任何人,因为在电影里的他是位有妇之夫;只是我觉得,克里斯滕要比爱丽丝更美,而奈特要比杰伊更丑,反衬的效果会更强。
反正需要找一个形象很差的男人,来被一个形象高大的女子追求,为何导演不痛下杀手用一个更不具代表性的更怪诞的结合呢;毕竟,商业效果要比艺术效果更能打动人心。
所以,我们可以接受的柯克得到莫莉终于出现在银幕上;而谁也无法接受德文得到帕蒂的结果可能永远也不会出现。
当然,爱丽丝更符合西方世界里的标准审美,在西方标准里,金发、丰满并且高挑就够了;而克里斯滕更倾向于非主流的审美,哥特妆、性格张扬其实只是我的一个小小嗜好。
而奈特和杰伊,却同样都只属于非主流丑男,杰伊可能潜在的受众也许更多一些;所以,商业动作下的杰伊可能得到莫莉,而奈特却不可能得到帕蒂。
选角导演应该明白的道理是:太过于离谱并且以两个非主流作为搭配充当主角的话,只能让电影更缺乏说服力;所以,舍本逐末地放弃也许更有反差效果的搭配,本来就是一种比较中庸的商业妥协。
电影本来只是一种影像艺术,但影像艺术往往必须让步于商业利润。
在任何一个商业环境下,这是一种毫不费力的选择。
如果,把男女主角换成我所说的那样一个搭配再来演绎这个故事,我想其效果可能会更惊世骇俗;问题是,圣母玛丽亚怎么可能去下嫁犹大呢?
效果也许是出来了,可是责骂声绝经如影随形;加上,非主流的美丽女子要在好莱坞独挑大梁其实很难很难。
杰伊如果是一个宅男的典型代表,奈特也许应该算是一个发胖丑宅男的模范男;单就影像艺术效果而言,美女和庸男的搭配其实远不如美女加丑男。
但是,非主流其实是个很沉重的话题。
当然,这是题外话,且搁下。
这部电影最大的市场潜力在于,我们都已经是成年人,所以我们对于“公主爱上王子然后他们从此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这样一个通用版本的童话故事结局大多已经不再有任何异议了;我们都知道我们自己不是什么王子,所以公主永远都只能是别人的帐内艳妻;这部电影延续了我们童年时代没有做完的那个梦一个最美好的憧憬——它试图让我们继续去相信另外的一个童话故事结局——是的,我们也许并不是什么王子,可是在我们的公主心里,我们是最让她渴望的那位王子。
一个人活着,多少带着点美好的憧憬总是好的;何况,它所承诺给我们的这点憧憬只是如此廉价而直接的。
怀揣着美好的期许,突然回忆起少年时代就早已经被尘封了的美好童话故事,再一次试着去相信:自己就是自己曾经深信不疑过的那位英雄,驾着五色马车去宫殿里接走自己的新娘……姑且让自己又一次去饰演那位我们曾经急切渴望过的英雄,披荆斩棘历经磨难后终于寻求到属于自己的那位幸福与永远的快乐……缅怀一下自己少年时代曾经做过的春梦,这其实并不可耻。
问题在于,也许我们自己也无法去深信这样的一个故事,呵呵。
好在这只是电影,而我们只是影迷。
我们可以一边羡慕着柯克的美好人生,一边感叹莫莉那场鲜花和牛粪的哀怨,然后一边将信将疑地观摩,再一边意乱情迷地意淫;最后,我们还必须用一种理智的目光,对其进行一场毫不留情的批判。
可是,这又是何必呢;姑妄信之,听之任之,其实是种美德。
国内把这部电影翻译成《我配不上她》,是直译;而台湾则直接把它翻译成了《辣女爱宅男》,这本身多少就有些先入为主的误导成份在里面。
看球赛,参加Patty,偶尔还会到保龄球场上锻炼一下身体,闲来无事则和几个朋友坐下来吹牛调侃喝几杯啤酒……这其实不算是宅男,这几乎是大部分的美国人都过着的最日常的生活。
辣女虽辣之,而宅男则不宅;至少在电影里我所看到的就是这样。
只是这样的一个译名,多少可能让我们想入非非浮想联翩罢了;误导我们的关键在于——意淫二字。
一个人被彻底伤害了之后,她会做出一个什么样的选择呢?
或许是玩世不恭地游戏人间,或许是懦弱地躲在暗处独自舔舐着伤口;然后找一个更保险的情人,自己可以但不会去伤害对方,对方却永远并且绝对无法伤害到自己。
为了一些也许并不甚必要的小问题而起了争执,更会因为一些小小争执而僵持不下,然后分手;但是最后,他们总会走到一起去。
所谓的爱情,其实永远千篇一律缺乏想像力;但这何尝不是爱情电影最坚持并且不容置疑的惯有固定模式。
说破了,爱情到了最后不外乎两种结局:在一起,或者不在一起;而不管一部影视作品选择了哪一个结局,当我们在别人的故事里复读了千万遍感动之后,爱情故事对于我们而言,其实永远也找不到任何可能推陈出新的惊喜了。
百读不厌,其实只是传说;真正让我们乐此而不疲的,是因为我们从骨子里说,都有着好奇并且八卦的因子,所以我们对于一些不那么经常暴露在阳光下的事情总是多了一种无力自抑的期盼和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坚持。
关于爱情的童话故事,同样秉承了这样一个简单而明暸的基本原则。
这是一部简单得几乎可以一眼望穿的电影;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轻松愉快地看完这部电影之后依旧津津乐道。
显然,这部电影其实超出了我们一般的理解范畴。
也许,生活其实也可以简单成电影里的这个样子;正如我前面所说的那样——几个人,几场调侃,几件事,以及几杯啤酒。
这样的人生也许过于乏味并且单调了;然而,大部分的人不正是如此这般地安逸一生。
但换个角度来看,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也许正是在此,将生活中那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切重组之后,却不让人感觉乏味;而生活中所没有的,比如柯克得到了莫莉,在电影里起到了一个必不可少的调剂作用。
给自己多少留些想像的空间,这部电影其实也并不是一个太难让人相信的故事。
我记得在《老友记》(Friends) 里的Chandler邂逅了一位绝色女子的时候无法自恃时,他的朋友们曾经如此鼓励他——君不见美女最后总会被一个CheapGuy得到,你也可以争取做那些美女身边的CheapGuy中的一员。
相对而言,CheapGuy得到美女的机率其实并不很低。
当然,我觉得:这部电影对于过于年轻的人们来说也许并不很有吸引力,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而对于较为年长并且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之后的人们而言可能更容易诱发共鸣。
毕竟,我们都已经过了那个年少轻狂的年龄,我们渐渐有了一些难以避免的挫败感;然后,我们或多或少就会有一些对奇迹的渴望,纵然我们的人生阅历同样会告诉我们——所谓奇迹其实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可是我们总还在渴求,因为人活着——其实也就不外乎那丁点的期盼。
电影开始,是从爱丽丝下车的那只穿着高跟鞋的右脚以及小腿;一路过去,下至八岁的男童上至八十岁的老头都以一种惊愕失措的表情看着她。
导演吉姆•费尔德•史密斯(Jim Field Smith)想表现的也许,是电影里的莫莉足以让每一个年龄段里的每一个男人都惊艳为天人;而显然,吉姆让爱丽丝出演莫莉这个角色似乎有些轻佻,当然,他的镜头有这样的表现力告诉我他想表达的是什么,只是选角方面也许应该更慎重一些。
或许,爱丽丝在西方的审美里,可能有这样的惊艳力;这则不是我所能评断的。
从莫莉出场开始,每一个男人都显得如此急不可耐,每一个男人都如此不顾自身形象连最基本的社交礼仪都抛诸脑后,每一个男人都忘却了身边那个陪着他睡了几十年的妻子而显得如此色欲熏心色令智昏。
其实,最猴急的并不是电影里的这个候机楼里所有表现失格的男人,而恰恰是急于表白心迹的导演吉姆;导演的用心是想用这些侧面描写来告诉我们莫莉是如何美艳不可物方的“天人”,可是不管一个女子美艳成何等模样,这样的一个出场方式着实有些“雷”人。
我无法想像,如果世间真有如导演所描绘的这般美艳女子,她的一生可能是如何长成的呢。
打个比方,如果在吉姆的这组镜头里随便拎出一个男人,把他和莫莉放在一个独处无他人的环境里的话,以他在如候机楼前的那般表现来看,我们可以想见的是——这个男人将做出怎样的一种禽兽行径来。
就算把我们伟大的柳下惠扔给独处环境下的莫莉,以吉姆的角度看,他肯定也是以一种饿虎扑食般的欲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莫莉立马撕成了碎片……况乎常人。
这就注定了莫莉一生,她不可能只在灿烂的阳光下以及大庭广众前茁壮成长;总有些比不能自恃的男人更疯狂的家伙,他们会等在某个不起眼的阴暗角落里一直等着莫莉哪怕只有一次的落单,然后从暗处猛扑出来……所以呀,小莫莉长到电影里出场的这般年纪,想来已经是身经百战遍体鳞伤满腔悲愤了,怎么可能还绽放出如此一个清新而快乐的笑脸呢。
人可以长得很美,可是美成吉姆所形象的这般程度,基本上就不大可能在这个世界上存活了,正所谓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自古是红颜祸水,每个人多少总会有些阴秽的欲望想去把完美无疵的东西破坏掉;而就这样,注定了莫莉只能被破坏得支离破碎。
当然,这里也给这部电影留下了一个硬伤。
除了这组镜头之外,其它的公众场合下,莫莉所引起的震动似乎要轻微得多,甚至就完全被忽略了;我就想不通了,是因为在机场里的男人们都特别轻佻特别没有理智,还是在机场外的其它任何场合下,男人们都更能把持自己更有理性呢。
小说也许可以以这样的一个出场,而其它场合则不需再加特写,因为其它场合下的出场可以让读者自己去加以想像,可是电影不一样;作为一种具象的视觉艺术,它其实比起小说来缺乏一种想像力,无法以想像去补足这方面的缺失。
所以,这一个出场方式除非在电影里从头到尾都一以贯之在每一个场景下都不停地重复,否则它只能变成电影本身最大的诟病和最大的一个BUG。
每一个落魄的男人或多或少总会几个同样落魄的朋友,至少在彼此失落的时候可以对彼此带去安慰,倾听对方对于生活的种种愤懑以及给对方出一些自以为是的馊主意;这样一个关系的确定可以让朋友间都不至于对生活彻底的绝望,然后以图后效。
我记得张爱玲写于1944年4月的那篇经典的杂文《有女同车》里描绘过的那个经典的场景,张爱玲在她文章的结尾处总结:“电车上的女人使我悲怆。
女人……女人一辈子讲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远永远。
”换个角度看,男人们依旧也同样会使张爱玲悲怆,几个男人坐到一起,讲的同样是女人,念的同样是女人,怨的依旧还是女人,永远永远。
并且,不只是在这部电影里是这样的,我发现,生活中的真实似乎也如此;男人,女人,其实是个永远也聊不完的话题。
给每一个人打一个分数,让自己的分数尽可能地往上走,可是就算打到了极点,依旧还是远远够不上对方在你心里得到的那个分数;于是所有的男人们都劝你放弃这种狂妄的幻想,她不可能爱你,你不可能得到她。
这也许就是几个宅男在一起的时候大部分时间得到的统一结论,只是,当那个得了十分的女子频频向只有五分的你示好时,你会开始不再那么相信朋友们的断言;之后,也许是因为一种无损于己的期盼,你会渐渐地接受这个梦中情人带给你的渴望与期待。
你会永远以为,她和你在一起,不过只是因为你很“保险”,只要你心甘情愿地充当她最后的那个“后备”,她就会一直爱着你。
纵然当她同你那些“见不得人”的家人在一起相处了一整天之后,你却无法同她“得体”的家人一起呆上五分钟;然而她却依旧还愿意听你解释并且体谅你羞于见人的难处而且最终还原谅了你……可是你们两个人在一起之后,依旧还会有问题。
是的,因为你的自卑。
你会不停地质疑对方因何会跟你在一起,你会时时地想起你以往的每一任不堪的女友并且她们都弃你如草芥,你会时时地想起她的每一位前任并且找到自己所有的不足之处,你还会时时担忧在什么时候会突然不知所措地失去她结束这段如天外飞仙般异想天开式的爱情,你终究会不相信自己为何会得到上天如此的眷顾而得到这样一位艳绝天人的情人……你会终于被自己仅有的那点自卑之情点爆你那歇斯底里的自尊,然后,你终于终于——永远彻底地失去了她。
像这种差距悬殊的爱情能够最终修成正果的可谓寥寥无几,电影里说——你完全配得上我,真正配不上你的其实是你自己。
(You were plenty good enough for me, you were just never good for you.)电影里的男人听了这句话时恍然大悟地说:Oh shit。
前面的这句话其实是好莱坞说给全世界自卑的宅男们最美的一句谎言,所以,Oh shit其实也是有另外的一层含义。
说心里话,这部电影里所讲的这个故事,对于这个年纪的我来说,其可信度并不高;我已经不再那么相信这种天方夜谭式的爱情故事了。
纵然我们总在说,爱情是跨越地域、年龄、身份地位和民族的崇高情感,可是我们其实已经不那么深信这种美好的谎言了。
成长的经历和生活的阅历告诉我们,门当户对的爱情也许更能持久;不是我们不再天真地相信一切美好的情感,而是我们已经学会更为理智地分析所有一切。
太多的童话故事其实只是适合在童年时代让我们去憧憬,而长大后的我们总会把那些童话故事当成是娱乐;这部电影,其实挺适合当成一个童话故事用来激励我们家里那个不太长进又带有些羞涩的小男孩,而对于已经很不天真的我们而言,仅仅只是娱乐。
当然,换一个角度来看,我们看到的那个结局后的结局,导演是在试着告诉我们,很多事情我们其实都能去做,比如像柯克自己说自己永远不可能去开飞机一样,可是柯克终于还是开着飞机载着自己心爱的女孩翱翔在蓝蓝的天空上,让我们去仰望……而柯克为何能够做到这一点呢,因为他突然间相信了自己,是的,自己其实也能做到。
爱情的那部分我并不很相信会存在于这个如此残酷的现实世界中,而关于自信部分,我多少持迟疑态度。
的确,很多事情我们为何无法做成,并不是我们天赋,不是因为我们能力不足,而是我们自己相信了自己无法成功没有天赋能力不够,于是我们停止了去尝试。
自信很重要,相信自己能做到,并且不盲目地相信,而是有针对性地去相信,我们也许能做到许多也许我们连想都不敢去想的事。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也许并不是只是那些站在街边的看客甲乙丙丁,我们一直都是我们人生里的主角。
只是,当我们把息的人生经营成一个看客的人生时,我们就真的成了甲乙丙丁;如果我们把自己的人生经历成驰骋在起飞道上的飞机,我们就可能是那位把握方向的机长大人。
我们都是自己人生道路里的主角,而我们的人生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走向,其实全在我们自己的自信与努力。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其实是一场宅男的春梦,不那么靠谱;但是,它也是一场温情的励志小电影,至少我们会从这里面找到一些让我们心向往之的感慨。
导演吉姆的第一部剧情长片其实做得很中规中矩,没有太多的诟病,有些欢笑,有些低调的温情,有些明亮的期盼,有些落寞的伤感,有些别的什么足以让我们去思索……这就很足够了。
庚寅虎年癸未六月甲子初二;2010-7-13;凌晨1点。
附注:电影资料。
■片名:《She's Out of My League》■译名:《我配不上她》■导演:吉姆•费尔德•史密斯(Jim Field Smith)■编剧:西恩•安德斯(Sean Anders)\约翰•莫里斯(John Morris)■主演:杰伊•巴鲁切尔(Jay Baruchel)\爱丽丝•伊芙(Alice Eve)■类型:爱情\喜剧■片长:104min■产地:美国■语言:英语\乌克兰语■色彩:黑白\彩色■分级:USA:R■幅面:35毫米胶片变形宽银幕■混音:杜比数码环绕声■摄制格式:35mm(Kodak Vision3 500T 5219)■洗印格式:35mm(anamorphic)■制作公司:梦工厂■发行公司:派拉蒙影业公司■首映日期:2010年3月11日(澳大利亚)
辣妹爱上宅男,这本就是一件很诡异的事情;宅男你承受得起这么严重的事情吗?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么一种事:晚上有个应酬,但你真的好想回家去躲在台灯下看一本书,而不去夜场嘻嘻哈哈;你有时候也会觉得那些无聊的应酬其实是严重的浪费。
这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啊!
因为你的想法跟你的行动朝着不同方向奔跑,自己会感觉整个人被撕裂了!
如此纠结的一件事,赶鸭子硬上架不只是鸭子觉得难受,旁边的围观者也觉得别扭。
再者说,比如你只是个小打工仔一个月赚三四千,你要是天天开着一个雷克萨斯或者大奔去朝九晚五,那不是很TM别扭吗?
所以这是一部很别扭的电影。
宅男,你为了什么要去这么做?
战战兢兢畏畏缩缩的跟一个众人眼中的所谓辣妹去在一起,是想去验证自己的什么想法吗?
还是觉得可以改变目前自己的现状?
总之无处不在的别扭,使得自己和众人都觉得浑身不自在;总觉得辣妹其实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总觉得宅男吃错了药。
所以蛇有蛇道鼠有鼠道,走错了路就有性命危险。
所以不要抛弃众人世俗的价值观去瞎折腾,和谐社会啊,需要人人安心稳定爱岗敬业,别越轨,别胡搞,别没事瞎折腾。
乖乖去做宅男吧。
我只记得男主角在餐厅,拿起披肩,给那位粗心的女士披上的场景。
男主角演技不错,女主角甚是养眼,情节较为简单轻快,但是细节才是魔鬼。
这些场景,描绘出了男主角才是真正的珍珠。
善良的人都是珍珠,你不信吗?
待你经历的多了,你就发现,温柔体贴,善良真诚的人,才是真正适合你的珍珠。
最搞笑的一幕是柯克和茉莉亲热,兴奋过头,子弹发射了,此时茉莉的父母驾到,柯克一裤子的子弹,茉莉的宠物狗闻到了气味,爬到柯克的裤子上,伸出长长的舌头。。。
看的大家都傻了。。
不过后来才发现,原来他们都没想到柯克是没把持住,还以为是不尊重他父母。
是个喜剧片,但是很鼓舞人心,自卑是自卑者的墓志铭,如果觉得不行,自己肯定不行,该片告诉我们的就是我们能配的过人和人、任何事,只要我们能配的起自己,自信是男人的必备,还记得苏乞儿这部电影么,周杰伦饰演的武圣对苏乞儿说,重要的是你的自信又回来了,是的,自信,男人没了自信就是憋气的气球,所以加油吧,男人们!
这部电影不是我不喜欢的浪漫轻喜剧的典型代表,但是这部电影让我更确定了我不喜欢浪漫轻喜剧,所以拿出来讲一下。
浪漫轻喜剧总是温馨浪漫,总有一点幽默一点励志,还总是大团圆结局。
我在看浪漫轻喜剧的时候总会觉得太脱离现实,完全不真实,完全没有打动我的点。
现实并没有给我很沉重的打击,我为何这么现实世俗的觉得浪漫轻喜剧太脱离现实而心生反感呢,我觉得有两个原因。
角色代入的不同。
很多人在看电影的时候会或多或少的将自己代入电影的某一角色中,在《天生杀人狂》的影评中有人说,要是自己可以遇上像天生杀人狂那样的人,那样轰轰烈烈的爱一场,人生无憾了。
我的感觉就是,憾你妹。
我去买杯咖啡,你开车经过,没点事就把我杀了,嬲你娘啊,我也死得太冤了吧。
当那些美女把自己代入爱得天翻地覆的女主角的时候,我把自己代入了命背得抓墙挠墙捶墙撞墙出场就被秒杀掉的女龙套中了。
浪漫轻喜剧中,男一号总是完美到爆,身边也有很多很优秀的女二号女三号女四号,但哪怕你男一号完美到天地动容,最终也会被缺点无数的女一号因其傻得天真单纯得可爱的特点推倒,女三号女四号不一定很优秀,但女二号大多都很优秀,和男一号是男才女貌天生一对,但最终都因剧情需要敌不过女一号的憨憨一笑,女二号除了仰天痛哭之外能做什么。
因为我从不将自己代入运气好到男默女泪春哥笑的女一号中,所以我在看浪漫轻喜剧的时候总会觉得,男人变优秀是为了被蠢逼推倒,女人变优秀也是为了被蠢逼推倒。
这类意淫剧情实在不在我的忍耐范围之内。
我不喜欢浪漫轻喜剧还因为其中带有的那一点道理那一点励志。
我看过很多人的博客,很多像我一样的普通人的博客,我发现大家在写自己心情在表现感性一面的时候都还不错。
感性是人人都有的东西,感性是人人都会表达的东西,但让人闪光的是理性。
我更崇尚的是理性,而理性之中闪花眼的则是行动力。
轻喜剧中那些励志的道理大家都知道,关键在于有没有行动力去做。
轻喜剧中的励志不过是隔靴搔痒。
轻喜剧中的励志就像放屁,屁当然会引起情绪上的波动,但当气味轻易散去后,情绪上的波动也很轻易的平复。
这种励志并没有让电影升华到一个什么高度,反而更添做作。
《我配不上她》无非是揭示人不应该妄自菲薄,但这样的男一号,如果没有那一份妄自菲薄就会给人妄自尊大的感觉吧。
男一号要是没有那一份妄自菲薄,就没有在女一号面前的手足无措,就没有女一号眼中的可爱,就不能成全这部电影的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男一号拥有的那份自知之明只是不适合浪漫轻喜剧而已,毕竟,门当户对不仅仅是指背景,还包括两人是否拥有共同语言,是否能够和谐融洽的相处,毕竟,门当户对是个全世界都在玩的游戏。
很久以前的影评了,有3年多了。。。
今天忽又想起这部电影,也是一直想把这篇影评转到豆瓣上来的。。。
下午刚刚看了一部喜剧《She's Out of My League》(我配不上她),很轻松的美国喜剧,有关黑马王子的故事,有关纯情男人很长遇到的一个话题:我配不上她。
诚然,男生大多是视觉动物,虽不是各个男人都只爱美女,但是不爱美女的男人,恐怕并不存在,而对于那些不仅长相出众,其他条件同样出色的女生,很多男生都是敢爱不敢追,或者总是一边爱一边自卑,一边提心吊胆,当一个男人过着这种失去自尊的日子,结果只怕相当可悲,多半最后还是会发泄到女方身上吧?
电影中,stainer曾说过一个有趣的爱情定律:她说女主角是10,男主角是5,而相差超过2是绝对没有可能的爱情。
但是,其实,在爱里根本没有那么多可以衡量的数值,不是么?
就像最后女主角说的:你总是觉得你配不上我,但其实你是配不上你自己。
所谓的配不上,有时不正是我们对自己要求太高,而产生的心理差距么?
你的恋人其实并没有对你有什么过分的要求,只是你潜意识里总是认为多么多么好,达到什么标准的男人才配得上她,然后觉得自己没有达到,而产生的自卑么?
是的,我一直都很喜欢“你微笑时好美”中的那句歌词:“因为爱你 激起我去追 更好的明天 与你相恋”。
但其实,真正的爱,并不是:因为她是“10”,或者她认为你是“10”,而是透过她的眼睛,你看到了一个“10”的自己,一个最好的自己。
这是一部令我百看不厌的电影。
我把它放在touch里面,一遍又一遍地去看,却始终不觉厌烦。
我喜欢这样处处透着人情味儿小细节真实的电影。
世界很大我们很小,我们需要这些简简单单的美好和小玩笑来温暖生活。
我觉得挺好的。
不管是很操蛋的u r a hard ten and im only a five,还是很喜感的im so excited so i come early,这些很好不是么。
你知道,你其实不是配不上什么人,你是配不上自己。
你是对自己没自信。
你善良,幽默,有趣,你长得高,所以你很修长,你表情丰富,你不因为看到美女就忘乎所以。
所以你好得足够配得上任何人。
而你不知道。
而你不明白。
你只想着朋友们的话,想着他们的那些bullshits,你有多逊,molly有多高不可攀。
但是你们在一起,就是多么般配多么美好。
你忘了在保龄球馆她撒娇般的靠近你怀里,你忘了水族馆里一起看北极熊,电影院里别人偷偷看她时而你是和她一起分享电影的快乐,只有你配得上她,只有你懂得她。
我看着你,就很羡慕。
就想一遍一遍看下去。
因为你温暖了我。
PS.stainer的名字到底意味着什么?
给男生看得偶像剧。
好莱坞废柴男当道
这个男生蛮可爱的嘛..
其实,男主角很帅的,很有味道的~~~
这电影的目标是类似《一夜肚大》那种,轻松爱情故事下暗藏深意,但整个流畅度什么的还是差很多,不过男主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可爱了,一个三分水平的电影,另外两星给他 o(* ̄3 ̄)o
深灌男人意识的爆米花青春喜剧片。但是怎么觉得笑得那么无力呢?
这女的真没到这程度。
美国的编剧快赶上咱国内的烂了。
65/100。忘了那个又扯又作的结局吧,5分的穷小子遇见10分的大小姐就是毫无机会,死无葬身之地,想都不要想。
无聊
一听就发现这姑娘是英国口音好重 一查果然是我大不列颠人
大厦大厦大厦大厦大厦大厦大厦大厦大厦大厦大厦大厦大厦大厦大厦大厦大厦大厦大厦大厦大厦dddd
男猪脚挺正太。。内容一般。。。没有神马亮点。。。
挺搞笑的
得闲到什么程度才会去看这种电影
宅男美
演够了灰姑娘,就要鼓捣个灰小伙。但是我觉得Jay Baruchel超可爱的。绝对10分。
也就那样吧,刮腿毛那段好囧
杰伊是要火啊
男主呆得很可爱,打发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