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马修·巴尼
主演: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无对白年份:2019
简介:电影以发生在美国爱达荷州锯齿山脉的一则寓言式的猎狼故事展开,在白雪覆盖的雪山之巅、满山遍野针叶林高耸的神秘丛林中,观众跟随镜头可以欣赏到美国西部原始森林所呈现出的绝美自然的风景画卷。详细 >
看起来有些吃力,摄影很直接。
太多解读层面了。人拟物物似人,画面和展品一样精致,赏心悦目。
很享受的观影过程,Matthew Barney本人到场。关于创作的不同姿态与碰撞。对自然力量的embodiment与影像作为雕塑到荧幕外的延伸。
Literally看吐了 衍生出对自己头发的终极恐惧
UCCA上映。不看这个电影,整个展不完整
Southbank Centre London
看看这电影上映的地点吧: 2019-03-01(耶鲁博物馆) / 2019-09-28(北京UCCA),是根本没想让大众观众看,更何况是看懂。这应该属于影像装置艺术品了,要是我,怎么也不会在一个展馆里看上134分钟,看个3、4分钟还差不多。
要是不谈神话背景和政治隐喻,还剩下什么
幸亏看到最后,狼的复仇吸引住我了 两个侍女的舞蹈舞的我心神不宁
记忆点:放狼入室;用身体串连环;冬天狙击时也还是要脱下厚手套;前语言的人类吼声。趣点:人类要获得自然中独立行走的自由,不管后世能走多远,都还是会追溯到工业时代的馈赠。节奏放慢了很多,到了“自慰-慰众-好了可以继续回去专心自慰了”的状态,但拍完基质之河似乎再也没有可以阻挠导演进入退休模式的充分理由了……
近期最爱
把所有动物还给山林,包括人类在内;把一切艺术献给宇宙,连同流动的祭祀和凝固的自然。
马修·巴尼对于创作的(伪)纪录暗示着,我们可以通过创作达到神秘体验的高潮,转入自身的认识活动之中,在《堡垒》中,自然空间与心理空间同构,自然空间不确定性的生命冲动是身体(拖车)的延展,而通过电镀与影像的魔术,则可以构成曼陀罗。剽悍,并不性感的迪安娜是这片空间的精灵,与其说是在重构古典文本,不如说单纯是在无意识中捕捉自性,她携带着枪,精准地射击,命中这片空间的动物与巴尼的作品,这种元暴力丝毫无法令观看者想到情动化的死亡——死亡在社会语境下的情境,而当马修开始模仿她的射击与影片开场的攀爬之后,这暗示着一个无比情色的时刻:他试图与自己的自性合为一体。舞蹈:类动物或类死亡,直到促成一个成型的图腾,然后,人消失了,被狼与犬占领,毁灭的肉体,在影片的结尾,马修终于展现出“超脱”之下的激进内核。
理解不了这种艺术 把我看恶心了 不过画面是真心美
马修巴尼的电影总让我觉得他把电影当作一个礼盒在包装,在礼盒上铺上一层一层的纸——正如《绘画抑制》的开头,但我们明白,我们收到的礼盒已经是礼物本身,盒子里面其实根本没有多少东西。或许这就是形式。
预言般的表演艺术与现实主义的结合 Notes: 6 hunts, Rituals, Astrology, geology, Witch, Barbarism and civilization, landscape film, karma @Film Forum
翻译成堡垒基本上证明策展人脑子是昏的,看都没看懂。全篇以狄安娜神话隐喻展开闯入者和守护者的故事,实际上是一种艺术反思,人对于自然的凝视或者透视法带来的象征形式,以及再现艺术的人类主体视角本质是对自然的一个摹本,甚至于对自然的一种摄取。狄安娜的狩猎和侍女共舞借助肢体剧表现生命张力,悬丝装置和长篇累牍的铜镀版画带来的人工技术的闯入事件。在狄安娜射出代表自然的剑擦过正在摄取自然摹本的闯入者后,闯入者开始回归自然的迷醉和野蛮,也是以飞鸟形态与自然同构,最后在疯癫和酒神状态中撕碎营地的一切东西,和狼群,星空下的大地彻底融合,这算是对古典艺术观解构后的回归,而自然的迷狂确实用铜镀版画这种最人工的材质表现。
补标 大一外出活动课一游
坐在ucca台阶上看的 看了两分钟觉得不行 看了十分钟觉得真的厉害…可惜没看完
随便买的票,刚开始不想看电影来着,后来想想不看电影看不懂作品,钱不能白花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看起来有些吃力,摄影很直接。
太多解读层面了。人拟物物似人,画面和展品一样精致,赏心悦目。
很享受的观影过程,Matthew Barney本人到场。关于创作的不同姿态与碰撞。对自然力量的embodiment与影像作为雕塑到荧幕外的延伸。
Literally看吐了 衍生出对自己头发的终极恐惧
UCCA上映。不看这个电影,整个展不完整
Southbank Centre London
看看这电影上映的地点吧: 2019-03-01(耶鲁博物馆) / 2019-09-28(北京UCCA),是根本没想让大众观众看,更何况是看懂。这应该属于影像装置艺术品了,要是我,怎么也不会在一个展馆里看上134分钟,看个3、4分钟还差不多。
要是不谈神话背景和政治隐喻,还剩下什么
幸亏看到最后,狼的复仇吸引住我了 两个侍女的舞蹈舞的我心神不宁
记忆点:放狼入室;用身体串连环;冬天狙击时也还是要脱下厚手套;前语言的人类吼声。趣点:人类要获得自然中独立行走的自由,不管后世能走多远,都还是会追溯到工业时代的馈赠。节奏放慢了很多,到了“自慰-慰众-好了可以继续回去专心自慰了”的状态,但拍完基质之河似乎再也没有可以阻挠导演进入退休模式的充分理由了……
近期最爱
把所有动物还给山林,包括人类在内;把一切艺术献给宇宙,连同流动的祭祀和凝固的自然。
马修·巴尼对于创作的(伪)纪录暗示着,我们可以通过创作达到神秘体验的高潮,转入自身的认识活动之中,在《堡垒》中,自然空间与心理空间同构,自然空间不确定性的生命冲动是身体(拖车)的延展,而通过电镀与影像的魔术,则可以构成曼陀罗。剽悍,并不性感的迪安娜是这片空间的精灵,与其说是在重构古典文本,不如说单纯是在无意识中捕捉自性,她携带着枪,精准地射击,命中这片空间的动物与巴尼的作品,这种元暴力丝毫无法令观看者想到情动化的死亡——死亡在社会语境下的情境,而当马修开始模仿她的射击与影片开场的攀爬之后,这暗示着一个无比情色的时刻:他试图与自己的自性合为一体。舞蹈:类动物或类死亡,直到促成一个成型的图腾,然后,人消失了,被狼与犬占领,毁灭的肉体,在影片的结尾,马修终于展现出“超脱”之下的激进内核。
理解不了这种艺术 把我看恶心了 不过画面是真心美
马修巴尼的电影总让我觉得他把电影当作一个礼盒在包装,在礼盒上铺上一层一层的纸——正如《绘画抑制》的开头,但我们明白,我们收到的礼盒已经是礼物本身,盒子里面其实根本没有多少东西。或许这就是形式。
预言般的表演艺术与现实主义的结合 Notes: 6 hunts, Rituals, Astrology, geology, Witch, Barbarism and civilization, landscape film, karma @Film Forum
翻译成堡垒基本上证明策展人脑子是昏的,看都没看懂。全篇以狄安娜神话隐喻展开闯入者和守护者的故事,实际上是一种艺术反思,人对于自然的凝视或者透视法带来的象征形式,以及再现艺术的人类主体视角本质是对自然的一个摹本,甚至于对自然的一种摄取。狄安娜的狩猎和侍女共舞借助肢体剧表现生命张力,悬丝装置和长篇累牍的铜镀版画带来的人工技术的闯入事件。在狄安娜射出代表自然的剑擦过正在摄取自然摹本的闯入者后,闯入者开始回归自然的迷醉和野蛮,也是以飞鸟形态与自然同构,最后在疯癫和酒神状态中撕碎营地的一切东西,和狼群,星空下的大地彻底融合,这算是对古典艺术观解构后的回归,而自然的迷狂确实用铜镀版画这种最人工的材质表现。
补标 大一外出活动课一游
坐在ucca台阶上看的 看了两分钟觉得不行 看了十分钟觉得真的厉害…可惜没看完
随便买的票,刚开始不想看电影来着,后来想想不看电影看不懂作品,钱不能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