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围绕着知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发表的「漫威电影不属于电影,更像是主题公园」的言论,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其中有老派的大导演对其力挺,也有年轻的电影人进行了温和的回击,当然还有大量的粉丝为漫威辩护。
然而,不管漫威电影是不是电影,这是个迄今「最成功最赚钱的系列」应该是没有异议的,否则也就不会有各大片厂都憋着推出自家的某某「宇宙」了。
商业组织要赚钱无可厚非,眼看着迪士尼凭着漫威宇宙赚了个盆满钵满,华纳、福斯(当年还未并入迪士尼)、索尼也各自开发着自己的超级英雄,环球影业自然亦会眼馋。
马丁老爷子的「主题公园」一说在某种角度上并没错,想必环球在世界各地打造环球影城时也对自己能拿到华纳的「哈利·波特」系列授权而庆幸不已。
事实上,环球自己并非没有超级英雄的版权,漫威旗下的「绿巨人」和黑马旗下的「地狱男爵」都是叫得响的角儿,可惜形单影只、不成气候。
至于其他系列,「侏罗纪公园/世界」、「速度与激情」、「谍影重重」等等也都拿得出手,但要形成具有规模的「宇宙」还是差了不少。
因此,环球在2010年前开始动起了推出怪物电影宇宙的脑筋。
说起环球最早的声望,还得归功于怪物电影。
恐怖电影本属诞生于欧洲的舶来品,受纳粹迫害的德国导演保罗·莱尼远赴美利坚避难,被慧眼识人的环球接纳。
在他的主持下,环球开发了《科学怪人》、《隐形人》、《木乃伊》、《德古拉》等一系列恐怖商业片,一时间名声大噪,也就此注入了怪物电影的基因。
坐拥数量惊人的怪物角色,不建立一个「宇宙」岂不可惜?
至少还可以从反复翻拍中榨取一些剩余价值。
2010年,环球推出了《狼人》,虽然卡司极其强大(本尼西奥·德尔·托罗、安东尼·霍普金斯、艾米莉·布朗特、雨果·维文),但因为剧情老套、缺乏新意,导致票房惨淡。
不过经过这次失败的试水,环球仍不肯善罢甘休,四年后号称环球怪物宇宙第一弹的《德古拉元年》上映了。
自从在爱尔兰作家布莱姆·斯托克笔下问世后,德古拉在大银幕上历经了多次形象的转变。
纵观几部最知名的德古拉电影,1922年茂瑙版的《诺斯费拉图》有着最原始的恐怖氛围(个人影评参见《诺斯费拉图》:吸血鬼们,快来拜祖宗);1933年布朗宁版的《德古拉》开始注重对主角的刻画;1979年赫尔佐格版的《诺斯费拉图:夜晚的幽灵》回归了表现主义;而到了1992年鼎鼎大名的科波拉版《惊情四百年》,居然成为了凄美绝伦的爱情故事,彻底改写了德古拉的恐怖基因。
在此之后,吸血鬼逐渐演变为最流行的文化符号之一,各类吸血鬼电影层出不穷,直至发展到诸如《暮光之城》、《真爱如血》等主打俊男倩女的作品。
不难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古拉」(或者说「吸血鬼」)作为一个古老的怪物,其恐怖属性是在不断减弱的。
以至于现在的观众听到「吸血鬼」一词,第一反应往往是嘴边淌着鲜血的帅哥形象。
那么作为环球雄心勃勃的计划的起手式,怎样才能调动起观众的消费意愿呢?
环球给出的答案是兼顾传统和当下。
在故事上选取了传说中德古拉的原型人物,罗马尼亚的「穿刺大公」弗拉德三世,彰显出正统性。
同时大概是出于怪物宇宙整体价值观的考虑,舍弃了弗拉德三世凶暴残忍的一面(喜欢穿刺之刑,动辄将敌人或臣民钉在尖木桩上),并将其塑造为抗击土耳其军队的英雄。
另一方面,着力渲染了大公夫妇的爱情,把他之所以选择成为吸血鬼归因于为了保护妻儿和子民,特别是当他的妻子坠楼而死之后,弗拉德悲愤交加,彻底皈依了黑暗的力量。
以爆米花电影的角度看,观众可以接受内容肤浅和娱乐至上,然而恐怕很难接受无聊。
作为一个起源故事,《德古拉元年》的情节设定不失稳健规整,但却毫无创意可言,缺乏引人入胜的地方。
弗拉德每一个选择都显得按部就班,反而不死的诅咒、黑暗的冲突都仅仅是潦草带过。
而战争与打斗画面也十分枯燥乏味,一部以奇幻为卖点的电影居然不在吸血鬼的能力上下足功夫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宇宙」不是想推就能推的。
要建立电影宇宙,有两点关键要素。
其一是角色的联动性,需要有统一的、合乎逻辑的世界观。
这一点超级英雄电影无疑具备了很大的优势,不论是漫威还是DC,本就拥有庞大的漫画世界作为文本基础。
而环球的怪物宇宙,包括华纳打造的怪兽宇宙,都不得不重新考量各个角色之间的联系(更改金刚和哥斯拉的尺寸就是最直接的例子),也就难免会出现生硬的地方。
其二是故事本身有没有看头。
环球的怪物角色,说到底其本质是为了吓人而存在的。
但时移世易,人们对「吸血鬼」、「狼人」、「木乃伊」等早已见怪不怪,更何况环球为了所谓的创新而将恐怖风格进一步弱化,变成了纯粹的动作冒险电影,等于是舍本逐末,失败是可以预见的。
《德古拉元年》的受挫并未让环球死心,只是在对外宣传中淡化了其作为怪物电影宇宙第一部的标志意义,并把这一口号用在了2017年《新木乃伊》的粉墨登场之上。
当然,那是又一出「惨案」了,我们留待以后再讲。
♑
作为影史上最红的吸血鬼,德古拉堪称吸血鬼界的super star。
他最早来源于爱尔兰作家Bram Stoker于1897年出版以吸血鬼小说《德古拉》(Dracula),不仅奠基现代吸血鬼流行文化,还开创了吸血鬼题材的genre,简直就是新一代的开山怪......因此很多同学会认为德古拉是世上第一个吸血鬼,但本片似乎持有异见。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德古拉不是集天地灵气日月精华从石头里蹦出来的,那他是如何成为吸血鬼的?
《德古拉元年》就是在试图为我们解答这个问题。
说“试图”,是因为《德古拉元年》在细节考据上实在太不严谨,去IMDB上看一眼,都是洋妞洋小伙儿们的血泪控诉,年份对不上!
国家对不上!
人物死因对不上!
或许你要嘲笑他们认真就输了,这不就是一开脑洞的电影吗?
可问题是电影里的角色用了历史上真实人物的名字好吗。
德古拉原型被认为是历史上的弗拉德三世(Vlad III),曾统治瓦拉几亚,他有个外号叫“穿刺者(the Impaler)”,因为他的爱好是杀完敌人后将他们钉在尖桩上。
而电影里的德古拉在成为德古拉之前,就叫作弗拉德王子,统治特兰西瓦尼亚,也就是传说中的吸血鬼故乡。
虽然这两个有着奇怪名字的地方都在罗马尼亚,但它们真的不是一个地方。
类似细节bug很多,当然,如果你觉得这种小节不用拘泥,那么...当我没说。
《德古拉元年》的故事和叙事都很简单粗暴,毕竟要在92分钟里面塞进国仇家恨、众叛亲离、亲情爱情、与虎谋皮、对抗诱惑、复仇之战、甚至是几百年过后的命运相遇,是很赶的!
所以这部片里的角色,除了德古拉本人,基本都是打酱油似的存在。
甚至我们的反派大boss,土耳其帝国的苏丹王子,除了跳出来说了几句典型反派台词、与主角德古拉完成boss战外,毫无存在感。
值得一提的是,据说反派大boss和德古拉曾经亲如手足,但对不起,完全没从片中get到,好端端一场相爱相杀大戏设定,就这样被生生浪费掉了。
那么继续我们的问题,德古拉怎样变吸血鬼的?
简单来讲,就是他需要借助外力抵御外敌,保护自己的亲人和臣民,而这个外力就是吸血鬼的力量。
而这个吸血鬼的力量从哪里来?
从住在山洞里面的一只古老吸血鬼来。
让人醉了的是,电影居然完全没有介绍这只老吸血鬼的来历,我们只知道它叫卡里古拉(Caligula)(而我google了一下,Caligula这个名字,是罗马帝国第三任皇帝的别称,他被认为是罗马帝国早期的典型暴君)。
这只老吸血鬼外型神似《嗜血菌族》里的血祖,指甲又长又脏,说话还会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
所以当他在片尾恢复美貌,变成老狮子look时,把我吓了一跳。
不过,喜欢吸血鬼题材和男主演员Luke Evans的同学们,应该还是能在片中找到一点儿乐趣。
比如,看男主刚刚获得吸血鬼力量时,一步步解锁吸血鬼炫酷技能:身体复原能力变强、瞬间get千里眼顺风耳、日行千里,不过最吸引眼球的还是“动起来就变身大团蝙蝠”这个设定,看得我目瞪口呆,脑海回荡着:我的蝙蝠装,时尚时尚最时尚。
以及,如果你不介意男主打起架来像开了外挂,那么他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场面还是值得“哇哦”一下的,尤其是最后他开启“体感”模式操控大群蝙蝠打土耳其军队的时候,你会觉得“还能这样?
大开眼界”。
再比如,德古拉和他老婆在一起的戏,基本没穿上衣,于是你有大把机会慢慢欣赏Luke Evans的肌肉,顺便一提,本片有几次床戏。
什么?
你还关心他老婆美不美?
好吧,有胸!
再顺便一提,饰演德古拉儿子的小演员是Art Parkinson,也就是《权利的游戏》里的瑞肯大帝。
他长得越来越像布兰了......再再提一句,不知道导演是不是想致敬科波拉的《惊情四百年》,里面好几个镜头都神似啊。。。
比如德古拉穿刺敌人的剪影啊,他老婆从高塔上掉下去的那个镜头啊,还有他抱着她老婆泪奔的那个镜头啊。。。。
故事背景介绍:穿刺公(影片中的男主):弗拉德三世,瓦拉几亚公国的大公。
因瓦拉几亚曾是奥斯曼帝国的附庸国,弗拉德三世曾是奥斯曼帝国的人质,因政治原因,三次担任瓦拉几亚大公,曾因拒绝向奥斯曼帝国纳贡被入侵,总能击退奥斯曼帝国军队,并把尸体穿刺在木桩上。
因此后世给他加工美化,变成了吸血鬼的原型。
但后来被奥斯曼帝国击杀,头颅被防腐处理挂在树桩上示众。
奥斯曼帝国:政教合一的国家,首领就是苏丹,当时的苏丹是默罕默德二世,强大的奥斯曼帝国原本起源于土耳其,后因实力强大,不断多外扩张。
影片中的背景还算吻合,弗拉德曾在土耳其当过人质,影片中写的是被奴役为士兵,弗拉德拒绝向奥斯曼纳贡,抗击奥斯曼入侵,把敌人尸体钉在木桩上,因此得名穿刺公。
影片中服装考究,欧洲宫殿气势恢宏,风景画面优美,成为吸血鬼后能控制蝙蝠,自己跑的快还能变成一群蝙蝠在飞。
影片中女主也挺好看。
吸血鬼的特点:怕银、怕阳光、渴血。
吸过人血后还怕十字架。
剧情:男主曾是奥斯曼奴役附庸国时抓的童子兵,男主被冷血训练成杀手,影片开始,男主已回到自己国家当王,面对奥斯曼帝国再次来领贡品,还提出新的要求,要求男主的儿子和1000名童子兵去给奥斯曼服役,男主拒绝,来到山东跟被诅咒的吸血鬼交易,继承了吸血鬼,获得了力量、速度、听力,他独自击杀了千名奥斯曼先锋兵。
后奥斯曼速度集结了15万军队,男主只能将吸血鬼能力传播给族人,打赢了奥斯曼。
后来又用能力打开了乌云,阳光杀死了他传染的吸血鬼,男主又被血液复活到了现代,再次遇到她曾被奥斯曼残杀的妻子。
在民间流传中德古拉被视为吸血鬼起源,应该算是吸血鬼的鼻祖了。
很喜欢吸血鬼的片子,因为神秘,因为永恒。
可是在最近几年,认知中阴深、恐怖、丑陋的吸血鬼形象渐渐被《暮光之城》《吸血鬼日记》等新时代吸血鬼片子冲刷差不多了,我慢慢的习惯吸血鬼活在阳光中,习惯他们的孤独和无情,忘记吸血鬼本应该怕光,是一个永生只能隐藏在夜色里的人。
《德古拉元年》再次将我的记忆拉回到黑暗中。
15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四处征战,幼年的德古拉被当做附属国的人质送往土耳其苏丹身边,接受非人的训练和战争撕杀,成为了他战争机器中的一员,成年后的德古拉厌恶再用血腥沾满双手,便和昔日的战友,现在的苏丹穆罕默德辞别,回到自己的家乡当上了王子,过起了和平的生活。
一次土耳其侦察兵队伍的意外失踪,让穆罕默德怀疑德古拉对自已的忠诚,于是下令德古拉必需上交1000名15岁左右的特兰西瓦尼亚少年到土耳其参军,并让德古拉的儿子当作人质以表忠心。
想起自己曾经受过的折磨,德古拉不想让儿子走自己的老路,他的反抗激怒了穆罕默德,曾经的兄弟反目仇,德古拉的国家和子民将面对毁灭性的灾难。
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和国民,德古拉王子向黑暗之子借助力量,约定三天为期限,在这三天里利用吸血鬼的能力打败帝国,如果德古拉能在这三天里坚持住吸血鬼原始的欲望—不吸食人血,那么三天后,他便能恢复原来的自由身。
第三天的黎明,阴险狡诈的苏丹利用偷袭杀掉德古拉的妻子并挟持他的儿子返回了帝国。
为了拯救儿子,在阳光里变得虚弱的德古拉吸食了妻子的鲜血,拥有了超自然的力量,他召来乌云,将整个世界变成了黑夜,在黑夜里他纵横驰骋,带领着被自己转化的吸血鬼们杀死了苏丹。
然而,吸血鬼们开始享受这种力量带给他们的无敌,希望永远拥有这种超自然能力,并要杀光所有不是吸血鬼的异类,德古拉为了保护儿子和人类,他再次选择了牺牲,撕开乌云,让强烈的阳光将所有的吸血鬼燃烧殆尽,他自己也变成了永生的干尸。
这是一部从根本上讲述了吸血鬼怎样诞生的电影,在这部片子中,吸血鬼不再是我们以往所见到的,外表温文尔雅,内在却嗜血凶残,而是大义,正直,不得已的残忍,更给我们展现了吸血鬼温情、血性、霸气的另一面。
为了保护妻儿牺牲自己的自由,把自己交付给黑暗魔鬼;当子民发现他变成恶魔焚烧他时,他即便是如此的愤怒,却依然肩负起拯救国家的重任;在向苏丹展示力量示威时,他却又残忍的用长矛穿刺了数以千计的土耳其士兵。
这不再是一个平时我们所看到的活了千年的吸血鬼,总是淡然看惯一切的优雅绅士。
这是一个活生生的有着丰富感情的男人,英勇的国王,慈爱的父亲,温情的丈夫。
一直以来,我都在想,欧美国家的人那么少,却总能把需要有气势的地方拍摄的如此宏伟壮观、磅礴震撼,而中国这么多人,国产剧却总能把大场景给拍成小气的零散人群?
这部片子做的同样相当精致。
无论是连绵的山脉还是十万军队,无论是成堆的银币还是成群的蝙蝠,场面之大令人窒息,并且和影片本身的风格配合的完美无暇,阴沉灰沉的色调,明亮辉煌的灯光,血腥的杀戮,冷暖的交错,让人从温情渐到冷血,感受德古拉从坚强到残忍的变化。
他为了保护家人而战斗,一怒为红颜,他自甘堕落获取黑暗力量,但却一直坚守着心灵最深处的正义,拒食人血甚至不惜自毁。
恶魔也有成为恶魔的理由,有的时候,或许恶魔也有着天使的一面,也许恶魔就是天使,天使也是恶魔。
“Why think separately of this life than the next, when one is born from the last? Time is always too short for those who need it, but for those who love, it lasts forever.”— Dracula Untold当我们能够再续前缘,又为何认定来世并非今生。
“德古拉”相信很多听说过这个名字的人会立即联想到——吸血鬼,没错这位就是传说中的吸血鬼起源之一。
那位一身黑红装备,面色苍白,长着一对可以伸缩的獠牙,永远住在一幢暗无天日的哥特式城堡中的单身贵族,一般情况下我们习惯性的在他的名字后面冠以“伯爵”的头衔,这都要归功于多年之前大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执导的一部作品《惊情四百年》,这部制作阵容无比豪华的影片,成功的将“德古拉”这个人物推广到了全世界。
而德古拉这位牛掰的人物,在历史上还真就确有其人,是为中世纪罗马尼亚的民族英雄。
他的爵位更高,在战争中的手段也更为残忍,将战俘从臀部插入一根长长的木棍然后一直穿过整个身体从嘴巴出来,再将木棍高高树立而起,这是他最爱使用的穿刺之刑,而他也就得到了本片中的称谓——穿刺大公,身为一个公国国君的他,为了守卫自己的领土和信仰,保护自己的家人和臣民,不得不站在了不可一世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对面,与这个当时横扫整个欧亚大陆的超极大帝国为敌,绝不是他和他的国家能够办到的,于是借助非人的力量,借助来自黑暗中强大而邪恶的力量,而这一切的代价——想必很多人都能猜的到。
影片将史实中存在的德古拉与传说中的那位吸血鬼伯爵的故事结合到了一起,将残酷的战争与强大的吸血鬼相合并,并辅以国仇家恨,爱情与亲情。
把一个关于吸血鬼祖宗的故事改编的相当丰满,爱恨情仇的戏剧冲突也相当激烈,那漫山遍野的插在木棍上的尸体,在夕阳下的那效果看起来,呃…………冷气直冒啊。
在视觉特效的处理上也还算说的过去。
除了各位主演在知名度上稍显凄凉之外,其他的一切都还算不错。
嘴唇上沾上几滴鲜血,这位晒足了日光浴的吸血鬼头子,居然又活过来了,这后面还会不会有故事……难说哦!
霍华德·我不是鸭子·斯塔克今年在电影里可没少干缺德事,赛车耍赖就算了,现在已经发展到拐别人小孩这种恶劣行为了。
拐小孩的目的就是为了把小孩养在自己身边,以后跟着自己姓斯塔克。
本故事的主人公弗拉德亲王年轻时在土耳其跟霍华德斯塔克是一起学习烤肉技术的同学。
后来学成归来的他用一只特大号的烤肉签子穿死了一只贪财恶龙,为了纪念自己的功勋,就用龙的图案来装饰自己的铠甲了。
得知自己的老同学要带人来烧自己的铺子、抢自己的儿子,弗拉德亲王病急乱投医的跑到山里去请教隐居在那里的知名起夜家泰温兰尼斯特。
在老泰温的指点下成为吸血鬼德古拉的男主角基本上进入了开挂状态,在战场上的表现就像是在打最低难度的真三国无双,唯一的弱点就是技能冷却时间过长,一冷却就是一白天。
敌人的几万大军都被他轻松干翻。
最后他冲入了霍华德斯塔克的大本营。
身为资深人民币玩家的霍华德穿了一身黄金甲,手里握着一根德古拉最害怕的银剑。
拐了别人儿子据为己有的他还不要脸的表示“朕不给你不能抢”。
然后他就加入了德古拉的超值午餐。
五百多年以后,德古拉来到第二座城市,这里的人们称它魅力之都。
他在这儿遇到了转世以后的妻子,两个人相谈甚欢,完全没有意识到他们被泰温尾行了。
后者一副“我在下一盘很大的棋”的表情。
全剧终,无彩蛋。
身为一个剧透爱好者,我对这个电影的感情实在有点矛盾。
一方面它的剧情设置真是太给我省事了,另一方面又太不给我发挥的空间了,居然能让我这么啰嗦的人三言两语的就剧透完了。
导演使出浑身解数总算是把电影抻到了一个半小时的长度。
故事的主线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假如给我开三天挂”,影片的时长也基本上平均分配给了这三天,每一天打一打闹一闹聊一聊就这么过去了,坐在一旁的导演一定很欣慰“太好了,又混过去三分之一的时长,继续这么重复两次事就成了。
”看主角切菜一样的秒掉成片成片的阿拉伯士兵其实还是挺过瘾的,只不过打斗场面基本上跟剧情一样平淡无奇,所以也就仅仅是“挺过瘾”而已,离“满足”的水平差的还远。
剧情方面也并非一无是处。
我喜欢的是亲王手下的人发现他是吸血鬼后开始狼心狗肺的折腾他,结果亲王挺过去之后非常屌的走出来,环视众人,厉声呵斥“保护你们的不是上帝!
是老子我!
”英雄人物当受气小媳妇、忍辱负重的戏码早就看够了,这种霸气外露型的才是观众喜闻乐见的。
现实中也常常有那种做不了什么贡献只会打嘴炮拖后腿的货,唯一擅长的就是抢占道德制高点。
如果他们能把精力都花在改善现状上,也就没那些闲心去整那些没用的了。
看主角骂这些熊玩意儿简直比看他插死了数万阿拉伯士兵还爽。
吸血鬼德古拉的原型正是历史上的“穿刺公”弗拉德亲王。
这电影的故事有趣之处就在于,除了男主角是个打不死的吸血鬼这点是超现实的之外,其他很多细节居然还都挺符合历史。
比如弗拉德亲王喜欢插人,他曾经在奥斯曼帝国当过人质,后来因为拒绝进贡而与奥斯曼帝国开战等等。
最有趣的一点是,历史上弗拉德的妻子是跳楼死的,而本片中的女主角也是从楼上掉下来摔死的。
编剧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尽可能的靠近历史,这种态度还是很值得肯定的。
几年前看过部英国片叫《塔玛拉德鲁》,冲着女主角杰玛阿特登,因为那年看了她演的《诸神之战》与《波斯王子》,对她印象深刻。
我最早记住本片的两位男主演卢克伊万斯与多米尼克库珀就是在那部电影里。
他俩算是情敌,都喜欢杰玛阿特登扮演的女主角塔玛拉。
那部电影除了有这三位我觉得外形不错的主演之外,别的倒没什么好说的。
不过有意思的是,当年那三个主演这两年都跑来演吸血鬼片了。
前两天刚看了杰玛阿特登主演的《血染拜占庭》。
至于多米尼克库珀,早在本片之前,他还参演过《吸血鬼猎人林肯》,那里面他是林肯的师父,虽然本身也是个吸血鬼,但干着猎杀吸血鬼的活,反正跟本片里他的角色差不多,就是跟吸血鬼不对付。
包治百病的漫威大法给了同行们不少启发,其他的片厂也都在琢磨着如何能复制漫威的成功。
华纳,福克斯,甚至索尼,都可以利用手上的超级英雄漫画资源,就是环球在这方面最不占优势。
不过要构建电影宇宙也不一定非得靠漫画角色。
环球结合自身实际,想出了“怪物电影宇宙”这个点子,打算让狼人、吸血鬼、科学怪人、木乃伊等经典怪物角色集结一下。
有人不看好,但我觉得这个点子其实挺不赖的。
关键要注意让几个主要角色的风格有所区别,这样集结在一起时会因混搭而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但又不能为了区别而完全割裂联系,不然就没法一起愉快的玩耍了。
不过我觉得环球大可不必像漫威宇宙第一阶段那样一个一个单蹦。
漫威的超级英雄在第一阶段时是需要一个带出一个来慢慢积攒人气的,因为原著漫画是只针对特定群体的,所以拍成电影要一步一步去造势;而吸血鬼、狼人什么的,一直都是风靡全球的重要文化符号,并不需要担心观众对角色不熟悉,完全可以先声夺人的把所有怪物扔到观众眼前,把观众震住以后再慢慢给这些主角一个一个的单独出外传,然后让他们以彩蛋的形式到彼此的独立电影系列里去客串。
前两年索尼的动画片《精灵旅社》就是部不错的怪物大杂烩,不过环球要想构建像漫威那样宏大的世界观,当然是不可能走轻松喜剧路线的,还是得拍动作大片。
但不管是先分散后集结还是先集结后分散,至关重要的第一炮一定要打响。
环球光看到《复仇者》成功以后迪士尼和漫威躺着就把钱挣了,没看到当年漫威赌上身家性命拍出《钢铁侠1》。
确实,漫威第一阶段的《雷神1》和《美国队长1》拍的也就那么回事,但再怎么样人家也已经有了《钢铁侠》兜着,其他英雄只要先出来混个脸熟就行。
如果第一部就扑街,那后面的作品受到的关注恐怕就会越来越小。
这部《德古拉》显然成了哑炮,不但跟《钢铁侠》没得比,就算是比起有些先天不足的《雷神1》与《美国队长1》也稍逊一筹。
不过如果环球肯一直拍下去的话,那早期这些扑街的电影也许还有起死回生的可能。
如我上面提到的,怪物们有良好的群众基础,直接集结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到时候团队作战的电影成功了,观众们自然会出于好奇来回顾早期这些怪物单打独斗的电影(恐怕有不少人都是先看了《复仇者》再看的《雷神1》和《美队1》的吧),到时候就把像本片这样的失败作品给救活了。
只要肯坚持下去,力是不会白出的。
怕就怕环球对待本片就像华纳对待《绿灯侠》一样,拍了烂片以后为了明哲保身索性当没拍过,那前面这些精力、时间就真的全浪费掉了。
今年兰尼斯特和史塔克两家的人在电影方面都很活跃。
本片当老吸血鬼刚出来时那丑的一逼的造型让我隐约觉得有点眼熟,但又没敢认,后来听声音才确定下来果然是泰温。
至于那个小正太,又是那种最让我痛苦的情况,一看到他我就能百分百肯定在别的影视剧里见过他,但从头看到尾也没想起来。
一直到我放弃了,都准备上豆瓣查了,才突然灵光一闪,这不是那老谁家的小谁嘛!
他前几季都在打酱油,最新一季更是压根儿没出场,所以认不出来这个也不能全怪我。
看到最后正太被一个牧师抱走了,忍不住给他脑补了一个未来:小正太改名赛戈莱纳,跟随自己的师父卡瓦纳修士闭关七年勤练武功然后重出江湖……
“如果你需要时间,时间永远都不够;但只要你心中有爱,就是天长地久”———《德古拉元年》 这首歌曲让人百听不厌,是因为你的内心深爱此旋律。
世上万物皆有起始,唯爱永恒。
为了家人,也为了不再被要挟成为真正的王者,选择与魔鬼交易,由英雄变为人人惧怕的怪物,是短视亦是饮鸠止渴,热血过后只剩下“爬进坟墓里寻找希望”的悲哀。
不论电影的诉求和传递的价值观,电影唯美的画面和美妙的音乐就让人难以忘怀,值得观看。
Always be upset, whenever see the worest side of the human being. Hate things about policy and careerist, why can not the world stays peace and love.growing older and older, never find the answer.
Vlad的一生是悲哀的一生。
从小被奴役,变成杀人机器。
长大回归祖国,却没办法保护一方平安。
身负杀神之名,但土耳其的后辈战将没一个服他。
为了祖国变身恶魔,结果一朝事败,居然被国民群起围攻。
最终妻子丧命,国民全灭,儿子失所,身心俱疲。
不过说悲哀的一生也有些武断,因为他的人生没有终点。
或许这段悲哀对他来说只是慢慢长路最初的一段而已。
影片结尾,现代社会Vlad驾轻就熟的撩妹,轻易得手。
或许影射了十几个世纪以来,他每一次都能找到转世的Mirena,伴她到老。
Where Vampires came from
港譯—德古拉伯爵:血魔降生。今天和爸媽一起看。很震撼,撼於弗拉德為家人和國家、子民奮不顧身、犧牲自我的勇氣。一切——壓抑、放棄、決定,都無法想象,他做了最忠于自己的決定。似有後續...
和一个土耳其妹子和罗马尼亚妹子一起看的,看到土耳其坏人sm罗马尼亚的时候那尴尬的气氛。。。#没有啦其实大家都笑成狗了#
一般拉,92分钟想铺垫出庞大的战争和吸血鬼始祖德古拉的心路历程是很难的,更别说分支帮忙饱满剧情了,片尾居然有续集的可能性!!!!
故事讲得一个字烂CRY!一星给卢克的颜,帅
看演员表才发现男主演过霍比特人……难怪那么眼熟……黑暗风格却没有任何亮点。
男主颜值低下,如何演绎我高贵冷艳的德古拉伯爵
冲着主角大大和跳舞叔勉强给个三星吧
燃向的德古拉伯爵不太能适应,摄像取景很赞
皇后颜值赞。剧情如2b漫画一样中二单薄。20分钟无奈变夜魔,用异教徒力量对抗异教徒。天知道这时候他们的信仰中的力量哪儿去了?外有大军压境,内部还要焚化公爵,多么矛盾的人民1。宗教人员多半还是靠不住的。欧洲没被土耳其苏丹征服多亏了苦大仇深的帅哥吸血鬼。
把吸血鬼题材都能拍的这么烂也没谁了
不错不错,打的过瘾,德古拉的妻子也太好看了
是吸血鬼还是Batman,出动数万大军只为个孩纸不得不佩服反派的癖好,欢迎大家走进这个坑爹的奇幻世界。
场面不错,故事丰富,打斗富有新意,很不错的爆米花电影。坑爹的是,居然还给自己安了个钩子,就怕别人不知道你们从古代打到现代去。
因为卢克伊万斯,加一星2025补充。当年看的时候还有一两个月就高考了,家里很紧张,但是那天周末妈妈答应了我看个电影,我看了这个。一家三口在饭桌前一起看的,虽然他俩照例又看走了,但是我记忆犹新,他俩还对卢克赞不绝口呢(我喜欢的男演员没几个得到肯定的)。这个电影让我很幸福。
读简介以为不错,看完发现很多细节粗糙。这类“只要几天内不如何”的设定不好处理,如<沉睡魔咒>干脆让主角梦游去扎针。不过这也不算不能接受。只是本片子其他也比较平淡,没有激起观影乐趣/兴奋点,<沉睡魔咒>至少还有另类幽默。倒是最后大穿越直接到现代有点小意外。
在黑夜传说之后,感觉古代的吸血鬼的故事都不怎么吸引人了,而且为什么觉得不管是背景和故事都好牵强,暗黑风格也是要有故事根基的啊!
看得生气。女主和孩子,弱+愚蠢得过分了。男主也愚蠢得过分了。为何不直捣敌军国土,非得等人家过来屠戮?飞到土耳其,先杀贼王,一晚上都应该能解决战斗了吧!
故事的角度算是有新意,可惜没编好。luke露肉还是挺美的,听说他是gay,那拍吻戏不知道啥感觉?有冰与火里的泰文兰尼斯特,有双鹰一样的眼睛。
呵呵……每年都有这么一出“魔幻/奇幻大剧”。快进看完的。14/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