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之三
3/4,四分三个家(港),Миму Пепо Тати,Mimu Pepo Tati,Three Quarters
导演:伊利安·梅泰夫
主演:Mila Mihova,Nikolay Mashalov,Todor Veltchev
类型:电影地区:保加利亚,德国语言:保加利亚语年份:2017
简介:影片讲述了居住在索非亚郊区的普通一家三口的故事。托多尔是一个天体物理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单身父亲。他对土星环的观测研究深深着迷,因此疏忽了对两个孩子的关怀。大女儿米拉有着不同寻常的钢琴天赋,但她对自己的不自信感到焦虑。调皮的小儿子尼基总试图用恶作剧和荒唐的把戏来分散米拉的注意力,这让米拉备受干扰。米拉即将前往德国参..详细 >
中间看睡着了…经过漫长的日常琐碎生活,最后三个人合流那里确实有点美妙
生活绝大部分时间是无聊的…一地鸡毛
上影节看片记录里的最喜欢,在几乎无缝可钻的作品丛林里给出了观影新视角。它抽掉了大多数电影都会填满的东西,连观众都可以放空观看,想起来它有很多的无,可是又其实什么都在了。听说男孩子演得超自然超好,可是就浑然一体到没注意,一镜一镜都很妙很值得回味的电影。
4/10。80分钟都觉得冗长…
钢琴老师评价李赫特:在他演奏之前,一切都在他的脑海里。感觉导演对电影的掌握也是如此。
SIFF第17部。最扯淡的电影。
电影呈现出一种丢了魂般的流动状态,在琐碎的生活碎片中去捕捉哀伤的真相。3/4,用缺失来铭记亲情,非常美的留白电影。
真的是很日常了
影像的留意或刻意隱藏使電影的角色的情感更加直白,開頭和結尾的鏡頭,中段幾段小朋友之間的對話,都非常好看,後來才知道有影評人說導演的偶像是候孝賢,就完全能夠理解了。生活碎事與片段,小演員演得超好。
行云流水的好片子都有个特性 起初不咋地 但细细想来 便有温暖包围全身的感觉。经得起推敲 值得二刷… 不爱电影的想必要睡着了。#上海电影节# 特别感谢今天坐在前排一直制止旁边人说话吃东西的小哥哥@朵云轩杜比
中部地区普通家庭的缩影
弱剧情版强尼凯克,摄影还没强尼凯克好看。
#HKIFF# 家庭断片。孩子的视角。(“你曾觉得孤独吗?” “即使在人群中也是。” “怎样意义上的孤独?” “就好像他们占据了他们的世界,我占据了我的。”)
极弱情节,日常对话,小波小澜,无事无非,小孩困境=大人困境=人的困境,家庭飘忽,母亲缺失,姐姐小才,弟弟无聊,爸爸行尸走肉,城市寻子,山中找熊,找吃掉一家人、吃掉全人类的熊。影片索然无味,金豹煞有介事。
3.5
D+/ 镜头的限制、空间的延展与人物的“激发”。想法执行得挺坚决但似乎还是过分松散了,尤其是后1/3叙事时间陡然收缩后效果马上就出来了。个人而言则是似乎还没完全看进去就结束了……
作为一部追求自然的电影声音设计明显做过头了。景框比较紧,但剪辑太松。侯孝贤和诹访敦彦的剪辑是很紧的。
想必导演也有那种“I don't belong here”的beat吧
补标
开个大师班教教国内导演如何调教演员状态可好…空间限制人物,人物却反过来用状态创造知觉上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