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日本电影凭借着《午夜凶铃》席卷东亚恐怖电影市场,这部电影的特殊之处不仅仅是它开创了一种新的恐怖电影范式,更重要的意义是,《午夜凶铃》诞生于东南亚经济危机全面爆发时期,电影暗含着一种绝望的态度。
而泰国恐怖电影在此期间鲜有亮眼之作,直到2004年《恶魔的艺术》和《鬼影》问世。
这两部电影的共同之处就是都体现出了“因果轮回”这样一个观念。
将这一观念放在泰国恐怖电影传统中来考察会发现,“因果轮回”其实是泰国恐怖电影的创作母题。
《鬼影》之后的恐怖电影大都基于“轮回”这样的创作理念,并将泰国浓厚的佛教文化根植于电影之中。
泰国恐怖电影和日韩恐怖电影最大的不同就是,泰国恐怖电影不会任由其恐怖氛围肆意蔓延,而是讲究人行为的报偿。
恐怖电影在泰国整个电影产业中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恐怖电影母题的一种构建。
“古老传说、复仇的女性鬼魂 、古老信仰 、黑魔法与中邪 (鬼魂附体) 、爱的毒药。
”这五大主题相互渗透,彼此影响,在叙事层面达到某种和谐统一。
拍摄于2004年的《鬼影》,至今在豆瓣上保持着7.7分,很多影迷都对这部电影赞许有加。
《鬼影》到底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爱而不得,因爱生恨的故事。
其中包含着阴谋、残忍、懦弱,在这部电影中,我们看见的不是一段感情的消亡,而是一个灵魂的陨落。
一个被排斥在主流边缘并且有些自闭的女大学生和一个学校里喜欢摄影的男生相爱了,这段爱情并没有被公之于众,恰如一段见不得人的“偷情”。
白天,男生和其他人一样排斥、欺负这个女生,夜晚,他们相拥而眠。
对男生来说,这段感情更像是一种经历,对女生来说,却是“救命良药”。
男生厌倦了这段感情之后,朋友表示帮他处理掉这段感情。
于是,悲剧发生了。
他们对女生施暴,并拍下了照片以示威胁。
然后,女生回到了家乡,最后因为滥用药物在医院自杀。
这是结束,也是开始。
从《鬼影》的故事上来看,“因果轮回”依然是其内核,电影中的“轮回”包含了复仇鬼魂和爱的毒药两大主题,并引入了东方的哲学思考。
在这部电影,我们依然需要关注到人性中恶的那一部分,而且,我认为,所有的恐怖电影其根源都是因为人的作恶。
而《鬼影》让人称赞的是,电影把“轮回”这一抽象概念做的非常饱满,并且没有以此为噱头,而是将之融于电影叙事之中,呈现出了一种非常本土化的气质。
并且在表现“恶”时,导演用了具体的行为,给出了足够的理由为后来的故事做铺垫。
电影中有很多细节做的非常到位,比如男生经常脖子疼、体重莫名增加身材却没有变化、男生突然坠楼等等,这都是因为那个女孩在他身边。
当男生不得不住进精神病院后,早已成为鬼魂的女生似乎真的得到了这个男生。
如果说电影是一场梦,那么恐怖片就是一场噩梦。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噩梦是内心邪念的投射。
当噩梦进入现实,悲剧就会出现。
《鬼影》是一部恐怖电影,也是一部关于爱情的电影,怨念构成了电影中爱情故事的基础,也成为女生久久不愿离开人间的原因。
或许有些影迷会将女生的行为理解为报复,而在我看来,这只是一种渴望。
换言之,即便女主变成了鬼魂,她依然渴望得到爱,唯一的办法就是将南笙变成和她一样的人。
“你们知道吗?
有时候,鬼魂会舍不得他们的挚爱。
”“一个死去的人,要回到生前的世界,不是为了传递讯息,又是为了什么?
”看完《鬼影》之后,忽然明白,其实在恐怖电影中,最恐怖的并不是导演呈现出来的东西,而是导演没有呈现出来的那一部分,比如人性中的恶。
最近看鬼片比较多,刺激一下疲惫的神经。
不然老让我觉得自己如同鬼魅一般在看这个世界,可以选择性的看到我牵挂的人,可以忽略掉我认为不存在的人。
男人,怎可以用一句“年少无知”仓皇而逃?
心里的鬼摆脱不掉。
女人,怎可以如此哀怨?
助长了人渣的焰气?
看完已经好几分钟了,心还跳跳,还慌慌,搞得俺这段时间都不敢碰照相机、摄像机了……本来还准备去机房看寒假拍的带子的,想去暗房洗黑白照片的,都不敢了。
影片本身,镜头确实很漂亮,尽管我是用扇子挡着屏幕看完的。
男帅女靓。
开始航一直在旁说,找朋友不要找痴男怨女。
太恐怖了,还是简单点好。
后来则变成了帅哥靠不住。
应该是男人都靠不住,虽然女孩那样的期待她的“男朋友”可以保护她,可以拉她一把,没想到的是竟然成了帮凶。
因爱生恨,怨恨之极,那还是爱吗?
狭隘的爱自己,而已。
我相信这部电影在14年前应该还是蛮恐怖的,可惜禁不起时间的考验,吓人的手法过时了,红色的、不清晰的、闪烁的鬼影,看着内心毫无波动。
音乐和音效也是为了恐怖而恐怖,而观众的惊吓阈值早就被提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我觉得经典的恐怖片,不是用恐怖的形象来吓人。
而是利用未知,引诱观众发觉自己内心的恐惧。
最后实在忍不住想吐槽一下演员的颜值,除了男主还可以,其他的选角真的一言难尽。
日本的恐怖片是跟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强相关的(贞子中的录像带,电视,以及照片/咒怨里的日常的房子)可以说恐怖是来自于这种熟悉的物品的突然崩塌/不确定性/突然意识到的邪恶的象征与载体性(贞子的录像带与照片):女鬼与其生前是不是人都没有关系,本身被物化/死化/非人化。
而泰国的鬼本质上还是人,恐怖也只是人与人关系的显露(重新发现)/异化(从人与人变成人与鬼,从人的爱到鬼的怨恨)/到最后的“附身”(对于人主体的反噬)。
这里照片以及摄影是为了第一个环节所服务的,所以虽然贞子与鬼影里都有照片的出现,但是本质是不一样的。
相比之下西方的恐怖片的涉猎范围就更广,毕竟是拥有宗教/精神这一独特的优势,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着重于象征:象征本身是两者的综合:上帝/世界精神的本质(例如僵尸/拉撒路/耶稣的死而复生,克苏鲁神话中的疯狂的旧神)和我们自身的本质(巫术(女巫)/恶魔(驱魔)/疯狂(闪灵))。
这里就不再多讲。
相对于坠楼死的三个朋友来说 男主角最后还是活着真的是太大快人心了这种不要脸的主儿就应该被这样折磨
目前为止我看过的最恐怖的电影. 看完这部电影半年后的现在,想起来最后的结局还会打冷战.这就是是所谓的心理恐怖.不是美国血腥电影制造的视觉冲击所能比得. 让恐怖留在心里,这部电影做到的相当高的程度.亚洲的恐怖电影算是追求心理恐怖,比欧美的电影强很多(虽然后来美国仿照他们理解的心理恐怖拍出了电铃惊魂,但是说实话,真的一点不成功.不光是他们始终不能接受"鬼不是人"的思想,最重要的是他们只是照猫画虎的拍了"心理恐怖"电影的表相,而没有真正理解,到底什么能触动人的恐怖神经.)但是亚洲的电影也分不同.现是日本的,算是大哥了,但是看过类似咒怨,午夜凶铃之类的经典后不难发现,日本的恐怖电影铺垫太过冗长.真正的恐怖瞬间其实很少. 他们大多不屑于过程的恐怖,就是说,前边就算你感到气氛再可怕,也不会发生任何事情.不到最后,真正恐怖的鬼是不会出现的.所以看日本电影,一定要有熬到最后的耐心.然后是韩国的,其实我都不太想提,在韩国电影里,恐怖的成分不多,顶多营造点气氛,真正向咒怨里的鬼爬和午夜凶铃里的电视这样的超经典镜头基本没有.没有新意,而且鬼的感情都十分丰富,一不留神就发展成人鬼情未了了. 还有中国大陆的恐怖电影...这个...就更不能说了..其实这种电影很适合在电影院里看的,因为配合这强大的音效和视觉效果,国产电影特有的一惊一乍还是挺有效果的。
但是这种电影就跟欧美的血腥片一样没有任何技术含量。
然后说这部鬼影。
鬼影与众不同,它属于那种从头恐怖到尾的恐怖片。
从开始的铺垫,很快的营造了恐怖气氛,这是间接恐怖。
然后就接上日本恐怖电影中的高潮——来自鬼的直接恐怖。
不论是床上的鬼,楼道间的,墙外顺水管而下的,都十分有震撼力就是这时,当看惯日本片的我们认为高潮已过的时候,它才向我们展示真正的恐怖——心理恐怖。
当影片最后揭开一切悬念的时候,没有面目狰狞,没有尖声惊叫,没有生死时速,只有一张飘落的相片,以及一连串的回放。
让你从心里发冷的恐怖恐怖的最高境界也不过如此了。
http://musescalliope.blogspot.com/
一个爱得不够。
一个爱得太深。
对他来说,这也许只是场过家家,是他找到理想伴侣之前的消遣。
对她来说,这段情却成了她的全部,可惜所托非人。
被伤之后,她怨过恨过,最后还是舍不得,放不开。
所以她决定,与他同行一辈子,直到死神再次将他们分开。
目前为止看过很多部恐怖片。
比起美国电影满是血腥暴力,日本电影纯吓人,韩国电影拍到最后把自己都绕进去了,我还是更偏爱泰国的片子。
故事完整,逻辑上没有大纰漏。
而且重要的是,有因必有果。
P.S.谁知道后半部火化一幕的那段纯音乐叫什么名字?
对能提供线索的朋友感激不尽。
电影的恐怖不仅在于画面,更在于背景的声音,镜头的剪接和观众的心理。
很多场景如果没有特殊的制作可能很普通甚至很温馨。
电影中有个镜头:电视上在讲螳螂,螳螂交配后,雌螳螂从头部开始把雄螳螂吃掉。
这在螳螂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就像你饿了去吃饭一样正常。
如果作为人看来,恐怖吗,我想想觉得比这电影恐怖得多。
电影中的报复来源于强奸,有很多由强奸引起的不惜以牺牲生命为代价的报复。
强奸是对女性心理的极度摧残,特别是在东方传统的贞操观念下,是一种难以饶恕的罪过。
犯下罪过就要接受惩罚。
如果想逃过惩罚,鬼就已经在心里出现。
其实在这部电影中鬼也基本上没有真实出现过,除了最后照片中的影像和体重的异常,鬼一直都只是出现在男主角的心里,在他的臆想的世界里。
《门》里也出现了鬼,看到最后才明白所有的鬼都是陈坤的臆想,都是来源于他犯下的罪。
鬼没有实体,就像空气一样看不见摸不着又无处不在,就像你不能把空气怎么样,你也不能把鬼怎么样。
犯下的罪过又没法悔改,所以鬼不可战胜。
鬼可能存在,就像电影中那样平常人看不到;或者根本就不存在。
这对于我们来说,其实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人内心要有所敬畏。
西方宗教的神就是存在于人心中的一种敬畏,鬼也是存在于很多人心中的一种敬畏。
只是要人知道,其实它一直在看着你。
如果犯下罪过,惩罚不可逃脱。
如果心里有鬼,鬼就无处不在。
最近时常感到疲惫,颈椎酸痛,有时会压迫神经,引发头痛,于是想起前几日刚看的泰国电影《鬼影》。
除了各种诡异现象,男主角还时常感到颈椎酸痛,去医院检查也找不出原因,后来偶然发现原来是自己脖子上一直背着的前女友的冤魂所致。
冤魂之所以如影随形是因为在女友受伤害时,他不仅没有挺身而出,反而为了所谓兄弟情意间接残害了女友。
曾经参与罪恶行径的人一个个跳楼自杀,影片结尾男主角也从楼上摔下,却没有死,头上缠满纱布,目光呆滞地坐在精神病院里,可脖子上仍骑着那个冤魂。
我们每个人的肩上也许都有一个鬼影,它可能是自己无法面对的一段往事,不曾告人的一个秘密,曾经亏欠过的人,也可能是对家人的一份责任,对社会的一份担当,或是生活中的压力与困难。
这个鬼影都是我们自己背上的,但是一旦扛上就没那么容易卸下。
无法面对的往事总要面对,曾经亏欠的人总要偿还,担负的责任无法转嫁于人,压力与困难也很难逃避。
鬼影,今天你背了没有?
很长段时间我不敢再看恐怖片,因为不看恐怖片已是日日噩梦,更何况经受恐怖片的折腾。
我以为我再不会看恐怖片了,就像有的人以为这辈子不会再爱人一样。
而当我不再做噩梦的时候我又开始想念我的恐怖片了,就像一个受伤的女人好了伤疤忘了疼又开始爱一个人一样。
几年前看《午夜凶铃》,晚上一个人在家,看完后不敢关电视不敢打电话,只一个人缩在客厅的沙发里,直到后来梦着贞子睡着,那以后我以为我不会再被恐怖片吓着了。
当我再看《吓死鬼》的时候我开始明白,实际常常超出我们的想象。
而对我来说最吓人的恐怖片不是血腥的画面,不是残忍的肢体解剖(我看《电锯惊魂》的时候还真没什么恐怖的感觉)。
而是原于剧情接近现实的残忍。
《鬼影》在我开始看的时候并没那么很被吓着的感觉。
感觉照片上有影子是很平常的剧情,任谁看上十到二十分钟就能把剧情猜个大概。
用恐怖片的标准来衡量的话真是算不上什么上乘的恐怖片。
但也许我应该从其他的方面来理解认知这部片。
用看爱情片的眼光去看去理解应该更深刻吧。
很多恐怖片都以女人为主角,同时又以爱情为线索。
这大概也暗暗的说明了在爱情中女人最容易深爱一个人而无法释怀,爱情同时也是人间最易让两个原本陌生的人结怨的情素吧。
影片以自由摄影师Thun携女友Jane参加大学同窗聚会回家途中发生车祸,Thun唆使女友逃离现场,企图一开始便给观众造成悬念的后果。
同时也通过开始这么一个小小的镜头就告诉了大家Jane的男友Thun是一个怎样品质的人。
通过照片上有奇异的光而逐渐向人们陈述曾经一个自闭的被所有人排斥讥笑的女大学生,在大学里和喜爱摄影的男生Thun相遇从相爱到分离的爱情。
女生依依不舍,男生已去意已决。
一个爱得太深,而一个还爱得不够。
偏偏她还那么倒霉的爱上一个如此懦弱不敢担当的男人。
可即便如此她还是爱他,连死后都不舍离去,日日在他肩上旋转。
剧看到这里不单是恐惧,更深的是悲哀与伤感吧。
这一切怪不了谁,即使要怪也只怪她爱错了人。
但她不醒悟,她坚持她的诺言,“爱他一生一世”。
但她的爱才是他最大的惩罚吧。
他背负一生的爱,是他一时欠下的债。
我倒觉得拍得很香港,但是为何也学香港那些死气沉沉的剧情啊。
130公斤,我还试了试骑在别人肩膀上的感觉,我们是40+64kg的重量
当所有桥段都用完时,影片自然而然地结束了。
90分钟看的像9个小时 如坐针毡
最后一幕是此片的大爆发
没劲
做了坏事,我就让你生不如死。我会不停的折磨你,折磨你……
第一部泰国片
就是因为看了好评才看的 也不过如此 挺一般的俗套的剧情
最后那个骑在男主角身上的女鬼其实看之前就听过了,以前类似的鬼故事也层出不穷,找的原创我看也难.但原创肯定不是出自这部片子.关键是明明知道了情节,到最后那一幕还是被吓了一小跳....
第一次看泰国鬼片就被吓到。。。
刚看到第28分钟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泰国鬼片彻底沦为青春偶像外加泰国国力的炫耀片了
某人说很好看,我脚得一般般啊~~
脖子为什么痛呢……啊,好寒。。。
先看了美版的,剧情都知道了,那就不恐怖了!
相机鬼影,暗房,水中长发......虽有几处新意,还是仅此而已。
又是泰国片。我说我不喜欢泰国的还看了一堆泰国片,罪过罪过。
被严重剧透了了
在西宁青旅看的 就还蛮烂的 智商捉急
27 Apr 2013。我了個去昨晚靈光一閃倆人搬張椅子湊在宿舍看鬼片 挑了這部 無聊到跟什麽一樣 身邊閨蜜一直時不時驚呼捂眼睛 整一部就像和諧社會主義下的片 好端端的鬼片弄個主旋律弘揚 所謂害怕點都在“哎喲他怎麼突然就把一張臉dui向你”這應該被標記為噁心片不是鬼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