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女神是一辆1967年产的雪铁龙,因为她,远在日本的柳屋良安来到澳大利亚,遇到了一名神秘而美丽的盲女迪雅扎。
住在东京的柳屋,有一些特别的朋友。
他在家里养了很多蛇和蜥蜴,他买来新鲜的小白鼠喂它们,和它们聊天,或者有时候就静静的看着它们。
虽然有个女的经常来看他,但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几乎不说话。
柳屋在网上订购了一辆1967女神,他把动物托付给人照顾,一个人飞到了澳洲。
他到了澳洲,却没见到卖主。
他遇到了卖车人的表妹迪雅扎。
她告诉他,她表哥和老婆因为卖车的价钱问题吵了起来,表哥一枪打暴了他老婆的头,然后又一枪打暴了自己的头。
这里,其实我相当怀疑是她杀了她表哥和表嫂。
导演并没有交代的十分清楚,甚至有些前后矛盾,一切都是由迪雅扎口述代为交代的,而她身上还带着把手枪。
她说的是否真实,无从知晓,这样的似是而非,看来是导演故意为之的。
“非动非静,非能感到非不能察觉,非有物非无物,神秘、矛盾、模糊的状态,是我于这部电影想捕捉的神韵”,导演的这段话说明了这部电影的风格和主旨,但看似又什么都没说,状态和神韵都需要你在电影中去细细体会和幻想。
再回到电影里来。
迪雅扎还告诉柳屋,这辆车的主人其实另有他人。
于是柳屋和迪雅扎一起踏上了一段寻找之旅。
在澳洲广袤的大草原上,一条路从远方伸向远方。
女神行驶在路上,头顶是蓝天白云,颜色是那么鲜亮晃眼,显出一股荒谬的不真实感。
两人一起上路,而这段旅程对他们却有着不同的意义。
柳屋为了女神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虽然他依然怀念东京的面条,但他已经不可能再回去了(用同事破译的密码盗取钱财而受到警察通缉)。
虽然能够得到女神,可以开着女神到处游走,可以随心所欲的生活,可以忘记怪味而模糊的东京,但未来究竟怎样似乎并不在他的计划之内。
而对迪雅扎来说,她要回去的是一个曾经她努力逃离的地方,那里是她的家,却并没有值得留恋的童年的美好回忆。
这次不仅要重新去面对,更重要的是她需要和过去有一个彻底的了结。
她来自一个怪异的家庭,她的外公是个控制欲和占有欲极其强烈的人,他控制着整个家。
在外婆死后,外公和他的女儿也就是迪雅扎的母亲玛利一起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并且与她发生了关系。
迪雅扎就是外公和母亲乱伦的产物,她的天生失明便是这庄罪恶的报应。
更让人不齿的是,外公还强迫迪雅扎和他发生关系。
这次回去,她要亲手杀了他。
去到目的地需要五天的车程,一路上陪伴他们的除了蓝天大地,还有无尽的回忆、慢慢萌发的爱情和在这趟怪异的旅程中渐渐发生的蜕变。
第一天,他们上路。
晚上在旅馆,他们相互介绍和了解。
(三年前,迪雅扎遇到一个在戏班表演的拳手,她求他开女神带她离开这里去她表哥家。
虽然路上险遭拳手强奸,但最后还是和女神一起到达了城里的表哥家。
)第二天,迪雅扎在车上听广播,当地的电台正播发朴告。
迪雅扎说三年来她都没有听到她一直想听到的那个名字。
柳屋在路上发现了一条蜥蜴,他想捉住它,却被它咬住了手指。
晚上,他们住在内陆最古老的一座旅馆里。
柳屋教迪雅扎跳舞,在欢快的乐曲声中,她随心而舞,美的象个精灵,象个天使。
(十年前,外公开始对迪雅扎下手。
母亲没有阻止外公,却只是将其归罪于自身的诱惑和罪孽。
她要迪雅扎和她一起一所破教堂里按时祈祷,请求上帝宽恕他们的罪孽。
为了悲剧和罪孽不再发生,母亲带着迪雅扎一起自焚。
迪雅扎逃了出来,母亲葬身火海。
)第三天,迪雅扎要开车的柳屋闭上眼睛,倾听昆虫撞在车子挡风玻璃上发出的死亡的声音,柳屋不敢。
晚上他们做了爱。
(东京,柳屋和同事一起吃拉面。
同事说他破译出了密码,他给了柳屋,说他就要结婚了,不需要这个了。
他刚走出路口,就给车撞死了。
)第四天,柳屋劝说迪雅扎放弃去寻找车主和报仇的念头,但迪雅扎执意前行。
柳屋下车离开,准备放弃这辆女神。
不过,傍晚的时候,柳屋还是回来了,他告诉她,他只是不想看到自己关心的人死去或者离开。
(三十年前,外婆失踪。
外公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渐渐他们“相爱”了。
)第五天,他们终于到了。
柳屋再次劝迪雅扎放弃,但迪雅扎坚决要了结这个捆扰她多年的噩梦。
外公现在已经不太正常了,他终日待在地下的矿井中,还幻想着属于他的三个小女孩能够再次回来。
迪雅扎把枪对准了他的头,但最终还是没有扣下扳机。
她和柳屋紧紧的拥抱在一起。
为了方便描述,和电影相比,现实和回忆相互穿插的顺序稍微有些出入。
在讲述他们这段旅程的同时,导演用倒叙的方式加入了一些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在他们到达目的地即将揭晓结果的时候,我们才大概的了解到整个事情的背景和原由。
这些过去的事,看似是从导演的角度加进去的,也可能是主人公在回忆,还有可能是他们在向对方诉说。
我比较相信是后一种,虽然在影片中导演没有明显的提示出他们在诉说,但最后他们彼此了解显然证明了这一点。
正如导演所说,这是一种神秘、矛盾、模糊的状态,一切显得似是而非,除了这些和上面提到的表哥的死,影片中还有迪雅扎的身世,和她身上的那条贞节裤的由来,都没有明确的说明。
看起来好象有想当然的结论,但一旦你把它想象成了另一种情形,结果和意义就截然不同了。
伴随着寻找这一主线的还有男女主人公的爱情。
这是两个与常人不同的人。
柳屋生活在东京,影片中柳屋在东京时出现的场景是地铁里、家中和夜晚的大街上,都是被黑暗笼罩着,都没有出现过太阳。
他很少说话,他的朋友是一群冷血的爬行动物。
而到了澳洲之后,那里是一片阳光灿烂,柳屋也开始变的积极和主动。
而迪雅扎不仅眼盲,她更有着离奇的身世,她是母亲和外公(也是父亲)乱伦的产物。
他们的爱情并不轰轰烈烈,只是两个孤独的人在旅程中渐渐产生了浪漫和默契。
影片中还以记录片的形式穿插了对1967女神这款雪铁龙车的介绍,她虽然属于外公,但她见证了从外婆到母亲、再到迪雅扎这三代不同女性的不幸的命运。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那座古老的酒店,它也经历了这三代人,但在这里她们可以尽情的舞蹈,那是一段最快乐的时光。
影片的最后,柳屋闭上眼睛,驾着1967女神和迪雅扎一起又出发了,前面有什么会怎样,他们都不会再害怕了。
女神是一部车,雪铁龙公司在50-60年代生产,由于概念超前,设计完美,被认为是可以充分体现人类聪明才智的经典工业作品,而这样一部车出现在一个亚洲女导演的电影中,充当一件非常重要的道具,那么,它肯定代表了一个概念。
果不其然,导演罗卓瑶说:“第一,這部車在五十年代出現時她的設計意念比其他車輛先行一步,那時的commercial將這部車塑造成一支飛上天的火箭,Roland Barthes也曾將這車形容成從天而降的東西,若要追求man-made perfection 的話,這車當之無愧。
第二,這電影的主題觸及人的後現代存在就是在現在科技中打轉,人可以像God一樣設計出好完美的東西,但人是否God呢﹖是否可以做到God呢﹖而這部車的名字GS代表了Goddess(女神) ”(电影双周刊)其实即使女神是一个多么西方化的东西,或者导演要表达的理念也很西方,但这部电影很东方,电影音乐是东方的,画面是东方的,虽然经过漂洗的胶片呈现的却不是东方的色彩。
因为导演的移民背景,所以这部澳大利亚电影成了一部非澳洲电影,日本男主角和澳洲女主角,东西方的文化碰撞成了该部电影不可缺少的元素,然后是故事,有杀戮、强奸、乱伦、恋童等东西出现,则这则故事就有了太多的后现代色彩。
电影中的盲女似乎是她外公的女儿,也就是说是妈妈和外公的后代,外公本来是一个葡萄庄园的农场主,精于酿酒,但是外婆红杏出墙与人私奔,这对外公的打击非常大,与女儿相依为命,却发展出一段不伦之恋。
母亲自小就有罪恶感,所以强迫盲女对神忏悔。
母亲出去工作,开着那辆1967年出厂的“女神”,每次回到他们只有一辆拖车的家(他们已经穷到住在拖车里),女儿都会说:“他今天摸我”“他今天脱我的衣服”“他今天把我弄得很疼”,而母亲只能一次一次带着她去一座破落的教堂忏悔,由于执著和疯狂,最后点燃教堂,企图与女儿同归于尽,洗刷前世今生的罪孽。
盲女侥幸逃脱了,连同女神一起被人收养。
故事是牵强的故事,少不了的,电影最后的原罪、选择、宽恕和解脱,套路老成,没有新意。
日本青年就像一具衰神,大大增加了电影中的意外死亡比率。
他的朋友解开了一个密码,可以让他成为千万富翁,但是却在街角车祸丧生;他在网上谈妥了“女神”的价格(就是这辆车),到达澳洲却发现两夫妇因为分赃不均,丈夫轰掉了妻子的脑袋,然后咬抢管自杀了。
这个家伙太衰了,显得故事极其不可信。
当然,青年遇到了盲女,由于“女神”的强烈诱惑而答应去找车主,其实盲女是去找他的“父亲”,并且练习好了听风辨物,功夫堪与柯镇恶大侠相比,准备到时候一枪结果恶棍的性命。
于是,两个人开始了穿越澳洲腹地的旅行。
故事在旅行途中展开,伴随着盲女的凄惨回忆和雪铁龙“女神”的精美广告片。
澳洲,地广人稀,天高云淡,色彩斑斓,故事不是好故事,但是景色是好景色,并且女主角很漂亮,演技一流(凭该片获得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所以还算得一部好看的电影。
2004年4月
女神就像从天上掉下来的一样,罗兰巴特这样形容雪铁龙DS。
暖橘色的外壳,超Q的四颗车灯像极了两双眼睛。
故事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他点燃打火机,照亮DS的车身和女神心底的黑洞,女神的面容变得温和。
女孩即是女神,女神即是雪铁龙DS。
世纪末,他载着女神,开着女神车,闭着眼一路开到将彼此的心事都放下。
影片用冰蓝色调的都市风景展现高度工业科技化的冷漠,人如同高速运转的现代化机器中的零部件、低值易耗品,曾经他也是其中一员。
他用脱水小白鼠精心饲养宠物蛇,自己却靠防腐剂泡面过活。
他会戴着泳镜,穿着蛙鞋在房间里跳舞,一个人自在惬意又孤单。
如果不是对1967年产的女神车心生向往,他不会带着诈骗的钱去国外提车吧?
他不会逃离枯燥麻木的生活吧?
他漂洋过海去提车,遇见了女神,对她兴致乏乏,对女神车却狂热痴迷,买不到也要看看摸摸,还要试驾。
为了买车,送女神回家,一边开车一边回忆,触及彼此的心事。
他习惯冰冷麻木地生活,而她心怀复仇火焰,不屈不饶。
澳大利亚的草原风光美好得如同伊甸园,他们开车聊天晒太阳,但也发生争执,最终他向女神妥协,放不下一心想要复仇的她,不想再有朋友因意外辞世而留有遗憾,陪她继续上路。
因为他心底仍存一丝温柔,当回忆起东京,他说那是面条的气味。
在小摊吃面条,笑谈间面碗已叠成小山,那是好友出车祸前最后的时光,是工业社会机械式生活下的烟火气息。
而女神一直被困在对出生肮脏的羞耻感和被强奸被侮辱的仇恨中,她因祖父与母亲乱伦而诞生,身患残疾从小眼盲,又再被即是祖父又是父亲身份的人强奸。
祖父声称这是爱,他爱祖母,因祖母意外失踪而丧心病狂;他爱女儿,抱她跳舞、给她食物、陪她度夜;他爱孙女,伤害她、撕碎她、啃食她。
对此母亲只会软弱地祷告忏悔,认为自己和女儿是罪恶肮脏的,求上帝宽恕,用水冲刷,甚至带她一起自焚,以自毁的方式清除罪恶。
但女神不从,她裹着毛毯仓惶逃出火场,对父权进行反抗,但永远失去了母亲温暖的怀抱。
后女神又被路途偶遇的陌生人强奸未遂,那胖子的油腻肥肚真是大煞风景,女神逃出肥掌后,在一棵树和三只小兽旁安然入睡,得到大自然的庇护。
在遇到男孩后,她带着枪,要男孩载她返乡复仇,男孩劝阻也没用,她缺爱但并不懦弱,女神肯定是反爹反父权的呀!
有一幕他们在床上拥抱缠绵,不同以往的是,她不再是被动被迫被侮辱,而是主动,主动索取爱抚和陪伴,结束后的一句“谢谢”和“不用客气”,是对彼此的尊重。
另有经典的一幕是两人一起跳舞,在当年祖母常去的酒吧,祖母失踪后,祖父借酒消愁,曾横抱起母亲一起跳舞的地方。
但她是盲人,未曾见过任何舞姿,也不懂如何摆动身体。
他握着她的手,游走身上每个关节,让她通过触觉去感受,去肆意发泄。
影片中还有两幕是女孩在暴食,她双腿盘坐在床上,不停地吃,床上一堆的巧克力纸壳和食物残渣,他帮她擦干净脸,劝她停止进食。
要知道那并不是爱,那只是食物,不能填满空虚、孤单、缺爱的黑洞。
就像好友记中菲比的心理咨询师男朋友心疼地劝导莫妮卡,不要用食物填补内心的空缺。
1967年诞生的雪铁龙DS21,红发盲女,日系型男,公路草原风景美不胜收,闭眼就能听到昆虫撞死在车玻璃上的声音,死亡就这么简单。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她最终放下那段往事,放下举在父亲头顶的枪,其实大家都一样,罪恶又可悲,何不拥抱取暖感受爱,闭上眼睛一路开下去。
上海电影节,看了两部电影。
其中,电影节的最后一天,看了《追寻1967年的女神》(Goddess of 1967,the),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本来是因为无处可去而选择影院的,却发现了一部好片子。
日本男子柳屋在东京过着枯燥生活,梦想拥有一辆1967年的雪铁龙(型号DS,即女神)汽车。
某天他在网上找到卖家,便决定飞到澳洲完成交易,认识了一位带着小孩的盲女迪雅扎。
被告知车主已死,真正的车主另有其人,迪雅扎帶他穿越澳洲找寻车主,完成交易。
这辆代表着60年代技术和艺术的设计水准的轿车让他着迷。
两颗不相识的心就驾驶着这辆雪铁龙深入澳洲荒芜内陆寻找车主。
旅程穿插着他俩的回忆。
盲女迪雅扎的童年阴影不时闪回,最后,自然是幸福的。
虽然女孩的世界已经变了。
两个同样寂寞而孤独的人。
两颗同样需要安慰的灵魂。
三十年前,女孩的祖母神秘离去,只留下她的祖父和她的母亲,而她就是她祖父和她母亲的结果。
她母亲对她祖父歇斯底里的喊叫,你又对她做了吗在?
祖父回答,我喜欢在这里跟女儿做爱,跟孙女做爱,我爱你们。
发疯的母亲祈求于万能的上帝,而此时此刻,仁慈的上帝却并没有眷顾这对母女。
于是母亲在火海里自焚,迪雅扎逃去。
慢慢,她长大了,浓密的红色头发,很美,只可惜,她是个盲女。
她要回去,她要找到她祖父,她要报仇,以女神的名义。
她对柳屋说,她不是这辆车的主人,他们要去很远的地方寻找车的主人。
柳屋答应了。
男人喜欢各种爬虫,以及女神。
他总是对人说,我有一个故事,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然后戛然而止,若有所思的样子。
月光下,他们的身体结合在了一起,彼此依唯着。
他们不再害怕,死亡,不再如此恐惧。
他们在澳洲内陆最古老的酒吧跳舞,柳屋教会了盲女,于是她象一条深海的鱼一样,在黑暗中跳了起来。
这一幕,美的眩目。
他们到了目的地,迪雅扎幼小时候噩梦的地方。
她祖父现在生活在一个矿井下。
迪雅扎面对着三十年来折磨她的噩梦般的回忆。
她用枪对准了祖父的头,祖父没有反抗。
死亡,也许只是一种救赎罢了,也许他已经等待很多年了。
他对她说我要和你结婚。
一束阳光。
很灿烂的。
红色的女神,红色的头发。
盲女自己就是自己的女神,谁也没有抛弃她,包括上帝。
(还在加班,痛苦着回忆这部让我难受并且快乐了很久的电影。
没有买到碟,不过我想够了,也许再看,我就没有感觉了。
)
感觉比较怪异的电影,有一些血腥、乱伦。
但男女主角的爱情就在这漫漫的长路当中萌发了,他们在小酒吧跳舞的那段,真棒。
女主角演的很好,也很漂亮,就是没查到更多她的资料信息。
找到了找到了http://www.imdb.com/name/nm0126284/一开始我真以为她就是个盲人,非常形象。
『有时候就是想回去追寻她和自己的足迹。
也不觉得年少时的偏好有什么错。
』“东京的气味是面条的气味。
”七八年了,我一直记得这句话,出现在《清醒纪》里。
这便是我知道这部片子,并且选择看掉它的原因。
风景很美。
日本男人长得有点妖媚,让我想到某种蜥蜴(像他热爱的动物一样),说英语照常地怪异。
某些片段很悲伤阴郁。
跳舞那段骚劲十足。
亲吻和做爱的场景引发不太美好的回忆。
有些台词很美又很绝望。
时不时地变态和莫名其妙一下。
还有略显诡异的驾车背景。
关于死亡、星辰和面条的对话我很喜欢。
关于上帝的让我厌恶。
片子里面的人物经历饱含悲情。
The stars are very, very, very far away. Their light takes millions and millions of years to reach us. So what you're feeling right now is actually millions of years in the past.我完成它了,这个追寻。
PS. 每回要看冷门片子都拜托A找来,多谢。
当年电影观摩室里陪我度过了大四郁闷期的郁闷电影那是一个闷热的夏天饮水机桶里的水已经被我们几个喝完窄仄的放映室和四五个中文系的男生女生没有人说话只有静默的公路片那样如血的天空和无尽的公路如同我们对未来的看法就像女主角一样我们执著于迷茫的追寻同时也像男主角一样我们于短暂的旅程中倾情以待没有言语只有1967的女神车带着年华轰隆隆的消失在地平线
音乐忧伤哀婉,凄婉的故事缓缓展开。
在辽阔的澳洲大地上, 一个被乱伦癖害得伤痕累累的红发盲女孩,在人生的荒野里无助地流浪。
由于女孩的悲惨童年,导致女孩的内心充斥着暴力、杀戮、酗酒、堕落、报仇,她失明,从来没有见过阳光,和外面世界的精彩。
但她渴望着,渴望阳光,渴望精彩。
只是,每时每刻都有一道罪恶的声音环绕在她耳边,“要报仇“,要讨回自己失去的一切。
这令她无法放下过去,无法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女孩带着那辆粉红色的雪铁龙,寻寻觅觅,只是为了找一个可以开五天车带她回去完成一场救赎的人。
而她非常幸运,因为这祖传的粉红色“1967年女神”车,带她遇见了一位来自日本的男孩,两个人萍水相逢的旅程就此开始,而男孩救了那可怜的女孩。
※※※※※※※※※※※※※※※※※※※※※※※※※※※※※※ 当他们到了那内地最古老酒吧里,粉红色的灯光,没入黑暗的背景。
反正光线如何,在这也只是一片黑暗的世界,可是让人想飞起来的音乐,打动着这盲女孩,但她从没跳过舞,也没见过别人跳舞,而她却渴望触碰那上天未给予她的幸福。
”教我跳舞吧“。
她就像红发精灵一般,从这边到那边,看不见可是没有限制地跨越着,胡乱地跳着,尽情地释放自己,跳的是一支与众不同的幸福之舞。
她其实还存有一份单纯,只是被长年积累的仇恨淹没了而已。
※※※※※※※※※※※※※※※※※※※※※※※※※※※※※※ 男孩劝说女孩放弃寻找车主和报仇的念头,但女孩执意前行。
男孩下车离开,准备放弃这辆”女神“,甚至放弃这个女孩。
不过,傍晚的时候,男孩还是回来了,他告诉她,他只是不想再次看到自己关心的人死去或者离开。
每一个人的心中都躲藏着一些秘密,需要被打开,需要与人分享,需要静静的讲述和静静的聆听,爱和信任能拯救一切。
“Do you trust me?”在没有”面条“味道的世界里,爱和信任驱使日本男孩决定陪她继续前行。
※※※※※※※※※※※※※※※※※※※※※※※※※※※※※※ 后来,他们终于到了。
男孩再次劝女孩放弃,女孩坚决要了结这个捆扰她多年的噩梦。
而此时的外公也已经不太正常了,他终日待在地下的矿井中,早已忘记何夕何年,还幻想着属于他的三个小女孩能够再次回来。
女孩把枪对准了他的头,此时此刻,是爱给了她温暖和力量,是怜悯松开了她持枪的手,仇恨已没有用,埋怨就更微不足道。
女孩此刻像复明一样,看清楚了一切,她跑向在远处的男孩,跑向幸福,与幸福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 正是一种灵魂、一种美丽,来自于萍水相逢的灵魂和来自于大自然的美丽,就似是一部记录片,旅程中有着各个色彩美丽的场景,即使是所有的阴暗和伤害,也能在美丽的安静中被释怀。
是这段旅程,寻找1967女神的旅程,教会女孩该如何过自己的生活。
无论是多少不堪承载的回忆,走出这阴暗的矿井外,就是另一片天空,没必要纠结那不美好的地方。
现在还是两个人在路上,湛蓝的天空,棉花糖般的云朵,青绿的草地,粉红色的“女神”雪铁龙,公路还是直的一条公路。
现在的阳光灿烂已经是幸福。
※※※※※※※※※※※※※※※※※※※※※※※※※※※※※※ ——by Gary.Koo 嘉炜
我希望自己能够写出一些好东西出来 我喜欢车,但对于古老的车认识并不多,《The Goddess of 1967》其实是一辆车,一辆雪铁龙公司在1967年出产的车,车的名字就叫做Goddess。
或许和现在的许多车名一样,什么飞度,依兰特,都是车子的名字。
一个日本人,叫做Kurokawa,从网络上面见到澳大利亚有个人家,有一辆1967年出产的Goddess,和对方谈好了价钱以后,Kuokawa就出发来到澳洲。
在一个类似于农场的房屋里面,Kurokawa敲了很长时间的门,几乎要离去的时候,影片的主人Byrne出现了,这是一个红色头发的盲人女孩。
推门进去,Kuokawa见到房间里面躺在血泊里面的夫妇两人,两人为了那笔卖车的钱争吵起来,最后相互杀了对方。
Byrne告诉日本人,要得到车就必须带她到一个地方去。
两个人开始了一段旅程。
这一段路程其实是Byrne回家的路程,在童年的记忆力面,Byrne清楚的记忆着回家的道路,一路上的两人路过的地方,都有Byrne母亲告诉Byrne的回忆,追寻着这一切,Byrne的故事也渐渐的打开。
Byrne是一个小时候遭受父亲性侵害的女孩,母亲的懦弱,只是让孩时的Byrne做祷告,期望宽恕自己的罪过。
最后,母亲无法忍受父亲的折磨,带着Byrne离开了父亲,在一座屋子里面,母亲点燃了火。
Byrne没有和母亲一起,她逃了出去。
故事就带着一段段的回忆,将整个Byrne的过去和内心世界揭示开来。
在酒吧,Byrne和日本人跳舞,回忆着自己祖父母年轻时候跳舞的场景。
在最后的目的地,见到已经发狂的颓唐的父亲,最终Byrne没有开枪,没有去为了自己的童年报仇。
影片曾获多项国际电影奖项,或许那些看惯了好莱坞大片,那些看惯了骟情片子的导演,能见到这样一部简单的片子,会有一种新的味道。
导演并没有将太多的精力放在故事的叙述里面,而更多的时候,仅仅是对于场景,和色彩的描绘,蓝色的天空,白色的云朵,女孩红色的头发,金色的田野。
而就在这样美丽的场景下面,是女孩受尽摧残的内心,由于长时间的摧残,女孩的性格显得有些歇斯底里。
而两个人的旅程,也在寻找着一种无法触及的东西。
女孩的内心充斥了暴力,强奸,吸毒,自杀,酗酒,堕落,这所有的一切,都以女孩是一个盲人来从另一个方面揭示开来。
女孩从来没有见过阳光,和外面世界的精彩。
而对于身旁的那个日本人,也仅仅是帮助女孩叙述故事的一个引导人而已。
最后女孩宽恕了父亲,是这段旅程,还是后来的生活,教会女孩该如何去去过自己的生活。
影片记述的是一种美丽,一种来自于大自然的美丽,就仿佛是一部记录片,旅程中的各个场景,色彩都如此美好。
即使是所有的黑暗和伤害,也是安静的表达出来。
沉重而释然,30多年的光阴,几代人的情愫,浓缩在两个小时的电影中,是化不开的忧愁,难以言述的生命之重和生命之痛,令人纠结的不伦之爱,刺痛我心的爱人迷恋。
留下的创伤和阴影,压抑的痛苦和仇恨,最终化为再次相聚时的释然。
人间大爱,每一个人的心中都躲藏着秘密,需要打开,需要与人分享,需要静静的讲述和静静的聆听,爱和信任能拯救一切。
对于这样的一部片子,在光影上来说只能选择表现性的光效,高调光,同时是追光,照亮的不只只是环境的一点,而是幽暗之中心灵的一盏明灯。
粗暴的剪切刻意地间离。
音乐忧伤哀婉,让凄婉的故事缓缓展开。
时光逆流,我们沉醉其中。
双向障碍电影
体重只有四十公斤的女导演体内漫无边际的地平线。
音乐,摄影,剪辑都挺不错,火星一样的东京,车窗外梦游般的景色,没有面没有人烟的澳洲内陆,疯狂的孤独和麻木的疼痛被放的无限大。但不太喜欢频频插入回顾的情节,把故事讲的太清楚反而削弱了本来的疏离感和朦胧美,最后井下“杀人”处设计略显刻意。类似题材电影看的有点多,也有点腻烦了。
黑暗中的穿梭行走
很喜歡這種感覺,像夢一樣。澳洲,我來了。
作为超长广告,可能是合格的,车质量实在是好
对于乱伦的设置,觉得很喜欢咩~~(小裂:— —""")里面台词虽不多,但是有些句句夭中心窝。。这个片融入了导演自己的思考,表现手法也娴熟自如。
女主太惨了,被外公强奸,而女主的妈妈也是被她爸强奸生的她……女主是因为近亲结婚基因缺陷而天生失明的
其实还是有香港隐喻,不过却到了问天问地的维度,黑暗之中只有黑暗,这是罗卓瑶的悲观与孤独,不太理解那种古老的好莱坞式的拍摄方式,混淆时间?还是只是单纯的致敬?堺雅人的出现实在是太意外了……
就冲那个颜色~就值得推荐了
3.5。结尾很二次元,想起《海猫》,非常典型的议题。“my love mean nothing”还是可以看的
悲凉之人彼此的俏皮。情节一般,亮点全在摄影上了,一部公路片,超广、虚焦、过曝、移轴、色温等等都用上了,看得见的焦躁与情欲,很有范儿!罗丝伯恩年轻时的美颜,足够动人。
(重看)我看过的最诡异的公路电影
色彩和光线真美。澳洲的红土地,女主的红发。
坐着1967的雪铁龙去杀乱伦父亲?男主救了女主……没看懂……
《遇上1967女神》
女神無力 簡介遠比電影好看
公路片融合硬摇滚配乐,就像豆浆和油条一样完美。
二十年前看的 至今寻找不到词描绘这一场感觉 罗卓瑶太前卫了 黑暗中 和我一起跳舞 做爱像梦的气味
天马行空的想象,准确生动细腻的表达,对存在的深刻见解,真真是个才华横溢的女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