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已经知道了自己在某个方向十分具有兴趣和才能,但同时身边的人希望自己做其他的也许是更被社会认可的职业。
这种情况下要如何选择?
当然是要做自己具有才能的事了。
不过实际生活中,大多数人不会在哪方面具有特别强的才能,只能说是即使爱好不能成为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立身之本,仍要坚持下去,爱好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奇迹,那天如此重要》算是牙医(Greeeen)的传记电影。
最近上班上得巨烦真想不干,今天在不知道该如何开始的时候,突然想让自己去听牙医的歌,也是因为想相信它的功效。
结果一天边听边干活,哇感觉一天都神清气爽!
到了下班还超级有精神!
感觉连效率都变高了!
一点都不觉得累的!
牙医的歌真是!
能注入神奇的能量!
超神!!
所以回来马上找出这个电影来看。
啊…感觉好开心…………感觉明天都能好好上班了…………
但能够与你邂逅,那就是所谓的奇迹。
评分:三星半/7分(豆瓣选不了半颗星所以选了四星)本影评含有剧透,建议看过电影后再看本文。
文笔笨拙,或未尚至于专业影评水平。
这部真实故事改编的日本青春音乐励志片,选在了当地高考的时期上映,和新海诚的《十字路口》一样,是为了给考生起到一个应援作用。
JIN,喜欢音乐,学业较差,个性叛逆,认为人生不应该为他人所束缚。
而弟弟HIDE则是孝顺儿子,乖巧能干,学习也很好,如父亲所愿地当上了医生,同时也发现了自己有音乐天赋。
父亲森田诚一,为人忠厚,对子女要求非常严谨、严格、严肃,身为心脏外科医生的他认为除了医生没有什么能救人的生命。
温柔、善良的理香是HIDE的女朋友,同样喜欢音乐的她给了HIDE很大的鼓励。
森田医生手下的病人结衣,患有扩张型心肌症,恶化至危及生命,是GReeeeN的歌给了她勇气,坚强地活下去。
JIN的乐队朋友TOSHIO,性格狂烈,喜欢重金属摇滚,但因为忍耐力低而退出乐队。
唱片公司的制作人卖野,市侩的工作方式,只懂得在音乐中寻找最大的商业价值。
关于GReeeeN:是由HIDE,navi,92以及SOH共4人组成的J-POP和声组合,录音制作是由HIDE的亲哥哥HighSpeed Boyz(原Pay money To my Pain)的JIN负责。
LOGO的4个「e」,是表示成员的人数,以及都是在齿学部出身,希望留下牙齿的映象,并且能让人感觉到微笑的时候,能看到整齐的牙齿排列的印象而设计的,表示著「想要成为能够传递smile的存在」的组员的心情。
GReeeeN LOGO 图/百度影片前段有一段HIDE送理香回家的情节,道别时理香两次特意露出了右手拇指上的戒指,代表正在寻觅对象,或者目前想谈恋爱的意思。
拇指上的戒指大得明显,走两步后又再次回头挥手片中对两兄弟的姐姐叙述极少,出镜也就两次,都是HIDE去年和今年(片中的时间,以下同)出成绩的那天来做寿喜锅,个人觉得如果能好好利用这个角色,剧情应该会更健全一些,所以小编在这里扣半颗星(1分)。
姐姐森田富美
手上的戒指证明已成家,所以应该不姓森田了虽然电影名为《奇迹,那天如此重要》,但个人觉得并没有什么「奇迹」,因为JIN和band友们有心栽花而花不开,而HIDE和同学们则是无心插柳而柳成荫,还有结衣手术前也没听到过GReeeeN的歌,而是在手术成功后才听到的,反而让我觉得是「轨迹」,因为插曲《キセキ》中有一句讲到: 過ぎ去った日々2人歩いた『軌跡』过去的日子里 印证两个人一起前行的『轨迹』僕らの出逢いがもし偶然ならば?我们的相遇或是偶然?運命ならば?亦或是命运?君に巡り合えた能够与你邂逅それって『奇跡』那就是所谓的『奇迹』 而日语中轨迹和奇迹都读作「キセキ」,是个同音字。
至于「那天」,到底是哪天,是HIDE查成绩那天,还是被唱片公司所关注那天,是结衣听到GReeeeN的歌那天,还是老爸同意儿子搞音乐那天?
所以这里要在片名上扣半颗星(1分)。
片中的歌曲和配乐一致地从负能量到正能量的渐进,烘托出这个年龄段应有的叛逆、矛盾、激情和上进的青春气息。
这是一部「现实的励志片」,因为JIN和TOSHIO继续过着自己的坎坷生活,JIN最多也就是GReeeeN 的经纪人,而HIDE则是锦上添花。
这仿佛在暗示着:丧的人继续丧,阳光的人加倍阳光。
这应该是电影里被疏忽的地方,所以这里要扣半颗星(1分)。
电影中我们很容易忽略一类人:女人,富美和母亲一样应该也是家庭主妇,因为小编从富美两年回家的行为中看出来,两年的同一天去同样的超市里买做寿喜锅的材料,走同样的路回家,回到家放下东西解围巾,只是后来在今年回家时省略了到家之前的那一段。
去年
今年这些每天做着同样事情的妇女们,还要维护着家庭的和谐,对家人的事业、学业虽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做好每一顿饭,说一下自己的想法,然后默默地在后面祈祷。
出成绩的那天,在旁边祈祷希望能pass另外还有理香对HIDE的指引和在背后默默地支持。
奇迹无非就是贵人相助感谢观看!
本文属原创,首发于微博@淨貍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如果觉得不错,可以点一下赞赏
从《啊,荒野》开始迷恋菅田将晖,那是部很重的电影,上下两部一共五个多小时,看完后呆坐良久,内心各种情绪交织。
然后我开始了解苏打这个人,不得不说他的外貌就充满吸引力。
上扬的眉梢眼角、精致的鼻尖、瘦削的体型,满溢着孤独骄傲。
但是我错了,随着看了越来越多他演的电影/日剧,我发现苏打的可塑性极强,就是传说中的好演员雌雄同体、千变万化。
更何况,他真是再丑的发型都能驾驭啊!
在这部有关Greeeen出道的半写实电影里,苏打的少年感撑起了整个男团。
我怀疑他自带某种神秘磁场,否则为何每个和他搭戏的配角也都熠熠生辉?
因为他的存在,我甚至可以容忍小松菜奈每一帧板着的臭脸,和永野芽郁哭哭啼啼的傻样。
相较之下,电影中的哥哥似乎少了些rocker的感觉,好像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八三夭,尝试着做出心中的音乐,却终究无法让更多人产生共鸣。
然后在那个小小的衣橱里,green boys录制了第一首单曲。
说实话,我本不喜欢这种一上来就副歌叠加、高潮不断的音乐,但不知为何在少年的欢快歌声中,学生时代初识偶像的那种触电感喷薄而出。
喜欢他们脸上饱满荡漾的青春,喜欢歌词里阳光普照的积极,喜欢和弦变换节奏换档的惊奇。
在如今越来越多人钟意着“丧”文化之时,我喜欢这样热血的电影。
我心中那个昏昏欲睡的少年似乎被推醒。
我永远不会写歌谱曲,但我还能被一首歌曲击中,在心跳加速中体验着本杰明巴顿的奇幻之旅。
我甚至在大脑僵化的几年之后,又可以言叶真实的感受。
音乐这玩意儿,你永远不知道它会把你带到哪里。
于是,我抵挡不住心中洪水猛兽般的好奇心,在看完电影之后,我搜了Greeeen的live...他们真的没有露脸!
演唱会居然是全息投影!
很佩服他们选择keep a low profile,至少将艺人身份和真实生活平衡地很好。
然后我又去看了电影中green boys的live。
四个男孩的台风有种浑然天成的逗逼感,看着觉得好欢乐。
最喜欢《道》这首歌了,比《キセキ》还百听不厌。
在这样一个阴冷昏暗的雨天,能遇见这部电影,我感到万分荣幸。
菅田大神,真是膜拜膜拜!
看了他两部电视剧《民王》,《三年a班》,五部电影《奇迹》《帝一之国》《海月姬》《溺水小刀》《濑户内海》。
这位大哥演什么像什么,他该是什么就是什么,完全都没有一丝重合的影子。
他散发出那种淡淡的演技,不是浮夸更不是做作,就是那种悄咪咪沁入心脾,笼络人心。
这部电影里,苏打真是太可爱了,考丕了可爱,唱歌可爱,上课分心可爱,被哥哥拦在半路打也可爱,鼓起勇气跟父亲坦白做音乐可爱。
无时无刻都不在可爱着,我真是看着电影都恨不得跳进屏幕里亲亲这枚小可爱!
编剧把起起伏伏的境遇和模棱两可的青春表现出来了,在我心里是一部很棒的片子。
饰演魔戒中咕噜一角的演员在杀青的时候把魔戒拿走了,这是编不出来的彩蛋,是成年人的童话。
原来GReeeeN这个乐队真的存在,在模棱两可里真的有绿色的青春,这应该就是所谓的希望吧。
大部分人可能没有汉德的天分,但绝对大概率有同款扼杀天分的老爹。
痛苦不会因为转移而消失,只会在自我复制过程里完成一次次扩张。
我一边叹气汉德老爹口中那些换汤不换药的否定,一边理解他成为牙医的选择,这是模棱两可中的喘息空间,是为了父母能更好过的妥协。
中间有一幕最让我心痛——汉德妈妈的纠结。
因为人都夹带着私心,在选专业的时候他妈妈曾经当面描绘过儿子当上牙医后的样子,在汉德第一次落下大学学业之后,低着头走上楼被拦住妈妈,原来她也和老爹统一口径了。
比起说汉德是一个没有主见,背负着其他人梦想的人,不如说他是一个不会撒谎的人。
因为没办法对自己撒谎,所以才会两次拒绝后自己敲开哥哥家的门。
因为无法对别人撒谎,所以才一定要和父亲坦白。
因为没办法对梦想撒谎,最后他成为了牙医。
在硬币抛下的那一刻,他没有办法对心中所想撒谎,所以看起来那么理智那么善变。
但这不就是我们大部分人吗。
“嘻哈养不起我,我来养嘻哈”这算理想与现实的一种和解,如果大部分人都不具备天生吃这碗饭的天分,这样迂回的方式就成为了普通人的理想主义。
汉德最后说,我自己也不确定现在做的是我的梦想还是其他人的梦想,但我只知道我不能停止自己一直写歌的冲动。
模棱两可的青春,是主流与边缘的拉扯,我们身处时代的洪流间也看不清楚何为正确,于是抱着一定要有答案的惯性焦虑地随着浪潮向前卷着,希望触及灯塔和海岸。
但加入不抱着前浪,任由自己在危险中,凝望着眼前这片广阔的大海,享受一下模棱两可的青春又会怎样呢。
好的作品能描绘出普通人那隐晦具体拉扯的青春,也谢谢GReeeeN给我们演绎了一场很棒的剧本。
2017-6-22 10:34《奇迹,那天如此重要》(2017)。
豆瓣7.8。
平静的青春,燃烧的青春。
很佩服现实中真人原型们的执着和勇气。
松坂桃李形象挺颠覆。
菅田将晖又演了一个完全看不出和以往任何人物哪怕一丝丝相似的影子。
特别注意到他连走姿都彻底改了。
穿上白大褂的温柔的年轻牙医简直好看到透明。
兄弟俩的亲情着实戳心。
好想有个这样的哥哥,也好想有个这样的弟弟,影片以人气组合GReeeeN的名曲《奇迹》的背后创作故事为蓝本,但剧情稍显寡淡,乐队其他三人完全沦为背景人物根本没立起来。
片尾曲感觉到了好听。
可能一直以来喜欢这个从不露脸的大热乐队的歌迷对这部电影会非常有感触的。
一部典型日本青春励志电影,不过我不想说电影,我要说的是GReeeeN,一个由四个牙医组成的乐队。
我第一次听牙医的音乐是在高中,听得第一首歌是《奇迹》,那是一首即使听不懂歌词,却还是会被旋律感染的歌电影里心脏病的女孩形容他们的歌“让人想要努力的活下去”这或许有些夸张了,但我觉得,高中一段时间彷徨痛苦时,会让我平静。
总有人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牙医做到了,他们一边做着牙医,一边做着音乐,梦想融入现实,协调的让人羡慕。
那些藏在内心深处被压抑的梦想,多年后会隐隐作痛,然后溃烂令人发疼。
倒不如趁现在,让它嚣张的肆无忌惮的,进入自己的生活反正多年后梦想也会一起进入坟墓,起码年少时我曾双脚离地,试图接近那闪闪发光的东西!
[月亮]
在21世纪的头十年里的某个冬夜,在一本电子杂志中,我第一次听到了这首《奇迹》,也是第一次知道了GReeeeN这个乐队。
那时正是我紧张的高中时代,每天面对着即将到来高考、做不完的习题、天真而宏大的梦想以及隔壁班的女生。
以一首歌的创作和一个乐队的成立为背景来拍电影,不是没有先例,但却是足够新颖。
《奇迹,那天如此重要》这部电影,一如日式青春片的清新,深得是枝裕和真传的导演兼重淳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将对梦想的追求和现实的残酷、成长的迷惘与挫败以淡淡的笔调加以刻画,平淡之下隐含一股子热烈。
自己的人生要如何选择?
要怎样诚实面对自己的内心?
这是影片抛出的贯彻首尾的问题。
哥哥JIN是十足的摇滚青年,混迹于各种Live House,每一首歌都仿佛用尽浑身力量,在地下圈子里获得了好评和一批忠实拥趸,好不容易有了出道的机会,却因不愿过于商业化而连乐队都不欢而散;弟弟HIDE是家中的乖孩子,却也是个平凡的学生,成绩不好也不坏,喜欢音乐却不敢大胆去爱,就像在唱片行遇到的女孩理香,满怀欣喜却只是含蓄表达。
两人的共同点,除了音乐,便是对父亲(小林薰饰演,每错,就是《深夜食堂》的那位大叔)的不认同的畏惧和逃避,终于哥哥JIN离家出走,而弟弟HIDE虽然没有像父亲期望的那样继承衣钵去学医学,但退而求其次地学了齿科。
《奇迹》这首歌曾被选为日剧《ROOKIES》(又名《菜鸟总动员》)主题曲。
第一次看这首歌的MV时,看着画面中小学生的棒球梦想,虽然听不懂歌词的意思,但还是被热血了一把。
来自华北小城的我,有着不好也不坏的成绩,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既是电视和新闻中遥不可及的名字,也是从小就梦想去奋斗的舞台;带着走出这片小天地的小小心愿,面对高考这座独木桥,反而在高中的后半段焦虑又紧张。
就是在那段时期,GReeeeN这几个字母总是在我那小小的MP3的播放目录中循环滚动。
直到大学毕业多年后,才想到去看一看日剧《ROOKIES》,讲的是热血教师帮助不良少年找回自我跟梦想的故事。
每当主题曲《奇迹》响起都会让人激动地起一身鸡皮疙瘩。
相辅相成,剧和歌和乐队都火了一个夏天的记忆(这里既然是讲电影,这部日剧就先按下不表)。
GReeeeN乐队的4人(HIDE,navi,92以及SOH)最初都是来自福岛县的齿科学生,与电影中一样,4人自2002年开始活动至今,从来没有露过脸(迫不得已时,他们宁愿用劣质的面具)。
GReeeeN中的4个字母e表示他们是4个人,也象征着一排排牙齿,G、R、N三个字母大写,整个logo像是一个露齿微笑,也传达着四人希望大家听到他们的音乐会感到快乐的美好心愿。
“我是要当牙医的!
”——HIDE(菅田将晖饰演)菅田将晖(影迷昵称“苏打”)饰演的弟弟HIDE总是抱着这样一份从医的执念,同时也始终没有放弃对音乐的追求。
松坂桃李(影迷昵称“村长”)饰演的哥哥JIN的摇滚之路似乎过于曲折,但其对音乐的爱却仍深沉,看到弟弟的才能后,选择做弟弟乐队Green Boys的制作人,在幕后默默付出。
兄弟二人,一个热血叛逆,一个听话乖巧,看似不同,骨子里却都有着对音乐的热爱。
影片后半,当HIDE要放弃时,JIN堵在路口,带着怒吼和不愿就此妥协的眼神,已经不能再放弃的心情,以及,哥哥对弟弟的梦想的守护。
“谁让你随意结束的?!
还有人想继续也无法继续呢!
”其实JIN知道,HIDE打心里爱着音乐。
看着JIN的选择和坚持,总不免心疼,而听到HIDE的音乐,总却又充满了欢乐和希望。
相对于HIDE和其他乐队成员,JIN就像是麦田里的守望者,虽然已是满身伤痕,但仍旧小心守护着这些年轻的梦想。
“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们嘲笑你梦想遥远,终于你停下脚步,低头认输,自欺欺人,不停用借口搪塞自己,逐渐失去那个努力的你。
”——影片插曲,GReeeeN《道》女孩患有扩张性心肌病,却不愿接受手;作为主治医生的二人的父亲,却如何也解不开女孩的心结。
而直到女孩在电台中听到GReeeeN的音乐时,女孩才又振作起来。
某天的电台中,传来的是女孩的声音,她向听众讲述GReeeeN是如何用歌声为其带来了勇气,那时,她已不再对未来抱有恐惧。
看不到活着的希望的少女,即使患病也在努力画画的少女,哭着说出“我想活下去”的少女。
或许,在父亲接过女孩手中耳机后,才终于明白什么是治愈人心的力量。
如果说医术可以救人,那音乐难道只是旁门左道、百无一用吗?
JIN和HIDE一直努力地证明音乐并不是“小把戏”,同时也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梦想的坚持。
在听到女孩在电台中说着感谢时,JIN哭了。
“即使生活诸多不易,即使生活忙碌奔波,通往明日的路,一点一滴都在你脚下。
”——影片插曲,GReeeeN《道》生活必定柴米油盐,生活必定不只远方和诗,没人说你爱重金属,你爱摇滚乐,你喊着“摇滚不死”比着V字就有唱片公司让你出道;也没人说过你天天埋头玩音乐而不去听课,考试时依然可以靠突击轻松飘过;更没人说过,梦想是靠一点点的妄想就可以混得到成功的。
总有人抱怨着苟且,但真正迈向未来的脚步,是否向前又一次迈进?
HIDE第一次在Live House登台唱歌时,JIN和红发乐队成员默默在台下看着,当HIDE唱到“不要放弃时”,红发小哥却转过头走了。
梦想,即使怎样奋力坚持过,放弃的那一刻便前功尽弃了。
“能与你邂逅,那便是奇迹。
”——影片主题曲,GReeeeN《奇迹》兄弟二人的扶持和守护,乐队成员的信任和努力,和唱片行女孩的约定与傍晚的同行,一个人走着,真的很难吧。
年轻时总想着撇开父母和朋友,幻想着凭一己之力赢得巨大的成功,不是说一个人便什么都做不成了,但一个人一定孤独。
而有些时候,就像双人横版闯关游戏,一个人想走也走不动。
哪怕工作累成狗,哪怕加班一个人点灯,哪怕K书K到凌晨四点钟,每一个相聚时刻,都是这世上最好的温柔。
“人自己决定的路,一定让你见识我的倔强。
”——影片插曲,GReeeeN《道》父亲最后终于对兄弟二人的音乐有了认同,这一幕正如GReeeeN那首《遥远》的mv,不放弃电影梦的年轻人与父亲断绝父子关系,而在电影处女座上映且获得好评时,父亲却就在影院热泪盈眶,可嘴上依然固执地不愿承认儿子的成功。
直到现在,我仍觉得《遥远》那首MV中的故事讲得也是HIDE和JIN兄弟二人的故事。
幸好,你们不论多么艰难,多么壮志难酬,仍没有放弃歌唱。
GReeeeN无疑是成功的,他们的词曲所传达的希望和勇气,他们充满朝气的声音,对于任何正在追逐梦想的人们都是充满力量的强心剂。
整部影片充满一种明快的节奏和清新的画风,实现梦想的艰难都隐藏在了一双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眼神中,而又被主角们一笑带过,正如《道》这首歌里所唱,“人生不只有欢声笑语,咬紧牙关的日子也是必要的”。
哪怕时隔多年,我仍会想到中学时代那些一边哭一边听着GReeeeN的冬夜。
JIN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为了梦想,拼命努力,牺牲掉很多东西,这些人可能是在不同的意义上,让这个世界运转吧。
梦想果真是那么不切实际吗?
梦想和现实的选择题,影片给了我们第三个选项。
或许你如JIN一般经历了撞破南墙,但并不意味着就会有康庄大道在前方等待;或许你如HIDE一般在现实的高墙前犹豫着鼓不起勇气,但你仍有创造奇迹的可能。
希望每一个追逐梦想的人,都如影片中的兄弟二人般直面初心、少年志气。
现实很残酷,但同样很美好,在你永不放弃的时刻,奇迹在一点点萌芽。
本篇文章歌词翻译来自腾讯音乐,台词翻译来自猪猪字幕组。
一.我想,这部电影想说的是,坚持就是奇迹。
GREEN BOY 乐队的第二张唱片歌里有这句话“奇迹那天如此重要”。
这首歌激励了患有心脏肥大症女孩相信奇迹,让她鼓起勇气,对医生说,请给我做手术,我想要活下去。
也正因此,让爸爸知道了,心脏医生是可以救人的心,但音乐同样可以。
音乐并不是什么愚蠢的游戏。
世界需要音乐,音乐是有价值的。
古板的爸爸认可了音乐,也认可了喜欢音乐的两个儿子,这也是奇迹。
然而奇迹不是那么容易发生的。
如果没有哥哥的坚持反抗,我相信爸爸依旧是难以转变的。
撬动所需的力量太大,没有什么是徒劳的。
弟弟也在咬牙坚持,不是每个人都能兼顾牙医和音乐。
他付出的是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但他也坚持下来了。
二.我起初以为弟弟说他想做牙医只是安慰自己,想尽孝道也只是一种阻止自己勇敢追梦的苍白无力的借口。
然而,他最终依旧选择了兼顾,他并没有屈服于父亲——因为父亲其实是希望两个儿子做心脏科医生,他想做牙医,其实就是一种小小的反叛。
他是真的担起了责任,一方面来自梦想,一方面来自家庭。
他既孝顺了父亲,从事医学方面的工作,又孝顺了母亲,希望能帮母亲治牙。
三.当看到弟弟在大学如此沉迷于音乐时,我为他捏了一把汗。
他知道音乐之于他是什么吗?
他能经受音乐对他的诱惑吗?
他竟然敢在音乐与学医之间反复横跳。
他不是不想暴露吗?
果不其然,他只有一个下场,就是折服于音乐——他的梦想,他自己。
这是音乐的魅力,是梦想的魅力。
四.哥哥坚持音乐到底给了弟弟什么?
弟弟认为他是自私的,因为这个家里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已经不管不顾地奔向音乐,作为剩下的那个,他怎么还能那样做。
于是家庭和自己给他套上了枷锁。
乐队名GREEN BOY,然而就是那么巧,哥哥就是一头绿毛,弟弟是不是在嫉妒哥哥,希望能像哥哥一样不管不顾地追梦。
无疑,哥哥这个green boy在音乐上指引了弟弟,无论是在小时候——弟弟会吉他;还是长大后——哥哥让弟弟在音乐方面的天分得以发挥和施展。
其中有两个片段很打动我。
一个是弟弟要放弃时,哥哥说你不想和我工作也可以。
情节发展到这里,我们不难体会出,哥哥对音乐的爱已经从台前转到幕后,他希望成为音乐制作人。
而对音乐的爱也投射到为弟弟制作歌曲当中。
但误认为弟弟是因为他才不继续音乐的,他竟然主动提出抽身。
一个是哥哥去找父亲,对他说弟弟需要你的支持,为此他竟然情愿屈服,说要做一名心脏科医生——言外之意,让父亲放过弟弟。
我实在分不清哥哥是对音乐的爱多一点,还是对弟弟的爱多一点,但好像也没有必要分清楚。
因为弟弟本身热爱音乐,他能够也愿意同时承受哥哥的这两份情感。
所以,他们是彼此成就的关系吧,我想。
五.在家里,永远是黑的,难以看清什么,充满了压印,这是来自父权的压迫。
母亲仿佛微不足道,在家里没什么发言权,只能在儿子被打时,跳出来拦一拦。
当父亲同意儿子玩音乐后,家里才真正明亮了起来,观众也才看清楚那个家,原来家外有很多绿植,原来弟弟的书桌在明亮地窗边,原来这个家并不逼仄和昏暗。
原来这个家这么美好。
六.电影中,弟弟的音乐真的很好听。
七.我始终认为创作最终需要的还是忠实于自己。
有些东西就是小众的,而小众和主流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
苏打最帅的一次了
关于GReeeeN
拍攝手法是挺爛,Jump Short 太多,劇情太拖拉,三星是給 Greeeen
#第20届siff#作为一个greeeen的歌迷,夹在一群苏打的迷妹中间感觉压力好大哈哈哈。影片整体的格调很清新很日式。最喜欢的角色是哥哥,没有哥哥的牺牲和挖掘,就不会有那么出色的greeeen
做喜欢的事情和做合适的事情一样很难吧
苏打GReeeeN双重迷妹电影,大家开心!
平庸,并非励志,只是照着剧本的人物设定,哥哥有激情但没才华,弟弟有才华但不忍忤逆父母意愿。然后走个流程,没有情感爆发,没有戏剧性表现。给三星是因为歌曲认真。
歌曲都很喜欢,喜欢到可以忽略唱功的程度。。。
原来这片还有流星啊,当年完全忽略了他的存在,光顾着花痴村长了。一定是眼镜封印了他的颜值,现在他完全是超级帅哥啊。
就是很俗套的梦想成真故事,但是体会过因为音乐才想要活下去的心情,看苏打在舞台上挥舞着手臂唱歌光芒耀眼,还是被感动得一塌糊涂。
菅田将晖(怀念livehouse)
某位作家的话很好地诠释了这部电影:有志成为作家的,并非每一个最后都成了作家,也许成为了优秀的编辑或翻译。对于一个圈子,只要爱,就不会真正离开。
2017SIFF#3。整个聚光灯完全放在JIN兄弟身上,其他牙医成员几乎不成为角色,最后靠热血音乐与俗套的励志掀起的狂欢背后,反衬出电影本身作为传记音乐片的空洞。就连音乐也就选了几首牙医的大hit,生怕抓不住非歌迷观众的耳朵一样,心虚甚至快有些无耻了。
平平,不过苏打真是万分可爱。
你的人生,自己不做决定,谁帮你做决定。好想吃A5牛肉。父子关系比我和我爸还僵,至少我爸不打我。典型的大男子主义,父权,夫权,一言堂。这种男人身边总能有个家庭主妇,贤妻良母。很多日本电影都有相同的固定搭配,大男子配小女子就是最常见的夫妻模式。音乐不过是闹着玩而已,不像医疗那样事关性命。丧失的牙釉质是不可能恢复的。
還是日常的拍法但故事真的無聊🤷♀️
节奏慢到死的同时音乐声奇大对话声音奇小
比较正统的利用明星效应的青春励志片。人物较为脸谱化,不难看。
大爱牙医
无比平庸的故事 而且救命啊 为何和流星、成田凌、杉野站在一起 苏打比平时整整帅了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