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真是值得满堂喝彩!
对现代女性的困境和对困境的探索是飙出里程碑的新高度!
看到10集左右我是真的很担心要把罗曼和老周写成欲望都市的Carrie and Big,真的很担心又要陷入女性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被迫被wired的脑循环和软肋 (就像Carrie那样,拍了10季也突破不了)。
然而,并没有,并没有,并没有!!
剧本痛快淋漓地让罗曼用誓不低头的真诚大杀四方 - 她最后一集在日本料理店对老周说我知道你是真的喜欢我甚至有点爱,但是这不够。
然后再去看看方医生那双真诚的眼睛,不够在哪,一目了然。
老周答她答得也好,他说方医生可能只是暂时没变成他们这样的自私的男人。
他这个说法我也同意,是这样的,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中,人当然也会变。
但至少在你决定投入的那一刻,这个人得是看起来有意愿以诚相待的,而不是像老周那样摆一副智者不入爱河的派头,连装都懒得装一下。
所有女性都应该看这部剧,这部剧真的是给女人如何在两性关系里get the upper hand很多启示。
真的,男人是永远永远都会利用女人的弱点和封建余毒的软肋,要等他们高尚到不做胜之不武的事是永远不可能的。
唯一的出路就是女人自己出手修复这个弱点。
《亲爱的仇敌》像中国版的欲望都市。
昔日的校园女神陈凯西,为爱嫁为人妇后逐渐沦落为深闺怨妇。
她的生活,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在外人眼里,她丈夫的事业鹏程万里,她天降大运,过上了富太太生活。
实际上,她专职为家庭打工,做着名为“家庭主妇”的工作,却得不到丈夫认可。
她以为她嫁给的是爱情,可穷人乍富的丈夫初心不再、外遇不断,她却如菟丝子般无工作能力。
丈夫不在,她独守空闺以泪洗面,丈夫一在,又得强撑笑颜奴颜婢膝。
独立自主女强人罗曼。
人生拿着大女主剧本,一路凭自己能力开挂,事业样貌样样有成。
她为闺蜜支招时,头脑清晰,俨然军师。
可自己面对爱情时,明知对方是坑,也甘之如饴。
她就是,感性与理性不断拉扯,但爱就是爱,爱从不讲道理。
要美貌有美貌、要背景还是有美貌的18线小明星钟倾城。
出身贫寒所以早慧,有貌美却不愿意出卖色相,年纪虽小却活得人间清醒。
她本是陈凯西丈夫的小三儿之一,却志不在男人,志在通过自己双手努力打拼出一片天地。
她通过有意接近自己的陈凯西结交罗曼,拒绝当凯西丈夫的小三儿,也拒绝凭借肉体上位拿到电视剧角色。
她有小心机、小算计,却在娱乐圈的一汪污水中,倔强地遗世独立、出淤泥而不染。
又精又傻。
对世事精,明明看得通透明白,甚至能游刃有余地斡旋其中,却傻傻地怀有一颗琉璃心,在大染缸里坚守底线、有捷径就是不走。
三人的闺蜜情,有时候很复杂,人人有人人的小算盘小挣扎小嫉妒小纠结。
有时候又很纯粹,关键时刻两肋插刀、虚弱之际相互扶持。
或者这就是最普遍的闺蜜情?
1.我从来没有这么庆幸过,我有这份工作。
我靠的是自己的双手,起码,我的努力不会背叛我。
2.如果可以放下执念的话,其实女人不是真的很需要男人的。
3.我们只是习惯了把那些控制和占有的欲望,把它当成是爱。
4.时间花在哪儿是看得见的,工作肯定比男人靠谱。
5.舒服的日子过久了,就好像温水煮青蛙,自己被煮熟了都不晓得。
6.晚上六七点的时候,大家都匆匆忙忙的要回家,我是没有家的,我感觉我是这个城市的客人。
7. 现在的我们,真正的不堪,只能往自己肚子里咽,而且消化的时间只有一夜。
8. 十年婚姻教会我,豪门阔太不过是份24小时待命的工作。
9. 你给情妇买包的钱,够我报三个MBA班。
10.你图我年轻漂亮,我图你资源人脉,我们都很诚实。
11.你养得起我的野心吗?
我养自己都嫌累,养你?
不如捐希望小学!
有这闲钱不如给山区孩子买书包!
12.我的野心不止于当谁的太太,我要当自己的资本!
13.朋友不是要时刻黏在一起,是我需要你时,你一定在。
14.好男人就像地铁座位,谁抢到算谁的。
15.有良心的企业都倒闭了,不要脸的全成功了。
16.男人啊,真的比女人迟钝。
有时候自己已经失去了,都还不知道自己丢掉的是什么,而且还后知后觉,要过很久很久才会发现。
17.一个人随着年龄增长,他会对生活,对很多事情,慢慢地失去兴趣。
18.就这样一个人,他虽然很笨拙,但至少他也曾经努力地,想向一个女人证明,证明自己对她,还有热情。
19在认识你之前,我也是独立做过人啊。
20.为什么什么事情都要好处呢?
袁弘很努力,但演成功人士还是差点意思,举手投足都有拘谨,不如当年靳东演的潇洒。
不过现在靳东年龄大了,不适合演四十多岁的精英总裁了。
也许袁弘平时对生活的观察还是弱了一些吧。
高叶的表演飒爽有余,妩媚不足,而且后面剧情也有点狗血。
第一次勾搭袁弘却踩刹车,这个设定没什么问题。
然后第7集袁弘又来找高叶,正好发现高叶因为前男友想吃回头草,被恶心了一下,然后有点喝多了。
袁弘通过陈妍希找高叶吃馄饨那段表演,真的很无语。
能理解剧本为什么这么写,他的确饿了,身心都饿,但还要掩饰自己的主动不是动心,而是单纯被本能吸引。
严重吐槽一下袁弘吃馄饨的样子,虽然很急但是真的很土,剧中人物作为精英啥没见过,阅女无数的天坑男,演技一流,太懂如何散发优雅的魅力撩妹了,举手投足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怎么可能表现的这么寒碜?
细节表演不到位。
吃馄饨这段,应该是故意设计的狼吞虎咽,是真的很“饿”,身体饿,同时也是心灵饿。
袁弘这个人物财富自由后好不容易离婚,精神孤独,身边女伴不断。
这次他居然放弃送上门留宿的美女,而回来低头找高叶,也可能是他厌倦了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忽然觉得苍蝇馆子的小菜很新鲜。
袁弘的馄饨吃的有点粗俗,跟清北毕业的精英身份不相符,这个人物背景是学霸凤凰男吗?
他做意大利面那么优雅全是装的?
毕竟他是见过世面的,高叶这个类型的女子他不是第一次见,而是。
袁弘的表演完全没有清北精英的气质,反而像经济适用男。
反正看起来怪怪的,那个白色衣服也不是穿着很精神,显得整个人有点皱。
俩人一起回家过夜,高叶发现大姨妈来了。
虽然第8集剧中通过袁弘第二天早上为高叶做饭,来表现俩人的亲近感。
但是总觉得俩人隔着一层,像给台下观众演话剧,有点出戏。
尤其是袁弘给高叶做意大利面,然后又烤大蒜,俩人忽然就亲在一起了,没有暧昧过渡,没有眼神交流,没有氛围烘托。
这种重场戏的场景如果俩人没有合理的过渡,却忽然推进了关系,一定不稳定,剧情和人物都会立不住。
看起来剧本写的应该没有问题,应该是导演和表演的问题。
正常情况下,应该是高叶对待工作非常热情和认真的样子,吸引了袁弘,因为袁弘财富自由前也这样拼搏过,他在高叶身上看到了自己。
袁弘虽然财富自由,成功人士很有魅力,但对烹饪的认真很真实,很有凡间烟火气,这触动了高叶心中的柔软,俩人的关系才拉近。
俩人聊天对话之间拉进了关系,很真实的表达让俩人很松弛,俩人应该有眼神交流,肢体语言也应该很自然,而不像现在这样念台词。
虽然高叶非常讨厌大蒜,但被袁弘抢塞了一个美味的烤蒜,高叶应该要有一个被这个特别的味道迷愣住的感觉,然后俩人应该有眼神交流,然后才亲在一起,这才是俩人关系推进的合理化表现。
现在没有铺垫,就变成例行公事,真的很遗憾啊,其实这段剧情应该写的很好,但执行下来就很走样。
整集就看到高叶穿着黑色低胸内衣,搭着大白衬衫,露着长腿很性感,但是缺少女性的妩媚和温柔美,高叶临时被邀请去袁弘家过夜的吧?
为什么会有这么合身的黑色裙裤呢?
这裙裤高叶总不会是随身穿在衣服里面吧?
这剧情,各种细节都没有铺垫真的很奇怪。
还是有些韩国导演会拍爱情和男女关系,比如安畔锡《春夜》,非常细腻。
还有高叶的身材穿这套超短裙没有表现出她特有的女性魅力。
能导演故意表现给观众看高叶女性魅力的一面,想通过露大腿来提高男性观众收视率,故意让高叶的白衬衫配黑背心、黑短裙来提高这个角色的性魅力,故意把高叶白色长衬衫的领子拉开,黑色低领背心露出白色胸脯,来渲染二人的暧昧感。
其实这里应该表现袁弘其实也被高叶的真性情吸引力,她的率性和不按常理出牌让袁弘这个高智商精英男感到新鲜,所以才俩人没发生关系却睡在一张床上,早上一起吃早餐本来是袁弘这种精英男惯用的释放性魅力的撩妹手腕,但高叶没有因为他的财富和魅力谄媚讨好他,反而大大方方的用他的打印机和客厅开电话会议,这种全情投入工作的状态其实是能量很高,能量高的人都魅力无穷、很迷人,这里袁弘没有表现好他被工作状态的高叶吸引和触动的细节刻画。
其实虽然在客厅工作,但是高叶也有心机,她一边工作一边要继续吸引袁弘,试图用自己的个人魅力征服这个天坑男为自己动心。
但是高叶这方面的人物刻画也很薄弱,不立体,没有表现出活泼、积极、工作能力强、内心强大、拧巴、对感情纯真又执着、非常富有女性魅力的一面。
高叶在开电话会议不能专心吃饭,袁弘收走她凉掉的意大利面,然后在她开完会又重新做了一份,一方面可能是表现袁弘这个人物的惯性,他作为商业精英,对工作、女人、食物、事物都有极高的要求,所以用自己的习惯要求高叶,与其说让高叶尊重他做的美味的意大利面,还不如说希望高叶尊重他为她做美食这份心(渴望得到真诚的赞美以及认同),这是袁弘这个人物的内心戏。
后来袁弘另外为高叶重新做一份意大利面,高叶赞美味道说“一个字:绝”,明显是模仿周星驰的著名台词,但是有点强行搞笑反而有点尴尬。
然后高叶说起仿佛到了意大利身临其境,这段台词讲的高叶很土鳖,她是个编剧,写过著名作品拍出来上映并且火了,文笔应该非常好,怎么这段还原身临其境意大利的语言这么老土,像小学生作文一样。
剧中人设高叶到底去没去过意大利啊?
正常情况来讲,高叶这个人物应该去过意大利,她应该用举重若轻的语言描述身临其境意大利的感受,然后与袁弘获得精神共鸣,俩人关系由暧昧继续推进。
但其实俩人都各有八百个心眼子,高叶想挑战优质天坑男袁弘,这是征服欲和好胜心,甚至可能高叶想获得袁弘的真心然后再由她主动选择是否放弃来表现强者心态,而袁弘则对高叶一边好奇一边撩她,完全是猎人熬鹰的心态。
这种设定才是合理的,可惜剧中没有表现出来。
还有后面高叶半夜发烧了,袁弘起来又喂饼干又喂药,暖男到不行,但是这场戏的高叶是完全露着肩膀,用来暗示她上半身没穿衣服,俩人发生了关系,这很烂俗。
上半场俩人为爱鼓掌,当时高叶就没发烧?
然后睡到半夜高叶发烧,袁弘又嘘寒问暖,当时亲密接触都没发现这妞今天不太舒服么?
而且袁弘如果之前对前妻也很暖男,跟前妻离婚的真实理由是什么?
这么细腻的暖男性格很像舔狗,难道前妻是精英富家女,而且是美女,不能给他完美的情绪价值?
不过感觉袁弘这个人物很可能是表演型人格,自我感动式的暖男,属于中央空调,他可以无限给别人嘘寒问暖,但自己内心对伴侣无比挑剔,不满意又不主动表达,结果女方无论怎样,都很难做到他的心巴上那种完美的情绪价值。
袁弘是精英,那前妻的条件应该也不赖,但自身美丽、有魅力且包括家世等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女子,有几个是讨好型人格呢?
很遗憾,可能剧本写的还行,但导演和表演打折了。
后面几集没怎么追,剧中说,袁弘这个人物就是靠前妻上位,才有现在的财富自由和精英阶层的,老丈人刚去世,就立马离婚了。
传言很难听,说袁弘忘恩负义。
如果是类似于连这种人设在的话,还有点合理性。
不知道剧本原本的人设到底是什么样,有原著小说吧?
有人知道这部分是怎么描写的吗?
《亲爱的仇敌》是一部越看越看不下去的作品。
乍看几个片段,这剧是能看的。
围绕不同女性的困境,为女性发声。
出发点值得赞赏。
比如剧中陈妍希扮演的全职太太陈凯西。
丈夫在外打拼,她在家操持一切,两人相识于微末,后来有钱了,丈夫玩花了,学会出轨了。
又是打赏女主播,又是和孩子的家教暧昧不清。
陈凯西的回应是揭竿而起吗?
并不是。
她选择了委曲求全。
一方面,体现的是观众视角对陈凯西的怒其不争。
这样了还不离婚?
留着过年感动自己?
但另一方面,恰恰体现的是社会对女性的规训。
都这样了还不选择离婚?
难道社会不该反思,是怎样的环境,才造就了女性在婚姻中的被动?
陈凯西拥有世俗意义上颇为成功的人生。
体面的老公,聪明的孩子,幸福的家庭,财富自由。
离婚倒不至于一无所有,但生活终究是会陷入一地鸡毛,和当下既定的安稳生活相比,总归多了层层不确定性。
剧中就对太太圈别的富太太离婚后的现状有所展现,一群女人对背后蛐蛐离婚的太太。
甭说钱不钱的,面子上是真挂不住。
人活脸。
社会对“离异女性”的偏见与同情,谁能说不是深陷困苦婚姻却仍无法逃离的女性们最大绊脚石。
老实说,陈凯西的故事线并不新鲜。
国产剧老掉牙的经典戏码。
对电视剧来说,这就叫陈词滥调。
但哪怕如此老套的戏码能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却为什么仍对现实的改变微乎其微。
我觉得这是我们该思考的事情。
至于另一位女主走的则是陈凯西完全相反的路子。
高叶扮演的独立女性罗曼。
从小就是班里的第一名,毕业后独自在大城市打拼,没资源没人脉,一步一个脚印,靠着自己站稳脚跟,成了小有名气的编剧。
然而她用这一切换来的却是父亲无尽的催婚,让她觉得自己的前半辈子都白活了,样样努力出人头地,结果到头来父亲让她找个好人家嫁了吧?
《亲爱的仇敌》较为接地气的一点是,没有故作姿态去呈现一些曲高和寡的观点,也没有站着说话不腰疼地试图去掀翻、批判这种体面老公、幸福家庭的世俗观点,而依旧是从大众角度出发,哪怕是独立女性的罗曼,也对“世俗意义”的成功人生持认可态度。
这是我认为作品好的地方,没有丧失起码的社会性。
故事层面,这部剧聊头不大。
绕来绕去还是婚姻里拍烂了的男女那点事,没什么亮眼的地方。
唯一新鲜的是对“闺蜜情”的呈现,但终究还是浮于表面,太浅薄,看得不过瘾。
比如第一集,作为好闺蜜,罗曼总觉得陈凯西有好男人不想着自己,于是在凯西给别的女孩介绍“好男人”时主动出击,最后还要和凯西摊牌,指责她就是见不得自己好。
到这本来还正常,可剧集却自作聪明地,为事件安排了一个大反转,那个男人其实是个渣男,凯西是为了整治那个女孩才给她介绍。
本质上,凯西还是爱着自己的好闺蜜。
依旧是“姐妹花”一般的深厚情谊。
但剧名“亲爱的仇敌”,俨然给了观众期待。
让观众以为它能拍出类似男人间“怕兄弟苦,又怕兄弟开路虎”这种人性的复杂。
可显然,它并没这个能力。
说句不夸张的,在闺蜜情的剖析上,《亲爱的仇敌》可能还不如《小时代》。
剧本层面上,水准实在一般。
服化道方面,则是灾难级别。
高叶,好好一个御姐。
不知道哪家走后门的工作人员,剧中她的不少妆造简直不忍直视。
比如这件皮毛一体上身搭配不知道从谁家裹出来的床单。
又比如这不知道什么年月流行的波波泡面头。
这真的好看吗?
分明洗过澡后,清清爽爽的简单装扮就已经足够散发魅力,偏要发散思维搞这些有的没的丑衣服丑发型给演员。
罗曼在剧中身份是编剧,所以我严重怀疑是不是本剧的化妆师对女编剧有意见,因为这显然是在给我们的女编剧们抹黑。
除了服化道之外,《亲爱的仇敌》还有一点让人不吐不快。
某种程度上,是和服化道一样的问题,那便是台词方面的“土”感。
去年有部《装腔启示录》,论及拍爱情戏,在一众国剧中是佼佼者的存在。
风流而不下流,文艺而不矫情。
男女主的暧昧撩拨,足以成为教科书级别的存在。
《亲爱的仇敌》也有类似的男女拉扯桥段,主要体现在罗曼和袁弘扮演的周慕孙身上。
完全是拙劣模仿,东施效颦。
台词土味也就罢了,最膈应人的是,剧集似乎觉得他们的土味台词极高明,极有味。
如第二集两人的对话,罗曼看到有个机构标榜12800元帮忙追男神的活动,分享给周慕孙,他很正常地问了一句,“什么男神值12800”。
罗曼的回应是,“很有可能有人为你花过这个钱,还不止这个数呢”。
就这么一句又尬又土的话,周慕孙那边听到就不行了,表现出一副心都被人家吃了的样子。
又回了一句“罗曼,你太有意思了。
约个时间一起吃个饭?
”辣眼的在于罗曼的回应,她一看到这,立刻打破第四堵墙,一脸得意地和观众说着,“话不在多,尽在掌握”。
不是?
什么跟什么啊?
这就得意起来了?
这真的撩吗?
这就是编剧眼里的暧昧拉扯吗?
以及罗曼能想到的甜得不能再甜的吻戏,就是周慕孙给她嘴里塞了一个大蒜,然后强行舌吻了她。
原来是他自己吃了大蒜,这样给她也吃个大蒜,舌吻的时候她就不会觉得有味道了。
都不说是不是恶趣味甚至恶心的问题了,这真的和甜沾边吗?
念着三流的台词还非得演出一副浑身软了的作态,也真是苦了袁弘和高叶了,演员这碗饭真不是谁都能吃的。
最后,回到开头,聊聊为什么这剧越看越看不下去。
和上面这些内容都无关,而是它的拍法,也就是导演的问题。
越看下去便越会发现,《亲爱的仇敌》不是一部正常意义上的传统电视剧,而更像是一部短视频时代的畸形荧幕产物。
一部只能看剪辑片段,而不能看全剧的作品。
首先,屡屡地打破第四堵墙,让人物与观众频繁交流。
如此一来直接造成的观感就是,让人很难沉浸在故事里。
你不会觉得自己是在看一部电视连续剧,而是一节女性话题小课堂,一档综艺节目。
在此基础上,整部剧没有一条清晰可见的故事主线、实质内容,而有的尽是片段式的情绪输出。
剧中最多的桥段,就是让角色大段大段输出着有关女性话题的各种观点、金句,像极了脱口秀小品,而不像一个真实可感的故事。
角色亦是粗暴地沦为了编剧们的发声器,而非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
换句话说,《亲爱的仇敌》像女性话题课堂,像综艺节目,像脱口秀小品,唯独不像一部电视剧。
也许有观众会说,女性成长不就是故事主线?
可眼看如今内容过半,三位女性角色,和她们第一集时的处境、状态并无二致,难道要到故事结尾,让人物突然来个一百八十度转弯?
再退一步讲,除了陈凯西之外,在罗曼和钟倾城身上,我看不到半点成长的可能性。
因为她们从登场时就已经近乎是编剧想象中的“完美女性”。
还能怎么成长?
我等着打脸。
看到了一些剧拍内容,柏邦妮一如既往的魔改,看起来跟原著关系不大了,毕竟已经给罗曼安排了三段感情了。
原著中钟倾城的感情线倒是被删减的差不多了,陈凯西在原著里是已经有小孩的状态,剧里怎么还会涉及到怀孕?
很无语,既然买了ip为什么又要乱改?
小说明明是现代人之间的弯弯绕绕,不止涉及到感情,现在被改的感觉又是各种纠葛误会的爱情戏码了。
国产剧现在真的为了那点b钱脸都不要,最后几集直接把观众的智商安在地上摩擦!
付了25去看个收官礼,像踩了坨💩,陈勉明知道钟倾城和陈凯西是闺蜜,在明知道陈凯西发现自己出轨的情况下会去撩自己老婆的闺蜜?
还主动汇报行程!
周慕孙之前对罗曼爱答不理的,动不动赶罗曼走,给罗曼甩脸色,罗曼生日说个廉价自己喜欢的乐高,也不见罗曼爸爸,突然后面就重新追罗曼了?
那种男的缺女的吗,突然就上演深情了!
陈勉公司上市前一晚,陈凯西突然要挟陈勉离婚,为什么要说拿周慕孙手机?
烧了一千个cpu也想不出来!
周慕孙那么聪明的男人,知道罗曼不想复合,突然就示好,还能拿周慕孙手机接电话?
周慕孙这时候手动成为了弱智男?
然后突然女主们就达到目的,开始了歌颂女性独立之路!
然后上完姐妹情深,真的垃圾的不能再垃圾!
之后但凡是国产剧,让我svip还要再花钱去看的电视剧,我就剁手!
我宁愿去喝奶茶也不给国产烂片做贡献!
这部剧的导演就是台湾的啊,没有什么模仿不模仿台剧的!
我觉得挺好看的,剧情很饱满,三条女主人物线刻画的也很清晰,有网剧的感觉,相比国产偶像剧,整个剧的场景、审美方面做的也很细节,某个角度看跟韩剧有点点相似!
我喜欢,看这样的,不拖拉,没误会,每一集不拖泥带水有串联性,对新时代的女性有新的见解和认知,感觉23更像大结局,但24集做了一个收尾,不是开放式的结局,看得很舒服,这种快节奏的时代,也懒得回味,看完就是看完了!
感觉和《半熟男女》《爱很美味》风格很像!
挺好看的!
可能会二刷!
演员的演技也很牛,喜欢!
看到陈勉陈凯西这对的情节,感觉这不某视频网站上市离婚案的翻版吗?
之前看另一部电视剧的某个情节时,让人不由得想起某图书网站抢公章事件……果然是艺术来源于生活。
你觉得电视剧情抓马,其实现实中的故事更抓马。
多少类似于陈凯西陈勉开始于大学校园的青春美好的爱情,经不住现实生活的等闲变却故人心。
最后陈凯西决然离开陈勉,对比那些“风雨同舟”、“云开月明”,她已经是独立勇敢了。
剧集《亲爱的仇敌》(2025)海报《亲爱的仇敌》,这是2025-05-07首播的新剧,女性加两性题材,看了几集,有的台词还挺有趣。
陈勉:“好了,我看你上去我再走。
诶,我是不是第一个没有死缠烂打、去你屋里喝水的男人啊?
你别误会啊,一会三点半,有AC米兰的球赛我得看,我要是去你屋看电视,是不是显得我特别没有情趣呀?
”钟倾城:“哎呦。
”陈勉:“好了,走吧。
”钟倾城:“走了。
”陈勉:“诶。
”钟倾城:“干吗?
”陈勉:“我觉得,你没有不切实际,人活着,就靠一个冲动。
我今天来见你也是靠这个冲动,但我没想到,成为我今年最开心的一天。
”原来撩妹也是分段位的,当然也需要颜值,更需要经济实力加持。
比如剧中给直播女博主钟倾城(万鹏饰)刷火箭,丝毫不心疼的榜一大哥陈勉(芦芳生饰)。
直播时代,直播的女生但凡不是太老太丑,都饿不死。
即便是也没关系,毕竟还有美颜和AI换脸。
最后一句是“今年最开心的一天”,是“今年”而不是“有生以来”或“这辈子”,说明陈勉还不是没底线。
都说冲动是魔鬼,但人不冲动枉少年,不冲动(不后悔)的人生,值得过吗?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对花如此,对人亦然。
推荐指数:3星(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风清不扬”)
前面一般,后面几集好看。
这个女观众与与罗曼匹配度80%
第一集最佳 前十四集都不错
拍出来恶心观众的吗???
看了一集,说不上来的奇怪……题材挺好的,但拍得假假的,充斥着一股硬拗的看似精致的劣质感……
很新颖的呈现形式(比较戏剧化,不是现实向的)虽然比较戏剧化,但现实中无论父母亲情,还是友情,只要距离近,我感觉就是这样,又爱又恨,恨大多是源于自己的自尊。所以与其靠近他人,不如先爱好自己想起来了,这种戏剧感和对镜头讲话是直接伦敦日记照搬…国内编剧 没好编剧可不可以不要投资。直接照搬真是羞耻没有一个角色是闲人,收回,这编剧还是有点水平。不是空中楼阁前面还挺清新脱俗,怎么后面又玛丽苏了,不是说好不进行爱情幻想的洗脑吗前面比较清新,后面很狗血。反转反转又反转。结果周慕孙的清新脱俗果然是假象非常完整。在我心里和比知否还好
婊里婊气的双女主,看个乐子。不值得高分但也不至于一星,什么都太较真就不好了虽然但是,高叶的打破第四面墙,也太尴尬了吧!最后几集:我就说倾城人设不会轻易崩掉!
无论是演技还是品味都装得太刻意了
其实还可以,看中年人拉拉扯扯感觉比小年轻谈恋爱有意思了(年纪到了),虽然整体的故事还是有理想化的成分但不是太多,希望未来多些类似题材吧!
虽然有很多理想主义和爽剧的成分 但也表达出了很多挺真实的情感和情绪 第一集罗曼突然看着镜头说话有点像fleabag的演法有点惊艳 男性选角一般 周老板不够有魅力小方医生也不够帅
陈妍希和其他人有点格格不入
女性友谊 职场 家庭 居然没有一个面是拍的好
女的为男的勾心斗角的剧到底有什么好拍的,除了甄嬛传,起码人家是在争皇帝
精品,每集的节奏都很好!
谈恋爱谈恋爱,就知道谈恋爱,油腻的恋爱有什么好的!好吧,这就是现实里的大部分恋爱狗
高开低走…其实题材还是很有意思的,完全可以打造成类似装腔那样有格调的剧,可惜各方面都差了那么点:高叶演技足够小表情精确,甚至导演已经尽力将她拍得美了,可是自身外形条件实在是太硬朗了,加上低沉的嗓音,闺蜜配奇怪,CP也有点难搭;编剧一看就是类似scatch的思路,太强调金句名场面,真是挖空心思…大蒜吻就算了,暧昧对象带去治痔疮这种思路真的下头…;高叶和袁弘的情绪拉扯还是很有看头的,但是为啥突然又给安排个奶狗?!虽然拼命埋线往回圆,还是莫名其妙;…偷偷打拳,这个私货有点讨厌。不过优点也很多:撕闺蜜,撕渣男,看着带感。闺蜜之间那种拿不上台面的小心思很精准。袁弘高叶的感情撕扯挺有看头,拍得也美,不吹毛求疵的话,下饭剧还是非常合格了。
一般,这种拍摄手法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我还是喜欢以纯旁观视角来看故事,这剧里动不动就让演员跟镜头交流。。。跟谁玩儿抽象呢。。。
蛮好笑的。其实这剧在,女性复杂多变,阶段性互助、阶段性嫉妒的闺蜜情上,塑造得还蛮符合实际。这剧里这样的双女主,已经算真正的好闺蜜了……陈妍希拍这部剧的时候,应该也很有感触吧……但是这剧感情戏太尬太土了,又土又油,真得要喊救命的程度……别拍男人了我可能会想看下去……
第一集给的时间太长,大部分观众没有耐心等待不是雌竞的反转,错了的基调也造成了一堆误解。虽有瑕疵,但真实的虚伪人写得很好。
第十四集,不套路,有意思。